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初夏
介绍
《初夏》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
《初夏》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阅读与欣赏,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苏轼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还能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静谧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
初夏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注释: - "一朝春夏改":一天之内,季节的变化,从春到夏。 - "隔夜鸟花迁":过了一夜,鸟儿的花就迁移了。 - "阴阳深浅叶":形容树木的枝叶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阴影深度。 - "晓夕重轻烟":早晨和傍晚,烟雾显得浓淡不同。
注释: 初夏新雨余,萧然风转北。 初夏时,新雨过后,天气变得凉爽。风转向北吹来,带来一丝丝凉意。 芭蕉索索鸣,庭户有秋色。 芭蕉叶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庭院里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清寒思挟纩,向暑袗絺绤。 清晨,我感受到了一丝寒意,想要穿上厚厚的衣服保暖。而到了中午,天气又热得让人感到不适,需要更换轻薄的衣服防暑。 阴阳孰主张,变态只顷刻。 阴晴变化无常,就像这短暂的时刻一样迅速。
初夏 一信楝花风,一年春事空。 池荷还揭揭,樱笋又匆匆。 空叹时光换,谁知造化工。 尽将枝上色,并作石榴红。 注释: - 一信:表示某种消息或迹象,这里指楝树的花香。 - 一年春事空:形容春天的事情都过去了,一切都变得空空的。 - 池荷还揭揭:池塘里的荷叶依然挺拔,像在展示自己的美丽。 - 樱笋又匆匆:樱花和竹笋都已经过去,时间过得很快。 - 空叹时光换:感叹时光的流转,一切都会变。 -
【注释】 当春:指初春。生生意:生机勃勃。靖节:陶渊明,字元亮,东晋人,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田园,自号“五柳先生”。濂溪:朱熹,字元晦,宋代人,曾任江西南康知郡,后人称他为“朱文公”,建有濂溪书堂。 千树:指众多树木的繁茂景象。交翠:形容枝叶交错重叠,青葱茂盛的景象。竹亭:指作者自己的居处。西:方位词,西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自然美景
初夏 杜鹃啼老万山红,天气于春便不同。 半壁蕉云收暑雨,一帘絮雪扑晴风。 燕巢子出雕梁暖,蚕茧蛾生翠箔空。 闲却香车无采处,欲随蓑笠看田翁。 注释: 1. 杜鹃啼老万山红:意思是说杜鹃鸟的啼叫声使得满山遍野都被映成了红色。 2. 天气于春便不同:表示春天和夏天的气候有了很大的变化。 3. 半壁蕉云:半壁上的蕉树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 4. 织机上飘洒的柳絮像雪花一样飘落在窗户上
注释:初夏时分,城中因厌倦了连绵的雨天而感到清新和煦。我偶尔走出城郊,享受野外的乐趣。 在晴朗的日子里,蚕簇趁此机会开始采摘茧;麦田经过雨水滋润,仿佛要生出新蛾。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首句“城中厌雨过清和”,表达了人们厌倦了连日来的阴雨天气,渴望阳光和清新的空气的心情。次句“偶出西郊野兴多”,则描绘了自己在闲暇之余,偶然走出城市,去郊外欣赏美景,寻找快乐的情景
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春天的离去感到惋惜。诗中描绘了初夏的景象,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富有节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初夏" - 描述季节为初夏,即夏季刚开始的时候。 2. "絮飞长陌又春馀" - 春天的柳絮已经飘落,只剩下了长长的道路两旁的柳树。 3. "绿满菖蒲夏已初" - 夏天已经来临,菖蒲已经长满了绿色。 4. "双蝶不来花蔌蔌" - 蝴蝶没有来
注释: 初夏:指初夏季节。 入夏庭中雀可罗:入夏后,庭院中的鸟儿可以捕捉了。 闲僧闲客间相过:空闲的僧人和客人之间相互来往。 莺声:黄莺的叫声。 不得:不能与。 蛙声接:青蛙的叫声接连不断。 杨柳池塘寂寞多:杨柳树旁的池塘显得更加寂寞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夏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喜爱。 首句“入夏庭中雀可罗”,写夏天到来,庭院中的鸟儿都可以捕来作为食物了
初夏 春归不知处,溪楝日初长。 旧箧题诗扇,疏帘读易香。 田蛙占水旱,海燕语兴亡。 复恐闲愁起,听泉过石梁。 注释: 初夏:初夏时节。 春归不知处:春天已经悄然离去,不知它去了何处。 溪楝日初长:溪边的楝树在初夏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旧箧题诗扇:旧书箱里保存着当年写下的诗词扇子。 疏帘读易香:隔着竹帘,闻着读书时散发的书香。 田蛙占水旱:青蛙们根据雨水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干旱。 海燕语兴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描绘了初夏的自然风光和作者的心境。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第一句:“蔷薇花已谢,芍药拟下坡。” 注释:蔷薇花(蔷薇):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常用于装饰园林或庭院。 译文:春天的玫瑰已经凋谢,夏天即将到来,芍药也准备开始它们的季节性生长周期了。 第二句:“午阴有嘉树,景序犹清和。” 注释:午阴: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的柔和光线;景序:季节。 译文
注释:初夏时节,猥山的狭窄小路上种满了桑树和麻,而篱笆边的花朵在春天过后仍然开放着。雨水涨满小溪,蒲草被雨打短了,风回荡在横陇上,麦子随风倾斜。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猥山的小径上的景色。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野、花簇和小溪等细节,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之美。全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让人感受到了初夏的宁静与美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来理解。“催农圃”、“园林花事空”,意思是农时已过,园林里花事都空了;“柳苍无故态”的意思是柳树的枝条依然苍翠,没有春天那种生机勃勃的状态;“苗长有新功”的意思是庄稼长得高高的,有了收获的功劳。 【答案】 译文:农时已经过去,园林中花事都空了,那青翠的柳树仍然无故的苍老,那茁壮的苗儿却有了新的功绩。 赏析:
【解析】 此诗首联两句皆写景。“催成”二字,既表明了时令的推移,又写出荷、柳的生长变化;“送尽”二字,既写出春去夏来的季节特征,又写出柳叶的衰残。这两句诗,以“新夏”与“馀春”相对,将“初夏”的盛丽之景,写得淋漓尽致。 颔联是诗人即景生情,抒发自己的感慨。“正是好时节”,既是对前文所写景色的总括,也是对全诗主旨的概括。“嫩柯娇叶媚晴天”,是写树荫浓密,阳光明媚的美好时光。“嫩柯娇叶媚晴天”一句
《初夏》 鹤帐华缨绝,牛蹊老屐穿。 薄晴生晚哢,深绿护馀妍。 万卷不堪煮,百怀空自煎。 朱樱黄苦笋,小酌便陶然。 注释: 1. 鹤帐华缨绝:指高官显贵的住所,华丽的装饰已经消失,这里形容诗人自己已经退隐。 2. 牛蹊老屐穿:指诗人曾经走过的道路,现在只剩下脚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3. 薄晴生晚哢:指的是傍晚时分,天气稍微有些阴沉,但是鸟鸣声依然在耳边回荡。 4. 深绿护馀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题目为《初夏》。 初夏 (初春) 一叶薰风带暑回,雨添浓翠暗庭槐。 不随春去莺犹在,好竞时妆榴又开。 剪尺旋栽新白苎,杯盘聊荐旧青梅。 箧中敝扇投闲久,依旧团团入手来。 译文 初夏时节,微风带来清凉,带走了夏日的炎热,雨后庭院中的槐树更加翠绿。 莺鸟仍然留在枝头,争相比美,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我剪短了白苎麻,用来制作夏季的衣服;用旧的青梅做酒食的佐料。
【注释】 初夏:指初夏时节。 梅子黄时雨又晴,春衫未脱暑犹轻。 梅子黄熟的季节,天降一场细雨,雨过天晴,但暑气仍很盛,人还感觉微热。 梅子黄时,雨水也落了,空气湿润,天气转凉,但人仍然感到闷热难耐,所以用“未脱”来表示夏天的炎热。梅是夏季的代表物,因此梅子黄熟的季节,也是初夏的时候。 天横远岫半眉绿,云漏斜阳一眼明。 天空中横亘着远处的山峦,像眉毛一样青翠;天空中的白云漏掉了太阳的光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初夏 - 描述初夏季节的景象和情感。 2. 笋生遮狭径,溪涨入疏篱 - 描写了初夏时节,笋子生长茂盛,遮蔽了狭窄的小路;溪水上涨,流入稀疏的篱笆中。描绘了初夏自然景观的变化。 3. 渐及分秧候,还当煮茧时 - 描述了农事准备进入关键时期,如分秧、煮茧等。表达了农忙时期的紧张气氛和对农事的重视。 4. 雨昏鸡共懒,米尽鼠同饥 - 描述了由于连日的大雨导致天色昏暗
【诗句注释】 已作梅黄雨:已经变成了像梅子黄色一样的雨。 犹馀麦秀寒:麦田中还留有麦穗的香气,但天气仍有些寒冷。 穿林红练带:红色的丝带穿过林间。 拔地碧琅玕:如同碧玉一般的山石耸立。 酒向愁边薄:酒意在忧愁中逐渐淡去。 衣从病后宽:衣服也随着身体的好转而宽松起来。 所欣消渴减:我很高兴我的口渴减少了。 乳酪正甘酸:奶制品也变得甘甜了。 【译文】 初夏时,雨水如梅黄色的梅雨一样落下;尽管是夏日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雨足移秧后,风和剥茧初” - 注释: 雨水充足,农民将秧苗移栽完成之后;春风和煦,蚕开始吐丝结茧。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农忙结束后,天气逐渐回暖的场景,暗示着夏天的临近。 2. “昏昏时就枕,贸贸却寻书” - 注释: “昏昏”形容天色昏暗,适合就寝;“贸贸”意为忙碌或急切,这里形容寻找书籍的迫切感。 - 赏析: 这两句通过对比“就枕头”和“找书本”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诗句解析: 1. “麦秀微寒后,梅黄细雨前。”: “麦子成熟时,气温略微寒冷;梅花开的时候,细雨即将来临。” 2. “湖滩初集鹭,堤柳未鸣蝉。”: “湖边滩地刚刚聚集了一群野鸭;堤岸柳枝上没有听到知了的叫声。” 3. “琴带轻阴润,巾因小醉偏。”: “古琴带着淡淡的阴影,更加润泽;因为微醺,我的头发有点乱。” 4. “晚来幽兴极,又上钓鱼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初夏”,点明时令,是全诗的开头;“白白餈筒美”,写初夏时节,麦子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青青米果新”写稻谷长势喜人,一派丰收的景象;“衰迟重时节”写初夏时节,农作物成熟,但人们收获后多已衰老,年老的人居多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词,描写初夏时节的景象。“百叶盆榴照眼明,桐阴初密暑犹清”,写初夏的景致,突出夏天的特点,点染出夏日的热烈、生机与热闹。“深深帘幕度香缕,寂寂房栊闻燕声”,写室内景象,突出了夏季的安静和舒适,表达了作者对初夏的喜爱之情。“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写自己闲适的生活情趣。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答案】 译文: 盛夏时节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对照原文,看能否找到相关语句,然后再把相关句子代入句中,调动课本的知识点给予解释。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对“初夏”这首诗逐句进行翻译;要求学生在译文后面加上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初夏》 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 店沽浮腊酒,步舣载秧船。 古俗交情久,丰年乐事偏。 出波莼菜滑,上市鲚鱼鲜。 僧阁梅山麓,渔扉禹庙壖。 丹青不可画,得句一欣然。 注释: 1. 浣花天:《浣纱集》是唐代王建所作,诗作中用浣花天指代女子,这里指妻子。 2. 行开解粽筵:意为丈夫出行前,解开了粽子的席子,准备上路。 3. 店沽浮腊酒:意在商店买些新鲜的腊酒,准备路上喝。 4. 步舣载秧船
初夏 南风吹笋成修竹,园林一番新阴绿。足愁多病少欢娱,感时念远伤幽独。 遥山林外知何处,倦客楼头空极目。悲笳三叠闭江城,娟娟新月啼乌宿。 注释 1. 南风:指南方的季风,这里特指夏季的南风。 2. 笋:竹子。 3. 成修竹:修长的竹子。 4. 园林:庭院。 5. 新阴:新长出的树荫,暗指夏天。 6. 愁:担忧、忧虑。 7. 多病:疾病缠身。 8. 欢娱:欢乐。 9. 伤幽独:感到孤独悲伤。 10
注释:初夏的雨在院中细细地落下,博山炉中的香已燃断了许久。 春日里那些热闹的场景已经被驱散,现在只有风吹过水面,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新荷从水底冒出头尖尖的小嫩芽,满池都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夏季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初夏的景象,通过"初夏的雨在院中细细地落下,博山炉中的香已燃断了许久。"这一句,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安宁
初夏 樱笋方夭麦报秋,梅黄雨过水平畴。 春归欲带春风韵,枝上一声黄栗留。 注释: - 樱笋方夭:樱桃树和竹笋刚刚长出。 - 麦报秋:麦子已经成熟,开始收割。 - 梅黄雨过水平畴:梅花开得正艳,雨过之后,田地变得平缓。 - 春归欲带春风韵:春天即将离去,想要带着春风的韵律。 - 枝上一声黄栗留:树枝上落下的黄色果实(栗子)还在继续生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和农事活动
初夏 绿暗红稀四月天,榆钱铺径撒青毡。 雨肥渴动羹梅兴,风暖香传饼麦鲜。 解愠更无琴可续,纳凉徒有句堪联。 看看河朔相追逐,避暑忘形到酒边。 注释与赏析 - 绿暗红稀四月天: “绿暗”指的是树叶变绿,而“红稀”则说明花朵凋谢,春天的气息已经渐渐消退。这句话描绘了初夏时节,万物生机逐渐减退的景象。 - 译文: 四月初的天气,树叶变得浓绿,花朵也渐渐稀少。 - 榆钱铺径撒青毡: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心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春物阑珊随晓风,芰荷欹角草茸茸。 注释:春天的事物渐渐凋零,仿佛在迎接清晨的风。菱角倾斜,荷花低垂,草木茂密。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初夏早晨的清新景象,菱角、荷花等自然景物在晨光中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 2. 野梅结子疏枝重,老竹生孙翠影浓。 注释:野梅结出了果实,枝条显得更加粗壮;老竹子下长出了许多嫩绿的新枝
注释: 初夏,指春季刚过不久的夏天。红紫,指鲜艳的花卉。光阴,时光。一声啼鴂,指黄莺啼叫。阴阴绿树,指茂盛的树木。黄鹂语,指黄鹂的鸣叫声。将与人间作夏凉,指黄鹂为人间带来夏天的清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季节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句“红紫光阴不久长”,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春天刚刚过去,夏天即将到来的景象
诗句如下: 初夏 等闲过了一年春,雨后风光夏景新。 试把樱桃荐杯酒,欲将芍药赠何人。 注释: 1. 等闲:随意,不经心地经过。 2. 一年春:一年的春季。 3. 雨后:雨过天晴之后。 4. 风光:自然景色。 5. 夏景:夏天的景色。 6. 樱桃:红色水果,常用来比喻爱情。 7. 酒:古代饮品,这里指酒杯。 8. 芍药:又称“花中宰相”,是一种美丽而高贵的花卉。 9. 何人:指送给谁。 译文:
诗句解析 1 “初夏”:“初夏”指开始的夏天,通常指的是一年中的第5个月,即农历四月或五月,这时天气温暖但早晚较凉。 2. “竹摇清影罩幽窗”:描述竹子在风中摇曳,其影子轻轻覆盖在窗户上,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3. “两两时禽噪夕阳”:描写了两种鸟类(时禽),它们轮流鸣叫,声音交织在一起,与夕阳一起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4. “谢却海棠飞尽絮”:这里的“谢却”意味着告别或者结束
【注释】 1. 杜宇:杜鹃鸟。2. 雨未干:雨水尚未完全停止。3. 晓来犹学夜来寒:天刚亮就学着晚上寒冷的样子。4. 花如旧日全然少:花朵像往日一样全都凋谢了。5. 梅亦何心只尔酸:梅花也何必如此酸楚呢?6. 世事浅深连酌酒:世间的人情冷暖,就像斟酒一样深浅不一。7. 春光行止一凭阑:春天的时光,随着我的驻足而停留。8. 流莺默默浑无语:黄莺儿默默地一声不响,只把游人冷眼看。 【赏析】
注释: 初夏:指初春的时节。 乳雀啁啾日气浓:乳雀在叽叽喳喳地叫,阳光明媚,天空中的云彩也渐渐变得浓厚起来。 雉来交影日重重:雉鸟在树丛中来回飞动,投下的影子在地面上重叠交错。 秧田百亩鹅黄大:田野上的稻田已经长出了嫩绿色的稻苗,一片片鹅黄色的稻田铺展开来,显得十分壮观。 横策溪村属老农:农夫们在田间劳作时常常横着身子骑马,这景象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句
【注释】 松花:指松树的花朵。金粉:用金色粉末做成的化妆品,也作黄金粉、黄金末等。翠钿:指镶嵌着翡翠宝石的首饰。啼鵙(liù)千山暮:指杜鹃鸟在傍晚时啼叫,这里以啼鵙比喻杜鹃。鵙:杜鹃鸟。一年春事休:一年春天的事务已经结束了。 【赏析】 《初夏》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描绘的是初夏时节的景色,诗人抓住初夏特有的景物,如落花、翠钿浮荷和鸣叫的杜鹃鸟,来表现初夏时节的特点
【注释】 初夏:夏天刚刚开始。谢东邻:谢家,指谢安的邻居。谢安在东晋时曾任宰相,他住在淝水岸边的东山,与谢家有一段友谊。“兰麝”二句:意谓兰花和麝香使衣服变得滋润,珊瑚使几案上显得干净。 【赏析】 此诗首联写雨后初夏的景象,颔联写堤上的景色,颈联写室内的陈设,尾联点出题旨。 全诗描绘了夏雨过后,天气转晴,绿树葱茏,荷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象
注释: 初夏时节,竹纹花纹的竹席铺在床下;轻薄如雪的罗衣剪裁得恰到好处。 初夏时节,槐树生出了细细的叶子;新秋时节,麦子涨得水满雨霏霏。 赏析: 此诗描写了初夏时节的生活情景和自然景象。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初夏时节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横波泪竹纹铺簟”,以竹簟为载体,形象地描绘出初夏时节的凉爽气息。竹簟上的竹纹花纹如同眼泪一样,给人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
【注释】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的四月。 忽已至:忽然已经来临了。 雨馀:雨水过后。 草木荒:草木被雨水淹没,形容荒凉。 涧有惊泉:山涧中有突然涌出清泉的声音。 仰林无遗芳:抬头望去树林中没有落花的痕迹。 岁事晚:农忙时节到了。 是日:这个日子。 农始忙:农民开始忙碌起来。 布谷鸣远林:布谷鸟在远处的树林里鸣叫。 田家竞农桑:农家争先恐后地忙于耕作和播种。 故园:故乡,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初夏 小园绿笋间朱樱,点缀年华似有情。 露浥葛巾晨气润,风随竹簟晚凉生。 闲窥黠鼠潜身处,静厌飞蚊绕鬓声。 安得冷泉幽石畔,解衣盘礴树阴清。 注释: - 小园绿笋:指小园中生长的嫩竹笋。 - 朱樱:指红色的樱桃。 - 点缀:形容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 - 年华似有情: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变迁。 - 露浥葛巾:早晨的露水打湿了葛巾。 - 风随竹簟:风吹过竹制的席子。 -
【注释】 初夏:指初春。 忽复荒山唤子规,来归已是腊残时。 人穷怕老吾何愧?夏浅胜春古有诗。 草履纻衫并竹扇,石榴罂粟又戎葵。 猫生三子将逾月,卧看跳嬉亦一奇。 译文 忽然间,荒芜的山岭又传来了杜鹃鸟的啼叫,我归来的时候已经是农历腊月将尽的时候。 自己贫穷却害怕变老,这有什么可愧疚的呢?夏天虽然短,但比起春天来更有诗意。 草鞋、麻布衣服、竹子扇子,石榴和罂粟以及戎葵等都是我喜欢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初夏 竹树吹凉满槛前,南风收雨淡无烟。 晴云一片看如雪,我欲呼来直上天。 注释与赏析: 1. 初夏 “初夏”指的是夏季的开始,意味着夏天已经来临并且天气逐渐变热。在古代文学中,"初夏"常用来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感受或者描述夏日的景象。 2. 竹树吹凉满槛前 这句描述了夏日里的一种景象:竹子和树木被晚风吹拂着,带来了凉爽的感觉
诗句释义 1 醉窗睡足碧纱凉,帘卷薰风燕子忙:在凉爽的窗户前醉酒入睡,感受着微风带来的舒适。帘子被卷起,迎接着和煦的熏风,而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 2. 满地落花惊晚吹,一溪流水带斜阳:地上满是飘落的花瓣,被夜晚的微风吹动发出声响;一条小溪缓缓流淌,夕阳的余晖映照其中。 3. 等闲岁月过难再,牢落功名拙自伤:时光匆匆,无法回头,那些曾经努力追求的功名已经变得平凡无奇,自己对此感到遗憾和悲伤。 4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夏时节的感怀之作。首句“何事愁春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感慨。第二句“微薰生日斜”,描绘了初夏微熏的景象,夕阳西下,微风拂面。第三句“梅黄初着雨”,描绘了梅子初熟,被雨水打湿的情景。第四句“莺老未残花”,描绘了黄莺已经老了,但花朵依然盛开。第五句“便汲悬泉水”,描述了诗人选择喝山泉水的习惯。第六句“闲烹废寺茶”,描绘了诗人在空闲的时候煮茶的情境。第七句“逢僧谈五乘”
初夏 小雨清初夏,榴花着意红。 短篁齐远树,轻燕接飞虫。 睡眼云招去,馀寒酒扫空。 苦无羁思迫,端与故园同。 注释 1. 初夏:指夏季的早期阶段。 2. 小雨清初夏:小雨给初夏带来了清凉感。 3. 榴花着意红:榴花特别鲜艳。 4. 短篁齐远树:竹林中的竹子较短,排列整齐。 5. 轻燕接飞虫:燕子飞来飞去。 6. 睡眼云招去:形容云彩在天空中飘动如同在招呼人一般。 7. 馀寒酒扫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表达与赏析。解答此题,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和注释来理解。“初夏”是诗题,点明季节。“好在薰风入舜弦,杨花飞去了三眠。”两句以景起兴,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和煦的熏风吹拂大地,吹得杨柳依依,花絮飘飞。“迎眸新绿初长日,回首残红又隔年。”“香满蜜脾蜂翅懒”两句则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来写,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多情无奈春归去,赖是园林煮酒天
【诗句注释】 初夏:指夏季刚开始的阶段。 半清半和白昼长:白天一半明亮一半昏暗,天气不明朗。 似无似有绿阴香:绿树阴里传来阵阵香气。 儿童刻竹记新笋:小孩子们用刻刀在竹子上刻画出新长出的竹笋。 一夜风吹一尺强:一夜的风把竹笋吹得更加挺拔。 【译文】 夏日刚刚开始的时候,天空一半明亮一半阴暗,天气不晴朗。 绿树成荫下似乎没有香气,但实际上却有阵阵清香飘来。 小孩子们用刻刀在竹子上刻画出新长出的竹笋
注释:初夏时节,郁郁葱葱的树木下,浓密的树荫让人感到凉爽。后峰上鸟儿的鸣叫声似乎在回应着前峰的啼鸣声。石床上摆放着曲几,可以在那里安静地休息和调养身心,消除心中的种种烦恼和杂念。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夏木沉沉绿荫浓”描绘了初夏时节郁郁葱葱的树木,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而“后峰莺语应前峰”则描绘了鸟儿在树林中欢快地歌唱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初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初夏 微雨收难定,孤云远自归。 晴丝轻相逐,燕子不停飞。 回岭通群绿,清光绕四围。 天情随意缓,珍重径莎肥。 译文: 初夏时节,雨水渐渐停歇,难以捉摸。天空中飘动着几朵孤零零的白云,它们也随风缓缓地回到了自己的归宿。 阳光透过轻柔的雨丝,轻轻追随那飞舞的燕子,燕子依然不停地在空中飞翔。 远处的山岭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
初夏 裛裛消春尽,匀匀看暑生。 花期随梦往,病骨喜衣轻。 药裹虫丝剔,茶烟柳絮迎。 故人缣素在,装裹趁初晴。 注释: 1. 裛裛消春尽:意为春风已经渐渐消退,草木开始凋零。裛裛,形容风力微弱的样子。 2. 匀匀看暑生:意为看着夏天的炎热逐渐来临。匀匀,形容温度适中,不冷不热。 3. 花期随梦往:意为花朵的开花时间随着梦境而变化。期,指开花的时间。 4. 病骨喜衣轻
【注释】 初夏:夏天的开头阶段。园亭:园林中的亭子。暮霭:傍晚时分的云气。苎(zhù):一种草本植物,这里代指夏天。掷帘细认重来燕:轻轻拉开窗帘,仔细辨认归来的燕子。绕径如闻旧啭莺:在小路上可以听到鸟儿啼叫的声音。青子半:指树上的青色果实。碧山浓淡翠云横:绿色的山峦,浓淡不一的色彩,翠绿的云彩纵横交错。望中不尽迢遥意:远望中,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鸣皋:即鸣皋泽,位于今河南洛阳市西
初夏 滔滔孟夏,品物洁齐。 日月于迈,我心孔凄。 中园有槿,其叶萋萋。 芰荷出水,桃李成蹊。 春花昨荣,落而为泥。 今者谈宴,诘旦乖暌。 大块劳生,形役志迷。 良会几何,用兹惋懠。 灼灼丹葩,煌煌赤圭。 君子服之,以和天倪。 山则多云,水则盈溪。 挐舟溯梁,渚钓林栖。 瞻彼白驹,驾我青鹥。 与二三子,于攀于跻。 注释: 1. 滔滔孟夏:形容夏天来临时河水的奔腾声。 2. 品物洁齐
【解析】 此诗首句写院中夏风初起,簟席清凉;次句写雨后初晴,海榴盛开;三句写睡梦惊醒,人已无眠;四句写新蝉鸣叫。全诗描绘了初夏天气的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初夏时节景色的热爱之情。 【答案】 (1)庭院薰风枕簟清——庭院里薰风习习,簟席也显得格外清凉。薰:通“芬”,清香。 (2)海榴初发雨初晴——海榴花刚刚开放,雨也刚停。 (3)香销梦断人无那——香气消散时,梦境也就中断了。
【注释】 初夏:农历四月,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啼鸟声中午梦回:鸣叫声中带有清晨梦境的回声。 篆香重拨已成灰:篆香指用篆书写的香料,这里比喻梦中所见。 东风似恨春去:春天去了,像有怨气一样。 吹送杨花入户来:春风把柳絮送到了门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初夏时节的所感。首联写梦中景象,颔联写风中杨花,颈联写春归,尾联写春风吹花。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幽雅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所作。下面是对每句话的逐句释义: 1. 暑雨初晴越鸟啼,东原西埭麦抽齐。 - “暑雨初晴”指的是夏季的雨水刚刚停歇,天气变得炎热而晴朗。 - “越鸟啼”是指夏天里鸟儿开始鸣叫,尤其是越地(今浙江一带)的鸟类。 - “东原西埭”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可能是一个平原或者水边的地带,“东原”指的是东部的原野,“西埭”指的是西部的水边或堤岸。 - “麦抽齐”描述的是麦子已经抽穗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象:快雨知春尽,鸣禽觉夏初。日高槐影直,风细竹声疏。帘静惟留燕,池清足养鱼。闲居无杂事,点检箧中书。 译文: 快雨知道春天已经过去,鸟儿们感觉到夏天的到来。 当太阳升起时,槐树的影子变得笔直;微风拂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窗帘安静地挂着,只有燕子在停留;池塘清澈,足以供鱼生长。 我悠闲地居住着,没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 我会检查我的箱子里有什么书籍
【注释】 水沉烟袅翠参差:指烟雾缭绕,如翠竹般参差错落。永昼窥帘燕语迟:形容时间很长,燕子在窥视帘子上停留了很久。簇簌桐花飞不已:形容桐花纷纷扬扬地飘舞。鵁鶄啼过白蘋池:鵁鶄鸟叫声凄切,飞过白苹(一种草)池。 【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的景色。首句用“水沉”比喻烟,写出烟雾缭绕之状;“翠参差”则写出烟雾随风摇曳、参差不齐之态。二句写时已入夏,燕子窥帘而久立,以表现夏日的漫长和闷热。三
【注释】 1. 伏枕:即卧着。 2. 东邻:指住在东面的邻居。 3. 已见石榴花:指东邻家门前已经长满了石榴树,可以摘取石榴了。 【赏析】 《初夏》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首二句写景抒情,后四句则描写景物。全诗意境优美,富有情致。 前两句写诗人对春去的感慨和岁月的流逝,“感岁华”三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后两句写夏天的景象:夏云、江鸟、绿水、青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杨花初点渡头萍” - 杨花:一种轻盈的小花,通常在春季盛开。 - 渡头:河边的地方,是船只停靠和人行过河的地方。 - 萍:浮生水上的植物,此处可能指水面上的浮萍。 - 这句话的意思是初夏时节,杨花开始飘落在渡头的浮萍上。 2. “十姊妹花红满屏” - 十姊妹花:可能指的是某种花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主题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和关键词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1) “杨柳阴浓曳碧烟,一溪不雨不晴天”,意思是:杨柳荫浓,拖动着碧绿的烟雾;一条小溪,既不下雨也不放晴,依然如故。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初夏时节乘船游览的情景。从“杨柳”二字可以看出,是早春时节。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的季节,而江南正是杨梅的产地,因此说这里的杨柳已经垂枝吐翠,绿叶葱茏
初夏 桃李辞春日,楼头杨柳薰风舞。 池蛙鼓吹催花飞,枝鸟笙歌怜客苦。 镜里眉颦白玉姿,窗前人怨黄梅雨。 蔷薇滴翠红泥香,拾翠如弹燕子语。 注释: 1. 桃李辞春日:桃花和李花都告别了春天,表示初夏到来。 2. 楼头杨柳薰风舞:楼上的柳树被熏风吹动,仿佛在跳舞。 3. 池蛙鼓吹催花飞:池塘中的青蛙和鸣鼓一样的声音,催促花朵飘落。 4. 枝鸟笙歌怜客苦:树枝上的鸟儿像笙歌一般歌唱,可怜客人感到辛苦
诗句释义如下: 初夏, 纨扇盈盈剪越罗,麦秋时候转清和。 云飞城郭烟中远,星散渔家水际多. 译文如下: 初夏时节,我手持轻盈的纨扇,轻轻裁剪着越地的丝织品。此时正值麦收之后的秋天,天气变得清凉宜人。天空中的云朵在城墙之上飘荡,像是在烟雾中留下遥远的身影。星星点点的萤火虫点缀在渔家人家的水边,显得格外美丽。夕阳西下,我在小树丛旁收拢白蜡,而在平野之上,晴朗的阳光下,一群新鹅正在放养。 赏析如下
注释: 1. 初夏:春天刚过,夏天来临。 2. 相约携柑去:约定一同去采摘柑子。 3. 闲闲十亩桑:形容种植的桑树很多。 4. 秧分春酿熟:指春末时已经将秧苗分成小块进行栽培,到了夏季就会成熟。 5. 麦刈野炊香:指收割的麦子可以用作野炊,散发出香味。 6. 鸟语听犹滑,蝉吟曳渐长:形容鸟儿鸣叫的声音悦耳动听,而蝉的鸣叫声则逐渐变长。 7. 郊原方待插,一雨涨芳塘:指田野上刚刚插上了新的禾苗
【注释】: - 绿阴如画:绿的树荫像一幅画一样。 - 暖风徐: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 - 豆子尝新:指春天播种的豆子已经开始采摘,可以吃了。 - 东君归去:春天是东君归来的时候。 - 卖鲥鱼:指春季上市出售的鲥鱼。鲥鱼是春季上市的鱼类。 【译文】: 初夏时节,绿树成荫,暖风吹过,带着春日的气息。四月里,正是豆子开始品尝新鲜的时候。最让人期待的是,在春天离去之后,满街都是樱花、笋子,还有新鲜的鲥鱼
初夏 一桁琉帘窣池轻,落花和絮袅檐楹。 绿阴满院红尘远,时有飞禽堕地声。 注释: 1. 一桁:形容门帘的宽度。 2. 琉帘:指用琉璃制成的帘子。 3. 窣(sū):形容帘子垂挂的样子。 4. 落花和絮:形容花瓣和羽毛飘落的样子。 5. 袅(niǎo)檐楹:指屋檐下悬挂的风铃发出的声音。 6. 绿阴:指浓密的树木。 7. 红尘:指繁华的街道。 8. 飞禽:指飞翔的鸟类。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 小榻松阴坐午凉,游丝暗罥柳丝长。 (注释)小榻:小床。松阴:松荫,即松树的树阴。坐午凉:夏日中午乘凉。游丝:风中飘荡的蛛丝。暗罥(juàn):缠绕。柳丝长:柳条长长地垂下。 一晴未觉蔷薇放,隔著纱窗偶送香。 (注释)蔷薇:蔷薇花。隔著纱窗:隔着纱窗。偶送香:偶尔散发出香气。 赏析
【注释】 初夏:指初夏季节。 蛛网:蜘蛛织成的网。添丝:增加丝线。 鹊(què)斗巢:喜鹊在筑巢,用树枝相互勾连。 层:层叠的树木。中交: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种景象。 培花养鹤:培养花朵,饲养鹤鹑(鹌鹑)。 闲:闲暇的意思。 坐把群芳谱自钞:坐在旁边看着花儿们自由自在地开放,自己动手记录下这些美好的事物。 谱:书写、绘画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景色的小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时要结合诗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花饶午韵鸟声碎”的意思是花儿盛开,午后的阳光中,鸟儿的声音也变得零碎起来。“柳曳晴丝蝶路迷”意思是垂柳摇曳着细长的柳条,蝴蝶在明媚的阳光下迷失了方向。“独倚阑干春影里,一帘红透夕阳西”意思是独自靠在栏杆上,沐浴着春日的余晖;一帘红霞映衬着夕阳西下。 【答案】 译文: 花满园,阳光洒落,鸟儿的鸣叫声变得稀疏起来。垂柳轻拂
初夏 柳叶毵毵覆屋低,绿阴初满小轩西。 沿阶碧草茸茸长,坐树黄鹂恰恰啼。 须识人生皆有定,自来物理本难齐。 红闺久诵班姬赋,未敢拈毫着意题。 注释: - 柳叶毵毵(sān shān):长长的柳叶下垂的样子。 - 绿阴:树木的浓荫。 - 须:务必;一定。 - 班姬赋:《汉书·列女传》记载,东汉时班昭曾作《东征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作。首句写柳叶垂挂,遮矮了屋顶,为屋内带来一片绿荫
初夏 绣帘风影警花铃,庄蝶才分梦亦醒。 一缕茶烟人不到,绿阴如水漾空庭。 注释:绣帘在风中摇曳,花铃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提醒着我,我刚刚还沉浸在梦境之中。蝴蝶刚刚飞走,我也就从梦中醒来了。茶炉上袅袅升起的烟雾没有人看见,只有那一片片浓密的绿荫像水一样荡漾在庭院里。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初夏景色的描绘。首句“绣帘风影警花铃”,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初夏时节,绣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解析: 1. 诗句解读: - 「初夏」描述的是季节,通常指春季结束后的夏季。 - 「郁郁红楼过却春」中的「郁郁」形容心情或景色显得繁茂、茂盛。红楼可能是指某种红色的建筑物或者比喻某种繁华的景象。春天过去后,这些景物仍然繁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传来消息昨方真」中的「传来消息」表明有重要的信息被传达或者发现。昨天才确定的消息,意味着这个信息非常重要且之前并未被广泛知晓。 -
【解析】 “绿阴浓”是说树木茂盛,“合欢床”是说树荫浓郁,可以遮人,所以用“合欢”来比喻。“花里潜踪”就是花中掩映的倩影。“幽怨襟情”指女子心事,“难细语”是说难以倾吐。“转疑滋味胜初尝”是说味道比初次尝试更美好。“罗裙”是指女子穿的裙子,“别有香”是说它还有别样的味道。这是女子对爱情的渴望。 第二联: “道是分明原是梦,风光瞥去耐思量”意思是说:“分明分明,明明白白,原来是一场春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初夏》。 诗句: - 初夏坐南轩,园列滋敷荣。 - 阶草亦含润,芳气薰晓晴。 - 胸次已久静,何缘荆棘生。 - 昨夕得快雨,天宇遂澄清。 - 颇闻农夫语,新苗布纵横。 - 默祝苍昊意,但期岁功成。 - 人事暂以济,吾心奚所营。 - 悠然念时运,欣慨常交并。 - 平昔不嗜饮,一杯偶独倾。 - 乘兴弄柔翰,时来白衣人。 - 翻笑柴桑翁,高眠愁酒贫。 - 澹静澄众虑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之仪,他生活在北宋时期。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译文: 初夏 虚堂瑟瑟度南薰,炷尽沈烟散午芬。 沸鼎茶声疑作雨,隔帘花气欲生云。 呕心句少吟逾苦,信手棋多败亦欣。 小倦不须寻素簟,碧阑干外坐斜曛。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虚堂瑟瑟度南熏 - 在空旷的房间里,瑟瑟的声音似乎来自南方吹来的微风,这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2. 炷尽沈烟散午芬 - 香烟袅袅升起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夏初时节自然风光与日常生活的诗句,以下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1. 落尽红芳入夏初 - 关键词:落尽、红芳、夏初 - 解释:这里的“红芳”指的是夏天特有的花卉,如荷花等,它们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凋谢。诗中的“落尽”意味着这些花朵已经凋零完毕,进入夏季之初。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花朵凋零的情景,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时光易逝的感慨。 2. 槐阴绕屋竹扶疏 -
诗句释义: 1. 首句“初夏气犹清”:描述了初夏时节的清新氛围,强调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景色的变化。"初夏"指代夏季刚开始的时候,而"气犹清"则是形容这个时候的天气还保持得很清爽,没有受到夏日酷暑的侵扰。 2. “已近馀千渡”:这句表达了诗人已经接近某个地名或地点,可能是因为旅行、工作或者其他原因。"馀千"可能是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模糊描述,表示接近的意思。 3. “犹多远道情”
【注释】 千山:指群山。浓淡绿参差:绿树丛生,浓淡不一。 夏浅春深景一奇:夏天虽然炎热,春天却已初露生机,景色十分美丽。一奇:与众不同的奇景。 溪上:溪边。垂竿:钓竿。飞絮:飘飞的柳絮。 林间:树林之间。烧笋:嫩竹笋。落花时:花开的季节。青秧:刚插的秧苗。待雨:盼望下雨。怜:怜爱、爱护。 朱果:熟透的桃子。临风:迎着风。恼:激怒、惹怒。雀儿:喜鹊。暄:暖和。闲:无事的时候。岁月:时光。山泽
【诗句释义】 初夏:指春季过后的夏季,即农历四月到六月。 小池初漾嫩荷风:小池塘水面上泛起了新长出的荷叶轻风。 曲径新添苦竹丛:弯曲的小路上新长出了苦竹丛。 布谷鸟啼春雨后:布谷鸟在春天的雨后鸣叫。 分秧人乱夕阳中:农民们在夕阳下忙着插秧。 偶居山泽心常恋:偶尔住在山泽之间心里常常怀念。 岂信田园乐易穷:怎么相信田园之乐会很容易穷尽呢? 满院浓阴深碧处:满院子浓密的绿阴深处。 残花犹见数枝红
初夏 才过黄梅雨渐无,麦秋秧鼓助农娱。 池塘绿暗蛙成部,柳岸阴浓燕引雏。 新竹初成帘外秀,古书偶检案中铺。 昼长饭罢闲消遣,买得蒲葵信笔涂。 解析: 1. 才过黄梅雨渐无 - 此句表达出季节的变换,从黄梅雨季转向了夏天。"才过"表示刚刚过去,"黄梅雨"指的是夏季特有的湿润多雨的天气,而"渐无"则暗示这些天气已经结束。 2. 麦秋秧鼓助农娱 - 描述了一个农忙时节的情景
初夏 平林新绿荫轩庭,拂拂薰风透绮棂。春色已随愁寂寞,诗情应共絮飘零。 政惭夏谚为侯度,心切周诗惠我宁。欲逐雀飞飞石燕,秧针抽陇正含青。 注释: 初夏:初夏时节,即夏天的开始。 平林新绿荫轩庭:平林(平原上的树林)在夏日里展现出新的绿色;轩庭(高大的房屋前的平台或院落)被这绿色的树荫所覆盖。 拂拂薰风透绮棂:轻拂的微风穿透了华丽的窗棂。 春色已随愁寂寞:春天的色彩已经随着忧愁而变得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