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
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介绍
此诗为杜牧《赠别》组诗的第一首,是诗人在大和九年(公元835年),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歌女分别之作。诗中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注解
豆蔻: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春天扬州风光的五言绝句。下面是对各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注释: -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样子。 - 十三余:指十三岁,古时候女子到了十三岁就被称作“豆蔻年华”。 - 豆蔻梢头:指嫩绿的柳树枝头,象征着青春的生机与活力。 - 二月初:指农历二月,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
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1. 多情却似总无情:形容女子虽然多情,但却表现得像没有感情一样。 2. 唯觉樽前笑不成:只觉得在酒席上笑不出来,可能是因为离别的伤感。 3. 蜡烛有心还惜别:蜡烛都有心,所以也会为离别感到惋惜。 4. 替人垂泪到天明:替别人哭泣直到天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歌。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
注释: 又将书剑出孤舟,尽日停桡结远愁。 将:携带;停,驻留。 莫道江波话离别,江波一去不回流。 莫道,别以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船头,望着滔滔的江水,想到朋友即将离去,心情十分沉重。他挥笔写下这首诗,希望朋友不要因为离愁别绪而感到悲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祝福。 首句中“又将”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即将离开,又暗示了此行非同一般,有着重大的意义
注释: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赏析: 首句“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仿佛车轮在不停地滚动,而诗人与友人的告别却似乎永无止境。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想起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感慨。 第二句“门外若无南北路
【注释】 深泉:指水很深的鱼窟。 逢君处:指有你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借鱼儿与鸟鹊的离别来表达朋友之间难以相见、难以相伴的悲哀之情。前两句是说,鱼在水中,鸟儿在天边,它们虽然各自在一方,但永远只能相依为命。后两句写,即使他日有相逢之时,也应当像这白发人一般,彼此都是满头白发、老态龙钟了。 首句“鱼在深泉鸟在云”,是全篇之眼。它既点出鱼鸟之别,又引出下文。鱼和鸟虽各有所处
【注释】 水边秋草:水边的秋草。 萋萋:茂盛的样子。 驻:停留。 残阳:夕阳,日落之时。 管弦:古代乐器。 醉伴:酒宴上的朋友。 一声歌尽:歌声停止,不再唱下去。 东西:指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淡泊,风格清新明丽。前两句写景叙事,点出送别时间、地点和缘由,交代了送别的对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依依不舍之情;后两句抒情言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惆怅心情
【解析】 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出必要的注释。解答时,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南游曾共游”,这句是说,我们曾经一起南游; “相别倍相留”,这句是说,离别后我更加留恋你。 “行色回灯晓”,这句是说,出行时天色已晚,灯光在黎明前闪烁; “离声满竹秋”,这句是说,离歌在秋天的竹林中回荡; “稳眠彭蠡浪”,这句是说,在彭蠡湖上安稳地睡觉; “好醉岳阳楼”,这句是说
【注释】 兰泽:地名,在今山东菏泽西南。伤秋色:伤秋天气萧瑟,景色凄凉。 东城:即上元城,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草虽绿:意思是说草虽然长得很茂盛,但已过了春天的时节,所以是“草枯春又尽”。南浦:水边。柳无枝:指柳树没有叶子,因为春天过去,夏天还没有来到,所以柳树上的叶子都落了。 直道:正道,正直的道路。岂易枉:难道容易走歪路吗?暗投:暗中投送、投递。谁不疑:谁能不相信呢?因君问行役
注释:在南桥上度过春天的傍晚,杨柳依依映衬着清澈的渠道。我们无法手拉手一同走过,只能徒然地留有遗憾和余情。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首句“南桥春日暮”描绘了春天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颔联“杨柳带青渠”则通过柳树和渠道的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颈联“不得同携手”,表达了诗人无法与友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无奈
【注释】 海国:即南海,泛指海外。 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这里指锦缎。 冰壶:古人以玉壶为冰壶,比喻清高纯洁。 攀桂:指科举登第。 金莲枝:即金莲花。 高鸟:喻意远大抱负的人。 茂林:茂盛树林。 穷鱼:喻意生活贫苦之人。 握中宝:比喻自己的珍贵之物。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南海送别友人,希望他像登上高山的鸟儿一样,飞向万里之外的京城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像在污浊泥沼中的鱼儿一样
注释:喝完酒,歌声停了,我不禁想到离别的江边明月又出现了。自从离别之后,离人的魂魄容易断裂,落花芳草原本是没有情感的。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饯别友人时,举杯畅饮,唱起歌来,直到酒阑歌声停歇,才感到一轮明月从江面升起了。这时,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与友人分别很久了。他想到离别的人,魂灵是易断的啊!而那些落花、芳草本来并没有感情,可是它们在春天萌发的时候,也不免会为别离而生出一些哀愁来
【解析】 “江湖”二句,首联点题。“远役”即远离家乡去远方服役,此指诗人自己被外迁。“风雨弄扁舟”,是说在风雨中乘扁舟漂泊。这两句写旅途中的艰辛。 “邂逅逢吾子”,颔联。“吾子”,这里用作对对方的敬称。诗人与友人相逢,互致问候。“周旋”,指交往。诗人因朋友的离乡远行而深感忧愁,所以作诗赠别。 “云瞻三峡晦”三句,颈联。“云瞻”是仰望,指诗人在江上遥望。“三峡”,泛指南北地区的巫峡、西陵峡和瞿塘峡
【注释】 1.岷峨横翠微:岷山峨峨,横亘于山间。 2.茅庐介山趾:茅庐设在山的脚下。 3.岚色入书帏:山峰上的云雾飘进了书房。 4.共社公: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5.论心:指相互倾谈心事。 6.他年:将来的某一天。 7.江汉:指南方的长江和汉水。 8.思归:思念故乡。 【译文】 天地间有些地方景色很美,岷山上巍峨地横卧在山腰。 我家住在山脚下,那山色便进入了我读书的屋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名为《赠别》。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水火气类感,草木臭味亲。(水、火之气相类,植物的香气与味道亲近。) 君看金石交,分笃均天伦。(您看那金属与石头的亲密无间,它们都来自天地,有着深厚的缘分。) 朅来东川游,结友轻雷陈。(我来到东川(四川一带),结交了朋友陈轻雷。) 诸君尽豪俊,着我漫浪身。(各位都是英俊豪放之人,而我只是个随意浪游的人。) 酒斟约无算
赠别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体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注释: - 傍桥买得小溪船:在桥边买了一艘船。傍桥,靠近桥梁。 - 略举离杯去意悬:略微举起酒杯,心中带着离别的遗憾。略举,略微举起。去意,离开的意图。悬,挂念、牵挂。 - 一水夕阳红荡漾影,数峰晴树碧生烟
诗句释义 1 惆怅长亭叹别离: 这里的“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地方,多用于告别。 “惆怅”表示离别时的哀愁心情。 2. 送君东去望西归: 描述了诗人在东方向朋友挥手告别,而朋友则向西回归的场景,体现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其归来的心情。 3. 落花也似知人意: 此句以落花比喻离别之情,落花随风飘落,好似知晓离别之痛,增添了诗意和情感深度。 4. 沾定春衫不肯飞: 描述落花附着在衣服上不肯飞走
注释: 雕鞍欲上又重留,约我归期九日秋。 这句诗的意思是:想要骑马出发却又停下了,因为约定了你九月初的归期。 别酒不沾襟上泪,双娥无处着离愁。 这句诗的意思是:离别的酒却沾湿了我的衣襟上的泪水,双娥无法寄托我的离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既没有用豪放的语言表达离别之情,也没有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离别的场景,而是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作者通过描写马的情态来表现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写马不愿被骑走,次句写马又因征衣太重而提起来,三、四句写柳条随风飘动,马儿欲行又止,想借助柳条拴住马蹄以留步。全诗语言平白,意境却十分优美,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 我好不容易让骏马拉车,他不肯坐,怕它累着自己;但一看到这匹征衣褪色的老马,我又觉得应该让它再驮一次重任。 老马在风中抖动身躯,好像要甩掉身上的尘土一样
【注释】 娇羞:女子的羞涩。别时言:在分别时说的话。春衣:春天的衣服,即薄衣。克可单:可以穿得单薄一些。说与:告诉。苍头:仆役。□(qiǎo):冷的意思。晓来:早晨。作轻寒:感到有点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妇女对丈夫离去思念的诗篇,表达了离别后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赠别》。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艾杼灭浇殪,方召平夷蛮。 - 注释:艾(指周代的艾子),使用箭矢消灭了浇国,方(指周公旦)召唤平定了蛮族。 - 赏析:这句诗通过历史典故来说明国家的安定和统一是通过武力和策略来实现的。 2. 夏书纪少康,小雅咏周宣。 - 注释
【注释】 野树:指郊外的树木。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零乱:杂乱,凌乱。 山花:山野中的花朵。 樽酒:酒杯。 同:一起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而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图画:夕阳西下,诗人举杯与友人畅谈。 “野树参差绿”句,以“野树”为景,写出了送别的环境。“参差”二字,写树林茂密,参差有致,形象生动。“野树”是作者的朋友所植,所以“野”字也暗指了作者。 “山花零乱红”,以“山花”为景
青鸟衔着巾帕久欲飞,黄莺别主更悲啼。 注释:青鸟象征着忠诚的朋友或爱人,这里指诗人的爱人。黄莺是离别的象征,它因离群而悲伤地啼叫,表达了对爱人离别的痛苦心情。 殷勤莫忘分携处,湖水东边凤岭西。 注释:殷勤的意思是深情厚意,分袂是指别离时的情景,这里是诗人在告别时说的。湖水东边凤岭西,指的是离别时的场景,也是诗人表达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首句以青鸟、黄莺为喻
【注释】 ①归程:回家的路上,比喻仕途。 ②“趣驾”二句:意为:快马加鞭不知千里之远;抖擞衣襟才觉得一身轻松。 ③“霜林”二句:意为:霜打竹林柏树一样坚韧劲直;世间路上风波又何妨。 ④“独我临分”二句:意为: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离别时感到悲伤;从今以后我的心灵向谁诉说呢? ⑤“怀抱”二句:意为:我的胸怀里充满忧愁;要向谁说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离开后,在临别之际,有感而作
注释: 1. 古道久沦丧,世途堪痛哭——古老的道路已经消失,世间的路途堪比痛哭。 2. 鸾凤尽收声,豺虎方择肉——鸾凤都消失了声音,豺虎正在选择猎物。 3. 君从东方来,求我山北谷——你来自东方,来求我去山北的谷地。 4. 君容一何臞,我发日已秃——你的容貌多么瘦弱,我的白发已经脱落。 5. 衰残两如此,宁不感心目——衰老和衰弱都是这样,难道不让人感到心痛吗? 6. 又还别我去
诗句释义 1. “之子梁园彦”: 这句话中的“之子”是称呼对方,通常用于尊称。“梁园彦”很可能指的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物,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熟人。 2. “才华迥不群”: “才华”指的是个人的才能和智慧。“迥不群”表示非常突出,与众不同。这句话意味着此人的才能非常高超,远非他人可比。 3. “书灯双鬓雪”: 此句描述人物因长时间读书而使头发变白的情景。“书灯”指的是读书时使用的灯光
南雁归应尽,携书始问程。 南飞的大雁即将结束它们漫长的旅程返回家乡,我带着书信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别离情易恶,贫贱意难明。 离别之情总是令人痛苦,而身处贫困之中的我更难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树色春城暗,钟声晓寺清。 春日里,城中的树木显得暗淡无光;晨曦中,寺庙里的钟声清脆悠扬。 孤灯山驿酒,后夜共谁倾。 独自一人在山间的驿站饮酒,期待着与谁共度余下的夜晚。 注释: - 南雁归应尽:大雁南飞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醉挽征衫折柳枝" - 这句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用“醉挽”形容饮酒后依依不舍的情态,而“折柳枝”则常用于表达送别的习俗,象征着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2. "柳花飞处不胜悲" - “柳花飞”可能指的是柳絮随风飘散的景象,而“不胜悲”表达了因友人离开而感到悲伤的心情。 3. "东风过后西风起" - 这句话描述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赠别 送君一出江之湄,为君一典身上衣。 临风沽酒与君饮,欲别不别心依依。 筇榰八尺两芒屦,倏忽归来倏忽去。 轻帆闪闪不可留,极目青山渺烟树。 今日与君盟白鸥,明日与君风马牛。 人生得丧何草草,秋月春花为谁好。 江湖漂泊真可怜,我幸少年君已老。 君已老,可奈何,故山石室高嵯峨。 何如归来耕钓老其下,日日听我春风歌。 注释: - 江之湄:江边。 - 身上衣:给你一件衣裳。典,借代。 - 沽酒
飞锡遥来自上方,云林莺语日初长。 楸枰局罢旋供茗,挥麈谈时亦佐觞。 水树沈沈杨柳色,石阑曲曲芰荷香。 注释:飞锡指的是僧人行走在山林间,从远处来。云林莺语指的是树林中的鸟儿在唱歌。楸枰局是围棋棋盘,用来对弈。挥麈谈时指的是一边拿着麈尾扇,一边聊天。水树沈沈杨柳色,指的是春天的柳树色彩深沉,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石阑曲曲芰荷香,指的是石头栏杆旁边,荷花香气四溢。赏析
赠别 马首一杯酒,寸心难重陈。 君看白云去,处处青山春。 丈夫贵出处,不愧千秋人。 青蝇点浊污,白璧同玞珉。 我生亦偃蹇,感此良悲辛。 空有卞和泪,赖知原宪贫。 志士各有心,其能卸物嗔。 古人亦有此,勉德相为邻。 行行何赠之,送送临江滨。 幽兰为君采,长佩为君纫。 愿结腰带间,长随君子身。 注释与赏析: - 马首一杯酒: 表示在分别时,只有用这杯酒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 寸心难重陈:
【解析】 “年少辞家不畏劳”意思是:少年时辞别家乡,也不畏惧辛苦。“山间绿树戍楼高”意思是:山中郁郁葱葱的树木,戍楼上矗立着。“桃花不合浑如泪”意思是:桃花不应该是像眼泪一样红艳吗?“和雨纷纷上客袍”意思是:雨水纷纷落在客人的衣袍上。 【答案】 ①译文:少年时辞别家乡,也不畏惧辛苦。②赏析:此诗是送别好友,诗人在山间的树林与戍楼之上,为朋友饯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赠别》。诗题“赠别”表明了诗歌的主题。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情感。 首句“彩凤初育羽,高梧方引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彩凤刚刚孵化出幼鸟,而高梧树则正在引导它们的枝条生长。这句话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纯洁,如同新生的彩凤和高大的梧桐树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句“赠君如白玉,追琢在今时”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珍视和期望。将朋友比作珍贵的玉石
《赠别》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送别”为题,写诗人在朋友告别时的临别赠答,抒发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四十六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友人离别时的殷勤话别;第二部分写友人离别后的孤寂心情;第三部分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注释: - 门有车马客:门前停着许多车马,都是客人的车马。 - 长揖别我归:长揖(作揖)是我送你回城的意思。 - 霜雪沾人衣:霜和雪落在人身上
【注释】 及门何许时:即“何时及门”,指什么时间到。何许:何处,哪里。 别舸发朝雨:离别的船儿在早晨下雨时出发。舸:船。 白日吹江云:白昼里江面上的云被风吹散了。 江空啼杜宇:江水空荡,鸟儿啼叫的声音回荡在空中。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友人送别的一首七绝。首句写别时的光景,次句写别离时舟行之速,末句写别后之情。诗中用景入情,情景交融,构思巧妙,寓意深长。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
注释:我送别友人来到圜门,大家都感到伤悲,我希望能够继承前辈的志向和事业。如果我在长安见到刘君子,我要告诉他我在监狱里两鬓已经斑白。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时所作。首联“送别圜门各感伤,好将事业继龚黄”,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希望友人能够继承先贤的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颔联“如逢潼上刘君子,道我囚中两鬓苍”,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狱中的艰苦岁月。他期待着友人能够来看望他
注释: 1. 草色青青:指春天的草地,绿草如茵。 2. 汉水新:指的是汉江的水,因为春天来了,河水也变暖了。 3. 异乡听雨怕逢春:在异乡听到雨声就害怕春天的到来。 4. 客怀不似今年恶:客居他乡的心情并不像今年这么糟糕。 5. 频向东风送故人:频繁地向东风送去我的朋友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感情真挚深厚。 第一句"草色青青汉水新"
【解析】 本首诗是送别之作。“携手”“分”点出送别的场景,“三城灯火”和“杨柳”都是离别的景物,烘托了送别的哀伤气氛;“仙舟”代指友人乘船离去,“折柳曲”即《折杨柳》曲子,“看花津”即武陵春色,都是送别的意象。“折柳”句化用《折杨柳歌辞》,“看花津”句化用武陵溪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答案】 译文:你和我刚刚握手道别,忽然间衣袖相转,彼此分开。三城(洛阳、长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赠别》,全诗如下: 长安风细静无尘,门对西山结近邻。 殿阁五云清禁迥,烟花三月玉河春。 忽闻蓟北吟庄调,又向江南问楚津。 知到羊城过粤秀,倚闾犹有未归人。 注释: - 长安:指唐朝的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 风细:风很细,形容气候温和。 - 无尘:没有尘埃,形容环境清幽。 - 门:指家门。 - 西山:指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又称华山,位于长安城南。 - 结近邻
注释:羽仪廊庙见元公,羡慕你翱翔的六翮雄。礼乐明明新国子,簪缨滚滚旧家风。潞河冰送江南鹢,庾岭云归塞北鸿。赋别不堪乡土思,一尊聊共海门东。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告别朋友时所写的一首赠别诗。全诗四联,第一联写朋友的才华和风度;第二联赞扬朋友的学识和品德;第三联描写了离别时的景色;第四联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羽仪廊庙见元公,羡尔徊翔六翮雄。”赞美了朋友在廊庙中展露才华
赠别 君子归南国,驱马远送之。惠风敷广野,正是暮春时。景物宜共乐,胡然复违兹。聚首曾几何,各去天一涯。 注释:君子指对方(友人或朋友)。归南国,指回到南方的故乡,也暗指对方要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 译文:君子你将要返回南方的家乡,我骑马送你远行告别。春风在广阔的田野上吹拂,正是暮春季节。美景应该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你为什么又违背了这种欢乐呢?我们曾经在一起相聚的时间还很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此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理解其意思,并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如“来居历三冬”一句,“三冬”即三个冬天,表明时间已很长了。“归思忽匆匆”,忽然间思念故乡之情油然而生。“碧桃已脱红”,指桃花已经凋谢,暗示春天的结束。 【答案】 译文:有位客人从北方来,住了三个冬天,仲春二月半,突然想起家乡,归心似箭。想为他酌酒饯行,可是清樽空荡荡
译文 灿灿野塘花,盈盈碧江水。 花开天地春,水满蛟龙起。 丈夫远游学,志量应无涘。 饱浥罗浮云,归去畴堪拟。 珍重远着鞭,修途驰逸轨。 注释 1. 灿灿野塘花:野塘里的花朵灿烂开放。 2. 盈盈碧江水:清澈的江水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十分明媚。 3. 花开天地春: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花儿开放正是这个季节的写照。 4. 水满蛟龙起:江河的水涨满了,仿佛蛟龙开始活跃起来。 5. 丈夫远游学
赠别 春风把春酒,送远意何深。 春雨生春水,归棹去何骎。 春云覆春山,极目渺何阴。 孤舟涉澜滩,悠悠劳我心。 何日梅关外,飞鸿传远音。 平安三两字,以慰此孤襟。 注释: - 春风把春酒:春天的风带来了春天的美酒。春风,温暖而生机勃勃的风;春酒,春天的酒,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送远意何深: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深深的怀念和不舍。送远,即送别之意;意何深,意味着这份离别的情感是如此深厚、如此深刻。
【注释】 北:指北方。千秋箓:相传为黄帝书录的《九鼎丹经》,即《黄庭内景经》。西归:指从西边返回。 约:约定。绿酒:指美酒。 秦云:指华山,又名太华、西岳。 蜀栈:指蜀地的栈道。杜老:杜甫自称。 【译文】 北上千里赴长安求仕,西归万里桥告别故乡。 你我相约在黄花盛开时节,如今却已物是人非,各奔前程。 绿酒不能消愁,只能独自对着明月长叹,思念之情更浓。 华山高耸入云,蜀道崎岖遥远。 艰难困苦之中
注释: - 赠别:赠送给朋友。 - 大秦明月:大秦,即指古代秦国,这里指的是月亮。 - 珠:这里指月亮中的月影,也比喻珍贵的物品。 - 绝宝世间无:世间没有比这更加珍贵的宝物了。 - 开匣持相赠:打开盒子,把月亮作为礼物送给对方。 - 照君锦氍毹:月亮照亮你那华丽的地毯。氍毹,一种用羊毛织成的地毯,颜色丰富,质地厚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的诗。诗人通过月亮的珍贵和美丽
【注释】: 1.正月二月春风来:正月、二月,即农历正月初月、二月初月。春风来到大地,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2.桃花李花犹未开:桃花、李花还未开,说明春意还不是很浓。 3.故人酌我一杯酒:故人,老朋友。故人为我斟了一杯酒。 4.恰似汉水蒲萄醅:汉水,指汉江。葡萄是西域进贡的水果。酒酿熟后呈青色像蒲萄,故称“葡萄醅”。 5.邂逅关西好孙子:遇到一个才华横溢的好儿子。 6.磊落奇才:才能出众,气度非凡
注释:蟋蟀在悲叹着岁月的流逝,我起身看夜晚已深。 凄凄的霜露降下,蕙草飒飒地衰败。 你应去南方,却迟迟不启程,让我多么惆怅。 只有借一杯酒来慰藉,这平生的知心人啊。 采采西涧苹菜,悠悠牵动我的思念。 我的思念怎能停止,你的心意谅不会违背。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送别友人时所做。诗人运用了多种手法和修辞,把朋友的离去写得十分凄楚,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赠别 相逢日日畏边疆,欲去休辞酒满觞。 屋角一株垂线柳,春来如谓远行人。 注释与赏析 1. 相逢日日畏边疆:每次相见都因担忧边疆而倍感忧虑。这里的“相逢”指的是与友人相遇,“畏边疆”则表达了对边境的担忧和不安。 2. 欲去休辞酒满觞:想要告别时不要拒绝喝酒庆祝。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即使要离开,也愿意用酒作为纪念,留下美好的回忆。 3. 屋角一株垂线柳:屋檐角落有一棵下垂的柳树
【注释】: 伤情、不奈:指伤感。出宜春:离开宜春。宜春,地名,在今江西。离亭,离别的亭子。倍怆神:更加使人悲伤。昨夜,昨晚。分照,分别照耀。今宵,今夜。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送别的场景。诗中没有直接说出送别的原因,只通过女子对远行人的心情和神态的描写,间接地写出了送别的缘由。首句是说,自己伤感得无法排遣出来;次句是说,远远地看见离别的亭子使人更加悲痛;三句是说,昨晚上楼头的好月色
诗句释义 1 古人重送别,送别惟赠言:古人非常重视离别时的告别,因为告别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机会。 2. 今人亦送别,送别重华筵:现代人也注重送别,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可以借此机会表达深厚的友情或爱意。 3. 华筵亦何有,水陆具醲鲜:宴会虽然丰盛,但其中没有真正的内容和意义。 4. 燕歌逐赵舞,齐管间吴弦:这里提到了音乐,可能是在描述一场盛大的宴会上的各种音乐表演。 5. 岂无一日欢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明州任职期间,春天的寒风中,看到杨柳细长,不禁思念起远去的朋友。诗中还提到了“邑里连鲸海,干戈剧羽书”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译文: 作尉明州去,寒风春正初。 玉堤杨柳细,折赠渺愁予。 邑里连鲸海,干戈剧羽书。 如逢天北雁,只寄釜中鱼。 注释: 1. 作尉明州去:被任命为明州的郡守。 2. 寒风春正初:春天的寒风刚刚开始吹拂。 3.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酾酒酹江波”,写诗人与友人饯别在江边,举杯浇奠江水,以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次句“中流发浩歌”,写在江上舟行中,诗人挥笔作歌,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三句“孤舟天际远”,写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友人乘舟远行,而诗人自己则孤帆远影。四句“芳草雨中多”,写诗人在江畔遥望远方,只见芳草萋萋,满目苍茫。五句“解剑酬知己”,写诗人为朋友解下佩剑,以表示对朋友的敬爱和友情
赠别 一南一北鸟辞亩,一东一西心送人。 与君此别似送鸟,对酒那不惜青春。 注释: 1. 南:指南方。 2. 北:指北方。 3. 辞亩:辞别田野。 4. 东:东方。 5. 西:西方。 6. 芯送人:用真心相送。 7. 此别:这次的离别。 8. 送鸟:像送飞鸟一样送别。 9. 对酒:面对酒。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前两句描写了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方向的分别
【注释】 东风吹柳:东风轻轻地吹动着柳树。 成丝:柳条柔长,随风飘荡,像无数细丝在空中飘舞。 酿花:细雨纷纷洒落,使得花朵更加饱满、艳丽。 满枝:满树的花都被雨水打湿了。 春光:春天的美好时光。 骀荡:春风和煦的样子。 惜:可惜。 恰是:恰好是。 别离时:离别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别致精巧的小令,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全词以柳树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彩鹢银灯此夜亲":彩鹢,即彩鹢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此处比喻为高贵的客人。银灯,指银色的灯笼,形容灯光明亮。亲,亲密无间的友人。 第二句 "相看莫惜酒杯频":意思是说,两位好友相互看着对方的眼睛,舍不得喝光所有的酒杯。这里表达了朋友间深厚情感,即使酒量再好,也不忍心浪费这难得的欢聚时光。 第三句 "明朝茅店风霜苦":明朝,即明天。茅店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作者在送别之际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和注释: 第一句: 江水悠悠江蓼红,江云黯黯别离中。 - “江水悠悠”描绘了江水的流动,暗示时间的流逝。 - “江蓼红”指的是江边的蓼草在秋天变得鲜红,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 “江云黯黯”形容天空阴沉,增添了离别的悲伤气氛。 - “别离中”表示这是一次离别,强调了离别的情感。 第二句: 乾坤留眼观时变
【注释】 蹉跎岁月:指年华虚度。 支离:离散。 三载:三年。 原宪:相传为孔子弟子,以清贫自守而闻名。项斯:南朝诗人,以清廉自持。 处约:生活简朴。 百钱:一百钱。 挂杖:拄拐杖。 琼卮:盛酒器,这里借指玉酒杯等珍贵物品。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蹉跎岁月独支离,愁绪今朝欲上眉。”诗人用“蹉跎岁月”来形容自己与友人的别离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赠别 襆被萧条落照前,江湖飘泊又经年。 云深禹穴寻山屐,雪合耶溪载酒船。 醉后可遭官长骂,镜中知有故人怜。 匆匆更别关门去,空对椒盘颂远天。 ``` 译文: 在落日余晖中整理行李准备出发,江湖漂泊已多年。 寻找禹穴山中的鞋印,雪覆盖的耶溪上划着载满美酒的小舟。 醉后可能会遭受长官的斥责,对着镜子知道有故人的关怀。 匆匆告别后关门离去,徒然对着餐桌上的椒盘祈祷远方
注释:南国的红豆,是相思的象征;西番的笃耨香,是浓郁的香气。留下你的离佩作为纪念,不要赌气把紫罗囊丢掉。 赏析:这首诗写送别友人时所赠之物。诗的前两句写赠物,以“相思子”和“笃耨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后两句用“留君”、“休赌”等词语,劝慰友人不必留恋,并希望友人不要因离别而产生怨恨。全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充满了深情厚谊
赠别 欲采江花赠别离,芙蓉吹落晚秋时。 自怜此地牵裾早,却恨从前解佩迟。 山岫暗摇潮欲上,帆樯不动岸初移。 相看多少留人处,不独垂杨几树丝。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欲采江花赠别离: 想要采摘江上的花朵来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 2. 芙蓉吹落晚秋时: 荷花在傍晚的秋天里被风吹落。 3. 自怜此地牵裾早: 自己怜惜自己在这里(扬州)早早地就被牵连进官场。 4. 却恨从前解佩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