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静乐方合,溪水共琤潺。
溪上楼台无数,楼上有朱栏。
露坐美人高士,蜚遁幽居空谷,气类故相安。
白日照须鬓,冷雾润蛾鬟。
玉萧沈,金徽静,鼓声干。
移宫换羽,长者亲柏板香檀。
左右茂林修竹,坐久落花盈掬,塔杪夕阳残。
此日聊为乐,风雨且相宽。

【注释】

山静乐合:指山水相映的美景。

潺(chán)潺:水声。

楼上有朱栏:指楼阁上的红栏杆。

露坐美人高士:在露气上坐着的美人和高士。

蜚遁幽居空谷,气类故相安:像飞鸟遁入深谷一样,人隐居于幽深之处。气息、气味相同,所以能相互安定相处。

白日照须鬓:太阳光照射到胡须和鬓发上。

冷雾润蛾鬟(huán):冷雾滋润了美女的头发。

玉萧沈:指吹箫的人用玉制的萧来调换音律,以改变曲调。

长者亲柏板香檀(dān):长辈亲爱地弹奏着檀木制成的乐器。

茂林修竹:茂密的树林和竹子。

落花盈掬(jū):落满鲜花的捧持。

塔杪(miǎo):塔顶。

此日聊为乐,风雨且相宽:今天暂且作一次游玩的快乐,即使有风雨也暂且放宽一些吧。

【赏析】

《水调歌头》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全词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山静乐方合,溪水共琤潺。”开头两句描写的是一幅山水和谐的画面,山静而乐,溪水潺潺。这里的“山静”是指山峦静谧无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水潺”则是指水流清澈,声音悦耳动听。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祥和的气氛,仿佛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溪上楼台无数,楼上有朱栏。”接下来,作者又描绘出一座座楼阁高耸入云的景象。这些楼阁之间有无数的溪流穿行其间,楼上则有红色的栏杆。这里的“楼台”指的是各种建筑结构,而“溪上”则是指楼阁之上有溪流流淌。红色的栏杆则是一种装饰,使整个场景更加美丽。

“露坐美人高士,蜚遁幽居空谷,气类故相安。”接着,作者又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这里,有一个美人和一个高士坐在露气上,他们如同飞鸟一般遁入深谷中,彼此气息相投,因此能够相互安定相处。这里的美人与高士都是隐逸之人,他们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的生活。

“白日照须鬓,冷雾润蛾鬟。”然后,作者又描绘出一道美丽的景色。太阳光照射到了胡须和鬓发上,冷雾滋润了美女的头发。这里的“须鬓”指的是人的两鬓,即两侧的额头。而“蛾鬟”则是指美女的发髻。

“玉萧沈,金徽静,鼓声干。”接着,作者又描绘出一种音乐的场景。这里用玉制的萧来调换音律,以改变曲调。同时,鼓声也十分响亮,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热闹。

“移宫换羽,长者亲柏板香檀。”然后,作者又描绘出一段美妙的乐曲。在这里,演奏者使用了不同的乐器,使得乐曲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而长辈则亲爱地弹奏着檀木制成的乐器。这里的“长者”是指年纪较大的人,他们对乐器有着深厚的情感;而“柏板”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其音色醇厚悠扬。

“左右茂林修竹,坐久落花盈掬。”“左右”指的是周围,即周围的环境;“茂林”则是指茂盛的林木;“修竹”则是指高大挺拔的竹子。这里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树木茂盛、竹子高大挺拔,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塔杪夕阳残。”最后,作者又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的美景。这里指太阳即将落山,只剩下余晖洒在塔尖上。这里的“塔杪”(miǎo)是指塔的顶端。夕阳西下,塔尖上的余晖显得格外美丽。

【译文】

山峦静谧乐合拍,溪水潺潺似歌唱。

溪上有数不尽的楼台,楼中有红色栏杆。

露气中美人与高士同坐,如飞鸟般遁入深谷,气息相似自能相安。

阳光照耀须发显年轻,冷雾滋润美人才貌双全。

玉箫沉浮调换音律,长者亲爱地弹奏着檀木。

四周茂盛的林木修长的竹子,坐了很久落花堆积成堆。

塔尖残阳映衬着晚霞余晖,今日暂且作一次游玩的快乐。

即便有风雨也暂且放宽些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