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罢骊歌君去。正是红桥飞絮。柳岸朱楼帘尽卷,人指吟鞭遥觑。风绰酒旗边,早又邀人欲住。
多少云山烟树。多少竹塘花屿。褥地锦天看不尽,好把诗囊闲贮。他日侍高堂,说向黄山深处。
【诗词】
离亭燕·送孙鲁三之汝宁唱罢骊歌君去。正是红桥飞絮。柳岸朱楼帘尽卷,人指吟鞭遥觑。风绰酒旗边,早又邀人欲住。
多少云山烟树。多少竹塘花屿。褥地锦天看不尽,好把诗囊闲贮。他日侍高堂,说向黄山深处。
【注释】
- 离亭燕:词牌名
- 君:你
- 骊歌:古乐歌,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
- 飞絮:飘飞的柳絮
- 柳岸朱楼帘尽卷:柳树岸边的朱红色楼阁上的帘子已经卷起来了。
-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诗人骑马吟诵诗句时用的鞭子
- 风绰:风吹起
- 酒旗:酒旗飘扬
- 云山烟树:云雾缭绕的山和烟雾弥漫的树木,形容山景
- 竹塘花屿:竹林中的池塘,花岛上
- 锦天:华丽的天空
- 好把诗囊闲贮:好好把你的诗袋留着不用了
- 侍高堂:侍奉在父母面前
- 黄山:指黄山风景区
【赏析】
《离亭燕·送孙鲁三之汝宁》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上阕写别筵送别;下阕写别后思念。全词以送别为题,抒发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这首词是饯别词,写的是一个离别的场景,但写得情意盎然,有声有色,充满了生活气息。上片开头“唱罢骊歌君去”就点明了这是饯别宴会结束之时,“红桥飞絮”一句,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时的景象。“柳岸朱楼帘尽卷”一句,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场面,“人指吟鞭遥瞩”一句,则写出了友人离去的情景。
下片“多少云山烟树”,描绘了送别之后,朋友踏上旅途,所经过的美丽景色,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多少竹塘花屿”,则是朋友将要走过的地方,也是美丽的风景所在。“褥地锦天看不尽”一句,写出了朋友将要看到的美景多如天上锦绣般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朋友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深深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