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江南曲
介绍
《江南曲》是唐代李益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 作者背景:
- 李益,字君虞,唐朝著名诗人,以七绝见长,尤擅长七言歌行。《江南曲》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唐代,由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商业活动十分频繁,这也使得商人的活动空间扩大,他们经常远涉他乡,与家人相隔千里。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益创作了《江南曲》,以表达商人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期盼。
- 唐代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时代,文人墨客常常借助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见解。《江南曲》的创作便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诞生的。它不仅是李益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缩影。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 诗歌内容:
- 《江南曲》的前两句“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描绘了一位妇女为了生计嫁给了一个常年在外经商的人。这两句话虽然平淡无奇,但却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辛酸。她明知丈夫常年不在家,却依然坚持等待他回家的日子。
- 后两句“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突然从平地翻起波澜,表达了这位少妇的怨情。她渴望丈夫能够像潮水一样归来,而不是永远地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这种情感的转折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 艺术特色:
- 《江南曲》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又不失精炼有力。诗人巧妙地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这种写作风格体现了唐诗的典型特点,即追求言简意赅而又韵味无穷。
- 诗歌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张力,前后呼应,层次分明。前两句为铺垫,后两句为高潮,中间穿插着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得整首诗既有形式上的严谨性,又有内容上的丰富性。
- 文化意义:
- “江南曲”作为乐府诗的一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商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价值观。通过对《江南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唐代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 这首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创作和流传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类似的作品,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可以看到《江南曲》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传递。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风貌。同时,它也启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理解和包容,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
相关推荐
江南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注释: 1. 汀洲:指江边的沙洲或小岛。 2. 白蘋(bái pín):一种水生植物,白色的花朵和叶子,常见于水边。 3. 日落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春天日落时分的景象。 4. 洞庭:古代中国的一个大型湖泊,位于湖南省北部。 5. 归客:归来的旅人。 6. 潇湘:指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水
江南曲 棹歌发江潭,采莲渡湘南。 宜须闲隐处,舟浦予自谙。 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篸。 但令舟楫渡,宁计路崭嵌。 注释: - 棹歌发江潭:在江边唱着船歌。 - 采莲渡湘南:去湘南采荷花。 - 宜须闲隐处:应该是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 - 舟浦:指河流中的地方。 - 予自谙:我熟悉这个地方。 - 罗衣织成带:穿着用罗纹制成的腰带。 - 堕马碧玉篸:被摔落的玉石做的袋子。 - 但令舟楫渡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译文注释及赏析 - 译文:她嫁给了一个在瞿塘峡经商的商人,每天因丈夫不能按时回家而感到遗憾和失望。她后悔当初没有选择一个能够经常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伴侣。 -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因为丈夫长期在外经商而感到孤独和遗憾的情感。瞿塘峡指的是长江上游的一段峡谷,位于重庆奉节县和巫山之间。这里的商人通常从事长途跋涉的生意
江南曲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注释: 偶向江边采白蘋:偶尔走到江边采摘白色的蘋菜。偶:有时。 还随女伴赛江神:也随着女子的同伴去祭祀水神。还:也。 众中不敢分明语:在众人中间不敢明确地说。 暗掷金钱卜远人:暗中抛掷金钱占卜远方的人。暗:暗暗地
翻译 江南四月薰风轻飘,江南女儿步态轻盈齐整。 晚云与江水相接,一片茫茫;远沙和草堆积成堆,一片萋萋。 白苎布不足以表达古老的意蕴,数朵花儿足以醉倒在前溪。 孤舟有客未归,乡梦欲成却听山鸟啼。 注释 1. 四月:指春季的四月,此时正是江南天气转暖,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们外出踏青的好时光。 2. 薰风:温暖的南风,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温暖气息。薰风低,即形容这种温暖的南风轻轻拂过地面
【注释】 江南曲:乐府《清商曲》旧题,本题属“清商曲·吴声曲”。 湖上女:指在水上浣纱的妇女。 越女:泛指美女。 无双:独一无二。 春浣纱:春季里洗涤蚕茧。 风似箭:形容风势迅猛如飞箭一般。 月如弦:比喻月亮明亮皎洁。 少年吴儿:年轻的吴国子弟。 进船:乘船。 郗家子弟:东晋时郗鉴的子弟,郗鉴是东晋大司马、太尉,封高平郡公,郗氏家族显赫一时。 谢家郎:指谢玄。 乌巾:黑色头巾。
《江南曲》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蘋。 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 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 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 遥遥洛阳道,夹道生春草。 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注释: 1.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蘋:我是为了喜爱江南春天,才渡过江去采摘蘋菜。为爱:因为喜爱。涉江:渡过江。聊:顺便。采蘋:采摘蘋菜。 2. 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水很深,烟雾茫茫,只能看到两辆车的车轱辘。水深:水位深。烟浩浩
江南曲 妾家住白蘋浦,早晨日上芙蓉楫。 摇桨声轧轧,移船进入茭叶溪。 溪长茭叶深,底里难以寻找。 避郎不见,鸂鶒自浮沉。 拾萍萍无根,采莲莲有子。 不作浮萍生,宁为藕花死。 岸旁骑马郎,乌帽紫游缰。 含愁复含笑,回首问横塘。 妾家住在金陵浦,门前朱雀航。 流苏持作帐,芙蓉持作梁。 出入金犊幰,兄弟侍中郎。 前年学歌舞,定得郎相许。 连娟眉绕山,依约腰如杵。 凤管悲若咽,鸾弦娇欲语。 扇薄露红铅
【注释】 江南曲:指江南地区的民歌。长乐,地名。南朝陈武帝建都于长乐,故称其地为长乐。花枝雨点销:形容细雨如花枝般柔美,落在身上的感觉像被轻轻打湿。江城:泛指江边之城。日暮:傍晚。相邀:互相邀请。春楼:春意盎然的楼上。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锁:关闭、阻隔。绿水:指江水。回通宛转桥:形容桥梁弯曲曲折,好像在水中蜿蜒流淌。 【赏析】 此诗写江南春景,抒发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
江南曲 新秋拂水无行迹,夜夜随潮过江北。 西风卷雨上半天,渡口微凉含晚碧。 城头鼓响日脚垂,天际笼烟锁山色。 高楼索莫临长陌,黄竹一声无北客。 时平田苦少人耕,唯有芦花满江白。 注释: 1. 新秋拂水无行迹:新秋时节,水波荡漾,仿佛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2. 夜夜随潮过江北:夜晚时分,潮水不断地涌来,仿佛要越过江北的界限。 3. 西风卷雨上半天:西边的风卷起了一场秋雨,天气阴沉
【注释】 江南曲:词牌名。 络纬(wěi):昆虫,有翅能飞,鸣声似织布机声。 催寒断梦头:催促着寒冷的天气让人断然入睡。 双泪枕边流:枕边的眼泪像泉水一样不断地流下来。 屏风莫展江南画:不要展开描绘江南的屏风。 寸地:一寸土地。 生:滋生。 千里愁:千里之外的乡思和愁绪。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思乡之情的闺怨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居独处的图景,抒发了因思念而难以成眠的孤独与寂寞
【注释】 1. 江蒲芽白江水绿:春天,江边柳絮飘飞,江边的芦苇长出了嫩绿的芽尖,映衬着碧绿的江水。 2. 江头花开自幽淑:春天,江边花儿盛开,香气扑鼻,美丽动人。 3. 人家晨炊欲熟时:清晨,村民们忙碌起来,准备一天的生活。 4. 旋去网鱼惟所欲:村民们在江面上捕鱼,只要鱼儿游来,就迅速将其捕获。 5. 往来送租只用船:村民们用船只运送粮食、布匹等物品,来往不断。 6. 未省泥沙曾污足
江南曲 平湖碧玉烟波阔,芰荷风起秋香发。 采莲女儿红粉新,舟中笑语隔烟闻。 高系红裙袖双卷,不惜浮萍沾皓腕。 争先采得隐船篷,多少相欺互相问。 吴儿荡桨来何事,手指荷花示深意。 郎指莲房妾折丝,莲不到头丝不止。 月上潮平四散归,舟轻楫短去如飞。 断肠脉脉两无语,寄情流水传相思。 注释: 1. 平湖碧玉烟波阔:形容湖泊平静如翡翠般的碧绿,水面宽广如同烟雾弥漫。 2. 芰荷风起秋香发
注释: 江南曲 :即《江南曲》,是一首乐府诗,内容多写江南水乡的风光和男女情爱。此诗为其中的第四十六首,写的是一位游女在江边采摘杜若时,与一位远来的客人相遇。 游倡:泛指歌妓。 搴(qiān):拔取。杜若:一种香草,可入药,也可作香料。 别浦:指江河中分出的岔流或小河。 落:落下,飘落。 向晚:傍晚时分。 鲤鱼风:指微风吹拂着水面,如同鲤鱼在水中游动。 客樯:客人的船只。 千载:千年。 桃叶
江南曲 我家住江南,与野老为邻。自纺落毛织渔网,采蘋藻来供饮食。 清风满袖读离骚,半亩幽畦种香草。门前流水溅溅响,日暮归来乘轻舟。 遥望山峦如黛眉,落日余晖映晚川。雨后汀洲新绿涨,红衣鸳鸯沐浴水。 何处采莲女儿来,为我清歌伴春风。酒熟瓮头方新篘,白鱼跃起初上钩。 唤儿洗碗醉明月,月下歌舞声声高。酒酣更作商声讴,歌声飘荡在江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江南,与一位老农为邻的生活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及把握诗人情感态度能力。解答此题要读懂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南曲:指《江南曲辞》。江南多芙蓉,水绿看最好(注释):在江南,荷花是非常多的,而以碧绿的水塘里生长的莲花最为好看。 轻舟浮江来(注释):小舟轻轻飘荡在江面上。 白露秋意早(注释):到了秋天,白露降临,意味着天气已经很凉了。 露白秋已晞(注释):露水白了,说明秋天已经快结束了。
注释:在长江边祭祀江神,把酒洒在地上。然后开船出发,互相祝福送行。 船离开的时候波浪好像席子一样,船返回来时风像箭一样快。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诗人通过描绘人们祭祀江神、开船出发、船离开波浪如席、船返回风如箭等场景,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之情。同时,诗歌中也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江南曲 吴姬当垆新酒香,翠绡短袂红罗裳。 二盆十千买一斗,三杯五杯来劝郎。 落花不解留春住,似欲随郎渡江去。 酒醒一夜怨鹃啼,明日兰舟泊何处? 赏析 《江南曲》是唐代诗人成廷珪的一首古诗。此诗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和她的闺怨之情。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注释: - 遥天碧荡荡:天空广阔,碧绿色。 - 远草绿愔愔:远方的草地呈现出绿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并作相思海,春来一样深:相思如海洋般广阔无边,春天到来时依然如此深沉。 译文: - 天空广阔而碧蓝,远处的草地呈现出绿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情感。诗中用“遥天碧荡荡”来形容天空的广阔和碧蓝色,用“远草绿愔愔”来形容远处的草地呈现出绿色
江南曲 江南暄新花月天,美人盘游缓愁年,翠环娇春扶上船。 扶上船,月如水。霞盖车,度花里。 注释: - 江南暄新花月天:江南的春天温暖而明亮,花儿盛开,月光皎洁。 - 美人盘游缓愁年:美丽的女子在江南游玩,缓解了一年的忧愁。 - 翠环娇春扶上船:翠绿色的环子被美丽的女子戴着,她扶着船舷上了岸。 译文: 江南的春天温暖明亮,花儿盛开,月光皎洁。美丽的女子在江南游玩,缓解了一年的忧愁
江南曲 郎上渡江船,妾倚江边树。 空挽柳丝长,系郎船不住。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江边与情人分别的场景。第一句“郎上渡江船”写男子乘坐船只离去的画面,第二句“妾倚江边树”则是女子站在江边的树木旁,表现出她的依依不舍。第三句“空挽柳丝长”,形容女子用长长的柳枝来系住即将离去的男子的船,希望他能留下。而第四句“系郎船不住”,则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留住他的无奈
江南曲 庭院深沉日正长,绿窗红几绣鸳鸯。 落花风起停针看,蝴蝶双双过粉墙。 注释: 1. 庭院深沉日正长:庭院深深的时候,太阳正高照。深沉,形容庭院的深邃幽静;日正长,指太阳正当午时,阳光充足。 2. 绿窗红几绣鸳鸯:绿窗和红几上绣着鸳鸯图案的帷幔。绿窗,窗户的颜色是绿色;红几,几案的颜色是红色。绣鸳鸯,指在窗户和几案上绣制了鸳鸯图案。 3. 落花风起停针看,蝴蝶双双过粉墙:当风吹落花瓣时
江南曲 津头闻别语,三载以为期。 安得中山酒,醒日是归时。 注释: -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江南曲》。诗中描述了一位妇人在听到丈夫在商旅中的离别话语后,三年时间就以期望丈夫回家为期限的情景。 - “津头”指水边渡口。“闻别语”即听到丈夫离别的话语。“三载以为期”意为三年作为期待丈夫回家的时间。 - “安得中山酒”表达了妇人对丈夫早日归来的期望和思念。“中山”指的是中山酒,一种著名的美酒
江南曲 风凄露冷江南岸,瑟瑟寒波秋练练。 采莲歌断红云空,蘋叶芦花结新怨。 鸳鸯鸂鶒俱可怜,相呼相倚沙觜眠。 白头渔父摇苍烟,一双飞上枯树巅。 译文: 江南的岸边,秋风凄冷,寒风中水波荡漾,宛如秋天的丝带。采莲姑娘的歌声响过,水面的红色花瓣飘散一空,仿佛连那苹叶、芦苇和荷花都结下了新的怨恨。鸳鸯和鸂鶒鸟都是那么可怜,相互呼唤着在沙滩上依偎而眠。白发老渔夫独自摇着船帆,烟雾缭绕中他的身影显得孤独
江南曲 萧萧烟雨秋江口,两岸青旗拂细柳。 估客初回锦缆舟,妖姬正熟银槽酒。 珠楼宛转画桥东,油壁轻舟绮绣中。 桃叶江前对明月,莫愁湖上起西风。 繁华莫唱江南曲,吴宫旧草茫茫绿。 翻译: 江南曲:这是一首描绘江南美景的诗作。 译文: 萧萧烟雨秋江口,两岸青旗拂细柳。 在秋天的江口,笼罩着淡淡的烟雾和细雨,江岸边飘扬着青青的旗帜。这些旗帜似乎在轻轻地拂动着岸边的细柳。 估客初回锦缆舟
江南曲 采采白蘋洲,兰桡忆远游。 日悬云梦阔,天隔洞庭秋。 风物三湘道,烟波万里愁。 离居逢岁宴,掩涕倚重楼。 注释: 1. 采采白蘋洲:白蘋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这里指的是采白蘋的洲岛。 2. 兰桡:用兰木制成的船桨。 3. 日悬云梦阔:太阳高悬在云梦泽上空,显得开阔无边。 4. 天隔洞庭秋:天空与洞庭湖相隔遥远,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 5. 风物三湘道:这里的“风物”是指沿途的风景和特色
【注释】 欢似吴江水,西去不通潮。 妾如独活草,无风长自摇。 安能对阊阖,暮暮复朝朝。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途经吴江时。吴江位于江苏省,为长江下游入太湖的要道。这里原是春秋时期吴国故都,故有“吴江”之称。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物候特征来抒发其思乡情愫。 首句写江南春水,“喜似吴江水”,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江南的水波明净清澈、温柔缠绵的特点
【注释】 江南曲:乐府诗名。 百合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白色。这里泛指女子。 露冷烟脂赤:意思是说花瓣因露水而显得更加洁白娇嫩。烟脂:胭脂,即化妆品;赤:红。 新妆:新梳的发髻或新化的面脂。 簪花:古代妇女的一种装束,插在头上的花朵。 赏析: 这是一首写少女打扮的诗,通过描写一位少女从梳妆打扮到不打扮的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与摧残。 首句“庭前百合花”,描绘了庭院中盛开的百合花
江南梦断 杨花眠更起,飞向阿谁家。 这句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杨花在夜间随风飘落,仿佛在空中舞蹈,最终飘向了哪个人家,让人心生遐想。这既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曲槛青丝箔,雕鞍白鼻騧。 “曲槛”形容房屋或建筑的曲折结构,如同栏杆一般,“青丝箔”指的是青色丝织品制成的帘子,“雕鞍”则是指装饰华丽的马鞍,“白鼻騧”则是一匹白色的马匹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江南采莲女子的诗。第一句以“西湖水似油”写湖水的颜色,写出了水的清透;第二句以“袅袅采莲舟”写船儿的样子,写出了船儿的轻盈;第三句用“双鬟正十五”点出女子的年龄,写出了女子的娇嫩;第四句以“垂手玉葱柔”写女子的姿态,写出了女子的柔弱;第五句用“罗带飘相近”点出女子和男子的关系,写出了两人的亲密;最后两句以“风波可自由”来结束全诗,写出了女子在男子身边感到的舒适与自在。
【注释】 三台:指古代神话中的天帝座,在天上。齐抛:一起抛掷。八宝簪:指古代的一种头饰,用金、银、珠翠等材料制成,形状像簪子。 【赏析】 《江南曲》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前两句写女子抛簪之姿;后两句写其情意,表达了对远人相思之情。全篇语言简练,意境幽深。 首句“自有三台曲”中“自有”二字表明女子自作自唱;“三台”指古代天帝座,这里借指天宫,表明她所要歌唱的内容是天上之事
江南曲 记得郎行相送时,江头流水去无期。 早知郎去如流水,愿作扶桑海上枝。 注释解析: 1. 记得郎行相送时:回忆起当时郎君离去时的场景。 2. 江头流水去无期:形容离别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早知郎去如流水:如果早些知道郎君离去就像流水一样难以停留。 4. 愿作扶桑海上枝:愿意成为扶桑树上的一枝,象征永恒不变地等待爱情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女子在江边送别爱人的场景
江南曲 碧草萋萋笼紫烟。兰桡桂楫清江边。吴歌越吹太可怜。 太可怜,复可妒。飘深红,曳轻素。 注释: 1. 碧草萋萋笼紫烟:形容春天的景色,绿草丛生,笼罩着紫色的烟雾。 2. 兰桡桂楫:泛指船上有兰花装饰的船桨和桂花装饰的船桨。 3. 太可怜:非常可爱,让人怜爱。 4. 飘深红,曳轻素:形容色彩艳丽,飘逸如云。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春日美景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江南春天的景色
【注释】 江南曲:指乐府《横吹曲辞》中的《折杨柳歌》。 客去悲江左:客人已经离开了,悲伤地思念着江南(东吴地区)。 书来滞陇西:书信寄来了,滞留在陇西。 相思若春草:相思之情像春天的草一样茂盛、蔓延。 无路不萋萋:无论在哪里都充满了思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江南送别友人,又收到远方朋友来信时,心中涌起的那种深切的离思和相思。首句“客去悲江左”,点明了离别的时间和地点
江南曲 锦帆西去绕横塘,画舸携来悉粉妆。 旭日笼光流彩艳,晚云停雨净兰芳。 飞丝带蝶粘罗幌,吹浪游鱼戏羽觞。 自是江南好行乐,采莲到处棹歌长。 注释: 1. 锦帆西去绕横塘:锦帆指的是装饰精美的船帆,西去指的是向西航行。绕横塘是指船只在横塘周围航行。 2. 画舸携来悉粉妆:画舸指的是装饰精美、颜色鲜艳的船,悉粉妆则意味着船已经被装扮得非常漂亮。 3. 旭日笼光流彩艳:旭日指的是早晨的太阳
江南曲 江南好,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汝出取鱼与雁凫,养我堂上姑。 注释: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江水里游着鲤鱼和雁凫。你出去捕鱼吧,给我捕些鲤鱼和雁凫回来,我要在堂上好好地喂养它们。 姑今年老,鸣声呜呜。声呜呜,良可哀。生而不能养,死当何时回? 注释:你的姑姑老了,她发出的声音是呜呜的。呜呜的声音真是叫人难过啊!活着的时候不能养活,死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见她一面呢? 呜呜良可哀。 注释
江南曲 中原万里莽空阔,山过长江翠如泼。楼台高下垂柳阴,丝管啁啾乱花发。 北人却爱江南春,穹碑城外如鱼鳞。青山江上何曾老,曾见南人是北人。 注释: 1. 中原万里莽空阔:辽阔的原野,没有边际。 2. 山过长江翠如泼:山峦越过长江的景色,如同泼墨画一样。 3. 楼台高下垂柳阴:高楼和楼台,高高的,垂下柳树的阴凉。 4. 丝管啁啾乱花发:音乐声音嘈杂,花儿也随风飘散了。 5. 北人却爱江南春
【诗句释义】 1. 江北垂杨未爆芽:江北的杨柳树尚未发芽。 2. 江南水绿万重花:江南的水是绿色的,到处都是鲜花盛开。 3. 北人尽道江南好:北方的人都说江南很好。 4. 江南才到便为家:刚到江南就成为了家。 【译文】 江北的垂杨柳还未发芽,而江南水乡却是绿色的,满眼都是盛开的花朵。北方的人们都赞叹江南的美丽,可是刚到江南就已经成为这里的一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人对江南的美好印象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古称金陵。秦淮河:在南京市南门外,是长江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惆怅:悲愁。花月:指美丽的女子和月亮,这里泛指美好的事物。北歌讴:北方的歌曲。 【赏析】 此诗写江南景色与人物的变迁。首句“金陵好是帝王州”,点出金陵是六朝帝王之都,风光旖旎。次句写城下秦淮河水北流,暗示了繁华不再,国破家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事变幻的感慨。后两句写江南旧时美景已不复存在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首句写洞庭湖的颜色;次句写潇湘水暖,花正盛开,景色宜人;三句是说黄鹤楼上留客的人太多;末句写江南的天气使人懒洋洋地留恋不去。全诗以“醉”字为线索,写出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洞庭湖色碧于蓝,潇湘日融花欲酣。 黄鹤楼中留醉客,懒人天气是江南。 注释: ①洞庭:指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②潇(xiāo)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从手法、情感、意境等角度分析。 江南曲 钱塘胜地作南都,纨绮如云隘广途。 想得燕山风雪夜,断魂相语怨西湖。 【注释】 胜地:优越的地方,这里指杭州。南都:南宋都城临安的简称
【注释】: 桃叶渡头:即“桃叶渡”,为江南名渡口。城上:指南京城中,当时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南朝都城。 哓莺声:形容黄莺的鸣叫声。 并入:一并融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写离别之情,不从一般离别伤别着笔,而是着重抒写离别时春景的凄美和对江南美景的留恋。诗人把离别之情、春景之美好、故国之可爱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一种既伤感又眷恋的复杂情感。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桃叶渡头
【注释】 无情:无情感,指时间无情。白日:太阳。去如梭:像织布的梭子一样飞快地移动。柰何:奈、何,怎么,可奈何,无可奈何。江北:泛指长江以北地区,今江苏、湖北一带。人住少:人烟稀少。粳稻:一种早熟的稻米。雁来多:大雁飞来很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小诗,诗人用“无情”二字,写出了时光流逝之速和青春易逝之痛;以江北风沙、江南粳稻作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南北两地的不同景致
生长吴侬不记春,乡音旋改踏京尘。 丫头小妓相偎坐,众里矜夸是北人。 注释:在江南长大的人不记得春天的事情,家乡的方言已经改变了,现在却在北京。 丫头、小妓们互相依偎坐着,在众人中显得格外骄傲,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北方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南方人在京城生活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南方人在京城的生活变化和自豪感。 江南曲 生长吴侬不记春,乡音旋改踏京尘。 丫头小妓相偎坐,众里矜夸是北人。
江南曲 江南忆采莲,莲叶何田田。 木兰为楫,文梓为船。 刺船榜歌莲叶边,鸳鸯双飞遂不前。 译文: 江南地区常常有采莲人的身影,莲叶绿油油一片。 用木兰木做船桨,用文梓木做船身。 划着小船唱着歌儿,在莲叶边上荡漾。 鸳鸯成双成对一起飞,我们却不敢向前。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作之一,描绘了江南采莲人的美好画面。首句"江南忆采莲",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采莲的深深怀念之情。接着
江南曲 江南二三月,花柳映山青。 送君江北去,草绿到长亭。 注释:江南地区二月或三月正值春天,花儿与柳树在山间显得格外清新美丽。我送你到江北去,一路上草色青青,直至长亭。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篇。诗人以江南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赏析】 此诗以“江南曲”为题,描写一对情侣的离别之情。前四句写月夜送别时的情景,最后四句写相思之苦及对归期的期望。全诗用典贴切,含蓄蕴藉,情真意切,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与爱人相别时的无奈心情。 天上月如船,江南船似月。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句,通过“天上月如船”和“江南船似月”这两个形象鲜明的比喻,把月亮拟人化,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亮在天空中悠悠漂浮,如同一叶扁舟
江南曲 江南光景殊无赖,水如碧玉山如黛。 吴王旧苑芳草多,鸳鸯飞过斜阳外。 船头醉岸乌纱巾,兴来看遍江南春。 五湖倘遇范少伯,夺取当时倾国人。 注释: 1. 江南光景殊无赖:江南的风景真是无可挑剔,让人无法挑剔。 2. 水如碧玉山如黛:水清澈如同碧玉,山色青黑如同画笔的黑色。 3. 吴王旧苑芳草多:指的是苏州的西园,是吴王阖闾的旧苑。 4. 鸳鸯飞过斜阳外:鸳鸯鸟在夕阳下飞过。 5.
【注释】: 夹岸多垂杨:两岸的河边有很多杨柳。 妾家临野塘:我的家人住在靠近野塘的地方。 手拈青杏子,不忍打鸳鸯:我拿着青杏子,不忍心打下鸳鸯。 【译文】: 江南水乡,河岸两边长满了杨柳,我的家就坐落在这片风景如画的野塘边。手中攥着青涩的杏子,却不忍心去打那只正在水中嬉戏的鸳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和生活情趣的诗。诗人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
泛舟出晴溪, 溪回抱山转。 欲采芙蓉花, 亭亭秋水远。 注释:泛舟:指乘坐船在江上或湖上航行;晴溪:晴朗的溪流;抱山转:形容溪流环绕着山势蜿蜒曲折流淌。欲采:想要采摘;芙蓉花:荷花;亭亭:形容姿态优美;秋水:指秋天的水波;心非樯上帆,随风岂舒卷:意即“心”不是挂在桅杆上的帆,而是随着风任意舒展或收拢;但得红芳迟,何辞岁年晚:只要能得到美丽的荷花,何必要等到来年?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江南
江南曲 偶逢故乡人,寄书故乡去。 妾家在横塘,门前两株树。 注释: 1. 偶逢:偶尔遇到。 2. 故乡人:故乡的熟人,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3. 寄书:把书信寄出去。 4. 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5. 门:家门。 6. 两株树:指家门口的两棵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和家乡情怀的小诗。诗人在偶然间遇到了老朋友,便将一封写给他的信寄了出去
《江南曲》 【注释】 1. 郎去妾心愁:丈夫远赴他乡,女子心中满是忧愁。 2. 朝来独倚楼:早晨醒来独自一人靠在楼上。 3. 片帆云外至,错认是郎舟:只见一片帆影在远方的云端出现,误认为是丈夫的船。 4. 此诗以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因丈夫长期在外经商而引发的孤独和忧虑。 5. 这首诗通过白描手法,描绘了少妇在等待中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6.
江南曲 客人从潮阳来,夜泊秦淮口。 乡语人不知,儿童闻拍手。 钱塘八月时,潮来高百尺。 三五弄潮儿,戏舟若梭织。 络纬夜夜吟,吟时惊妾心。 征衣犹未寄,只恐晓寒侵。 君比天边月,妾比江中水。 愿月上钟山,照江清彻底。 翻译: 江南曲 客人从潮阳来,夜泊秦淮口。 故乡的方言别人听不懂,孩子们听到拍手声就笑。 钱塘八月时,潮来高百尺。 三五个小孩子在玩耍,他们戏弄着小舟就像穿梭织布一般。 夜深了
江南曲 桃花斑斑点点落红雨,玉缸春酒浓如乳。吴姬白纻裁舞衣,一曲娇歌少年子。江头日晚停商舶,众中金多为上客。当垆一斗沽十千,引满红螺吸明月。杯空月落江水寒,劝君且宿茱萸湾。迟明大艑挂帆去,千里烟波伤玉颜。 释义: 1. 桃花斑斑点点落红雨,玉缸春酒浓如乳。 【注释】桃花:桃花的花瓣。斑斑点点:指桃花的颜色分布不均匀。落红雨:红色的桃花像雨一样飘落下来。
【解析】 此诗是一首江南采莲歌,写江南采莲人的生活。“江南”二字,点明地点和时令,“曲”字点明体裁。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仄韵,节奏鲜明,音调和谐。首二句写景,以动衬静、以动显静,表现了江南采莲人的活动;后二句写情,通过采莲人的生活经历的叙述,写出了对江南的熟悉和热爱。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朴素无华。 【答案】 译文: 采莲又采莲,莲塘水清底。 前面有鵁鶄游,后面有鸳鸯戏。 早晨随海潮来
江南曲 忽得三巴信,郎归未有期。 只言风浪险,不是薄情儿。 注释: 江南曲: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忽得三巴信:突然收到来自三巴的信。三巴,指四川一带,因为古时的巴蜀地区包括今天的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信,指消息、书信等。 郎归未有期:你回来的日子还没有确定。郎
注释: 南国新声:南方的歌声。妙入神:美妙得令人叹为观止。临歧一曲:临别时唱的一曲。可怜人:让人感到可怜的人。四时歌子夜:《诗经·小雅·四月》中有“四月鸣蜩,五月鸣鸠。七月鸣雁,八月鸣蛩。九月授衣,十月涤场。朋酒维祀。……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介女。……七月既望,八月凉风,九月白露,十月绩柴……”这几句诗中的“子夜”指夏历十二月之夜,是古代民间传说中万物凋零、人们欢聚庆贺的时节
注释 1. 江南曲:这是一首描述江南风光或江南生活的歌曲。 2. 云间甲第隐笙歌:意思是说,高楼上的歌舞声在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这里的“甲第”指的是华丽的府邸,而“笙歌”则是古代宴会上常用的乐器和歌唱方式。 3. 桥北桥南画傍多:描述了桥梁两侧以及河岸旁有许多画作。这里的“画傍”可能指的是壁画或者绘画作品,它们通常与桥梁、河流等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增添了江南地区的艺术氛围。 4. 尽说升平风雨好
江南二三月,花满清溪路。 桥边步障移,柳外香车度。 三五游春女,形影私自顾。 看妆照水立,羞人入花去。 攀条每怨风,斗草从沾露。 为问东家姊,明月游何处。 生恐早鸦啼,无计留春住。 译文: 江南二月,花儿盛开,清溪边的路都被覆盖上了花海。桥边有步障可以移动,柳树外有车辆经过。三五个出游的春姑娘,影子互相陪伴着走来走去。她们看到自己的妆容照在水中站立,却害羞地进入了花朵之中。她们攀着枝条抱怨风
江南曲 别君复几日,葵稆当门多。刀钱重腰带,秋风动绮罗。 七彩芙蓉帐,红衾叠寒波。秋夜长如此,寂寞金闺里。 梁上难同紫燕飞,镜前拟作青鸾死。思君忆君不见君,江南梦化陇西云。 前日缄书浑是泪,不须更验石榴裙。 注释: - 《江南曲》:唐代李益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 别君复几日:指与丈夫分别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几天的时间。 - 葵稆:一种植物,其果实可以榨油,用来照明。 - 刀钱:古时候的货币单位
注释: 江南曲:即《江南曲》,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的诗歌。 落日乘潮去,荆歌戏采莲:夕阳在潮水中渐渐消失,女子们唱着荆歌在荷花丛中游玩嬉戏。 相逢娇不语,佯笑堕花钿:女子们在相遇时羞涩地不说话,而男子却在假装笑的时候不小心掉落了手中的花钿。这里的“花钿”是指古代妇女头上的一种装饰品,形状像花朵,通常用金、银等贵重金属制成,十分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暮春景色的诗。第一句写江南春天江水生时,江草齐整;第二句以“冥蒙烟气”点出江南暮春天气之特点:迷蒙如烟;第三句写江边红楼隔巷景致已近黄昏,好梦被风吹散;四、五两句写夜深人静,含羞衔愁之人度过芳夜;末句写天明后曲终漏尽灯花谢落,一切归于沉寂。全诗意境清幽,情韵凄婉,是一首别具一格的佳作。 【答案】 译文: 春天来临,江南的水涨得满满的。江边的草丛长得齐整一致
江南曲 暮春三月江南景,花开如海人眼明。 琪树栖鹤家家门,垂杨带莺处处情。 赏析: 诗中描绘了江南春光的美好景象,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琪树家家栖海鹤,垂杨处处带啼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江上春景的繁花似锦,更通过海鹤与啼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注释: - 琪树:珍贵的树木,通常指楠木等名贵树种。 - 海鹤:生活在海边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