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晚晴
译文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
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馀晖透过窗棂。
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介绍
这首诗描绘雨后晚晴明净清新的境界和生意盎然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欣慰喜悦的感受和明朗乐观的襟怀。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人也许本无托物喻志的明确意图,只是在登高览眺之际,适与物接而触发联想,情与境谐,从而将一刹那间别有会心的感受融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故显得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注解
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
并:更。
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
迥:高远。
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越鸟:南方的鸟。
赏析
《逸老堂诗话》:唐李义山诗,有「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之句。世俗久雨,见晚晴辄喜,自古皆然。
《唐诗归》:锺云:妙在大样(「人间」句下)。谭云:此句说晚晴,其妙难知(「并添」句下)。
《围炉诗话》:次联澹妙。
《唐诗快》:不必然,不必不然,说来却便似确然不易,故妙(「天意」二句下)。
《唐律消夏录》:二四妙在将「天意」突说一句,然后对出晚晴。「并添」、「微注」,「晴」字说得深细。结句有意无意,亦是少陵遗法。
《载酒园诗话》:义山之诗,妙于纤细,如《全溪作》:「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龟来。」《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李义山诗集辑评》:朱彝尊云:「越鸟巢干后」,写其得意。何焯云:但露微明,已觉心开目舒,五六是倒装语,酷写望晴之极也。
《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程梦星云:此为历所从事者多见憎忌于时,而己亦为所累,久而自明,适有天幸,故于「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一联微露其旨。结言越鸟归巢。疑在桂管将入京师时作也。
《李义山诗集笺注》:姚培谦曰:晚晴,比常时晴色更佳。天上人间,若另换一番光景者,在清和时节尤妙。小窗高阁、异样焕发,而归燕亦觉体轻。言外有身世之感。
《网师园唐诗笺》:玉溪咏物,妙能体贴,时有佳句,在可解不可解之间。风人比兴之意,纯自意匠经营中得来(「天意」二句下)。
《玉溪生诗说》:轻秀,是钱、郎一格。五六再振起,则大历以上矣。末句结「晚晴」,可谓细意熨贴,即无寓意亦自佳也。
《唐诗笺要》:「并添高阁迥」,妙空迹象,下句便落筌蹄。第三句亦胜对句。
《龙性堂诗话初集》:(义山)咏物入微,写照妙语,则如咏云云「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咏雨云「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咏晴云「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是皆得象外之趣,尤不可及。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大家数语,结近滞(「人间」句下)。
《律髓辑要》:前半深厚,后半细致,老杜有此格律。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题目为《晚晴》。下面是诗句及译文、关键词注释: - 诗句: 1. 深居俯夹城, 2. 春去夏犹清。 3. 天意怜幽草, 4. 人间重晚晴。 5. 并添高阁迥, 6. 微注小窗明。 7. 越鸟巢干后, 8. 归飞体更轻。 译文: 1. 深深隐居在城边低矮的城墙之下,春天过去夏天依然清澈。 2. 上天似乎特别怜爱那些生长在阴暗处的野草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译文:夕阳的余晖斜射到天边,刚刚散去的浮云还未返回。 注释:返照:指夕阳。彻:完全消失。薄:飘动,消散。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的光芒斜射在天空中,与浮云一同消逝。画面宁静而美丽,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译文:江边的彩虹如同酒杯,映衬着晚霞,仿佛在畅饮;峡谷中的雨水落下后化为飞舞的水珠,如同酒后的余兴。 注释:江虹:指江边的彩虹。明
晚晴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杯乾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解析: 1.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村晚惊风度”: 描述了傍晚时分,村庄的景色被风吹拂,给人以惊喜的感觉。 - “庭幽过雨沾”: 庭院虽然幽静,但雨后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 - “夕阳薰细草”: 夕阳的余晖照在细软的草地上,使得草地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 “江色映疏帘”:
【注释】 高唐:山名,在湖南。暮冬:冬天。雪壮:形容大雪覆盖山岭。旧瘴:指瘴气。无复似尘埃:不再像往日那样弥漫。崖沈谷没:山崖被雪淹没。白皑皑:形容积雪洁白。江石缺裂:形容岩石因风雪而破裂。青枫摧:青色的枫树被风雪摧毁了。南天:南方的天空。三旬:三十天。苦雾开:大雾消散。赤日照耀:太阳光芒四射。六龙:神话传说中黄河的六个龙王。寒急:天气寒冷。裴回:徘徊不前的样子。支离委绝:形容形体衰败,精神萎靡
【注释】 晚晴:傍晚时分的晴天。 飞霰(xiàn):指雪花。霰,是雨夹雪或霰。 飘飘堕(duò)晚风:纷纷扬扬地飘落在晚风中。 乱山无数:形容山峰众多,杂乱无章。 暮云同:指黄昏时的天空像被乌云覆盖一样。 天工:自然造化。 却似:好像。 怜羁旅:怜悯旅居他乡的人。 又变霜华见碧空:又变化成霜花出现在蓝天之中。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写雪花纷落
【注释】 一舍麻城指:从京城到麻城的路程。指顾中:转眼之间。劳生艰险今尝遍:辛苦的生活已经经历了,艰难险阻也都经历过了。休把狂言吓老翁:不要吓唬老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行之际,既为友人的前程祝愿,又劝慰他不要过于悲伤。全诗情真意切,语言平易通俗,风格朴素自然。 “一舍麻城指顾中,远山横翠慰吾悰。”首句写朋友即将离开京城前往麻城,诗人伫立城楼目送,不觉日影西斜。“一舍”即十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写作手法、思想情感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赏析。“微阳挂木杪,孤鸟下云淀”,意思是:夕阳斜照在树梢,一只鸟儿从天边飞来落在湖面上。“广墟遗稻粱”,意思是:广阔的田野里留下了稻谷和麦子的痕迹。“鹳鹤伴凫雁”,意思是:大雁和野鸭与鹳鸟相随相伴
注释: 阴壑留残雪:在山间的深沟里,残留着未消的雪。 林虹带晚霞:林间飞起一道彩虹,带着落日的余辉。 孤烟障渔市:孤零零的炊烟挡住了渔船的买卖市场。 不见两三家:连两三户人家也看不见。 赏析: 《晚晴》,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全诗共四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 第一句“阴壑留残雪”,描绘了山间深沟里残留的未消的雪
晚晴 雨脚风收断,斜阳漏晚天。 径芜蛙张王,花霁蝶轻儇。 画思平林外,诗情步屧边。 无山将亦隐,底用买山钱。 注释: 1. 雨脚风收断,斜阳漏晚天。 - “雨脚风收断”:雨水和秋风已经停止,天空中的水痕逐渐消散。 2. 径芜蛙张王,花霁蝶轻儇。 - “径芜”:小路两旁长满了杂草。 - “蛙张王”:青蛙在田间鸣叫。 - “花霁”:花朵在雨后阳光下绽放。 - “蝶轻儇”:蝴蝶在花瓣上翩翩起舞。 3
【注释】: 晚晴:傍晚晴朗。 古道遥临水,荒城早闭门:古道在远方延伸,靠近水边;荒废的城池早早关闭。 乱山衔落照,归鸟下空园:乱石环绕着落日余晖,回巢的鸟儿落在空旷的园子里。 江口渔人舫,崖腰桑树村:江口的渔船上载满了鱼,山坡上的桑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桑果。 客愁何可奈,有酒莫空樽:客人的愁绪难以排解,即使有美酒也不可空杯。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一天傍晚的时候,看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赏析时,首先应了解诗人及作品,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思想主旨以及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此诗是一首写景的小令,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美丽山水画卷。 “晚晴”即雨过天晴。首句以宿云解驳远峰青,表现雨后的山色。次句以谷鸟惊呼报午晴,表现雨霁的景色。第三句屋冷篱疏茅店迥,表现雨后的山村。第四句路平沙软笋舆轻,表现雨后的村间道路。第五句行穷坡岭山方好,表现雨后的山景
积晦澄天宇,浮凉湛物华。 远雷犹送电,残照即成霞。 贺燕翻空迥,倾梧叠影斜。 披襟无内热,宁忆郑生瓜。 译文: 天色已晚,阴云密布,天边逐渐放晴。 远处传来的雷声犹如闪电,夕阳余晖映照大地。 燕子掠过高空,梧桐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披衣出门却无寒意,为何还怀念那被冤枉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的景色图。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注释】 晚晴:即晚晴,傍晚的阳光。 斜阳入花柳,浑欲不胜情:夕阳西下,映照着花枝和柳树,好像要压倒它们,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感。 春事乃如此,病躯安得平:春天里的事就是这样,我的病体怎么能恢复呢? 尚堪冲宿酒,复作快新晴:还有余力去喝上几杯陈年的美酒,迎接这难得的好天气。 荒檐足乌鸟,莫厌晚来声:在荒凉的屋檐下,能听见乌鸦和喜鹊的鸣叫声,不要嫌弃它们叫得晚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写的
晚晴 云收风止晚晴初,池减波痕见绿蒲。 鹭入田行如数步,鸦随林去似相呼。 赋形宇宙真如寄,息意林泉不是迂。 疏柳欲黄枫渐赤,来今去古几荣枯。 注释: 1. 晚晴初:傍晚的晴空刚刚出现一丝云彩。 2. 池减波痕:池塘的水面上,由于天气变暖,水面蒸发后留下的水迹减少了。 3. 绿蒲:绿色的水草。 4. 鹭入田行:白鹭在田间行走,如同数步一样整齐划一。 5. 鸦随林去:乌鸦随着树林的方向飞翔。 6.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把握其主要内容;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晚晴:即“晚晴天”,指雨后天气转晴的时候。 草木肥梅雨,江山快晚晴:草木因为雨水滋润而肥壮,江山因为雨后的晴空而显得更加美好。 译文:草木因为雨水滋润而肥壮,江山因为雨后的晴空而显得更加美好。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首句写雨后的初晴,万物生长,生机勃勃
【注释】 返照:日光的反射。烦襟:烦闷的心情。浮图:佛寺中的塔。 【赏析】 此诗写诗人登高望远、赏心悦目,而心情顿开。 晚晴返照高栌(zhōu)树。“晚晴”即傍晚的阳光,“返照”指夕阳映照在树木上。“高栌”,一种树名。杜甫《晚晴》有句云:“高梧百尺夜苍苍”。 不觉烦襟气一苏(sū)。“愁”是忧愁的意思,“襟”是衣襟,这里指心胸。“苏”,解除。“苏”,本义为使物体干燥,这里借以形容心情舒畅如释重负
《晚晴》 子规声里半晴阴,百丈牵行岸草深。 挟雨倒回风有力,避山横转水无心。 人于熟处难为别,酒到离边不柰斟。 渔叟底知如许事,棹歌穿入暮烟林。 注释: 子规:即杜鹃,鸟名。 百丈:极言其长。 牵行:拖曳而行。 挟雨:夹杂风雨。 倒回:逆流而上。 横转:顺流而下。 熟处:常走的地方。 酒到:指喝的酩酊大醉。 不柰(nèi):无可奈何。 渔叟:捕鱼的老翁。 棹(zhào)歌:船桨击水的歌声
积雨封锁山城,突然喜见晚晴。 园林换新绿,沟渠有回响。 日色间何阔,云阴否已倾。 无才希杜赋,短句且纾情。 注释: - 《晚晴》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晚晴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和感受。 - “积雨锁山城,幡然喜晚晴”:描述了因为长时间的雨水封锁了山城,直到晚晴的到来,人们突然发现天空变得晴朗。 - “园林变新绿,沟浍有馀声”:描绘了经过雨水洗礼后的园林变成了新的绿色
《晚晴》 万家充积望,千里绝纤埃。 日辗云头上,风驱雨脚回。 乱帆争古渡,疏叶下高台。 启户晴光入,卷帘秋气来。 山心馀霭散,地角乱烟堆。 宿鸟幽丛闹,残虹远色开。 脱蓑人顾步,晒羽鹤徘徊。 菌绕枯林下,萍翻曲岸隈。 名园添旧笋,幽石长新苔。 绮席谁相贺,繁弦拍屡催。 注释: 万家充满期待,千里之外也没有灰尘。 太阳在云层之上滚动,风雨已经消散回来。 纷乱的船帆争夺着古老的渡口
晚晴 川涨那堪雨,今朝喜晚晴。 幽花萦露重,浊水止蛙鸣。 圩稻应全刈,村醪可强倾。 吾虽无一亩,亦足慰馀生。 注释: 1. 晚晴:傍晚时分的晴朗天气。 2. 那堪:怎么堪忍,即怎么忍受? 3. 今朝:今天的早晨或晚上。 4. 幽花:指隐逸的花朵。 5. 萦:环绕。 6. 浊水:混浊的水流。 7. 圩稻:圩田中的水稻收割。 8. 强倾:强迫倾泻,强行倾倒。 9. 吾:我、我们、你们的意思
晚晴 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 长空烟霭净,遥岑锦绣明。 野竞农夫穫,路多游子行。 岁事竟如何,且欲供粢盛。 矧彼关外戍,仰哺十万兵。 粮运傥不绝,因缘活此生。 吾家有瘠田,努力事躬耕。 宁辞畎亩劳,每作风雨惊。 心期了租赋,敢望仓箱盈。 耋龄无多日,妄意观太平。 注释: 1. 朝来寒露重:早晨到来时,天气寒冷的露水很重。 2. 旭日庆新晴:太阳照耀着,迎来了新的晴天。 3. 长空烟霭净
【注释】 幽卧:隐居不问世事。避盗:躲避盗贼的侵扰。百代后:指很久以后的事情。胡为:何故?弧矢:古代兵器弓与箭。 【译文】 我隐居在深山中,不知外面已天晴。从樯梢看斜阳,天色渐晚。我披衣而起四望,天空和山峦都清晰可见。阳光照耀着江上绿蒲,显得更加洁净,我的心情也随之舒畅。我在半山腰避难,虽然很累,但仍然不松懈警惕。山路险峻不同寻常,困难与危险总是相似。我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弓箭呢?这是前代圣王的意愿
晚晴 水声㶁㶁赴回塘,帘影疏疏绕四廊。 静院数杯倾白堕,幽窗一枕梦清湘。 润侵书笥深防蠹,暖彻衣篝剩得香。 解组径归应更乐,偷闲犹足傲羲皇。 注释: - 㶁㶁(mí):形容水声轻轻细碎的样子。 - 回塘:池塘弯曲曲折如回环状,故称。 - 疏疏:指稀疏。 - 白堕:一种美酒。 - 清湘:即湘江,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家乡。 - 润侵:湿润到了衣物里,防止虫蛀。 - 解组:《周易·繫辞上》:“日中为市
《晚晴》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一幅雨后初晴的山野图,抒发了作者的闲适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雨过天晴,残阳斜射进疏篱,万物变化相互制约,形成奇特的景象。千座山峰上的暮云消散,秋天的暑气也随着消散。如同山一般的酒券无法借出,隔着巷子的衣砧传来阵阵悲鸣。想要出门散散心,但朋友零落不知该与谁相聚。 注释: - 雨馀(雨水之后)残日入疏篱:雨后余晖映照在稀疏的竹篱上
【译文】 雨后的天空像被灰尘点染,送来了清新凉爽的凉意,白云像鱼鳞一样衬托着落日余晖,清幽的门户让人感到清闲自在贫富并不影响心情,乘坐竹轿出行安稳无忧病魔又有何妨。 【注释】 晚晴:即晚霞。 雨如尘点送新凉:雨过天晴,天空中的云朵就像灰尘点点,送来了清新凉爽的凉意。 云作鱼鳞衬夕阳:云朵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变成了鱼鳞一般,给夕阳增加了美感。 蓬户清闲贫亦好:简陋的门户给人带来清闲自在的感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进行分析,注意分析诗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以及表达出的情感等。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附上赏析。答题时要注意,首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思想感情。 “晚晴”的意思是傍晚天放晴。“今年秋多阴”,这是说今年的秋天多雨。“殊未决丰歉”
诗句释义: 1. 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 - 裛尘朝雨细:描述清晨的雨细腻柔和。 - 透竹夕阳明:描述夕阳透过竹子照射的景象。 2. 鸟雀知春去,牛羊散晚晴 - 鸟雀知春去:鸟儿和麻雀感知到春天已经过去。 - 牛羊散晚晴:描写牛羊在晚晴天下散开的场景。 3. 官闲端欲老,谋拙漫无成 - 官闲端欲老:由于官职空闲,感觉时间仿佛过得很慢,想要老去。 - 谋拙漫无成:形容谋略不高明,没有成功。
【注释】 前山:指诗人所住之处的前方,即东面。苦雾:“浓云密雾”的意思。宿鸟:归巢停息在树丛中的鸟儿。有新声:鸣叫的声音听起来是新鲜的。万里南天客:诗人远道而来,像南天的游子。三冬: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此日晴:这个晴朗的日子。 【赏析】 “晚晴”是一首即景诗。首句写山前,浓云消散,阳光照射大地;次句描写鸟语,声音悦耳动听;三句写人,诗人遥望南方,感叹自己如同南方的旅人一样。这首诗以写景为主
【注释】 繁香:指牡丹的香气。苦爱:非常喜欢。岐路:岔路,比喻道路歧途。送晚春:为暮春饯行。绮霞:绚丽多彩的云霞。落照:夕阳。屏雷:屏风上的雷纹图案。慰游人:安慰过客。 【赏析】 《晚晴》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晚晴”为题,意在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热爱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首句“繁香苦爱飘岐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繁香四溢的牡丹花在岔路上飘荡
晚晴 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辄为灾。 易盈畎浍流先溢,不尽关河色渐开。 丰兆已从膏泽见,喜情还逐夕阳来。 平明官属趋丞相,乐合公堂送贺杯。 注释: 1. 晚晴:傍晚的天气晴朗。 2. 云暗青天:乌云密布的天空。 3. 一鼓雷:一声震天的雷声。 4. 旱蝗:干旱和蝗虫灾害。 5. 易盈畎浍流先溢:容易满溢的水渠,水溢出来。 6. 不尽关河色渐开:关河两岸的颜色渐渐变得明亮。 7. 丰兆
这首诗描述了晚晴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第一联: “剩水浸秋碧,馀霞占晚红。” - 剩水:残留的水,形容天空中云彩的倒影。 - 秋碧:秋天的碧绿色,暗示天气晴朗,景色宜人。 - 馀霞:傍晚的晚霞,颜色鲜艳。 - 占晚红:指晚霞映在水面上,使水面呈现出红色,增添了画面的色彩。 第二联: “浩歌鸣鹤后,柔橹泛鸥中。” - 浩歌:大声唱歌,表示诗人心情舒畅,充满热情。 - 鸣鹤:鹤鸣声
【注释】 南州:指南方。卑湿,潮湿。梅熟:指梅花盛开的季节。复何如:怎么样。老夫:诗人自称。稚子:小孩子。在泥涂:被雨淋湿。 【译文】 南方的州郡长期受潮湿的影响,梅花又到了盛开的时候,可我为什么还要忍受这样的气候? 我厌恶这潮湿的天气和那沉重的衣冠(巾屦),而小孩子却还在泥泞中奔跑嬉戏。 新月出现在天边,带来一丝凉爽,这是雨水过后的余热。 陶潜刚到任州郡时,他满怀激情地欣赏着这美好的自然景色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首句:“晚晴” - 解释与译文:晚晴,即傍晚时分的晴朗天气。 - 注释:这里的“晚”,指的是傍晚;“晴”则是指天空晴朗。整句诗描绘了傍晚时晴朗的天空和气候。 2. 第二句:“天街经暑雨” - 解释与译文:经过长时间的炎热夏天,街道上积满了雨水。 - 注释:“天街”指的是宽广的街道;“暑雨”指的是持续的热天气带来的降雨。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夏日街道被雨水淹没的情景。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晚晴 - 这是一句诗的标题,意味着描绘了一个晴朗的傍晚景象。 2. 万里无云雨意醒 - 描述天空万里无云,雨水的意味已经消失,整个氛围变得明朗。 3. 江湖满载夕阳明 - 描述夕阳的光芒照耀在江海之上,显得非常明亮和温暖。 4. 老翁暮钓扁舟去 - 描述了一位年迈的渔夫在黄昏时分乘着小船离去的场景。 5. 稚子归樵一笛横 - 描述了小孩子们在回家途中吹着笛子玩耍的情景。
诗句解读: 1. 首句:“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诗意解析:诗人独自深居于城隅,虽已进入夏天,但春日的余韵仍然清晰。 - 关键词:“深居”“俯夹城”描绘了诗人居高临下的视角,“春去”与“夏犹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美。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春去和夏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2. 次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诗意解析
【译文】 雨后初晴,斜风细雨过后的静檐花。渡口人迹稀少,解下钓蓑。 断落残云无处依附,满湖秋水,只有夕阳在荡漾。 【注释】: 1. 晚晴:傍晚的阳光。 2. 檐花:檐下的花瓣。 3. 渡口:渡船停靠的地方。 4. 解钓蓑:解下钓鱼用的蓑衣。 5. 断云:指被风雨打散的云彩。 6. 著:附着,依附。 7. 秋水:秋天的水波。 8. 夕阳多:夕阳映照得水面波光粼粼,十分美丽。 9.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景色的小诗,写诗人在乡间看到的景象。首联是“一雨草木润,新晴天地明”。意思是说,一场春雨过后,使万物都得到了滋润,天晴后,大地显得格外明朗。颔联是“山川未改色,鸟雀已欢声”。意思是说,尽管春天过去了,但山野依旧,河水依旧,鸟儿依旧欢快的鸣叫。颈联是“客子喜相语,田家忧未平”。意思是说,虽然诗人自己心情愉悦,但是听到的是农人忧虑的事情:今年的收成还没有完全恢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首句解读与译文: - “晚晴”指的是傍晚时分的晴朗天气。 - “一首新诗转晚晴”可能意味着一首诗在新的一天中带来了清新明朗的感觉。 - 译文:“在新的一天里,一首新诗带来了傍晚的晴朗。” 2. 第二句解读与译文: - “楼台西畔断霞明”描绘了夕阳下的楼台和西边的天际线。 - “断霞”通常指日落时天空中的云彩或阳光,这里形容景色美丽。 - 译文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的手法特点,最后再结合全诗内容作答。本句要注意关键字“雪”“光”“银”。 【答案】 译文:阳光照射在雪地上,雪光射向太阳时,好像太阳吐出来一条彩虹;是谁用银子铸成大地,把万物都映照在银光之中? 注释:①晚晴:指晚霞。②何人铸银:是谁铸造了银子?③万象:万物。④紫晕:指夕阳的余晖。⑤三万里
晚晴 翔飙拂层阴,孤镜挂天脚。 幽姿媚澄塘,俊活扶秋岳。 饥乌下木末,啅雀喧檐角。 落日衔半规,逗翳如新濯。 海涛晚声收,万里卷冰箔。 微飔袭疏棂,轻霭躐丛薄。 蛛丝袅如狂,虚隙野马跃。 病躯得惬适,更甚解挛缚。 潇洒万籁并,冲融百飞却。 熊经与鸟申,仿佛犹能学。 萧萧寒砧弄,天半哀音落。 客愁转如蓬,万绪入冥寞。 不无临风想,晒目归领略。 茹蔬味新腴,把酒蘸沉粕。 明朝踏新泥,已有跻攀约。
诗句释义: - “人间久厌雨”:指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使得人们感到厌倦。 - “最快是初晴”:指出了雨后初晴是最让人期待的景象,因为雨水带来的湿气和沉闷已经消散。 - “骤见碧林影”:形容在雨过天晴后,突然看到碧绿的树林映入眼帘。 - “喜闻归雁声”:指听到远处传来的归雁叫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结束一段旅程或任务的开始。 - “乾坤一苏醒”:整个宇宙在雨后的晴朗中似乎都焕发了生机
【注释】 渐觉:渐渐地感觉到。开帘:推开窗帘。晚云:傍晚的云。波光,水光。月色,月光。新花,指初开的花朵。怯夜寒:害怕夜晚的寒冷。 【赏析】 “渐觉沙头碧草乾”,这一句写出了时间是傍晚,沙头已是绿意盎然,但到了天黑以后就干枯了。“开帘更把晚云看”,这是说,当夕阳西下,云朵渐渐消散的时候,诗人又推窗看那晚霞,觉得它比白天更美。 前两句描写了黄昏时分美丽的景色:沙洲上长满了碧绿的草
注释: 晚晴:傍晚的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濯翠筛红献晚晴,为渠日脚护归程。 碧云四合如相妒,才剩西边一缕明。 译文: 傍晚时分,阳光明亮,万物沐浴在温暖的光芒中。我特意挑选出那些色彩斑斓的花朵,以它们为晚晴增添色彩。这些花朵在阳光下绽放,仿佛是在为天空中的太阳提供保护,确保它能够安全地返回自己的轨道。 碧云四合如相妒(bì yún sì hé rú xiāng dǔ):形容云层厚重,遮蔽了天空
晚晴 雨断风回忽报晴,山颠初日挂铜钲。 云烟藏迹千峰翠,草木增华两眼明。 桑野枝空蚕杼歇,溪泉溜急水车鸣。 鸟啼花笑浑如喜,此去山斋只一程。 注释: 1. 雨断风回忽报晴:雨水停歇,风儿吹拂。忽然间天空中传来晴朗的消息。 2. 山颠初日挂铜钲:山顶上的太阳初升时,像悬挂着的铜钲一样明亮。 3. 云烟藏迹千峰翠:云雾缭绕,山峦之间隐约可见,山峰上笼罩着一层翠绿色。 4. 草木增华两眼明
《晚晴》 轻云朝作雨,丽日晚开晴。 岸草葱葱碧,溪流泯泯清。 沙汀眠白鹭,烟树啭黄莺。 涉世心无竞,支颐眼暂明。 注释: 轻云朝作雨,丽日晚开晴。 注释:早晨的薄云聚集在一起,到了傍晚就形成了晴朗的天空。 岸草葱葱碧,溪流泯泯清。 注释:岸边的草地郁郁葱葱,清澈的溪水流淌着。 沙汀眠白鹭,烟树啭黄莺。 注释:沙滩上栖息着成群的白鹭,烟雾缭绕中传来黄莺的歌声。 涉世心无竞,支颐眼暂明。 注释
诗句输出:斜日红初敛,晴山翠欲流。 译文输出: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天际,将天边染成了淡淡的红色,山色清新,仿佛要流入人们的心田。 注释输出:此句以“斜日红初敛”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天际,给天空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而远处的山峰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青翠欲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休歌陌妇怨”,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注释: 昨天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现在却见不到祝融峰的踪影。 傍晚时分风卷起一片都没有踪迹,紫翠山峦突兀耸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其五)。诗人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描绘晚晴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昨日阴云满太空”,描绘出一幅阴沉的天空画面,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这里的“太空”可以理解为宇宙或天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晚晴 【注释】 空庭断履迹——庭:庭院;履迹:鞋印,指人走过的痕迹;断:消失。空庭:庭院空旷,没有人影,故言断履迹。江色摇篱门——篱门:篱笆门。江色:指江水的颜色,泛指天空的景色;摇:摇荡。篱门:篱笆门,这里指院落的门。夕阳雨忽收——夕阳:太阳西斜时的样子。雨:下雨。晴意回乾坤——晴意:晴朗的天气;乾坤:天地,宇宙。回:回转,恢复。整句意为,晴朗的天气恢复了天地之间的本来面目。水零鸥鹭光——水
晚晴 溪雨无常度,阴晴日几回。 山容朝政合,水面晚仍开。 乍觉巉岩尽,又看平远来。 高人欠摩诘,空为袜留材。 注释: 1. 溪雨无常度:溪边的雨没有固定的规律,时断时续,变幻莫测。 2. 阴晴日几回:太阳有时是阴天,有时又是晴天,变化多端。 3. 山容朝政合:山的形态似乎与朝廷的政治形势相契合。 4. 水面晚仍开:到了晚上水面依旧开放,没有闭合。 5. 乍觉巉岩尽:突然觉得陡峭的山峰已经消失。
晚晴 落照开空霁,明霞映水鲜。 乾文悬造化,土脉润山川。 白满重圆月,青还不翳天。 定钟声更彻,通昔喜无眠。 注释: - 落照开空霁:太阳落下,天空晴朗。 - 明霞映水鲜:阳光照耀下的云霞反射在水面上,显得更加鲜艳。 - 乾文悬造化:乾坤的法则悬挂于世间,主宰万物的生长和变化。 - 土脉润山川:大地的脉络滋养着山川河流。 - 白满重圆月:皎洁的月光如满月一般洒落,照亮了大地。 - 青还不翳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晴》。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 “攲枕听残雨”:倚靠在枕头上倾听着窗外细雨的声音。 - “开门看东风”:打开门迎接吹来的春风。 - “春光无寻处”:春天的气息难以寻找。 - “天地绿气中”:在广阔的绿色气息中。 - “初旭散平野”:初升的太阳普照田野。 - “快酒泻怒洪”
晚晴 雨阔云难敛,高楼忽晚晴。 地卑虽带润,天近自增明。 蚊动初成势,鸦翻过宿声。 墙根有孤树,清坐见凉生。 译文: 雨后的天空虽然宽阔但云彩却难以收敛,高楼忽然间露出了晴朗的天气。 即使地面低洼也带着些许湿润,天空接近时自然显得更加明亮。 蚊子开始行动时仿佛已经形成一股势力,乌鸦飞过时似乎在吟唱着夜晚的歌声。 墙角下有棵孤零零的树,清静地坐着可以感受到凉爽的气息。 赏析: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阴:阴暗,指冬天的寒冷天气。 微霜:早晨霜气。 清寒:寒冷。 人物:人们。 行都:京城。 占江海:控制江河湖海。 鱼盐:水产品,泛指水产。 经营:管理,治理。 三京:指洛阳、长安、东都(今洛阳)。 太平:天下大治。 【译文】 去年冬天是阴天,今年却是晴天。 晨起见到霜气,感到十分寒冷。 人们欢声笑语,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京城占据江海,水产品容易经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晚晴”是要求分析诗句的意思和作用,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情感;最后分析表达技巧,如炼字、意象等,赏析时还要联系诗的主题,注意不要偏离主题。 “油泥方滑道,返照隔楼明”,这是写诗人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天色将晚,路上的油泥还湿漉漉的,太阳的余晖隔着楼房照在上面,使楼房显得格外明亮。 “年已如秋老,心犹爱晚晴”
晚晴 泄云散积雨,林水含馀清。 披衣有奇怀,偶从林叟行。 新晴远峰丽,夕阴孤花明。 旷日固所虞,聊兹息营营。 注释: 1. 泄云散积雨:乌云消散,雨水逐渐停止。 2. 林水含馀清:树林中的水流还带着些许清凉。 3. 披衣有奇怀:我披上衣服,心中充满了奇异的思绪。 4. 偶从林叟行:偶然跟随一位林中的老人散步。 5. 新晴远峰丽:新的晴朗天气中,远处的山峰更加秀丽。 6. 夕阴孤花明
晚晴 雨后初晴,独坐园中,感受着晚风拂面的清凉,心情也渐渐宁静下来。高士超然物外,无拘无束,而我这个客居他乡的人,却常常为情所困。残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湖面,形成一片明亮的光点。树上的蝉儿乱叫,仿佛在诉说它们的悲凉与无奈。在这朦胧的暮色中,我仿佛听到了百灵鸟的叫声,它们在空中飞翔,四处散开,寻找着自己的归宿。而我,却不知何去何从,只能在这茫茫人海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失落与悲伤。 译文:
注释:浓云突然散去,秋天的声音又起,屋檐斜挂,沟渠盈满。一阵西南风吹来,将月华和夕阳都吹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的景象。首句以“浓云忽雨散”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天空中的云彩突然散开,秋声随之而来。第二句则进一步描绘出屋檐上的雨水流淌,沟渠里积水盈满的景象。第三句则是诗人对这景象的感慨,一阵西南风吹过,将月亮和阳光都吹落了,使得夜晚的景色显得更加幽暗。整首诗通过对晚秋季节景象的细致描绘
【注释】 茫茫:辽阔。菰蒲:水生植物,这里泛指水边草木。 雪:形容云彩洁白。璧:玉器,此处代指月亮。 暝色:黄昏时的天色或天色昏暗。仄径:曲折的小径。 仄:狭窄。 徒:伴侣,同游者。 赏析: 晚晴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全篇以“晚晴”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晚晴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茫茫春水地”,描绘出一幅春水浩渺、无边无际的画面;“斜日满菰蒲”,则通过夕阳下的景色,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颔联中
晚晴 【注释】 ①平沙:平坦的沙滩。②衔:含,吞没。③官舍:官府建筑。④女墙:城上的矮墙。⑤罢吟:停止吟咏。⑥哀词客:指诗人自己。⑦欲饮:想喝酒。⑧芦花:芦苇。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描写秋日江上景色的诗篇。诗人在秋天的傍晚来到江边,触景生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为第一层,写景。后四句为第二层,抒怀。 首联“晚来秋思在平沙”,写诗人来到江边
晚晴 宿雨尚含滋,松梢月上时。 寒泉过石急,清磬出花迟。 野竹抽新笋,归禽觅故枝。 明朝采兰杜,忆与美人期。 翻译: 傍晚时分,天空放晴,我独自欣赏着这宁静的景色。宿雨尚未完全消散,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松树的枝叶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一股冷冽的泉水从石缝中流过,声音急促而有力;而那清脆的磬声却迟迟不愿响起,仿佛是在等待着什么。 野地中的竹子刚刚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晚晴 快然睡起细雨微,忽有返照来荆扉。 古木影斜生画壁,疏花香静入轻衣。 柳条迎风青袅袅,燕子披凉相飞飞。 更对罗浮半云际,白衣苍狗各依稀。 注释: 1. 快然睡起:形容人睡得很舒服,醒来时心情愉快。 2. 细雨微:小雨淅沥,雨势细微。 3. 返照:夕阳的余晖反射在物体上,形成一道道影子。 4.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指家门。 5. 古木影斜生画壁:古树的影子斜映在墙壁上,如同一幅画。 6.
晚晴 春山连夕雨,野岸百花生。 与客过南浦,扁舟及晚晴。 注释:春天的大山被夕阳映照下连绵着傍晚的细雨,岸边野地生长着各种花草。我同客人一起经过南边的水边,乘着小船在晚晴中前行。 白波分洫细,翠甲绕畦平。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的宁静美景。首联“春山连夕雨,野岸百花生。”以自然景物作引子,为后文抒情蓄势。颔联“与客过南浦,扁舟及晚晴。”交代了诗人和同伴们在南浦度过傍晚时光
晚晴 薄暮开新曙,残阳印浅沙。闲鸥明远渡,归鸟落飞霞。 渔艇依桥泊,村帘出树斜。登楼遣孤兴,野思入眸赊。 译文: 薄暮时分迎来崭新的日出,余晖映照在浅浅的沙滩上。悠闲的鸥鸟划过遥远的水域,归来的鸟儿落在飞翔的彩霞中。渔船靠在桥梁旁停泊,村庄的帘幕随着树木斜挂。登上高楼抒发孤独的情怀,无边无际的思绪飘散得很慢。 注释: 1. 薄暮开新曙:薄暮是指傍晚时分天空渐渐变暗,天色微亮的时候
【注释】 ①晚晴:晚霞晴朗。 ②岁晏:年终,岁末。 ③幽人:隐士。神独往:神情恍惚、超俗绝尘。 ④古意:旧日的志向和理想。 ⑤陈迹:陈旧的事情。云霄路:登仙之路。造化:自然,指天地。 ⑥高士:隐逸之才的人。传:传授。 ⑦旷代:旷达的时代。知言:通达的言语。 【赏析】 《晚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秋日里观赏晚霞美景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晚晴》。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苦雨连旬日,初晴一振衣” - 注释: 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终于在第一天放晴。 - 赏析: 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无奈和期待。连续的雨水让人感到压抑,而突如其来的晴天则带来希望和喜悦。 2. “残云依海峤,新水到柴扉” - 注释: 残留的云朵仿佛依附在海崖之上,新来的水流正流经柴门。 - 赏析: 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
晚晴 江上秋阴薄,晚风生树颠。 高尘卷苍霭,归鸟度青天。 牧马平芜野,捕鱼斜日船。 千村新稻熟,茅屋起炊烟。 注释:晚晴:指傍晚的时候天气晴朗。江上秋阴薄:江面上秋意渐浓,天色显得阴沉。晚风生树颠:傍晚的微风从树梢吹过。高尘卷苍霭,归鸟度青天:高远的天空被尘埃覆盖,归巢的鸟儿飞过。牧马平芜野,捕鱼斜日船:放牧的马匹在平坦的原野上休息,捕鱼的人趁着斜阳在船上劳作。千村新稻熟,茅屋起炊烟
《晚晴》 【注释】 霏:细雨飘落的样子。 长桥:指桥梁较长,横跨两岸。 方讶阴晴随地变:刚刚惊讶,天气阴晴变化无常。 更堪寒暑与时迁:更加难以应对寒暑的交替。 星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木筏,用来载运人或物上天。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银河:银河系,即太阳系所在的星系。 【赏析】 这首五律描写了诗人在雨后的傍晚时分,看到天边彩虹,想到乘着星槎飞向天河,询问牛郎织女是否团聚的情景。全诗语言平易流畅
晚晴 茅檐低垂,在傍晚的微风中显得格外宁静。曲院内,原本人迹罕至,雨后天晴,一切显得异常清新。突然,我瞥见碧绿的窗棂上,疏落的影子乱舞,一弯新月挂在花枝上,显得分外明亮。 译文: 在晚霞映照下,茅屋的屋檐低垂,在晚风中显得格外宁静。曲院无人,只有雨水过后的清新气息。忽然,我看见窗外那绿色的窗棂上,影子被风吹得乱糟糟地飞舞,而那一轮明亮的新月正挂在花枝上。 注释: 1. 晚晴:指晚霞映照下的茅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晚晴》。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景象。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久雨愁无极,斜阳喜乍开:长时间的雨使心情变得忧郁无休止,但当阳光出现时,喜悦之情突然涌上心头。 2. 树披残霭出,山挟断云来:树木在余晖中显得朦胧,如同被雾气覆盖;山峦夹带着断续的云彩,景色变幻莫测。 3. 的历穿花径,逶迤过渚台:曲折的小道穿过盛开的花丛,缓缓地流过小岛。 4.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晚晴》 鸣雨止复作,萧然天气清。 西风吹木落,野水入河明。 岚影含初旭,林光讶晓晴。 愁窥秋草色,忽起故园情。 译文: 细雨停息又再次降落,天空显得格外清爽。 西方吹来的风使树木凋零,清澈的河水映衬出秋日的明净。 山岚在朝阳下显得朦胧而美丽,树林中的光线使人感到清晨的美好。 我怀着忧愁凝视这秋天的草地,心中突然涌起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注释: 1. 鸣雨:即细雨。
晚晴 骤雨浩然去,空山晚作晴。 斜光平野湿,返照半溪明。 鹭度无云岭,烟生欲暮城。 此中饶究竟,天意岂逢迎。 注释: 1. 骤雨浩然去:形容突如其来的大雨迅速而猛烈地离去。 2. 空山晚作晴:表示在傍晚时分,原本阴霾的山峦突然晴朗起来。 3. 斜光平野湿:描绘夕阳斜照在宽阔的田野上,光线柔和,使整个场景显得湿润。 4. 返照半溪明:指夕阳的光芒反射在溪流中,使得部分溪水面变得明亮。 5.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晚晴景物的七言绝句,诗人抓住秋日景色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晚晴图。前两句写晚晴之景,后一句借景抒情,点出题意。“凭谁描取西风色?红蓼疏花倚晚晴”,这句的意思是:凭谁画出这西风送爽的晚晴景象啊?红蓼稀疏的花朵傍着晚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全诗句句用问,句句有答,且每句都以“小”字起首,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致和韵味,使读者感到回味无穷。 【答案】 译文: 树叶落尽天高气最清
晚晴 断云将雨过,飞鸟去仍还。 霞影晕高树,烟光合远山。 诗临秋易淡,心近晚偏闲。 花径无人到,苔痕遍紫斑。 译文: 乌云即将消散,雨水过后,鸟儿飞去又回来。 夕阳映照的霞光晕染了高高的树梢,烟雾缭绕着远方的山峰。 秋天来临,诗句容易变得平淡,但内心接近傍晚时分却格外悠闲。 花园小径没有人走过,苔藓的痕迹布满了紫色斑点。 注释: 1. 断云将雨过:形容天空中的云彩被雨水打湿,然后慢慢散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理解诗意。“晚晴”,即傍晚的天气晴朗。首联“骤点翻荷叶,依然放夕曛”,“骤点”指突然的点缀,用动词“点”来写“荷叶”,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在夕阳中被露水打湿、被阳光照耀的情景;“依然”是说荷花的颜色和形状没有改变;“放夕曛”是指荷花的颜色和影子在晚霞的映衬下更显美丽。“池收将退水,风揭欲开云”,这两句的意思是:池塘的水将要退去的时候
【注释】 雨后天晴。群山绿意更显,庭前花香四溢。清茶浮着淡月,凉几上卧着繁星。灯笼的影子在摇曳,虫声深入青草深处。明天打算骑马,晴天观赏江亭。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雨后的傍晚时分,欣赏美丽的景色,感受自然的清新和宁静。 首句“雨气净群绿”,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群山画面,绿意盎然,雨水洗刷过后的山林更加清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次句“花香霏一庭”,则是描述了庭院中的花香味,雨过天晴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此句诗的注释要包括关键词的解释、诗人的情感以及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题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晚晴》。 【答案】 译文: 灵鹊(传说中会报喜的神鸟)呼晴,对着草堂欢叫; 半帘树影下残阳,斜阳映照在半开的帘子上。 湿云缓缓地渡过前溪而去,让轩窗透进雨气而变得凉快。 赏析
晚晴 趁着落日西沉,卷起窗户,净涤陶泓拓硬黄。 漠漠凉云飞不起,尚拖细雨润书床。 注释:趁:趁着;将:把。卷:收起。陶泓:砚台名,指砚水。拓:拓印。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晚晴时分,作者在书房里读书的情景。全诗意境清幽,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1. 云开逗夕阳:云层散去,太阳露出来。逗,逗引。 2. 水落穿浅土:水流干涸,泥土被冲刷出来。 3. 叱牛翁:鞭打耕牛的老人。 4. 一犁带残雨:农夫在犁田时带着残余的雨水。 【译文】 云朵散开迎接夕阳,河流干涸冲刷过浅薄的地面。时不时可以见到那鞭打着耕牛的老翁,他挥动着犁头带起残存的雨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景色的小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
【注释】 晚晴:雨后初晴。 霁(jì):云开见月,天晴叫霁。 罅(xià):缝隙,裂缝;空隙。 茜裙:一种红色的丝织品。 爽气:清风。 残暑:残余的暑气、夏天。 移床:移动床铺。 赏析: 这首七绝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林中景色图。 首句“雨余林隙漏斜曛”,描写雨后初晴时分,阳光斜照在树林里,透过树缝洒下斑驳的光影,形成一片片光晕。这里的“霏”字用来形容小雨,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及赏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对《晚晴》一诗逐句加以解释,并写出诗句的译文和注解,最后进行赏析。 “不雨忧农事”,没有下雨就担心农田的事情,这是对农人的关怀;“雨多还望晴”,雨下太多还希望快点晴,这是对农人的心情。 “亚窗斜日漏”,窗户旁边斜着太阳光照射进来
晚晴 晓愁暴涨与堤平,意外斜阳得晚晴。 小阁放教双燕出,高梧忽带一蝉鸣。 便思对酒难逃暑,若要看山合上城。 狼籍残云飞不尽,江空留作断霞明。 译文: 清晨的忧愁如同涨满的水坝冲刷着河岸,意外间斜阳洒下,照亮了傍晚的天空。诗人在小楼上放走了双飞的燕子,高高的梧桐树忽然传来了一阵阵蝉鸣声。面对这美好的天气,我不禁想喝上两杯美酒来消暑,但如果想要去欣赏那远处的山峰,却发现城池已经关闭无法靠近
晚晴 鹊喜新晴噪晚阳,云开双树一茅堂。 瓜花润重盈堆径,草色沾肥遍上墙。 酒薄岂消离客感,衣轻微觉暮窗凉。 家乡正好横莲棹,吴女歌来水满塘。 注释: 1. 鹊喜新晴噪晚阳:喜鹊在晴朗的新晴天欢叫,声音响亮。 2. 云开双树一茅堂:天空中的云彩散去,露出了两棵树之间的一个小茅屋。 3. 瓜花润重盈堆径:瓜花盛开,花朵繁多,像堆积在地上。 4. 草色沾肥遍上墙:草丛中的草叶沾满了泥土和肥料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 ①“晚晴”意思是傍晚的晴空。“晚晴”点明时间,交代天气。“雨后天新霁”是说雨后的天晴得特别快、特别晴朗,“新霁”指刚刚放晴。这句诗描写的是一幅雨后初晴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雨过天晴的喜爱之情。 ②“登楼遥望处,五色灿霞光”意思是登上高楼远眺之处,五颜六色的云彩映照着夕阳。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诗人在登高远眺时,所看到的美景。 【答案】 译文: 下雨过后的天格外地清朗
【注释】 1.时晴时复阴:时而晴朗,时而阴霾。 2.云容殊未让:云彩的形态好像不肯退让的样子。 3.辍翳(zhìyì)为欣慰:停止遮蔽以表示欣慰。“翳”是遮蔽的意思。 4.继澍(shù):紧接着下雨。“澍”是大水的意思。 5.惆怅:忧愁、不如意。 6.曾忘一日前:昨天忘了什么。 7.展转其雨望:一会儿又盼望着雨来。“展转”意为辗转反侧。 8.甫足即虞多:刚满足就担心会更多。“甫足”即刚刚满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晚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诘晨𩂅雭霏烟丝,疏密间作已过午。 早晨时分,天边开始飘起了细雨,雨丝像烟雾一样,时浓时淡。 “诘晨”是指早上的时候,“𩂅雭霏”是指细雨纷纷的样子,“烟丝”指雨后空气中的雾气。“疏密间作”表示雨点时大时小,交错出现。 2. 时行大雨审何妨,终冀快晴利禾黍。 有时天气突然放晴,我担心这样会不会有损收成。
晚晴 丝雨如雾霏,送爽不致泞。 宁惟利行旅,宜麦资农政。 密云尽归岫,晚晴碧霄净。 徘徊坐离宫,松月清光映。 景佳意亦适,点笔因属咏。 注释: 1. 丝雨如雾霏,送爽不致泞:形容细雨像雾一样飘洒,带来了清凉和舒爽,不会让大地变得泥泞不堪。 2. 宁惟利行旅,宜麦资农政:意思是这样的天气对于旅行的人有利,对于庄稼的生长也有好处,有利于农业的管理和经营。 3. 密云尽归岫,晚晴碧霄净
【注】: 1. 秀木鸣珠点——秀美的树木在雨后发出像珍珠一样的闪光,好像雨滴打在树上的声音。 2. 长空驻云影——长空中云的投影静止不动。 3. 须臾风散之——片刻之间,一阵风吹过,把云影吹散了。 4. 色色声声静——各种颜色的雨滴和声音都消失了,世界变得安静。 5. 泬㵳(jì)洗碧天——天气晴朗,天空洗得非常清澈,呈现出蔚蓝色。 6. 我意同高迥——我的心情随着天空的变化而变得高远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写景,颔联写雪后山景,颈联写雪后晴空,尾联写雪后春景。诗人抓住“润野”、“霁光”、“雪飞”“云敛”等意象描写冬末春初的山景和雪后的天气、气候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冬天的雨滋润了大地,不是希望膏雨的季节,而此时天已晴,万壑千嶂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雪飞几点浑然一体,没有冷意;白云敛尽,天空一片明亮,阳光普照。应该是山川神灵施展本领
晚晴明积素,岩景益堪奇。 【译文】:傍晚的天气晴朗,山色更加迷人。 【注释】:晚晴,指傍晚的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积素,指积累的云气,这里用“积素”形容天空中飘浮的白云。岩景,指山中的景色。益,更加,此处作“越发”讲。 镂玉为屏际,敛云归岫时。 【译文】:用玉制成的屏风挡在眼前,把飘动的乌云收回到山峦之间。 【注释】:镂玉为屏际,指用雕花的玉石做屏风挡在面前,用来遮挡眼前的美景。敛云
翻译: 晚雨初停,天放晴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大江的风势浩荡如雄狮般的壮观,秋日黄昏的天空中彩虹横贯。 高台上望去,远山如碧色一样美丽,打开窗来,傍晚的阳光更加温暖。 长空传来大雁的鸣叫,让人想起远方故土的呼唤。 注释: - 晚雨:这里指天气由雨转为晴。 - 鸣雨作还止:形容雨声如同人的声音般响起又停止。 - 萧然:形容声音清冷、凄凉。 - 雄风凉大壑:形容风势强劲,吹拂大江,使大地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