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是流行于南唐的一个词调名,又作《玉京春》,由谁人创作或无传。据说原题曰“一剪梅·和周舍韵”,据说是宋词大家苏轼所著的七言律诗“中秋对月”一首上句中的接龙而成。“一剪红随水流,相逢见此中。”这一首歌咏中秋团圆喜庆之情的诗句便是”相见欢”的原型。
相见欢
查阅内容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相见欢·画堂别意》,下面我会根据诗句逐一翻译: 罗襦绣袂,香红; 细草平沙,画堂中。 卷罗幕,凭妆阁; 思无穷; 暮雨轻烟,魂断隔帘枕。 注释与赏析 1. 罗襦绣袂,香红; - 罗襦(lu rú): 用丝绸或丝织品制成的内衣。 - 绣袂(shù mèi): 用刺绣装饰的袖子。 - 香红: 指衣服上的香味和红色的装饰。 2. 细草平沙,画堂中。 - 细草平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从标题、注释等入手解读诗歌信息;然后分析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主旨等方面的内容;最后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进行分析综合。此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分析其内容要点。 (1) 罗襦绣袂香红,画堂中。罗襦绣袂:指穿着罗衣的侍女的绣着彩色花纹的袖子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我独自一人默默地登上了西楼,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中就像一把弯钩。在这深深的庭院中,我感到十分寂寞,四周的树叶已经变成了金黄色,仿佛被秋天的寒冷所笼罩。我无法把这种离愁割断或者整理得井然有序,这是一种独特的、难以言表的忧愁,它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根。 注释: -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译文: 林中的花朵已经凋零,就像春天的红花一样,它们迅速而短暂地凋谢,让人感到无奈和遗憾。每天早晨都被寒冷的雨水所困扰,晚上又遭遇狂风的吹袭。 那红色的胭脂般的泪水,伴随着酒精一起流淌,我们沉醉其中,不愿离开。然而,这样的美好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 人们总是感叹时间如流水般永无止境
【注释】 晓窗:早晨的窗户。昭华:指昭君。向琼家:向昭君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斜倚枕头,残留的妆粉落在花朵上。情极处:心情极度悲苦处。却无语:无言以对。玉钗斜:玉钗倾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回头望着翠绿的阁楼和银色的屏风,已经天边了。赏析: 《相见欢·晓窗梦到昭华》是宋代词人周邦彦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为咏怀之作。上片写梦中之景与所思之人;下片写醒后之情与梦境之别。全词构思新颖奇巧,情景交融
【注释】 亭亭:高耸的样子。芙蓉:荷花。翠围:绿树环绕。天机:指织布机,这里代指织布机旁的云锦(云纹织锦)。西风:秋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秋景兼抒相思离别之苦的小词。上阕写荷花,下阕写织锦,以物喻人,以景托情,意境优美。全词清丽明净,清新脱俗。 上片头两句写秋水芙蓉。芙蓉即荷花,“亭亭”二字形容其姿态高雅。“翠围”二句写芙蓉生长的环境。“翠围”三字用典,《世说新语·言语》中载谢道韫咏柳
【注释】 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的句子。后人遂以“桃源”指隐僻之所。深闭:深深地关着门。信难通:书信无法送到。信,信笺。几时穷: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水无定、花有尽:流水和落花没有尽头,永远在流转,没有停止的时候。会相逢:终会相遇。可是人生长在别离中:然而人总是处在离别之中,生生不息。 【赏析】 这首词是写离愁别绪的。上片写与意中人的离别
【注释】 ①垂杨:即杨柳,一种植物,枝条柔长下垂。②沉香:古代传说中一种香味浓郁的木料。③回廊:走廊。④颊:脸。⑤语如簧:说话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悦耳动听。⑥颦(pín):皱额。⑦恼:使……恼怒。 【赏析】 《相见欢》是词人借女子形象抒写自己的相思之情。上片写女子外貌;下片写女子情态。全词用典贴切自然,语言明快流畅,情感真挚感人
泷州几番清秋。许多愁。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 人间事。如何是。去来休。自是不归归去、有谁留。 【注释】 泷州:今广东罗定。 清秋:秋天,也指凄冷的时节。 许多愁:许多忧愁。 叹我:感叹自己。 等闲:轻易、随便。 白发:因年老而头发变白。 人间事:人世间的事情。 自是不归归去:意思是说“不回去”,即没有回去的意愿。 有谁留:意思是“没有留下”的意思。 【译文】 在泷州经历了几个凄冷的秋日
【赏析】 《相见欢》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词。上阕写春去冬来,旧事重提,感慨英雄兴亡,时运不济;下阕写自己年老多病,壮志难酬,只能徒唤奈何而已。全词以“恨”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的感叹。 “东风吹尽江梅。橘花开。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开篇即点明了时令与地点。“东风吹尽江梅”,是说春风将江边的梅花吹落殆尽。这句既点明季节,又暗示诗人在政治生活中遭遇挫折。“橘花开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 -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1. 金陵城:指南京城。 2. 西楼:指南京的高楼,即西楼。 3. 清秋:指秋天,也指秋天的景色。 4.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形容景象宏大壮观。 -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1.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2. 簪缨
【注释】 ①相见欢:词牌名,又名“乌夜啼”。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上下片各三句,前后阕之间有逗号隔开。 ②叶珊珊:形容树叶茂密的样子。 ③烟波、青山:泛指水天一色的景象。 ④浮生事:指人生的烦恼。 ⑤长江水:指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⑥几时闲:什么时候才能闲适呢? ⑦幸是古来如此:庆幸的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⑧且开颜:暂且开颜一笑。 ⑨赏析:这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
【注释】 吟蛩:蟋蟀。作声。秋声:秋天的鸣叫声。月西沈:月亮向西沉落。凄断馀香残梦、下层城:凄冷中,残破的梦境和荒凉的城市。屏空掩:屏风空空地掩盖着。数残更:点数着残夜的灯火。还自搴帷独坐、看青灯:独自挑开帷幕,静静地坐着,看着明亮的灯光。 【赏析】 此为咏物词。上片写秋虫声声,残月西沉,余香残梦,层城凄凉。下片写人不见,独倚屏掩,数残更。全篇以情贯之,情深意远,哀婉动人。词人触景生情
【注释】 蓬瀛: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仙山。 燕殊庭:燕国皇宫。 群仙携手:指与众神仙一起携手共游。 斗吹笙:相互比赛吹笙。 霓旌散:彩虹般的旌旗四散。 海鸥轻:海鸥自由自在地飞着。 松江烟月:松江的烟雾和明月。 醉还醒:醉了又清醒。 【赏析】 《相见欢·咏怀》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回忆当年在燕殊庭与群仙共饮的情景,下阕则抒发自己如今孤独寂寞的感慨。全词语言清新,意境幽美
相见欢 深秋庭院初凉。近重阳。篱畔一枝金菊、露微黄。 鲈脍韵。橙齑品。酒新香。我是升平闲客、醉何妨。 注释: 深秋:指深秋,即农历九月至十一月之间的时候。 庭:院子。 凉:凉爽。 篱畔:篱笆旁边。 篱畔一枝金菊:篱笆旁边的菊花,一枝金黄。 篱畔:篱笆旁边。 露微黄:露水微微泛黄。 鲈脍:鲈鱼脍(fǎn)——用鲜鲈鱼切成薄片,加调料蒸熟后拌以姜丝等作的佳肴。 韵:吟咏、吟诵。 橙齑
【注释】 绣围:用刺绣装饰的围子。春水:泛指春天的水色或水波纹。锦笼山:指用锦绣装饰的花山。冶游天:指游玩在天上,形容生活奢华。连朝中酒:连续几天喝酒。怯秋千:因怕秋千而不敢玩。妆楼暖:指装饰华丽的楼阁温暖如春。朱帘卷:红色的帷幕被掀起。燕斜穿:燕子从侧面穿过。两三花片:几片花瓣。镜台边:梳妆台上。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对出游的渴望。上片以“绣围”、“春水”等物象勾勒出一幅明媚的图画
相见欢 江湖万里征鸿。再相逢。多少风烟摸在、笑谈中。 歌裙醉。罗巾泪。别愁浓。瘦减腰围不碍、带金重。 注释: ①江湖万里征鸿:形容离别之远,如同大雁飞越万里长空。 ②再相逢:又见面了。 ③多少风烟摸在: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④歌裙醉:以歌裙为酒席的装饰。 ⑤罗巾泪:用罗巾擦拭泪水。 ⑥别愁浓:离别时的悲伤情绪很浓。 ⑦瘦减腰围不碍、带金重:虽然身形消瘦,但仍带着金饰,不受损失。 赏析:
【注释】 常清 :常是清净、常是洁净,常是闲适。 脱尘凡:《庄子》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这里指摆脱世俗的束缚。 自在逍遥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云水 :云彩和水流。 龙山 :即龙门山,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相传汉时有神人得龙马,骑之升天,故名。 琼浆 :美酒。 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列仙班 :列于神仙行列之中。 【赏析】 “相见欢”是词牌名。此词上阕写游仙之趣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闲行闲坐闲眠。养丹田。常把东西南北,合和煎。 处玄妙。波中燎。用抽添。五彩霞光覆载,一胎仙。 注释如下: - 闲行:悠闲地散步。 - 养丹田:保养身体内部的丹田,通常认为丹田是人体的能量中心。 - 合和煎:混合和调和。 - 处玄妙:处在神秘的境地。 - 波中燎:在水中燃烧。 - 用抽添:使用提取和添加的方法。 - 五彩霞光覆载:五彩斑斓的天空覆盖大地。 - 一胎仙
【注释】 云闲:天空晴朗。晚溜:傍晚的流云。琅琅:形容流水声清脆响亮。泛:点燃。松菊:指松树、菊花,这里比喻人的高洁品格。鹄(gǔ):天鹅,这里比喻人的气质高雅。琴如玉:指琴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玉。月如霜:月亮皎洁明亮,像霜一样洁白。清商:指《广陵散》,一种古代乐曲。人物:指人的音乐才华。两相忘:彼此互不相干,忘记了对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令,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小鬟衫着轻罗。 这是描写一个小丫鬟穿着轻柔的罗制衣裳,可能是在描述她的美丽。 发如螺。 头发像螺旋一样弯曲,用“发如螺”来形容她的秀发。 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小丫鬟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发髻歪斜,于是呼唤母亲来为她梳理。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 心事,春天的景象,心中的烦恼,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 打叠闲情别绪、教鹦哥。 整理这些琐碎的事情,就像训练鹦鹉一样。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先读懂题目,然后逐句分析,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雏鹂啄下红樱”,雏鹂在红色的樱花上啄食。“曲栏晴”,“曲”是曲折的意思,“栏”是栏杆。“笑取泥金小扇、扑蜻蜓。”雏鹂笑着从栏杆旁捉来泥金小扇,扑打着蜻蜓玩耍。“牵得住,推不去,是春情。”“牵住”指雏鹃紧紧抓住树枝不放,“推不去”指雏鹃被缠住不能离去。“是春情。”是春天的情思。“多少柔肠嘱咐、护花铃
【注释】 巡檐:巡视着檐下。皱眉头:皱眉。乱乡愁:形容家乡的思念之情。琼妃:即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汉武帝曾梦与她相会,醒后作此词,以寄怀念之情。玉京游:指仙境中的游历。溪边月:指江边的月光。枝边雪:指树枝上挂着的积雪。悠悠:形容思绪无穷无尽。载:携带。扬州:古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境内。 【赏析】 此词写离别之情。上片写送别时之情景和离愁。起三句写送别时的情状:“见”字是“看见”的意思
【诗词原文】 相见欢 倚床还绣芙蓉。对花丛。牵得丝丝柳线翠烟笼。 愁思远,抛金剪。唾残绒。羞煞鸳鸯衔去一丝红。 【注释】 ①倚床:斜靠在床上。绣芙蓉:绣制的芙蓉花图案。芙蓉花又称莲花、荷花,常被用来象征爱情或友谊的纯洁与美丽。 ②对花丛:面对繁花似锦的花朵。 ③丝丝柳线:指柳枝般纤细的丝线,这里用来形容刺绣时用的线,也比喻情感的细腻。翠烟笼:形容烟雾缭绕,如翠绿色般的朦胧美。 ④愁思远
《相见欢》 花前顾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 私自整。红斜领。茜儿巾。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注释: - 花前顾影粼粼:在花前照镜子,映出水面的影子闪闪发光。 - 水中人:形容自己的倒影在水中摇曳生姿,仿佛是水中的人。 - 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水面上飘落的残花片片落在身上。 - 私自整:自己动手整理衣物。 - 红斜领:领口红色的斜带。 - 茜儿巾:一种带有红色边缘的头巾。 -
【注释】 ①秋风袅袅:秋风轻拂。 ②强:勉强、尽力。 ③两两鸳鸯:成双成对的鸳鸯,这里指情侣。 ④回:返回。 ⑤钱塘路:杭州古称,今名钱塘江。西陵渡:浙江杭州市西北的钱塘江南岸渡口。 ⑥天涯:天边。 ⑦不是早潮又是晚潮来:不是早晨的潮水,就是晚上的潮水。 ⑧潮来:潮涌而来。 译文: 我登上高台,看秋风轻轻吹过。努力挽留那一对对飞去的鸳鸯,可它们总是不停留片刻就离去了。在钱塘路和西陵渡
这首词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描绘一个女子与她的女伴们欢聚赌博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与喧嚣。 诗词原文: 相见欢(新兴蛾髻如盂。插金鹅。点点蔷薇香露、沁牙梳) 相见欢,见时难,争忍不相饶! 新月又如眉,待晓月,却不夜,不灭相望照秋霄。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 匀面罢。呼女伴。坐氍歈。又向绿窗深处,赌樗蒲。 注释: 蛾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形似蛾儿。 金鹅:指金钗
雕栏笼鸟无声。耽窗明。两两黄蜂抱蕊、刺纱棂。 译文: 在精致的栏杆旁,鸟儿安静地栖息着,窗明如昼。两只黄蜂紧紧抱着花朵,它们的刺像细丝一样划破了纱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雕栏笼鸟”形象地刻画了鸟儿在栏杆下安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而“耽窗明”则传达出窗外明亮的景象。接下来诗人通过“两两黄蜂抱蕊”、“刺纱棂”等细节描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垂杨阴里桥红”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柳边风”是点明时令和地点的词语,写出了春风吹拂柳枝的景象。“曾记得”“一霎伯劳飞燕各西东”,回忆过去的事情。“伯劳”即布谷鸟。“飞燕”比喻春天。 【答案】 译文:在垂杨柳树荫里,一座桥头映着红色。刚刚相见,你匆匆离去,多谢那沟里的流水,那岸旁的风。 注释:垂杨、桥红:指垂柳和红色的桥
相见欢 闻鸡起舞吾庐,读奇书。记得年时拔剑斫珊瑚。 乡雁断,乌云暗,锁荒居。听尽海潮悽壮心孤。 译文: 听到鸡叫就开始练习武艺,在我家学习。还记得年轻时拔出宝剑砍向珊瑚树的场景。 秋天的大雁断了线,乌云遮住了天空,我被关在了荒野的家中。听着海浪的汹涌声音,我感到孤独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注释】 ①廉纤:小雨。 ②堪眠:可安睡。 ③春如梦:喻春天像一场大梦。 ④闲愁重:闲情的烦恼又加重了。 ⑤怜:爱怜,同情。 ⑥无奈:无奈何。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用“春如梦”来比喻妻子已死之痛,用“闲愁重”来表达自己对亡妻怀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句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译文: 独自一人走上高楼,明月高悬如同弯钩。深院之中,孤独地锁住了秋天的清冷。 注释: - 无言独上西楼:独自一人走上高楼,无人相伴,显得更加寂静和孤独。 - 月如钩:明月高悬,形状像一把弯钩,常用来形容夜晚月亮的形状。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深院中只有梧桐树,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寂寞。清秋时节,更增添了一份萧瑟和寂寥。 赏析:
【译文】 新近的忧愁烦恼,毫无缘由。菊花花丛凋零,满地残阳西下。暮鸦归巢,夕阳渐渐落下。浮生短暂,悲歌落泪,开怀畅饮。好是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年年如此美好。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与友人相别后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词以“相见欢”为题,抒发离别后的愁苦心情。 上片起首两句,写景:新近的忧愁烦恼,毫无缘由。菊丛凋零,满地残阳西下。暮鸦归巢,夕阳渐渐落下。这三句写景,将景物描写得十分具体
【解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小令词。上片开头“今番已是春归”一句,是说今年春天已经过去,而“春归”则暗指词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莫相猜”三字,是说别以为他有什么心事,“莫相猜”是虚托之词,实际上作者正想表白自己没有心思去猜忌什么,所以接下去的两句是:看取早梅开了水仙开。“看取”二字,既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水仙盛开的欣羡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爱护之意。“香盈袖”三字
相见欢 炉香冷了金猊。镜台携。不信生来长见,翠眉低。 春梦断。画阑畔。旧情迷。刚是晓鸦啼后,子规啼。 注释: - 炉香冷了金猊:金猊(niē)是一种古代铜铸的香炉,这里用来形容香炉中燃着的香已烧得冷冷的,已经熄灭。 - 镜台携:指带着镜子离开。 - 不信生来长见:不相信自己一生下来就经常看到这样的美景。 - 翠眉低:形容女子眉毛细长而弯曲,像新月一样,常用来描绘美人的眉毛。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哀愁的词。 诗句解释: - 一丝秋入雕梁:秋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雕花的梁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燕双双:双飞的燕子,象征着春天或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 蓦地庭梧已做:突然之间,庭院中的梧桐树已经变得很凉了。 - 楚竹簟:一种用竹子编制的床席,常用于夏天,以保持凉爽。 - 越罗扇:越地出产的丝织品制成的扇子,用来驱散炎热。 - 冥思量
【注释】 相见欢:旧时词调名。又名“秋蕊香”、“思越人”。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两仄韵。上片第一、二句对起,第三、四句对仗。下片亦然。此词上下两阕皆写闺中怨情。 沈:沉 过:经过 佳人:美女 碧云:青白色的云 玉钗:妇女头上的一种首饰 【译文】 风冷冷月儿静静地无声地飘过,经过半夜三更,才说出佳人的音容。 纵然见面,感情还是那么遥远,终究不能实现心愿。仍然像从前那样斜着头拨剔着孤灯
注释: 1. 啼乌搅梦频惊:啼叫的乌鸦在梦中频繁扰人,令人惊醒。 2. 数寒更:数着寒冷的更次。更次是古代夜间的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3. 依约青鸾消息下层城:大概青鸾(传说中能传递书信的神鸟)会将消息传至下面那座城池。青鸾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传递信息的人。 4. 寻无处:寻找不到任何出路。 5. 归无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6. 意难平:内心难以平静。 7.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 译文:满院飞舞着流萤,乱风中摇曳着灯,你暗中沾惹了花,暗地里招惹了草。飘摇如同雨滴,树影斑驳,织成愁绪滋生。我留下影子在小路上,蟋蟀鸣叫着一声声怨恨。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生憎满院流萤”,写女子对流萤产生厌恶感的原因。因为流萤乱飞,像那不速之客,又似她所讨厌的人,所以感到生憎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枕函历历山程”,指诗人在梦中回到了家乡,山道曲折回旋,历历在目。“驿筹更”,指驿站里更夫打更的声音,是诗人听到的梦乡里的声响。“惊觉敲窗疏雨送寒声”,指诗人醒来后发现窗外下着细雨,雨声敲打着窗子,送来了阵阵寒气和清冷的声音。“归期远”,指作者思念的亲人还在外面漂泊
【注释】: 1. 哀弦:悲怆的琴声。 2. 暗魂惊:内心感到恐惧和不安。 3. 分香:古代女子将红豆分成两半,分别赠送给自己心爱的人或亲人,以表示爱情或亲情。 4. 兰更:指在月光下送别的情景。 5. 乌啼:乌鸦的叫声。 6. 笳声断:指战鼓声停止,形容战争结束或和平到来。 7. 厌听:厌烦听。 8. 残更:夜深时,即深夜。 9. 和泪不分明:泪水模糊不清,无法分辨。 【赏析】:
【注释】 水亭:水上的亭子。冻云:凝结在天空中的雪层。骑驴人:指作者自己。吹玉笛:指吹奏玉笛。落瑶砌:形容月影落在精美的青石地面上,犹如瑶砌般晶莹。东风:这里指春天。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亡以后,作者在北方流浪期间。上阕写水亭残雪与月色,表现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下阕写吹玉笛与落梅,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全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相见欢》 归期总是无期。寄相思。只在淡红芍药、白蔷薇。 人如醉。空垂泪。立多时。不觉隔帘凉透、一丝丝。 注释: 归期总是无期:意思是说,我期待的归来之日始终没有到来(归期,指的是回归的日期)。 寄相思:寄托我的思念之情。 只在:只,仅仅; 淡红芍药白蔷薇:淡淡的红色芍药和白花蔷薇,指代春天盛开的花。 人如醉:形容人像喝醉了一样,失去了自我控制。 空垂泪:空流泪,表示内心空虚、悲伤。 立多时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相见欢·赠汪伦》。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娇莺啄响花铃。梦频惊。又是困人时节、近清明。 杨花白。梨花雪。正新晴。睡起春风别院、簸钱声。 注释: - 娇莺:美丽的黄莺。 - 梦频惊:频繁被梦境惊醒。 - 又是:再次。 - 困人时节:让人疲倦的时候。 - 清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阳历4月5日左右。 - 杨花白:指的是杨树的花白色,飘散如雪。 - 梨花雪
相见欢 年时小立苔茵。燕依人。记得柳花如雪,正残春。砧声急。虫声咽。忍教闻。又是梧桐深院,月黄昏。 注释: 1. 年时:每年这个时候。 2. 小立:小心地站立。 3. 苔茵:苔藓覆盖的地面。 4. 燕依人:燕子依恋人。 5. 柳花:柳树的花朵,像雪一般洁白。 6. 正残春:正当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7. 砧声:捣衣时发出的砧石声音。 8. 忍教:怎能忍受。 9. 又是:再次是。 10.
【注释】 淡影:淡淡的阴影。层楼:楼台。下帘钩:放下窗帘,钩住门环。几番:多次。残梦:残缺的梦。五更头:指天快亮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怀人、思乡之情的词作,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深眷恋。 上片开头“梧桐淡影层楼”三句写景。梧桐树的影子在高楼中显得格外清瘦,一阵秋雨过后,那影子似乎变得更加淡薄了。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图,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赏析】: 这是一首闺阁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词中通过描绘一幅落花、夕烟、玉笼鹦鹉等图景,来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和寂寞,以及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落花如梦凄迷”,这里的关键词是“落花”,它代表了词人的春天。而“如梦”则暗示了词人的心境,如同一场梦境。同时,“凄迷”一词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和迷茫。 “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这里的关键词是“夕阳”,它代表着词人的黄昏时分
【注释】 1. 微云一抹遥峰:描述远处山峰上薄薄的云彩。 2. 冷溶溶:形容天气寒冷,感觉像水一样。 3.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描绘清晨时分,作者在画眉毛的情景,这里可能指用红蜡和青绫作为工具。 4. 红蜡泪:比喻眼泪,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而流的泪水。 5. 青绫被:指用来盖被子的青色丝质布料。 6. 水沉浓:形容颜色深沉,像水一样。 7. 黄茅野店:指荒野上的简陋旅店,黄色的茅草代表简陋。 8.
【注释】 今宵,今晚。怯,胆怯、畏缩之意。倚栏干:倚在栏杆上。无端:无缘无故或没有来由。西风:这里指秋天的风。经雨:经过雨水的滋润。太凄寒:非常凄凉寒冷。团圞(lán):团聚在一起。团:聚集,团聚。 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容易欲归难:想回家却很难。 【译文】 今晚胆怯地倚着栏杆,无端的思绪让我感到凄凉,可奈秋风吹过雨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让我感觉非常寒冷。 月亮在何处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沽流不似江流:意思是说,我的愁绪与江河之水一样,无法停歇。 2. 独凝愁:独自地、深深地、深深地感到忧愁。 3. 只是天南地北总悠悠:意思是说,无论我身处何方,无论我在何处,我都深感忧愁,因为我的心在天南地北之间徘徊不定。 4. 风乍起,情何已:意指当我听到风吹过的声音时,我的心情已经难以平复。 5. 且登楼:表示我决定登上高楼去眺望远方。 6. 不尽浮云深树一时秋
注释: 相见欢:一种词牌名。 隔花清漏沉沉:隔着花的清冷的漏声。 又三更:已是三更天了,即深夜11时到1时。 只恐夜寒指冷、罢调笙:只怕手指被寒冷的天气冻得发紫,再也弹不成笙。 庭月满:院子里的月亮已经满盈。 帘慵卷:懒得去卷起窗帘来观赏月光。 雁声声:大雁在远处鸣叫的声音。 知否有人欹枕梦难成:不知谁在倚着枕头睡觉呢?他的梦境难以成真。 赏析: 这首《相见欢》以抒情见长,写闺怨别愁,笔触细腻
诗句释义与赏析: 春愁直上遥山。绣帘间。赢得蛾眉宫样、月儿弯。 - “春愁直上遥山”:春天的忧愁仿佛直冲向遥远的山峰,形容心中的愁绪深远而难以平息。 - “绣帘间”:透过装饰精美的帘子望去,可见室内景象。 - “赢得蛾眉宫样、月儿弯”:这里指的是女子眉毛如蛾般修长,且月光如弯月,暗喻女子容貌美丽。 云和雨,烟和雾,一般般。 - “云和雨”:描述天空中飘浮的云朵和下落的雨滴
相见欢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注释: 1. 深林几处啼鹃:在深深的树林中,有几处杜鹃鸟在啼叫。 2. 梦如烟:梦境如同烟雾一样飘渺。 3. 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一直到梦都难以追寻的地方,情感更加缠绵悱恻。 4. 蝶自舞,莺自语:蝴蝶和黄莺都在欢快地飞舞和鸣叫。 5. 总凄然:总体上显得凄凉而悲伤。 6. 明月空庭
注释: 冱寒:极冷的天气。 斗青霜:与青霜争艳。 墐北户,闭西室:用泥封住窗户。 坐南窗:靠在南面的窗户边。 无数归鸦,落木半林黄:无数的乌鸦从南方飞来,落满了半林的树林变成黄色。 赏析: 《相见欢·小春光》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写词人在小春季节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全词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深沉
【解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作品,是李煜的《相见欢》词。全词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动人,以浅白之语写出了深沉的感情。 “暗尘掩了筝床。”意思是:灰尘遮住了筝床,暗指女子因病卧床不起。 “药烟凉。悄指楼阴转过又斜阳。”意思是:药气渐消,窗外传来阵阵晚风,夕阳已经西下。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病中女子对时令变换的感受。 “新梦断。旧愁乱。漫思量。”意思是:新梦刚醒,旧愁又起,我空自思念
解析: - 诗句解读: - "剪风不断兰薰。袅春云":描述一种持续的、清新的香气,似乎被风吹拂,与春天的云朵相连。 - "听到一声筝雁已销魂":形容筝声悠扬,触动了人的魂魄。筝是一种弦乐器,此处可能指的是筝乐之声。 - "朱阁雨。翠帷语。几黄昏":描述了雨打在朱红色的楼阁上和翠绿色的帷幔中的情景,暗示着黄昏时分。 - "消得缕金衣上落花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如缕金衣物上的落花痕迹。
注释: - 鸳机:形容织物精美,像鸳鸯般细腻。 - 浸秋华:指秋天的花被染得如同浸泡在秋水中一般。 - 泛庭花:泛指庭院中的花朵,泛指的是花的盛开。 - 浅浅月痕灯意:淡淡的月光映照在灯笼上,仿佛是星星点点的痕迹。 - 微波赚:水面上的微风带动水波荡漾。 - 明河犯:明亮的银河划过夜空。 - 客星槎:漂泊不定的星星,如航海中的船只。 - 不信人间无路到仙家:不相信人间有通往仙界的路。 赏析:
【注释】: 潮头:指海边。 笙歌送:泛指送别时所奏的音乐。 留:停留。 一川鱼鸟替人愁:意思是说,只有一江的鱼虫鸟儿为人们排忧解愁。一川:一条大河。 【赏析】: 《相见欢》又名《宴山亭》。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全词通过描写一个渔翁在夜晚收钓筒、收彩云,在明月下莲舟中笙歌声里与恋人分别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抒发了他无可奈何的哀怨之情。 “风声昨夜潮头”。首句点题
【注释】 斜阳一抹余红。别匆匆。料峭罗衾天末起秋风。 卿挥泪。侬该醉。那时重。燕自西飞无奈百劳东。 【赏析】 《相见欢》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上片写离别情景,下片写别后相思。全词以“愁”为主线,将离愁别绪和春愁秋怨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思巧妙,笔力遒劲,情致缠绵。 “斜阳一抹余红”:斜阳映照下,晚霞一片红光,给人以凄美、苍茫之感。 “别匆匆”:分手时匆忙的样子。 “料峭罗衾天末起秋风”
【注释】 堪:忍受。王粲,三国时人,才情出众,但屡不得志。登楼,即登高望远的意思。吴钩,古兵器名。 三分,比喻极小的份量。 终难断,如麻乱。楚骚愁,即楚国屈原的忧愁。 梦里相逢月挂柳梢头,意思是在梦中又遇见了你。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相思怀人之作。全词以“相见欢”为题,意在抒发对情人的深深眷恋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中寓情,情中含景。 上阕首句“不堪王粲登楼”
注释: 楼头嘱咐流红,别匆匆。习惯自己飘零不要恨雨和风。 深杯泪,难成醉,暮云重。又是斜阳西下月亮向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离别的词,通过女子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楼头嘱咐流红,莫匆匆”,这句的意思是在高楼之上,向离去的人嘱托,不要让匆忙的脚步走得太快。 “惯自飘零休恨雨和风”,这句的意思是习惯了独自漂泊,不要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感到遗憾。 “深杯泪,难成醉,暮云重”
【译文】 斜阳照在山楼一枕之上,落帘钩。全仗蕉花栀子做残秋。 寸肠断,歌声乱,不禁愁。牵动谁家心事上眉头。 【注释】 相见欢:词牌名。又名“兰陵美”。双调,六十四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两平韵。 斜阳:夕阳。 枕:枕头。 山楼:高楼。 落帘钩:指落日的余晖映照在窗帘和门环上。 蕉花栀子(zhī zi):一种植物,花白色,有清香。这里指代秋天的景物。 寸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歌声乱:形容歌声悲切
【注释】: 1. 惜花常怕花残。晓妆寒。翠被余香红雨泪阑干。 译文:珍惜花朵,害怕花朵凋谢,早晨起床后,感觉寒冷,用被子裹着身体,闻着被子的清香,眼泪滴在脸上。 2. 高阁上。凝情望。雁初还。天际晴沙秋色小屏山。 译文:站在高高的阁楼上,凝望着天空,看到大雁刚刚回来。远处的天空晴朗而广阔,秋天的色彩覆盖了小屏幕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担忧的情感。诗人珍惜花朵
相见欢: 长河渐落云屏。晓星沈。一枕落花残月酒初醒。 情何限。人不见。恨难任。双配合欢罗带湿罗巾。 注释: ①长河渐落云屏:长河渐渐落下,云彩掩映着屏风。 ②晓星沈:清晨的星星沉入地平线下。 ③罗带湿罗巾:罗带因眼泪湿润而变得湿漉漉。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或爱人深切思念之情的词作。 上片写夜深人静时所见到的景象。“长河渐落”三句描写了一幅幽美的夜景图,以“云屏”和“晓星”作为背景
幽闺月度东窗。掩兰釭。时听猩猩何事吠村庞。 愁难卧,相呼起。步回廊。可奈月华犹照影双双。 注释:在深深的闺房中,明亮的月光从东边的窗户洒进来。我悄悄地把灯熄灭了。这时,我听到猩猩在何处为何而叫,原来是对着村子中的某个人发出的叫声。我心中充满了愁闷和不安,无法入睡,只能起身走动,沿着回廊漫步。可是月亮的光辉仍然照着我的双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闺情的词作。上片写女子夜深不睡,独自倚窗凝望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题,理解内容大意,结合重点词语分析概括作答。“相见欢”是词牌名,此词为双调七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片写雁归而人不见,愁绪满怀。下片写思念之情难断,愁绪难遣。全词抒发了作者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明月高悬,照亮十二层楼,卷起窗帘,听到楼外大雁南归的声音,令人心烦意乱。 注释:相见欢:一种曲调。十二层楼
注释:微风不阻碍庭院里的树木。动,吹拂 只觉碧栏干外晚凉多。只感觉碧栏杆外面夜晚的凉爽更多了。 花阴转,漏声断。夜如何。花间的影子转动,漏壶的水声中断了。 自卷水精帘子看明河。自己掀起水晶般的帘子去看皎洁的银河。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咏人处暑时月夜景色的写景抒情小令。上片写庭柯受秋风的影响而摇动,作者由此联想到秋意之浓烈;下片写月夜花荫中,作者在阑干外看到月光洒满了院落,感到十分惬意和愉快
注释: 1. 落花如梦悠悠:落花如梦,形容落花飘散的景象如同梦境一般,悠扬、飘忽。 2. 逐春流:随着春天的水流而飘动。 3. 无限斜阳淡淡下红楼:斜阳透过淡淡的云彩洒在红色的楼阁上。 4. 江南地,长安事:江南和长安的事情。 5. 莫回头:不要回头,表示要坚定向前的决心。 6. 又是去年时节去年愁:又是去年的季节,又勾起了去年的忧愁。 译文: 落花如梦般飘散,随春水而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诗句的妙处。“井梧瑟瑟微寒”意思是井边梧桐树瑟瑟发抖,秋意微微寒意透心间。这一句是写景,通过“瑟瑟”“微寒”,渲染一种凄凉冷清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入帘间,如此江城秋色不堪看”意思是进入帘子之间,这样江城的秋天景色实在难以忍受。这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象:秋气袭人、令人心凉
【注释】 相见欢:词牌名,又名“乌夜啼”。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有前段三句、后段三句之分,亦有前后片同为五句者。 光阴:时间。 老却:消磨,使……衰老。棋枰:围棋棋盘。 锁江城:封锁江城的门户或关口。 霜砧:指捣衣的杵声。砧,捣衣物的石。 欲堕:形容心力交瘁,好像要掉落下来似的。 星欲小:星星将要隐去,天色快要亮了。 恼乱:搅扰。 不堪:不能承受,受不了。万般情:种种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情感,体会意境,分析技巧。本题要求赏析“相见欢”一词,注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年年地角天涯”:每年来到地角天涯,指与亲人分别后长久不能团聚。“各分飞”,各自离别。“心事除非天外有天知”:只有天上的明月能知道人的心事。 【答案】 相见欢(节选) 相见欢 年年地角天涯。各分飞。心事除非天外有天知。 频起视,夜何其
这首诗是一首词,其内容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斜阳欲下朱楼。荡帘钩。时节落花人病,又悲秋。 - 斜阳欲下:夕阳西下,天色渐晚。 - 朱楼:红色的楼房,这里可能指的是女子的住处。 - 荡帘钩:摇动窗帘,让阳光照进来。 - 时节落花人病:每到这个时节(秋天),落花飘零,人容易生病。 - 又悲秋:又感叹秋天的到来。 2. 佳期断。芳心乱。迸离愁
注释:无缘无故地挑逗着春光。这就像那垂杨柳一样,整天地在红墙上细细地搭拉着。 睡意未足,愁绪不断,恨恨长。宝鸭炉里的香已经燃尽了又重新添上了香。 赏析: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周密的《齐天乐·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此词写闺怨。上片写女子见景生情,下片写女子怀人不寐。全词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哀婉动人
注释: 月色明亮时才把帘钩放下,正凝视着你的身影。突然又想起去年今日与你相会的情事、动起了离别的惆怅。 柳枝刚刚泛绿,船帆匆匆地催行着,恨不能留住你的离去。寂寞的心情如今已经过了一年,锁住了双眉。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上片首二句写女子对丈夫的怀念之情。“月明才上帘钩”写她因思念丈夫而难以成眠,直到月亮升起了,才放下帘钩休息。“凝眸”两句则写妻子在月光下思念丈夫
惺忪雾影迷离。可怜伊。无那春寒消瘦、一分肌。 螺峰意。秋波媚。个侬知。试向卿卿斜掠、鬓丝丝。 注释: 1. 惺忪:形容人醒来后神志不清,精神不振。 2. 雾影:指早晨的薄雾,迷离:朦胧而难以辨认。 3. 可怜伊:怜惜她(我),伊:代词,指对方。 4. 无那:无法承受或忍受。 5. 春寒:春天的寒冷。 6. 消瘦: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而体重减轻。 7. 一分肌:一点点肌肤。 8. 螺峰:指山尖
【注释】 ①匆匆:急忙的样子。又过清明:过了清明节。②黄昏:傍晚。③那处:哪里。④叮咛:再三嘱咐。⑤六朝:指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里泛指旧时繁华的城市。⑥春梦:如梦般地消逝。⑦未醒人:没有醒来的人。⑧别去:离别了。⑨苦:很,极。⑩六朝:指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也泛指过去的繁华城市。 【译文】 又是一年清明节过去了,月儿已黄昏,院里哪还有那绿杨树,满地落花深。分别以后总无计策
注释: ①“相见欢”:词牌名,又名“乌夜啼”。本调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两结句各三句,前后段均以仄韵为主;上片押平声韵,下片押入声韵。 ②“过匆匆”:时光飞逝。匆匆:快速的样子。 ③“人去”:指所思念的人离去。 ④“落花红”:指春天过去,花朵凋谢。落花红:落花颜色红。 ⑤“月如水”:月光如流水般清澈。 ⑥“光千里”:月光照耀大地,光芒万里。 ⑦“翠衾香冷”
【注释】 瘦损:因愁思而消瘦。 颜非故:容颜不如从前。 漫相思:胡乱地思念,无所用心。 只嘱归程莫共雁来迟:只是嘱咐你回家的行程别被大雁赶上了。 【赏析】 《相见欢》,词牌名。又名“秋夜月·玉连环”。双调,五十五字,前片四仄韵、三平韵,后片三仄韵、二平韵。 这首词是作者在送别友人归途中所作的。全词以景起,以情结,写别离之情。 上片首句“秋来瘦损双眉”点明时间、地点以及人物
【注释】 人和:指夫妻恩爱如天地合。瓜州:地名,在今江苏扬州附近。西楼:指楼上的栏杆。相见欢:词调名。别时:离别之时。吴钩:吴地出产的剑。玉丝:用玉装饰的丝带。霜雪:指白霜。 【赏析】 《相见欢》是一首描写男女离别的词。作者借男女离别时的情景,抒写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的心情,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眷恋。这首词以“相见欢”为题,抒发了词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离别时的愁苦。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分析其情感态度,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题的关键词是“黄昏”、“珠帘”、“三叉渡”、“白云尖”,可借助于这些关键字来把握诗句大意及情感。 【答案】 译文:傍晚独自下着珠帘,病恹恹。幸喜眉头常苦梦常甜,三叉渡,三生路。白云尖,惝恍长林斜月、影纤纤。 赏析: ①黄昏独下珠帘:在落日黄昏的时候,独自下着珠帘
【注释】 忒煞:十分、非常。 荼蘼院:荼蘼花,即酴醿(tú lí)花,又名“木槿”。 重门掩:重重的门户都关闭了。 赏析: 此词写春去的匆匆之感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之情。 上片首句起得突兀,以“忒煞”二字点明时序,突出了春天到来之快,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接着三句,由眼前春景生发开去,写红日西坠,暮霭四合,残花凋零,一片萧瑟景象。“怨”字承上启下,把惜春之意融入景物之中,使全词笼罩一层悲凉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