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阏逢阉茂六月,尽上章执徐,凡六年有奇。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
◎贞元十年甲戌,公元七九四年
六月,壬寅朔,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抱真从甥元仲经谋,秘不发丧,诈为抱真表,求以职事授缄。又诈为其父书,遣裨将陈荣诣王武俊假货财。武俊怒曰:“吾与乃公厚善,欲同奖王室耳,岂与汝同恶邪!闻乃公已亡,乃敢不俟朝命而自立,又敢告我,况有求也!”使荣归,寄声质责缄。昭义步军都虞候王延贵,汝州梁人也,素以义勇闻。上知抱真已薨,遣中使第五守进往观变,且以军事委王延贵。守进至上党,缄称抱真有疾不能见。三日,缄乃严兵诣守进,守进谓之曰:“朝廷已知相公捐馆,令王延贵权知军事。侍御宜发丧行服。”缄愕然,出,谓诸将曰:“朝廷不许缄掌事,诸君意如何?”莫对。缄惧,乃归发丧,以使印及管钥授监军。守进召延贵,宣口诏令视事,趣缄赴东都。元仲经出走,延贵悉归罪于仲经,捕斩之。诏以延贵权知昭义军事。
云南王异牟寻遣其弟凑罗楝献地图、土贡及吐蕃所给金印,请复号南诏。癸丑,以祠部郎中袁滋为册南诏使,赐银窠金印,文曰:“贞元册南诏印”。滋至其国,异牟寻北面跪受册印,稽首再拜,因与使者宴,出玄宗所赐银平脱马头盘二以示滋。又指老笛工、歌女曰:“皇帝所赐《龟兹乐》,唯二人在耳。”滋曰:“南诏当深思祖考,子子孙孙尽忠于唐。”异牟寻拜曰:“敢不谨承使者之命!”
赐义武节度使张升云名茂昭。
御史中丞穆赞按度支吏赃罪,裴延龄欲出之,赞不从。延龄谮之,贬饶州别驾,朝士畏延龄侧目。赞,宁之子也。
韦皋奏破吐蕃于峨和城。
秋,七月,壬申朔,以王延贵为昭义留后,赐名虔休。
昭义行军司马、摄洺州刺史元谊闻虔休为留后,意不平,表请在以磁、邢、洺别为一镇。昭义精兵多在山东,谊厚赉以悦之。上屡遣中使谕之,不从。临洺守将夏侯仲宣以城归虔休,虔休遣磁州刺史马正卿督裨将石定蕃等将兵五千击洺州。定蕃帅其众二千叛归谊,正卿退还。诏以谊为饶州刺史,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五 · 唐纪五十一
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它不仅是历史学的重要著作,也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作为研究历史的学者、学生乃至普通读者,了解这部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增进对历史的认识,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启迪,为现代生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一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李抱真之逝世与昭义节度使之谜 公元七九四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因健康原因去世。他的遗子殿中侍御史李缄与从甥元仲经策划了一场未遂的自立事件。在得知父亲已死的消息后,李缄并未按照朝廷的安排立即发丧和处理事务,而是选择伪造父亲的病状,并诈称自己能代行职务。同时,他试图通过陈荣向王武俊借取财物,但遭到武俊的拒绝,并被告知不得擅自行动。面对王武俊的威胁
《资治通鉴》记载,云南王异牟寻派遣其弟凑罗楝献地图、土贡及吐蕃所给金印,请求复号南诏。癸丑,以祠部郎中袁滋为册南诏使,赐银窠金印文曰“贞元册南诏印”。在异牟寻的北面跪拜接受册封后,他再拜以示恭敬,并随使者宴请。 随后,云南王异牟寻向唐皇上表归顺,请求恢复南诏国号。袁滋奉旨至云南,异牟寻率其弟凑罗楝献地图、土贡及由吐蕃提供的金印,恳请唐朝准许南诏恢复国号。袁滋以朝廷使者身份册封南诏
这首诗出自唐朝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诗中描绘了黄少卿在钦、横、浔、贵等州的军事行动,以及王虔休攻破元谊兵、裴延龄建议节省官员俸禄等事件。诗中还提到了神龙寺的建设计划和延龄的建议。 诗句“黄少卿陷钦、横、浔、贵等州,攻孙公器于邕州。”描述了黄少卿在钦、横、浔、贵等州的军事行动,这些地方位于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他的目标是攻打当地的一个叫做孙公器的敌对势力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五 · 唐纪五十一 十二月,王虔休乘冰合度壕,急攻洺州。元谊出兵击之,虔休不胜而返,日暮冰解,士卒死者太半。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以上知待之厚,事有不可,常力争之。所亲或规其太锐,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他无所恤。”裴延龄日短贽于上。赵憬之入相也,贽实引之,既而有憾于贽,密以贽所讥弹延龄事告延龄,故延龄益得以为计,上由是信延龄而不直贽
诗句: 1.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五 · 唐纪五十一 译文:这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载。 关键词注释: 2. 资治通鉴:中国古代的史书,是一部记录中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3. 卷二百三十五:指的是资治通鉴的第二百三十五卷。 4. 唐纪五十一:指的是唐代的第五十一条记录。 5. 陆贽既罢相:陆贽在担任宰相后被罢免了职务。 6. 裴延龄因谮京兆尹李充、卫尉卿张滂、前司农卿李钅舌党于贽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阳城改国子司业,坐言裴延龄故也 王定远自恃有功于李说,专河东军政,易置诸将。说不能尽从,由是有隙。定远以私怒拉杀大将彭令茵,埋马矢中,将士皆愤怒。说奏其状,定远闻之,直诣说,拔刀刺之。说走免。定远召诸将,以箱贮敕及告身二十馀通,示之曰:“有敕,令说诣京师,以行军司马李景略为留后,诸君皆迁官。”众皆拜。大将马良辅窃视箱中,皆定远告身及所受敕也,乃麾众曰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 · 唐纪五十一 八月,辛亥,司徒兼侍中北平庄武王马燧薨。 闰月,戊辰,元谊以洺州诈降。王虔休遣裨将将二千人入城,谊皆杀之。 九月,丁巳,加韦皋云南安抚使。 横海节度使程怀直,不恤士卒,猎于野,数日不归。怀直从父兄怀信为兵马使,因众心之怨,闭门拒之,怀直奔归京师。冬,十月,丁丑,以怀信为横海留后。 南诏攻吐蕃昆明城,取之。又虏施、顺二蛮王。 贞元十二年丙子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乙巳,以闲厩、宫苑使李齐运为礼部尚书,户部侍郎裴延龄为户部尚书,使职如故。齐运无才能学术,专以柔佞得幸于上,每宰相对罢,则齐运次进决其议。或病卧家,上欲有所除授,往往遣中使就问之。 丙辰,韶王暹薨。魏博节度使田绪尚嘉诚公主,有庶子三人,季安最幼,公主子之,以为副大使。夏,四月,庚午,绪暴薨。左右匿之,使季安领军事,年十五。乙亥,发丧,推季安为留后。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宣武节度使李万荣因患病风疾,昏不知事,霍仙鸣推荐宣武押牙刘沐可委以军政重任。辛巳,德宗任命刘沐为行军司马。 译文:宣武节度使李万荣由于生病风疾,昏迷不省人事,霍仙鸣推荐宣武押牙刘沐可以担任军政事务。辛巳,德宗任命刘沐为行军司马。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的一部历史记录,记载了李万荣因病去世的事件。诗中描述了宣武节度使李万荣因为患病风疾,昏迷不省人事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 · 唐纪五十一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年六月,壬寅朔,昭义节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抱真从甥元仲经谋,秘不发丧,诈为抱真表,求以职事授缄;又诈为其父书,遣裨将陈荣诣王武俊假货财。 译文: 在德宗皇帝神武圣文皇帝第十年(794年)的6月,壬寅朔日,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去世。他的儿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李抱真的从外甥元仲经密谋杀了李抱真,假装为他上表请求任命他的儿子担任官职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五 · 唐纪五十一 丙子,以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宣武行军司马。朝议以董晋柔仁多可,恐不能集事,故以长源佐之。长源性刚刻,多更张旧事。晋初皆许之,案成则命且罢,由是军中得安。 丙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憬薨。初,上不欲生代节度使,常自择行军司马以为储帅。李景略为河东行军司马,李说忌之。回鹘梅录入贡,过太原,说与之宴,梅录争坐次,说不能遏。景略叱之,梅录识其声,趋前拜之曰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卢迈得风疾,庚子,贾耽私忌,宰相绝班,上遣中使召主书承旨。丙午,户部书尚、判度支裴延龄卒,中外相贺,上独悼惜之。壬子,吐蕃寇庆州。冬,十月,甲戌,以谏议大夫崔损、给事中赵宗儒并同平章事。损,玄之弟孙也,尝为裴延龄所荐,故用之。十一月,乙未,以右补阙韦渠牟为左谏议大夫。上自陆贽贬官,尤不任宰相,自御史、刺呼、县令以上皆自选用,中书行文书而已。然深居禁中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宣武都虞侯邓惟恭内不自安,潜结将士二百馀人谋作乱。事觉,董晋悉捕斩其党,械惟恭送京师。己未,诏免死,汀州安置。 贞元十三年丁丑,公元七九七年 春,正月,壬寅,吐蕃遣使请和亲,上以吐蕃数负约,不许。 上以方渠、合道、木波皆吐蕃要路,欲城之,使问邠宁节度使杨朝晟:“须几何兵?”对曰:“邠宁兵足以城之,不烦他道。”上复使问之曰:“向城盐州,用兵七万,仅能集事
诗句: 翻译:在唐朝的开元年间,李复被任命为义成节度使,但他不幸于庚午日去世。他的职位被姚南仲接替。 注释: - 义成节度使:唐朝的地方官职,负责管理一部分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 姚南仲:监军薛盈珍的上司,新任义成节度使。 - 监军薛盈珍:当时的高级官员,负责监管军队事务。 - 李复去世:由于某种原因,李复不幸在任期内去世。 - 监军薛盈珍听闻后表示:“姚大夫书生,岂将才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九月,中书侍郎卢迈因病罢为太子宾客,冬十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刀沟入汝,上遣中使谕止之不从命,命兵部郎中卢群往诘之,少诚曰:“开此水,大利于人。”群曰:“君令臣行虽利,人臣敢专乎!公承天子之令而不从,何以使下吏从公之令乎!”少诚遽为之罢役
《贞元十四年》 《贞元十四年戊寅》,唐德宗贞元十四年的记载,一个动荡不安却又充满戏剧性的年份。在这一年,唐朝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旱灾、宦官的权力斗争到神策军的混乱,无不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初夏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泛黄的史籍上,我的目光停留在“名申、光、蔡军曰彰义”这一行字上,仿佛能听到战鼓的回响和士兵们沉重的脚步。这是对当年为了防御外敌而设立的军队的名称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是唐代的一部重要史书,它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下面是对这一卷的逐句解读: 1. 九月丙申:以陕虢观察使于由页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在九月份的某个时候,唐朝任命了一位名为于由页的官员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2. 丁卯:扎王倕薨。这句话表明扎王(王倕)在这个时间点去世了。 3. 彰义节度使吴少诚遣兵掠寿州霍山
诗句翻译: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在贞元十五年(799年)春,正月的甲寅日,雅王逸薨。雅王逸是德宗皇帝的第二十个儿子,他的逝世让朝廷失去了一位宗室藩王。 译文: 在明州(今浙江宁波),镇将栗鍠杀死了他的刺史卢云,并引诱当地的山越人发动叛乱,攻陷了浙东的州县。 注释: - 贞元十五年己卯,公元七九九年 - 春,正月,甲寅,雅王逸薨。 - 二月,丁丑,宣武节度使董晋薨。 - 乙酉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以常州刺史李锜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李锜,国贞之子也。闲厩、宫苑使李齐运受其赂数十万,荐之于上,故用之。李锜刻剥以事进奉,上由是悦之。 庚辰,浙东观察使裴肃擒栗锽于台州,送京师,斩之。己丑,以刘逸准为宣武节度使,赐名全谅。三月,甲寅,吴少诚遣兵袭唐州,杀监军邵国朝、镇遏使张嘉瑜,掠百姓千馀人而去。戊午,昭义节度使王虔休薨。戊辰,以河阳
吴少诚围攻许州,上官涚坚守待援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唐朝末年的边疆战火纷飞,淮西地区的战事尤为激烈。五月二十日,吴少诚率大军压境,直指临颍。此地是陈、许两州的交界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陈州刺史上官涚得知消息后,迅速派遣大将王令忠率领三千精兵前往救援,但遗憾的是,他们全部被俘。 八月二十五日,朝廷命曲环为陈许节度使,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对大唐王朝手下留情。曲环不久便病逝,留下一个摇摇欲坠的防线
资治通鉴(全名《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是北宋时期由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详细记录了唐代从贞元十年甲戌(公元794年)六月到上章执徐(公元800年)的一年时间里的重要事件和历史发展。该史书不仅涵盖了唐朝的历史,还包括了整个五代时期的部分内容。以下是对原文的逐句翻译: 1. 诏削夺吴少诚官爵:德宗皇帝在丙辰日下达诏书,削夺了吴少诚的官职和爵位,并命令各道进发兵力讨伐他。 2.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五 · 唐纪五十一 六州党项自永泰以来居于石州,永安镇将阿史那思暕侵渔不已,党项部落悉逃奔河西。 注释:六州的党项人在永泰时期居住于石州,而永安镇的将领阿史那思暕不断地侵扰和剥削他们,导致党项部落全部逃往河西。 赏析:这段诗描述了党项人在永泰时期的困境,他们的首领被阿史那思暕所侵渔,使得他们不得不逃离家园,向更远的地方寻求庇护。 诸军讨吴少诚者既无统帅,每出兵,人自规利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薛盈珍为上所宠信,欲夺节度使姚南仲军政,南仲不从,由是有隙。盈珍屡毁南仲于上,上疑之。盈珍又遣小吏程务盈乘驿诬奏南仲罪。牙将曹文洽亦奏事长安,知之,晨夜兼行,追及务盈于长乐驿,与之同宿,中夜,杀之,沉盈珍表于厕中。自作表雪南仲之冤,且首专杀之罪,亦作状白南仲,遂自杀。明旦,门不启,驿吏排之入,得表、状于文洽尸旁。上闻而异之,征盈珍入朝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 唐纪五十一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年六月,壬寅朔,昭义节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抱真从甥元仲经谋,秘不发丧,诈为抱真表,求以职事授缄;又诈为其父书,遣裨将陈荣诣王武俊假货财。 新罗王敬则卒,庚寅,册命其嫡孙俊邕为新罗王。 韩全义素无勇略,专以巧佞货赂结宦官得为大帅,每议军事,宦官为监军者数十人坐帐中争论,纷然莫能决而罢。天渐暑,士卒久屯沮洳之地,多病疫
诗句翻译如下: 1. 诗句翻译: - 原文:“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五 · 唐纪五十一” - 译文: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镇守徐州十数年,军府秩序井然,然而他因病情沉重,多次上表请求更换接任者。辛亥日(29号),朝廷任命苏州刺史夏卿为徐、泗、濠地区的行军司马。夏卿接到命令后,皇帝的诏书到达时,发现张建封已经病逝,而夏卿尚未赶到任所。夏卿抵达彭城时,士兵们愤怒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丙戌,加淄青节度使李师古同平章事,朝廷不许。徐州乱兵求旄节未得,淮南节度使杜佑代为讨之,大败而还。泗州刺史张伾出兵攻桥伾,大败而回。朝廷不得已除愔徐州团练使,以伾为泗州留后,濠州刺史杜兼为濠州留后,仍加佑兼濠、泗观察使。建封疾亟,兼阴图代之,从濠州疾驱至府。幕僚李藩劝建封勿轻离州,否则杜佑将杀藩。建封薨,藩归扬州,杜佑诬奏其动摇军情,上大怒,密诏杜佑杀之
这首诗描绘了五代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展示了当时的权力斗争、军队控制以及地方官员与中央政府的关系。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 · 唐纪五十一》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间的历史事件。在这段历史中,有诸多关键人物和重要事件被记载下来,例如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的逝世以及他的继任者张愔的任命。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庚申日记载:以太常卿齐挤为中书舍人、同平章事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 唐纪五十一 吐蕃数为韦皋所败,同岁,其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帅其部落来降。 译文: 吐蕃多次被韦皋打败,在同一年,他们的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将领和笼官马定德率领他们部落的人前来投降。 注释: 吐蕃:古代藏族的称呼。 韦皋:唐朝时期的名将,曾任剑南节度使。 曩贡、腊城:吐蕃的两个城市。 九节度领:指吐蕃的九个节度领。 婴、笼官:吐蕃的官员。 帅:率领。 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