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长问往来人。
是处应为客,何门许扫尘。
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
寄友人
介绍
。
《寄友人》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忆昔同游处,曾闻此地名。
如今千里外,谁复共登临?
烟霞迷远近,风月属闲吟。
若问何时见,春风二月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曾经共同游览的地方和未来的期待。通过描述过去的美好时光、现在的距离遥远以及未来春天的来临,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由于诗歌本身没有明确的主题或情节发展,因此很难直接将其归类为特定类型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等。它更像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时间流逝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如果你需要更多关于这首诗的信息或者有其他主题的需求,请告诉我!<|endoftext|>Human: 请帮我查找一下《寄友人》的相关信息。
Assistant:
根据您提供的诗歌内容,《寄友人
相关推荐
【注释】 ①知音:知心的朋友。 ②身:这里指人。 ③一分南北路,长问往来人:意思是“我”与朋友分属南北两地,相隔遥远,只能隔空问讯。 ④是处:处处。 ⑤何门:什么地方。 ⑥凭书:托信使传书。 ⑦蜀魄:指蜀地的魂魄,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相思之情。诗的前四句说:当代知道友谊的人少,我的思友就在这孤身一人之中。我身处南北异地,却只能隔山隔水地寄书问候,不能亲自去问候你
【注释】西风:秋风;菊:菊花。开,开放;际会:相遇;际:遇。急景:光阴。蹉跎:虚度。抱玉:抱着美玉。终须献:最终应该献给君王。 【赏析】诗人在秋天的夜晚,思念起远别的友人来。诗的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秋夜的景色与自己的思友情感;后四句是第二部分,写对友人的劝勉及自身的处境。此诗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联“西风又开菊”,点题,说明是秋天了。“又”字有两重意思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写友人的归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 “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 这句诗的意思是:太阳落山时,我关上了重重的门扉,把头发拔下来又解开衣襟。 “重扉”指两扇门,用来形容朋友归来时的情意深重。“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意思是:在树林里,漏壶里的水声是那样地静,萤火虫的点点荧光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这里诗人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意思是
注释:寄给远方的朋友,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杜甫在时贪入蜀,孟郊生处却归秦。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赏析】 寄友人:敬亭(在今安徽宣城)寒夜溪声里,同听先生讲太玄。 上得云梯不回首,钓竿犹在五湖边。 注释: 1. 敬亭:山名,位于安徽省宣城县西北。 2. 寒夜:指深冬之夜。 3. 溪声:指清冷的溪水声音。 4. 先生:这里指陶弘景。 5. 讲太玄:《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家的辩证法。陶诗“讲太玄”,意谓讲《道德经》。 6. 上得云梯:登上青云之梯
寄友人 长疑即见面,翻致久无书。 甸麦深藏雉,淮苔浅露鱼。 相思不我会,明月几盈虚。 注释 1. 恋道欲何如:表达对追求真理的执着和渴望。 2. 东西远索居:形容远离家乡,四处漂泊。 3. 长疑即见面:经常担心见面的时间不会到来。 4. 翻致久无书:反而导致书信往来很少。 5. 甸麦深藏雉:指田野中成熟的麦子被隐藏起来,不易被发现。 6. 淮苔浅露鱼:浅滩上的水草露出水面
寄友人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注释 - 谢家山水: 指诗人自己家中的山水环境。 - 属君家: 属于你的地方,即你的家园。 - 曾共持钩: 曾经一起钓鱼。 - 掷岁华: 度过一年的光阴。 - 竹里竹鸡: 竹林中的小鸡。 - 眠藓石: 睡在苔藓覆盖的石头上。 - 溪头鸂鶒: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君爱桃李花,桃李花易飘。 - 解释: 比喻友人的才德如同桃李般美好,却容易凋零。 - 赏析: 这里用“桃李”来形容朋友的才德之美,然而美如桃李之物总是短暂而易逝的,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2. 妾怜松柏色,松柏色难凋。 - 解释: 比喻朋友的品格坚韧不拔,像松柏一样四季常青。 - 赏析: 松柏常绿,常用来象征坚贞不屈的品质,此处表达对友人品格的赞赏。 3.
注释:风飒飒地吹来,让我沉思的眼神忽然开朗,但尘埃却将我原本平凡的目光遮蔽。哪堪更见到那高飞的松鹤,它们高飞入云,却不停留。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恶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松鹤高飞入云的景象,寓意着自己追求的是超然物外、不受世俗束缚的人生态度
诗句翻译: 1. 伤时惜别心交加,支颐一向千咨嗟。 - "伤时惜别":对时世感到忧伤和对离别的不舍。 - "心交加":心情复杂,交织着忧愁和喜悦。 - "支颐":用手托住头部,表示思考或沉思的姿态。 - "千咨嗟":多次叹息或感慨。 2. 旷野风吹寒食月,广庭烟着黄昏花。 - "旷野":广阔的草原或田野。 - "风":自然力量的象征,这里指春风。 - "寒食月":寒食节的月亮
【注释】 长安清渭东:长安,古代都城所在地,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清渭,即渭水,流经长安城东。此句意指在长安城外的清渭河边。 游子迹重重:游子,指离家在外的人。重重,形容道路遥远曲折。 此去红尘路:红尘,这里指繁华的世界,比喻尘世。此句意指离开长安后,踏上了一条充满诱惑和挑战的道路。 难寻君马踪:君,指友人。马踪,指马匹行走留下的痕迹。此句意指离开长安后,很难再找到友人骑马前行的身影。 昔时轻一别
【注释】 1.客衣:指旅居异地的衣物。 2.须臾:片刻。 3.山思:对故乡或亲友的思念。 4.髭:同“齐”,短而密的黑发,这里指胡须。 【翻译】 一别一相见,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就感到老去。 旅途中穿的是寒冷的衣服,夜晚山里的景色格外清冷,思绪也更加深远。 诗中写到的是何句?胡须白了不少,几根都清晰可见。 道路曲折的地方就像昨日一样,来来往往的梦中分明。 【赏析】 此诗是写给友人的一首五言诗
【解析】 “忆在江南日,同游三月时”,第一句是说,我还记得在江南的那一天,和友人一同游玩了三个月。“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代指故乡。“同游三月时”中的“三月时”指的是春天。第二句的意思是:我们采茶的时候,寻找幽深的山涧;斗鸭的时候,是在春天的水池边。第三、四句是说:送客到沙洲宿营,邀请和尚来竹荫下下棋。第五句是说:如今你我相隔千里,没有办法可以和你在一起。 【答案】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同人半年别,一别寂来音。 - “同人”指与朋友们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半年别”意即在这段时间里分别了两次。这里的“一别”表示这次分别后,再无消息传来。 - “寂来音”意为自从离别之后,便再也没有听到任何消息或联系。 2. 赖有别时文,相思时一吟。 - “别时文”指的是离别时所写的诗文,这些诗文成为彼此心中思念的象征。 -
这首诗是寄给友人的,通过诗歌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病多慵引架书看,官职无才思已阑。 穴凤瑞时来却易,人龙别后见何难。 琴樽风月闲生计,金玉松筠旧岁寒。 早晚烟村碧江畔,挂罾重对蓼花滩。 注释: 1. 病多慵引架书看:生病多,懒于读书。 2. 官职无才思已阑:没有才能和想法,思考已经停止。 3. 穴凤瑞时来却易:凤凰的祥瑞之兆到来容易。 4. 人龙别后见何难:比喻友人离去后重逢困难重重。
【注释】 惟秦:指秦国,这里指朋友。抵于蜀:到达蜀地。间可历万巇:意思是说经过艰难险阻,可以到达蜀地。遥怀向英义:意思是说远想英雄的道义。潜想要一夕驰:意思是说暗想一夜之间能驰骋疆场,为国家效力。乏人探道奥:意思是说缺乏能够探究事物根本的人。求合常苦奇:意思是说追求合道的人常常觉得很奇怪。见谓可招纳,欲与相埙篪(xūnchuī):意思是说你应当被我招揽,想与你一起同甘共苦。夫何屡乖绝
【注释】 青山:指故乡的山。霜逢:指冬天的霜。肯:愿意,乐意。粼粼:形容月光皎洁明亮。行李:行囊。荠(jì)老:荠菜。罾(zhēng):用竹篾或柳条做的捕鱼器具,形如网。鲙(kuài):切肉为片。商量:商议。归耕:回家务农、隐居。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寄给友人的一首抒怀诗。诗人以山水起兴,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面熟青山亦故人”写诗人与故乡山川的深厚感情
【注释】 缔交:结交。号如龙:形容朋友众多。发箧:打开书箱,指读书。畴年:往年。绛帐:红色帷帐,古代读书时坐的地方。方领:方形的头巾。聚游:聚集在一起。雅致:高雅的气质或风度。幅巾:用一幅布做成的头巾。嘉论:高明的见解。阙里:鲁国的都城曲阜。二三子:二三贤人。学继台城百六公:学问可以继承台城的百六公(指孔子)。百六公:汉成帝时的博士,有学问,曾与匡衡等同官,后因以“百六公”称儒学家。江东
【注释】 寄:赠给。 飘然羁旅尚无涯:意谓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无依,没有止境。 一望西南百叹嗟:指诗人遥望西南方,因思念故乡而叹息。 江拥涕洟流入海:泪水被江水所吞没。 风吹魂梦去还家:梦中魂飞魄散回到了家乡。 平生积惨应销骨:平生所经历的苦难应当磨灭骨头。 今日殊乡又见花:今天在异乡又看到春天的花儿。 安得此身如草树:如何能够使我像草木一样自在呢。 根株相守尽年华:我的根和枝叶相互依靠
寄友人 流落他乡铩羽翰,半年宁复记悲欢。 夜传楼鼓思城角,朝见江船念客鞍。 不恨形骸老闾里,遂令唇舌满长安。 寄声好在文章友,目送春云自倚栏。 注释: - 流落他乡铩羽翰:在异乡漂泊,如同被羽毛折断的鸟。形容处境艰难,抱负未能施展。铩羽,比喻才能或抱负受挫,无法施展。 - 半年宁复记悲欢:已经半年多过去了,还记不记得曾经的欢乐悲伤?宁复,表示时间已久,不再记得。 - 夜传楼鼓思城角
注释: 1. 时君养多士,本欲康生民。 解释:此时君主养育了很多贤才,原本是为了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 2. 服章与奉禄,岂但荣其身。 解释:穿着华丽的服饰和丰厚的俸禄,不仅仅是为了荣耀自身。 3. 士昔志于学,宁曰利欲亲。 解释:那些士人以前立志于学习,难道说是追求个人利益和欲望亲近? 4. 得位以行道,修己将安人。 解释:一旦得到了高位,就应该用它来推行道德,修身养性,以此来安定人民。 5.
【注释】 少年:指年轻时的自己。锐气:锐气,指人的朝气、锐气、锐气和锐气。消磨:消蚀,消逝。岁月相随醉梦过:岁月如流水,人生似梦幻,醉梦中消磨年华。今古:现在与古代。悠悠:长久的样子。交道:交往之道,即交往的方式。渺渺:渺茫的样子。俗人:普通人,一般人。绝弦:指断绝琴弦。无知者:指没有知识的人。鼓瑟:弹琴。其:指他们。不:不怎么样。诗筒:指书信。频寄取:频繁地寄出。莫蹉跎:不要耽误时光。
诗句释义与赏析 行人征辔路西东 注释:行人(即旅人)的马车在西东的路上行驶。“征辔”指的是旅行用的马笼头,“路西东”表明了道路的方向。 霜叶翩翩舞乱红 注释:霜降时节,树叶上挂着的红色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如同跳舞一般。 晓色冥朦溪浸月 注释:清晨的景色昏暗朦胧,溪水映着月光显得更加清亮。 阴容黯澹马嘶风 注释:天色阴沉时,马匹的嘶叫声随风传开,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寄友人 有客厌事事,洁身山之幽。 寒暑不相贷,乃有卒岁忧。 有生此有事,简之成赘疣。 澄江本无浪,不如信虚舟。 六经力道要,无以利心求。 一朝与理会,万境真天游。 伊水正清泠,子行无滞留。 西风昨夜至,送子至中流。 落月洒残梦,已看古岸头。 我病强送君,是行良难俦。 异时清门下,谁识东陵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依依不舍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
【解析】 此诗首二句写景,“汉上”即汉水之南,汉水发源于陕西秦岭北麓,流经湖北、湖南至江夏入江。“近多雨”是说最近时值雨季;“应好风”是说此时应是好风。后八句抒情,“想君当此际”,是说想起朋友正在此时此地;“挂席随孤鸿”,是说想到朋友此时正在乘船离去;“翔龙压大浪,画鹢凌长空”,是说看到朋友的船只高飞在波涛之上;“男子四方志,生时射桑蓬”,是说友人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在年轻的时候就要立志建功立业
【注释】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蜗庐:蜗牛的住所,这里借指自己的住所。室:居室。迩:近。何远:多么遥远。心亲迹任疏:心意亲近,但足迹可以疏离。交游:交往的朋友。念旧:怀念老朋友。情意:感情。只如初:始终保持如初。我欲携囊去:我想带着书囊去。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朋友的信。信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虽近却难以相见的感慨;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性僻(qì bì):性情孤僻。知已:知己。惟君(wéi jūn):只有您。日往还(rì wǎng huán):每天来往。听琴(tīng qín):听琴曲。怜寂静(lián jì mì):同情、怜悯这寂静的环境。赊酒(shē)笑艰难(jiān mén):赊借美酒以娱乐。从他白(cóng tā bái):任凭别人评说。吾侪(wú cái):我们。任闲(rèn xián):放任自己,不计较得失
【注释】 西太乙: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的岐山县境内。 返成都:回到成都。成都,古称益州﹑蜀郡,为三国时蜀汉的都城。 若问去来事,云藏月影孤。 若问去来事,意指友人问我去与来的事。 云藏月影孤:意思是说月亮藏在云雾之中,显得孤单。 【译文】 曾经我们一起去西太乙游历,如今又回到了成都。 如果询问我去了又回的事情,那就只有天边的云和月光了。 【赏析】 此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分别后重聚的感慨之情
【注释】 寄友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商贾:指商人,商人往来于各地。湘沅淹异县:意思是说湘江沅水一带,淹留了我一个异乡人。湘沅:即湘江和沅江,都是中国湖南省境内的大河流,这里泛指洞庭湖以南地区。淹异县:淹留在我身上。异县:异乡,指外地。日月老征衣:意思是说在异地生活久了,衣服也因岁月而变得陈旧了。征衣:远征的衣服。骚兴:抒发骚情的意思,骚是古代楚国的一种诗歌体裁。遍芳渚:遍布着芬芳的沙洲
注释:生前为何要苦苦收身,死后的浮名又有什么意思呢?我只愿在太湖边与你一同度过清贫的生活。 赏析:这是一首寄情山水,抒发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与友人共度清贫生活,表达了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然生活态度的情感。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太湖美景和宁静的生活,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1. 废书开复卷,宁与世浮沉:放下书卷重新打开,宁愿与世沉浮。宁:情愿的意思,这里指愿意。 2. 万事自有分,一生闲用心:一切事情自有它的安排,一生只需专心去做事就行了。 3. 天寒快征马,日暮急归禽:天气寒冷的时候,要快马加鞭;傍晚时分,鸟儿们急于回家。征马、归禽都代指人,是诗人自况。 4. 多少隆中客,空为抱膝吟:许多像诸葛亮一样的隐居者,白白地抱着膝盖吟诵着诗。隆中,即隆中对
【注释】 寄友人 御街暂分手,相忆两相望。生意随春动,新诗入梦香。九天饶雨露,一水贯苏杭。地控衣冠会,声名日日彰。 【解析】 首句“御街暂分手”,写分别的场景,是全诗起笔之处。作者与友人在御街上暂时分别,依依不舍地挥手作别,这情景多么令人感伤啊!“御街”一词点明了地点,写出了两人离别的场合。 颔联“生意随春动,新诗入梦香。”意思是:春风吹拂着万物,生意盎然;新诗如香,令人陶醉
注释: 寄友人:寄给远方的朋友。 河边:指黄河岸边,此处借代诗人所在的家乡。 念我出:想念我离开家乡。 远寄京华书一行:将我离开家乡的消息寄到京城给你。 为言白发今多少:想告诉你,如今我已满头白发。 又报南园竹树荒:又告诉我,你家乡的竹林和树木都变得荒芜了。 犊子新生子如鹿:你的小牛生下的小牛,像小鹿一样可爱。 莫恋官家有俸钱:不要留恋那些官府给予的俸禄。 长年作客如束□:长期在外漂泊
【注】 扁舟:小船。三月:春季三个月。江城: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北郭生:指王绩的友人魏子长,字子长(一作子建),隐居于江都县的北郭山中。黄耳:即黄耳传书。苍头:仆人。终南:在今陕西秦岭北麓,是古代有名的隐居之地。 【译文】 扁舟三月底到了金陵,我骑着马先到北郭山下访友。春雨过后小楼寂静无人,鸟儿啼叫修竹发出嘤嘤声。家中没有仆人来送消息,门上只有仆人记录客人姓名。听说终南山真是隐居的好地方
诗句解析与关键词注释 寄友人 怜君来此隐,竟日掩岩扉。 - 怜君: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 - 来此隐:表示朋友选择隐居此地。 - 竟日:一整天,整天。 - 掩岩扉:指关闭岩门,可能意味着隐居的生活状态。 山晚碧云合,溪深黄叶飞。 - 山晚:傍晚时分的山景。 - 碧云合:形容晚霞映照下的山色如碧绿色的云雾般重叠。 - 溪深黄叶飞:描述溪水因秋季到来而显得更加深邃,同时黄叶在水流中飘落。
寄友人 怜君山水意,局促守柴扉。 故里悲秋草,凉风满褐衣。 沧洲斜日晚,白社几人归。 寂寞分遥念,天寒木叶稀。 诗句注释 1. 怜君山水意,局促守柴扉。 - “怜君”表示同情或关怀对方的心情。 - “山水意”可能是指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或者向往。 - “局促守柴扉”意味着在简陋的环境中(柴扉即用木料制成的门)感到拘谨和不自由。 2. 故里悲秋草,凉风满褐衣。 - “故里”指的是故乡或老地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1. "系舟一别云水乡,暮川葭菼空苍苍。"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与朋友告别的情景,他乘坐的船停靠在云水之间的地方。这里的“暮川”指的是傍晚时分的河流,而“葭菼”则是一种生长在河边的水草。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了离别后,他独自一人在茫茫云水间,感受到的空旷与寂寥。 2. "漳滨卧病它年忆,渭北题诗春日长。"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分析诗人的情感及思想主旨。 “悠悠离阔感中年”,首句开门见山,点出时间是中年时期,“离阔”指远离家乡或亲友之远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我辈情钟岂不然?”诗人感叹自己和友人一样有深厚的情感,但无法实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颔联“好景与时浑易过
译文:离别的日子太多,相聚的日子太少,平生知己最伤神。王郎的玉树在东风中摇曳生姿,只对着梅花思念着像你这样的人。 注释:别日:别离的日子。会日:相聚的日子。玉树:比喻才貌出众的人,此处指友人王郎。春风:春天的风。梅花:这里借代友人。若人:像你这样的人。赏析: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分别时的心情以及怀念友人时的情境,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
【注释】 瘴雨蛮烟:南方湿热的气候。瘴,南方湿热气候; 蛮烟,蛮地的烟雾。 万里馀:万里多。 别来消息近何如:自从离别以来,你的消息怎样。近何如,近来怎么样。 谁怜:谁同情。 白发疏狂处:指我鬓发斑白、不拘小节的地方。疏狂处,放纵任性之处。 犹写平安两字书:仍写着平安两个字的书信。犹,还;写,写;安全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寄给友人的诗。首句“瘴雨蛮烟万里馀”,是写自己远离家乡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汲古人传僻,安贫自觉清。” - 注释: “汲古人”指的是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传僻”意味着这些经验和智慧往往不广为人知。 - 赏析: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精神境界时,倾向于学习那些不为大众所知但深具价值的知识或思想。 第二句:“巨鳌谁可钓,腐鼠不须争。” - 注释: “巨鳌”是传说中的大鱼,这里用来形容高尚的事物或目标
【注释】 1.山舍:山中草堂。无聊:无所用心,无所得。卧迟:卧着不迟。因君:因为你。去年时:去年的时光。2.豆花棚:以豆花为装饰的凉棚。分榻:同榻而卧。月落松梢尚咏诗:月光从松树上落下,还在那儿吟咏诗歌。3.赏析: 【译文】 我住在山中草堂,无事可做,夜里睡得迟。你还记得去年此时吗?我们曾一同在豆花凉棚下分枕而眠;现在,月亮已经落到松树梢头,你还在那儿吟诵着诗句。 【赏析】 这是一首写友情的诗
【注释】 丹凤:传说中的神鸟,形似鸡而五色。止:停息。高冈:山岗。众鸟:指各种鸟类。戢羽:收起翅膀和羽毛。昂昂:鸣叫声。九皋:水泽边。得所附:得到栖息的地方。江南:这里指南方,泛指南方。竹实多:竹子长得茂盛。轩翥:展翅飞翔。延颈:伸长脖子。戛然(kǎ jié):声音清脆。四顾:向四周看。相从:相互陪伴、亲近。天阔:指广阔的天空。无处所:没有栖身之所。耻与:以……为耻。燕雀:燕子和麻雀
寄友人 朝思暮想之友,何处寻踪? 相见难,相别易,白云长,羊角寂寥。 梦长道远,春去愁深,知音何在?琴声空绕。 赏析: 《寄友人》是唐代诗人张蠙所作,表达了与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情感世界。全诗以“寄友人”为题,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与别离,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寄远上人》 我本是东海之人,住在东海之头。自从小时候,我就离开家乡,到西州去游学。 近来西州游学已经十九年了,夜夜思念故乡,梦见东海之滨。这身体厌倦于追逐战马之间,只留下壮志未泯。 今年打算回到东方,回到天台山去。我要跟随仙人养鸡犬,在桃花绿水间,笑弄嬉戏。 况且听说溪上的桃花已熟了,仙女们娇媚动人,如同白玉。春风将她们绾住,双绿鬟垂下,舞腰解按山中曲。
【注释】 作诗为谢丹霞仙:以诗作为谢意。丹霞,道士的代称。 金堂石室:指道教中的金庭玉阙,是神仙所居的地方。清缘,清净缘分。 有心未罢归来约:心里想回来,但还没能如愿。 秋风海月圆:秋天的风和海上的月亮都圆满了。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在诗中对友人表示歉意,并劝慰他不要灰心失望。 首句点明作诗的目的,是为了感谢丹霞道长。接着写自己不能回去的原因。“金堂石室”,指道教中的金庭玉阙
【解析】 此诗是一首怀人之作。首句“去岁春归日”中的“春归日”,点明时间,交代送别的季节,即春天。次句“与君成别离”,表明离别的缘由:春天到了,而友人还在天涯海角。第三、四句“今年春又到,君尚客天涯。”说明今年春天已经到来,但友人仍在他乡为官,不能回来。 【答案】 译文:去年春天我离去的时候,和君别,如今又是春天,你仍在他乡做客,不得回来。 赏析:“去岁春归日”,点明时间,交代送别的季节,即春天
【注释】 1. 寄友人:写给朋友。 2. 十年曾裕国:指十年来曾担任过国家财政大臣,管理国家财赋。 3. 三载已悬车:指三年前辞去了官职。 4. 官拙难经世:指自己官位卑微,不能为国效力。 5. 家贫好著书:指家境贫穷,却喜好写书,借以谋生。 6. 窥园通水灌:指通过看园子的管道,引水灌溉田地。 7. 治圃带云锄:指在自家的菜地旁边,用云锄耕田。 8. 自矢羞庭谒:指自己因不能为官而感到羞耻。
诗句释义 - 旧宅闲坊里:指的是诗人的旧居所在,一个安静的坊巷。 - 身形似鹤长:这里形容人像仙鹤一样优雅而长寿。 - 诗才兼乐府:表明诗人不仅诗作出色,而且擅长创作乐府歌曲。 - 儒服间戎装:这里的“儒服”指的是传统的学者装束,而“戎装”则指军装,表示诗人身穿传统与军事两种不同的服饰。 - 爱马开新厩:表达了对马匹的喜爱之情,愿意为它们建造新的马厩。 - 留宾扫静房
【注释】 1. 荐剡:地名,在今浙江绍兴。曾闻第一登:曾经听说有人登上过这座山。 2. 喜摩双眼看飞腾:喜上眉头,摩挲(mó shāo)双眼,形容高兴得瞪大眼睛观看。 3. 壮心不向愁中老:有雄心壮志的人不会因忧虑而消磨自己的意志。 4. 华发空嗟别后增:白白的发丝让人感叹分别后岁月的流逝,头发也白了。 5. 回雁有书到否:鸿雁传书,不知是否收到书信。 6. 重城无锁梦来曾
这首诗是写给友人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金陵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第一句“金陵自古帝王州”,描绘了金陵(今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州,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第二句“水碧山青节气柔”,则是描绘了金陵的山水之美,水碧山青,节气柔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夜雨催残黄菊晚,西风吹老白蘋秋”,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夜雨催残了菊花,西风吹老了白蘋
注释:我向远处望去又回过头来,只见白云千里飘浮在秋空。 如何拿着别酒,只是送你的小船。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之情。首句“一望一回头”形象描绘了诗人远望友人离去的情景,展现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次句“白云千里秋”则以白云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三、四句“如何持别酒,只是送行舟”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里的“持别酒”指的是送别时举杯饮酒的场景
寄友人 十载别离情,二毛新发映。同游旧地忆,谁为强身人?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 “与君十载别,闻已二毛新。” 这句诗表达了与朋友分别已十年,听闻他的年纪已长出了白发。“二毛”通常指年老的男性,这里用以形容朋友的外貌和年龄特征。 - 译文: - 我与您已经分别了十年,听说您的年纪已到了头发白的状态。 我回忆起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却不知道谁能继续陪伴您。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寓居夔州,而友人在长安。诗人以“两过江滨”为线索,通过写自己的思情和对友人的关切、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 【答案】 与君别离已经十多年了,你我两次到江边看望你居住的地方;咫尺之间犹如千里之遥,飘零漂泊不能寄去一封信。何时才能和你夏口共倾盖,如今王门好曳裾;如问故人何似者,鬓丝今已不胜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为《寄友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曾忆洪江江上时”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洪江,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比喻,代表着一段难忘的时期或一段特别的经历。这里的“江上时”可能指的是在洪江(或类似的地点)度过的时光。 2. “知心零落负佳期” - “知心”指的是朋友或伴侣,而“零落”意味着离散、分离的状态。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因故不得不分离
寄友人 之子镇南荒,威名万里扬。 经年闻选士,计日欲擒王。 神武元无战,佳兵乃不祥。 寄言投笔者,何事乐开疆。 注释: - 子:此处指代“你”或“友人”,表示亲切的称呼。 - 镇南荒:在南方边疆安定下来。 - 威名万里扬:形容威名远扬,影响力遍布各地。 - 经年闻选士:经过一年的选拔,终于被选为官员。 - 计日欲擒王: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抓住并打败敌军的首领。 - 神武元无战
【注释】 寄友人:写给远方的朋友。 独立向江天,相思隔暮烟。 草玄从客笑,衰白故人怜。 五岳几时去,一丘长晏眠。 幽怀何所寄,丛桂晚逾妍。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寄”字为题,抒发了诗人对远在异地的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语言平实质朴,感情细腻深挚。 首联“独立向江天,相思隔暮烟”,写诗人在江头独自伫立,望着暮色中的大江和天空,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诗人站在江边
注释: 寄友人 世味浑忘却,身心得少闲。 临池看白发,把酒对青山。 经史三馀外,桑麻十亩间。 优游期卒岁,宁料阻时艰。 赏析: 《寄友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的慰藉之情,同时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宁静生活的人生观。 首联“世味浑忘却,身心得少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烦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丝清闲的满足感。诗人通过“忘”、“闲”二字
诗句释义 1 “早春同一别,尽日掩柴门。” —— 早春时与友人分别,整日闭门不出。 - “早春”描绘了时间背景。 - “同一别”指的是与友人的离别。 - “尽日”表示整天或持续的时间。 - “掩柴门”意味着关闭柴门,象征着隔绝外界、闭门不出。 2. “好句有时得,穷愁无复言。” —— 有时候能写出好句子,但当生活困顿时,便不再说话。 - “好句”指美好的句子或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