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绡和泪浣。又梦唤春回,绕花千转。凤窠织就同心锦,肯为伤秋肠断。娇霞半面。趁醉夜、珠帘重卷。催冷艳,还照珍丛,愁凝蜡盘红短。
依依睡起西阑,怪海国狂尘,旧芳都换。倚寒翠袖应自惜,镜里过时匀染。移春小槛。问月地、云阶谁见。休再觅、颠嫁东风,妆成恨晚。
【注释】
玉烛:指元宵节。
小春:春季初。
梦窗词手稿:陆游的《眼儿媚》词稿。
丁香结:即丁香花蕾,丁香花有苦丁香与黄丁香两种,这里泛指。
荂(xié):草木繁茂貌;形容海棠花开时的景象。
冰绡:一种织品,薄而透明,像冰一样晶莹。
和泪:用眼泪洗涤。
凤窠:凤窝,凤凰栖息之所。
同心锦:织成的锦缎,比喻爱情。
娇霞:美丽的云霞。
蜡盘:蜡烛。
颠(diān)嫁:被风吹走。
【赏析】
此词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陆游六十五岁时。当时作者在江西南丰任职,任满后归家。这首词是陆游在南丰家中所作,词中以梅花比人,借梅自况,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上片首三句写梅花的冷艳美丽,“冰绡”四字既写出了花瓣之透明晶莹,又点出了其清冷之态,更突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凌寒开放的高洁品格;“又梦唤春回”,化用了李商隐《锦瑟》诗中的意境,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情思,暗寓诗人内心的寂寞之感。“绕花千转”,化用了李璟《浣溪沙·花满西园愁满山》词中的意蕴,写出了梅花枝干曲折盘旋、婉转多姿的形态,也暗寓着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凤窠织就同心锦,肯为伤秋肠断。”这两句化用了李璟《浣溪沙》词中的意蕴,将梅花与鸳鸯相比拟,写出了梅花与鸳鸯的相似之处,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娇霞半面”,借用了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意境,将梅花比作美女,写出了梅花的美丽动人;“趁醉夜、珠帘重卷。”则写出了梅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象。“催冷艳,还照珍丛,愁凝蜡盘红短。”“珍丛”指珍贵的花卉。这三句写出了梅花盛开时的艳丽之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下片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时的美丽景象。“依依睡起西阑,怪海国狂尘,旧芳都换。”这三句写出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后所见的情景,其中“怪”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惊讶之情,“旧芳都换”则暗喻了国家局势的变化。“倚寒翠袖应自惜,镜里过时匀染。”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梅花时的心情。“倚寒翠袖”化用了李白《清平调》中的意境,写出了梅花盛开时的姿态之美;“镜里过时匀染”则是借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意,写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移春小槛”三句则写出了词人看到梅花盛开的景象后的所思所感。这三句化用了苏轼《定风波》中的意境,写出了词人对梅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象的向往之情。“问月地、云阶谁见?”则是化用了杜甫《佳人》中的诗句,写出了词人对梅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象的期待之情,也表达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思念之情。“休再觅、颠嫁东风,妆成恨晚。”最后三句则写出了词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得到的愿望。“颠嫁东风”出自《诗经·邶风·终风》,意思是说女子嫁给了不贞的丈夫,这里的“颠”是指“不贞”,所以“颠嫁”就是指女子嫁给了一个不贞的人。“妆成恨晚”出自杜牧《赠别二首》中的诗句,意思是说女子已经打扮好了,但时间却晚了,这里的“恨晚”指的是女子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情。整首词通过描写梅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以及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法得到而产生的遗憾之情,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