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鸦集,写入芜城秋色。隋堤畔,无限夕阳,红到枝头黯成碧。宵来猛郁抑,愁压眉痕更窄。怜憔悴,零落旧妆,付于西风弄梳掠。春华去谁惜。忆帘卷朱楼,处处烟幂。朦胧尽是相思缬。
更茜雪相映,小桃争发,曾遮骢马踏艳屑,只今两陈迹。凄恻,诉漂泊。又唱彻阳关,魂断桥侧。霜条待共梅枝折。望故国千里,暮云愁隔。归心何许,托笛语,问旧驿。

【注释】:

乱鸦集,乱鸟聚集,形容秋天的萧瑟。写入芜城秋色,将秋天的景色写进去。隋堤畔,隋代大运河的堤岸旁。无限夕阳,无数夕阳。红到枝头黯成碧,红色的夕阳映红了树梢,却变成深绿色。宵来猛郁抑,愁压眉痕更窄。夜深了,愁意更加压抑。愁压眉头更狭窄。怜憔悴,零落旧妆,付于西风弄梳掠。可怜我因愁而憔悴,把旧日化妆的容颜都抛弃,任由西风吹散。春华去谁惜,春花凋谢谁去珍惜?忆帘卷朱楼,处处烟幂。朦胧尽是相思缬,朦胧中都是思恋的花纹。更茜雪相映,小桃争发,曾遮骢马踏艳屑,更有茜色的雪相映衬,粉红色的桃花争相开放,曾遮住了骏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只今两陈迹,如今只剩下遗迹了。凄恻,诉漂泊,凄凉悲伤。又唱彻阳关,魂断桥侧。霜条待共梅枝折,等待与梅花一同折断的枝条。望故国千里,暮云愁隔。遥望着远方的故乡,暮色中云雾弥漫阻隔了我。归心何许,托笛语,问旧驿。我的归家之心在哪里啊?寄托在笛声中。问旧时的驿站。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作从作者自身出发,抒发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丽、含蓄、婉转,表达了词人对亲人深深的怀念和哀伤之情。

上片首句点出“乱鸦”二字,便已暗含了作者对秋日景象的感叹。“隋堤畔,无限夕阳,红到枝头黯成碧。”这几句描绘了隋堤畔的美景。夕阳下的隋堤如一条巨大的锦缎铺展在眼前,色彩斑斓。然而这美丽的景色并不能使词人感到快乐,反而使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宵来猛郁抑,愁压眉痕更窄。”这句中的“猛郁抑”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在夜晚的忧愁之重。他深深地陷入了这种沉重的忧郁之中,无法自拔。“怜憔悴,零落旧妆”,这两句表达了词人的无奈和辛酸。他看着自己憔悴不堪的旧日妆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伤感和哀愁。“春华去谁惜,忆帘卷朱楼,处处烟幂。”这几句则是词人回忆往昔美好时光的场景。他想起了曾经与爱人一起赏花的日子,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烟雾般飘散在心头。

下片开始词作转入抒情。“更茜雪相映,小桃争发,曾遮骢马踏艳屑”,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红色的晚霞与茜色的雪花相映衬,粉色的桃花争相绽放,曾经挡住骏马驰骋的痕迹。然而这些美丽的景色也无法使词人感到快乐。“只今两陈迹”,现在的这一切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凄恻,诉漂泊”,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凉和凄凉。他独自漂泊在外,无人陪伴,只有孤独和寂寞相伴。“又唱彻阳关,魂断桥侧。”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他唱着离别的歌曲,直到泪水滴落在阳关之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故乡。“霜条待共梅枝折,望故国千里,暮云愁隔。”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站在桥上,望着远方的故乡,暮色中的云雾仿佛将他与故乡隔离开来。“归心何许,托笛语,问旧驿。”这几句则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他想要回到故乡,但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他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愿望。最后一句“问旧驿”更是体现了他的焦虑和无助。

整首词作情感真挚、深沉而又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