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树留云,疏花倚石,小亭秋聚。风泉暗语。夜深琴韵愁谱。芭蕉叶碎桐阴减,料不碍、空阶细雨。奈笺纹叠雪,筝床横玉,旧情无数。休赋。
归来句。待采遍芙蓉,隔江烟雾。吹箫俊侣。跨鸾今在何许。相思泪滴珊瑚枕,尚梦到、穿针院宇。只后夜酒醒时,满地鸣虫自苦。

【注释】

月下笛:词牌名,调见《乐章集》。赋:指词人对景物的刻画。眉月楼:词中代指眉月楼女子。芭蕉叶碎:形容夜露打湿了芭蕉叶子,声如雨打芭蕉。筝床横玉:筝弦上系着玉石,筝声悠扬悦耳。

【译文】

庭院刚刚入秋,蟋蟀乱叫,墙壁上爬满了蜘蛛。赋寄眉月楼的女子。

小树上挂着白云,花枝斜插在石头上,小亭子里聚集着秋天的景色。风泉暗语,夜晚弹奏着幽怨的琴音,愁绪被谱成曲子。芭蕉叶上的雨珠像碎了的珍珠,梧桐树荫也减少了,细雨淋湿了台阶。可惜啊,笺上堆满雪花,筝床上横躺着玉石,旧情依旧数不清。不要写下去了,我等着采摘荷花,隔着江面烟雾弥漫,吹箫俊侣如今在哪里。相思泪滴在珊瑚枕上,梦中还在穿针院宇。只希望后夜酒醒时分,满地的鸣虫自苦。

【赏析】

此词是作者为眉月楼女子所赋。“院落乍秋”,点明季节。“乱蛩絮壁”,写出了环境氛围,表现了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情。“赋寄眉月楼”四字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交代了词旨所在。“浅树留云”二句写景。“小亭秋聚”,点出主题。下片写景抒情,描写了一幅深秋之夜的图景:“风泉暗语”“夜深琴韵愁谱”,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神态和感情,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如诉如泣的琴声,看到了那似梦似幻的画面。“芭蕉叶碎桐阴减”一句,以听觉感受为主,突出了夜的寂静。“奈笺纹叠雪,筝床横玉”二句,写女子的生活。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她的生活清苦,而更主要的是抒发了作者对女子的同情与怜惜之情。末三句,写梦境。“穿针院宇”一典出自唐代张泌《寄人》,原意是指女子在闺房中织女红,思念心上人。这里用这个典故,既点明了时间(夜),又表明了地点(绣机旁),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全词通过描绘景物、抒写情志,表现了一种离恨别怀的情怀,含蓄蕴藉,委婉深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