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事。想当初、我才六岁,师年廿四。正值残清将亡日,革命萌芽伊始。对种族、分歧愈厉。小别三年东渡去,破长风、先进瀛洲地。
弘文院,登高第。归来创学吴门起。主草桥、峨峨黉舍,策源堪记。诗酒感怀先父伴,更视我、似亲子弟。一度淞滨曾作客,讵前朝、短叙成长讳。传极耗,痛涔泪。

金缕曲·吊朱遂颖夫子,辛卯十月

五十年前事。想当初、我才六岁,师年廿四。正值残清将亡日,革命萌芽伊始。对种族、分歧愈厉。小别三年东渡去,破长风、先进瀛洲地。

弘文院,登高第。归来创学吴门起。主草桥、峨峨黉舍,策源堪记。诗酒感怀先父伴,更视我、似亲子弟。一度淞滨曾作客,讵前朝、短叙成长讳。传极耗,痛涔泪。

译文:

五十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回想当年我才六岁,老师那时已经二十四岁了。正值国家危亡之际,革命的种子开始悄然萌发。面对种族的分裂和斗争愈发激烈。我们分别三年后东渡日本,冲破了海浪,到达了那个充满希望的瀛洲之地。

我回到祖国后,创建了吴门的学堂,为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草桥的校园里,我看到了雄伟的学校建筑,那些曾经激荡人心的革命思想,现在已经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我与父亲一起品茶赏月,谈论诗文,他像亲兄弟一样陪伴着我。有一次我去淞滨游玩,还曾在那里做过短暂的游客。可惜前朝的历史太短暂,无法记录下他的功绩。

传来的消息是他已经去世,悲痛之情让我泪水涟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