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忆昔
译文
往年曾经到五陵去旅游,子夜歌声清丽月光满楼。
树前点上明烛亮如白昼,身处美女群中忘掉春秋。
席中风流公子名叫无忌,座上俊俏佳人号称莫愁。
如今碰上乱世都成幻梦,夕阳西下只见江水东流。
介绍
这首七律诗的前六句用秾丽的色彩描绘昔日长安豪右繁华景象,结尾突然一跌,转写此时的沧桑离乱,往事如梦,大唐王朝已经夕阳日暮。诗人表面上好像是怀念长安往日的繁华,实际上是讽刺批判豪门贵族沉迷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抒发了他对社稷倾危的感叹和对国乱家离的深深忧虑。全诗巧妙地借用了典故、双关、暗示等手法,融深沉的感叹与嘲讽于华语丽辞与景物描写之中,使诗歌风格显得深沉委婉,富有深意。
注解
五陵:汉代五座皇帝的陵墓,因当时每立一陵都把四方富豪和外戚迁至陵墓附近居住,故又指代豪贵所居之处。
子夜:半夜。南朝乐府民歌有《子夜歌》数十首,皆为吟咏男女爱情的,歌极清丽。此处双关。
银烛:明烛。
露桃:《宋书·乐志》:“桃生露井上。”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此处用露桃比喻艳若桃花的美女。
西园公子:指曹丕。西园,在今河南临漳县西,为曹操所筑。
无忌:本为信陵君之名,此处指代曹丕。韦觳《才调集》补注卷三:“公子当是曹丕。今日无忌,盖以当时公予纵心于游乐,可直名之为无忌耳,非误认曹丕为信陵君也。”
莫愁:女子名。《旧唐书·音乐志》:“《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愁’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奠愁来。’”
赏析
《升庵诗话》: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一首,罗隐《梅花》“吴王醉处十涂里”一首,李郢《上裴晋公》“四朝忧国鬓成丝”一首,皆晚唐之绝唱,可与盛唐峥嵘,唯具眼者知之。
《唐诗广选》:意尽(“今日乱离”句侧)。
《唐诗解》:黄巢之乱,京师荡然,端己避难于蜀,故言我昔游五陵。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孟庄曰:五六取对亦巧,尾句不说出,妙甚。陈继儒曰:三四晚唐高调。蒋一梅曰:用事切题,出人意表,有游戏三昧之意。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前解,写昔年,后解,写今日。此是唐人大起大落文字。细玩午夜“午”字、清歌“清”字、月满楼“满”字,此一句七字中间便全有“长似昼”、“不知秋”一片靡曼连延之意。不谓后解一变,遂成夕阳流水,如此迫蹙(首四句下)。”此“西园公子”、“南国佳人”二句,正如谚云“点鬼簿”相似。言如许若干人数,今日一总化为乌有。“惟见水东流”上,又加“夕阳”二字,眼看如此一片荒凉迫蹙也(末四句下)。
《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冯班:韦公诗篇篇有“夕阳”。
《唐诗快》:凡读此等诗,未有不眉飞色舞者。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此篇通首着眼在“昔年”、“今日”四字。一是忆其游,二是忆其盛。三四紧承次句,细玩“午夜清歌月满楼”七字中,便含有“长似昼”、“不知秋”一片繁华景色在内。“西园公子”、“南国佳人”,乃是诗家点染笔墨处,言如许豪华歌舞,今日总付一梦。“惟见水东流”上,又加“夕阳”二字,眼见一派都是荒凉景色也。
《柳亭诗话》:韦庄诗“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对偶甚工,然以魏文作信陵,殊招物议。
《中晚唐诗叩弹集》:诏按:此诗以时遭乱离,追思长安盛时而作。所云“西园公子名无忌”,不过谓当日五陵年少恣意行乐,直当以“无忌”名之,非误以子建为信陵也。焦竑《笔乘》谓其流利可喜,独以一语之疵,终拫连城之价,不亦以辞害志乎!
《删订唐诗解》:吴昌祺云:“长似昼”、“不知秋”,语有微意。五六取对之工,故以“西园”称信陵。
《唐诗成法》:前六皆忆昔,七八伤今。
《唐诗别裁》:此诗时遘乱离,追忆昔时而作,极风美流發。唯第五语“西园公子”,或指陈思,然与魏无忌、长孙无忌俱不相合,不免有凑句之病。
《诗法易简录》:无限感慨。
《唐诗笺注》:上六句俱言昔日宴游,太平时叙,极意欢娱。结言乱离之后回首当时,竟成梦寐,而夕阳西下,水自东流,真令人悲叹不尽也。
《历代诗发》:上六句都是昔年佳境,结用“今日”掉转,“忆”字神理尽出。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婉约可爱。
《随园诗话》:咏史有三体:一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左太冲之《咏史》是也。一为檃括其事,而以咏叹出之,张景阳之《咏二疏》、卢子谅之《咏蔺生》是也。一取对仗之巧,义山之“牵牛”对“驻马”,韦庄之“无忌”对“莫愁”是也。
《北江诗话》:作富贵语,不必金、玉、珠、宝也,如“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冥濛细雨中”……仅写雨及月,而富贵气象宛然。然尚有楼、台、殿、阁字也。温八叉诗云“隔竹见笼疑有鹤,卷帘看画静无人”,韦端己诗“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第二等人家即无此气象。
相关推荐
诗句解析 1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回忆起从前曾在五陵地区游玩,在夜晚聆听美妙的歌曲直到明月高挂。 2.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在银色的蜡烛照耀下,树影仿佛是白天;露水沾湿的桃花中,人们却未察觉季节已转秋。 3.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在西园有位名叫无忌的英俊公子,南国的佳人被称为莫愁。 4.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如今战乱离散都如同梦境一般
诗句释义与译文 忆昔 忆昔从吾友(我怀念过去和我的朋友一起的时光) 兹焉事笔耕(那时我们以写作为乐) 萤窗秋夜短(秋天的夜晚,窗外萤火虫闪烁,时间显得格外短暂) 莲社晚风清(莲花池畔的晚上,清风徐来,环境宁静) 译文 回忆过去,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那时我们以写作为乐。在秋日的夜晚,窗外萤火虫闪烁着光芒,时间似乎特别短暂。莲花池旁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环境格外宁静。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忆昔”为诗题,是全诗的开端。“忆昔在童初,身轻俗累无。”诗人以童初时身轻世俗之累,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云霞明道服,日月缀仙都。”诗人通过描写云霞、日月这些自然景象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清高和超脱。“屑玉三危露,泥金一丈符。”“屑玉三危”“泥金一丈”,都是仙人所用之物,这里用以形容仙人的服饰和所持的法器。“遨游即阊阖,佩带或昆吾
【注释】忆昔:回忆过去。铅刀:喻指无用之才,也比喻庸才。曾齿:曾经。莫邪铦(xīn):即“莫邪”,古代宝剑名。雪满髯:胡须像被大雪覆盖。柳带:柳条。受风:经受风力。元不结:不会结实。荷盘:荷花。承露:承托着露珠。竟无黏:没有沾黏。逢场:逢场作戏,这里指做诗。鼓笛:吹奏乐器。灰冷:凄凉冷落。齑(jī)盐:用盐腌的菜。送老:指消磨时光。留得本来真面目:保持自己的本色。行藏:行为、处世之道。何假问龟占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跨马春衢袅翠鞭”的意思是:跨上骏马奔驰在春天的道路上,挥舞着绿色的马鞭。“跨马”“春衢”点明时令,表明诗人骑马驰骋于明媚的大好春光之中,“袅翠鞭”“跨马”是动作,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垂纶圯下解渔船”的意思是:垂钓于水滨,解下渔船。“垂纶”写景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全诗四句,前两句点出时间,回忆过去;后两句表达思乡之情。 【答案】 译文: 回忆起当年,暮云苍茫的时候,我放声高歌,天边一片无边无际的天际。 我漂泊江湖,寄居他乡,最思念的是家国。 只有空空的行囊,没有盘绕的花枝,可颂扬花间之乐,怎不让人感伤? 寒梅带香味,相伴守年华。 赏析: “忆昔岁云暮,狂吟天一涯。”诗人追忆往昔,感慨时光流逝,岁月匆匆,已至暮云苍茫之际。此时
【注释】 忆昔:忆往日之事。 长安:唐代都城,在今西安一带。 草木:泛指树木。晴辉:阳光照耀。王气:王者之气。 襟带:衣襟腰带。江湖:指江河湖海。气象雄:气势雄伟。 春风楼阁:春风吹动楼阁。五凤城:即长安。 玉漏声催香雾:形容宫中的钟声和香气。五凤城:唐长安城名。 户外昭容:宫廷女官的代称。鹤禁:皇宫中饲养仙鹤的地方。 殿前执政:皇帝的侍从官员。鹓班行:皇帝仪仗队。 柳绿桃红:形容景色美丽
【解析】 “忆”字,是全诗的抒情线索。诗人在追忆昔日的壮志凌云、意气风发,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功名难成的感慨。 【答案】 译文:回想当年,我西游变姓名,猎围屠肆狎豪英。纵情痛饮,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慷慨悲歌,声动九霄,八 分酿成壮烈。壮士有心,却只能悲叹自己年老体衰,穷人无路可走,只能空怀一腔抱负,无所作为。如今只有以诗歌为 伴,生活自得其乐。我种下芭蕉树,听着雨点淅沥落下的声音。赏析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浮江:在江上航行。发剑南:指从剑门(今四川剑阁)出发,前往成都(当时称为剑南)。相衔(qiān):船尾相接,形容船只行驶迅速。 楠(nán)阴暗处寻高寺,荔子红时宿下岩:在楠木树林的阴影中寻找高僧居住的高寺,荔枝成熟的时候住在山下的岩洞中。 峡口烹猪赛龙庙,沙头伐鼓挂风帆:峡谷的入口举行烹煮猪肉的仪式,好像在比赛龙庙,沙洲头的鼓声阵阵,仿佛挂着风帆。 区区陈迹何由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忆昔”两句,诗人追念往昔,回忆起当年在边塞时,轻装简从,万里行役,水邮山驿,不论程程,历尽艰辛,但都置之度外,毫无挂碍。“忆”,是回忆。“水邮山驿”,泛指边关的驿站、邮亭。诗人在边疆生活过许多年,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不论程”,意思是说行程遥远,不管走多远,也不计较路途长短。“程”,行程、路程。“轻装简从”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天写的。这一年,安禄山攻陷潼关,进逼长安,形势十分危急。这时,杜甫从凤翔回长安,途中经过渭水边上的武功县(今陕西武功)。他看到当地百姓流离失所,十分悲愤,写下了这首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 我怀念过去跟随军队出征时从渭水边出发的情景,那时百姓们拿着壶装的水,哭着为我们的部队送行。 - 壶浆:壶中的酒
忆自梁州下益州 身闲处处醉红楼 早知虚起弹冠意, 悔不常为秉烛游。 诗思已惭驰阵马, 目光犹觉射车牛。 莲峰日观何时到? 下看人间万里秋。 赏析: 《忆自梁州下益州》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闲适之时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全诗以“忆自梁州下益州”为题,通过对昔日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时所作,诗中抒发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忆昔西游两鬓青”一句回忆了他年轻时西游的经历。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风采,那时的头发还是乌黑亮丽,两鬓还带着青春的红润。这里的“两鬓青”形象地描绘出了杜甫年轻时的形象。 “即今镜里雪千茎”则表达了杜甫对现实的感叹。他现在发现自己已经年老,头发变白,如同镜子中的白雪一样,这是对他岁月流逝、衰老的写照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忆昔梁州夜枕戈,东归如此壮心何。 - 注释:梁州:这里指梁州之地,泛指边地或战场。夜枕戈:夜晚枕着武器入睡,形容战争紧张和危险。东归:向东返回家乡。壮心:豪迈的志向和心情。 - 译文:回忆过去在梁州(边地或战场)度过的夜晚,枕着武器入睡,那时的心境是多么豪迈和激动! 2. 蹉跎已失邯郸步,悲壮空传敕勒歌。 - 注释:蹉跎:时间白白流逝,这里比喻岁月虚度。邯郸步
忆昔 忆昔西征日,飞腾尚少年。 军书插鸟羽,戍垒候狼烟。 渭水秋风夜,岐山晓雪天。 金鞿驰叱拨,绣袂舞婵娟。 但恨功名晚,宁知老病缠。 虎头空有相,麟阁竟无缘。 壮士埋巴峡,孤身卧海壖。 安西九千里,孙武十三篇。 裘叹苏秦弊,鞭忧祖逖先。 何时闻诏下,遣将入幽燕。 译文: 回想起当年在西征的岁月,那时我正值年轻飞扬之时。 战场上的战报如插鸟羽般随风飘扬,守卫边疆的军队时刻警惕着敌人的狼烟。
【注释】 1. 绍兴中:指宋高宗绍兴年间。2.束带陪众彦:古代士大夫参加朝会或宴会,须束带整饰衣冠。3.沐浴雨露私:沐浴是指洗头,雨露指的是恩泽。4.草木尽葱茜:草木繁茂茂盛。5.一朝穷达异:一旦富贵贫贱发生转变。6.鼎铉:古代高级官职的尊称。7.数奇益自屏:数(读shuò)多灾祸。8.短褐失贫贱:穿破旧衣衫也不觉贫穷卑贱。9.俯仰五十载:指从四十多岁到六十多岁共约五十年。10.金百炼
【解析】 “忆昔”是题目,应是全诗的开端。开头两句写自己对昔日同人共踏青时情景的回忆。“春郊共踏青”点出时间与地点,也交代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十人中已九凋零”是说自己在十人之中已经凋零了九人,说明自己的处境艰难,生活困苦。 中间两句写自己的抱负未能施展。“溘先未遣随朝露”是说自己的死没有早一点到来,以致不能为朝廷所用。“殿后姑留作曙星”是说自己虽然不能为朝廷所用的愿望没有实现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的事。 遇:遇到。 先皇:古代帝王的尊称。 诏起家:皇帝下诏征召为官。起家,指被提拔。 负金莲炬紫薇花:背负着金莲火炬和紫薇花。 犯颜屡抗涂归疏:屡次冒犯皇上(颜),呈上奏章(涂归疏),要求撤换大臣(抗)。 断腕难操起复麻:即使割掉自己的手腕也不放弃重新做官的机会(起复麻,即重新做官的希望)。 愚不入时逃北谷:愚蠢的人不愿随大流而逃避到北方深山中。 老难待漏守东华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辉煌,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忆昔壮岁声名动洛阳,重重皎月出扶桑。 - "忆昔":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 "壮岁":年轻时 - "声名动洛阳":名声传遍洛阳城,指当时在洛阳很有声望 - "重重皎月出扶桑":形容太阳升起的景象,太阳从东方升起,犹如重重叠叠的皎洁明月从东方升起,比喻当时的声名和地位如太阳般耀眼。 2.
《忆昔》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时杜甫在夔州。此诗通过回忆开元盛世,表达了对国家混乱局面的不满和忧虑。 【注释】 - 开元:唐玄宗即位的年号(713—741)。 - 全盛:兴盛到极点。 - 海陵: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当时为海陵县,是漕运的要地。 - 丁男:成年男子。 - 九牧:九州。 - 蛮夷:泛指远方的民族。 - 玉帛:美玉与丝织品,泛指贵重礼品。 -
【译文】 回想昔日,二十七岁时离家赴京。 妻子是翠眉新妇,白发亲人相送,泪眼盈盈。 离别令人悲伤难以自抑,志向在于早日成名。 囊中只有书卷几本,没有其他物品,想通过文艺来干求公卿。 公卿门前车马喧嚷,官衔显赫,但人们早已等候。 颖才且让毛遂,瑟艺敢卜,齐王欣赏。 三年奔走东华,鞍马劳顿,苦辛不堪。 虚誉被众人嘲笑,结托何人,知己朋友? 惊觉年华匆匆消逝,忽然南归整理旧业。 季子不娶妻嫂,长卿家贫
忆昔 暗忆曾游地,遥看不尽天。 宿云连野树,积雨聚溪船。 故友疏三益,微官负十年。 闲居成癖性,长日枕书眠。 注释: 1. 暗忆曾游地:暗地里回忆曾经游玩的地方。 2. 遥看不尽天:远远地看着天空,看不到尽头。 3. 宿云连野树:夜晚的云彩连接着野外的树木。 4. 积雨聚溪船:雨水积聚在溪流中,形成船只。 5. 故友疏三益:老朋友已经疏远了三年。 6. 微官负十年:微薄的官职拖累了我十年的生涯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年馀五十二毛新,三十年中在战尘:我已经过了五十多岁了,在战乱中度过了三十年。 说与儿童都不听,为渠生是太平人:我告诉孩子们这些事,他们都不听了,因为我是太平时代出生的人。 译文: 回忆过去,我已经过了五十多岁了,在战乱中度过了三十年。我告诉孩子们这些事,他们都不听了,因为我是太平时代出生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战争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进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歌内容、手法以及情感来分析。“忆昔金堤十里长,榕阴倒影欲分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曾经的金堤十里,绿柳成荫,倒影在河中仿佛与江水相连。“如今破后无人筑,野草荒沙弄夕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今金堤已经破损,没有人来修筑,只有野草和沙土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荒凉。 【答案】 忆昔金堤十里长,榕阴倒影欲分江; 如今破后无人筑,野草荒沙弄夕阳。
【诗句解析】 忆昔:回忆过去。 西湖:杭州西湖,古称西子湖。 数追随:多次追随。数:多次、屡次。 好友:指友人、知己。 相忘:相互遗忘。 发兴奇:激发兴致,产生奇异的想法。 蛮榼:南方少数民族的酒器。 花间行:在花丛中行走。 载酒:携带着美酒。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形似矮小的交椅。 月下坐谈诗:在月光下坐着谈论诗歌。 升平:太平盛世。 怀前日:怀念过去的好日子。 老大:年老。光阴:时间。
【解析】 此为五律。首联写景,颔联写事,颈联写人,尾联抒情。 “忆昔”二字领起全诗,点明写作对象和主旨。诗人回忆了十年以前,曾以荐书之劳,得到皇帝的恩宠,受到重用,但好景不常,转眼间已是物是人非,岁月如流,感慨万千。首联写自己十年前在朝中的荣耀与得意,“独马冲寒”,暗用杜甫《月夜》诗句“冲寒冒雪归”句意,表达了自己当年仕途得意、一帆风顺的喜悦心情;“十载曾忝荐书来”则表明自己曾经有过的辉煌和荣耀
诗句解读: 1. 忆昔倾盖交,意气秋霜间。——回忆起当初与某人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那时的意气如同秋天的霜雪一样清冷。 2. 感子故意长,岂独平生欢。——我感叹对方的志向和情感远超过一般人,这不仅仅是一时的快乐。 3. 痛饮谁能醉,清量江海宽。——在痛饮中,谁能像我这样豪饮,以江海为量,心境宽广无垠。 4. 奇怀古鲜俦,高情良所叹。——我有着非凡的胸怀和见解,这种情感值得赞叹。 5. 一朝杳言笑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忆昔云中士,括囊秘命修:回想当年在云中的仙人,他秘密地学习道术。括囊,封闭的意思。秘命,秘密的本领。 於菟驮醉影,老剑伴清游:那些凶猛的虎豹驮着醉态的身影,我带着那柄老剑在清幽的环境中游玩。于菟,指老虎,古代传说中一种猛兽。驮,驮载。 绝火毛三伐,饮泉月一抔:断绝了火种的三处山头,喝的是泉水,月亮下只有一把土。绝火、饮泉都是隐居生活的写照。毛三伐,指传说中的三座名山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这是基础;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特点;最后综合以上分析,给出自己明确的评价和判断,注意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中间四句承上启下,由景及情,由实到虚,虚实相生;“惊魂犹未复”,既写出了游子在外漂泊时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忆昔 忆昔十五六,形容一何好。 高谈溢四座,宾客惊绝倒。 日月易以迈,春华岂长保。 我行如昨日,两度见青草。 天涯劳苦远,异路风霜早。 相逢少年子,自顾已枯槁。 何待两鬓白,然后始谓老。 译文: 回想起年轻时的我们,那时多么地好。 我们高谈阔论,让四周的人都感到惊讶和佩服。 时光易逝,青春易老,怎能长久停留? 如今我已行走了许久,两度看到了那青青草地。 虽然我们相隔甚远
忆昔 忆昔君初至,难分喜与悲。 天边亲杖屦,雪底见须眉。 译文: 回忆过去,你刚刚到达这里,我的心情难以分辨是喜悦还是悲伤。 在遥远的天边,你亲手扶着杖屦,在大雪覆盖的地面上,你能清晰地看到你的须眉。 释义: 1. 回忆起你刚刚到达这里时的情绪,我的心情难以分辨是喜悦还是悲伤。这里的“忆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 2. 你亲自用杖屦(古代的一种农具)来丈量土地,这是对土地的尊重和珍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解读”,然后浏览全诗,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理解诗句的含义。再就是把握诗句的层次结构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写昔日歌舞美人家的繁华盛景;后四句写今日荒台野鸦、残银杏、凋零夭桃、飘零无处,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和人生变迁之感慨。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答案】 忆昔
忆昔 忆昔先皇帝,黄金高筑台。 剧辛自赵往,邹衍复齐来。 今日风波事,谁当砥柱材。 金鸡还浩荡,黄雀总涓埃。 久见文昌厄,何论国士灾。 君看党锢传,千古使人哀。 译文: 回想过去,我们伟大的皇帝曾建造高台, 剧辛来自赵国,邹衍来自齐国。 如今国家正面临风波,谁能成为中流砥柱? 金鸡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黄雀在尘埃中微不足道。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命运的捉弄和压迫, 何谈国家的大士遭受的灾难。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承明:指汉魏时侍从皇帝的官署。 先皇:指唐玄宗李隆基。端拱:端坐拱手,形容态度恭敬。神尧:指唐太宗李世民。 箫鼓:乐器名,此处代指宫廷音乐。双阙:古代建于城门外两边的高台,为帝王出入之所。 三殿:指太极宫的中和殿、延禧阁、麟德殿。风云:比喻皇帝。 剑佩:代指朝廷文武官员。缓归:慢慢回来。青琐:指紫禁城的门,即宫门。 蛮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通款:互通款曲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能力,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理解全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分析作答。 “忆昔”是题目,直接交代诗人的写作对象,即诗人回忆过去的事情。首句点明“忆”,说明所要回忆的是作者自己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客居他乡的感受。“河洲客梦思氤氲”,承接题目中的“忆”字,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往事。“河洲”,泛指水乡之地,也暗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生活环境。“客梦思氤氲”意思是说,在梦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古诗文的内容,要联系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如“瀛州”,“淮海”,等,还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字词,如“沧”“苍”、“烽”等。理解时注意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这样能更准确地把握诗句的意思。 “忆昔瀛州选,凄凉老凤群。欲将淮海泪,哭向泰陵云。” 回忆往事在瀛州被选入宫廷,那时我年纪还轻,同许多年轻人一样,都怀有凌云之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注释】 忆昔:回想过去。 二十馀年梦里恩:指二十多年前在梦中受到的恩惠。梦恩,梦中的恩宠或恩德。 春风秋月几销魂:意思是说春天的微风、秋天的天空,多少次使人流连忘返而神魂颠倒。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此处形容春风吹拂、秋月照耀时的美景令诗人心醉神迷。 梧桐树老人华发:指梧桐树下的老人,头发已经斑白了,这里用“白发”代指年老的人。 千古莓苔泪有痕:指的是无数的莓苔上留下了深深的泪痕。莓苔是一种植物
【注释】 忆昔:怀念从前。 清淮:指淮河一带的清澈河水。浊酒:指浑浊的酒。 同舟:在船上一起航行。 风烟:指江上的雾霭与水波。 下蔡:即“下蔡门”,是古代楚国的地名。此处借指楚地。 《凉州》:一种乐曲,为唐时流行的一种乐器演奏的曲子。 吐茵丞相:意谓像吐茵一样茂盛的宰相。 剪袖佳人:喻指美女。 红烛:红色的蜡烛,常用于夜间照明,也常用以象征爱情。 芸榻:芸香熏蒸过的竹席。芸香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
注释:回忆起过去,我年轻时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如今年老力衰,退隐回家。我向君主请求退休,因为我是小官,不能为君主分忧。 麦穗已长出,但因离别而流泪;蓼莪也开花了,但我已无法吟唱。只能空留着双鬓白发,怎能经受住百愁千烦的折磨?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和人生经历的感慨。首句"忆昔当强仕"回忆自己年轻时在朝中任职的情景,"抽簪返故林"表示辞官归隐的决心
【解析】 此诗写于晚年,回忆少年时的生活。全诗以“忆昔”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怀之情。 第一联“忆昔髫龄上帝京,晓风残月趁行程。”回忆起童年时期的情景。髫龄,指年少时,古代儿童束发为髻,故以“髫龄”代称年幼时期。上帝京,指入朝为官。晓风残月趁行程,清晨的微风和残月都伴随着作者赶路的行程。 第二联“南船周听关山曲,北马曾经鲁、卫城。”“南船”,指南行船,这里借指江南。周听,指仔细聆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一句“忆昔征南幕府诩名流”,意为回忆起过去在征南幕府中作为名流的日子。第二句“蛮语参军忆昔游”,意为在与少数民族交流中回忆起过去游玩的情景。第三句“锦帐夜悬珠海月”,意为在华丽的帐篷中观赏海月。第四句“牙旗高卷虎门秋”,意为在虎门关前高挂战旗迎风飘扬。第五句“解鞍立就卢循表”,意为脱下马鞍站立着准备接受卢循的命令
【译文】 忆起当年,威武的箭矢尚未折断,黄犊被驱赶着去栽田。 秋风里,枣树熟透,人们争相打枣;春雨中,茶香四溢,信手煎煮。 水面上惊飞的鸥鹭多么浩荡,沙头宿营的鹭鸶正排成一队。 邻家老头儿得酒归来,入市时曾带着一串柳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的生活情景。前两句回忆往昔,表达了他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后四句则是他回到家乡后看到的景象与经历,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乡土情趣。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解析】 此诗是作者回忆与友人聚会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其一,“杏园犹忆昔年春”一句写诗人在杏园中回忆过去,怀念友人;“齐到蓬山十五人”一句说大家聚集在蓬莱山上,共聚十五人之多,可见当年友谊之深厚; 其二,“松院壶觞时并入,槐厅镫火夜相亲”一句说大家在一起饮酒赏月,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回头半是凋残客”,说明时间流逝,人事已非,当年相聚的朋友已经离去了大半,只有自己一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忆昔膝下时,依依切孺慕。 注释: - 忆昔:回忆过去 - 膝下时:指小时候 - 依依切孺慕:形容对小孩子的深情依恋和关爱 2. 北方例春旱,岁岁烦圣虑。 注释: - 北方:特指南方(古代中国地理概念中的北方) - 例春旱:每年春天都有旱灾 - 岁岁烦圣虑:每年的干旱都让皇帝忧心忡忡 3. 殷忧每先期,赈恤筹补助。 注释: - 殷忧每先期:深重的忧虑总是提前发生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忆昔髫年此地过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童年时期在这个地方度过的回忆。"髫年"指的是儿童时期,通常指童年或少年时期;"此地过"则表明诗人在那个地方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2. 于今壮大事如何 - "于今"指的是现在,"壮大"意味着成长、变化或者发展。这里的疑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3. 探源未见门墙奥 -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忆昔春宵傍父兄,故园风景乍承平。 - 注释: 回忆过去在春风中的夜晚,靠近父亲和兄长,家乡的风景突然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平岁月的回忆,以及因战争而暂时中断的生活状态的怀念。 2. 城门吏放深更钥,楼下人听上界笙。 - 注释: 城门口的官吏在深夜时分解开了更深锁钥,楼下的人聆听着天界的笙乐声。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