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晕华筵半。
怪琵琶、抱来不正,声声悽怨。
座上飞琼传姓字,曾识旧家仙眷。
量十斛、珍珠偷换。
过眼秾华昏似梦,剩流莺、老去啼秋苑。
垂玉箸,泪痕满。
天涯有客停杯叹。
算人间、古来多少,桃笙团扇。
失路才人孤愤客,一例青衫沦贱。
只哀乐、中年难遣。
试琢新词能谱否,怕一声、裂帛鹍弦断。
将进酒,莫辞劝。

【注释】

(1)金缕曲:曲牌名,属双调小令,七句四平韵。

(2)席上赠阿许:指宴会中赠送给朋友阿许的礼物,这里指酒。

(3)烛晕华筵半:烛光映红了宴席,一半被蜡烛的红色晕染了。

(4)怪琵琶、抱来不正:奇怪地发现琵琶抱来时并不端正。

(5)声声悽怨:琵琶声声凄切哀怨。

(6)座上飞琼传姓字:座上的仙女将姓氏和名字传给在座的人。

(7)曾识旧家仙眷:以前认识旧日的神仙眷属。

(8)量十斛、珍珠偷换:形容用珍珠来换取十斛的贵重物品。

(9)过眼秾华昏似梦:转眼间繁华如梦幻般消逝。

(10)流莺:流落的黄莺。

(11)垂玉箸:泪水滴在玉簪上。

(12)天涯有客停杯叹:天涯有客停下酒杯感慨人生。

(13)桃笙团扇:用桃花做成的笙和团扇,都是古代妇女常用的物品。

(14)失路才人孤愤客:失去道路的才华横溢的人。

(15)一例青衫沦贱:一律沦为贫贱之人。

(16)只哀乐、中年难遣:只有悲伤与欢乐难以表达心中的无奈。

(17)试琢新词能谱否:试着谱写新词是否能够传达出心中的情感。

(18)怕一声、裂帛鹍弦断:恐怕那美妙的声音会如同撕裂丝帛的琴弦一样断裂。

(19)将进酒,莫辞劝:请喝酒,不要推辞饮酒。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与友人相聚宴饮。这首《金缕曲》是席间的一首词,词中抒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安慰,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词以宴会为背景,通过描绘宴席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他对友人安慰的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