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霞蒸海峤。动旅怀谁省,惊秋恨早。粘天尽衰草。
念北书南菊,顿撄愁抱。慵舒远眺。自高歌、声情缥缈。
叹年来、遁处遗荣,久谢紫萸乌帽。
都道。百花潭上,濯锦江头,尽堪归老。吟鞭醉袅。须细染,学年少。
怕郫筒香减,黄花明日,蝶怨天遥梦窈。夕风号、漫掩西窗,暂迎晚照。

瑞鹤仙 · 己巳重九,和梦窗丙午重九之叶

绚霞蒸海峤。动旅怀谁省,惊秋恨早。粘天尽衰草。

念北书南菊,顿撄愁抱。慵舒远眺。自高歌、声情缥缈。

叹年来、遁处遗荣,久谢紫萸乌帽。

都道。百花潭上,濯锦江头,尽堪归老。吟鞭醉袅。须细染,学年少。

怕郫筒香减,黄花明日,蝶怨天遥梦窈。夕风号、漫掩西窗,暂迎晚照。

赏析:

此词是辛稼轩在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的重阳节所作,当时作者已五十岁,故有“遁处遗荣”之叹。全词以重九佳节为背景,借登高抒怀,寄寓了作者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与无奈。

上片写景。首三句写登高所见。起二句点出重九节令,渲染了一片肃杀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的孤独感;次三句则写登高所见之景,由山而海,由海而山,视野广阔。然而,作者此时却无心观赏,而是沉浸在一种悲凉的思绪中:“粘天尽衰草。”这是登高所见之实,也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反映。接下来四句,写因登高而生出的思乡之情及对往昔的追忆。“念北书南菊”,即想起北方的菊花。这一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既指自己的故乡,也暗指自己思念的人。“顿撄愁抱”,则是说自己因为怀念故乡,所以产生了愁绪。最后三句,写自己想要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下片抒情。过片三句,承上启下,承接上片所描写的登高所见之景,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作者此时已经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只见满目皆是衰败的草木,这不禁使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世经历:自从被罢官以来,就再也没有机会像以前那样欣赏美景、享受生活了。因此,他不禁发出了感慨:“念北书南菊,顿撄愁抱。”

接下来三句,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作者此时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而是变得孤苦伶仃,形单影只。他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仕途生涯,但后来却被贬谪到外地,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到京城来。如今重阳节又到了,他却只能在这个时节里独自登高望远,感叹自己的一生。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慨之情。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外面的风景在眼前消失,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结尾三句,写自己饮酒赏花的情景。作者此时虽然已经离开了官场,但却依然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他只好借酒消愁,希望能够暂时忘记心中的烦恼。但是,他的酒量毕竟有限,所以只能慢慢地品尝着美酒,品味其中的滋味。同时,他又想起了自己曾经喜欢过的花——那是一种叫做黄花的花,据说它的香味非常好闻。于是,他决定再买一把花,好好地欣赏一番。

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同时,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与风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