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钟缥缈。下几林落叶,幽径谁扫?劫后如来,清梵无声,云垂一塔低峭。孤亭竹里藏禅梦,有曲折,寒烟寻到。料午阴、老鹤醒余,错认绿天清晓。
重问清风记否,故人似昨日,消瘦多少?倚遍阑干,敲罢琴弦,湿翠丝丝犹袅。秋吟莫便伤摇落,好韵入、晚唐丰调。只断碑、一碧无痕,欲怨洞门香草。

绿意

霜钟缥缈。下几林落叶,幽径谁扫?劫后如来,清梵无声,云垂一塔低峭。孤亭竹里藏禅梦,有曲折,寒烟寻到。料午阴、老鹤醒余,错认绿天清晓。

重问清风记否,故人似昨日,消瘦多少?倚遍阑干,敲罢琴弦,湿翠丝丝犹袅。秋吟莫便伤摇落,好韵入、晚唐丰调。只断碑、一碧无痕,欲怨洞门香草。

【注释】

  • 绿意:指秋天的景色。
  • 霜钟缥缈(piāo miǎo):形容铃声悠扬,如雾气般飘渺。
  • 下几林落叶:形容树林中落下的树叶。
  • 幽径谁扫:形容道路荒凉,无人打扫。
  • 劫后如来:佛经中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思是在劫难之后仍能保持佛性。
  • 清梵无声:佛经中的“声闻”是指听到佛法而修行的人,这里指佛经的声音已经消失。
  • 云垂一塔低峭:形容塔高耸入云,非常壮观。
  • 竹里藏禅梦:比喻禅宗的意境。
  • 午阴、老鹤醒余:暗示时间的流逝。
  • 秋吟莫便伤摇落:不要因为秋天的落叶而感到伤感。
  • 晚唐丰调:唐代晚期的音乐风格。
  • 断碑、一碧无痕:指断崖上的一块石头,上面没有痕迹,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
  • 欲怨洞门香草:形容对某种事物的不满或怨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和禅宗的意境,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霜钟”、“落叶”、“幽径”、“劫后如来”等,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禅宗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宗的思考。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如“倚遍阑干,敲罢琴弦,湿翠丝丝犹袅”。这些情感与自然景象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