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烟花三月,浩荡扁舟,来问隋宫。
不待竹帘卷,向管弦声里,别去匆匆。
记得旧巢痕在,禅榻占春风。
有竹影便娟,茗花妍媚,桂树丰茸。
于中多好事,曾歌邀子夜,曲懊吴侬。
酒人兼狭客,爱翻香令小,减字声重。
一点绿毛么凤,容易傍梧桐。
问今度桃花,何如昔日人面红。
诗句解读
1 “又烟花三月,浩荡扁舟,来问隋宫。”: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游览的心情。烟花三月通常指春季的景色,扁舟则表示乘坐船只。隋宫指的是隋朝的皇宫,这里可能是指游览的地方。
“不待竹帘卷,向管弦声里,别去匆匆。”: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不等到竹帘卷起,就已经在音乐声中匆匆分别了。
“记得旧巢痕在,禅榻占春风。”:回忆起过去的地方留下了痕迹,而禅榻则占据了春风,可能暗示着过去的宁静和美好。
“有竹影便娟,茗花妍媚,桂树丰茸。”:描述了竹子的影子很美丽,茶花也很妩媚,桂花树丰满茂密。
“于中多好事,曾歌邀子夜,曲懊吴侬。”:在这个环境中有许多好事发生,曾唱过歌曲邀请子夜,曲懊吴侬可能是地方方言或者歌曲。
“酒人兼狭客,爱翻香令小,减字声重。”:饮酒的人同时也是性格狭隘的人,喜欢翻转香味的小调,减字声重,可能是指歌曲的节奏或风格。
“一点绿毛么凤,容易傍梧桐。”:描述一种绿色的羽毛像么凤(可能是一种鸟类),容易靠近梧桐树。
“问今度桃花,何如昔日人面红。”:询问现在的桃花是否比过去的人面更红。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历扬州时的感慨之作。诗人回忆起曾经在隋宫度过的美好时光,感叹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离开了那里。诗中描绘了扬州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乐趣。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情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变化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怀旧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关键词注释
- 过扬州:访问扬州。
- 未得寻樗园:未能找到樗园。
- 怅然作此:因感伤而写下这首诗。
- 烟花三月:春天的象征。
- 扁舟:小船。
- 竹帘卷:竹制的帘子被收起。
- 管弦声:乐器的声音。
- 禅榻占春风:禅房中的榻上占据了春风。
- 竹影便娟:竹子的影子很美丽。
- 茗花妍媚:茶花很妩媚。
- 桂树丰茸:桂花树茂盛。
- 好事:美好的事情。
- 子夜:古代的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子夜即一更天开始的时间段。
- 吴侬:古时候南方方言区的人们。
- 酒人兼狭客:既是饮酒之人也是性格狭窄的人。
- 香令小:指某种香气的旋律。
- 减字声重:节奏或音调有所改变。
- 绿毛么凤:一种绿色的鸟。
- 人面红:形容女子的脸色红润如桃花。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