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镜暗,老柳烟浓,熟黍梦回未觉。流莺自语,小蝶轻飞,悄念探芳前约。照林隈、榴火初酣,何如残樱半萼。锦片年芳,付与亭边青蒻。
独向行舟尽处,翠浥层岚,静驱吟魄。峰回路转,树短阴稀,数遍𨏥车油幕。问何人、缓引蒲觞,波影山光共酌。渐听到、隔水笙歌,停云天角。

【注释】

澡兰香:词牌名。

重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玄武湖:在今南京市玄武门外秦淮河北岸。

钟山:即紫金山,在今南京东郊。

和梦窗:与吴文英(梦窗)相和的词,称“倚声”、“赓和”。

新荷:初夏时节,荷叶刚刚长出水面。

熟黍梦回未觉:指端午时节还未醒来。熟黍,指端午的粽子。

流莺:飞来鸣叫的黄莺。

探芳前约:约会在花丛中相见。

照林隈、榴火初酣,何如残樱半萼:指夕阳映照在树林里,石榴花红艳欲滴,而只有几朵残花挂在枝梢,像美人的半边脸。

锦片年芳:指春天的美景。

亭边青蒻:亭子的旁边是一片绿草地。

行舟尽处:乘船到了尽头。

翠浥层岚:形容景色美丽。

𨏥车油幕:一种装饰豪华的车子。

问何人、缓引蒲觞:询问是谁在慢慢地举杯饮酒。蒲觞:用蒲草做成的酒杯。

波影山光共酌:把水波的影子和山光一起拿来喝。意思是说水光山色也像酒一样美,值得一饮。

天角:天空的边缘。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端午节,当时词人已过半百,他乘舟游览了南京的玄武湖、钟山等地,然后来到城北。他乘舟到湖的南边时,夕阳已经西下,暮霭沉沉,但湖上的景致依旧迷人。作者乘兴游赏,不禁想起当年与友人同游的情景。此时正值端午节,他不禁想起去年此时,自己还沉浸在梦中,而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感慨万分。

上片开头两句:“新荷镜暗,老柳烟浓,熟黍梦回未觉。”写的是作者乘舟到达湖的南边时,夕阳已西下,暮霭沉沉,但湖水却像一面明镜一样平静。老柳树被烟雾缭绕着,仿佛笼罩在一片轻纱之中。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美丽的晚霞图。

“流莺自语,小蝶轻飞”,是说湖面上飞来了几只黄莺,它们在湖上低低地交谈着什么;湖面还有几个蝴蝶在空中盘旋着。这里的“小蝶”是指蝴蝶结,是一种装饰品。这一句描绘的是一幅优美的湖上风景图。

下面两句:“照林隈、榴火初酣,何如残樱半萼。”“照林隈”三字点出了夕阳照耀在树林的尽头,而树林里的石榴花红得正艳,如同燃烧的火焰一样。作者认为,如果只是看到这满树的红色,就比不上那一簇簇的残落的桃花。这里的“残樱”是指落花,也是作者眼中的美景。这句写出了一幅晚霞中的树林图。

下片开头两句:“独向行舟尽处,翠浥层岚,静驱吟魄。”是说独自走到船的尽头,只见远处的山峰层层叠叠,被夕阳映照得如碧玉一般晶莹剔透。这里的“行舟尽处”是说船行至湖中一个偏僻的所在。

“静驱吟魄”是说作者乘船来到这里,心情非常宁静,于是便提笔写诗。这里的“吟魄”是指诗人的灵感。

作者写道:“峰回路转,树短阴稀,数遍𨏥车油幕。”是说山峦环绕,道路曲折,树木稀疏,只有几辆车在树林中行驶。这里的“𨏥车”是用漆涂饰的车,也就是古代的一种华丽的车子。

结尾两句:“问何人、缓引蒲觞,波影山光共酌。”是说作者问是谁慢慢地举起酒盏饮酒,只见水波的影子和山光都在酒杯中倒映出来。这里的“蒲觞”是古人宴席上的一种酒杯,用蒲草制作而成。这里的“波影山光”是指水面上波纹的影子和山上的光影。这句的意思是说作者想把这美丽的水光山色都斟进酒杯里去,与朋友共同品尝。

全词以时间为线索,从黄昏写到夜晚,又从夜晚写到清晨。词人以清新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