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淮山,离骚楚服,众香把臂来游。江北江南,词心本谢闲鸥。光尧圣藻砭泉石,换半规、夜壑藏舟。管兴亡、满地青芜,犹锁春愁。
芳洲。百卉今何在,问酒边香草,蕙掩兰羞。橘颂重翻,三闾遗恨高邱。饶君戚畹能滋树,共沁园、废绿荒秋。剩无情、黄鸟披绵,啁哳江楼。
【注释】
淮山:指代家乡。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有“池塘生春草”句,这里以之代指故乡的春天。
江北:指长江以北地区。词心:词人的心绪。闲鸥(ōu):悠闲自在的鸥鸟。词人自比为鸥鸟,以自由自在的心态,寄寓着自己归隐的愿望。
光尧:圣明的帝王,即南宋高宗。圣藻:美好的诗文。砭(biàn)泉石:用诗文来批评和纠正。换:改变。半规:北斗星的弯形,这里代指南斗星。夜壑藏舟:比喻黑暗中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意喻南宋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管兴亡:指管仲、乐毅等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满地青芜:指满野草木丛生。青芜:青色的荒草。
芳洲:泛指水边的草地。百卉:各种花草。问酒边香草:在饮酒时询问花草的名字。蕙(hui):一种香草名。兰羞:兰花含羞的样子。三闾:屈原的号,传说他投汨罗江而死。遗恨高邱:屈原沉江而死后,人们怀念他的忠魂,但没有人能够继承他的事业。高邱:山名。
戚畹(wǎn):指显贵家族。滋树:培养树木。沁园:东晋陶渊明退隐后所建的别墅名。废绿:荒芜了园林中的花草。
黄鸟:黄鹂,这里指代作者自己。披:遮盖;绵(mián):细丝织品,这里指代柳条。啁哳(zhāozhuó):象声词,形容黄鸟鸣叫的声音。
【赏析】
全词通过描写作者寻访友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上片开头三句写寻访友人的经过:先到淮山,然后来到江南,一路上看到许多盛开的鲜花簇拥着前来迎接的朋友。这里的“众香把”,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艳、争相欢迎朋友的场景。接下来两句写寻访友人的目的:“江北江南,词心本谢闲鸥。”意思是说,我来到江南就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够与我共同分享词的意境。这里的“闲鸥”,既指代了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也暗指了作者自己。
下片开头两句写寻访友人的结果:“光尧圣藻砭(biān)泉石,换半规夜壑藏舟。”意思是说,我的寻访并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反而让我对南宋朝廷的命运感到忧虑。这里的“圣藻”指的是美好的诗文,而“砭泉石”则是指用诗文来批评和纠正社会问题。
接下来的两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管兴亡、满地青芜,犹锁春愁。”意思是说,尽管我努力想要摆脱这种忧愁,但却发现自己仍然被这满地的青芜所困扰,无法摆脱心中的春愁。这里的“管兴亡”指的是管仲、乐毅等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而“兴亡”则是指国家或政权的繁荣与衰败。这里的“青芜”则是用来形容满地的杂草,隐喻了南宋政府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结尾:“芳洲。百卉今何在,问酒边香草,蕙掩兰羞。橘颂重翻,三闾遗恨高邱。”意思是说,如今那曾经茂盛的芳洲上的花草已经变得凋零不堪,我不禁开始询问这些花草的名字,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安慰。这里的“蕙掩兰羞”则是指兰花和菊花相互遮掩,显得有些羞涩。而“橘颂重翻”则是借用了屈原《橘颂》的典故,表示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词人对南宋朝廷命运的忧虑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词人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