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雅编残,青鸾骖远,梦云吹满江湖。好天良夜,泼水簟纹铺。回首邛池事,影蛮熏重,愁损相如。曾传谕,三巴父老,锦样话成都。
愁余。羁宦久,西江被勺,南海明珠。问谁招蜀客,重按吴歈。臣甫低头,杜宇思归,引良愿犹虚。寻仙远,樵歌凤响,清梦绕匡庐。

满庭芳·宁都老儒曾承斋以四词见投,依韵酬之

满庭芳·宁都老儒曾承斋以四词见投,依韵酬之。曾善画,年且八十,自署不受暑斋主人

赤雅编残,青鸾骖远,梦云吹满江湖。好天良夜,泼水簟纹铺。回首邛池事,影蛮熏重,愁损相如。曾传谕,三巴父老,锦样话成都。

【注释】赤雅编:指《赤雅》。“赤”指赤雅,一种古琴曲名;“雅”指《雅》,另一种古琴曲名。编:指乐谱。青鸾:指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神鸟。骖(cān搀):同“骖”,并驾齐驱。引:指《引》。蜀客:指李白的友人元丹丘。吴歈(hàn):《吴歈歌》的简称,是《吴越春秋》中的一组乐曲。臣甫:杜甫自称。杜宇:即杜鹃鸟,传说中蜀地的帝王。“臣甫低头”二句:意思是诗人听到元丹丘的曲子后,感叹自己像杜宇一样思念家乡,但愿望却无法实现。寻仙远,樵歌凤响,清梦绕匡庐。【赏析】

这首词作于公元768年(唐上元二年)。当时曾承斋在宁都,他向杜甫投赠了四首词,杜甫便写了这首和诗。

上片开篇“赤雅编残,青鸾骖远,梦云吹满江湖”三句,先写自己对曾承斋的词的赞赏。“赤雅”为《大夏曲》,“青鸾”为《紫霞曲》,均是古代著名的琴曲。“编残”是指曾氏所作词已残缺不全,“骖远”指词人曾与曾氏同游。“梦云吹满江湖”,意谓曾氏词中所描绘的美景如梦般飘荡在空中,使江湖变得空灵而美丽。

下片起笔“回首邛池事,影蛮熏重”,回忆往昔曾在邛池边饮酒作乐、欣赏美景的情景,那美好的时光令人留恋不已;“愁损相如”,则是说这番美好景致也让人想起了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接下来两句“曾传谕,三巴父老,锦样话成都”,表明曾氏曾经向当地父老传达过他的词作,他们用锦缎般的言辞讲述了成都的美好景色。“锦样”一词,既形象又生动地表达了父老们对成都的喜爱之情。

词人心中仍充满了离愁别绪:“愁余。”一句道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随后两句“羁宦久,西江被勺,南海明珠”,则描述了自己长时间为官在外,远离故土的苦闷与无奈。其中“西江”指的是四川的西部江河地带;“南海明珠”则暗喻自己像珍珠般珍贵而又难以得到赏识。

结尾部分“问谁招蜀客,重按吴歈”,则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故乡的意愿,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元丹丘的怀念。“臣甫低头”二句,则是对自己未能实现归乡梦想的感慨。最后两句“寻仙远,樵歌凤响,清梦绕匡庐”,更是将词人的心声寄托在了山水之间,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整首词既有对故园风光的怀念,也有对仕途失意的感慨,情感真挚而又深沉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