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动吟哦,长□翠色和。
垂阴千树少,送别一枝多。
带雾笼彭泽,摇风舞汴河。
只因隋帝植,民力几销磨。
柳
介绍
的作者。
《柳》是一首现代诗,是诗人陈梦家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的是春日里杨柳依依、和风拂面的情景;第二节写的是在春天到来之际,人们纷纷走出户外,在这万物复苏之时,他们开始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第三节写的是在春风中生长起来的柳树,它们像一个个少女一样婀娜多姿,美丽动人;第四节则写出了诗人对春日里杨柳依依、和风拂面的情景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里的景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柳》是陈梦家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的是春日里杨柳依依、和风拂面的情景;第二节写的是在春天到来之际,人们纷纷走出户外,在这万物复苏之时,他们开始尽情
相关推荐
柳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 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译文: 春风轻拂着柳树,让柳叶轻轻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春天的来临。清晨醒来,看到柳枝随风摇摆,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柳树是否懂得相思之情?我想,它应该理解相思之情,因为它总是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每当风吹过,柳枝就会翩翩起舞,仿佛在为春天跳舞。 柳絮飞舞
注释: 1.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2.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3.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4.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的诗,通过对春日柳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描绘了江南和江北的雪景,雪已经消失,露出了一片宁静的大地。柳树在雪后显得更加嫩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解析: 此诗描绘了柳树在春日和秋天的不同风貌。首句“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通过“东风拂舞筵”的描绘,展现了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和欢快的氛围,使人联想到翩翩起舞的舞女。同时,“乐游春苑断肠天”,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柳树与人们的欢乐互动。 第二句“如何肯到清秋日”,转折至秋天,描绘了柳树从繁花似锦的春日过渡到萧条的秋日的景象。这里的“清秋日”象征着秋天的凉爽与萧瑟
柳诗 春风向杨柳,能事尽风流。 有意疑张绪,无情见莫愁。 依然金谷在,宁免武昌偷。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的《春思》,描写了春天柳树的景象。首联写杨柳随风飘动,生机盎然;颔联合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联想,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颈联写金谷园和武昌城,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留恋;尾联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柳 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 西园有雨和苔长,南内无人拂槛垂。 游客寂寥缄远恨,暮莺啼叫惜芳时。 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 注释: - 春思春愁一万枝:春天的思绪和忧愁像一万枝柳树一样繁茂。 - 远村遥岸寄相思:在遥远的乡村和河岸上寄托着深深的思念之情。 - 西园有雨和苔长:西园下着雨,苔藓长得很长。 - 南内无人拂槛垂:南面的宫殿里没有人,栏杆下垂着。 - 游客寂寥缄远恨
【注】 柳:垂柳。 茏葱:繁茂。 青软:青嫩而柔弱。 纡(yū):弯曲。 意态:神态。 风流:风度。 影繁:影子众多。 晴陌上:晴日里的小路上。 烟重:烟雾重重。 古城隅:古城的角落。 炀帝河声里,几番荣又枯:指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时,因水灾和战乱几次兴废。 【赏析】 此诗首联写垂柳,用“二月初”来描写柳树,说明春天来了。第二联写垂柳的枝干,“青软”写出了垂柳的嫩绿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诗句释义 1. 今古凭君一赠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今古"暗示着时间的变迁,而"凭君一赠行"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希望对方能够平安、顺利地离开。 2. 几回折尽复重生:这句诗描述了柳树生命力的顽强
柳 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 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 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 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 注释: 1. 妆点(zhuāng dǎn):装点、装饰。 2. 青春:年幼时期。 3. 先知:指对事物有先见之明的人。 4. 亚夫营畔:指的是汉文帝刘恒时期的名将周亚夫的军营旁。 5. 元亮门:指的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家门前。 6. 六出
诗句原文: 临水送将归,春风折赠时。 而今三丈树,元是手中枝。 注释解释: - 临水送将归:在靠近水的地方为即将离去的人送行,体现了依依不舍的情感。 - 春风折赠时:在春天的温暖风中赠送柳枝,象征春天的美好和对朋友的祝福。 - 而今三丈树:现在的这棵垂柳已经有三丈高,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植物的成长。 - 元是手中枝:原来这棵树的枝条也是诗人曾经亲手折下来的小枝,象征着过去和现在的联系。
注释: 丝丝烟雨轻抚着杨柳,柳枝轻轻摇曳,与黄鹂、白鸥相称。刚刚传来一蝉的鸣叫声,晚日西沉,西风容易让人感到凉爽,秋天已不知不觉来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景色,柳条在细雨中摇曳生姿,与黄鹂和白鸥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中的“一蝉”象征着夏天的结束,预示着秋天的来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柳 颜色鲜明能几时,未辞黄叶已辞枝。都缘爱管闲离别,多恨多愁故早衰。 注释: 柳:这里指柳树,也代指春天和春天的景色。 颜色鲜明能几时:柳树的颜色鲜艳,但能持续多久呢? 未辞黄叶已辞枝:即使不辞别秋天的黄叶,柳树也会离开树枝。 都缘爱管闲离别:因为喜爱管束(束缚)而引起别离。 多恨多愁故早衰:因此多恨多愁而早早地衰老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柳树,寓意人的感情生活。诗人借对柳树的观察
【注释】 1. 灞桥: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是古时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地。烟水:指灞桥周围的景色。柳树成荫,烟雾弥漫。碧沉沉:形容柳色翠绿深重。万缕低垂:指柳枝垂下无数条柳丝。结翠阴:指柳丝下垂,遮蔽了行人的阳光。 2. 学舞:这里指的是女子学习舞蹈。腰肢:指女子纤细柔美的腰身。风外细:指女子舞蹈时轻盈曼妙,如风中柳絮般飘逸。 3. 凝愁:形容女子内心忧愁重重。颜色:指女子的脸色。雨中深
【注释】: 灞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为古代长安通往东都河南洛阳的重要交通要道。柳:指灞岸上的垂柳。 “轻薄”:指年华易老,青春不再。 “飞绵”:指柳絮纷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借咏灞桥边的柳絮抒发自己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句写灞桥的杨柳依依,暗示了诗人的家世和身份。“别恨离愁总被牵”,表明诗人因离别而感到惆怅不已。次句“轻薄老来犹不减”
注释: 柳:柳树,这里指春天的柳树。 春工染就绿丝绦:意思是春天的工匠已经把柳树染成绿色了。 织雨缫风拂灞桥:意思是细雨和微风都在轻轻地抚摸着灞桥。 可是韶光难系着:意思是然而美好的时光是难以把握的。 暗教瘦损小蛮腰:意思是却暗中使得柳条变得瘦弱了,小蛮腰也显得不再纤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变化,从绿到瘦,形象地展现了时间流逝对景物的影响。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春天的柳树比作美人
注释:柳枝长条被攀折,感叹离别的离披。为什么人间要管别离,难道只有龙津可以通御气?建章宫里斗腰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首句“柳条攀折叹离披”描绘了诗人看到柳枝被攀折的景象,感叹离别的痛苦。第二句“何似龙津通御气,建章宫里斗腰支”,则是诗人对于离别原因的猜测和思考,认为离别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逃避。最后两句则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看法,认为只有龙津可以通御气
【注释】 森森:茂盛的样子。 千尺孤标:指杨柳树。千尺高的柳树,显得高耸而挺拔。 更上征:指柳条在风中摇曳。 惟有:只有。 腰支:这里指柳丝。 憔悴:形容瘦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以柳树为题,描绘出柳树的高大、挺拔,同时写柳条随风摇曳的情景,表现了柳树多情的形象。 首句“森森万木势峥嵘”,描写出柳树高大挺拔的姿态。用“森森”来形容树木,写出树木茂盛的特点
注释: 魏王堤暗雨垂垂,还似春残欲别时。 魏王堤: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修建的堤坝名。柳树在春天刚刚发芽,到夏天就郁郁葱葱。到了秋天,树叶开始凋零,冬天则光秃秃地站在那里。 传语西风且停等,黛残黄浅不禁吹。 传语:告诉;嘱托。西风:指南国南方的风,这里指代秋风。黛:青黑色的眉毛,这里比喻柳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风雨中的景色。首句“魏王堤暗雨垂垂”,描述了柳树被雨水打湿,显得更加翠绿
柳 天机日与物华新,妩绿柔黄触拨人。 精采只消些子雨,腰肢无着许多春。 兴亡萤苑迷楼梦,荣辱孤山曲院尘。 醒眼年来浑看破,万缘分定不须颦。 注释: 1. 天机:自然界的规律。 2. 日与物华新:太阳和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 3. 妩绿柔黄:形容柳树的颜色。 4. 精采:美好的色彩。 5. 腰肢:这里指柳枝。 6. 兴亡:指国家的兴衰。 7. 萤苑:指萤火虫飞舞的地方,这里代指虚幻的事物。 8.
【注释】 1. 经宿:经过一夜。宿,过夜。 2. 絮飞:柳絮随风飘飞。 3. 香尘:落花。 4. 独院:独自的院子。 5. 一树:指柳树。 6. 风摇:风拂动树枝。 7. 日午:中午。 8. 春:春天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独享春天美景时所作,诗中以柳、絮、风等景物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把春日里万物生长的生机勃勃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柳丝翠最宜经宿雨
柳 雨细池塘静,风斜院落深。 蝶飞随乱絮,莺啭入浓阴。 翠带堪纫佩,金丝可度针。 愿依菩萨手,不上美人簪。 注释: 1. 柳:这里指杨柳。 2. 雨细池塘静,风斜院落深:形容春天的景色,细雨如丝,池塘平静,风斜吹过庭院,显得幽深。 3. 蝶飞随乱絮,莺啭入浓阴:形容春天的景象,蝴蝶飞舞在飘散的柳絮中,黄莺歌唱着进入浓密的树林里。 4. 翠带堪纫佩,金丝可度针:形容春天的美景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四句写柳树的变化,后三句写行人、渔叟等在风雨中依然不屈不挠地前行。“翠眉”“长袖”“红桃”是关键词,“黄莺”“斜风细雨”“残照”也是关键词。 【答案】 (一) 翠眉含愁展新叶,长袖善舞拖旧条。 译文:眉毛像柳叶一样弯着,柳枝上新叶嫩绿欲滴,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而愁苦。柳树枝干柔韧,枝条长而下垂。 (二)黄莺初啭一何喜,红桃相映不胜娇。 译文:黄鹂鸟鸣叫声悦耳动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综合推断全诗的含义。本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作答即可,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柳体为常轻定复飘”意思是“柳叶随风轻拂不定,又轻轻飘荡起舞”。“体为”是动词,指柳树的枝叶;“常轻”是形容词,指柳树的枝叶随风摆动;“定复飘”是副词,指柳树的枝叶随风摆动不停歇。
诗句赏析: - 静是无憀动是狂:这句话表达了柳树在安静时显得安详,而在风中摇曳时则显得狂放不羁。它生动地描绘了柳树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变化。 - 秋蝉两两抱斜阳:这句话通过“秋蝉”和“斜阳”两个元素,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同时,“两两抱”形象地描述了秋蝉相互依偎的动作,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不知才思能多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柳树才思的赞美,认为柳树的才思丰富而难以估量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绿树低昂不自持,河桥风雨弄春丝。 - 关键词注释: 绿树 - 指春天的树木,生机勃勃;低昂 - 形容树木随风摆动的样子;自持 - 自我约束;河桥 - 河流上的桥梁;风雨 - 自然现象;弄春丝 - 用风和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 译文: 春天的树木随风摆动,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2. 残黄浅约眉双敛,欲舞先夸手小垂。 - 关键词注释: 残黄 - 指凋零的黄色花朵
【注释】 柳:指垂柳。 雨阔堤长走画辕,絮兼梨雪堕春烟:柳树的枝叶被雨水打得宽大而长,像画着车轮的辕,飘散如棉絮、似梨花的柳絮在春风中纷纷扬扬地飞舞降落。 东风苑外千丝老,犹伴吴蚕尽日眠:东风拂过园林之外的时候,柳枝上千万条细丝一样的枝条已渐渐枯黄衰老了,但那柳枝仍然陪伴着吴地的春蚕整日酣睡,不离开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抓住柳的特点——柳叶大而长,柳枝柔而细,柳丝绵密
【注释】 章台:汉成帝时,王昭君出塞,从长安到大马道,临别对侍御的宫人唱《出塞》曲,后人即以"柳"为离别之词。楚楼:指汉王刘秀在昆阳城西筑高台,宴请宾客。多情物:指柳树。爱杀:非常喜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柳抒怀。诗人不问是春天还是秋天,都爱柳,爱柳的美丽和多情,爱柳的柔美与娇媚,因为柳能代表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柔美。诗人对柳的感情十分深厚,因此他特别欣赏柳的美,更欣赏柳的多情。
注释: 柳:柳树,这里指柳絮。 万缕千丝织暖风:形容柳树的枝条像无数的丝线一样,织成一片片温暖的风。 绊烟留雾市桥东:柳枝在烟雾和雾气中摇曳,仿佛在阻止人们过桥。这可能是因为柳树的枝叶繁茂,遮挡了视线,使得人们难以看清前方的道路。 砌成幽恨斜阴里:意思是说,柳枝的阴影在斜阳下形成了一种幽静的愁绪。这里的“砌”指的是台阶、阶梯,暗喻柳树的树根盘踞在台阶上,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供断闲愁细雨中
诗句“含烟带雨过平桥,袅袅千丝复万条。张令当年缘底事,风流才似女儿腰。”出自《柳枝》,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婀娜多姿的景象,同时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和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 “含烟带雨过平桥,袅袅千丝复万条”这两句诗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画面。柳树的枝条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更加柔美,仿佛在轻轻地走过一座平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柳树在隋堤边生长,春天的风吹过却带不走我内心的怨恨。 柳条本无拘束,也向人前学舞腰姿。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柳树自喻,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首句"汴水隋堤总寂寥,春风吹恨未曾消",描绘了一幅荒凉、寂廖的隋堤景象,同时也暗寓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第二句"长条本自无拘束,也向人前学舞腰",则将柳树比作一位有着自由灵魂的女子,虽然她本无拘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释: 1. "融融春色伴花荣" - “融融”意为温暖、和煦,“春色”指春天的颜色和气息。这句话描述了春天温暖的气候和花朵盛开的景象。 2. "浓翠参差雨乍晴" - “浓翠”指的是浓密的绿色,“参差”指参差不齐。这里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大自然中树木的绿色更加浓郁且分布不均匀的景象。 3. "低拂冷烟元亮宅" -
【注释】: 柳:柳树。曲尘,弯曲的尘土。 篱:竹篱或木栅栏。 游丝,飘动着的柳絮。飞絮,飘飞着的柳絮。 得路,指顺风。合,同。偏吹,偏斜吹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春天的柳条随风摇曳的情景。 首句写杨柳的姿态:“江头杨柳曲尘姿”,是说垂柳的枝条随风而弯,好像低低地弯腰鞠躬。“曲尘”二字,形容柳枝的柔美,也形容柳枝随风摇曳的样子。次句写柳枝的形态:“斜压渔家短短篱”
柳 风吹拂着杨柳,丝丝缕缕的绿烟在风中轻轻飘荡。 春风吹拂下,嫩芽刚刚萌发,却尚未形成柳絮般的绵软。 柳树新芽初露,娇嫩欲滴,但还未长出细长的柳絮。 柳枝随风轻轻摇曳,仿佛是一幅动人的画面。 译文: 柳条被微风轻轻吹拂,丝丝缕缕的绿烟在空气中飘荡。柳芽刚刚萌发,还带着一丝嫩绿,尚未形成柳絮般的绵软。柳枝随风轻摇,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柳树的生机勃勃
杨柳(即柳) 杨柳搀春不耐秋,十分憔悴尽风流。 水边沙际风烟冷,收拾残阳合暮愁。 注释: 1. 柳:指“柳絮”,柳絮飘飞,是春天的美景,但秋天时却因为天气转冷而无法生长。 2. 搀春不耐秋:比喻柳树虽然在春天时非常美丽,但到了秋天就不能再生长。 3. 十分憔悴尽风流:形容柳树在秋天时的凋落状态。 4. 水边沙际风烟冷:描绘了一幅秋天水边沙际的景象,风吹过带来寒冷的气息。 5. 收拾残阳合暮愁
【注释】 柳:这里指垂柳。 东君:春天的使者,即东风。也指春光。 张绪:晋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柳词,写春色到溪头,柳枝展翠,才得东君(春风)暂时之意,便笑张绪(张华)不风流了。此句用典含蓄,既赞美柳,又自况,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
注释:柳树千丝万缕,柔美地随风舞动,因为喜爱春天的阴晴,所以整天留连。我再次拄着拐杖,重游旧日的美好去处,发现一位道人用石头凿出了清流的小池塘。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柳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柳条的千丝万缕、春光的美好以及道人的巧思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注释 堤柳:在堤坝上种植的柳树。 春色:春天的景象。 亭亭:形容树木挺拔,直立的样子。 复恐:又担心。 离人:别离之人。 折:折断。 西风:秋天的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堤上的柳树。诗人以“有情”为题,将柳树拟人化,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有情是堤柳”,诗人以“有情”二字赞美了堤柳。这里的“有情”并不是指柳树本身具备情感
柳 春风杨柳变江湄,织雨笼烟不自持。 莫漫风流比张绪,年来扳折不成丝。 注释: 柳:柳树。 春风杨柳变江湄:春风中,杨柳随风摇曳,仿佛变了样。江湄:江边。 织雨笼烟:如同织布一样覆盖着雨和烟雾。 不自持:无法保持自己的形态。 莫漫风流比张绪:不要像张绪那样放荡不羁。张绪: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风潇洒自如,不受世俗约束。 年来扳折不成丝:近年来,他被人强行折断,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赏析:
柳 柳树含烟袅袅青青,爱近官桥与驿亭。 春天满庭婀娜多姿,秋天深秋隋岸最凋零。 长从苏小门前折枝,几向龟年笛里听声。 胜过东风吹桃李树,飞花犹解化浮萍。 注释: 柳:指柳树。 青青:茂盛的样子。 爱近官桥与驿亭:喜欢靠近官道和驿站(因为那里经常有人来往)。这里用“爱”字,表现了柳树的生命力旺盛。 章台:古代宫门外的台阶。此处借指皇宫。 婀娜多姿:形容女子体态曼妙柔美。这里用来描绘春天柳树的景色。
柳 千株杨柳翠逶迤,袅袅烟丝风细搓。 莺啭市桥牵客思,马嘶官道促骊歌。 水边腻欲堆金缕,花外轻堪度玉梭。 汉苑隋宫俱寂寞,古堤草满夕阳多。 译文 杨柳绿荫如翠,随风摇曳;柳条轻轻摆动如同烟雾被风细细地搓动。 莺鸟在市桥上啼鸣唤起行人的思绪;马儿在官道上嘶鸣催促人们快去参加宴会。 河水边的柳树仿佛堆满了金色的丝带;花开的地方,花儿似乎轻盈得能穿过织布机上的梭子。
柳 舞尽春风万万条,白花飞送马蹄遥。 如何只见人离别,岁岁年年此灞桥。 注释: 舞尽:舞动得非常美。 灞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是古时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要道,灞水流经这里。 赏析: 《杨柳》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之一。此诗以灞桥柳为题,借咏柳抒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眷念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仄相间,朗朗上口
青青一夕已成丝,舞向东风不自持。 白首正愁飞絮乱,莫教如雪一枝枝。 诗句释义与译文 《柳》诗中“青青一夕已成丝,舞向东风不自持”这两句描绘了柳树新芽随风起舞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人通过对比新绿如丝的柳条和风中的舞动,形象地传达了春天的轻盈与生命力。此句不仅描写了自然的美景,也隐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是“白首正愁飞絮乱,莫教如雪一枝枝”
柳 柳丝一缕已风流,半拂芳塘半画楼。日夕含烟复含雨,不将春色散人愁。 注释: 柳丝:柳树的枝条。 一缕:一丝。 风流:风雅潇洒,举止不俗。 含烟:似雾般笼罩着。 含雨:似雨般滋润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风雨中的形态和气质。首句“柳丝一缕已风流”,用“一缕”形容柳丝纤细,形象地描绘出柳丝随风摇曳的优美姿态。第二句“半拂芳塘半画楼”,则通过描绘柳丝与芳塘、画楼的互动关系
注释:我故意把柳条长长地垂下来,让它拂过行人的衣袖。请不要把它当作柴火,用来点燃春日里的炊烟。 怜惜那叶底鸣唱着美妙歌声的黄莺,它掩映在柳枝上双栖不露出身体。 赏析:这首诗以“柳”为题材,借物言志,托物言情。首句写柳,次句咏人,末句咏物,三句一转,从人到物,由实到虚,构思精巧,耐人寻味。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人、莺三者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注释:柳树已让飞花化作白蘋,又令吹絮追逐香茵。枝间的娇鸟儿无数只,第一朵盛开的桃花最让人烦恼。 赏析:这是一首咏柳的诗。首句写柳树已经派发了飘落的柳絮作为它的化身,第二句写柳树还派发了随风飞舞的柳絮去追逐那些芬芳的草地。第三四句写在枝上栖息的小鸟有无数的一只,而最惹人烦扰的是那枝头上开得最早、颜色最为鲜艳的一朵桃花。这首诗以“柳”为主线,通过描写柳树的动态,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柳: 不恨杨枝恨柳枝,牵肠一种乱如丝。 啼乌为尔头先白,正是花飞似雪时。 注释: 1. 杨枝:指柳枝,杨柳是柳树的别称,此处借指杨柳。 2. 牵肠:形容思念之情深重。 3. 啼乌:指乌鸦。乌鸦有白色和黑色两种,此处泛指乌鸦。 4. 花飞似雪时:形容花开得繁茂而美丽,如同雪花一样飘洒。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喜爱。首句“不恨杨枝恨柳枝”
注释: 柳树临风舞动,折断细腰肢,不论黄莺在上枝歌唱。 拂过水面的柳条千千万万,我怎忍心折断它?柳条长时,我还记起短时的情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柳树生命力顽强的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柳树坚韧不屈、不畏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 诗人以“柳”为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树比作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想象力。 诗人通过“柳”的形象
柳 一片花飞似白头,为萍亦复逐风流。 银装筝子红牙拍,谁按杨枝不起愁。 注释: 柳:即柳絮飘飞的样子。 白头:比喻白色的头发,这里指柳絮像白色的头。 为萍也复逐风流:意为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银装筝子红牙拍:形容乐器的装饰华丽,红色的牙齿拍弦。 杨枝不起愁:用《洛神赋》中的典故,洛神在洛水之滨吹笛,使游鱼浮出水面,因此得名,此处指弹奏《梅花落》。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写的是柳树飘飞的柳絮
诗句原文: 晴江滟滟鸭头丝,半管春情半别离。 不知陶老缘何事,也向东篱插几枝。 注释解释: - 晴江滟滟:描绘江水清澈透明,波光粼粼的景象。 - 鸭头丝:形容江水清澈,波纹细如鸭头上的羽毛。 - 半管春情半别离: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离别的哀愁,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氛围。 - 不知陶老缘何事:询问陶渊明老先生当初是出于什么原因,要在东边的篱笆旁插上几枝菊花。 - 也向东篱
【注释】 牵:拉,引;带:指柳枝。愁绪:忧愁。弱烟:柳树的嫩叶如缕。销:减,退。东邻:这里泛指女子。几颊红:指脸红。无盐:丑女。西子:美女西施的名字,用以比喻女子美丽。老髯:长胡子。时复立春风:时时站立在春风之中。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是一首咏叹美人之作。全诗以杨柳为题,借物抒情,托柳寄情。首句写景,次句抒情,三、四句议论,末句点题收尾。 “柳”是春天的象征,它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柳 少年容易起悲酸,每为春条惹肺肝。 而今心老烟灰灭,只作遮篱映水看。 注释: 1. 少年容易起悲酸:年轻时容易因春日的柳条而感伤、悲伤。 2. 每为春条惹肺肝:每次看到春日的柳条都感到伤感,仿佛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3. 而今心老烟灰灭:现在我的心如同燃烧过的烟灰,已经熄灭不再有情感波动。 4. 只作遮篱映水看:只能像遮挡阳光的篱笆一样映照在水面上,静静地欣赏。 赏析:
南陌上的香气随马蹄扬起,东园的桃李与成行的树影齐。 春天来时,树树花儿先绽放,唯独垂杨叶早齐。 注释: 1. 南陌:指通往南方的道路或小径。香尘:指路上的尘土被花香所染,形成美丽的景观。 2. 东园:此处指一个位于城南的园林或花园。桃李:泛指春天里常见的果树,如桃、李等。共成蹊:共同形成了一条小路,形容桃花和李花盛开时的景象。 3. 树树花先发:每棵树上都有花儿开放,形容景色美丽。 4.
【注释】 柳:指垂杨柳。 鹃啼日落暮愁生:杜鹃鸟的鸣叫声在夕阳西下时响起,让人感到愁绪满怀。 江流不断春云合:江水流动,不断地与春云相接合。 一树垂杨万里情:一株杨柳树,寄托着万里之外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江南一带的景色和作者的思乡之愁。 第一句“立尽东风草色青”,意思是说立尽了东风,春风吹绿了青青的草地。 第二句“鹃啼日落暮愁生”,说的是杜鹃鸟的鸣叫声在夕阳西下时响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柳》。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东风宛转柳枝新,攀折初荣赠玉人。 “东风”是指温暖的春风,它轻轻吹拂着柳树,使得柳枝变得柔嫩而有生机。这里的“柳枝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柳树开始发芽,长出嫩绿的新叶。诗人通过对春风吹拂柳枝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攀折初荣赠玉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倾慕之情。他想要通过攀折新生的柳枝来赠送给心爱的女子
柳 柳树的枝条随着泥土解冻、沙土上涨而融化,雪的痕迹消失,到处是芳菲的春色。 隔水隐约可见青雀舫,迎风斜倚着红栏桥。 楼头的人喝醉了酒开始横吹笛子,灞口春天阴暗时水位不上升。 陶潜归隐柴桑已经很久了,五株柳树门前已经飘摇。 注释: 柳:指杨柳。 泥融沙涨雪痕消,到处芳菲著旧条:泥土融化,沙土上涨,积雪消融,到处是春色。 隔水半藏青雀舫,迎风斜倚赤栏桥:隔着水面可以看到一半隐藏在青鸟船上,迎着春风
注释:二十八星宿中有一种名为柳的星,象征着离别之情。暖风轻轻吹拂着大地,柳条开始显得柔弱;寒雨连绵不断,树叶逐渐生长。站在江边半倚红亭,低藏在汉南的城墙下,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在高处的绿荫中,春光渐晚,仿佛听到了新蝉的鸣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春天的景象,从柳树的象征意义入手,通过对柳树的生长、环境以及季节变化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中的景物描绘详细生动,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
注释:二十八星宿中有一颗名为柳的星,象征着离别之情。春天暖风拂过大地,条形的柳枝开始变得柔弱,而寒雨连空使得柳叶逐渐生长。半倚红亭的江北岸,低藏在粉堞的汉南城。绿荫深处春光已晚,吹动着新长出的蝉鸣声四五声。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杨柳为描写对象。首句写二十八星宿中的柳宿。第二句写春风和细雨对柳树的影响,写出了柳树在春天里的变化。第三句写柳树的生长状态,突出柳树的生长速度之快
柳 乳燕黄莺三月时,春风拂地柳垂垂。 长条不系行人住,犹向江南送别离。 注释: 1. 乳燕黄莺:指春天的燕子和黄莺。 2. 三月时:指春天的三月。 3. 春风拂地:指春风轻轻吹过大地。 4. 柳垂垂:形容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 5. 长条不系行人住:意为柳条长长地挂着,不系着行人就留在那里。 6. 犹向江南送别离:意指柳树仍然向着江南方向送去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柳 雨中柳,烟雾缭绕,千万柔丝。秋来柳已憔悴,令人不胜悲。 译文:在雨中的柳树,烟雾缭绕,千万根柔丝。秋天的柳已经变得憔悴,让人感到悲伤。 注释:袅(niǎo)雨拖烟,形容雾气缠绕在柳树上的景象。万,表示数量之多。灵和殿,指皇家园林中的一座宫殿。何人曾到灵和殿,记得君王手种时,表达了对君王过去种树行为的怀念和赞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在秋雨中的美景
柳 多情爱垂柳,妙手孰传神。 临水自怜影,无风亦动人。 消磨燕地冷,袅娜楚宫身。 更念鹑衣士,年年早报春。 注释: 柳:柳树 多情:指柳树的枝条柔软,常随风摇曳,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爱垂柳:形容柳树的美丽和柔美。 妙手孰传神:指柳树的形态美、动态美,以及它所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是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和传达的。 临水自怜影,无风亦动人:意思是说在河边看到自己的倒影,即使没有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含烟带雨映前峰,袅袅游丝落照中。” - 注释:雾气和雨气笼罩着山峦,仿佛映照着前方的山峰。柳枝在落日余晖中的舞动,轻盈而美丽。 - 第二句:“刘尹当年厅事树,每因清德想高风。” - 注释:刘尹当年在大厅前的柳树,每当我想起它的高洁品质,都不禁想起那高尚的风范。 - 第三句:“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 译文:柳树曾随着春风轻拂舞筵
柳诗 灵和殿下护春烟,想像风流二月天。 移向离亭分手处,依依青影落尊前。 注释: 灵和殿:唐朝皇帝在长安的行宫。 护春烟:护着春天的烟霭。 想像:想象。 风流:风度潇洒。 二月天:农历二月的天空。 移向:被移到。 离亭:离别的亭。 分手处:离别的地方。 依依:形容柳条随风轻摆的样子。 青影:柳树的绿叶。 尊前:酒杯面前
柳 撩烟拂雨画桥边,日送行人剧可怜。 更恨西风斜照里,摧残犹带一声蝉。 注释:柳枝在烟雾中轻轻拂动,雨水滋润着它,仿佛在画桥边上,阳光把行人送到了远方。然而我更加痛恨这斜阳的西风吹打着柳树枝条,让柳枝遭受摧残。柳枝上还残留着一只蝉的声音。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柳树的诗歌。首句“撩烟拂雨画桥边”,描写了春风中的柳树,烟雾缭绕,雨水滋润,仿佛是画桥边的景色。第二句“日送行人剧可怜”
【注释】 柳:指垂柳。 密叶笼堤暗:密密的柳叶遮盖了堤岸,使得整个堤岸都显得幽暗。 长条著水轻:长长的柳枝倒映在水里,显得格外地轻盈。 春风一披拂,无限玉关情:微风一吹,柳枝轻轻摇曳,仿佛能听到玉门关那边传来的深情呼唤。 【赏析】 此诗描写了春天里垂柳的美丽景色。首联写垂柳的枝叶浓密,遮住了堤岸;颔联写垂柳倒映在水面上,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那无尽的柔美和娇媚
柳 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着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桥晚,回首苍茫几树烟。 注释: 1. 岁岁逢春春可怜:每年春天到来时,柳树都显得那么娇美可爱。 2. 争禁三起又三眠:柳树总是在春风中挣扎着发芽生长,然后又很快枯萎凋零。 3. 丝丝愁绪随风乱:柳树的枝条随风飘动,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4. 濯濯丰姿着雨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