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绿觅诗痕,昨夜梦云犹湿。
谁坐茜窗开处,恰一枝横入。
芳魂还倩笛招来,两两翠禽集。
怕向石阑题句,有那人香迹。
好事近
赋水窗梅枝
瘦绿觅诗痕,昨夜梦云犹湿。
谁坐茜窗开处,恰一枝横入。
芳魂还倩笛招来,两两翠禽集。
怕向石阑题句,有那人香迹。
译文:
在水边的窗户旁的梅枝上寻找着瘦绿的痕迹,仿佛昨晚还在梦云之上。
是谁坐在那红色的窗前,正好看到一枝梅花斜插进来。
那香气似乎被笛声召唤而来,两只翠鸟聚集在一起。
我害怕在栏杆上留下我的诗句,担心会有人在上面留下香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人的深深怀念。
第一句“瘦绿觅诗痕,昨夜梦云犹湿”,描绘了梅树的瘦绿与诗人昨夜梦中的梦境相呼应,仿佛梅树也在梦中留下了痕迹。
接下来“谁坐茜窗开处,恰一枝横入”,描述了有人在红色窗前,看到了这枝梅花。这里的“茜窗”可能是指红色的窗户或者红色的装饰物,而“恰一枝横入”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
第三句“芳魂还倩笛招来,两两翠禽集”,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香气如何被笛声唤醒,以及两只翠鸟聚集在一起的情景。这里的“倩”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示了香气的迷人之处,也暗示了梅花的美在于它的香气和形态。
最后一句“怕向石栏题句,有那人香迹”,则表达了作者对梅树的敬仰之情。他害怕在自己的诗句中留下梅树的痕迹,因为那代表着他无法忘怀的记忆。同时,他担心有人会在他的诗句中留下自己的香迹,这既是对自己的提醒,也是对他人的提醒。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它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韵味,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