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高阳赞隐君,便知名与此山存。
凭栏须及三更月,吊古空招千载魂。
殿上风幡飞海燕,寺前石峤过江豚。
何人瘗鹤无踪迹,犹有残碑没浪痕。
焦山
介绍
《焦山题名记》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清代文学家王士禛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精炼的文字,展现了焦山的自然风光之美 。《焦山题名记》主要记录了作者在焦山游览时的四件快事:吸江亭返照、孝然祠望月、海门观日以及观《瘗鹤铭》的情境。
下面将具体介绍《焦山题名记》及其相关文学作品:
- 文学地位与影响
- 文学地位:《焦山题名记》是清代文学家王士禛的作品,以散文形式对焦山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感受。王士禛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影响与评价:《焦山题名记》以其生动的描述和精湛的文笔,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研究清代散文和风景描写的重要文献。
- 作品特点
- 情景交融:《焦山题名记》通过对焦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 语言艺术:王士禛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文章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富有艺术魅力。
- 文化意义
- 文化遗产:《焦山题名记》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对于研究清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风格以及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历史价值:通过对《焦山题名记》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文人的审美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态度,为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焦山题名记》不仅是王士禛的一篇优秀的散文,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风景画和文化史的重要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受到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和研究。
相关推荐
焦山 自读高阳赞隐君,便知名与此山存。 凭栏须及三更月,吊古空招千载魂。 殿上风幡飞海燕,寺前石峤过江豚。 何人瘗鹤无踪迹,犹有残碑没浪痕。 译文: 自从读到高阳山的隐士赞诗,就明白了这山与我的志向相合。站在栏杆边,我希望能等到深夜的月光,那时我才能真正领略到这山的美和历史的厚重。在大殿上,风中飘扬的幡旗像海燕一样飞翔;寺庙前的岩石上,一群江豚正游过。然而,这些被人们埋葬的白鹤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焦山 焦山,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首诗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译文: 客星底事犯宸居,输与焦君卧草庐。 万树遮山难觅寺,百川入海此归墟。 浮沉心事盟鸥鸟,献替功名愧䱥鱼。 独爱烟波开霁景,微云不遣滓清虚。 注释: 焦山:指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的大别山。 底事:何事。 宸居:皇帝的住所,这里指皇宫。 输与:输给。 草庐:简陋的房屋,这里指隐逸的生活。 万树遮山
焦山 焦山(今江苏省镇江市) 山拥中流翠作堆,四围竹树郁崔嵬。殿前云向檐牙出,门外潮从海口来。 译文: 焦山(今江苏省镇江市)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是堆叠在一起的绿色。四周环绕着竹林和高大的树木,显得十分壮观。 殿前的云雾缭绕在屋檐上飘散出来,门外的海水拍打岸边而来。 乞食僧归斋鼓动,打碑人去渡船开。焦公羽化将名迹,付与瞿昙亦壮哉。 注释: ①“拥”字意为:包围。②“中流”指:江中。③“翠”
焦山 焦山,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诗中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之处,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译文: 焦山 龙伯不解事,投竿牵大鳌。逆流直上三万里,怒卷渤澥秋风潮。 适当长江入海处,屃赑掷此双岧峣。一山正临声利窟,来樯去橹纷𦪈艚。 一山独与世疏阔,突据幽险盘云涛。飞仙播荡去不返,止有一翁身姓焦。 至今金玉作山骨,草木坚劲无夭条。尔来寂寞几千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焦山》。 译文: 江水连接大海,无边无际,山峰与岛屿相连,树木苍翠。 仿佛不是人世间的景象,似乎应该有佛宫庭院。 山中隐藏着龙王的宅院,潮水淹没了瘗鹤铭文。 西岩更加清幽绝俗,心灵和酒意都清醒了。 注释: 1. 江接海冥冥:长江与海水相接,无边无际。冥冥,模糊不清的样子。 2. 山连岛树青:山峰与岛屿相连,树木苍翠。连,连接。 3. 似非人境界:好像不是人世间的境界。
焦山 焦山寺,位于江苏镇江市西北郊,因南朝齐高僧焦先在此建寺而得名。山上有焦山寺、焦山塔等名胜古迹。 白云堆:形容云层厚重如堆。 百尺危楼百尺台:指焦山寺中最高的建筑——佛图澄法师的墓塔,俗称焦山塔,高达百尺。 持咒圣僧漂海去:指传说佛教大师佛陀在东渡日本时,曾持咒祈求船只顺风而漂洋过海。 寻诗闲客渡江来:指诗人李白曾到焦山游览,写下了“焦山寺前江水绿,焦山寺后江水流”的诗句。 雷轰古树蜈公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焦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下面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和赏析。 焦山 还乡白发炼丹台,世外襟怀渺渺开。 - 焦山:位于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是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 - 还乡:诗人归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 白发炼丹台:指诗人年轻时曾在焦山炼制仙丹,但未能成功。 - 世外:指与尘世隔绝的地方。 - 襟怀:胸怀、志向。 - 渺渺:遥远、无边无际。
焦山 长江边上,山峰环抱,翠绿的江涛翻滚。神仙曾在这里挂起丹瓢。 中流坐着,云常护卫,六月楼台暑气自消。 远处树色迷离,淮甸雨雾朦胧,钟声遥带海门潮。 天开图画非人世,一苇相过不待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的“江上峰峦拥翠涛,神仙曾此挂丹瓢”形象地描绘了焦山的山势和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仙境的感觉。“中流坐席云常护
焦山 北固称名胜,金焦据世界。宋唐多纪胜,江汉朝宗。 青壤空淮甸,群山拥帝宫。登临兴不尽,惆怅暮禅钟。 译文: 焦山以北固为名胜,金焦是这里的主人。宋元时期有许多名胜,长江和汉水在此汇聚。青苔覆盖的田野空旷辽阔,群山环绕帝王的宫殿。登上山顶兴致高昂,但到了傍晚听到钟声感到惆怅。 注释: 焦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因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山上修建过“东山”而闻名。 北固:指镇江北固山,又名北固楼。 世雄
焦山 何时云雾中,卧着少微星。 大地拥住幽人宅,天藏处士灵。 一峰齐北固,双井似中泠。 傍晚风浪起,谁去寻找瘗鹤铭? 注解: 1. 何年云雾里:指焦山在何时被云雾笼罩。 2. 地拥幽人宅:形容焦山的地势广阔,如同一个隐逸之士的家。 3. 天藏处士灵:形容焦山如同一位高洁的人,深藏不露他的精神。 4. 一峰齐北固:形容山顶如同北固山一样雄伟。 5. 双井象中泠:形容焦山有两个像中泠那样的井
焦山 徵君祠庙碧山隈,僧舍中流面面开。 全楚客帆遮浦下,广陵涛色漫窗来。 曝鼋何事当牛触,养鹤翻劳刻石埋。 隔取深泥题不得,空持黄绢立磨厓。 注释: 焦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境内,北临长江,南靠京杭大运河,东临京口,西濒润州,是江南名胜之一。 徵君:指古代隐士或高士。 碧山隈:指青山的弯曲之处,形容山色青翠。 中流:江中水道。 全楚:指整个楚国。 客帆:指来自各地的客船。 广陵:今扬州市一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篇《焦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 第1首 海风吹浪蹴天来,一柱中流屹壮哉。 译文: 海上的海风带着波浪冲击天际而来,一根柱子立在江中显得多么壮观啊。 第2首 吴楚帆樯云际没,齐梁台殿雨中开。 译文: 吴地楚地的帆樯高耸入云端,齐国梁朝的宫殿雨中若隐若现。 第3首 山根老鹤遗铭在,洞口徵君几岁回。 译文: 山脚下的老鹤留下了它的遗言,洞口边征君不知多少年了
焦山 焦山,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南郊,为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这里风景秀丽,古迹众多,是扬州的一大名胜。焦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咏赞。 译文: 昔日的人们早已逝去,白云依旧飘荡在焦山上。鹤床依然悬挂在海上的山巅。万顷春波中的烟雾缭绕,市井的景象显得格外遥远。江面上半边秋色,两扇洞门空寂而闲适。只害怕那四匹骏马会逃向秦代,怎肯为了公车前往汉关
焦山 烟萝石甃碧云堆,古刹巉岩傍树开。 松桧夜号千壑响,栟榈秋沸百泉哀。 孝然剩骨清于鹤,逸少遗书老作苔。 同在大江山较僻,更无人读断碑来。 译文: 烟雾缭绕的石头堆砌成碧绿的云朵,古老的寺庙坐落在陡峭的山崖旁,与树木相伴。 夜晚松树和桧木发出的声音如同千个山谷在回荡,秋天时栟榈树的响声使得百泉水涌出哀鸣。 孝然留下的骨头比鹤还要清白,逸少遗留下来的书信都被岁月磨成了青苔。 虽然这里地势偏僻
焦山 焦山,位于今江苏扬州市北郊,古称焦溪,因晋代炼丹家葛洪在此山炼丹成仙而得名。 八年:指从公元752年李白离开长安到805年去世的二十八年间,诗人在这期间没有到过焦山。 一老翁:诗人见到一位老人在焦山上。 新渚、旧题:指的是新洲和旧题这两个地名,都是焦山附近的地名。 薜萝:一种蔓生植物,这里用来指代隐居的人。 闲云野鹤:形容山中的景色宁静而清幽。 事或同:事情也许相同。 汲江亭
焦山 鹿裘高士帝王师,井灶犹存旧隐基。 日转露台明夜溆,潮随斋磬韵江湄。 天从西北开天堑,地到东南缺地维。 翘首三山何处所,却看身世使人悲。 【注释】 焦山:指位于今江苏镇江市的北固山。 鹿裘:指晋代王羲之(字逸少)的皮袍。王羲之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太守),因慕道远游,曾游焦山等地,后隐居于此。此句言诗人自比为王羲之,以表示自己的清高与超脱。帝王师:指古代称有道之士为“帝王师”。 井灶
焦山 长江流福地,结宇聚僧家。 窗拂城头曙,峰回海上霞。 榛披非世界,萍转是天涯。 何日逢招隐,随缘了法华。 译文: 焦山 长江流淌在福地,人们在这里建房居住、聚集僧人。 窗外拂去的是城头的曙光,山峰环绕着海中彩霞。 虽然榛木丛生不是世界的尽头,但萍水漂流却能到达远方。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招隐的隐居之处,顺其自然地领悟佛法的真谛。 注释: 1. 长江流福地:长江流过的地方被视为吉祥之地
焦山 危峨的山峰,耸立在江天之间,烟雾缭绕,笼罩着翠微的山色。 吹动波浪的小猪儿,下到浅滩上嬉戏;戏水的鸟儿翻飞在浪花之上。 游客与忧愁的猿猴为伴,僧人呼唤老鹤归巢。 潮水的痕迹从深树中涌出,一片片湿漉漉地粘满征衣。 译文: The Jiao Mountain The peak of the Jiao is a towering and solitary mountain, standing
焦山 昔年览胜金山顶,今日焦山试一跻。 四望云峰如此好,平生诗句若为题。 烟中远树长江北,天际孤帆落日西。 闻道鱼龙多窟宅,夜船归去莫燃犀。 【注释】 ①焦山:在江苏南京东郊。因山上有焦岩而得名。 ②览胜金山顶:观赏过金坛(今属江苏省)的名胜。 ③试一跻:试着登上一次。 ④四望:四面眺望。 ⑤云峰如此好:指眼前的景色多么美好。 ⑥平生:一生。 ⑦诗题:作诗的题材。 ⑧烟中远树
焦山 鹫岭浮鳌极,鲲池夸鹊桥。 参差京口树,吞吐海门潮。 南北分天堑,江山混斗杓。 登临招隐士,酾酒向烟霄。 译文: 焦山位于江苏镇江市西郊,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山上有一座著名的古刹,名为焦山寺,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山上的风景秀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鹫岭:指的是焦山的最高峰,海拔40米,因山形似鹫而得名。这里山势险峻,景色秀丽,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鳌极:古代神话传说中
焦山 乘春历江皋,访古浮玉山。 江风正荡潏,短棹欲进难。 千里滞水国,岂不增忧患。 隔岸见石屏,忽使怀抱宽。 曲径渐分明,丛篁亦檀栾。 幽事供怡悦,指点轻狂澜。 胜游难再得,我役何时闲。 译文: 乘着春天的和煦,沿着江岸边游览,去探访那传说中的浮玉山。 江上的风正强劲,想要划船前行却感到困难重重。 在千里长的水国之中,怎能不增添忧虑和烦恼? 隔着江岸看到那石头屏风,忽然让我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焦山 羖䍽逐牂羊,相倾无朝夕。 旌旆明江涯,楼船何络绎。 高士卧空山,闭门但自适。 至今三诏岩,古木森千尺。 斥堠尚在眼,客子苦行役。 常怀岁时迁,念此饥寒迫。 赪颜再稽首,不敢乞白石。 译文: 在焦山上,一群山羊追逐着牂羊,它们相互追逐,不分昼夜。江边飘扬着军旗,楼船络绎不绝。一位高士隐居在空山上,他闭门不出,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至今三处诏岩,古树参天,高达千尺。虽然斥堠依然存在
焦山 蜗牛庐畔落帆斜,山翠茏苁涌浪花。 互海一拳高士宅,夹江两岸故人家。 云兼鸾鹤来青嶂,潮挟鱼龙走白沙。 千载焦先如可接,欲从此地卧烟霞。 注释:蜗牛庐畔落帆斜,山翠茏苁涌浪花。意思是在蜗牛的庐畔看到帆船已经斜着停在那里了,远处的山峰苍翠茂盛,波浪翻滚。互海一拳高士宅,夹江两岸故人家。意思是在海边,有一座高士的宅子,在江岸两边都是旧时的人家。云兼鸾鹤来青嶂 ,潮挟鱼龙走白沙
焦山 焦山,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市的金山。 别开生面水为邻,风鼓烟钟泽国春。 别开生面,即另辟蹊径,开创新局面。水为邻,即以水为邻居。风鼓烟钟,指山上有风声、鼓声和钟声。泽国春,即泽国的春天。 海底勒铭犹有石,山中却聘更无人。 海底勒铭,指山中有刻有铭文的岩石。却聘,即没有聘请的人。 浪攻彼岸千层雪,树辟浮图十丈尘。 浪攻彼岸,指波浪冲击着岸边的石头,使其像雪一样白。树辟浮图,指树木在建筑上的作用。
焦山: 焦山的山色秀美得压过了金山,江上的云鬟堆积得像是堆满了山峰。寺庙中有着层层叠叠的山脉,一座寺庙两座美景谁能删减。 赏析: 焦山的山色秀美得压过了金山,江上的云鬟堆积得像是堆满了山峰。寺庙中有着层层叠叠的山脉,一座寺庙两座美景谁能删减。 注释: 焦山的山色秀美得压过了金山:这里指的是焦山的山水景色非常优美,甚至超过了金山的景色。金山位于镇江城西,山上有金山寺
焦山 落潮泛舸未逡巡,面面青山似故人。 殿阁当年悬日月,海天不夜识金银。 有情草树留书舍,无限烟波待钓缗。 拂袖直须临绝顶,容城古碣亦嶙峋。 译文: 落潮时泛舟未及回旋,四面青山仿佛老友。 当年的宫殿楼阁高挂在天上,海天辽阔能辨识金银宝藏。 有情感的草木树木依然留在书舍,无垠的烟波中等待着等待垂钓。 拂袖而去必须登上山顶,容城古碑也显得颇为奇特。 注释: 1. 落潮泛舸未逡巡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焦山景色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焦山的壮丽景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首句“天清东瞰倭夷岛”,描绘了焦山向东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倭夷岛,这里指的是日本,象征着侵略者的势力。接着第二句“地僻西违京口城”,描述了焦山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偏远的西部,远离了政治中心,这暗示了焦山的历史地位并不显赫。第三句“海上一卷鳌戴立”,形象地描绘了焦山的形状
焦山 金山见寺不见山,焦山见山不见寺。 山城四立抱寺门,竹树藤萝锁幽翠。 波涛之中无波涛,天地之外有天地。 白云黄叶今古情,温岩纡谷中和气。 我来此间得静观,但见林杪危樯纷来去。 扫苔何处问焦君,一枕石床消万虑。 莫管烟岛茫茫,海市蜃楼幻奇异。 译文: 金山上看见寺庙却看不见山峰,焦山看见山峰却看不见寺庙。 这座山城四面环抱寺庙的门,竹树藤萝将幽深的景色锁住。 在波涛之中没有真正的波浪
焦山 江到海门尽,樵岩江上浮。 苍松包古寺,清磬响中流。 星月双峰冷,烟波四面秋。 凌晨望初日,更上最高楼。 译文: 当江水流到了海门尽头,我站在江边看到远处的山峰如同被苍松包裹着,听到寺庙传来的悠扬钟声。星星和月亮映照在山峰之上,显得格外清冷。四周是烟雾缭绕的江水和秋天的气息。每天早晨我都会早起,等待初升的太阳升起,然后继续攀登最高的山峰。 注释: 1. 江到海门尽:江水流到海门尽头。海门
焦山 人隐偏名地,山灵转姓焦。 偶然通帝座,遂尔逼云霄。 丘壑风烟老,江湖岁月遥。 我来寻古洞,披石坐松飂。 注释: 焦山: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人隐偏名地:意思是这个地方很少有人来隐居,但却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出名。 山灵转姓焦:形容这里的山灵气浓郁,仿佛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影响它的名字。 偶然通帝座:指这里偶然之间与帝王的座位相通,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遂尔逼云霄
焦山 焦山:位于江苏镇江市北郊,是长江中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吴天多寒雨:吴地天气寒冷,多下雨。 平明来润州:早上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过来。 蒙蒙此江山,雄秀谁可俦:这里的江山美景,雄壮秀丽,没有人可以与之相匹敌。 金山已渐陆:金山已经逐渐变得干燥,陆地上出现。 焦岩犹中流:焦岩仍然在江水中流淌。 轩窗皆东开,一白江光浮:轩窗都朝向东面敞开,一道白色的江水倒映在窗户里。 庵门几修竹,但见枇杷稠
焦山 焦山,位于今天的江苏镇江市,以其险峻的地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这首诗就是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历史。 首句“山头高士垄”,描述了站在山头上的人,他们都是隐居山林的高士。这里用“高”来形容人的身份地位,突出他们的清高脱俗。 次句“山下大江潮”,描述山下的大江波涛汹涌,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这里的“潮”字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化无常。 第三句“一柱中流兀”
【注释】 江海:江河。争雄:争夺霸权。这里指潮水。岿然(kuī rén):高耸,屹立的样子。乱潮:指汹涌的潮水。世犹知有汉:人们仍然知道汉代的江山。肯不名焦:怎敢不以焦山为名。肯:岂敢;怎能。树色无今古:树叶的颜色没有古今的区别。波光变暮朝:波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闻清吹发,磬响落层霄:时时听到清脆的乐声,回荡在高高的云霄之中。磬(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赏析】 这首诗是写焦山的
焦山 焦山何岝㟧(岝㟧:高峻), 遥与金山峙(峙:山势相连)。 草木尽蒙茸(蒙茸:草木茂盛,形容草木茂密), 幽偏隔城市(幽:幽静。偏:偏僻。城:城市。)。 放舟下中流(中流:中间的水流。) 攀萝上涯涘(涯涘:岸边。):攀着树枝爬上水边。 隐士不可招(隐士:指隐居的人。),鹤铭洵足纪(洵:真实。) 栖鹘惊人飞(鹘:鹰的一种,也泛指鸷鸟。惊:惊动。),暮云千万里(暮云:傍晚的云层。万:很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