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双柳舞傞傞。试轻罗。晚凉多。剪取潇湘,生翠上帘波。一树黄栀新月映,和素女,斗倘蛾。
绿钱点点发新荷。拂青萝。衬青莎。一角池阑,红断似摩诃。玉骨冰肌慵未起,还记否,洞仙歌。

《江城子·风前双柳舞傞傞》赏析

樊增祥,字嘉父,号云门,湖北恩施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及第,官至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护理。曾师事李慈铭,诗宗中晚唐,词藻艳丽,用典精工。《江城子·风前双柳舞傞傞》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秋时节,风前垂柳轻摇的景致,同时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转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热爱。

“试轻罗”三字,勾勒出一幅轻纱微动的画面,透露出秋风的凉爽与晚秋的宁静。词中“一树黄栀新月映,和素女,斗倘蛾”生动地描绘了黄栀在月色下竞相绽放的景象,其中“素女”指的是仙女,象征着纯洁与高洁。这一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意,更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绿钱点点发新荷”,则形象地描绘了荷叶上初生露水形成的晶莹点点,如珍珠般璀璨。而“拂青萝,衬青莎”,“一角池阑,红断似摩诃”,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池塘的画面,荷花与青草相互衬托,营造出一种幽美而又不失热烈的氛围。特别是“一角池阑,红断似摩诃”,红莲虽已凋零,但其曾经的辉煌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充分展现了樊增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诗词技巧。从风前的柳舞到池边的荷残,每一个画面都是诗人眼中的一抹风景,每一句诗都是他心中的感受。此词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无论美好还是衰败,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品鉴,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樊增祥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感悟到时间流转的无常以及珍惜当下的人生哲理。正如《江城子·风前双柳舞傞傞》所表达的那份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忘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