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遍池塘草。过清明、妒春风雨,春残人渺。无可奈何花落去,肠断离情难道。忍检点、零星遗稿。一念相思更番读,惹伤心、更把心萦绕。千万语,总嫌少。
危楼半角斜阳照。问从今、怨怀孤愤,何时能了。双眼泪痕乾不透,去去寻思悽吊。料地下、应知余抱。指望虹桥桥边路,叹青青、一例年年扫。非痛哭,即狂笑。

【注释】

①金缕曲:词牌名。

②池塘草:指池边的草丛。绿遍:形容池边草丛茂盛,满目翠绿。

③过清明、妒春风雨,春残人渺:春天过去,风雨交加,春天已逝,人烟稀少。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肠断离情难道:花儿已经凋零了,令人痛心;离愁别恨,让人难以承受。

⑤忍检点、零星遗稿:不忍细看那些零散的诗稿。

⑥一念相思更番读,惹伤心、更把心萦绕: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那些充满思念的诗篇,让人更加痛苦和不安。

⑦千万语、总嫌少:千言万语,都显得不足表达我内心的哀伤。

⑧危楼半角斜阳照:夕阳斜照着高高的楼台。

⑨从今、怨怀孤愤,何时能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将心中的怨恨和愤怒全部发泄出来。

⑩双眼泪痕乾不透:两行泪痕已经干了,却仍然无法止住泪水。

⑪去去寻思悽吊:去到那里,独自悲伤哭泣。

⑫料地下、应知余抱:料想地下的人一定理解我的悲痛。

⑬指望虹桥桥边路:希望在桥边的路上能找到安慰。

⑭非痛哭,即狂笑:不是大声痛哭,就是放声狂笑。

【赏析】

《金缕曲·绿遍池塘草》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此词为悼亡词中的代表作之一。上阕写词人与亡妻离别后的凄清景象,以及心中无尽的思念和哀伤;下阕则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和对现实的无奈感。

上阕起句“绿遍池塘草”,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却又令人伤感的图画。接着词人以“过清明”三字过渡到现实,描述了春天过去,风雨交加,春天已逝,人烟稀少的景象。这种场景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对,无法逃避。接下来,词人通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内心的失落和痛苦。

下阕开始时,词人以“危楼半角斜阳照”开头,营造出一片凄凉的气氛。然后,他表达了自己的怨恨和愤怒,认为从现在开始,他要将所有的怨恨和愤怒都发泄出来,让它们无处藏身。紧接着,词人写到了自己的泪水,虽然已经干涸,但仍然无法止住。这两句表达了词人的悲痛和绝望。

在最后的两句中,词人设想了未来的情形,希望能够找到某种方式来安慰自己,无论是大哭还是狂笑。然而,无论哪种方式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这种对未来的无力感和对过去的无尽思念,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无尽的哀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