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池涵碧。趁短策,吊古清明天气。路入芜寝,步迎厉魄酸风,眼眩剑芒腥水。大明官礼习朝天,问谁省、高皇真意。是干将、铁血壮魂,埋此深际。
弘规付与文孙,奈衅启、棣鄂宗藩相递。郊彼光僚,霸吴竞假鱼肠,靖难自燔朱蕊。孝陵翁仲说凄凉,怕难解、游春情味。向倦里。也学柳眠花悴。

【注释】

⑴冶城山朝天宫: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朝天宫:即南京朝天宫,明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庙宇。

⑵用田不伐韵:是一首七言律诗,平仄声调要押韵。

⑶大明官礼:指明朝的礼仪制度。

⑷高皇:指朱元璋。

⑸棣鄂宗藩:指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被明成祖朱棣废黜后,被软禁在江浦(今江苏扬中县)的故居“棣园”。

⑹光僚:指建文帝的弟弟朱文奎。

⑺靖难:指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指1402年至1421年,建文帝朱允炆为夺帝位而进行的武装叛乱。建文帝被俘后,他的侄子朱允炆即位,即明惠帝,史称建文帝。

⑻孝陵翁仲:指建文帝朱允炆的陵墓。孝陵,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陵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墓,始建于1395年,历时20年才建成,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帝王陵寝。

⑼游春情味:指对春天的欣赏和享受情趣。

【赏析】

这首五绝,写于建文帝被朱棣囚禁之后。作者从建文帝的角度出发,追忆当年君臣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时光;同时,又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抒发对建文帝的怀念之情。全诗一气呵成,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开头两句“惜黄花慢·冶城山朝天宫,用田不伐韵”,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冶城山朝天宫”指的是南京朝天宫,是明朝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诗人以“用田不伐韵”为韵脚,说明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中间四句“废池涵碧。趁短策,吊古清明天气。路入芜寝,步迎厉魄酸风,眼眩剑芒腥水。”是诗人对建文帝的追忆和怀念。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曾经有过一个池塘,池中的水很清澈,就像碧玉一样。如今,池塘已经被填平了,只留下一片废墟。我趁着清明时节来到这里,心情十分沉重。走到一个地方,那里有一片荒芜的地方,我在那里看到了厉鬼的魂魄,它发出酸风,让我感到眼睛都眩晕了。这里的“剑芒腥水”形容的是建文帝被朱棣囚禁后的心情和环境。

接下来两句“大明官礼习朝天,问谁省、高皇真意。”是诗人对建文帝的追忆和怀念。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明王朝的礼仪制度,都是在朝天宫内学习的。我想问一问,谁能够了解和体会高皇的真情呢?这里所说的“高皇”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最后两句“是干将、铁血壮魂,埋此深际。”是诗人对建文帝的追忆和怀念。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年,我们的祖先干将,为了国家的大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精神,深深地埋藏在了这个深谷之中。这里所说的“干将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家,相传曾铸造出一把名叫“干将”的大剑,后来被楚王夺走并杀死了工匠。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铸剑家,就在他曾经铸剑的地方立碑纪念,这就是现在的安徽当涂县的干将村。

整首诗通过追忆和怀念建文帝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建文帝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记忆和思考,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