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皃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皃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报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先是,后元元年,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重合侯通谋为逆,时,光与金日磾、上官桀等共诛之,功未录。武帝病,封玺书曰:“帝崩发书以从事。”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光为博陆侯,皆以前捕反者功封。时,卫尉王莽子男忽侍中,扬语曰:“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群儿自相贵耳。”光闻之,切让王莽,莽鸩杀忽。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
汉书 · 传 · 霍光金日磾传
介绍
《汉书·传·霍光金日磾传》是东汉班固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
在班固的笔下,霍光和金日磾的故事被赋予了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他们的个人命运和家族背景,而且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
霍光,字子孟,是票骑将军去病的弟弟。他的父亲中孺,是河东平阳人,曾担任县吏并被派到平阳侯家工作,与侍者卫少皃私通后生下了去病。中孺在完成职务后回家,娶了妻子并有了儿子霍光。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霍少皃的女儿的丈夫得到了汉武帝的喜爱,并被封为皇后,而去病也因此成为了皇后的外甥子,变得非常受宠。随着年龄的增长,霍去病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父亲就是霍中孺。然而那时他还没来得及询问,就因为作为票骑将军出征匈奴
诗句:“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 译文:在征和二年,卫太子因被江充陷害而失败,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都有很多过失。此时,武帝年事已高,宠臣赵婕妤的儿子被立为太子,武帝打算让大臣辅佐他。 诗句解析: - “征和二年”:这是诗的开头部分,指出了事件发生的年代,即汉武帝时期的征和二年。 -
诗句 1. 汉书 · 传 · 霍光金日磾传 2.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3. 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 4.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5.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 6. 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 7. 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8.
翻译 《汉书·传·霍光金日磾传》中记载了燕王刘旦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之间的故事。刘旦自认为作为昭帝的哥哥,一直怀有不满和怨愤。当御史大夫桑弘羊开始实施盐铁官营和酒榷政策时,他为国谋利,因此对桑弘羊有所忌惮,希望为他的儿子们谋取官职,这也让他对霍光心存怨恨。 于是,盖主(盖长公主)、上官桀、安以及桑弘羊都与燕王刘旦勾结,伪造了一份书信给燕王,信中称:“霍光出都检阅郎骑羽林军
诗句 1. 后桀党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 注释: 桀党中有诋毁霍光的人,皇上因此发怒。 - 关键词: "谮"(诽谤),"大将军"(霍光),"忠臣"(忠诚的大臣)。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霍光在面对政治压力和诽谤时,依然保持忠诚和坚定的形象,以及他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故事。 2. 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
诗句 -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贺者是汉武帝的孙子,即昌邑王的儿子。 译文 - “既至,即位,行淫乱。”:到了那里后,他即位了,并且行为不端。 - “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霍光感到忧虑和不安,独自询问他所亲近的老臣、大司农田延年。 - “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延年说:“将军是国家的中坚,如果觉得这个人不能胜任
``` 诗句: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 译文:霍光和群臣一起拜见白太后,详细陈述了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的罪状。 注释:白太后 - 西汉时期的皇太后刘氏,霍光的政治对手。 具陈 - 详细列举或陈述。 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 - 昌邑王无法继续担任国家祭祀和宗庙祭祀的继承人。 赏析:霍光在此句中展示了他的决断力和智慧,他深知自己的权力地位,并决定为了国家的稳定和未来
诗句: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将军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臣充国、御史大夫臣谊 译文:汉朝的皇帝们为了能够永远保护宗庙,统一全国,他们把慈孝、礼义和赏罚作为治国的根本。孝昭皇帝早年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丞相臣敞等人认为按照礼仪,后人就是他的儿子,所以昌邑王应该继承皇位。因此派遣宗正、大鸿胪和光禄大夫前往征召昌邑王参加丧礼。但是昌邑王在服丧期间却无心哀伤,违反了礼法
译文 太后说:“停下!作为臣子,你们难道可以这样悖乱吗?”王离席下跪。尚书令又重复说道:“没收诸侯王、列侯、二千石官的绶带及墨绶、黄绶,一并佩戴昌邑郎官的佩巾;更换节上的黄色旄以赤色代替。发御府金钱、刀剑、玉器、彩色缯帛等,赏赐所宠爱的人。与侍从官员的官奴一起饮酒作乐,沉醉于酒中。诏令太官按照平常供应御膳的标准供给食物。但因为未脱丧服,不可以食用,再诏令太官赶快准备,不要加盐。太官不敢备办
诗句 1. 臣敞等谨与博士臣霸、臣隽舍、臣德、臣虞舍、臣射、臣仓议,皆曰:“ 这句话表明了几位臣子在讨论问题时的态度和立场。 - 关键词:臣敞、博士、臣霸、臣隽舍、臣德、臣虞舍、臣射、臣仓、谨、与、博士、臣霸、臣隽舍、臣德、臣虞舍、臣射、臣仓、议 2. 高皇帝建功业为汉太祖,孝文皇帝慈仁节俭为太宗,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辟不轨。 这里描述了汉朝不同历史时期的皇帝及其行为的特点。 -
诗句 1 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 2. 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其子不在议中。 3. 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 4. 光遂复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5. 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6. 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
《汉书·霍光传》:权谋与忠诚的较量 《汉书·霍光传》是一篇记述霍光一生的重要文献,从昭帝时期开始到宣帝时期结束。在这篇传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政治家的权谋和智慧,还看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族的爱护。霍光,字子孟,是西汉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的生平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从他与金日磾的关系可以看出,霍光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深谙人际关系和权力运用的智者。
诗句:既葬,封山为乐平侯,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 译文:葬礼结束后,霍光被封为乐平侯,同时担任奉车都尉和尚书令的职务。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完成葬礼之后,霍光被封为乐平侯。同时,他还担任了奉车都尉和尚书令两个职务。奉车都尉是一个官职名称,主要负责皇帝的车辆和马匹的管理。而尚书令则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处理国家的文书工作。这两个职务都与皇帝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赏析
``` 诗句 - 霍光字子孟:霍光的字是“子孟”,这在古代文献中是一种对长辈或尊贵身份人物的尊称。 - 骠骑将军去病弟也:这里描述了霍光的身份与成就,他不仅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 译文 金日磾字翁叔,原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元狩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攻打匈奴右地,斩杀了很多人。那一年,日磾年仅七岁。日磾随父亲和叔父一起被俘虏,成为匈奴人质长达十余年
译文: 霍光(大司马)生病了。霍光的前任长史任宣前来探望他,问霍光:“我为什么生病?如果不是我们家将军您,我就不能到这个位置,现在将军的坟墓还未干,就把我们家赶了出来,反而重用许氏、史氏家族的人,剥夺了我的权利,这让人难以接受啊。”任宣见霍光对此事恨得厉害,就说:“大将军在的时候,怎么还有可能再这样行事!把持着国家大权,生死操于手心。廷尉李种、王平
诗句: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译文: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弟弟。 注释: 1.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弟弟。 2. 骠骑将军霍去病,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和探险家。 3. 霍去病的母亲,即霍光的生母,在与平阳侯家中的侍者卫少皃私通后生下霍去病。 4. 霍中孺,霍去病的父亲,以县吏身份在平阳侯家工作,并与卫少皃私通而生了霍去病。 5.
诗句:上诏霍光金日磾谋反,霍氏祸端暗藏。 译文:汉武帝下诏说:“之前东织室令史张赦派魏郡豪李竟向冠阳侯云报告谋反,朕因为大将军霍光的原因,压制了他们的言行,希望能自新。如今大司马博陆侯霍禹和他的母宣成侯夫人与从昆弟、女儿女婿、众姊妹婿等多人共谋谋反而来,想要欺骗百姓。幸亏宗庙神灵,先发现他们,都伏罪,朕很哀悼他们。诸为霍氏所诖误,事在丙申前未被发现的官吏,都予以赦免。男子张章先发觉
汉书·传·霍光金日磾传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诗句释义 -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描述了汉武帝的长子刘弗陵(即后来的汉宣帝)初登基时的情景。 - “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霍光作为皇帝的随行大臣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日磾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 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日磾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
汉书·传·霍光金日磾传(节选) 初,后元元年,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重合侯通谋为逆,时,光与金日磾、上官桀等共诛之,功未录。 武帝病,发书曰:“帝崩发书以从事。”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光为博陆侯,皆以前捕反者功封。 金日磾字翁叔,原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元狩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攻打匈奴右地,斩杀了很多人。那年夏天,骠骑将军又从西面经过居延,攻打祁连山,大获全胜。
下面是对《汉书·传·霍光金日磾传》逐句释义: 1. 诗句: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 译文: 霍光的字是子孟,他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 - 关键词: 霍光、票骑将军、去病、弟 2. 注释: 霍光,霍去病的异母弟。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颇受武帝亲信。 - 背景: 描述了霍光与他的哥哥霍去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如何在汉武帝身边多年,受到信任的经历。 - 分析:
诗句: -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皃私通而生去病。 - 涉明经俭节,诸儒称之。 - 成帝时为侍中、骑都尉,领三辅胡、越骑。 - 哀帝即位,为奉车都尉,至长信少府。 - 而参使匈奴,匈奴中郎将、越骑校尉、关内都尉,安定、东海太守。 - 饶为墟骑校尉。 - 涉两子,汤、融,皆侍中、诸曹、将、大夫。而涉之从父弟钦举明经,为太子门大夫
诗句:时王莽新诛平帝外家卫氏,召明礼少府宗伯凤入说为人后之宜 诗句译文:当时,王莽新诛杀平帝的外戚家族卫氏,召见明礼少府宗伯凤劝说他应该成为皇位继承人。王莽希望利用这一机会巩固自己的权力,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朝廷。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王莽在政治斗争中的策略性和他对皇位继承问题的考量。首先,王莽希望通过诛杀卫氏来削弱皇室势力,从而为自己掌握朝政铺路;其次,他选择召见宗伯凤
霍光(?-公元前74年),字子孟,河东平阳人。他是西汉时期的名臣、忠臣,也是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询的辅政大臣。 赞曰:霍光在少年时就以侍中的身份进入宫廷,他坚定地立志于国家,忠诚的品德体现在皇帝身上。接受襁褓中的孩子托付重任,承担起汉朝社稷的寄托,他在朝廷中掌管权柄,保护幼君,击败燕王刘旦,压制上官桀,利用权力战胜敌人,最终成就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在废黜立立新皇帝的时候,面对大义而决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