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吟罢,我亦去钱唐。宦海路茫茫。春寒容易吴蚕死,秋风依旧越禽忙。酒鳞边,灯影背,细思量。
且莫说、长安萝补屋。更莫忆、长沙人倚玉。尘世事、总堪伤。孤衾不暖残年梦,征衣空叠旧时香。算前途,须忍泪,过潇湘。

【注释】:

  1. 最高楼:词牌名,又名“秋蕊香”、“玉蝴蝶”。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六仄韵;上下片各三平韵、一叠韵、两入韵。
  2. 微吟罢:微声吟诵后作罢。
  3. 钱唐:今浙江杭州一带,古代称为吴兴郡,因地近钱塘江之滨而得名。
  4. 宦海路茫茫:仕途道路迷茫而渺远。
  5. 春寒容易吴蚕死:春天寒冷,很容易使吴地的蚕死去。
  6. 秋风依旧越禽忙:秋天来临,风仍然凉爽,但越地的鸟儿却忙个不停(指捕食昆虫) 。
  7. 酒鳞边:酒杯旁边泛着波光。
  8. 灯影背:灯光照在屏风上的影子。
  9. 细思量:仔细想一想。
  10. 且莫说:暂且不要说。
  11. 长安萝补屋:用长出蔓藤的草做成房屋的屋顶。这里指生活艰难。
  12. 更莫忆:再不要回忆。
  13. 长沙人倚玉:长沙地区的人依靠玉石为生。
  14. 尘世事,总堪伤:世间的世事,总是让人伤心。
  15. 孤衾不暖残年梦:孤独的被子不暖和,不能入睡做新年的梦。
  16. 征衣空叠旧时香:战袍已经破旧,只能闻到过去的衣服的香味。
  17. 算前途,须忍泪,过潇湘:想到将来的处境,必须忍住泪水,度过潇水、湘水。
    【赏析】:
    此词是辛弃疾南归后的作品,写他初到江西任职时的感伤心情。
    “微吟罢,我亦去钱唐。”起首二句,点明地点和时间。作者刚吟完诗便离开钱塘(今浙江杭州),踏上了漫长的宦游之路,踏上了漫漫求仕之路。词中“我”是第一人称,表明词人是以第一身的角度来叙述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词人的主观情感,突出了词人的主体意识。
    “宦海路茫茫”,以“茫茫”二字来形容官场的黑暗与险恶,表现了作者对仕途的不满和失望。作者把官场比作“茫茫”的大海,暗喻仕途如同茫茫大海一样令人茫然无措。
    下阙写词人身处异乡,思念故乡之情。“春寒容易吴蚕死,秋风依旧越禽忙”,这是对江南自然景色的描绘。春天到来,寒气逼人,使得南方的蚕都死了,而秋风依然吹拂着南方的天空,使得北方的鸟儿都忙碌起来,准备迁徙到南方去过冬了。这两句既写出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又暗寓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酒鳞边,灯影背,细思量。”这三句词是写词人在异乡饮酒赏月的情景。“酒鳞边”是指酒壶边上的波纹,“灯影背”是指灯影映在屏风上的影子。这些描写都是用来烘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且莫说、长安萝补屋,更莫忆、长沙人倚玉。”这三句词是写词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况。“长安”是指唐朝的京城长安,“长沙人倚玉”是指唐代诗人李白曾写过《赠汪伦》一诗,其中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诗是李白借物抒情,表达他对好友汪伦的深情厚谊。然而,如今词人身处异乡,却无法与友人相见,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尘世事,总堪伤。”这句词是词人对自己遭遇的感慨。词人感叹世事无常,人生多舛,总是让人伤心。“孤衾不暖残年梦。”这句词是词人对孤独的夜晚的想象。他躺在床上,四周寂静无声,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他度过漫漫长夜。在这样的夜晚里,他只能在梦中寻找一些温暖的感觉。然而,当他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依然冰冷如昔,无法入睡做新年的梦。
    “征衣空叠旧时香。”这句词是词人对自己战袍的回忆。他回忆起自己曾经穿着战袍出征打仗的日子,那时的战袍虽然破旧,但是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然而如今,他已经离开了战场,回到了家乡,但是那种香气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心中。
    须忍泪,过潇湘。”这句词是词人对自己的期望。他希望自己未来的生活能够顺利一些,不再像现在这样充满坎坷和挫折。然而他知道,这一切都需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在这里,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默默地忍受着泪水的流淌。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