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檐楹,流莺庭院,暗湿罗衿玉露。早洗云軿,洒丝丝甜雨。碧梧外、掩映婺蟾一棱,月姊何曾偷妒。笑看天孙,弄鸳鸯双杼。倚垂虹、稳试凌波步。
好刍尼、忍把佳期误。一霎两点星萍,又金风吹聚。叹人间、碧海成桑土。偏银汉、万古长如故。剩小花、碧到牵牛,把相思低诉。

【注释】

拜星月慢:词牌名。

前题:指上阕的“喜鹊檐楹,流莺庭院”。

喜鹊檐:喜鹊停在屋檐下。

流莺:黄莺。

暗湿罗衿:衣服被露水打湿了。

云軿(qiān):古代妇女乘的云朵般的车子。

碧梧(wú)外:梧桐树旁。

掩映婺蟾一棱:月亮照得梧桐树的影子显得格外明亮。

婺(wù)月:即月亮。

天孙:织女星。

弄鸳鸯双杼(shù):《诗经·豳风》有《关雎》、《鹿鸣》、《伐木》、《采蘩》、《桑扈》、《葛覃》、《东山》、《溱洧》、《载驰》等篇。这些诗篇都是描写男女相爱的。这里用其意,写织女与牛郎的情爱。

倚垂虹:靠在桥栏杆上,身姿婀娜,步子轻盈。

好刍(chōu)尼:指牛郎,因牛郎是牵牛星的名字,故称。

佳期:美好的时刻。

两点星萍:星星点点的云彩。

金风:秋风。

叹人间、碧海成桑土:感叹人间世界变成了荒凉之地。

银河:银河长长似天河,比喻时间之长。

小花、碧到牵牛:牵牛花,一名朝颜,又名喇叭花。传说为西王母所播种,花语为“爱情在心中萌生”。此处用其意。

【赏析】

此词上片咏七夕,起首三句写天上的喜鹊、流莺和月姊。喜鹊、流莺、月姊,都是天上的仙女,她们在天上欢乐地欢唱着,而地上的牛郎织女也正在一起欢度七夕佳节。“暗湿”、“笑看”二句,既点出时令节序,又写出了天上的欢乐气氛;“倚垂虹”,不仅写出了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的欢快情景,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于爱情坚贞不渝的决心。

下片写人间的七夕,开头三句写七夕之时,喜鹊飞过庭院,黄莺啼于檐前,地上的行人都沐浴在玉露之中。“碧梧外”,写天空中的月亮把树枝照得明亮起来,“掩映婺蟾”,则是写月亮照在梧桐树枝上,使月亮显得更亮。“月姊何曾偷妒”,这是说织女对天上的嫦娥没有丝毫嫉妒的意思。“笑看天孙”,则说明织女对牛郎毫无妒忌之心。“弄鸳鸯双杼”,“倚垂虹”两句,都是写牛郎织女在七夕之夜欢聚的情景。“稳试凌波步”,则是写牛郎织女在银河边走的时候,身姿优美,如履平地。

结拍三句,写天上的七夕:“好刍尼,忍把佳期误。一霎两点星萍,又金风吹聚。”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天上的七夕到了,牛郎织女该团聚了,可是牛郎却把团聚的时间错过了。“金风”二字,既写出了时令已入秋天,同时又写出了秋风萧瑟、草木凋落的凄冷景象。“叹人间、碧海成桑土”,则写出人间的惨状。“偏银汉、万古长如故”,“剩小花、碧到牵牛”,这两句是说,尽管人间的七夕已经过去了,但是天上的七夕却依然存在;尽管人间的世界已经变成了荒芜之地,但是天上的世界却依然美丽。

这首词上片咏七夕,从天宫写到人间,层层递进,感情由轻转重,最后又回归到天上的七夕,表现出作者对于人间七夕的无限怀念和赞美之情。下片写人间的七夕,先从天上写起,后从人间写起,层次分明,感情曲折,最后又回到天上的七夕,表现出作者对于天上七夕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全词以七夕为主题,通过描写天上的七夕和人间的七夕,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