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难减亦难加,得似溪头浣越纱。
两桨惯邀催去艇,七香曾占取来车。
黄昏忽堕当楼月,清晓休开满镜花。
谁见玉郎肠断处,露床风簟半欹斜。
次韵
介绍
次韵是古诗词的一种和韵形式,其核心在于遵守原诗的韵律和用韵顺序来进行自己的创作。以下是关于次韵的相关介绍:
- 次韵的定义:次韵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形式,它要求诗人在保持原诗韵脚、声调及用韵次序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前人作品的尊重,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 次韵的形式特点:次韵通常要求诗人使用与原诗相同的韵部和声调,而且押韵的字必须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这在古典文学中是一种严谨的创作规范。
- 次韵的历史渊源:次韵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就是典型的次韵作品,这首诗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次韵的应用范围:次韵不仅限于唐诗,它在宋词、元曲等各个时期都有所应用。从宋代刘攽的《中山诗话》中可以看出,不同形式的诗歌之间也存在次韵唱和的现象。例如,宋代的词人周邦彦在其作品中也多次运用了次韵的方式,使得词的艺术表现更为丰富和深邃。
- 次韵的美学意义:次韵不仅仅是一种技巧上的运用,它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表达方式。通过对韵律和声调的精细把握,诗人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音乐性和画面感。
- 次韵的创作实践:在实际创作中,次韵往往需要诗人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审美能力。这不仅要求诗人对古典文学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他们在创新中不失传统,使作品在传承中展现新意。
次韵不仅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还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了解次韵的历史、规则和实际应用,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
诗句: 一分难减亦难加,得似溪头浣越纱。 译文: 一分难以减少也无法增加,就像溪边的洗涤越纱一样。 注释: 一分: 指时间或情感的微妙变化。越纱: 古代的一种丝织品,常用来比喻柔软而纤细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时间和情感微妙变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事物细腻入微的感受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词中“一分”一词巧妙地捕捉了情感和时间的流动,如同水流中的一滴水珠,既难以捉摸也难以完全把握
湖山蓝黛青,湖水琉璃碧。 我时湖边游,山水正秋色。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湖泊时所创作的。 诗翁偶乘兴,来作湖边客。 谈锋两初交,意气已相得。 诗坛予与盟,文会公为伯。 豪词肆滂沛,淡语入幽寂。 心匠巧雕斫,物态穷搜觅。 壮哉五言城,卓尔万仞壁。 初疑公肠胃,百怪所窟宅。 吐气干云霄,宜欲斗霹雳。 妙夺解牛术,奏刀声砉剨。 我才寸莛微,洪钟讵能击。 又如鸣蟋蟀,啾然和金石。 未窥学藩篱,敢语讨奥赜。
注释: 次韵:应和别人的诗歌,表示赞同或赞赏。 恨无神仙术:遗憾自己没有神仙的法术,无法长生不老。 安得生两翼:如何能够长出翅膀,飞上天空。 因召管城颖:于是召唤了管城颖(一种古代传说中的能飞的神兽),用其角来拂拭。 免冠加拂拭:摘下帽子,用手抚摸。 书帛寄征鸿:将书信和布帛绑在鸿雁身上,让它带信飞翔。 心目两俱极:让书信与鸿雁一同飞到远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通过描绘一位渴望飞翔的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城云漏日晚” - 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城市上空飘浮的云。"漏日"意味着天空中云层如同漏斗般地透着余晖,而“晚”则强调了时间是在黄昏时分。 - 注释: 城云,指城墙上飘浮的云;漏日,形容太阳光透过云层的情景;晚,表示时间是傍晚。 - 赏析: 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稍带忧伤的气氛,仿佛在提醒人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 “树冻裹春深” -
次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诗人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或续写。下面将根据提供的诗句进行分析: “庭前高下碧玉树,秋日奈兹风露何”这一句描述了庭院中树木的美景,碧玉般的树干高高低低地排列着,秋季时,风吹雨打,露水滴滴落下,为这静谧的庭院增添了一份生动和诗意。 “两度开花君莫问,为渠天近得香多”表达了对于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里的“天近得香多”可能暗指花开得频繁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色彩,表达了对梅花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赞美。 首句“亭亭万叶剪青罗”,以“亭亭万叶”形容梅枝婆娑,形象生动;“剪青罗”则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梅花枝条繁茂而有序,如同绿色的罗带一般。 次句“岂为冰霜便改柯”,意即梅花不会因为严寒的冰霜就改变其枝条的生长状态,这里强调了梅花的顽强生命力。 第三句“满著珠玑间金粟”,以“满著”形容梅花瓣繁多
【注释】 ①次韵:应别人的诗歌而作的和诗。 ②清处更清吟:在清静的地方,更能吟出清高、超脱的诗句。 ③旧事即新梦:旧时的事情变成了现在的梦境。指世事变化。 ④今人非古心:现在的人已经不是古代人的心性了。 ⑤意行双谢屐:行走的时候,要两脚分开。谢公指谢灵运,晋宋间诗人。他的名作《登池上楼》中有“庭柏含新叶,园菊负芳菲”的句子,后人因此以“意行双谢屐”来比喻欣赏美好景物。 ⑥道在一陶琴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童去鹤归迟,青山皓首期。 释义:诗人回忆年轻时与朋友的友情。"童去鹤归迟"意味着童年的朋友已离开,而鹤象征着长寿和高洁,暗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青春岁月的留恋。"青山皓首期"则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眷恋,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期待。 池塘圆草梦,家世受梅知。 释义:诗人回忆起童年时在池塘边玩耍的场景
【注释】: 1. 棋:这里比喻世事。 2. 著著奇:处处都出新巧。著,通“卓”。 3. 懒皆安乐法,醉即太平时:指在安逸享乐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4. 梅雨:初夏江淮流域常有连绵细雨。 5. 茶烟:指烹茶时冒出的缕缕青烟。 6. 吟诗为无事:以作诗为消遣。 7. 多事:此指诗思烦乱。 8.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相约赋诗而作。诗人在首联中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奇、生活无趣的态度
次韵 鬓边惊雪点,腰下欠金围。 已绝功名想,甘为耕钓归。 浮生醒亦醉,往事是耶非。 独有楼前景,年年霞鹜飞。 注释: 1. 鬓边惊雪点 - 形容冬天的寒冷,鬓角的白发被霜打得像雪一样白。 2. 腰下欠金围 - 形容腰身瘦弱,缺乏力量或财富。 3. 已绝功名想 - 已经没有追求功名利禄的想法。 4. 甘为耕钓归 - 愿意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回归田园生活。 5. 浮生醒亦醉 -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宴会上所作,其内容主要描述了诗人在月光下饮酒作诗的场景。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1. 看月过天中: - 注释:看月亮从天空中穿过。这里形容月亮高悬于天际,非常明亮。 - 赏析:诗人通过“看月”这一动作,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2. 贪幽臭味同: - 注释:贪图与自然的幽深、香气相似。这里的“幽”和“香”都是用来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清新。 -
枯坐如僧欠钵单, 注释:枯:形容生活清苦。僧人:佛教徒。 赏析:描述了自己生活的清苦,与佛徒无异。 年来梦不赴槐安, 注释:槐安国:传说中位于极乐世界的国家。 赏析: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向往一个理想的世界,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困苦。 稀行种竹容风入,大字钞书就月看, 注释:稀行:少行走。大字:指楷书。 赏析:描述了自己喜欢静谧的生活,在风中散步,读书时月光照亮,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次韵 竹满园林水满沟,幽深地位度春秋。 坐中不可无侯喜,歌处何须有莫愁。 别墅帘栊风飐燕,远村笞笠雨耕牛。 老来应物犹强健,多少壮年成梦休。 译文: 竹林茂盛的园林,清澈的池塘,环境幽静的地方,可以度过一年四季。 在座中不能缺少侯喜,唱歌的地方何须有莫愁。 别墅的帘子随风摇曳,燕子飞过,远处村民撑着笠帽,耕作的牛在雨中前行。 年纪大了,依然能应对万物,强健的体魄
注释:燕子飞入空荡的屋檐,教雏鸟飞翔,风帘不卷,有新写的诗句。小绿树丛中,蜻蜓飞舞在花间,正值梅子黄熟,将要下雨的时令。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夏日景象。前两句写燕儿飞入空荡的屋檐,教雏鸟飞翔,诗人用“燕入虚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写小绿树丛中,蜻蜓飞舞于花间,梅子黄熟,正要下雨的时令。整首诗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审美情趣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解答此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诗眼:即诗歌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或词语;②对诗句的理解:逐字逐句地分析诗句的意思,并推敲其深层含义;③体会感情:即要善于体会诗人的感情,这是欣赏和评价古诗的重要基础;④分析意境:即要体会诗歌的意境,这是古诗的重要特点;⑤评价观点:即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这是分析诗歌的根本
石榴簇拥着殷红的花朵,竹叶在风中突然迸裂,发出清越的声响。 晚来的幽雅情趣没人懂得,只有那流水声中的一轮明月相伴。 注释:榴簇——形容石榴花簇拥的样子。殷红——形容石榴花的颜色深艳如血。竹迸青——形容竹叶在风中突然迸裂的声音。檐玉—檐头悬挂的风铃,因为风吹动而发出的清脆响声。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晚秋时分,独自在屋檐下静赏月色、听流水的情景。首二句通过色彩和动静的对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次韵 九顶如故人,要见或可期。 下有瓜字江,一别长相思。 作客殊不恶,何苦独念兹。 吾宗此登临,未觉鸟道危。 白云缭篮舆,一线归路迷。 且裁半隐衣,令与蜡屐宜。 吐雾隔凡俗,胜游那许追。 我亦癯仙流,讵堪逋客随。 江山自美女,生憎铅黛施。 遐瞩岂厌意,所遇亦复奇。 峨峨青蝉冠,袅袅紫金羁。 问公是中乐,鼠辈何与知。 公有山行诗
自我得到苏轼文集,玩赏阅读几忘却年岁。 汲水甘甜缺乏长绳,远行劳累疲困牵绊。 取得九鼎不随从,望着它如同茫然无际的天边。 你年纪还只有我一半,志向高超超越我先。 晶莹闪烁出秀句,妙笔生花遗去雕凿镌刻。 这个老人深藏堂奥,众多文人谁敢独占。 污水污泥置不于心,学海须有百川汇聚。 怪他介乎方且圆,落笔盘旋如走圆。 你是苏门弟子,岂独是长短篇? 平生修月手,不补衣履穿。 秦、黄、晁、张、陈,众星似霜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再和次韵答张文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相应的注释。 第一句“莫讶经旬笑语乾”,意思是不要惊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欢笑之后变得干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二句“谁令插手斗筲间”,意思是是谁让我在琐事中纠缠不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琐碎事务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第三句“长篇险语怀东野”,意思是我常常怀念东野先生
诗句解读与译文 空岩相望一牛鸣,不要邮签报水程。 - 注释: “空岩”指的是空旷的山岩或者悬崖,“相望”意味着彼此间可以互相看见。这里的“一牛鸣”可能指远处传来的牛叫声,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人所放牧的牛发出的声响。“不要邮签报水程”则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态度,不必通过信件来传递行程信息。 - 译文: 在空旷的山岩之间相互望见,无需通过邮寄的方式通知对方行程。 天接海光通外徼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1084年(宋元丰七年)任密州知州时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韵脚分别为“鸣”、“程”、“城”和“缨”。 逐句释义及赏析: 1. 饥肠得酒作雷鸣,痛饮狂歌不自程。 - 饥肠得酒作雷鸣:比喻酒量极大,仿佛饥饿的肚子喝下酒后立刻爆发出如雷的声音。 - 痛饮狂歌不自程:形容饮酒至痛快,歌声高昂激昂,以至于声音高亢到连自己的节奏都忘怀了(“不自程”意指忘记自我)。 -
这首诗是作者在临川任职期间,对当地一位老儒王半山的赞赏之作。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第一句:“临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传间。” - 注释:临川(今江西抚州市)的老儒生王半山,他的文采和学识都非常高,但是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文学形式,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归类于“班固之传”。 第二句:“亦有临淄晏元献,乐府一奏开天颜。” - 注释:这里提到了另一位诗人,即临淄的晏元献公
诗句解读: 1. 儿时人道是奇童,末路翻成毦𦗵翁。 - “儿时人道是奇童”: 小时候被认为是奇异的小男孩。 - “末路翻成毦𦗵翁”: 最终却成了一位年老的仆人。 2. 燕去燕来催岁月 - 燕子南飞北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催岁月":催促着时间快速过去。 3. 有金斑鬓难重绿 - “有金斑鬓”: 头发有金色的斑点,指老年人的发色。 - “难重绿”: 绿色很难再恢复,意味着青春不再。
【注释】 高沙:指高沙镇。白魝(léi):即白鹭,一种水鸟。天如:像天一样。葵扇:葵花扇。桃笙:用桃木做成的笙。度日居:过着悠闲的日子。燕虫:燕子。漫与:随意地,无目的地。于胥:逍遥自在的样子。忽:突然。唤醒:被唤醒。披金甲:披上战甲。自笑:自嘲,笑自己。平生:一生,全部生活。论石渠:在汉代,扬雄曾作《太玄赋》,其中有“吾乃畴昔之石渠”的话。这里借指作者自己的作品。身世万端:一生的经历和遭遇
避地来何所,穷山沧海边。 雄图今寂寞,吾道昔迍邅。 宴食甘粗饭,偷生忍击鲜。 乡闾重回首,挥泪入淮天。 释义: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穷山海边。如今雄心壮志已变得寂寞,我的道路曾经充满困难。在这里,我享受着粗茶淡饭,为了生存只能忍受艰苦的生活。家乡的人们让我倍感思念,我不禁泪洒长空。 译文: 我来到此地躲避战乱,这里是贫穷的山区边缘。如今雄心壮志已变得寂寞,我的道路曾经充满困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即可。 “当年”二句:回忆当年元宵之夜的欢乐。元夕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节,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宝瑟荣”一句:用“宝瑟”代指女子,以“荣珠袖”形容其美丽。 “青藜照玉山”一句:写夜深人静时,月光照见人的鬓发已白。 “璧月”一句:指月亮如美玉般明亮。 “尚忆”一句:追忆当年的游历胜地。
【注释】 零落:凋残,衰败。东山: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老佛师:即慧远。古来独往似君稀:指像慧远那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很少见。雪边:指雪景。春将破:春天快要结束了。林下:指山林之中。神情句欲飞:指文思如泉涌,词句流畅。后日:以后的日子。慧远:晋代高僧。社:指佛教团体。大颠:唐代僧人,名慧能,是禅宗五祖之一。青衫:古代士人的便服。动少微:使天帝感动。少微:星名,这里指天上星宿。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出答案,涉及到的字词的解释,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语境分析,不要以逐字解释来代替整句意思。 绝顶:最高峰;倚栏心事到梅间:倚靠在栏杆上,心事都移到了梅花之间;岁晚: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相思意:思念之意;欲种梅花满山遍野:想将梅花种满这山头。译文:登上山峰,秋高气爽,风霜凛冽,寒气逼人
这首诗是作者的次韵,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平生隐遁资,白驹在空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人生经历就像一匹白马,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傥令眼有山,宁问食无肉。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他的眼睛能看到山,那么他就不会在乎食物是否有肉了。 要当揖爽气,涤此勤书腹。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像清风一样,洗涤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清新。 得官大河滨,枕带首阳麓。
诗句: 1. 落泉无时休,泄云常自还。 注释:泉水从不停息地流淌,云彩常常在山间回旋。 2. 居然万峰秀,共此亭户间。 注释:群山的美景如此秀丽,仿佛与这座亭子的窗户相邻。 3. 擘华力何壮,凿陇巧已艰。 注释:为了开拓这片美丽的土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 4. 造幽非近规,会心宁愧颜。 注释:追求幽静并非是刻意模仿或遵循某种规范,而是内心的真实感受。 5. 朝扉面苍苍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次韵之作。首句"不惟慵进取,兼亦断知闻",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无望、生活懒散的态度。第二句"交友赤松子,弟兄孤竹君",则是借用了古人的故事,表示自己与友人的关系亲密。第三句"共寻对床约,更割半山分",则描绘了自己与友人共同寻找隐居之地的情景。最后一句"新敕冰衔峻,何须刻籍文",则是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既然无法改变命运,那就不如像冰一般坚硬,不被外界所动摇。
这首诗是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一种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次韵(第二首诗) 势利拘牵无已时,超然真乐绝端倪。 家风淡寂从今见,人事尘劳与我暌。 门外旌旗犹坌拂,辕间款段已鸣嘶。 何当解组如初约,直与西京二傅齐。 译文: 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我无所适从,真正的快乐已经消失。 家中的风气变得平淡而寂静,现在才真正感受到。 世俗的烦扰和我无关,我独自享受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所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以及对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孤山夏木已苍苍,更着岚光与水光。 诗句释义:孤山上的树木已经长得很茂盛了,现在又有山岚和水流的光映照在上面。 译文:孤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加上山岚和水流的映照,显得更加美丽。 注释:“孤山”指的是西湖中的一个小岛,“夏木已苍苍”形容树木茂密,到了夏天依然苍翠。“更着岚光与水光”则是说,除了树木的绿意之外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西风吹雨动云车,野水浮花绕屋除。 得兴无过寻旧约,称心尤觉是闲居。 市尘不到秋声早,树色初分夜气馀。 架上古书吾辈事,一襟清暑为踌躇。 注释解释: 1. 次韵:这是一首应和前人之作的诗,作者以自己的感受去模仿、模仿前人的作品,这种创作手法叫做“次韵”。 2.西风:秋天的风,带有凉意。 3.雨动云车:形容雨水打在云车上的情景,形象生动。 4. 浮花:水面上漂浮着花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对诗句进行赏析,并注意注释中的关键提示词。 “次韵”意思是“依韵和作”,即应别人的要求而作诗时所写的诗,多是应酬之作。“菊花开处即重阳”“霜后撷香尤可玩”,点明了写作背景,诗人在秋日的菊花盛开之际,想起了苏东坡,两人曾一同饮酒赏菊、共话桑麻。“霜后撷香尤可玩,唤回佳致有篇章”的意思是:霜降之后采摘菊花之香味
注释: 秋到黄花强自宽,琴堂犹得往来闲。 世情原与诗情背,只许闲人老眼看。 译文: 到了秋天,黄花盛开,我心情也变得宽畅了。在琴堂里还能悠闲地来往。 世人的世俗之情原本和我的诗意相违背,只有那些闲散的人才能看清这真相。 赏析: 这是一首以菊花为题的七言律诗。首联“秋到黄花强自宽,琴堂犹得往来闲。”意思是说,到了秋天,菊花盛开了,我的心情也变得宽广了。在琴堂里还能悠闲地来往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确定题型后,再逐句分析其内容,然后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概括出诗句的意思。答题时注意语句通顺连贯,不要出现病句。 “道爱堂深风满林,一由华发半欺簪。”大意是:道爱堂里深幽,风吹林梢,满林飘香,我头上白发渐多,几乎压着帽簪。 “主人记取从容意,三客无他只苦吟。”大意是:主人啊
山田喜雨厌晴霞,想见污邪欲满车。 客里从今无贵米,饭馀赢得去煎茶。 注释: 次韵:即和诗,跟原诗相呼应的写作。 山田:指山中的田地,泛指田野。 喜雨厌晴霞:喜欢下雨而厌恶晴朗的天空。 污邪:指不洁净的东西。 欲满车:希望装满一辆车。 客里:客居他乡。 贵米:珍贵的食物。 饭馀:饭后。 赢得:得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全诗如下: 山田喜雨厌晴霞, 想见污邪欲满车。 客里从今无贵米,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十日山头有雨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十天前的山头上,已经可以看到雨云。这里的“山头”指的是山顶或者山峰,“有雨云”则表示天气即将下雨。 - 小楼凉意满纱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小楼上,我感受到了凉意,仿佛整个小楼都被清凉的空气所包围。这里的“纱巾”是一种用来遮阳或保暖的纺织品
【注释】 青山常对我轩窗,更有澄江作小堂。 今日尘埃无自奈,且乘凉雨卧行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诗。诗人以清幽的山水为背景,借对山水景色的描绘抒发自己对官场的厌倦之情。首联写山、水;次联写自己的感受;末联写自己的行动。 “青山”两句,写山和水,是说:那青山常常对着我的轩窗,还有那澄江也变成了一座小小的庭院。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所居住的地方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秀美,与世隔绝,远离尘嚣。
【注释】 1.次韵: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原作(原诗)的基础上,依律和韵,作成同题的一首,称为“次韵”。 2.寻:寻求,寻觅。 3.酒可呼:饮酒时可以呼唤。 4.幽闲:指幽静闲适。 5.渠:他。 6.邯郸梦:指《列子·周穆王》中的寓言故事,说赵胜梦见自己到了赵国的邯郸城,看到那里的建筑、市井、车马等都十分繁华,就与卖药人一起到街巷里游玩,结果被砍头的小偷给捉拿了。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一个梦境。 7
注释: 1. 幽讨荒寻本不艰:幽探荒寻,原本就不艰难。 2. 强生支节在其间:强行生出一些曲折或枝节来在其中。 3. 请君认取朋从意:请你们去体会朋友的意思。 4. 风雨何如做涩悭:风雨如何变成苦涩吝啬?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谊的期待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朋友之间的交往和关系,表达了自己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追求
常笑空山草木繁,萧萧柏偃与松蟠。 注释:常笑:经常以笑来看待;空山:指山中空旷无人的地方;草木繁:形容草木茂盛;萧萧:风吹草木的声音;柏偃:柏树弯曲下垂的样子;松蟠:松树枝条盘结的样子;有来领略东风里:有人来到这空旷的地方;便觉鸥盟转不寒:就觉得鸥鸟相约的盟誓不再寒冷了。 译文:常笑着看空山中草木繁多,萧萧的风声是柏树弯曲下垂,松树枝条盘结的样子;有来欣赏的人来到这空旷的地方
注释: 自是伊人得宝书,兴酣聊顾我闲躯。 世间臭味初何似,玉雪胸怀咳唾珠。 译文: 自从你得到了珍贵的书信,心情十分舒畅,便顾念起我这个闲散的身躯。 世上那些世俗的人与事,又和你的高雅气质相比如何呢?你的心如玉雪般纯洁,胸怀中充满了智慧与才情,就像吐出的唾沫珍珠一样珍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赞美之词,表达了他对其高尚品格和美好才华的敬仰之情。首句“自是伊人得宝书”
东望水心生海云,谁云孔氏是知津。 其为名世元多少?到处非干欠士民。 注释:向东望去水面上生起一片海一样的白云,谁说孔子是懂得治理的圣人呢?他之所以被世人传颂,是因为他的学说影响深远,不是因为他治理了百姓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下面是逐句释义: 次韵 小轩何物伴吾幽,老眼粗官畏得秋。 片段白云吹作雨,又看新叶上牵牛。 注释: - "次韵":这里指的是王安石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 - "小轩":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小房子。 - "何物":指代什么。 - "吾幽":我独处时的心境。 - "老眼":年岁已经很大了的眼睛,形容自己的年纪。 - "粗官"
【释义】: 建檐的风中竹子,雪花飘飘落在檐上。只道愁霖在耳边叫唤。 晨破晓时分醒来,林中影子在晃动。一山的鸟雀已开始春声。 【译文】: 风吹过的竹子和飘落的雪落在屋檐上,以为只有我听见了雨滴打在屋顶的声音。早晨被窗外的声音吵醒,看到林中的树木在晃动。一山的小鸟开始欢快地鸣叫,春天已经到来。 【注释】: 1. 次韵:这是一首应景之作,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并描绘出自然的变化
【注释】 次韵:诗体名。即用别人的诗句来写自己的作品。 纸窗:纸糊的窗户。 平旦:黎明时分。熹微:天色微明。 数挽颠之任短衣:多次被朝廷征召,担任小官,身穿短衣。 只恐有诗无落句:恐怕有诗却写不出结尾来。 落句:诗的最后一句,结束语。 雪车冰柱:指雪中车轮和冰上柱子的形象。 古来稀:古人很少看到过。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喻怀、托物言志的诗。诗中通过写自己多次被朝廷征召而担任小官,身穿短衣的情景
次韵 北邙新旧只累累,何惜心怀不醉归。 是处人家作寒食,海棠初发杏花飞。 注释: 次韵:应和他人的诗歌,用词与原诗相同。 北邙:指洛阳附近的邙山,这里借指墓地,因为洛阳附近埋葬着许多名人。 何惜:怎么忍心。 心怀:心里想的事。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为禁火节,冷食,即无烟热的食物。古人认为清明前后一百天内的禁忌最多。 海棠:春末夏初开花的植物,又称“断肠花”。 始发:刚刚开放。 赏析:
【注释】 破晓:天刚蒙蒙亮。鸣钲(zhēng):古代军乐队用锣等打击乐器发出的响声,以报时或催阵。彩舫:装饰华丽的船。近昏:日落的时候。吹笛:吹奏笛子。认旗亭:指看到旗亭的灯笼。旗亭:古代市井中卖酒食的小摊,也用作旅馆、旅舍的别称。联翩(piān):形容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诗人的诗情文思如群马奔腾。眼觉醒:使人从梦中醒来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次宴会中的所见所感
次韵 太湖渺渺浸苏台,云白天青万里开。 莫道吴中非乐土,南人多是北人来。 注释: 次韵:这是一首次韵诗,作者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作,因此需要按照原诗的格式进行创作。 太湖渺渺:太湖广阔无垠,水天一色。 浸苏台:湖水浸润着苏州的园林。 云白天青:云彩映衬着天空,使得天空呈现出一种青色。 万里开:无边无际地展开。 莫道吴中非乐土:不要说吴中不是乐土。 南人多是北人来:南方的人多,北方人少。 赏析:
【注释】 山中滋味:指山中的清苦滋味,即“山人”之词。山人:指隐士。 弄云微月生:指天边微云和明月交相辉映的景象。 【赏析】 《次韵》是诗人对友人的诗作所作的答谢之作。全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写诗人与隐居的朋友在山水间吟诗作对的情景。 首句“指点苍茫句欲成”的意思是说诗人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色,心中已经酝酿好了诗句。这里用“指点”一词,写出了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时的兴奋之情。
晴霭分明是画成,淡容轻态最关情。 鸟声不尽蝉声起,花影才收竹影生。 注释:晴空万里,云雾散尽,天空中的景象分明就像是一幅画,其中淡雅的云彩和轻盈的姿态最为动人,它们牵动着人们的心弦。鸟儿的声音虽然已经消失,但蝉儿的鸣叫却接踵而至;花影刚刚消散,竹影又开始出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图。首句“晴霭分明是画成”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天空中的云彩比作画作,展现了其清晰而优美的形象
【注释】 熟:指庄稼成熟。万宝:形容丰收。西畴:田野的西面,即西边。新凉:指秋天凉爽的气候。歌吹:指唱歌、吹奏乐器。情:人情。瓦盆:一种陶器,有底无盖。应:回应之意。打谷:收割谷物。酒兴:指饮酒的兴趣。生:兴起的意思。赏析:这首七律描写了秋收季节的农村景色和生活情景。首句写雨后西畴的丰收景象;二句写秋凉时节的人情;三句写田家的生活情趣;末两句写秋收时人们饮酒作乐的情景。全诗语言朴素自然
注释: 1. 青入灵山玉削成:形容山峰的颜色青翠,如同玉石一样晶莹剔透。 2. 群峰罗列有心情:形容群山罗列的景象,仿佛有某种情感在其中。 3. 眼明忽卷孤城雨:形容在明亮的眼睛下,忽然卷起了一场孤城的雨。 4. 风定白云浓淡生:形容风停后,白云的浓淡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佳作,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群山、孤城、云彩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1. 次韵:这是一首应他人之作而作的诗。 2. 交道:指仕途。 3. 利害俱成风:形容世事变化无常,利益和危险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4. 土:这里指弃官归隐。 5. 宿业:旧习,长期从事的职业或习惯。 6. 反不类贱工:反而不像一个卑贱工匠那样。 7. 平陆:平坦的土地。 8. 渺(miǎo)成江:辽阔到可以成为江河了。 9. 杰雄:杰出的人物。 10. 阮籍:晋朝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注释: 人梅两相得,雪云阴复开。 此时对自足,朝夕为谁催。 遇花既攀折,寻香试徘徊。 山意动诗兴,优哉而悠哉。 译文: 梅花与人共赏,雪后云阴又现晴。 此时自感满足,朝朝夕夕为何忙? 遇到花儿便攀折,寻觅香味来徘徊。 山意引发诗兴来,悠闲自在真快乐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留诗炼字稳,读者无此识。 共看庭前桂,不改旧时碧。 洗盏取酒来,饮尽莫留滴。 醉后气易平,长哦对泉石。 逐句释义如下: 1. 留诗炼字稳,读者无此识。 - 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在写作时非常谨慎,每个字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和打磨,使得作品的文字既稳固又难以辨认。这里的“识”可以理解为“识别”,意味着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让人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 2. 共看庭前桂,不改旧时碧。 -
次韵 宴坐寂不动,笔砚亦当屏。 空虚四壁悬,况此夏方永。世涂缘业多,荆棘万蓬梗。痛扫终未除,中抱绝清囧。老身伸缩馀,妙处颇能领。时舒腰脚顽,那复吊形影。日长掩关卧,睡熟呼弗醒。客来曾几何,间亦乏酒茗。富贵今金张,功名更邓耿。有味是桑麻,肥遁义尤迥。朋从赵与尹,堂齐偶邻并。欢言修敏家,俱可话闲静。此趣人勿惊,吾诗聊自省。 注释: 1. 宴坐:坐着饮酒。 2. 笔砚亦当屏
次韵 不须酒畔狂吟里,梦破寒亭自惊起。 一梢孤月带霜华,灵山漫澈冰溪水。 尘劳空度几星霜,画手犹能眼界香。 午夜城头吹画角,绿毛么凤堕其旁。 不怕花前不我知,只愁花后少人思。 如今纸上闲言语,未抵依稀落墨时。 译文 不需要在酒旁疯狂地吟诵; 梦中被冷清的亭子惊醒。 一弯孤月洒下银辉,映照出霜花。 灵山之泉清澈如冰,流过冰溪。 尘世的烦恼只是虚度了几年时光,但画工的手艺仍然让我感到满足。 深夜里
懒作千年调,偷闲得几回。 吟坛元不峻,俗驾可曾来。 注释:我不愿意做千年不变的东西,偶尔也偷得几天闲暇。诗坛上本来没有什么高峻的壁垒,庸俗的车马怎么能进入呢? 藓碧墙阴合,榴红屋角开。 注释:苔藓斑驳的墙壁下,是郁郁葱葱的绿意;鲜艳的石榴花在屋角盛开。 枕肱真乐在,饮水当传杯。 注释:枕着胳膊睡觉,真是一种乐趣;喝水时应该举杯传饮。 赏析:此诗写诗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和赞美
次韵 时清叹陆沈,楚泽伴渔吟。 探索圣贤语,发明天地心。 无机棋少著,有趣树多阴。 坐上皆知己,赓酬夜向深。 译文: 我感叹时光的流逝,就像陆地沉没在水下; 楚地的水乡是我常去游玩的地方,那里有我陪伴钓鱼的人。 我深入探索圣贤的话语,发现其中的奥秘和智慧; 我发现大自然中的规律,发现天地之间的奥秘。 棋盘上的围棋很少被下着,有趣的事物却很多; 坐在宴会上的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互相酬唱直到深夜
注释: - 次韵: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在原诗的基础上重新创作。 - 疏窗小博山:指窗户上挂着的一个小博山香炉。 - 窗外鸟关关:形容窗外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 - 占得江湖隐:指隐居在江湖之间的生活。 - 佐成天地闲:意思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檐牙丛筱碧:指屋檐下生长着茂盛的竹子,颜色是碧绿色。 - 墙隙两鸠斑:指墙上裂缝中栖息着两只斑鸠。 - 痴坐不知晚:指一个人静静地坐着
诗句解释: 1. 吟边 - 指在诗的创作过程中。 2. 逡巡风雨催 - 意思是诗人被风雨之声所催促,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 3. 秋空萧索声隐雷 - 形容秋天的天空空旷而寂静,声音细微到几乎听不清。 4. 老松相应发清响 - 指松树随风作响,发出清脆的声音。 5. 疑伴吹箫仙子来 - 感觉好像有仙女般的吹箫人在风中飘过。 6. 当年作楼远尘务 - 回忆起过去远离尘世纷扰的日子。 7.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冥迷江树外,一鸟破云还。 - 注释: “冥迷”意味着迷茫或恍惚,“江树外”指远离尘嚣的江边树木之外。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和迷茫之感。 - 译文: 在迷茫的江边的树木之外,有一鸟儿冲破云层飞回。 - 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孤寂感。 二、雨雪干坤变,干戈笔砚闲。 - 注释: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李公择梅花三首·其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南山北岭总成林,野妪名园独擅金。 南山北岭的树木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只有那位名叫“野妪”的人种下了名贵的金桂树。这里的“野妪”是指一个普通的女人,她用勤劳的双手种下了自己的金桂园,使得这个小小的地方变得如此美丽。 实熟每忧风雨横,根蟠谁念岁华深。 果实成熟时总是担心风雨会打落,根扎得深却不知岁月已深
本诗《次韵》由元朝的王冕创作,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时局变动的忧虑。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生民日日叹零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普通民众生活的担忧。在古代社会,农民、工匠等底层人民的生活常常处于贫困和艰难之中,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辛酸和无奈。这里的“叹零丁”意味着他们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王冕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民生的关切和同情。 2. 惟听中朝说太平
【注释】 林宗:东汉末著名人物,名重天下,被尊为“三君”之一。去:离开这里(指洛阳)。满巾:雨淋湿了衣帽。苏老:苏轼。归来:回到故乡。两屐泥:两脚沾满了泥。苏老归隐后常在黄州居住,故云。两屐,指穿着的鞋。 怀古:怀念古事。时默默:时而沉默无语。独栖栖:独自凄凉悲苦的样子。时,一作“思”。 水竹:指风景优美的江边竹林。公馆:官府的馆舍。相堤:即相国堤,是汴河上的长堤,因北宋宰相曾布而得名。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聚会时所作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大海和浮沤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次韵:这是诗的格式要求,意味着这首诗是对原诗的回应或模仿。 大海相环宛一洲,浮沤乍起已千秋。 注释:大海环绕着岛屿,浮沤(泡沫)乍起已经有千年了。这里用“大海”和“浮沤”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世界的广阔。 三壬笑向人间世,四癸时寻物外游。 注释:第三壬日(农历)人们嘲笑人世间的事
索居郭外的萧疏景致,秋风初起,落叶纷纷。 少出时对今日事茫无头绪,而老来仍孜孜不倦地读古人书。题诗远寄何需烦尔传信,载酒相过尚忆渠昔日情。 见说汾阳多贵客,问君谁是马相如,此句既指汾阳王的尊贵地位,又暗指马相如的才学高超,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赞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首联“索居郭外景萧疏,况是秋风落木初”描绘了诗人独自居住的环境,秋风吹过
【注释】1.次韵:应和别人的诗词。2.清尊不成釂:指酒醉,喝得太多而醉了3.闲坐:悠闲地坐着4.昏鸦:黄昏的乌鸦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首句“老去头添雪”用“雪”字喻白发。第二句“愁来眼着花”用“花”字比喻愁苦。全诗写诗人在酒中消愁,却反惹愁上心头
这首诗是一首次韵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敬仰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句释义: 1. 有客惭毛遂,何人荐马周? 注释:有客人感到惭愧,因为他不能像毛遂那样勇敢地站出来,也没有谁能像马周一样被推荐。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和才华的怀疑和不安。 2. 霜枮铜雀砚,风冷木绵裘。 注释:秋天的寒气让铜雀台边的砚台上结了霜,冬天的寒冷让人穿着木制绵衣感觉寒冷。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次韵 “次韵”通常指对某首诗或歌曲进行重复创作,以表达对原作的敬意或回应。在古代文学中,次韵是一种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模仿原作的风格和情感来展现自己的才情。 2. 将军号令凛寒冰 注释: "将军"指的是古代军队中的高级将领,具有很大的权力和影响力;"号令"指的是指挥、命令,表示将领发出的指令;"凛寒冰"形容声音或命令如同冰冷刺骨,给人以强烈的震慑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宴会上所作,其内容主要是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哲学的抒发。下面逐句解释: 次韵 懒能策蹇诣时官,且唤青山共倚阑。 懒能:不愿意去(参加) 策蹇:骑马(指步行) 时官:朝廷中的官职 谒:参拜、谒见 青山共倚阑:与青山相伴 译文:懒得去(参加)朝廷上的官职,就请青山作伴,一起在栏杆旁坐着。 春到谩寻花作友,客来须借酒为欢。 春到:春天到来 漫:随意、任凭 寻花作友
诗句解读 1. 节序匆匆又落花,几回沧海叹乘槎? - “节序匆匆”:指时间迅速流逝。 - “又落花”:形容春天的美景已经过去。 - “几回沧海”:大海无边无际,常用来比喻时间的广阔与人生的短暂。 - “叹乘槎”:乘槎(一种木筏)泛指海上旅行或探索未知的事物。 - 结合上下文,诗人可能在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无常。 2. 不闻庭竹来鸣凤,只见宫槐噪晚鸦? - “不闻庭竹来鸣凤”
子殷勤何处来,清谈煮茗不论杯。 五更门外过风雨,四月街头买杏梅。 喜客有情窗动竹,吟诗无兴砚生苔。 君家白酒何时熟,病起应须去不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生活的关心。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子殷勤何处来:此处的“子”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而“殷勤”则表示这位朋友的到来充满热情和诚意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次韵 池塘过雨水生漪,倚槛观鱼自悦怡。 长日似添诗有趣,故人因为病相知。 凉风忽过帘钩动,午箭初长刻漏移。 何处榴花照人面,隔墙红过两三枝。 译文: 池塘里的水因为降雨而泛起涟漪,我倚在栏杆上观赏鱼儿自在游弋。漫长的日子似乎增添了诗歌的乐趣,老朋友因为我因病而相互关心。突然一阵凉爽的风掠过窗帘的结扣
次韵 江南三月踏残芳,白苎衣轻树影凉。 曲巷银灯先马去,谁家翠袖隔帘香。 细歌《金缕》鸣牙板,新酒檀槽出玉浆。 卧病日长思往事,买舟乘兴过沧浪。 注释: 1. 次韵:即“和诗”,是古代文人之间相互酬唱诗歌的方式。此处指的是作者在别人(可能是友人或前辈)的诗中寻找灵感,然后自己进行创作并附上自己的诗句。 2. 江南三月:指的是春季的江南地区,这里的江南指中国的南方地区,特别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注释:年纪增长,头上增添了白发,愁绪袭来,眼中布满了皱纹。美酒难以成醉意,悠闲地坐到了黄昏时分,乌鸦开始归巢。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诗人在晚年时的感受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感慨。首句“老去头添雪”描绘了诗人年迈后头发变白的情景,形象生动。次句“愁来眼着花”则表达了诗人因忧愁而眼睛布满皱纹的痛苦。第三句“清尊不成釂”意味着诗人无法借助美酒来驱散心中的忧愁
次韵 客中岁晚正天寒,几度行藏独倚阑。窗眼奏竽风借隙,檐牙间玉雪留残。同门合志成三益,剪烛论文羡二难。空作孤山香影梦,此君相对祇苍官。 注释: 次韵:应和别人的作品。 客中:客居他乡的人。 岁晚:年老。 正天寒:天气寒冷。 几度行藏:多少次的行踪与藏身之地。 倚阑:靠在栏杆上。 窗眼奏竽:从窗户里吹箫。奏,奏乐。 风借隙:利用空隙吹箫。 檐牙间玉:屋檐像玉石一般。 雪留残:雪花飘落下来。 同门
次韵: 朔风漠沙白,瘴日越荔丹。 出门万里道,争似二顷田。 拜尘素所薄,知命复何言。 鄙夫竞声利,石火寒无烟。 清风桐江水,捷径终南山。 丈夫时用舍,所贵无泚颜。 得丧固一瞬,芳臭俱百年。 坦途有覆辙,穷哭谁复怜。 乾坤渺无际,我身虱其间。 浩气贯元化,渐著岂不关。 见可乃合道,行险只自残。 平生作霖志,讵肯怀土安。 风云有嘉会,时至容何难。 振翮青霄端
诗句释义: 1. 岁月无情空自惜:岁月如刀,无情地割断了一切,让人只能徒增伤感。 2. 生平多故复何堪:一生历经多次变故,已经承受不起更多的打击。 3. 雕虫翻笑成疏拙:比喻技艺不精,如同雕刻的虫鸟,看似精美却显得笨拙。 4. 集蓼何心较苦甘:对比蓼草(一种植物)的苦与甜,表示自己无心比较,只关心自己的感受。 5. 炯炯丹心惟爱国:形容内心坚定、充满爱国之情,如同明亮的宝石。 6.
次韵 山从远浦尽,路向断桥过。 破屋鸣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华毂,小隐隔蓬窝。 出处从吾好,前川寄一蓑。 注释:山从远浦尽,路向断桥过。破屋鸣春雨,寒潮送晚波。故人耀华毂,小隐隔蓬窝。出处从吾好,前川寄一蓑。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全诗以景入画,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登高时所作,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怀来抒发情感。 诗句解释: 1. 次韵(即重唱) 2. 春晴载酒一登台(春日晴朗,我提着酒登上高台) 3. 指点河山落日回(夕阳下的山河景色,令人感慨万千) 4. 万顷波翻楼橹接(广阔的水面上,楼橹被水波推得摇摇晃晃) 5. 极天云静画图开(云层静止,如同画中一般美丽) 6. 忧时每忆批鳞疏(常常怀念过去的政治清明时期) 7.
万树桃花燃起,一洞映出霞光,结茅洞口是谁家? 不知这是哪个年代,惯见春山开花。 石窦引泉水鸣碧玉,药炉有火煮丹砂。 年来九转功将就,普济群生应未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首句中的“万树桃燃一洞霞”,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桃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红色的花朵。这里的“万树”意味着春天的生机盎然
【注释】 风:指龙卷风。生长夏:指夏至时节。不鸣条:指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最长,故不鸣条。 好雨知时:好的雨懂得及时,及时滋润万物。沃翠苗:滋润着翠绿的禾苗。 卷云归晚洞:卷起云雾回到深山之中。归晚洞:归入晚洞。晚洞:指深山中的洞穴。 鲛人推月上秋潮:鲛人驾船,将月亮推到秋天的潮水之上。秋潮:指初秋的潮水。 灵槎:神游太空的木筏,也代指仙人。正近:正好接近。黄姑渚:地名
【赏析】 《送人南游》,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的惜别的深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首联写送别时的景色:祈连山上太阳快要落山了,黄云万里天迷迷茫茫。次联写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江南已见雁北向,塞上遥闻乌夜啼。三联写送别的感受:南北相望春梦杳,可怜日月笼中鸟。四联写朋友的远行:霜高沙碛剑衣寒,月堕穹庐角声晓。五联写对朋友的期望:忆昨公馆春茫茫,手援绿绮弹宫商。六联写朋友的离别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与语言的综合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理解全诗大意,分析诗句的含义。最后再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并赏析即可。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诗人借景抒情,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首联“榴火烧新绿”,榴花盛开,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绿意萌生。次句“荷花煽暖晴”,荷花盛开,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人们心情畅快。颔联“郁林啼鸟乱”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诗人在春天里看花赏景的心情,后四句写作者的归隐思想。 “次韵”是应和别人的诗词而作,与原诗内容、词性相同,平仄相对,韵律协调的诗歌形式,叫次韵诗。 【答案】 译文: 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晴朗的天空,正是春天最和谐的时候,年迈的人看着花儿,心中涌起很多感触。 我长久地领悟了做官的心思象蝴蝶一样虚幻,我已经把心事托付给海上的波浪。
次韵是宋代文人在别人诗词之后,依其原韵所作的诗。这首次韵的诗句如下: 小园风景浩无边,都在斜阳柳影前。 榴火带风红满地,草烟和雨碧连天。 鹊遗巢去鸠争入,蛛曳丝来蝶倒悬。 只恐醉时情兴没,预先分付与吟笺。 注释与赏析: 1. 小园风景浩无边: 描述小园中的风景广阔无垠,无边无际。"浩"表示广阔、宏大。 2. 都在斜阳柳影前: 所有美丽的风景都沐浴在斜阳的余晖和柳树的影子之下。 3.
注释: 我昔度瘴海,夜浪光熳熳。 我过去渡过瘴气弥漫的大海,夜晚的波浪光华灿烂。 经旬困掀簸,饮食借日旦。 经过十几天颠簸和摇晃,饮食只能等到白天才有。 动辄值墙壁,更觉归心懒。 动不动就遇到墙壁,更加觉得回家的念头变得慵懒了。 平生百念灰,但有身为患。 一辈子的各种念头都已灰飞烟灭,只要有身体在就成为最大的烦恼。 卧看生与死,两者无可拣。 躺在床上看着生命的诞生和死亡,两者都难以选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次韵白公四首》。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1. 先生绛阙姿,名字占仙籍。 - 这是赞美白公(白居易)的才华和名望。"绛阙"指的是唐朝的皇宫,"名字占仙籍"则表示他在文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2. 妙年取荣名,翰墨乃其职。 - "妙年"指的是年轻时,"取荣名"意味着在年轻时就取得了显赫的成就,"翰墨"则是指写作和书法,这是文人的基本职责。 3. 而云赋归欤,戏语吾不逆。
【注释】 相从:互相交往。忘年:不拘年龄,意气相投。顽鲁:愚钝。幸:幸好。一欢:一次欢聚。难把玩:难以长久。转顾:回头。陈迹:过去的事。工寝饭:专心于睡觉吃饭。适:安逸。遥知:远远地知道。诧:惊讶。颇尝:曾经有过几次。客:指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是作者对某位朋友的问候之作,诗人与友人相从甚欢,而这次相聚却很短暂,故有此作。 首联“相从可忘年,顽鲁幸勿责。”表明诗人与友人相处甚欢
【注释】 银盏:指盛酒的银杯。介寿:表示祝贺。天孙:天上的织女星,即七夕节时的牛郎和织女的化身。天钱使:天上的织女星,负责掌管人间钱财的神仙。牵牛:指牛郎星,也是七夕节时的牛郎和织女的化身。欠钱:比喻欠缺钱财。 【译文】 银光闪闪的酒杯双双举起,祝福你长寿;再摆上瓜果助兴红筵,祝酒更欢畅。 天上的织女自有她掌管的金银财宝,不像牵牛星只有一点微薄的财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宴乐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