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人归,玉箫声换,短篷谁按红牙。渐邗沟月影,又透入窗纱。听一杵、清钟唤梦,鬓丝禅榻,休问烟花。正羁愁、撩乱可堪,尊酒消他。
锦帆在否,算垂杨、曾见繁华。叹画鹢春波,流萤故苑,何处人家。殿脚翠螺抛尽,西风外、冷落宫斜。话兴亡遗事,伤心空付栖鸦。

扬州慢·维扬晚泊

白纻人归 ,玉箫声换 ,短篷谁按红牙。渐邗沟月影 ,又透入窗纱。听一杵、清钟唤梦 ,鬓丝禅榻 ,休问烟花。正羁愁、撩乱可堪 ,尊酒消他。

锦帆在否,算垂杨 、曾见繁华。叹画鹢春波 ,流萤故苑,何处人家。殿脚翠螺抛尽 ,西风外、冷落宫斜。话兴亡遗事 ,伤心空付栖鸦。

注释:

①白纻:一种白色的苎麻植物,古代用作制布。②玉箫声换:用玉制的箫作为乐器演奏音乐。③短篷:船小而长,形似船篷短小。④一杵: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⑤清钟:清幽的钟声。⑥鬓丝禅榻:僧人枕上的发丝。⑦羁愁:羁旅中的忧愁。⑧锦帆:指大船。⑨画鹢(yì逸):古代的一种大鸟,这里指大船。⑩故苑:古时帝王游幸的地方。

赏析:

此词为怀古之作。全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之中,借景抒怀,情景交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以景结情,抒发了作者对扬州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

上片起首两句描写了扬州的美丽夜景,白纻人的归来,玉箫声换,船儿轻摇,月亮透过窗户洒进屋里,映照着一床人儿。然后,词人又描绘了一杵清钟的声音唤醒了梦中的人,鬓发如丝般的人躺在禅床上,不问外面的烟花盛衰。此时,词人的心情是羁旅行役的愁苦和无奈。“正羁愁、撩乱可堪”,正点出了词人此时的心境。“正羁愁”三字直点词人的身份,一个被贬谪到边远地区任职的小官,远离故乡,心中难免有一份凄苦和哀怨。“尊酒消他”,表达了词人在寂寞中饮酒消愁的情绪。

下片继续写景。词人想象扬州的美好景色,但眼前却看不到曾经繁华过的船只,只看到杨柳依依,柳色青青。词人感叹曾经的繁华已如东流水般地流逝了。接着,词人将目光转向远方的宫殿,只见那宫殿的一角已经倒塌。最后,词人以乌鸦飞来作结,暗示着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只能任凭乌鸦在这里栖息。整首词通过对扬州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往日繁华的无限怀念之情。

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手法,将扬州的美丽夜景和历史遗迹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词人也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这首词既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