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暮之春,与客携壶,共寻翠微。看三峰仙掌,岳莲拄笏,一陂环玉,瑶佩鸣溪。墨竹留痕,岕茶知味,望古兴怀谁与归。徘徊久,渐金精雾合,蠃石云迷。
依稀鹤驾灵飞。指岫幌萝扃仙可期。笑丹砂勾漏,宰官徒现,冰衔阳朔,山水方滋。诗补丽英,堂荒九子,赋罢高丘歌采薇。从吾好,待遨游五岳,归卧峨眉。

沁园春·壬戌暮春陪石城令固始吴述先嗣让游金精翠微

【注释】:

  1. 维暮之春:正是暮春时节。
  2. 与客携壶:和客人带着酒壶。
  3. 共寻:共同寻找。
  4. 看三峰仙掌,岳莲拄笏:看着三座山峰如同仙人的手掌,山顶的岩石像莲花一样。
  5. 一陂(pī)环玉:一片水塘环绕着美玉。
  6. 瑶佩鸣溪:形容水流清澈如同玉佩的声音。
  7. 墨竹留痕:墨画的竹子留下的痕迹。
  8. 岕茶知味:指品尝茶叶的味道。
  9. 望古兴怀谁与归:望着古代的遗迹,心中充满了感慨而无人能与之共鸣。
  10. 徘徊久:久久地徘徊。
  11. 渐金精雾合,蠃(luò)石云迷:逐渐被金精雾气包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12. 岫幌萝扃(jiāng)仙可期:山间的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13. 笑丹砂勾漏,宰官徒现:嘲笑那些追求功名的人,他们只是被权力和地位所迷惑。
  14. 冰衔阳朔:冰封了太阳和月亮。
  15. 山水方滋:山水之间充满生机和活力。
  16. 丽英诗补,九子堂荒:美丽的诗歌被补充完整,但九子堂却荒废了。
  17. 赋罢高丘歌采薇:赋诗之后,唱着《诗经》中《采薇》的诗篇,高高地站在山丘上。
  18. 从吾好:遵循我的喜好。
  19. 待遨游五岳,归卧峨眉:等待着去游览五岳,最终回到峨眉山。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全词通过对金精洞、岳麓山、岳阳楼等历史景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词的上片“维暮之春,与客携壶,共寻翠微”是开篇,描绘了一个春日黄昏时的场景,作者和友人一起携带着酒壶,去寻找翠微山中的美景。这里通过“维暮之春”、“与客携壶”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下文的抒发情感做好了铺垫。
    “看三峰仙掌,岳莲拄笏”两句是词人对三座山峰和山顶岩石的描绘,它们犹如仙人的手掌,又似莲花般美丽,令人陶醉。同时,“一陂环玉”一句则形容了一片水塘如同镶嵌在美玉之中,显得格外珍贵。这些生动的形象描绘,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词人以“墨竹留痕,岕茶知味”来进一步描绘自己的感受。墨竹和岕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它们的留痕与品味,不仅代表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词人转向对古代遗迹的描述。他说“望古兴怀谁与归”,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深深怀念之情。这种怀念之情,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词的下片中,“鹤驾灵飞。指岫幌萝扃仙可期”两句是对仙境的描绘,其中“鹤驾灵飞”意味着仙境中有着神奇的飞鹤,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而“岫幌萝扃仙可期”则形容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这些描绘都体现了词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随后,词人以“笑丹砂勾漏,宰官徒现”来讽刺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们,他们只是被权力和地位所迷惑,失去了真正的东西。这种批判态度,既显示了词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词人用“冰衔阳朔,山水方滋”来表达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的“冰衔阳朔”意味着寒冷的天气依然能够持续,而“山水方滋”则表示山水之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情。
    词人以“丽英诗补,九子堂荒”来总结全文。这里的“丽英诗补”意味着美好的诗歌得到了补充,但“九子堂荒”则表明了曾经辉煌一时的九子堂已经荒废。这种对比手法,既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辉煌历史的感慨,也暗示了他对当前社会现状的担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同时,这首词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