晓莺唤。似陌上柔桑,秦筝弹怨。想画楼初日,芳魂定馀恋。素波不照婵娟影,遗恨天涯远。遣羁愁、艳质难留,好山还见。
依约翠眉展。尚仿佛城南,那时人面。秀倚东风,露华映、黛痕浅。玉莲花色春如笑,任著帩头看。店门前、怪底篮舆去缓。
【解析】
“探芳信茶憩敷水驿,香山诗所谓‘上得篮辇未能去。春风敷水店门前’者也”,此句中“探芳信”是诗人的游兴之起,“敷水驿”是诗人停留的地方,这两句交代了游览的地点,并点出了时间,即春日;“香山诗所谓‘上得篮辇未能去。春风敷水店门前’者也”,这是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句。“香山诗”指《琵琶行》,“上得篮辇”指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未能去”指他依然滞留在长安,“春风敷水店门前”指白居易的友人元稹所居之处。这几句写出了诗人与好友元稹相会的欣喜之情,也表明了诗人的游兴所在。
“晓莺唤。似陌上柔桑,秦筝弹怨”,这句写清晨的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哀怨之情。“晓莺”指春天的黄莺,“陌上柔桑”指的是春天的桑树,“秦筝”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秦筝弹怨”中的“弹怨”指的是弹奏的乐曲,而其怨意则是由于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消逝所引起的。
“想画楼初日,芳魂定馀恋”,这两句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色。“画楼”指的是女子居住的楼阁,“初日”指的是刚刚升起的太阳,“芳魂”指的是美女的灵魂,“馀恋”指的是未完成的情事。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想着那画楼上初升的太阳,她那美好的灵魂一定还留恋着未完成的事情。这里诗人用美丽的景色来表达自己对恋人未了的情感。
“素波不照婵娟影,遗恨天涯远”,这两句写诗人思念恋人时所见之景。“素波”指的是清波,“婵娟”指美女的美貌,“遗恨天涯远”指的是因不能与恋人在一起而产生的遗憾和愁苦。这句诗的意思是:清澈的水面没有照到美人的影子,她的遗恨啊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我。
“遣羁愁,艳质难留,好山还见”,这几句写诗人思念恋人时所见之景。“遣羁愁”指的是消除因思念而引起的痛苦和忧愁,“艳质难留”指的是美女的姿容难以留在身边,“好山还见”指的是美景依然在眼前展现。这句诗的意思是:想要消除因思念而引起的痛苦和忧愁,可是美人的姿容却难以留在身边,只有美景依然在眼前展现。
“依约翠眉展。尚仿佛城南,那时人面”,这两句写思念恋人时所见到的景象。“翠眉”代指美丽的面容,“城南”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那时人面”指的是过去与恋人相遇时的情景。这句诗的意思是:依稀记得翠色的眉毛轻轻舒展开的样子,还仿佛是从前在城南与你相遇时的那个人。
“秀倚东风,露华映、黛痕浅”。这两句写诗人思念恋人时所见之景。“东风”指和煦的春风,“秀倚”指的是美丽的容颜,“黛痕浅”指的是淡淡的眉毛。这句诗的意思是:美丽的容颜依靠着温暖的春风,露珠映照着淡淡的眉影。
“玉莲花色春如笑”,这一句写诗人思念恋人时所见之景。“玉莲花”指的是美丽的容貌,“春如笑”指的是春天的容貌像在笑一样,美丽动人。这句诗的意思是:美丽的容颜就像春天盛开的花朵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任著帩头看”,这一句写诗人思念恋人时所见之景。“帩头”指的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品,这里指代美女的发髻,“看”表示欣赏之意。这句诗的意思是:任由我看着你头上的装饰,欣赏你的美貌。
“店门前、怪底篮舆去缓”,这一句写诗人离开店铺时所见之景。“篮舆”指的是古代的车子,“怪底”意思是奇怪的,“缓”指的是慢。这句诗的意思是:奇怪呀,为何车子走得这么慢?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游赏敷水驿时所写的一首词作,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词人首先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探芳信茶憩敷水驿,春风拂面带来花香,使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接着描写了作者在友人元稹所居之地——春风敷水店门前的所见所思:清晨的景色美不胜收,鸟儿欢快地歌唱着;然而,作者却因为思念远方的朋友而感到惆怅。
随后词人开始转入正题,以“香山诗”为引子,将思绪引入对昔日与友人相聚情景的回忆之中,从而引出了对友人元稹的怀念之情。同时,词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词人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将眼前的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立体。从清晨的鸟鸣和花香中引发的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到对友人所居之地的描述和对友人形象的刻画,再到对友人离世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与友人之间的友谊的珍视,每一处都透露出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无尽的思念。
最后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浓烈、深刻。词人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惊讶和不解,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