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斋病初起,心绪复悠悠。
开箧群书蠹,听蝉满树秋。
诗魔还渐动,药债未能酬。
为忆前山色,扶持上小楼。
病中
介绍
“病中”是指疾病中的阶段,特指患者处于生病期间的状态。
“病中”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它不仅仅是对疾病本身的形象描绘,更是作家用以探讨人生、社会和人性的载体。通过对“病中”的深入挖掘,文学创作展现了人类在面对生命挑战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层次的思考。
相关推荐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疾病中的一种心境表达。通过详细描绘病中的日常活动和感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 1. 首联:“闲斋病初起,心绪复悠悠。” - 诗句解释:描述诗人刚患病时的状态和心情。 - 关键词注释:斋,指的是书房;病起,即生病。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生病后心境的变化。初起意味着刚开始感到不适,而悠悠则表达了随后的迷茫和不安。 2.
注释: 折铛破釜底堪修,意思是说锅已经破了,但仍然坚持修好,虽然最后修好后也与原来不同。 纵使修成已不侔,意思是说即使修好了,也已经不如原来的了。 谁与吾身自珍重,意思是说没有人能与我一同珍视和保护我的身体。 暮年药笼漫劳收,意思是说年老之后,疾病缠身,药物成了我生活的全部,而这种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病重时的无奈与悲哀。诗人在病中,面对破损的生活用具
【注释】病中:因病在家。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小阁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病中写的自述,表达了他内心的忧虑和无奈。首联“十日身无一日宁”,意思是说连续十天都没有一天能安闲下来,这反映出他病中的不适和烦闷。颔联“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是说寒冷侵袭到千里马身上,它应该感到瘦弱
病中 久知身是幻,况复病相侵。 古寺松篁瘦,山空雨雪深。 定知书不达,岂有客相寻。 伴我残灯火,应知夜夜心。 译文: 我深知自己如同梦幻一般虚幻,何况疾病更是无情地侵袭着我的身体。 古寺旁的松树和竹子已经显得有些萧疏了,山中空旷的景象下,雨雾弥漫,显得格外幽深。 我确信自己的学识并不精深,怎么可能有客人来寻找呢? 我陪伴着自己的残烛与昏暗的灯光,心中应该明白,夜晚又是一个无法入睡的时刻。
【注释】 遥夜:漫长的夜晚,指病中。 支颐:斜靠手托着腮帮子。 春醪:指春天的酒。 负:携带、背负。 宿霭:指早晨的云雾。 清月:明亮的月亮。 真妄:佛教语,指世俗的真假。 翔潜:飞翔潜藏。 秋千人:指众多的乐人,这里指众多的人。 怆离群:悲伤地离开群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病中,以“遥夜支颐坐”开头,形象地刻画了病中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
【解析】 此诗是诗人因病在病中所作。首联写“喉何嗄”,即喉咙干哑,声音沙哑。三、四句点明“三年肺未苏”,即三年来肺气不舒、咳嗽不止。中间两句,诗人自叹自问,愁闷难解,无人能知。五、六句写自己独守寒夜,山庄孤老,更添忧愁。末联写诗人担心妻子的埋怨,因而不敢寄出自己的家书。 【答案】 译文: 喉干声哑已多日,三年来肺气不舒咳嗽不止;自知忧愁难以抑制,谁能了解我的苦衷?病体依然卧于冬夜
病中 禀生拙以疏,俯仰人事劳。 烦疾乘秋至,幽忧安能逃。 闭閤无馀欣,西风晚萧骚。 乃悟扬子居,未曾损一毛。 流光背人驰,岁暮不自聊。 安得七发贤,相从观海涛。 注释: 1. 禀生拙以疏:指生性笨拙。 2. 俯仰人事劳:形容人生充满各种忧虑和烦恼。 3. 烦疾乘秋至:疾病困扰着秋天的到来。 4. 幽忧安能逃:内心的忧虑无法逃避。 5. 闭閤无馀欣:闭门不出,心中没有其他的喜悦。 6.
注释 药裹:指药囊。关心:担心。老不宜:身体不适宜。只今:现在。筋力:指体力、精力。衰:虚弱,衰弱。何由:如何。得身无事:得到清闲无事的生活。却似:似乎。他时:以后。把酒:端起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疾病缠身者对清闲日子的渴望之情的诗篇。首句“病中”点题,说明全诗写的是病中之事;次句“药裹关心老不宜”,说药囊里装着的是养生之药,但因年迈体弱,不能服用;第三句“只今筋力已全衰”
病中 贷款以支付早晨的炊烟,还差一些柴火。 一生都喜欢这种味道,这次去并不贫穷。 严霜已经开始,何况我生病已经一个月了。 但坚守这种心态就足够了,不必思考古人的事情。 注释: 1. 贷米供晨炊:借钱买米来烧早饭。 2. 尚欠数束薪:还差一些柴火。 3. 平生甘此味:一生都喜欢这种味道。 4. 此去未为贫:这次去并不会因为贫穷而挨饿。 5. 新霜已严厉:严霜已经开始,天气变冷。 6.
【注释】 病中:因病在家闲居。 坐钓行樵:指隐居生活,渔樵为古代的一种谋生手段。 寻云看月:指游山赏景。 烦襟:心烦意乱,忧愁烦恼。 权宜减:暂时减轻。 瘦格:瘦硬的笔调,指诗文风格。 猿下:指猴子在树下跳跃的情景。 煎药鼎:煮药的锅,比喻炼丹炉。 碾茶槽:碾碎茶叶的工具,比喻研磨中药的工具。 憀(yíng)悼:悲伤叹息。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隐居期间。上阕写自己闲适的生活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遗编坐罢披三豕,小轴行当倦伍禽。 - “遗编”通常指古代遗留下来的书稿或书籍;“坐罢”可能是指阅读完书籍后的动作;“三豕”是一个成语,源自《论语·子罕》中的“吾未见刚者”,意指误用为“豕”的字;“小轴”可能指的是较小的笔或纸卷;“行当”意为应当、适合;“倦伍禽”可能指感到疲倦或失去兴趣。整句可能是在描述因长时间阅读古籍而感到疲劳,或是对书中内容感到无趣。 2.
【注释】 官冷:官邸寒冷。经过少:路过的时候不多。 门寒:指门庭萧条。亦懒开:也懒得开门。 雨馀:雨后,天刚放晴。苔及榻:苔藓爬满了床榻。 病起:起床。研生埃:研磨的粉末飞散。 客泪:客人的眼泪。随猿落:像猿猴一样落下。 家书:寄给家人的信。想雁来:盼望着大雁归来。 溪上柳:溪边的柳树。一一报春回:每一株柳树都报告春天回来了。 【赏析】 《病中》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在病中时景
诗句解读及翻译 1. 病中:在疾病中。 2. 莓苔上车辙:指道路被雨水和泥土染成暗红色。莓苔是一种植物,常生长于潮湿的地方。 3. 病客方卧家:形容自己因病而卧病在家。"客"在这里指的是身体不适的旅客或游客。 4. 不知春将归:不知道春天将要离去。 5. 怅然感年华:感到时光匆匆流逝,心情惆怅。 6. 雨砌粘落絮:雨水落在台阶上,沾湿了落下的柳絮。 7. 风廊走飞花:风吹过走廊,花瓣随风飘散。
【注释】: 闲后题诗醉后歌,身名官业任蹉跎。——闲来时题诗吟咏,醉酒时高歌一曲,身外名利,官场生涯,随它去罢。 不知老境何形状,但觉新来病痛多。——不知道老年的容颜是什么样子?只觉得近来病痛增多。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七绝。作者以“病”为线索贯穿全篇,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深感叹和无奈惆怅之情。 首句“闲后题诗醉后歌”,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生活画卷。在闲暇之余,诗人挥毫泼墨
【注释】 疏帘薄幔:疏疏落落的帘幕。 青灯:指油灯。 鸲鹆(qu yu):即杜鹃,一种小鸟。 转更:报晓。 渺漫:模糊飘忽不定的状态。 地炉:用土烧的火炉。 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这里指汤锅。 【赏析】 《病中》是唐代诗人韩偓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卧病在床的情景。前两句写病室的环境;后两句写病室的生活。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卧病生活细节,反映了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疏帘薄幔对青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内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诗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风雨暗江天,幽窗起复眠。”这两句写雨夜中诗人的所见所感。风雨昏暗,江水波涛汹涌,而幽窗紧闭,人却辗转反侧不能成眠。这两句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因疾病缠身,辗转难眠,愁苦之极的心情。 第三四句:“忍穷安晚境
注释 - 病中:疾病之中。 - 绕舍东风急:东风急,即风力强劲。绕舍,环绕着屋子。 - 柴门静掩时:柴门,指简陋的门。静掩,轻轻关闭。 - 交情贫里见:在贫穷的境况下更能体现交情深厚。 - 药性病中知: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但病情中的人更需要朋友的关心和照顾。 - 沉寂心当定:内心的平静应该保持。 - 清羸步懒移:身体虚弱的人步履缓慢,不愿意移动。 - 呼童理书案:叫来仆人整理书桌上的书。 -
注释: 病中 病卧在漳浦的床上,一肚子的确胀。 没有吃三升饭,能装一万斤的忧愁。 水流声回荡在别浦,山影倒映到中流。 遣愁须凭酒,殷勤为你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生病时心情的诗。诗的前两句“病如漳浦卧,一腹果然浮”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躺在漳浦床上的痛苦感受;后三句则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的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
注释:丞相的新诗我还没有酬答,药典就放在床头。什么时候我的病体能像鹘鹰那样强健,我要与秋风一起万里遨游。 赏析:此诗为病中作,表达了诗人对病痛折磨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释义: 病来反而觉得身体闲散,心境如浮云自在去住间。 别询问春游的人何时归来,花开花落与我无关。 注释: 1. 病来翻喜此身闲:疾病到来反而感到身体闲适。 2. 心在浮云去住间:心境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可以停留也可以离去。 3. 休问游人春早晚:不要去询问春天的游人什么时候回来。 4. 花开花落不相关:花开和花落与我没有关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病中心境的诗歌
【注】病中:指作者生病期间,心情郁闷,无所适从。 译文: 十天里两度向人告病,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真让人心烦。 在蓬蒿风涛声中闭门不出,更觉得死亡近在眼前,遗世独立的意味更加浓厚了。 顽石没有枯死的,千年后它也不会成为尘土。 平生最重要的事,时机成熟时不要惊慌。 解析: 首句中的“十日两示疾”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多次告病的无奈与痛苦。次句“修途若为情”,则反映了诗人在艰难旅途中的心情
【注释】 镜里初疑看不真,衰颜只恐是他人。 病中照镜子,觉得容颜憔悴,怀疑镜中的影像不真实。 医言断酒方除病,母戒观书亦损神。 医生说要戒酒才能治好病,母亲告诫说看书也会损伤精神。 卧久不知黄叶落,起来还见白髭新。 躺久了不知道黄叶落在地上,醒来却见到自己的白胡须又长了新发。 横梳头发斜阳下,半脱清风半委尘。 在斜阳下用梳子梳理着头发,一半脱落的是清新的清风,一半脱落的是尘埃。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病中,一番春又老,长日病厌厌。 - “病中”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的感受。 - “一番春又老”描绘了春天的迅速消逝,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长日病厌厌”表达了长时间的病痛使患者感到厌烦。 2. 黄馘从清减,华颠任白添。 - “黄馘”指的是面部由于病痛而变得苍白。 - “从清减”描述了这种苍白是从清洁的状态逐渐变淡。 -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江陵时期。诗人自伤穷愁、病中无依,感慨万千,遂以悲愤之词发而为诗。 首联“富贵来何晚,穷愁固有馀”,是说富贵来得虽迟,但人生本来就有穷困与忧愁,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里“富贵”、“穷愁”都是虚指,实指作者的遭遇。诗人以“何晚”和“固有”作结,既表明对现实无可奈何,又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超脱思想,即富贵本是命中注定的事,不必过于在意;穷愁也是人世间常有的现象,不足挂齿
释义: 病骨棱层看岁月流转,新凉还透入旧窗纱。 早晨醒来听人说话,一夜西风吹落桂花。 注释: 1. 病骨棱层:形容身体瘦弱,骨头突出的样子。 2. 阅岁华:经过一年又一年的时间。 3. 新凉:新的凉爽的感觉。 4. 还入旧窗纱:指新凉的气息透过窗纱进入室内。 5. 晓来睡觉听人语:早晨醒来时听到人们的对话声。 6. 一夜西风折桂花:西风吹动,使得树上的桂花被吹落。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病中》。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病中(节选) 1. 读易窗闲久,多时不点朱。 注解:读易,指阅读周易;窗闲久,意为长时间地静坐于书房;不点朱,表示长时间没有写字。 2. 砚乾蟾渴水,箧破蠹侵书。 注解:砚干,意指砚台因长时间未使用而干燥;蟾渴,暗喻人因病而感到极度的口渴;箧破,指箱子被破坏;蠹侵书,指书籍因为被蠹虫侵蚀而受到损害。 3. 气味如僧淡,形容似鹤癯。 注解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对“病中”一诗逐句释义,并赏析。解答本题要首先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此题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如“萧萧”“筛”,“黄叶”“蛛丝”,这些字在诗中都很重要,是理解全篇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风树萧萧雨若筛,间飘黄叶挂蛛丝。”意思是
【注释】 1. 病中:因病在床。 2. 自恃:自以为了不起。 3. 宁知:怎知道。从外腴:指从外面得到食物。腴,肥美。 4. 祟:通“祟”,指疾病。 5. 时运迫催:时运不济,逼迫人。摧枯:摧残枯槁之物。比喻生命短促,寿命不长。 6. 止酒嗟何及:停止饮酒,叹息没有及时。 7. 烧猪本不图:烧猪本来是不想要的。 8. 膏梁无急变:《庄子·让王》载:“楚灵王好士细腰,故国中多饿人也
注释: 日夜东风相荡磨,故应地上落红多。 更须病起能拈酒,可奈东池芍药何。 译文: 日夜东风相互磨擦,所以地上落花很多,病好后能喝酒,可是怎么喝掉东池的芍药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前两句写风力强劲,把花瓣吹得满天飞舞;后两句写春天到来,百花盛开,但人已卧病不起,不能欣赏春景。全诗意境高远,感情深沉
注释: 化工:春天的造化者,指春风。 未滑:没有弄花,没有弄出花瓣飘零之景。 虚负:白白辜负。 几番:多次。 东园:作者自谓住处名东园。 恼诗翁:恼坏诗人。 赏析: 《病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以“化工”起兴,言春风吹动花朵,但自己却不能欣赏其美,只能倚在园中赏花,因小疾而烦恼,不能吟咏诗篇。全诗语言平淡朴素,不事雕琢,却能表达出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
【注】病中:诗人因病在家休养期间所作。濠上:指濠水,在今安徽凤阳东北。涧阿:山涧。 世故只如此,予生今若何? 世间的世事都如这般,我活着又有何意义? 不忧新食少,但喜好诗多。 不用担心吃不好,只是喜欢诗歌很多。 野鹤来濠上,山猿落涧阿。 野外的白鹤飞到濠水之上,山中的猿猴落在山涧之中。 平时朝夕者,经岁不吾过。 平时朝夕相处的亲友,一年也从不嫌弃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病中时写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病中 小儿舞袖学斋郎,大女笑看傍鼓簧。 狂客有时来猎酒,老夫无事坐焚香。 前家后家杂歌哭,南斗北斗相低昂。 病卧经旬不出户,墙角青青春荠长。 译文: 疾病之中,家中的小孩儿模仿着学堂里读书人的样子,挥舞着袖子跳起了舞蹈;大女儿在旁边看着笑着。 狂野之人偶尔会来饮酒寻欢,老翁则在闲暇之余焚香静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即可。本题要求赏析诗句。 “平生厌拘束,所好在遨游”,首句点明自己平生的志趣在于纵情游历。“厌拘束”与“好遨游”构成鲜明对照,突出表现了诗人不拘泥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颔联“淹旬抱寒疾,闭户拥衾裯”
【注释】 1. 庵居:居住在庵里。长夏:夏季。疏慵:懒散,不拘谨。 2. 聊将:姑且。消遣:消磨时间。千行帖:指写有上千个字的书信。 3. 八尺筇:指用竹做的拐杖。八尺:长度单位,这里指拐杖的长度。 4. 雨来苏病骨:雨露滋润身体。 5. 溪头:指山涧边。水长滞行踪:雨水使行程受阻。 6. 夜凉:夜晚凉爽。忽作江南梦:忽然梦见自己回到了江南。 7. 聚坞(wù):聚集在一起的山谷。灵岩:山名。
【诗句注释】 朝梳白发乱成堆:清晨梳理着头发,发现白发已经凌乱堆积。 昼减青精夜旷杯:白天时,由于疲劳,精神不振,晚上饮酒后更加感到身心疲惫。 落叶何繁愁里听,漏声如诉闇中催:在秋天的落叶声中听到悲伤的曲子,听着听着,仿佛是那深沉的夜色催促着我。 浮生谁免老病死:在这世上,谁能免去衰老、死亡和生病的命运呢? 良药无过归去来:最好的药方就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去过上平静的生活。 只待桂花狼籍后
这首诗是杜甫的《病中》。下面是逐句翻译: 第一句:“白木匡床草荐柔,坐深无寐独搔头。” - 译文:床上铺着草席,白色的木制床头简陋。坐得时间长了难以入睡,只能独自用手挠着头。 - 注释:白木,可能是竹木或藤条等质地较硬的材质;匡床,用横木做成的床;草荐,草制的垫子。这句描述了诗人因病卧床,生活简朴。 - 赏析:诗中通过“床”和“荐”这两个物件,描绘出一种贫苦的生活状态
注释 - 病传筋骨瘦:身体因疾病消瘦如骨。 - 梦落海天悬:梦境仿佛漂浮在无边的海洋和天空之间。 - 故国依山尽:故乡似乎随着山峦的尽头而消失。 - 神州傍斗偏:中国的疆域似乎被北斗星所环绕。 - 劬劳空有恋:辛苦劳作却只能徒增对家的思念。 - 沟壑未应怜:深谷和沟壑不应感到怜悯。 - 万里音书滞:远方的家人书信难以传递。 - 孤鸿何处边:孤独的大雁不知飞向哪里。 译文 病魔侵袭
【注释】 修褉:古代一种用布或皮革等做成的衣服。帖:同“贴”,粘贴。 短檠灯:短小的台灯。 戒茗:饮茶,戒茗即饮茶。辞客:谢绝客人。除荤:去除荤食。却似僧:像僧人那样。 骨棱棱:指山势险峻、崎岖不平。 【赏析】 病中,是作者闲居时写的诗篇中的一篇。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首联“幽事关心剧,兼旬出未能。”意思是说心事重重,心情烦乱,已经连着十几天没有出过门了
病中 【注释】 (1)故态:指过去习惯的作风。今无似:如今没有这种作风了。其如:那能怎么样?五不堪:指五脏六腑都不好。 (2)暝子舍:傍晚时分,在自家小屋里休息或睡觉。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每年6月21日至23日间,此时天气渐热,阳气旺盛。拥春衫:拥抱春天的衣物,形容夏天炎热难当。 (3)病后诗情苦:病后心情不佳,诗歌创作也显得艰难。潮来水味咸:比喻思念之深,像海水涨潮一样无法忍受。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病中之景,后四句抒病中之情。首联“玉露催黄叶,金声起素商”是说:秋气逼人,黄叶凋落,寒气袭来,瑟瑟作响;秋虫的鸣叫,似乎也在催促着人们赶快入睡。颔联“乍能消酷暑,翻自怯新凉”是说:在炎热的夏季,忽然感到凉爽了,但转瞬间,又感到寒意袭人,令人畏缩。颈联“多病惭司马,全生愧牧羊”是说:我身体多病,惭愧自己有才能而不能为国建功立业;我苟活于世,愧对牧群放羊的生活。尾联“有怀殊不寐
【注释】: 1、经时亲药物:经过长时间服用药物。2、一向:一直。掩柴关:关上柴门,表示避世隐居的意思。3、枕上:枕头上。看画:指在梦中观景或赏画。4、帘中:指窗内。5、纵无三岁艾:即使没有三年的药。6、赢得:得到。7、小试:略微尝试。8、花间步:指在花园小路上散步。9、轻身:指身体轻盈舒适。已不:已经。难:困难。 【赏析】: 此诗是作者病中作,表现了诗人闲居养病的悠然自得的心情
【注释】 ①强仕:指壮年,指四十岁。②发将:头发将要白。③手与足同痿:形容身体衰弱无力。④就枕迟:即睡迟。⑤愁怀:忧思之情。凭纸笔:依靠着纸张和笔写诗。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病中心情的诗。首句点出作者在壮年时期曾奋发有为,然而年岁不饶人,如今却一蹶不振了。第二句是说,由于长期劳累,头发已经斑白。第三、四句是说,因为疾病缠身,行动不便,手脚都失去了知觉,只能躺在床上等待死亡。这几句把诗人因病致衰
诗句释义: 1. 戊午京闱榜,题名得颇先:“戊午”指的是特定的年份,可能表示某个特定时间点。“京闱”通常指代科举考试中的京城考场,即中央级别的考试。“题名得颇先”意指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优先录取的资格或名次。 2. 授官十载后,赐告七年前:“授官”指的是获得官职或任命。“十年后”与“七年前”相对应,表明从得到官职到被赐予休假的时间跨度为十年加上七年,总计十五年。 3. 箧贮陈情稿,囊存历俸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子多名誉”,要求是“逐句释义”。然后依据注解和诗词大意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见解。 【答案】 译文:先父生前有很高的声誉,人们称颂他为伟大的丈夫。 疾病奄奄一息了很长时间,寿命到了一天就结束。 殓葬烦劳邻居和朋友,扶养托付老保姆。 遗恨在心头,双目渐渐枯槁了。 注释:①先子:指先父。②名誉:声望和名位
病中的诗 群妹皆同母,诸甥日渐多。 每从宾塾散,频向舅家过。 聚立年相若,同行气总和。 情怀好伤感,棠棣不成歌。 注释: 1. 群妹皆同母:指的是妹妹们都来自同一个母亲。 2. 诸甥日渐多:指的是侄子、侄女们逐渐增多。 3. 每从宾塾散:每次从宾客的学堂中散去。 4. 频向舅家过:经常去舅舅家拜访。 5. 聚立年相若:一起站立时年纪相当。 6. 同行气总和:同行时气氛和谐。 7. 情怀好伤感
病中 三子虽豚犬,相看抵万金。 父书期尽读,母线要关心。 靖节留诗久,徐卿种德深。 二公歌咏在,一夜一长吟。 译文: 三子虽然像猪狗一样无用,但他们相互之间却能抵得上万金。 父亲书信的期限已经到来,我需要全部读完。 母亲的线缆也需要关注,因为我需要照顾她。 陶渊明留下诗歌长久流传,陆云的功德深厚。 两位伟人都留下了歌咏之词,而我今夜则独自吟咏。 注释: 1. 三子(三个孩子)
【注释】 ①宋驾南辕:指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宗泽奉命北伐,但当时朝廷内部奸佞当权,宗泽虽多次上书请求御敌,但都未被采纳,最后在病中忧愤而终。 ②移家海上峰: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因不满朝政腐败,曾隐居会稽山阴的东山,后来迁居剡县(今浙江嵊州)的金庭。这里指王羲之。 ③华原非谬谱:指《尚书·尧典》所载的舜帝时大禹治水的故事。《尚书·尧典》是儒家经典之一。 ④显肃是同宗
【注释】 1. 病中:指诗人因病在家闲居,创作了许多诗歌。 2. 知已:知己,好友。 3. 总善文:总是擅长写文章。 4. 八闽:指福建。廉宪副:廉州道廉州郡的副郡守。 5. 独石老监军:指在福州任监军的王蒙。 6. 气味芝兰合:意谓两人志趣相投,如同芝兰之香。 7. 飞翔燕雀分:比喻两人才德不同,如燕子麻雀一样各有所长。 8. 近来消息杳:最近的消息一点也没有。 9. 惆怅赋停云
注释: 1. 先祖留遗业:先祖留下了产业。 2. 山中有敝庐:在山中有一个破旧的住所。 3. 从教妻子累:妻子和孩子都劳累不堪。 4. 肯负圣贤书:难道不愿意学习贤人的典籍吗? 5. 太守知贫薄:太守知道我家贫穷。 6. 尚书问起居:尚书询问我的日常起居。 7. 若非守清节:如果不是坚守清廉的气节。 8. 谁暇枉轩车:谁会有空驾着华丽的车子来拜访呢? 赏析:
病中 七尺堂堂貌,蹉跎鬓欲秋。 读书期事主,杖策望封侯。 正大胸中学,凄凉眼下愁。 老天如有意,未必此生休。 注释: - 七尺堂堂貌:形容身材高大挺拔的样子。七尺为古代对成年男子身高的标准度量,形容人身材魁梧。 - 蹉跎鬓欲秋:蹉跎(cuō tuó)是拖延、虚度的意思,鬓欲秋指头发已经快到秋天了,意味着年纪渐长,时光流逝。 - 读书期事主: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够侍奉主人
【注释】 病中:因病而居在病中。 病发风前叶:指疾病初起时,如同风前的嫩叶一样娇弱易摧。 红颜雨后花:指病愈后的容颜比雨后盛开的花朵更加美丽,比喻病后容光焕发。 闭门思义士:关上门思念那些为义而战、为国牺牲的将士们。 看剑想仇家:看到手中的宝剑,心中就想到了与敌人搏斗的仇敌。 久断宾筵酒:长久地不喝酒了。 频供石鼎茶:常常端上石鼎烧的茶来喝。 草堂虽矮小:虽然草堂简陋
【注释】 1. 桑榆:傍晚。 2. 阑珊:衰败。 3. 浮海:泛指海上航行或航海,比喻远离尘嚣。 4. 诗债:指诗人的债务,也指创作诗歌的责任和义务。 5. 灯影:灯光的影子。背窗:面向窗户。 6. 雨声喧枕:雨点敲打枕头的声音。 7. 鹿车: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用两匹马拉动,形似鹿。清溪路:清溪小径,泛指乡村道路。 【译文】 病中我难得有几日的闲暇,夕阳渐渐西下,桑榆渐次落满枝头。
病中 西窗僵卧动逾旬,世事凄凉泪满巾。 老去已无儿可托,病来直与死为邻。 孤虚履运成何事,悔吝连秋为此身。 抗节拟同松柏固,颠崖从尔雪霜频。 注释: 1. 西窗僵卧动逾旬:在西窗下躺着一动就是十几天,形容病得非常严重。 2. 世事凄凉泪满巾:世间的一切都显得凄凉而悲伤,泪水已经湿透了衣巾。 3. 老去已无儿可托:年纪大了,没有儿女可以依靠。 4. 病来直与死为邻:生病时,生命似乎直接与死亡相伴
诗句注释及赏析: 病中 衰年卧病闭柴荆,有客相过问死生。 隐几祗饶昏欲睡,杖藜非复跛能行。 社中漫忝诗名共,方外虚思药术成。 寄语郡斋张博士,寂寥犹望故人情。 1. 衰年卧病闭柴荆,有客相过问死生。 - “衰年”:指年纪已大。 - “卧病”:长期生病卧床不起。 - “闭柴荆”:关上门,避免外人打扰(古代建筑常用柴门代表简陋的住所)。 - “有客相过问死生”:意思是有客人来访,关心生死问题。
【注释】 1. 无才:没有才能。苦吟:苦苦吟咏。肝肾:指肝和肾,是人体内的脏器。雕:雕刻。气:精神、意志。衰:衰退。 2. 白虎:古代称西方为白虎。痛传关节遍:疼痛遍及全身。白虎,指白虎汤,一种治伤寒的药方。 3. 乌蛇:黑蛇。方送药资迟:服药后效果不明显。方,指方子。送,赠送。资,资助。迟,慢。 4. 下床腓股坚于石:刚下床时,脚跟比石头还硬。腓(fěi)股:大腿前部。坚:坚硬,比喻结实。 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首先要明确要求,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病中的诗人,骨瘦如柴,面对风露冷袭,不禁颤抖;容颜憔悴,面对雪霜繁花,更觉得畏惧。诗人呼儿欲问春深浅,柳絮梨花已满园。 【答案】 ①“朽”指衰老
【注释】: 1. 病中:指作者因病卧床不起。 2. 杖策儿扶村舍翁:拄着拐杖的老者,扶着孩子的手,一起来到村舍前。 3. 一樽花下卧春风:在花下饮酒赏景,躺在春风里。 4. 社前雷动催茶笋:在社祭之前,春雷惊动了茶树,催促茶笋萌发。 5. 兴入千岩万壑中:兴致高远,意欲登临险峰峻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时的作品,当时他因病卧床,但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山水为伴
病中的诗句 山城雨过草萋萋,无数残红逐马蹄。 燕子不知春景异,傍人华屋又衔泥。 注释: 1. 山城雨过草萋萋:意思是山城的雨水过后,草丛长满了杂草。 2. 无数残红逐马蹄:意思是无数的残花落在地上,像是被马蹄踩踏过一样。 3. 燕子不知春景异:意思是燕子不知道春天的景色与往年不同。 4. 傍人华屋又衔泥:意思是燕子靠近人们的华丽的房屋,又去衔泥筑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野望》
病中 参苓曾不补虚成,向老谁怜病骨清。 七尺本非金石质,莫教心火自戈兵。 注释:药石(药材)曾经不能用来补身体虚弱的毛病,到了老年谁还会怜惜我那瘦弱的身体呢?我的身高并不像玉石那样坚硬,不要让自己内心的怒火和争斗再次燃起。 赏析:陆游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生命无常和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病痛折磨的痛苦。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鉴,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关爱自己的身体。同时
病中 病卧秋山秋已深,石泉松磴梦空寻。 方嗟抱疟兼旬苦,又值轻霜九月侵。 蛩响暗凄初永夜,灯明悬映此时心。 自怜近僻多堪笑,癯极支颐尚苦吟。 注释: 1. 秋山:秋天的山。 2. 抱疟:患疟疾。 3. 兼旬:十天。 4. 蛩响:蟋蟀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为题,表达了作者在病重时的所见所感和内心世界。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第一句“病卧秋山秋已深”
解带蒙头夜夜同,坐听寒雨怯霜风。 禅心淡泊悲欢外,老景生涯疾病中。 注释:解带蒙头,就是解下腰带蒙住头发睡觉,形容病卧的样子。夜夜同,指夜夜如此。坐听寒雨,听着外面的寒冷的雨水。怯霜风,因为怕冷而感到害怕。禅心,指禅宗之心。淡泊,即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牵。悲欢,泛指喜怒哀乐。老景,指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疾病中,形容自己身体不好,处于生病的状态。休对目前言梦幻,不要谈论眼前的事情如同虚幻一般
【译文】 病中 我身虽病却心不离山水,草堂里春意正浓。 从老友处借来书籍,与小儿一起吟诗。 禹庙的花儿盛开,兰亭的上巳节来临。 虽然常常携带药具,但煮酒胜似焚烧金帛。 【诗词注释】 1.【译文】:我虽然生病了,但是我的心仍然和自然融为一体,喜欢在山水之间流连忘返。 2.【译文】:我从老朋友那里借来的书籍,与小孩子一起吟诵诗歌。 3.【译文】:我走过了禹庙的花朝节,又来到了兰亭的上巳节
【注释】 1. 荆南:指荆州一带,在今湖北湖南地区。 2. 暮春:春天的末梢,指暮春时节,即晚春。 3. 水云江日:指江面上的水气和阳光。 4. 流莺:指江边飞来飞去的黄莺。 5. 仲宣:东汉末名士祢衡,字正平,曾作《鹦鹉赋》,后因称祢衡为“鹦鹉才”。 6. 杜老:杜甫晚年,号少陵野老。 7. 沾巾:泪水沾湿了手帕。 8. 西连:指西边的山脉与天岭相连。 9. 烽火:古代边防上的一种报警方法
卧病秋将尽,艰难日又增。 夜深方著枕,户远更留灯。 邻畏呻吟近,僮来抑按能。 有身应有患,空寂未如僧。 注释: 1. 卧病秋将尽:疾病已经接近尾声。 2. 艰难日又增:生活困难一天比一天严重。 3. 夜深方著枕:等到深夜才上床睡觉。 4. 户远更留灯:因为距离远所以留下灯不熄。 5. 邻畏呻吟近:邻居们害怕听到我的呻吟声。 6. 僮来抑按能:家里的仆人过来按住我让我安静下来。 7. 有身应有患
以下是对《郑善夫《病中》》逐句的释义: 1. 诗句解析: - “避地抛铜墨,风霜岁屡更。”:这里“避地”意味着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说明)而选择迁移或避难。“抛铜墨”可能指抛掉日常用品,象征放下世俗生活。“风霜岁屡更”形容岁月变迁,风霜交加,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那期凤鸟至,亦遣伏雌鸣。”:这里的“凤鸟至”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人的到来,而“伏雌鸣”则可能是指女性隐忍待时的行为
【注释】 绛:红色。窗纱:指窗帘。破晓:拂晓,天刚亮。怜:怜悯、同情。时到床前:时常来到床头。学问安:问安,关心身体。 【译文】 我听着更鼓报晓的钟声,听它敲破了长夜和残冬。早晨一起床就见窗户被风刮得摇摇晃晃。婴儿也懂得可怜我生病了,不时地来到床边问安。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因病卧床不起,听到报晓的鼓声而触动心弦之作。全诗语言浅近自然,情意亲切感人,风格朴实无华。 开头两句“听尽长更绛腊残
【注释】 掩:遮蔽。虚堂:空荡荡的屋子,这里指病室。 香风:香气。绕笔床:飘浮在笔床之上。 咏花生艳冶,题柳遂轻狂:用艳丽的花来喻美人,用轻狂的笔来写诗。 事少人偏倦:事情少了,人就感到疲倦了。 情多梦不长:情思太多,梦境不美好。 年年愁病日:每年都在忧愁中度过病痛的日子。 却笑为诗忙:反而嘲笑自己忙于作诗。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因病卧床,但精神饱满,闲来无事
病中 病骨支离鬓巳残,宁因林壑锢成寒。 惟求桃洞田三亩,不愿麻姑药一丸。 豺虎食人聊廑户,鸢乌爱我岂须棺。 干戈未定犹羁旅,谁复悲歌行路难。 注释: 1. 病骨支离鬓已残:形容身体虚弱,头发脱落,已经衰老。 2. 宁因林壑锢成寒:宁愿被困在山林之中也不愿意被囚禁。 3. 惟求桃洞田三亩:只想要一个桃花源般的小天地,拥有三亩土地。 4. 不愿麻姑药一丸:不愿意像麻姑那样寻求长生不老的药。 5.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共言人事能催老,一病催人老亦成。” - 注释: “共言”指共同讨论,“人事”泛指世间的事务或生活琐事。“催老”意为加速衰老。整句表达了通过与人交流日常琐事,人们往往更容易感到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一病”则特指生病的情况,生病往往使人更加关注健康问题,从而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脆弱。 - 译文: 当我们一同谈论世事,时间似乎加快了脚步,一旦生病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题干中的“病中”改为诗中已有的意象,如“病里何来念百千”,再将题干中的“译文”改为“注释”,最后将题干中的“赏析”改为“分析”。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时需要把握关键词语的意思,并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1)“湛然长谓此心天”,意思是:湛然长叹道自己的心是上天赐予的宝物。“湛然”指湛然法师,唐代僧人
病中 白头林下病,久与世相违。 深巷客稀到,闲门云自飞。 春寒兰叶短,雨细药苗肥。 若问吟边意,劳生总是非。 注释: 1. 白头林下病,久与世相违。 2. 深巷客稀到,闲门云自飞。 3. 春寒兰叶短,雨细药苗肥。 4. 若问吟边意,劳生总是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老林中的孤独生活和内心的感慨。首句“白头林下病,久与世相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自然的渴望
【注释】 一贫成病:指因贫困而生病。竟年年:一年又一年。 愁入苍茫:愁绪弥漫,笼罩苍茫天地。岁暮天:岁末之时。 客至拥衾:客人来访时,我抱着被子坐起。聊起坐:勉强坐起。 冷风吹雨湿床前:冷风和雨打在床边上。 【赏析】 此诗写诗人因病贫而生活困窘的境遇。开头“一贫成病竟年年”二句,点明主题,直说贫穷到极点就会生病,连年生病。接着写自己因疾病而卧床不起的生活情景:“愁入苍茫岁暮天”
【注释】 懒:懒惰。漫:徒然,白白的。即死不称夭:死了也比不上夭折(夭折指早死,比喻短命)。倘生真是馀:假如活着,也不过是个多余的人罢了。万相总成虚:万物都是空的。拚:赌气。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赏析: 此为病中自伤之作,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人生无常的无奈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是写病后的慵懒,“独坐漫踌躇”一句,写出了作者病后无聊、百无聊赖的心情。“即死不称夭,倘生真是余”
【注释】 孱(càn)躯:瘦弱的身躯。累妇:拖累了妻子。老病:年老多病。辞:辞职。蝇:蚊子。争食:争夺食物。堪:可以忍受。蜀锦:四川出产的细薄丝织品。吴纨:吴地出产的细薄丝织品。地僻:地方偏僻。名医:有名的医生。炎时:夏天。岁寒:冬天。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一个因病致残、体弱多病的老翁,在病中仍不忘国事民生,忧国忧民,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情
【注释】恍惚:神志不宁;飘飘:形容人飘忽不定;扶行:扶着行走;惊:感到惊异;倚卧:躺卧;疑雾:象雾一样迷茫;闻声似起风:听到声音好像有旋风在呼啸;那堪:哪堪;窗下:指室内的窗下;灯烛:灯光,代指灯火。 【赏析】 这是一首写病中所见所感的五言绝句。诗中的“恍惚”、“飘飘”二词写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惊”、“觉”两字又写出了他的身体感觉。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得简洁明快。 首句“惚惚魂无定”
【注释】 1. 病怯奇寒起更慵:身体虚弱,怕冷,在寒冷的夜里难以入睡。2. 夜来风雪满吴淞:昨夜风大、下着大雪。3. 残炉烬落光初蜕:残火熄灭,只剩下一点余烬了。4. 小阁窗疏冷未缝:小阁楼的窗户虽然已经关闭,但是仍然漏进了一些冷空气。5. 百计安心殊亦误:用各种方法安慰自己,但仍然不能消除内心的焦虑和不安。6. 有身为患适何从:如果身体不健康,那又该如何面对呢?7. 萧条归梦催年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病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 几番伏枕思茫茫,此病空将药饵尝。 - 释义:反复躺在床上思考着,感到迷茫无助;这病让我尝试服用药物来缓解。 - 注释:伏枕(躺在床上)——身体不适或心情烦闷时的一种状态。茫茫(茫然,迷茫)——形容心中无措、思绪纷乱。 - 赏析:诗的开头直接点出诗人因疾病而长时间在床上休息,表达了他对疾病带来的不适与困惑。 第2句:
病中 闻说官梅破冻苔,风𢅏隔断暗香来。 一庭明月横花影,蠡卖窗寒不敢开。 注释: - 闻说:听说。 - 官梅:指宫廷中的梅花。 - 破冻苔:梅花的花瓣已经从冰冻的泥土中绽放出来。 - 风𢅏:指梅花被风吹动的声音。 - 暗香:梅花散发的幽香,虽看不见,但能闻到。 - 一庭:指的是一间屋子或者院子。 - 明月:明亮的月光。 - 横花影:月光照射在梅花上,花朵的影子斜着投射在地上。 - 蠡卖
病中 九试匡衡一丙科,誓凭百战挽天河。 君恩留得沙场骨,且买黄牛荷笠蓑。 注释: 1. 九试匡衡一丙科: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最终以第一名(丙科)的成就考中。 2. 誓凭百战挽天河:“誓凭”表示决心,“百战”象征无数次的战斗和努力,“挽天河”则比喻通过自己的力量扭转不利局面或实现目标。 3. 君恩留得沙场骨:“君恩”指君主的恩情或朝廷的赏识,“沙场骨”指战场上牺牲的士兵的骨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静里悟沉浮,门横一榻幽。 - 解释: 在寂静的夜里,作者反思自己的心境与生活状态,感到一种深沉的思索和对现状的不满或困惑。"门横"暗示着生活的某种不如意或限制,而“一榻”则指代自己简陋的居所或生活环境。 - 注释: 静夜沉思,感受内心的起伏与外界的宁静形成对比。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思考人生哲理的情感。 2. 西风窗外雁,黄叶病中秋。 - 解释:
病中 零乱新愁不可任,却缘初病得安心。 风檐鸽语殷相答,穷巷车声夕更沉。 无用坚匏成自献,忘忧鲁酒或同斟。 瓦沟未了崚嶒雪,又报西山黯黯阴。 【注释】 ①零乱:杂乱。 ②却缘:由于,因为。 ③殷:响亮。 ④璧(bi):古时一种玉器,圆形。 ⑤霁(jì):天气转晴。 ⑥瓦沟:瓦沟,瓦缝,指屋瓦上的滴水。 ⑦崚(léng)嶒(rěn):高峻不平。 ⑧忘忧:忘却忧愁。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病中所作
【诗句释义】 一身忧患百以牂,此时病本意中事。 “一身”指诗人自己,“忧患”指诗人在病中的忧虑和痛苦。“百以牂”是形容诗人病中的心情如同百种愁绪交织一样。“此时”指的是诗人正在生病的时刻。“意中事”表示诗人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忧,是他一直想要避免的事情。 所嗟作客当途穷,居停生厌僮仆弃。 “所嗟”是感叹的意思,表示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做客”指的是诗人在外漂泊,无法回家
【诗句释义】 病中(注释:指作者生病在家,无法出门) 一念新罗已杳然,贾胡留滞忽经年。 凭陵赤岸疑无地,指点沧溟直际天。 岂有奇文夸海外,独饶新病怯尊前。 蛮花犵鸟犹知我,客里相看倍可怜。 【译文】 一念新罗已杳然,贾胡留滞忽经年。 凭陵赤岸疑无地,指点沧溟直际天。 岂有奇文夸海外,独饶新病怯尊前。 蛮花犵鸟犹知我,客里相看倍可怜。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疾病中的所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