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嬉春画鼓,迎岁绣幡,半湖灯舫相倚。响竹惊鸦,素波泛蚁。草草辛盘风味。六博酣歌,判教忘了,征途憔悴。任远空、一抹烟痕,冷却君山眉翠。
乘兴船窗更启。待桃符句索,彩毫闲试。奈天角孤云,尚隔故园千里。吟香旧、馆玉笺谁寄。几日新韶弹指。嘱好梦、今夜先归,看取梅花开未。
注释:
丙午年除夕夜,我泊舟在洞庭湖的鹿角山,写下我所见到的景象。
又嬉春画鼓,迎岁绣幡,半湖灯舫相倚。响竹惊鸦,素波泛蚁。草草辛盘风味。六博酣歌,判教忘了,征途憔悴。
任远空、一抹烟痕,冷却君山眉翠。
乘兴船窗更启。待桃符句索,彩毫闲试。奈天角孤云,尚隔故园千里。吟香旧、馆玉笺谁寄。几日新韶弹指。嘱好梦、今夜先归,看取梅花开未。
译文:
又嬉春画鼓,迎岁绣幡,半湖灯舫相倚。
响竹惊飞的乌鸦,清澈如水的涟漪中蚂蚁般漂浮着。草率地品尝了丰盛美味的食物。六博游戏欢声笑语,让我忘记了旅途带来的疲惫。乘兴而去船窗重新打开,等待桃符的诗句,随意尝试用彩色的毛笔。无奈的是天上飘浮的孤云,仍然隔着故乡的距离。吟咏的香气依然存在,但曾经的书屋已被岁月遗忘,谁还能寄去书信呢?这几天的新诗弹指之间就过去了。希望好梦能陪伴我今夜归来,看看梅花是否已经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在除夕之夜,泊舟于洞庭湖畔,观景抒怀,思念故乡的诗歌。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夜景和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又嬉春画鼓,迎岁绣幡,半湖灯舫相倚”,写出了洞庭湖的美景与热闹氛围。这里的“嬉春画鼓”和“迎岁绣幡”都表现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半湖灯舫相倚”则描绘了湖面上灯火辉煌的景象,为整首诗歌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颔联“响竹惊鸦,素波泛蚁”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响竹惊鸦”和“素波泛蚁”都是对自然景象的精细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中。
颈联“草草辛盘风味。六博酣歌,判教忘了,征途憔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洞庭湖畔度过的欢乐时光。这里的“草草辛盘风味”和“六博酣歌”都是对宴会场景的生动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宴会的热烈气氛和诗人内心的愉悦。而“判教忘了,征途憔悴”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因长时间在外漂泊而导致的疲惫不堪。
尾联“乘兴船窗更启。待桃符句索,彩毫闲试。奈天角孤云,尚隔故园千里。”则是通过描绘船窗外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里的“乘兴船窗更启”和“桃符句索,彩毫闲试”都是对船窗外景色的生动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期待。而“奈天角孤云,尚隔故园千里”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因长时间在外漂泊而导致的孤独感。
全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对洞庭湖的美景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