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琼荡月,簇万艇、碧天如泻。记雨过梧城,霞生冰井,描就鸳江入画。湿遍青衫琵琶恨,洗恨滴、泪珠尘罅。天遣忒有情,燕娘风调,凤娘声价。
休话。漓江影事,洞箫吹罢。趁玉魫愁新,荔枝香近,沈水余薰共惹。紫峒春深,碧浔秋浅,争并露华娇夜。歌宛转,适怨清和,似有泛人来下。
【注释】
1.二郎神:传说中的神名。2.鸳江:泛指江河。3.青衫:古代官服的颜色。4.漓江:广西的一条著名河流,因水色碧绿而得名。5.玉魫:即箫,一种管乐乐器。6.紫峒:地名,今属广西。7.碧浔:地名,今属广西。8.清和:清平柔和之意。9.适怨:指歌声悠扬婉转、如怨如慕。10.泛人:泛舟之人。11.下:飘荡。
【译文】
二郎神怀念着梧州的鸳鸯江,我尝试用强村的韵体写诗。月色映照在万船之上,天空仿佛要倒下来一样。记得雨过梧城的那天,霞光从冰井里升起,那美丽的鸳鸯江被描绘成一幅画。湿透的衣裳上沾满了琵琶声的泪水,洗去恨意之后,滴滴泪珠落在尘埃中。天公真是有情,那燕娘的风姿,那凤娘的声音,让人陶醉不已。
不要说话了,漓江边的景色让人留恋忘返,箫音吹完后,新荔枝香飘满空气,还有沈香水的余香让人陶醉。紫峒春深,碧浔秋浅,夜幕降临,露水滋润着娇嫩的花朵。歌声宛转悠扬,如同怨妇的哀歌,似乎有泛舟的人随风而来。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对梧州鸳鸯江美景的眷恋之情。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以记叙的方式,描绘出鸳鸯江的美丽风光;后半部分则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鸳鸯江美景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二郎神忆梧州鸳鸯江,次彊村韵”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作者对梧州鸳鸯江美景的眷恋之情。这里的“二郎神”指的是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神,而“梧州鸳鸯江”则是现实中的一条美丽的江河。
颔联“碎琼荡月,簇万艇、碧天如泻”进一步描绘了鸳鸯江的美丽景象。月光照耀下,万艘船只犹如碎玉一般闪烁,整个江面宛如一块巨大的碧玉,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这一联既写出了鸳鸯江的自然之美,也表现出作者对此地的深厚感情。
颈联“记雨过梧城,霞生冰井,描就鸳江入画”则进一步展现了鸳鸯江的诗意之美。雨过之后,梧城的天空出现了美丽的霞光,那冰井也仿佛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颜色,使得鸳鸯江更加美丽动人。作者通过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鸳鸯江的喜爱之情。
尾联“天遣忒有情,燕娘风调,凤娘声价”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鸳鸯江的感情。这里提到了两个美女——燕娘和凤娘,她们都是鸳鸯江上的佳人,以其独特的风姿和声音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作者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她们的深深眷恋之情。
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塑造出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江图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不仅来源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来源于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