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县象,昭回太素。
清浊迭兴,升降启度。
遗和既爽,季春告暮。
朱明来思,青阳受煦。(一章)
日征月盈,天道变通。
太初陶物,造化为功。
四月惟夏,南征观方。
凯风有集,飘遥南窗。
思乐万物,观异知同。(二章)
有渰萋萋,甘雨未播。
黍稷方华,中田多稼。
庭槐振藻,园桃阿那。
薄言观物,在堂知化。(三章)
蓬户惟情,玩物一室。
明发有怀,念昔先哲。
通梦幽人,仿佛遗烈。
清晖在天,孰与永日。(四章)
乃启遗籍,思予大观。
幽居傲物,顾景怡颜。
况惟解舞,衡门重关。
思媚古人,有怀良盘。
沈曦含辉,芳烈如兰。(五章)
厥初生民,有物有类。
自古有称,大宝以位。
征徒式好,俊奔攸遂。
启予有闻,诲尔达贵。(六章)
达贵伊何,天爵无荣。
浑沦大昧,混其浊清。
毁方遁象,遗顽履贞。
道实藏器,景以昭形。(七章)
芒芒陋世,奚兢奚错。
牧彼纷华,委之冲漠。
漂志垂天,矫心冯阁。
通好庄聃,仪刑有作。
安得达人,顾予命薄。(八章)
失题
介绍
。
《失题》是清代作家洪昇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三卷,以“四月十五日”为线索展开故事,叙述了清康熙年间苏州城中一个富家子弟和一位穷困女子的爱情悲剧。
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陆九龄与柳梦梅两家之间的矛盾冲突。陆九龄是苏州名门望族的公子,而柳梦梅则是当地一贫苦人家的儿子。两人因家庭背景不同,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分歧。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柳梦梅得知了陆九龄家中的秘密——他原来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
小说通过这一情节的发展,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男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失题》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在清代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典小说
相关推荐
诗篇翻译 失题 悠悠县象,昭回太素。 清浊迭兴,升降启度。 遗和既爽,季春告暮。 朱明来思,青阳受煦。(一章) 日征月盈,天道变通。 太初陶物,造化为功。 四月惟夏,南征观方。 凯风有集,飘遥南窗。 思乐万物,观异知同。(二章) 有渰萋萋,甘雨未播。 黍稷方华,中田多稼。 庭槐振藻,园桃阿那。 薄言观物,在堂知化。(三章) 蓬户惟情,玩物一室。 明发有怀,念昔先哲。 通梦幽人,仿佛遗烈。
【注释】 1. 失题:诗题。 2. 毁方遁象:毁弃方术而遁入虚无之境。 3. 遗顽履贞:抛弃奸诈,坚守正直。 4. 道实藏器:道的本质在于藏器。 5. 景以昭形:景(日光)显现物体的形象。 6. 芒芒陋世:指世间庸俗。 7. 奚兢奚错:为什么要害怕和担心。 8. 牧彼纷华,委之冲漠:治理那繁杂的事物,把它交给冲淡的虚无。 9. 漂志垂天:飘荡的志向,高飞到天边。 10. 矫心冯阁:改变心态
【注释】 1. 思乐芳林:思念快乐的地方就是美丽的树林。 2. 言采其菊:采摘菊花。 3. 衡薄遵涂:沿着大路前进。衡,车辕,薄,车底的横木。遵,沿,涂,道路。 4. 登彼修峦:登上那座高峻的山峦。 5. 在林寤宿:在森林里住宿。 6. 仿佛佳人:好像美丽的女人一样。 7. 清颜如玉:清美的容颜就像玉石一样。 8. 予美亡此:我美好的人生已经没有了。 9. 谁为适道:谁来寻找正确的道路。 10.
失题 美哉良友,禀德坤灵。 明照远鉴,幽微妍精。 超迹皇英,质如瑶琼。 赠我翰林,示我丹诚。 道同契合,体异心并。 自顷西徂,合于五楼。 迟想欢嬿,观我良畴。 亦既至止,愿言莫由。 室迩入鬲,中情则忧。 抱恨东游,神往形留。 何以合志,寄之此诗。 何以写思,记之斯辞。 我心爱矣,歌以赠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送秘书监裴门下》的第三联。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失题 有美一人,芳问芬葩。 嗟我钦羡,梦想光华。 亦既至止,上下欣嘉。 德馥秋兰,容茂春罗。 淑似令娣,惟予陋何。 虽有良友,朽木难加。 爱乐朋规,赠以斯歌。 皆能载之,其美孔多。 嗟痛薄祜,并罹哀苦。 堂构既崩,过庭莫睹。 我悴西邻,子沈东土。 契阔艰辛,谁与晤语。 身滞情往,神游影处。 发梦宵寐,以慰延伫。 赏析:这首诗是汉代文学家王逸创作的一首《楚辞·九章》中的一首诗。全诗共八句
【注释】 俟罪:等待受惩罚。斯国:指自己的国家。志愿:希望。太康:指夏朝的帝王太康。皆为力:人人都能出力。 【赏析】 《楚辞·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极大。 《离骚》是屈原的作品,作于公元前340年左右。在这首诗中,屈原通过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不避艰险、积极用世的精神。《离骚》共172句,3986字。
失题 鹓彼鸣鹣,在严山之吟。 注释:鹓是古代一种高洁的鸟类,比喻君子;鹣是比翼鸟,比喻夫妻相依。在严山之吟指隐居在高山之上吟咏诗歌。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林时的自娱自乐之作,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注释】 午:中午。梦自惊:梦中醒来,独自惊觉。 长:长着,久久地。傍:靠着,靠近。明: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日影的移动作比喻,写诗人在午时醉酒归来,看到窗前的太阳西斜,而心中却有感伤的情绪。 首句“午醉醒来晚”,午时饮酒,直到酒醒时已是傍晚时分了。“午”指正午时分,“醉”指醉酒,“醒”指酒醒。 次句“无人梦自惊”,意思是说,自己醒来的时候,并没有人在旁边陪伴,所以感到寂寞和不安
【注解】 失题:诗题。 桑叶下:桑树之下,指田野或乡村。墟落,指村庄。 鹍鸡:野鸡。鸣渚田:在湖边叫唤。渚,水中的小岛;田,田地。 物情:物态人情,即自然万物的情态。衰极:凋敝至极,指草木枯落,万物凋零。 吾道:我的人生道路。渊然:深广广大,形容思想境界高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居乡里时写的田园诗。首句写景,次句写声,末句写情。“失题”二字表明了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心情和处境。 首句写景
注释:在醉林壑,因而耽误农桑。随着夜幕的降临,槐树烟雾渐渐弥漫,而月亮也显得深邃幽暗。 赏析:首句“时与醉林壑,因之堕农桑”写出了诗人在林中饮酒,不知不觉间耽误了农事。次句“槐烟渐含夜,楼月深苍茫”,写夜晚的景色,槐树的烟雾在夜色中逐渐弥散开来,天空中的月亮也变得深而模糊不清。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疏忽和无奈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分析情感。这是一首七绝,“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意思是:奸臣得志,于是使天下民心动荡不安;“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意思是:赤风席卷中原大地,烈火焚烧敌巢;“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意思是:一个人的意见不被采纳,万里江山一片荒凉。 【答案】 译文:奸臣得志,于是使天下民心动荡不安
石榴树上花千朵,荷叶杯中酒十分。 满院兄弟都痛饮,其中大户不如君。注释:石榴树上开满了花,酒杯里盛满了美酒。院子里的兄弟们都在痛饮,但是只有你比我更胜一筹。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兄弟情深的诗。诗中通过描绘石榴树和酒杯的景象,以及兄弟们的饮酒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们深厚的情谊和对主人(可能是兄长)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贫富差距
【注释】 紫极殿:皇宫正殿,皇帝朝会、处理政事的地方。 伏奏:指皇帝召问大臣时,大臣跪伏在地陈述意见或回答。 龙华会:佛教语,指佛经中所说诸天众于佛前合掌礼赞之会。此指佛教集会。 他乡:外乡,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京城生活感受的写照。开头四句,点出京城生活的特点。“紫极殿前朝伏奏”,说每天清晨,在皇宫中,有许多人到殿前向皇帝进言献策,这是朝廷的盛事;“龙华会里日相望”
失题 故国海云端,归宁便整鞍。 里荣身上茜,省罢手中兰。 烧急平芜广,风悲古木寒。 谢公山色在,朝夕共谁观。 【注释】 1. 失题:即兴之作,无题可对。 2. 故国:故乡。 3. 云端:云端,指天空。 4. 归宁:回家休息。 5. 省罢:收拾停当、完毕。 6. 烧急:焚烧,烧毁。 7. 平芜广:广阔的草地。 8. 谢公:南朝诗人谢灵运,曾居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市),这里借指作者的家乡。 9.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失题 - 题目,表示诗歌没有固定的标题或主题。 2. 莫道春花独照人 - 表达春天花朵虽然独自开放,但并不孤单。春天的花虽美,但并非只有春天才有花。 3. 秋花未必怯青春 - 秋天的花朵同样美丽,不因季节而逊色于春天。这里的“怯”可能指春天花朵的艳丽夺目,秋天的花朵同样值得欣赏。 4. 四时风雨没时节 - 四季都有风雨,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季节都需要应对不同的风和雨
失题 举意三江竭,兴心四海枯。 南游李邕死,北望宋珪殂。 译文: 举起心中一片愁绪,像三江的水已经干涸, 激发心灵的激情,就像四海都已枯竭。 南征之行,李邕已经去世, 北望大陆,宋珪也已离世。 注释: - 举意:举起心中的愁思或意志。 - 三江:泛指中国长江的三条主要支流,即嘉陵江、岷江和湘江。 - 李邕(778年-839年):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北海郡太守
注释 1.失题:题目没有标明。 2.汉家:指汉朝的朝廷。 3.轻壮士:轻视英勇的战士。 4.无状:不知好歹,不知进退,无法无天。 5.杀彭王:杀害了彭越的儿子彭王。 6.一遇:一旦。 7.风尘:乱世,战争。 8.令谁守四方:让谁去守卫四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汉家的轻视和战士的无奈,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满。诗人希望有真正的英雄能够站出来,为国分忧
【注释】 双燕:指燕子双飞。发海滨:飞向海边。窥檐:从屋檐下窥视。道故乡春:说家乡春天来了。 【赏析】 “双燕今朝至,何时发海滨?”这两句诗写眼前之景,是诗人在看到一对燕子双双飞来的情景后所发出的感慨。燕子是人们熟知的候鸟,它们总是成对地飞翔在天空,而一旦有风吹草动,就立即双双扑落下来,飞回它们的巢穴去。然而,今天却有两只燕子双双飞来,诗人不禁感到诧异
失题 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 半天初去雁,穷碛远来人。 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 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独夜长城下:独自一人在长城之下度过夜晚。 2. 孤吟近北辰:独自一人低声吟诵,似乎靠近北极星。 3. 半天初去雁:天边刚刚飞过的大雁。 4. 穷碛远来人:远方的沙漠中走来的人。 5. 月黯氛埃积:月亮暗淡,天空中充满了灰尘。 6. 风膻帐幕邻:帐篷被风吹动
注释: 1 春泪烂罗绮,泣声抽恨多。 - “春泪烂罗绮”: 春天的泪水如同烂掉的罗绮一般,形容悲伤到极点。 2. 莫滴芙蓉池,愁伤连蒂荷。 - “莫滴芙蓉池”: 不要将眼泪滴落在盛开的荷花之中,因为荷花与荷叶相连,比喻情思连绵不断。 译文: 春天的泪珠如同破碎不堪的丝绸,悲伤的声音充满了深深的恨意。 不要将眼泪滴落在盛开的荷花之中,因为荷花与荷叶相连,比喻你的心绪和我的情思都紧紧相连,无法分离
【注释】 飞:飘落。 一枝花:指牡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春天到来时百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人们对花朵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一朵花叶的飘落,一枝花的光耀,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春天的美好向往和期待
【注释】 失题:失意的诗题。 银瓶:盛酒的器具,这里代指酒杯。 丝竹:古代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乐音。 凤凰鸣:凤凰是吉祥的鸟,这里用来形容夜晚的美妙。 红妆:美女的装束。 花落:比喻美人的美貌消失。 春风:喻指爱情。 【赏析】 “酒泻银瓶倒底清”,酒已倾空,却依然清澈如故; “夜深丝竹凤凰鸣”,夜晚寂静,丝竹之音悠扬; “红妆醉起一花落”,女子沉醉其中,如同花朵凋零; “更引春风无限情”
【注释】 胡:指北方少数民族。迎马首:迎接敌人的骑兵;马首,这里比喻敌骑; 汉月:指月光; 学:比拟,像;蛾眉:蛾眉,美女的细长眉毛; 久戍:长期驻守; 人将老:人的鬓发变白了。 【赏析】 此诗为边塞诗,描写了戍楼中的将士们日复一日地在寒风中坚守边疆,面对敌人,他们的心境和感受。 首句“胡风”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的“迎马首”可以理解为匈奴人骑马来犯,对中原地区构成威胁
失题 十六声中运手轻,一声声似自然声。 不缘精妙过流辈,争得江南别有名。 注释: - 十六声:指古代音乐中的十六个音阶,用于形容声音的美妙。 - 运手轻:形容弹奏或演奏时手法轻盈、流畅。 - 自然声:自然界的声音,这里比喻诗词的清新自然之美。 - 流辈:同辈之人,这里指技艺高超的人。 - 争得:争夺得到。 - 江南别有名:在江南地区有独特的名声。 赏析:
失题 闲行闲坐复闲吟,一片澄然太古心。 拾得好诗清似玉,练来虚府静如琴。 已将蛇足师陈轸,懒把蝇头爱华歆。 必也长磨到如此,退身何更羡云岑。 注释:在闲散的时间里行走、坐着、吟咏,内心保持一种宁静的状态,就像太古时代的心境。捡到好的诗歌就像清白的玉石一样清新,修炼身心就像静谧的琴声一样平静。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努力去追求,就像陈轸那样有才华却未能施展;对世俗的欲望视而不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第一句,“何事慰朝夕”是说自己在战乱之中,日夜忧心国事,无所作为。“不逾诗酒情”是说诗人虽身处乱世,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第二句,“山河空道路”,是说国家已四分五裂,山河破碎。诗人用此句表达自己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和忧虑。 第三句,“蕃汉共刀兵”,是指吐蕃(指吐蕃)和大唐(指大唐)都陷入了战乱之中,彼此之间相互征战
【注释】 失题:诗题。 谁家旧宅:谁家曾经住过的故宅。 春无主:春天,没有主人。 深院帘垂杏花雨:深院里,垂着帘子的窗户外下着细密的春雨。 香飞绿琐人未归:香味飘散在绿色的锁钥上,但是人却没有回来。 巢燕承尘默无语:燕子停在窗上承接了落满尘埃的屋檐,默默地不说话。 【赏析】 此诗首句“谁家旧宅春无主”是说春天来临时,无人居住的故宅。后两句“香飞绿琐人未归,巢燕承尘默不语”
失题 学者一大事,最重出与处。 用行舍之藏,孔颜独相许。 参赐地位高,窥牖不得睹。 而况未见圣,一曲株守兔。 入林恐不密,狷者或拒户。 如蜗护一壳,槁死竟何补。 营营夸毗子,意常在腐鼠。 钟鸣尚迟回,颠沛惭末路。 细评谁失得,未易较吴楚。 圣贤具成体,以道为钲鼓。 适时不俟驾,枉己一揖去。 而我本来心,湛如太空故。 先生平生学,此理超圣处。 浮沉四十年,夷险随其遇。 初无周南恨,内乐侈圭组。
失题 身长七尺面一尺,眼若电光鬓若棘。 腰间大羽不妄发,长空弦落鸟随踣。 汉家夫子方少年,东平月窟西酒泉。 不须武阳兵十万,不用都尉卒五千。 愿得君王一寸铁,断取楼兰献北阙。 笑提金印归去来,五湖茫茫波浸月。 注释: 1. 身长七尺面一尺:形容人的身材高大,身高超过七尺,面容却只有一尺宽。 2. 眼若电光鬓若棘:形容眼神明亮如电,鬓发浓密如棘。 3. 腰间大羽不妄发
注释:羡慕你骑马跨越千山万水,却笑着吟咏诗歌而不想休息。你的诗作清新脱俗,如同清风一般,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和气息,仿佛可以携着凉爽的气息从云间逸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人的佳作,表达了诗人对诗人的敬仰之情。首句“羡君走马踏千山”,形容诗人骑马跨越千山万水,展现出诗人豪情壮志、不拘小节的性格。次句“却笑吟诗不肯闲”,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境界。第三句“写得清风入嘉句”
失题 吟袖衡云满笔端,马蹄霜迹破朝寒。 据鞍何必须横槊,自有新诗似建安。 注释:在吟咏的衣袖中飘满了像云雾一样的诗句,马蹄踏过霜冻的痕迹打破了早晨的寒冷。骑马的时候不需要挥舞长矛,只要写诗就像建安时期一样充满生机。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怀才不遇之感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失望和不满。首句“吟袖衡云满笔端”以夸张的方式描绘了诗人挥洒自如的才情,仿佛袖子里的云雾都变成了诗句
诗句解释及翻译: 1. 天上石麟堕,人间琼树芳。 - 天上的石麒麟坠落,人间的琼树枝上开满芬芳的花。 - 关键词注释:石麟、琼树、芬芳 - 译文:天上的石麒麟已经坠落,而人间的琼树枝上开满了鲜花。 2. 叔孙知典礼,曹植有文章。 - 叔孙通懂得礼仪,曹植有才华。 - 关键词注释:叔孙通、曹植、典礼、文章 - 译文:历史上的叔孙通懂得礼仪,而曹植有才华。 3. 桃李蹊方盛,芝兰室更香。 -
失题 热官恼狂士,冰山倚严冬。 此计定不长,会作须臾空。 先生踏金门,大节孝与忠。 能事不挂口,处之如无功。 高隐百僚上,妙有渊明风。 东垣著岩岫,南荣著桧松。 疏窗澹山影,云雾穿玲珑。 澄流粲锦石,一练摇青红。 笑携玉色醪,酌彼千石钟。 良时饮文字,此兴与谁同。 为君指佳处,不落捷径中。 从来论丘壑,风味过庾公。 译文: 我无法找到合适的题目来表达这首诗的意思,因为它的内容和意境非常深奥
注释:应该是三生爱酒的人,误流醉魄入花身。 风酣日酽微香度,全似偷闲糯瓮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的某个夜晚写的,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春风拂过花香、酒醉人醉花等景象,展现了一幅春天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注释:即使道路被行人踏平了,那柳树也依然妩媚地随风摇摆着。它挺拔的枝干和冰雪般的姿态,所禀承的气质自然是与众不同的。 赏析:诗人借物咏怀。柳树虽无言语可道,但它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在东风中摇曳生姿,这是多么美好的风姿啊!“挺挺冰雪姿”,是说柳树挺拔如冰雪般晶莹剔透,傲然不屈,其姿态高洁,令人赞叹不已。诗的前两句赞美了柳树的美,而第三句则表明这种美不是任何事物都能拥有的,而是独特的、不可多得的
注释: 篇篇剔除蠹鱼,字字编排科斗。 萤火虫小而没有明亮的光泽,月光照进我的窗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读情景的诗。全诗通过“剔蠹鱼”、“编科斗”和“明月入我牖”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夜读的情景。 首句“篇篇剔蠹鱼”,意为每一篇都像剔去了蛀虫的鱼肉一样干净,比喻文章写得非常认真、仔细。 次句“字字编科斗”,意为每一字都编排得井井有条,如同书写在纸上的篆刻图案
【注释】 抱琴:抱着琴。终日:整天。坐槐庭:在庭院里坐着。万绿阴中:指满眼的绿色。一掬:形容很少,极少。清:指清澈的水。天地山河俱荫芘:天地山川都沐浴着阳光。肯:岂敢。向:面对。人生: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首联写诗人整日抱琴于槐庭之中,以静观万物之景,颔联写自然界的景象,颈联写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尾联表达诗人的人生哲学,即人应该像草木一样顺应自然、安守本分
【注释】 古道:古时的官道,这里指代旧的朝廷。 君厨:指帝王的厨房或饮食场所。 莫枉:不要浪费。 且调:暂且调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其生活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首句“年来古道不堪行”,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游历四方,感叹时光流逝。接着两句,通过对比自己的才华和地位,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不满和遗憾。最后一句“且调金石击撞声”
注释:谪居姜相,又有何损失?贫穷元英,只是清高。风月无主,无处安放,摩挲海眼,长鲸翻腾。 赏析:本诗以“风月”为线索串联全文,通过写自己与海的亲密接触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前两句说,即使被贬谪到姜相之地,也无损于我的品格,我贫穷是因为追求高尚的品德,而不是为了贪图富贵。后两句说,风月无边,无处安放,只能用手抚摸着海水,看着长鲸翻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注释 失题:失落的诗题 一别家山不计程:离家在外,没有计算回家的路费 断人肠处若为情:离别的痛苦让人心如刀割 客床欲结鸳鸯梦:客旅之中,渴望能够和心爱的人共结连理 夜夜相思睡不成:每夜都因为思念而难以入睡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诗歌。首句“失题”二字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之情,而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和痛苦。第二句“一别家山不计程”,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无奈
注释:老仙的荔枝绝非凡间所能相比,一笑道闽川绿荔枝。 坐断世间滋味彻,阿谁翻欲语凡饴。 翻译:老仙的荔枝绝非凡间所能相比,一笑之间就能道出闽川绿荔枝的美味。 坐断世间滋味彻,阿谁翻欲语凡饴。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老仙对荔枝的喜爱以及其品尝荔枝的过程,表达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老仙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琐事的淡然处之
失题 暑往寒来春复秋,东西南北一萍浮。 吴钩越剑虽常淬,梁苑秦关祇浪游。 场屋同盟多列鼎,乡闾小子亦封侯。 十年窗下劳萤雪,今日明时漫白头。 译文: 夏天过去冬天来临,春天过去秋天再来,我像一片漂浮的浮萍,没有固定的方向。吴国和越国的宝剑虽然经常磨砺,但也只能让它们在梁园和秦关之间游荡。在科举考试中,那些同党们大多能登上高位,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在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书房里苦读
失题 分宜浪迹学希夷,岂合将身涉事为。 无外纵知皆是幻,有中宁免强随时。 懒于中散人谁觉,贫过原思已自知。 若有一廛容定省,肯将尘鞅自羁縻。 注释: 失题:即《失题》诗,作者不详。 分宜:《新唐书.李德裕传》载:“(李德裕)累迁至门下侍郎、平章军国重事、监修国史。”后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此诗可能创作于被贬途中。 浪迹:漫游江湖,漂泊不定。 学希夷:学习道教的无为派。希夷是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号。
失题 蜂须萎蕤花脱萼,粉蝶流莺何处著。 暖融密卷玉为椽,一点明星坐中落。 猩唇血重鲛绡薄,百出宝莲金钿错。 蕙兰不断起长烟,馀香随风度罗幕。 天阶漫激鸣签响,壶中不夜春常若。 何人天外引长绳,刚愁日下西山脚。 注释: 失题:诗题未明,故称“失题”。 蜂须:蜜蜂的触须。萎蕤:萎靡不振的样子。 花脱萼:花瓣脱落,如同花朵脱去萼叶一样。 流莺:指正在飞过的黄莺儿。 暖融:温暖的氛围。密卷:紧密排列
失题 昔日淮水清澈,今朝却变得浑浊。 询问原因何在,淮河地方官告诉我。 此水源于桐柏山,彼水源自昆仑巅。 每年都汇合在一起,向东奔流到沧溟边。 汴河水流入淮后清冽,如同淮水一样尊贵。 风平浪静水面如镜,古镜磨砺无丝毫痕迹。 今年淮水较小,仅能庇护龟和鼋。 黄河从春天开始流,桃花随着龙门花绽放。 滔滔江河朝宗的气势,巨大的波浪日夜繁忙。 小清之水纳大浊之水,势不能自存自立。 奔腾波涛一波又走
【注释】 失题:失意。春禽啼晚枝:指春天里,鸟鸣声在傍晚时分响彻枝头。有时香蒂点人衣:有时花香飘落在人的衣上。多情尽不如蝴蝶:比喻自己感情不专一,比不上蝴蝶那样专一。欲起遗红贴地飞:想要起飞,却把落在地上的花瓣儿当作翅膀。 【赏析】 《失题》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花落、春禽啼、香蒂点衣、欲起遗红等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失意时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平易,意境清新明快而又含蓄深沉。 首句“花落春禽啼晚枝”
解析: 这首诗是关于自然景观和哲学思考的,通过对比山云和水云来表达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山云如练静 - 山中的云彩像白色的绸带一样静静的飘动。 - "练":白色绸带,这里用来比喻山云的颜色和质感。 2. 水云如鹤飞 - 水中的云彩像仙鹤一样翩翩起舞。 - "鹤":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类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肇开苕霅葬斯文” “肇开”指的是开始开创,“苕霅”为地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此句表明此地(苕霅)开始埋葬文化(斯文),意味着这个地方成为了文化的发源地或重要的文化中心。 2. “从此新安族望分” “新安”是古地名,此处可能指代因文化或地理因素而形成的族群。“族望分”表示族群的声望和期望在此地被划分或实现。这反映了该地区在历史上对某个群体的影响和重要性。 3.
注释:梦回中似乎感到自己的前身有误,蜕掉之后便寻找芳草吟唱。吟到夕阳时分人不再怨恨,满怀风露本无心。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了诗人梦回中似觉有误,但后来释然,并吟唱芳草的诗歌。其中,“失题”是诗歌的标题。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看法,即在面对困境时不应过于执着,应保持一颗平常心
释义: 夕阳西下,我对着碧云高声歌唱;天寒地冻,我想念着修长的竹子。 美丽的姑娘不能相见,但景致如此,山更显得绿意盎然。 注释: 1. 日暮歌碧云(日暮:指傍晚) -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2. 天寒思修竹(天寒:天气寒冷) - 天寒:天气寒冷。 3. 佳人不可见(佳人:美丽的姑娘) - 佳人:指的是那位美丽的女子。 4. 景入山更绿(景入:景色进入) - 景入:景色进入。 赏析:
诗句释义 - 失题:题目可能是一个未完成的诗作,或者是一首与题目不符的诗。在这里,我们将其理解为一首完整的诗,但内容尚待完善。 - 白玉谁家郎:白玉比喻高贵的男子,是谁家的呢?这里的“谁家”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能是泛指某个地方的人,如“某位公子”。 - 红粉何处女:红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这里询问“何处”有二种解释:一为询问女子所在的地理位置,即寻找她;二为反问
失题 云台会功臣,际会若风虎。独有严子陵,垂竿富春渚。 相求对幽藐,相知有平素。吾寝惟吾真,君意应勿忤。 归来拂苔石,整我竿上缕。煌煌道义间,足以照今古。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翻译: - “云台会功臣,际会若风虎。” - 在云台上聚集了功臣,相遇如同风虎般迅捷。 - “独有严子陵,垂竿富春渚。” - 唯独只有严子陵,他放下长竿于富春江边的水边。 - “相求对幽藐,相知有平素。” -
失题 范夜 举意三江竭,兴心四海枯。 南游李邕死,北望宋珪殂。 《失题》是[唐]诗人范夜的作品。本文包含:《失题》的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评析、写作背景等。诗文内容:举意三江竭,兴心四海枯。南游李邕死,北望宋珪殂。 范夜(生卒年不详),字子虚,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与李白、杜甫同时期,但未留有诗作传世。他的作品风格和特点,在后世的文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诗以“失题”为题目
【注释】 失题(一作“赠渔父”。)此:这。是夕郎宅,曾经左纬吟:这是夕郎的住宅,他曾经在这里吟诵过诗句。左纬,指左思,西晋文学家,字景文,《三都赋》作者。 数联渔父曲,万顷碧波心:连续吟诵了好几首渔父曲,心里充满了万顷碧波的浩荡情思。渔父曲,一种古乐府歌曲。万顷碧波心,指心境如万顷绿水那样宽广而深沉。 月上白蘋渚,秋生古树阴:月亮升到白蘋洲头,秋风送来古树的清凉。白蘋,即荻花,洲渚,水中沙洲。
诗句释义: 1. 人事几何千载长 - 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强调人事的变化非常迅速和深远。"人事"指的是人间的事务,"几何"在这里是疑问副词,用来询问这种变化的程度或速度,"千载长"则意味着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整体而言,这句诗反映了世事的无常和变迁之快。 2. 南州一梦亦荒凉 - 这里"南州"指的是南方某个地方(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是他记忆里的南方),"一梦"可能是指一次短暂的经历或者一场梦
注释:涿水茫茫,何处是边陲?这台的名字和来历,为谁所传唱? 未曾论及当年跨过鲤鱼跃龙门的壮举,却有许仙溪山意也如神仙般。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赞美一个地方的风景与历史传说,表达了对这个地方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涿水”指的是涿郡的护城河,“跨鲤”是指古代传说中鲤鱼跳过龙门变成龙的故事,“许仙”“溪山”则是指许仙和传说中的溪山仙子。整首诗通过描绘这个地方的历史传说和自然风光
失题 台上秋风草木疏,台前清泚数游鱼。 谪仙他日骑鲸去,未必三生不是渠。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意解读:“台上秋风草木疏”描绘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时节,草木稀疏,秋风凛冽。这里的“秋风”和“草木疏”共同勾勒出了一个萧瑟凄凉的画面,为下文的情感铺垫了基础。 2. 情感表达:“台前清泚数游鱼”中的“清泚”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水或是某种清澈之物,而“数游鱼”则暗示了水面上的鱼儿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景象
【注释】 世情:世间的世俗人情,即人情世故。 疏:稀疏,空阔。指人间世事。 森森密:形容树木茂盛,枝丫丛杂。 乘兴:乘着兴致(的心情)。 峭然:高峻陡峭的样子。 风景别:景物迥异,风景不同。 狂涧流无歇:瀑布如从高处奔腾而下,飞流直下,声势惊人,水势汹涌,没有停息的时候。 巢许:相传为尧时隐士。 豪杰:英雄豪杰。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首句写山野景色的清幽,次句写山林树木茂密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独鹤南飞送好音 - "独鹤" 象征着孤独或特立,而"南飞"则表示向南方迁徙。"送好音"意味着传递好消息或吉祥的讯息。 2. 山中桥梓共成阴 - "山中" 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如山中别墅、山庄等。"桥梓"指的是桥梁和梓木树,常用来象征文人的才学和品德。"共成阴"表示两者共同成长或相互映衬。 3. 深衣伛偻如初命 - "深衣"是一种古代的服装,通常用于正式场合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千年白蝙蝠”,以蝙蝠为喻,形容山岩之深。次句“洞黑鬼相语”,描绘了一幅幽静深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幽深的山林景色的赞叹之情。第三句“天寒僧未归”,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以及僧人在寒冷天气中修行的情景。第四句“岩温生石乳,烟起作林霏”,描写了岩洞中的温泉和烟雾,以及它们给山林带来的美景。最后一句“城里遥看处,唯应一翠微”,表达了诗人站在城外远望,只看到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
注释 失题:诗的开头没有标明题目。 生平丘壑自相于:一生爱好山水,喜欢在山水间徜徉。 幽意悠然入画图:心中的闲情逸致悠然地进入画面之中。 好向溪边石矶上:喜欢到溪边的山岩上去。 羊裘披我作狂奴:披着羊皮大衣,像狂士一样洒脱。 赏析 本诗是诗人晚年隐居生活的写照,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平生丘壑自相于”,意思是说,自己一生都喜欢山水,喜欢在山水间徜徉
注释:日落西山,白云缭绕,天寒人孤;思君不见,景入深山犹绿。 赏析:此诗为失题之作。首句写日暮时,在碧云之下,诗人的思绪飘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寂寥。第二句则写天寒时节,诗人思念着那位佳人,却无法相见。第三、四两句则写景,佳人虽不能相会,但在诗人眼中,那山色似乎更加翠绿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以日暮、白云、天寒、修竹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画面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初疑广寒修月手,酿此欲作长春酒。” —— 此句描绘了月亮的形态和意图。广寒宫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修月手”暗示着用某种手段或技术让月亮呈现出完美无瑕的状态。作者似乎想用这种技艺制造出如同长生不老的酒,象征着对永恒的追求和渴望。 2. “又疑青女未归家,抟香弄粉为此花。” —— 这里的“青女”可能指的是织女,即织云的女子
失题 钓鳌公子铁心胸,兴在三山碧海东。 千尺云帆己高揭,不知何日得秋风。 注释: 1. 钓鳌公子:指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公子挥,他曾经到东海钓鱼,希望能够钓到巨大的鱼——巨鳌。后来,他的钓竿被大鱼吞没,他自己也溺水身亡。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比喻那些志向远大,但命运多舛的人。 2. 三山:古代神话中所说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理想的隐居之地。 3. 碧海东:大海东面
失题 篇章何事等嬉游,尚想挥毫剪烛秋。 从古杀青徒自苦,只今醉墨可能求。 忽传鹭立沙头句,又见鸿归天外州。 襆研去来须猛省,不由自己更谁由。 注释: 1. 篇章何事等嬉游:诗中“篇章”是指书写的文章或诗词作品。“嬉游”则表示轻松愉快的意思。所以整句诗的意思是:为何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无趣的事情,难道只是为了消遣吗? 2. 尚想挥毫剪烛秋:挥毫是书写、绘画的意思,剪烛秋则形容时间在夜晚,月光下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 第一句:“格磔声高午梦残”,注释:格磔声,形容歌声或琴声等清脆悠扬;高午梦,指午后的梦境已经消散;第二句:“扊扅歌罢酒杯乾”,注释:扊扅,指用力搅拌或擦拭;歌罢,指唱歌结束;酒杯乾,表示酒杯已空;第三句:“漫天飞去杨花乱”,“满天”形容杨花飘散的范围很广;“飞去”指杨花瓣随风飘散;“乱”形容杨花纷飞的样子;第四句:“着雨归来燕子寒”,注释:着雨
失题 独携孤剑过长淮,驿使传书每自裁。 万里青云增激烈,一樽绿酒重徘徊。 鸡鸣荻屋人初起,舟发芜湖潮欲催。 遐忆买臣身未老,锦衣何日赋归来。 注释与赏析: - 独携孤剑过长淮:独自携带着一把孤独的剑穿越长江淮河,形容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困境或挑战的情景。 - 驿使传书每自裁:通过驿站传递书信的方式,诗人每次收到消息时都会感到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 万里青云增激烈:形容广阔天空中的云彩
失题 共向山中赋采薇,诸天延眺思依依。 轻尘乍合芙蓉冷,片雨初来鸑鷟飞。 沧海潮生通蟹井,白云客到更荷衣。 漫游自爱卢敖杖,拟挟青龙去不归。 注释: - 共向山中赋采薇:在山中赋诗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诸天延眺思依依:眺望天空中的众星时,思绪万千,难以割舍。 - 轻尘乍合芙蓉冷:微风轻轻吹过,使得原本清新的荷花也显得有些凉意。 - 片雨初来鸑鷟飞:细雨刚刚降临
注释:青山静静地,月光明亮,仿佛是玉轸和朱丝奏出的清音穿透了整个夜晚。铁干的参差横在屋角,而梅花则完全进入曲中发出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宁静生活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中用“玉轸朱丝彻夜清”来形容夜晚的月色清澈明亮,如同玉轸和朱丝所发出的清音一样。“铁干参差横屋角,梅花尽入曲中鸣”则描绘了一幅冬夜的画面,铁干参差的房屋、梅花飘入曲中的美妙情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句: 铁笛一声山上寒,岭云溪月夜漫漫。 译文: 山中的夜晚,寂静而清冷,仿佛只有铁笛发出的音符回荡在山谷间,带来一丝丝的暖意。远处的岭上云雾缭绕,月光洒在静谧的溪流旁,夜色无边无际。 注释: 1. “铁笛一声”:形容声音洪亮有力。2. “山上寒”:指山中寒冷的气候,给人一种清冽的感觉。3. “岭云”:指的是岭上的云雾。4. “溪月”:指的是溪边的明月。5. “夜漫漫”: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注释】 萼绿华:神话中的仙女名。环佩光:指仙女的衣裙闪烁着光芒,像玉环一样。千山夜静百花香:指在寂静的月夜下,山上的百花散发着阵阵芳香。遮舞:歌舞。瑶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无事:没有什么事情。都歌罢、归去忙:都唱歌结束了,忙着回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瑰丽的色彩、明快的节奏和清新的语言赞美了花的美丽。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象丰富鲜明,构思新颖巧妙,富有情趣
【注释】 失题:即“归思”。扣门声更雨声围:门扣响了,雨也下得更大了。隈檐两杏垂枝入:屋檐下两棵杏树的枝条垂下,落在客人的衣服上。故弄拳珠点客衣:故意弄出像弹珠一样的杏子在衣服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描写景色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的情感。首二句以“空山”起兴,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四句则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山中杏花的情态。 全诗语言清新明丽,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注释】 失题:即景抒情。巨鼍:巨大的鳄鱼。朔风:北方寒风,这里指北风。长歌:放声高歌,抒发情怀。 【赏析】 首联“满耳江声震巨鼍,朔风吹雨已无多”: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聆听着涛声震地的江水,感受着朔风带来的寒冷,看着飘飞的雪花,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曾渴望过海,如今却要面对人生的流逝,不禁感叹万分。 颔联“平生拂袖思浮海,今日临流叹逝波”:诗人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理想
【注释】 东南:指南方。 六十县:指闽中一带的州县。 岭海:山名,在今广东省境内。 斯民:百姓。 日疲困:每天生活都很困苦。 盗贼:强盗和盗贼。 纷相抟:纷纷聚拢。 仁义:仁爱、正义,这里指儒家所主张的治国之道。 施:施行,实行。 颜:脸色,面容。 竿头:指高竿上系的东西,这里比喻高远的理想。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地方,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南。 【译文】 南闽一带六十个州县,就在岭南海边之间。
失题 春来风日佳,千山竞冶媚。 耳息鼓鼙声,神往清凉地。 西垌有招提,竹径何纡邃。 把臂入云岚,衣裾染空翠。 列席梅花前,天香众广被。 清芬沁心脾,虬干惊古异。 罗浮雪月时,幽况差堪儗。 共是素心人,花神勿相避。 芳樽掇落英,高论参灵閟。 尽此半日闲,陶然成一醉。 彦会亦难期,春游自兹始。 注释: 1. 春来风日佳:春风吹拂着美好的时光。 2. 千山竞冶媚:千山争艳美丽。 3. 耳息鼓鼙声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逐”的意象进行赏析,注意从内容、手法的角度分析。 【答案】 ①虎之逐人噬:比喻小人迫害君子。②得物怒则专:得到东西后便十分得意,专横跋扈。③妄人甚于虎:指被迫害的人比猛虎还凶残狠毒。④所怒恒屡迁:受迫害者总是屡遭贬谪或打击。⑤薄愬忽逢彼:偶然遇到他们,突然遭到他们的迫害。⑥三反宁得悛
【注释】 失题:诗题。此为作者在官场上受排挤,愤而离京时所作的七言绝句。 我心本无争:我的心本没有什么纷争。 嗟尔胡为竞:叹息你为什么要争斗呢? 啄腐向屠门,慕膻从赵孟:就像吃腐烂东西的野兽,追逐着腥膻味,跟着姓赵的权贵。 沾沾拾锱铢:沾沾自喜地捡拾微末的财物。 言色殊巧令:说话的神情和态度特别巧妙。 徒劳魍魉姿(wǎng liǎng zhī):徒然施展着鬼魅的伎俩。 入我方诸镜
诗句解释与译文: 失题 一世为隶胥,三生尚魑魅。——第一句表达了作者一生都处于卑微的地位,就像鬼魅一样难以摆脱。 如何绅(shen)裾列,而有隶胥气。——第二句问为什么穿着华丽的衣服却有像低级官员一样的卑贱气质。 霸陵诃(he)李广,犹幸逢醉尉。——第三句通过“李广”的典故来暗示尽管遭遇了不幸,但仍然有幸遇到一个能够理解并善待自己的人。 虚舟触褊心,不如却相避
这首诗是唐朝的诗人李峤所作。李峤(约645年-约713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初唐四杰之一。他与宋之问、沈佺期、杜审言齐名,并称“文章四友”,在初唐诗歌发展中有重要影响。他的诗以五言为主,兼善七言。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失题 阳虎善于积累财富,多金引来赞誉声。 诸侯敦厚地送聘礼,都城人们仰望旌旗。 于是村里的年轻人,效仿他们转相竞比。 不久听说怀璧者
失题 客人有千金方,藏着不肯炫耀。 自称服食功,能使头发不改变。 解开白石煮,献给红云殿。 一身裂地封,龟手从水战。 注释: 1. 客有千金方:客人拥有一种可以让人变富的秘诀或方法。 2. 藏之不肯炫:珍藏起来,不愿意炫耀。 3. 自言服食功:声称自己有服食的本领。 4. 能令鬒不变:能够使人的头发永不变白。 5. 解将白石煮,以奉红云殿:将白石煮成汤来献给红云殿的人。 6. 一身裂地封
注释 1. 失题: 这首诗似乎没有固定的标题,但从内容上理解,作者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志趣和对友人的期许。 2. 平生山水趣: 指诗人一生热爱山水。 3. 兼之云物情: 表示诗人不仅喜爱山水,还喜欢观赏云雾和自然景物。 4. 有客貌鲁儒: 指诗人有一个像儒家学者那样的朋友,这里用“鲁”字形容其质朴无华。 5. 规予毋外营: 意思是告诫诗人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和兴趣。 6.
失题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悲怆。 首句“淹留忽白首”,意思是说作者已经度过了很长的时光,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这里的“淹留”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二句“慷慨思平生”,表示作者对于自己的一生充满了感慨和思考。这里的“慷慨”一词,传达出作者对过去的豪情壮志的回忆。
注释: 1. 失题:即无题,作者没有给出题目。 2. 山门:指寺庙。 3. 十八年:指离家在外的时间,已经过去十八年了。 4. 双亲:指自己的父母。 5. 慈爱:指父母的疼爱。 6. 阿娇:指女儿。 7. 归路:归家之路。 8. 西风急:指秋天的风很猛烈。 9. 空染:白白地被污染。 10. 尘埃:比喻世俗的名利。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恨的诗。首句写诗人与故乡亲人分别已久,十八年来
【注释】 1. 归舟:指回家的船。2. 剑滩:地名,在今四川宜宾。3. 明窗一□尘:形容室内清洁,没有尘土。4. 醉披宫锦:指喝醉酒后披上华丽的衣服。5. 金陵:即南京,李白曾在此居住。6. 太白:指李白的字。7. 宫锦:指华丽的衣服。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归途独宿于剑滩滨时所见到的情景;颔联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颈联写自己希望与李白同醉共欢的愿望;尾联写自己希望与李白共同享受这欢乐时光
诗句释义 1 白雁南来天水窄:这句描述的是一只白色的鸟(雁)向南飞翔,由于天边的水较窄,使得飞行显得困难。这里的“天水窄”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寒冷和水域的狭窄。 2. 百岁风沙喑南国:这里表达了一种长期受到风沙影响,声音被遮蔽的感觉。百岁的时间跨度意味着这种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喑"在这里表示声音被遮蔽或消失。 3. 王郎席帽大于筛:王郎指的是王羲之,他以其才华横溢著称
【注】①失题:诗题。②昔年:去年。毗陵驿,在今江苏常州附近。③滂然:大雨的样子。④天公:指老天爷、老天。⑤供帐:供应酒食。⑥川流:比喻酒像水一样连续不断地流淌。⑦□(xuān):同“暄”,暖和。⑧姑苏城:苏州的别称。鸣啼曙:鸣叫,啼哭,天色破晓时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写重游江南而不得归的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老天爷的不满,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首句开门见山
失题(一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车骑纷多士,岐亭送旧游。 客怀春树迥,归思暮云稠。 弦管欢无极,阳关醉忍讴。 柳阴张祖席,花底控骅骝。 山断云横雨,江空天浸流。 舟还杨子棹,人倚仲宣楼。 望里苍龙阙,吟边白鹭洲。 松楸违拜扫,蘋藻荐时羞。 豪旷追风月,栖迟憩野畴。 征途看渐远,羁思转清幽。 尊酒怜孤对,诗词孰共酬。 迢遥京国道,宏丽帝王州。 去去情宁舍,惓惓计莫留。 平安从此后,鸿雁寄来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失题: 这首诗可能是李白在某次旅途中写下的即兴之作,也可能是他在某种情感状态下的随意抒发。由于没有特定的题目,我们可以从诗意和情感出发,尝试解读这首诗的主题。 1. 半生多慨□: 这一句表达了李白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感慨。他可能觉得自己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不平之事。 2. 万里快遨游: 李白表达了他渴望自由、追求冒险的心情
失题 泠泠江水深,水深千万尺。 登楼有所思,所思在行客。 期我春风时,春风期已迫。 人生几何时,晷运如过隙。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泠泠江水深,水深千万尺。 - 解释:江水清澈见底,其深度无法测量到千尺之外。 - 赏析: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江河之广阔与深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登楼有所思,所思在行客。 - 解释:站在高楼之上,诗人因游子的身份而感到孤独和思念。
【注释】 失题(一作《赠李侍御》):赠送给李侍御。彦:才华。储材馆阁中:在官署储藏英才的馆阁中。校雠金匮史:校订典籍。金匮:指国家藏书的秘府;金匮史,即国家藏书。增重玉堂风:增加文才。玉堂,翰林院,为皇帝的秘书处。棣萼同:指与李侍御志同道合。棣萼,花木名,比喻兄弟。将路两□□:指仕途顺利,前途光明。将路,指仕途之路。两□□,指前程远大。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李侍御的酬赠之作。诗人以高才自许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携酒高堂问客归” - 描述了一个场景,诗人携带着酒站在高堂(可能是家中的客厅或书房)询问客人何时回来。这里的“携酒”可能表示对客人的款待,而“问客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归来的期待。 2. “黯然先问再来期” - 这里使用了“黯然”一词,表达了诗人因客人不归来而感到的失落和哀伤。而“再来期”则是诗人对客人未来回归的一种期待。 3. “男儿莫谩丘园老” -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古代女子贞烈之死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吴贞女的女子,她与李子成婚,但在婚后却因丈夫溺死而殉情自尽的场景。 失题 神女前身谢自然,及笄将相二十前。 无藏不见是女身,女身不见见一天。 父母许聘欧郎贤,指挥甫袭身即捐。 贞心分定合卺先,号泣于归守柩筵。 誓死相从永不迁,呼天扣地怜为怜。 有司闻之表其门,风动四省人人传。 吾尝缔观节烈编,未成妇斯罕闻焉。 龙江宋时吴贞女
注释: 芳郊:郊外。 偃息:休息。 高枕:安枕而睡,形容清静。 咏朝昏:吟诗作赋以表达对朝霞和夕阳的喜爱。 送客:送别客人。 偶出户:偶然走出家门。 看云或倚门:看云彩时,有时倚靠在门上。 田芜:田野上的杂草。 木落:树叶落尽。 前村:前面的村庄。 幽居侣:隐居的友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郊外独自休息时的所思所感。首联写诗人独处郊外,悠然自得,安然入睡的情景;颔联则写诗人偶出户外
失题 别业藏幽胜,苔深人迹稀。 秋声残叶乱,晚色断烟飞。 世事看棋局,生涯问钓矶。 知音有山水,相对共忘机。 注释: 1. 别业:指别墅或者私人的住宅。藏幽胜:隐藏在美丽的景色中。2. 苔深:苔藓长满了石头或墙壁,显得十分幽静。人迹稀:人很少到这个别墅来,显得十分寂静。3.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的声音、秋风的声音等。残叶乱:落叶凌乱飘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景象。4. 晚色:傍晚的景色
注释: 石室:石制的屋子,指山居。 月既满:月亮已经圆满。 青林人未眠:青翠的树林中的人还没有入睡。 带月步溪水:带着月光在小溪边漫步。 白云长在天:天空中一直飘着白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的清闲、宁静、悠然自得的心态。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注释】 绿野方逃暑,芳园续荐凉。征歌鱼在藻,酌水瀚流香。□饮忘多伏,豳衣戒早霜。因君得胜赏,此意岂能忘。 失题(节选) 绿野方逃暑,芳园续荐凉。 征歌鱼在藻,酌水瀚流香。 □饮忘多伏,豳衣戒早霜。 因君得胜赏,此意岂能忘。 译文: 绿野正逃避酷暑,芳园又来推荐清凉。 征歌响起鱼儿游动,斟酒时水波荡漾清香。 □饮忘却了多日的烦闷,穿上了御寒的衣裳。 因为你的胜利赏赐,我怎能忘记这心情欢畅?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首句“□脾何处泻”,是说自己的心情,即在何处发泄自己的感情?第二句“高辟水云间”,是在水云之上,第三句“但得景中趣”,是在景色之中得到乐趣,第四句“落水淡宜山”,是说山和水都很清丽,第五句“不尽酣歌意”,是说尽情地歌唱,第六句“移舟向月湾”,是说把船开到月光下的港湾,最后一句“不尽欢情话”,是说不尽的欢乐之情。 【答案】 失题 □脾何处泻,高辟水云间。 但得景中趣
失题 虚度韶光八十秋,倦飞山鸟已还休。惭无袜线缝华衮,自剪蓑衣俯碧流。尺素免教来使急,闲心刚被野云留。更怜筋力难为礼,愿借溪山隐白头。 注释: 1. 虚度韶光八十秋,倦飞山鸟已还休。惭愧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或为国事操劳),就像秋天的鸟儿倦于飞翔一样,已经归回山林了。 2. 惭无袜线缝华衮,自剪蓑衣俯碧流。惭愧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或为国事操劳),就像没有袜子一样不能缝制华丽的官服
【注释】 江亭:江边亭子。交欢:交欢宴饮。一担行囊两样看:一担行李有两样的待遇,指不同身份的人对待行李的态度不一样。洙泗:指春秋时期的孔子和孟子的故乡。沾圣泽:沾受圣人恩泽。斑斓:花彩缤纷。膝下:指子女膝前。真卿:李真卿,唐代书法家。子固:王安石字子固。爱日:爱惜时间。有馀(yú)寻旧迹:还有多余的时间去追寻旧时遗迹。月明犹念倚闾还:月色明亮的时候,还想念着在里门等候的情景。闾,古代里门
【注释】 失题:题目已失落,只记得是一首七绝。昌黎:指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字退之。古道人谁到:意谓古代诗人都来过这里,如今却无人来访。名山君所跻:意谓名山都是帝王登临游玩之所。烽烟今日息:意谓战乱已经结束,天下太平。高凉地:指岭南地区,气候宜人。连年驻马蹄:意谓常年在此逗留,不回京城。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写岭南胜景。首联以“一尘”和“能事”点明岭南的清新洁净
诗句释义: 1. 独寻春色上高台,草棘萧萧野岸隈。 - “独寻”表明诗人独自寻找,寻找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 “高台”指代高处的平台或楼阁,诗人在此登高望远。 - “草棘”即荒草和荆棘,形容野性未驯的自然景象。 - “萧萧”是形容风吹过草地的声音,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 “野岸隈”指的是河岸边自然形成的弯曲地带,增添了一份野趣。 2. 今日多情惟我到,无人解惜为谁开。 -
失题 碧山风雨长离忧,湖海烟尘恨未收。 有客扣镡歌六月,何人击楫渡中流。 数声鼓角斜阳暮,两地飞鸣鸿雁愁。 庾信江南哀不断,更堪王粲赋登楼。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引发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及个人情感的矛盾。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之情,以及对未来和平的渴望。
失题 经旬雷雨蛟龙起,入梦云生虎豹屯。四海羽书飞白日,十年戎马跃中原。但闻苏武辞金阙,不见班生入玉门。紫塞黄榆千万里,沈阳花月欲消魂。 注释:经过十多天,雷雨交加,蛟龙从梦中惊醒。在梦境中,云生起虎豹。四海传来的战报如同白日一样飘来飘去,征战多年,军队跨越中原。只听说苏武拒绝投降匈奴,没有看见班超进入西域。遥远的边疆有千万里远,沈阳的花和月亮让人心生哀愁,仿佛要消失一般。 赏析
失题 我有异乡客,辞家度山川。 山川修且阔,一别己经年。 愁思不能寐,复忆时岁迁。 秋风吹飞叶,明月已下弦。 披衣出郭门,不知陌与阡。 何以慰我怀,短诗不盈篇。 青青之子衿,悠悠伤我心。 译文 我身在他乡如同异客,离别家园踏上了远行之路。 山川连绵又宽广,自从分别已经一年时间。 心中忧愁难以入眠,又想起时光匆匆变迁。 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月亮已到了新月阶段。 我穿上衣服走出城门
释义: 三十年前我辅弼宗师,夜深人静五更钟。 我曾在高山上纫兰花,如今只能在短日中折蕙兰。 书史中还怀有当日的节,山水之中难觅旧时踪。 同门一恸寻常事,愁见丰狐举眼逢。 注释: 失题:诗作未命名,以内容推测为表达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三十年来辅洞宗:指作者在三十年前辅助过某位高僧,成为他的弟子或弟子之一。洞宗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宗派或学派。 悬河高论五更钟:形容夜晚的辩论或讨论非常激烈
失题 牙旌猎猎转春晴,画舸摇摇江上行。 征战久纡天子策,韬钤遥识老臣名。 地从千里封秋塞,人自三边仰夏卿。 为报匈奴莫南徙,迩来中国有长城。 注释: - 牙旌猎猎转春晴:指军队的旗帜在春天的晴朗天气下猎猎作响,暗示战争的气氛和场景。 - 画舸摇摇江上行:形容船只在江上缓缓前行的景象,如同一幅美丽的画面。 - 征战久纡天子策:指战争持续了很久,皇帝的决策也难以施展。 - 韬钤遥识老臣名
【注释】 “越山”:即越王勾践的家乡。“吴宫”:春秋时吴国都城姑苏。“乌府”(乌程):“汉史”:指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洪都”(南昌):“先哲”:指先贤。“茅氏”:指东汉隐士严子陵,因隐居于富春江畔的茅山而得名。“紫霞”:道教称天门之上有紫霞洞,神仙所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南一带游览时所见美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解析】 “渺渺吴江远别离”,点出题意。“渺渺”是形容水的宽阔,也用来表示距离的遥远。“远别离”是指作者与友人分别在即,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的心情。 “慰情”指慰藉情怀,“持赠凤凰枝”指以凤凰木为赠,凤凰木是一种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凤凰木的叶子和树皮都可以用来泡茶,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岁寒但保冰霜节”,意思是说,即使寒冬腊月,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持节操
失题 万顷凌风坐若仙,千年驱石笑秦鞭。 波涛山涌空中雪,日月萍浮水上天。 白雉自通周贡赋,骊龙曾识汉楼船。 兴来欲跨蓬莱去,回望神州九点烟。 注释: 1. 万顷凌风坐若仙:形容海面宽广无边,像极了仙境。万顷,形容面积极大;凌风,意为乘着海风;坐若仙,意喻海面宛如神仙居住之地。 2. 千年驱石笑秦鞭:指海浪能推动石头,仿佛嘲笑秦始皇的鞭刑之威。秦鞭,指古代秦始皇时期使用的铁制刑鞭。 3.
失题 一水周遭抱梵宫,石崖断处小桥通。 片云委地家家雨,万树呼秋叶叶风。 供佛野僧来施食,放生衲子自开笼。 邑侯东去无多路,已觉闲忙迥不同。 注释 1. 一水周遭:指一条河流环绕着整个建筑群,形容环境的幽静美丽。 2. 梵宫:指佛教寺庙,这里指代一座寺庙。 3. 石崖断处:描述石崖的陡峭和连接处的狭窄。 4. 小桥通:指一座连接两岸的小桥。 5. 片云委地:形容天空中飘散的云朵轻轻落在地上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失题 - 注释:这首诗的标题,表明了诗的内容可能与人生、情感或社会现象有关。在古代文学中,“失题”通常指的是无法确定具体题目的作品。 2. 谁云生女作门楣 - 注释:这里的“谁云”可能是反问句式,表示作者对某种观点或事实的质疑。“生女作门楣”意味着女儿们被期望成为家族的荣耀和支柱。这里可能涉及到对女性角色的传统观念的批评。 3. 匪石心肠只自知 - 注释
注释: 失题,即题目为《失剑》。双剑黄金饰,曾经跟随我征战的宝剑。曾随我马征,曾经伴随我征战四方。匣中连夜吼,是宝剑在夜里发出的怒吼声。可是海波惊,是宝剑的怒吼声让海浪都感到震动而惊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宝剑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双剑黄金饰”,以“双剑”起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黄金饰”,则进一步强调了宝剑的珍贵与尊贵。这两句诗
【注释】 ①剩得好春阴:春天的阴云,天气阴沉。②芍药屏花:芍药花在屏风上盛开,形容景色美好。③啼鸟:即“鸣鸟”。④一行茅屋绿阴深:一排茅屋,郁郁葱葱的树荫,十分幽静。 【译文】 早晨醒来时,天边还笼罩着一层好春阴。每年春天来临时,芍药花开,我总把目光投向那屏风上的花朵。 流连忘返是因为那啼叫的小鸟,一排茅屋掩映在深深的绿荫之中。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失题 江春入旧年,北客趁蛮船。 素业留齐域,晴光换粤天。 无书家更远,有志岁频迁。 不欲窥明镜,恐丝生鬓边。 译文: 江边的春天似乎进入了一个旧的年份,北方的客人乘着蛮船南下。我的一生虽然平淡无奇,但仍然保持着对齐地(可能是指家乡)的思念,而晴朗的阳光仿佛也带来了广东的天空。没有书信来传达消息,距离远在千里之外;然而我立志要不断进取,年复一年地改变。我不想去照镜子
诗句释义 1 见法空闻喜悦多,不堪隐几老维摩: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对佛教的领悟和内心的感受。"见法空"可能指的是通过观察和体验世界的无常(“法空”)而领悟到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无、不固定的。这种理解带来的喜悦是深刻的,甚至让人感到难以忍受。"不堪"在这里表示某种程度的不适或痛苦,可能是由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接受现实所带来的心理负担。这里的“老维摩”可能是指古代的维摩诘居士,他是释迦牟尼的一个弟子
失题 早识齑羹胜醢臡,如何车马易锄犁。 堂堂人与诗争老,缓缓春来意更悽。 万事都如杯覆水,先生不复酒成醯。 从知千偈初无语,应候何妨故故啼。 注释: 1. 早识齑羹胜醢臡:早先就明白了腌菜胜过肉酱。齑(ji),腌制食物;羹(gēng),肉汤,这里指腌菜。醢(hǎi),肉酱;臡(pǐ),肉末。 2. 如何车马易锄犁:如何轻易地放弃车马而拿起锄头。比喻放下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境界。 3.
失题 孤臣头白醉钧天,莲炬金杯照夜筵。 问答玉音犹在耳,凄迷春梦已如烟。 肆奸桧贼终遗臭,僭号昌奴岂自全。 二十年来家国事,伤心成就一胡铨。 注释: 1. 「孤臣」:指作者本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悲哀。 2. 「头白」:表示年纪已大,白发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3. 「醉钧天」:形容沉醉于美好的时光之中,如同置身于天上般。 4. 「莲炬金杯」:形容宴会上的装饰华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大雅久不作,伥伥吾谁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向往和失落。他认为,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像古代的大文豪一样,能够引领人们思考、感悟人生。然而,现实中却很少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作品。因此,他感到非常迷茫和无助,不知道该追随哪位文学家。 “苦读糟粕书,拓此磊落胸。”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读书的态度
译文: 想要派遣天骄来认识汉朝的官职,词臣仗节也登上了祭坛。 我听说塞上已经收缴了千家万户,我已经相信军中有一位韩将军。 自古以来黄河源头归部下,同时人们也期望朝庭珍惜。 圣明的恩德被远方的人所接受,不要随便地对待氐羌一样。 注释: - 失题:此诗可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或某种情境下所作,题目可能与某个事件有关,但具体内容未知。 - 欲遣天骄识汉官:想要派遣天骄来认识汉朝的官职
【注释】: 岐亭:地名,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南。 决:决定。 诸将:指唐代名将郭子仪、李光弼、马燧等人。灞上军,即关中军。 玉河:指泾水。 衰柳:枯黄的柳树。 绾:把……拴在一起。夕曛:傍晚时分的暮光。 【赏析】: 《失题》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抒发对国事的忧虑和对边塞将士的思念之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 “近日秋声不可闻,岐亭难制泪纷纷。”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近日来
【注】失题,即“无题”或“不题”。 西山一夜雨,秋气入庭除。——《庄子·外物》: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者,不过三丈,而皆朝宗于海。若一河之入海,则亦受天下之流,是亦不足为大矣。此以比喻人之胸襟气度。 清晨展书坐,翛然乐有馀。——《庄子·天地》:“子独不见龟鹤之游于沙丘之上乎?其所待者如此耳。”此言:人若能像龟鹤那样逍遥自在,那真是快乐极了。又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宇一何廓
注释: 失题:即题作“失题”。 满郭春风岚已昏:《文选·张翰<杂诗>》:“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此诗应为作者在春天所作。 鸦栖散吏掩重门:乌鸦栖息于散乱的官吏之中,将重重门户紧闭。 雅居老纲常清净:雅居,这里指雅致的居所,老纲常,旧的纲纪和常规,这里借指旧有的法度。 夜对高僧无一言:夜晚面对高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赏析: 此诗首句写春风拂柳的景象。春风吹过,柳枝摇曳,但天色昏暗
失题 塘上蒲欲齐,汀洲杜将歇。 春心既易荡,春流岂难越。 桂棹及晚风,菱花映初月。 芳香若可赠,为君步罗袜。 注释: 失题:没有题目的诗。失题,即未定题目的诗歌。 塘上蒲欲齐:池塘上的水葫芦长势齐整。 汀洲杜将歇:水边沙洲的杜鹃花将要凋谢。汀洲,指小洲、沙洲等。 春心既易荡:春天的心很容易动摇。 春流岂难越:春天的流水难道难以渡过吗? 桂棹:用桂花木制成的船桨。 菱花:菱叶花。 映:照耀。
【解析】 失题,即无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有言志的诗,全诗以咏物为主,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之情。 “雾鬓烟绡何处来,杜兰香满碧波隈”,前两句写景,写诗人在江边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只见她“雾鬓”而发,像“烟绡”一样薄如蝉翼,又似“杜兰”般清香袭人。“杜兰”指杜若,一种草名,其叶可制香料。后句写这位女子在江边采莲时,香气四溢,飘满了江边的绿波之滨。 “冰丝鸳锦天孙怨
注释 女伴罢吴讴,含凄独上楼。 女伴离去之后,我独自登上高楼。 空闺人不见,窗外月如钩。 空空的闺房中,没有人的踪影,只有窗外的月亮像钩子一样挂在天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独居时思念恋人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独自登楼、无人相伴、只有月光映照的景象,生动地表达了她深深的思恋之情。 第一句“女伴罢吴讴,含凄独上楼。”描述的是女子与她的同伴们告别,独自上了楼。这里的“罢”表示结束
失题 入春己十日,登眺怀郊墟。 君悟少游语,早乘下泽车。 梅里寻古寺,雪岸吟蹇驴。 昨岁庆有秋,野老闲话馀。 礼台道上酒,海子桥南鱼。 一醉到田家,云卧荒村庐。 【注释】 1. 失题:诗题名“失题”,即无题之诗。 2. 入春已十日:入春,进入春天;已,已经;旬,十。指春天已经过去了十天。 3. 登眺怀郊墟:登,指登上高处;眺,眺望;怀,思念;郊墟,郊外的地方。意为站在高处眺望郊外的景物。 4.
失题 客,河源寻取凌云霄。凭栏忽羡钓徒好,烟波淼淼来渔舠。 注释:诗人在河岸边寻找着通往云霄的道路,突然羡慕起打鱼的人来得自由自在。看着茫茫的水面,他期待着渔船的出现。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像渔夫一样在广阔无际的水面上游弋,感受自然的美好和宁静。同时,他也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并非人人都能拥有,因此对那些能够享受到这种生活的人表示羡慕和敬仰
失题 由来名胜推潇湘,徒倚龙飞驻朔方。 曩日两湖传庙祧,今朝燕冀叙开潢。 盟心肯负栽培德,珥笔字忘燕翼长。 谱牒荒烟垂裕后,聊存一线庆兰芳。 注释: 由来名胜推潇湘,徒倚龙飞驻朔方。 从前人们就认为潇湘(即湖南)是名胜之地,但如今却只能徒然地在北方驻守(即戍守)。 曩日两湖传庙祧,今朝燕冀叙开潢。 以前湖南两湖地区有庙祭先王之祠,如今燕京、河北一带也建立了类似的祭祀场所,以纪念那些伟大的祖先。
失题 何幸浮生八十春,一堂五世叙天伦。 喜同商第如林立,爱慕陈门九代亲。 秋老风霜知劲草,国危板荡识忠臣。 余生待到阴霾散,扶杖早朝侍帝宸。 注释: 1. 何幸浮生八十春:多么幸运能活到八十个春秋。 2. 一堂五世叙天伦:一家人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 3. 喜同商第如林立:高兴与商氏家族为邻,像树林一样密集。 4. 爱慕陈门九代亲:对陈家九代的敬仰和喜爱。 5. 秋老风霜知劲草
注释:名声显赫,声名远播,如贯通四海。迁居异土,姓氏迁移,年月久远,世德已湮。谱牒残破,人散家亡,谁家之过? 赏析:此诗为咏史之作。前两句以“名元”二字起笔,点明题旨,即咏颂南宋名臣文天祥(字元声)。后两句写文氏家族世代忠烈,却因国难而流徙失所。全诗语言质朴,不尚藻绘;结构谨严,脉络井然;叙事简洁,含意深刻
【注释】 来时陌上杨柳青,去时黄叶飘寒汀。 ——从“陌”字看,应是作者的故乡。 眼中侯门曳裾者,敬容残客如晨星。 ——指那些身在权贵之家、以官宦子弟自居的人,对落魄的作者十分傲慢。 十里一榭五里亭,十日一醉五日醒。 忧从中来使人老,长日悲酸倚长道。 ——这里写旅途的辛苦,以及自己内心的忧愁。 鹖鴠木是号寒虫,鹧鸪曾呼首南鸟。 今宵何处栖惊魂,孤馆秋池梦空草。——用“鹖鴠”、“鹧鸪”等鸟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失题》。 我们来解读诗句: 失题 - 题目的意思可能是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心情有些失落或迷茫。"失题"可能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和创作背景。 我家乃在东海东,蜃楼见惯心空空。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家就在东海之东,我见过很多幻象(蜃楼),但是我的心却感到空荡荡的。 十年书影深山里,每顾山魈亦心喜。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深山中度过了十年,但我每次看到山魈(一种神话中的动物)时
失题 神清骨冷何由俗,凤泊鸾飘信可哀。 何处好山时梦到,一声清磬每惊回。 定知前路合长往,疑是此身真再来。 闻道玉皇香案下,有人怜我在尘埃。 注释: 神清骨冷:形容人的心志超脱尘世,不沾染世俗的纷扰。 凤泊鸾飘:比喻人的命运多舛,如同凤凰和鸾鸟一样漂泊不定。 何处好山时梦到:指在梦中常去那些美丽的地方游玩。 一声清磬:指寺庙里敲钟的声音,清脆悠扬。 定知前路合长往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晓云轻揭绣帘斜,丝雨无声湿绿纱。 - 关键词:晓云、轻揭、绣帘、丝雨、无声、湿绿纱 - 注解:清晨的云朵轻盈地掀起,像揭开了绣有精美图案的窗帘。细雨悄无声息地落下,湿润了窗户上的绿色纱帘。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早晨。晓云轻揭绣帘,暗示了一种温柔和静谧的氛围;丝雨无声,增添了一丝神秘感。绿纱被雨水打湿,更显生机勃勃。 2. 芳草生涯愁燕子,断云残梦忆梨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塞下曲》。诗中描述了边疆将士们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精神风貌和艰苦的生活状况。 首联“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混乱场景,士兵们奋勇作战,擂起战鼓,声震四方。 颔联“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表达了将领们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树立起了讨伐敌人的勇气和信心。 颈联“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描述了战士们经过百战,终于平定了敌寇,收复了失地。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攀龙所作的《赠刘子高》,全诗如下: ```plaintext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勐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馀,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