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路,惟有几缕残杨,夕阳天暮。荒凉三两人家,路旁借问,前朝故处。暗凝伫,闻说昔年冈阜,杂花生树。平明辇道无尘,漏声点点,琼津报曙。题遍椒崖丁障,翠华临幸,炉烟春驻。愁入绛霄,楼前声动鼙鼓。
黄沙北徙,胡骑翻歌舞。浑谁问,宫中环佩,飘零无数。寂寞寒鸦语。乱芜没了,荒砖断础。呜咽河流去,凭吊意茫茫,兴亡今古。旧时夜月,曲终凄苦。
【注释】
1.瑞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龙兴乐府”、“龙鳞曲”。双调,九十六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2.汴城:今河南开封市。艮岳:宋徽宗在开封所建的皇家园林。
3.残杨:残败的杨柳。
4.冈阜:山丘或土岗。
5.辇道:皇帝出行的御道。
6.黄沙:沙漠。
7.胡骑:指西夏、金朝等入侵者的军队。
8.环佩: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借指宫中女子。
9.寒鸦:乌鸦。
10.乱芜:荒芜之地。
【赏析】
《瑞龙吟·汴城访艮岳遗址》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描写汴京故地的荒凉景象及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和对统治者昏庸无能、导致国家危亡的愤慨。作品以“瑞龙吟”为题,寓含了词人对故国的美好回忆和深沉的哀思,以及对时局动荡、国势日衰的现实忧愤。全词意境苍凉,情感沉郁,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堪称宋词中的杰作。
这首词的上片写汴京的萧条景象和作者的感怀。“城东路,惟有几缕残杨,夕阳天暮。”开头三句点明地点和时间,“残杨”二字,既写出汴京城的凄凉,又暗示了作者的身世遭遇。“荒凉三两人家,路旁借问,前朝故处。”这三句话,进一步写出了汴京的荒凉破败。“暗凝伫”,意思是说作者在路边徘徊,凝视着曾经繁华一时的故都。“闻说昔年冈阜,杂花生树。”“冈阜”“杂花生树”,都是指故都汴京昔日繁盛的景象。“平明辇道无尘,漏声点点,琼津报曙。”这几句写汴京黎明时分的宁静与美丽。“平明”,就是天刚亮的时候。“辇道”、“漏声”等词语都渲染了汴京的清晨之美。“题遍椒崖丁障,翠华临幸,炉烟春驻。”这三句写故都汴京的往日繁荣。
下片写汴京的沦陷和作者的感慨。“黄沙北徙,胡骑翻歌舞。”这两句直接写出了金军南下、汴京沦陷的惨状。“浑谁问,宫中环佩,飘零无数。”这三句写金兵占领汴京时,中原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生活。“寂寞寒鸦语。乱芜没了,荒砖断础。”这些词语写出了汴京城的废墟之景,也表达了作者对此景象的感受。“呜咽河流去,凭吊意茫茫,兴亡今古。”这三句写出了作者对故都汴京沦陷后历史的变迁和兴衰成败的思考。“旧时夜月,曲终凄苦。”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在故都汴京之夜的悲叹。整首词意境苍凉,情感沉郁,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堪称宋词中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