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民谁布上恩宽,一纸除书辍近班。
候骑百城瞻使节,壶浆十里过乡关。
云山缭绕讴吟外,铃阁从容指顾间。
密诏未从疏傅请,追锋行看日边还。
送程给事知越州
介绍
。
《送程给事知越州》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全宋词·卷四》,该作品为作者写给好友的临别赠言。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画面描绘了友人即将离任赴任的情景。通过描述送别的场景、表达对朋友未来的祝福以及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与爱国情怀。
诗歌内容
第一句
“江上别来心更切”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分别时更加深切地思念友人的心情。用“江上”一词引出送别的地点和环境,营造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第二句
“天涯何处是乡关?”
这句话询问朋友身处远方是否感到孤独无依。“天涯”象征着远离家乡与亲人的地方,“何处”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担忧
相关推荐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程给事即将赴任越州(今浙江绍兴)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前两联为送别时所写,后两联为饯别时所写。第一首“远民谁布上恩宽”意思是:远方的百姓们谁能知道皇帝的恩泽多么宽广?“一纸除书辍近班”意思是:一封除书(任命状)让近侍(指程给事)都暂时放下手头工作。第二首“候骑百城瞻使节”意思是:在一百座城市里都能看到前来迎接的骑士。“壶浆十里过乡关”意思是
【解析】 1.题干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赏析的角度是“手法、内容、情感”。2.“晓辞龙尾下青冥”:清晨离开龙尾山时,我站在高高的山巅俯瞰着那无边无际的苍茫大野。3.“持节东南一镇并”,“东南”:这里指江南;“镇”:地方长官;“一镇并”:指程给事担任越州知州,兼领两浙路的地方行政长官。4.“共治蚤分天子寄”“暮来今颂里民声”,意思是说,我们共同治理这个地区,早些年就已受到帝王的信任和重托
诗句“送程给事知越州”出自宋代文学家毕仲衍的作品,该诗的格式严谨,语言流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赴任的深厚感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诗人简介: - 毕仲衍(1040——1082),字夷仲,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典雅清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词原文: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印绶光华将过里,江山潇洒去迎秋
诗句释义: - 四十年来出处同:“出处同”指的是两人曾经在同一个地方工作或学习,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这里的“同”可能还有“相同”、“一致”的意思。四十年来,他们在同一地方,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交情深厚。 - 交情偏见岁寒中: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因为长时间的交往,彼此之间的了解更深,所以对对方有了偏见。这里的“岁寒”象征着时间的考验和生活的艰辛,而“偏见”则可能表示一种深刻的理解或误解。 -
《送程给事知越州》是宋代诗人杜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杜纮,字君章,濮州鄄城人,北宋时期进士出身,曾任大理详断官、夏国母祭奠使等职。 2. 诗词原文: 万里还高汉节风,归来青琐对朝红。一言不为戎人屈,万里能全汉节欢。已有直声留朔漠,更将吟兴入稽山。陛辞天语尤稠密,知得蓬莱几日闲。 3. 词语注释: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还高汉节风”
诗句释义: - "集仙词职琐闱郎":集仙词,一种古代的辞令,这里指代官员的职责。琐闱郎,可能是指负责宫廷内务的小官或侍郎等官职。 - "曾领共工使出疆":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主管洪水。这里可能指的是曾经担任过与水利有关的工作或任务。出疆,意为离开京城到外地任职。 - "万里初还辽海节":辽海,指辽宁省一带。辽海节,可能是指在某个地方担任了一段时期的职务,如州刺史、县令、郡守等。 -
注释: 吴门:指苏州。太湖:指太湖之滨的苏州一带。 风波不到:意指政局平稳,没有战争。 蓬莱郡:即蓬莱县,今属山东。 丽正庐:宋代宫观名,在今浙江杭州西泠桥畔。 阙下旧容:指朝廷旧臣。乘驷马:指高官显贵。 江头急趁鲙鲈鱼:意为要急着赶到长江边去吃鲈鱼,因为此时正是鲈鱼上市的季节。 都门送客:指诗人为友人送别到长安城门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朋友程给事的。首句“公住吴门枕太湖”
诗句释义 1 紫绂黄金太守章:这句话意味着程给事(即程颢,字伯开始)被授予了象征尊贵的紫色官服和黄金的印信,表明他被任命为太守。"章"在这里指的是官职的象征或标志。 2. 旌旗遥指五云乡:这里的“旌旗”象征着权力和威严,而“五云”通常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程颢即将到任的越州(在今浙江省)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3. 若耶溪上朝风快:若耶溪是浙江绍兴的一条名江,流经绍兴市的西郊
【注释】 名藩:指名城大郡。从古:自古以来。任惟良:任用贤人。况复深严琐闼郎:更何况,你又是深严的官宦之家。夕拜:早晚朝拜。仙殿笔:皇帝的笔。仙殿:皇帝的寝宫。昼归:白天归来。会稽章:会稽郡的印章。微之富:白居易的诗作丰富。杯酒应嗤贺监狂: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轻快,李白也喜欢饮酒作诗,所以这里的“杯”应该指酒杯,而“嗤贺监”就是讥笑贺知章的狂放不羁的酒德。惠政相承
【诗句】 蜀道新持使节优,南昌更命按诸侯。 江山秀入行台晓,风月吟余泽国秋。 宽弛茶租吴俗富,兴骊渠利晋人讴。 送将莫讶迟留处,浩穰敲喧讼牒稠。 【译文】 蜀道新持使节身份显贵,南昌更任命为诸侯之令。 江山秀丽映照行台晓色,清风明月伴随着秋天来临。 放宽茶税让吴地民风富裕,兴修水利让晋人歌颂其德。 送别将领不要惊讶停留的地方,讼案繁多吵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冰颜:清冷的面色。黑发:乌黑的头发。未应衰:不应该衰老。巨舰高旌:指威武雄壮的军队。琐闼(suǒtà)领藩:指代封地或封邑。承嘏(gǔ)去:接受福分而去。绣衣过郡:穿上华丽的官服,经过郡县。买臣归:比喻功成归乡。湖山胜迹:美丽的山水风景。吟毫健:形容文采敏捷。风月良辰:美好的时光。金榜:科举考试的榜名,喻指功名。弟兄:兄弟。同舍长:同学中的长者。老年相别:年老时分离。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诗句释义】: 1. 清班经岁侍凝旒,宠寄稽山第一州。 - “清班”: 指的是朝廷的清正班次。 - “凝旒”: 指皇帝端坐未动时垂目视地的样态。 - “宠寄”: 表示皇帝对某人的信任与重用。 - “稽山”: 地名,此处指代越州。 - “第一州”: 形容越州地位重要、地位崇高。 2. 琐闼风规丹扆侧,蓬莱烟霭碧江头。 - “琐闼”: 指小门,这里可能指朝中的内门或小门。 - “风规”:
送程给事知越州 晓色光华去玉京,画船新指会稽行。 地严琐闼通班贵,道出吴门过里荣。 亭惹春云兰渚静,波涵秋月鉴湖清。 吏师诗匠高当世,卧镇何妨咏太平。 注释: 晓色光华去玉京:早上的景色明亮如光,如同从玉京(即天上)来的一般。 画船新指会稽行:用画船来指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地严琐闼通班贵:地方上严格而保守,但与朝廷官员同列。 道出吴门过里荣:经过吴门时,路过了家乡。 亭惹春云兰渚静
【注释】 “乞麾占得山川胜”,意思是:我请求的官职,占据了山水的美景。“金纽新提左顾龟”,意思是:新官上任,左手拿着印信,右臂挂着印章。“苍阙斗龙辞日下”,意思是:朝霞中的宫殿如同一只龙在云中飞腾。“红旌引骑照江湄”,意思是:红旗飘扬,骑马人的身影出现在江边。“剡溪月午何妨醉”,意思是:月亮已经高悬了,何不借酒消愁呢?“曲水春馀好赋诗”,意思是:春天的余晖洒满曲水,正是吟诗的好时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抒情方式等进行分析。 “出疆直欲请长缨”,意思是说出了边塞,我只是想请求一把长缨。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也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忠心。 “绝域皆知郑众名”,意思是说到了边疆,大家都知道郑众的名字。这一句是说诗人的名声已经传遍了边疆。 “拥节初闻归禁闼”,意思是说手握符节刚听说要回到朝廷
诗句翻译:越绝江东第一州,邦人相庆得贤侯。已知和气先春到,伫听欢谣混海流。 赏析: - 诗意解读: - “越绝江东第一州”:此句直接点明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强调了该地区在江东地区的领先地位和其重要性。 - “邦人相庆得贤侯”:表达了当地官员和百姓对于新上任的官员的欢迎和庆祝,突出了官员带来的积极变化和期待。 - “已知和气先春到”:暗示了新任官员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和平与和谐的氛围
注释: 鹿轓龙节上恩华,衣绣先归士论嘉。 琐闼暂虚元老席,蓬莱还属侍臣家。 旌旗天上浮文鹢,鼓角江头拥将牙。 东越又新南越治,到时歌咏已喧哗。 这首诗是送程给事知越州,表达了诗人对程给事的敬意和祝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程给事的敬意和祝愿。诗的开头两句“鹿轓龙节上恩华,衣绣先归士论嘉”描绘了程给事的尊贵地位和荣誉。接下来的两句“琐闼暂虚元老席
【注释】 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江左:长江以北,今江苏、安徽一带,古称江南。四官:指中书省的四个官职(吏、户、兵、刑)。“江左”句:意思是说江左地区的人才都经过精心选拔。爱:爱惜;怀:思念。率:全。在民:为民造福。使者:指皇帝派来的使臣。丹凤诏: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太宗以《尚书》为经,《论语》、《尔雅》为纬,命魏徵等编撰《五经正义》,颁行天下。后因以“丹凤”代称《五经正义》。朱轮
诗句解释: 1. 送程给事知越州:送给程某(可能是一个官职)的诗歌,主题是关于他即将被派往越州(今浙江绍兴)担任知州。 2. 会稽太守垂金鱼: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的太守官服上挂着金鱼,这是一种象征地位的装饰品。 3. 玉杯宴客离京都:在玉杯中宴请客人,准备离开繁华的京城。 4. 曾骑天马出沙漠:曾经骑乘天马奔驰在沙漠之中。 5. 万里行冰渡河朔:行走在万里之外,渡过了寒冷的河川。 6.
【解析】 此诗为送人赴越州所作。全诗四句,第一二句写史君临行时的情景;第三四句写史君到任后的景象。首两句以“急桨”“画鹢”写史君之去之快,以“惊”“喜”写史君在途之人之心情。三四句写史君到任后的景象,写他治事有方,百姓安居乐业,自然风物也因他的治理而更显美好。最后两句用“吟咏”“珠玑”写史君政绩之著,意在表达诗人对史君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史君受诏出黄门,急桨翩翩如飞鸟;天上鹓鸾惊动暂别
【注释】 立就金城漳海边——指在漳州边陲建立的城池。 从来经制祇茫然——自古以来,朝廷对边疆的管辖都是一片茫然。 一千里候无宵警——整个千里之地,夜间没有任何警报。 十万人家自晏眠——千万人家都安然入睡了。 异城早闻回阵马——在远方听到军队胜利的消息。 将军从此罢楼船——从此将军可以结束在海上巡游。 功成事往翻然去——功成业就后,可以毅然离去了。 用舍如公信可贤——像您这样用人不疑、任人唯贤
这首诗是贺知章的《送程给事知越州》。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1. 贺老溪山久寂寥,辍从青琐去班条。 - 注释:贺知章用“贺老溪山”来表达他对家乡景色的怀念,而“久寂寥”则表达了他长时间无法归乡的孤独感。这里的“班条”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官服颜色,也暗喻了程给事即将离开朝廷的情境。 2. 楼台爽气来蓬岛,鼓角新声压海潮。 - 注释:诗中的“楼台爽气”形容的是程给事离开朝廷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述了诗人为程给事知越州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稽山鉴水正宜秋,笑领铜符下鹢舟。 注释:稽山和鉴水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秋天正是旅游的好时节。程给事(程翼知)即将担任越州的职务,诗人在送别时笑着说要领取铜符,准备坐船出发了。 2. 青琐夕郎传故事,鸿都仙客足风流。 注释:青琐是指皇宫的门,夕郎可能是程给事的名字。诗中说程给事将会传播过去的故事
送程给事知越州 浙东歌舞望旌麾,远泛樵风羽綄飞。 译文:浙江东边的歌舞在期待你的到来,你就像那遥远的樵夫的歌声飘荡在空中。 注释:浙东:浙江省以东。 鉴赏:诗人用“望”字写出了对程给事的殷切期望。浙东地区歌舞升平,人们盼望着程给事到任后能够带来欢乐。 2.论撰内通仙殿籍,拜兴初别夕郎闱。 译文:撰写文章可以进入仙境,拜官时是在傍晚时分。 注释:论撰:撰写文章。仙殿:仙境中的宫殿。 鉴赏
送程给事知越州 朱方藩牧寄非轻,故辍中朝近侍行。 黼帐暂违簪笔对,锦衣初喜遇家荣。 前临使宅千山秀,俯视堤封一水横。 第恐急贤严召节,不容选胜遍江城。 注释: 1. 朱方藩牧寄非轻:在朱方这个地方担任藩王之职,寄望并不轻松。 2. 故辍中朝近侍行:因此,不得不辞去朝廷中的职务,作为藩王近臣前往。 3. 黼帐暂违簪笔对:暂时离开华丽的官帐,与笔墨相对。 4. 锦衣初喜遇家荣:初次穿上锦绣的衣服
【注释】 飞诏:皇帝的韶书。平明:早晨。走玉珂(kē):步行,以玉珂为步声,形容走得很快。夕郎:指程某,晚辈之称。持节:持朝廷颁发的符节。越山阿:在越州的山间。南国:这里指南方地区。莼(cun)鲈(16ū):两种水生植物。助醉歌:助兴而唱的歌。西风:秋风。部氓:百姓。番禺今得长城利:现在获得长城的利益。推此:凭借这个。求功曲突多:寻求功绩。曲突:改变烟囱的形状,使空气流通,比喻改进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和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文行学曾颜”是说程师孟的学问像孔子、颜回那样好。“曾颜”指孔子、颜渊。“才名孰可攀”意思是说自己的才华名声可以和孔子、颜回相比吗?“孰可攀”,谁可比得上。“仁风清郡国,和气满江山”两句的意思是:仁政之风使郡国清正,和平之气充满山河
【注释】 ①风力号:狂风。号强,猛烈的样子。 ②三朝:指唐高宗、武则天、中宗李显三代皇帝在任时。寄荣:寄托荣耀。 ③千骑长:指代地方官吏,千骑长为一州之长。 ④五羊城:广州的别称。 ⑤仙殿:指帝王宫殿。 ⑥山阴:今浙江绍兴。父老:年高有识之士。 ⑦蓬莱:本指仙境,这里指代越州。登望:登高远望。 ⑧太守擅诗名:诗人擅长诗作,因而被推为太守。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友人赴任越州的临行赠言
【注释】1.曾乘:曾经。2.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3.北阙:北门,即宫城北面的门。4.领新命:接受新的使命。5.西山:指豫章郡西面的西山。6.县弩:县官所辖的弓。7.乡月:农历每月十五日。8.却顾:回头望。9.区区者:那些微不足道的人。 【赏析】《送程给事知越州》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以送行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到任的祝贺及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高远
诗句原文:《送程给事知越州》 原诗如下:岭表骚然避贼锋,番禺当此每从容。 故知封豕非无意,自是金城不可攻。 海峤百年欣受赐,承明三接正酬庸。 山阴岂足劳公久,能活千人尚有封。 注释解释: - 岭表:泛指岭南地区,因岭南一带多山而被称为“岭”。 - 骚然:形容非常紧急的样子。 - 番禺:古代地名,今广东广州市。这里特指南越,古时称为番禺,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而得名。 - 从容:不慌不忙
送程给事知越州 出藩宠进白云司,台扎仍欣得告归。 苏子佩虎钮,腰龟緺,列城旗鼓随高牙。 兰亭一水近馆娃,乃今衣绣先过家。秋风从此生蒹葭,舟五百里行荷花。 西陵渡口晓㟏谺,飞楼想到期及瓜。恩先甘雨满菑畬,讼逐笔止庭不哗。 秦山千仞高无加,昼望蓬莱挹仙霞。鉴湖万顷淼无涯,夜看牛斗乘星槎。 平林摘笋崖撷茶,酒胾泉美而鱼嘉。醒吟醉墨斗天葩,此乐未可岁月赊。 译文:
【诗词】:送程给事知越州 伏节要符惯远游,再朝金陛付牙筹。 君王难识奇才晚,御史章言旧治优。 三峡路长收使旆,九江波迥改行舟。 不须重赋西山好,归侍宸游十二楼。 【注释】:伏节要符:指臣子忠诚于朝廷,遵守节操。 远游:指远离家乡,在外为官。 再朝:再次入朝。 金陛:指皇帝的宫殿台阶,这里借指帝王。 牙筹:指朝廷中的重要官职,这里指朝廷大臣。 君王:指皇帝。 难识:难以识别。 旧治:指过去的治理。
送程给事知越州 大旆高牙不为荣,锦衣过乡无可喜。 长安久客厌尘土,得见青山与流水。 高帆大楫驾吴艘,直指东南不留止。 昔人莼鲈有高兴,乍到江国真快耳。 蓬莱危阁切苍霞,湖面百顷秋光里。 野凫江鸥点白烟,红蕖蓼花照清泚。 星辰影动落檐前,鼓角声雄来地底。 越国强大今尚富,海陆百货填井里。 我公才高出人头,人所为难公则易。 暂辞青琐拥朱轓,饱得闲暇穷胜地。 高情洒落白云中,日从宾筵二三子。
【注释】:吴越国,五代十国时钱氏所建,今浙江、江苏等省一带。得公旌旗先入吴,愿从此去为公吏,指你的军队在吴地取得胜利后,我愿做你的属吏。旌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这里指军队。 【赏析】:此诗是送人去任越州知州的。首联“得公旌旗先入吴”,言其先遣军队入吴越;“愿从此去为公吏”,愿从军前去当属吏,以助越州平定吴越。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及自己愿意为其效劳之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帝恩耆德帅江东,铜虎分符锡我公。” 这句诗的意思是皇帝赐予我的恩惠,让我在江东担任一个重要职务。这里的“帝恩”指皇帝的恩惠,“耆德”是指有德行的人。"铜虎"是古代的一种印章,象征着权力和地位。"锡我公"则表示皇帝赐给我官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即将担任的重要职务的期待。 第二句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给事才名不记春,又麾双旆越江滨。 - 注释:给事,官职名称。才名,指的是一个人的名声和才能。不记春,意味着不受时间的限制,始终如一。麾,古代的一种指挥工具,此处指挥动。双旆,是指两边飘扬的旗帜,这里比喻为两个官位。越江滨,指的是越州(今浙江绍兴)的江边。 - 译文:给事的才华和名声,不受岁月更迭的影响,就像两杆随风飘扬的旗帜,一直高悬在越州的江畔。 -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它描绘了程给事前往越州知州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程给事的祝福和对其成就的期待。 朝闻剑外夙行辀(chōu),夕喜江西改命优。 已有才名喧北省,又宣风化入南州。 一城民吏迎前牧,满眼山川是旧游。 君富机筹足馀暇,清吟不负物华楼。 注释: - 朝闻剑外夙行辀(chōu):早晨听说在剑门关以北已经出发了。夙行,早上出发。辀,马车上的横木。 - 已有才名喧北省,又宣风化入南州
注释: 鸾台:指翰林院,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倦直:指翰林学士因厌倦朝廷事务而辞官归隐。 鱼浦: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北边。 翠微: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的青山。 阁老:这里指翰林院大学士。 使君:这里指知越州的官员。 江海:泛指朝廷。 青琐:即门楼,古代宫门上的横木,雕刻成青色的花纹。 丘园:指隐居的地方。 锦衣:指华美的衣裳。 浩南望:形容视野开阔,向南远眺。 蓬莱阁:传说中的仙境
送程给事知越州 我曾在淮上送君行,前日郎官此日卿。 一道清风新使节,万家和气旧民情。 西山药味迎秋熟,同浦波光照物明。 佳景多才雅相值,高吟应未负平生。 注释: 1. 我曾:指我曾经在淮上送过君行(程),这里指的是送程给事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情景。 2. 前日:指程在任时的日子,即“郎官”。 3. 新使节:程给事被任命为新职,即将开始他的职责。 4. 万家和气旧民情:形容程给事到任后
【注释】 澄江渺渺:指长江水清澈。豫章楼: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因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题豫章观楼》诗而得名。双旌:指朝廷颁发的两种不同规格的仪仗旗帜。曾:曾经。五马:指古代皇帝所乘之车,车上插有五色华美的彩旗。北上:指皇帝出行。万艘:指船只众多。蜚栗:指大雁。清阴:喻为官清廉。埋剑:比喻隐逸。将磨异气:即将磨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求得公闲且行乐:希望皇上您能够抽出空闲时间,让我们好好地游玩一番。公闲
送程给事知越州 三吴冠盖并驱驰,名德如公亦已稀。 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 光华昼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鹢飞。 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只为脍鲈肥。 注释: - 三吴:泛指浙江一带。 - 冠盖:指官员的服饰,这里用来代表官员。 - 胥口:一个地名,这里代指一个官员的名字。 - 沈珠:沉在水底的珍珠,这里用来形容唐朝相国(宰相)的官位。 - 唐相事:指唐代宰相的事情。 - 会稽:古地名
注释: 1. 公应夙世作词臣,文采飘飘入眼新。 - “公应”指的是诗人自己,“夙世”意为过去的生活,“词臣”是古代文人的雅称,这里指诗人在官场上的身份。 2. 画烛排空滕阁夜,红旌照海越台春。 - “画烛排空”比喻灯光辉煌,照亮了整个空间。“滕阁”是杭州的一个古楼,“红旌”是指旗帜,“越台”是越州城的一座楼阁。 3. 新篇锦绣盈南国,旧德鹓鸿缀北辰。 - “新篇锦绣”形容诗文华丽多彩
诗句:东过钱江第一州,郡城高爽五云浮。 译文:向东经过钱塘江的时候,越州是第一座城池,郡城的地势高而清爽,天空中有五颜六色的云彩飘浮。 注释:本诗描绘了诗人对越州的第一印象,展现了越州的山川之美和城市之景。"东过钱江第一州"指的是诗人经过钱塘江时,发现越州是第一座城池。"郡城高爽五云浮"则形容越州的地势高峻,空气清新,天空中的云彩五彩斑斓。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
【注释】 1. 政事纵横绝世才,文章侍从冠邹枚:指程给事在朝廷中处理政事时才能出众,文章写得好,受到邹、枚等大臣的推崇。 2. 南州节制金城固,东省深严琐闼开:南州是南宋的都城临安,程给事在这里掌管地方事务时,有如金城一般坚固,而朝中的政事则由东省负责,显得非常严肃。 3. 笑别道山探禹穴,暂辞玉案下蓬莱:程给事要离开家乡去上任了,他笑着告别家乡的山川,到禹穴去探寻古人的故事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写出诗句,再写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分析关键词的意思、诗句的意思以及全诗的意境,最后进行赏析。 “宠命光辉出九重”意思是:皇帝恩宠的命令光辉灿烂,出自九天之上。“宠命”,是皇帝的恩惠;“光辉”,指荣耀显赫。“夕郎”,即李旦,唐代太子;“未央宫”,汉皇宫名,这里指唐宫中
【诗句释义】 雍容:庄重自得的样子;青琐:古代宫门上的青色花纹,这里指宫廷;七郡:泛指地方行政区域,这里泛指地方行政长官。 秘府内分龙节贵:皇宫里分配给官员的龙形玉符象征贵重,这里指朝廷给予官员的尊贵待遇;故乡朝看锦衣新:回到故乡,可以看到穿着华丽衣服的新皇帝;湖山动色迎诗老:诗人被山水所感动而赋诗,使得景色也为之动容。 牛酒均欢慰路人:牛酒都是宴请百姓的佳肴,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百姓的关怀
诗句释义与赏析如下: 送程给事知越州 东过钱江第一州,郡城高爽五云浮。 会稽山碧人多秀,贺监湖清月正秋。 偃息乡邦如志意,慰安雅俗自风流。 朝廷贤旧方图任,只恐蓬莱得暂留。 注释 1. 东过钱江第一州:钱塘是杭州的古称,这里指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指的是从西向东方向移动。 2. 郡城高爽五云浮:形容越州城市地势高峻,云雾缭绕的景象。“高爽”表示清新、洁净。 3. 会稽山碧人多秀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程给事前往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青门聊起濯缨歌:青门是指京城长安城西面的北门,濯缨歌是一种古代的歌曲,表达的是清廉自守的情操。 昼绣经从鬓已皤:昼绣是指白天的刺绣,这里用来比喻程给事在朝中的职位已经很高了。鬓已皤则表示他的年岁已经很大了。 越俗易谙缘地近:越俗是指越国的地方风俗,这里指程给事因为离京城很近而容易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
【诗句解读】 - 三朝藩屏宠光频:三朝藩屏,表示在国家中担任重要官职;宠光频,表示受到皇帝的宠爱频繁。 - 四纪清名动搢绅:四纪,表示四年;清名,表示名声清白;动搢绅,表示影响广泛。 - 肯效怀章惊邸吏:肯效,表示愿意效仿;怀章,表示有才华;惊邸吏,表示让王府的官员感到惊讶。 - 独能持节屈戎人:独能,表示能够坚持原则;持节,表示持守节操;屈戎人,表示委屈自己来安抚敌人。 - 千岩秀气归华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全诗如下: 共登龙榜早翱翔,青琐黄扉佐有唐。 金印隔江开督府,月娥环席劝飞觞。 皋夔勋鼎先三事,杭越诗筒第一章。 不比当年元与白,锦衣易地镇仙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注释 1. 共登龙榜:指的是科举考试中成功,成为状元、榜眼、探花。 2. 青琐黄扉:指皇宫的门,青色的是内宫门,黄色的是外宫门。 3. 金印:指皇帝赐予官员的印章,代表官职和权力。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诗的首联写程给事得虎符还乡,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颔联点明程给事的身份地位和归家的心情;颈联则描绘程给事归途所见之景及心情变化;尾联则以程给事的行乐行为来抒发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 送程给事知越州 朔南万里使车驰,忽得山阴虎节归。 华省班联青琐贵,故乡心逐白云飞。 江风双桨催红旆,海日层楼倚翠微。 郡事逍遥吟醉里,老年行乐更光辉。 注释: - 朔南万里使车驰(朔,北方
【解析】 题干所给的“赏析”是本题的限定性信息,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首送别诗,然后分析其写作背景和思想情感。 【答案】 (1)钱塘:今浙江杭州。第一州:古以州为县,称第一州为最。会稽郡城:指会稽山。 (2)贺监湖:指贺若海,会稽人。“湖清”二句:贺若海为越中名士,有才学。他任余姚令时,于中秋夜月色明朗之时,邀请同乡好友饮酒赋诗,吟咏西湖美景及家乡风物
【译文】 昨夜诏书下达,太清县除书下达。程知事被任命为越州刺史,他手持双旌,千里迢迢上任。 朱轓重出守漠符,越王邸中怀章昼锦荣。 青琐窗下传夕拜,红莲幕下得时英。 稽山寻胜穷幽窈,禹穴采书极粹精。 贺老清虚陶内景,微之惠爱浃舆情。 舍人早促还朝计,旦暮追锋柄宰衡。 【注释】 1.除书:皇帝的命令。 2.麾:古时候指军队或官军所持的长柄指挥刀。此处代指官职。 3.漠符:指张翰(字孟弘)。 4.朱轓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程给事到越州任职时,表达了对程给事的敬意和祝福。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遍历侯藩治绩高,瀛州琐闼奉思褒。 - "遍历侯藩":指程给事曾经遍历各地的藩镇,治理地方有很高的政绩。 - "瀛州琐闼":瀛州(今河北唐山)是古代的一个郡,这里指的是程给事曾经担任过这个郡的长官。琐闼是古代宫禁中的门,这里比喻程给事在官场上的职位。 - "奉思褒"
【注释】玉籍:指科举考试的名册。殊科:不同科目。徊翔:徘徊,游历。藩翰:指地方官吏。五羊:广州别称。功尤著:功劳卓著。百越:泛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健节:指有才能的人。清吟:高雅的吟咏。壶浆:用酒水、食物等招待客人。虎邱:在今江苏苏州西南,风景优美。 【赏析】这首诗写送别程给事到知越州,是送别诗中的名篇。诗人对程给事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能建功立业。全诗风格清新,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逐句翻译,最后分析其表达作用。 ①“喧喧”是说锣鼓声音震天动地,“逐迅流”是指随江水急流而下,形容军情紧急;“旌旗明灭”,指在风浪中摇摆不定,“拥行舟”,是说船队随波起伏。②“三吴”泛指南方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地方,这里指江南地区,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作镇”是说担任一方的长官(刺史),“侯藩重”,指地位重要;“一道”,一国
【注释】 鸣橹:划船时摇动船桨的声音。鸣,形容声音响亮。 承明:宫名,在今长安城东南,汉、魏时为禁中朝会之地,唐代亦为禁中朝会之所。 过里:经过此地。 萧洒:潇洒自如。 香销:指香炉中的香已尽,比喻人死去。 琐闼:小门。 蓬莱:山名,在今山东烟台市东,因传说中有蓬菜仙岛而得名。 鉴湖:湖名,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 淹留:久留。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诗
送程给事知越州 北虏分庭正,东藩得郡优。 兼曹抛玉殿,重阁指蓬邱。 节制连江海,封疆直斗牛。 地虽邻故里,人始识元侯。 合浦珠还日,长河虎渡秋。 溪山归胜览,风月入冥搜。 使旆天边去,楼船鉴里游。 茶枪香泛泛,竹箭绿修修。 乐苑花犹卉,兰亭水尚流。 千寻经石篑,八月看潮头。 萧寺逢支遁,山阴忆子猷。 昔贤尝纵乐,太守好销忧。 倒载何妨作,扁舟未可谋。 朝纲须急治,民瘼俟全瘳。 青琐从虚位
【注释】 孔戣:唐朝诗人,字君实。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职。给事:官名。知越州:刺史的别称。番禺:今广州市南。严助:西汉人,任齐相时,曾说:“我出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命有所不受则不臣也。”终年厌直庐:指严助晚年辞官归隐。欲解尘缨临曲水,忽惊计吏拜高车:指孔戣将要离开京城去越州上任时,忽然听到有官员来迎接他,让他坐上马车,这是古代的礼仪。行归天上参鹓侣,暂向江边驻隼旟:意思是孔戣要像鸾凤那样高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程给事知越州期间,作者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早年交契最绸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和程给事在年轻时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相互之间充满了默契和信任。 2. 【垂老江城为少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年纪大了,所以在临走的时候留下了一些遗憾。 3. 【濒海新城筑金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在海滨修建了一个新城市
【注释】 五羊:广州古称,因城在珠江上五个山岗汇合处而得名。 黄扉:皇帝的宫门。 天边:指皇宫之外。 锦衣:华美的官服。 熊轼:以黑漆涂饰的车轴。 颁条:指颁布法令。 期年:《尚书·尧典》有“期三百年”之说,故用此语表示时间之短促。 朝觐:古代官员朝见君主,参见“朝参”。 严宸:对君主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是送程给事知越州之作。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表达了自己为国为民而尽心竭力
注释: 夕郎,即李夕郎。 暮入曾批敕,仙殿晨趋罢染毫。 琐窗暮入曾批敕,仙殿晨趋罢染毫。 琐窗,指李旦的住所。 拂拭吕虔刀,指李旦要清除自己的污点,重新得到皇帝的信任。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写的是诗人李旦对友人程给事知越州赴任的临别赠言。全诗以“别”字为核心,从饯别的场合、饯别的人物、饯别的时间、饯别的地点和饯别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描写。语言平实流畅,感情真挚深厚,充满了惜别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三朝风迹号名臣”,意思是:你三朝的政绩,在百姓中口碑相传,被尊称为名臣。三朝,指从入仕以来三年的时间。风迹,指政绩和名声。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全诗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既要联系上下文,又要借助有关注解或工具书来理解词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揣摩、推测出该词的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分析诗中景物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以及这些景物和人物有什么特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对景物和人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概括。本题中,首联“威名尝使虏人惊,杖节还朝欲请缨”写的是诗人曾奉命出使金国,威震敌人,但未得朝廷重用,归途思报国之心。颔联“三绝文章留丽正,一麾江海去承明”写在京城的翰林院任职多年
【注释】 才:才能;新命:新被任命的官职;漕挽:水运和挽船的人;蠲:免除;路:指陆路;祖帐:饯行宴席;奏课:政绩报告;居上等:位列高官;耸:惊动。 【赏析】 《送程给事知越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之情,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之意。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吴地江水,久经战乱,士气凋敝。 “比见高牙拥诏回”,指程给事在越州任上,曾受诏命讨伐叛军。 共喜识兵侔汉相,果闻持节过燕台:共喜的是程给事有像汉代名将一样善于用兵的才干,果闻程给事持节出使过燕台。 驰驱中礼戎心服,顾眄生威虏使猜:他驰驱于军中,对部下十分尊重;程给事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充满了威严,使得敌人对他产生了敬畏心理。 所惜圣朝恩好重,未容儒将尽馀才:只遗憾朝廷的恩德深厚
【注释】 轓:古代的一种车。徽音:美好的声誉。文:指有才学的士人。东省:指尚书省。“南夷”: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粤人心”:即广东、广西一带的人民。钱塘:今浙江杭州。得守:得以任事。“谁慰”:能安慰、宽慰的人是谁呢? 【赏析】 《送程给事知越州》,此诗是诗人在饯别程给事时所写的赠诗。程给事,名不详,当为诗人的朋友或熟人。《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沈佺期的《送李给事使安西》;而《全唐诗》所收沈佺期诗
【赏析】 程孟昌,字子美,号雪溪,宋末元初人。这首诗是作者送给朋友程孟昌的,希望他能在越州(今浙江宁波)做官,能为百姓造福。诗中对程孟昌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凤凰巢一样受到尊敬,像青云一样有高远的才识,像书惠化一样为民造福,像风骚一样引领时代潮流。他希望程孟昌能治理广粤新城,让幽燕旧节旄臣服于他的威名之下。最后他期待程孟昌能在蓬莱山顶建立台楼,俯瞰东海。 【译文】 你接任的官职如凤凰之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紫泥封诏下天关,青锁俄虚侍从班。 - 紫泥封诏:皇帝用紫色泥土封好的诏书。诏书是国家的重要文件,通常由皇帝亲自签署和封印。 - 天关:指皇宫的正门,象征朝廷的最高权力。 - 青锁:古代官员的官服有青色的锁,这里指代官员的身份。 - 侍从班:指的是朝廷的侍从官员,通常负责陪伴皇帝左右。 2. 朝袖暂怀新印绶,绣衣荣过旧家山。 -
【注】《越中四绝》:一送程使君,二送钱使君,三送张使君,四送徐使君。 仙山际云霓,名藩独会稽。 蓬莱山虽小,星宿却低垂。 旌旗临郡城,楼台瞰北齐。 地广秦望岭,民丰若耶溪。 教化多余事,吟诗厌旧题。 只恐严召速,荣渡浙江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程给事作的赠别诗。全诗以“送”字为线索,先写景,再抒怀,最后点出题旨。首句写仙境之高远和名藩之尊贵。“仙境际云霓”,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与云霓相接
这首诗是诗人送友人程给事知越州之作。首联“雅留威爱在南昌,又拜新恩指旧棠”,意思是说,我在这里受到你的礼遇,你对我也很关照。又因你是新任的知越州,所以特地前来拜会。“雅留”和“又拜”是两个关键词语,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敬重。 颔联“一节帝颁严使旆,十州人喜拥壶浆”,意思是说,皇帝下诏任命你为知越州,百姓们都来迎接你。这里的“壶浆”一词,既形容了百姓们的热情,也表现了他们对程给事的敬仰之情。
《送程给事知越州》 承明厌直怀乡日,适得当年严助州。 况是北归持节倦,喜闻东去典城优。 长江风月消残暑,故国莼鲈近早秋。 遥想下车民讼简,不妨乘兴剡溪游。 注释: 1. 承明:官署名,为东汉末年曹操设置的官署,掌管尚书令事务,后改为曹魏的秘书监。2. 厌直:厌倦仕途。3. 当年:指当年(即严光)任豫章郡太守时,在南昌县(今属江西)隐居钓鱼。4. 持节:古时使臣所持之节,以符节为主。5. 东去
【注释】 华宗:指唐玄宗皇帝。晚贵派:指开元、天宝年间以杨贵妃为首的贵族集团。别圃:指杨贵妃的东宫花园,后改名“集芳园”。留诗叙旧娱:在别殿赋诗作乐。导水:引水灌溉。摧宦者:打击宦官。尊君:尊重君主。单于: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尊称。日疏:日间。宾閤:指杨贵妃的寝宫。容谈麈(zhù ):“麈”是动物名,毛可以做成拂尘。秋过家山好鲙鲈(kuài 1ǔ):秋天回到家乡吃鲈鱼。宸眷:天子恩宠。许来:希望他来
【注释】 才:才能 无地展经纶:没有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干 白首归来:指年老还被任用 持节气凌沙漠使:有气节,不畏艰险,像古代的使者一样在沙漠中奔波 怀章荣动会稽人:心怀才华,感动了会稽(绍兴)人 平湖翠岫:平湖水面上的青山 一箸莼:一根莼菜(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指莼菜汤) 南海疲民:南方的老百姓 回首:回头 颂年椿:歌颂皇帝长寿 【译文】 我没有什么才能,回来后身在万里之外。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送程给事知越州》逐句释义,并结合注释分析诗句大意。然后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最后进行赏析。 第一句:夕郎——指诗人。清贯——清高有志气。籍殊材——指有特殊的才能。曾宠南州刺史回——曾经被恩宠,做过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的太守。 第二句:通职——担任官位。更联群玉府——再担任玉玺的传递官员
【诗句释义】 1. 参天楼阁翠回环,暂拥旌旄笑解颜。 注释:参天的楼阁,绿色的树木环绕。暂时拥有的军旗,让我欢笑。 2. 久想高怀厌车马,更缘吟兴属江山。 注释:我长久以来渴望着高尚的胸怀,厌倦了车马。更因为我的吟诗兴趣而向往江山。 3. 清时独往逍遥地,美政能成指顾间。 注释:在清廉的时代中独自前行,自由自在。美好政治能够立即实现,就像手指头就能指向一样。 4. 行恐便膺宣室召,都人期见捧书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所给注释和提示,分析判断诗句的意思。“会稽”是地名,指浙江绍兴。“内史”是官名,指宰相。“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他帮助勾践灭掉吴国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而归隐江湖;任公指任安,汉时人。“藩垣”,古代宫墙,借指京城。“鼎鼐”,指宰相。“蓬岛”,指蓬莱山,传说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诗翁”,即诗人。 【答案】 译文:
【注释】: 1. 标置才谋:指程给事的才谋。 2. 黄扉玉殿:指皇帝的内宫,即朝廷。 3. 皂盖朱幡:形容使者出行时所用的车驾和仪仗。 4. 缥缈:形容楼台等景物高远、隐约、飘忽不定。 5. 湖看秋月:指程给事到浙江越州后,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秋夜月景。 6. 清樽:指美酒。 【译文】:程给事才华出众,受到重用,拜恩新领浙江东道。黄扉玉殿官仪贵,皂盖朱幡使节雄。耕织富饶青嶂里,楼台缥缈翠云中
这首诗是元稹为他的同僚、朋友程给事写的文章,描述了他在越州任职的情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元稹唐朝辅相材,全家曾住小蓬莱:元稹是唐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的家庭也曾住过小蓬莱这个地方。小蓬莱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位于今天的山东省烟台市。 2. 公今得请为藩去,事异当时谪宦来:公现在得到了一个去边远地区的职位,与过去被贬到边远地方不同。 3. 雅意未应亡魏阙,归心且喜过苏台
【解析】 此诗写程给事赴越州任的途中。首联“龙节颁新命,鸾台辍侍臣”,是说他受命为新的知越州的官员,离开朝廷去任职了(“龙节”指皇帝的符节)。“诏开都督府,寄重老成人”,是说皇帝下令打开都督府,把重任寄托给你,你年纪已大,应该担当重任(“都督府”是唐代的一种高级官署,掌管兵权和行政事务)。颔联“四纪文章伯,三朝富贵身”,是说你在文学方面很有成就,在政治经济上也很富有(“文章伯”是古代对有学问
注释: 邦人偏喜使君回:百姓们特别喜欢您回来。 隔岁腰金护漕来:去年您在外地做官,今年又回到故乡。 梓里万□青锁闼:我的家乡有美丽的山水景色。 偃蕃聊寄小蓬莱:暂且在这里借住,就像在蓬莱仙境一般。 中和已乐宣风职:我已经完成了朝廷赋予的职责。 平易还施报政才:我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施展自己的才干。 休论引年祈退尚:不要谈论自己年纪大了,应该退休了。 即图旧德陟公台:立即提升你的官职
【注释】 鸾台:唐中书省。给事:官名,侍奉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领东藩:指代越州(今属浙江绍兴)。青琐闼:指宫门。锦衣船:华丽的船只。高才治郡廷中服:指有才能的人治理越州,受到朝廷的器重。秀句:杰出的诗句。动色:使风景为之变色。烟岚迎马待新篇:指诗人骑马出访,越国湖山景色优美,仿佛在迎接他的到来,盼望他留下新的诗篇。 【译文】 鸾台给事郎,身居东方边陲,画鼓和朱旗在浚川县飘扬。
诗句:万室罗纨千舸蓬,绕山楼榭满溪风。 译文:在这座越州城中,到处都是华丽的楼阁和美丽的景色,仿佛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美丽的氛围之中。 赏析: 1. 诗人通过描绘越州的美景,表达了对程给事的敬意和祝福。他赞美了越州的繁华和美丽,也祝愿程给事能够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2.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越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越州的独特魅力。同时
送程给事知越州 菟符优寄宠清贤,邸吏相惊印绂鲜。 方面几称良太守,名区今作小神仙。夏王古穴幽藏怪,贺监明湖冷浸天。为语钱塘二千石,诗筒频发渡江船。 注释:菟符(tú fū)是古代官员的佩饰,用来表示身份和地位;“清贤”指清廉贤能。这里形容程给事(程文海)受到皇恩,地位提升得很快。邸吏(dǐ lì)指的是门官或府吏。这里形容他们看到程给事的职位升得快,都感到惊讶。“方面”指地方长官
【注释】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遗爱:留下恩德。五马:指代皇帝的车驾。五马行于道路,表示皇帝巡游四方,故有“五马”之称。瘴海头:泛指南方边地。橐(tuó):盛食物和财物的竹筒。青琐直:指入京为官。怀章:怀藏文章,即指文章才华。姚馀:指越人姚兴。姚兴是后秦国主,在吴县建立东晋王朝。人物传吴远、山川向剡幽:指诗人自注:“余旧作《送姚给事知越州》诗。” 【译文】 你被朝廷派往越州任知州
【注释】 1. 知越州:任越州刺史。 2. 又领州麾:又兼任越州都督。麾,古代的一种兵权和仪仗。 3. 肝胆:比喻忠诚。异班行:不同等级的人。 4. 患销:忧虑消除。 5. 南海城:指越州城。 6. 气压:使……感到压抑。 7. 造膝:靠近膝边。华褒:春秋时晋国大夫士文子,字华父,谥为成,孔子称赞他“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黼黻
诗句如下: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译文如下: 早晨回到船中鸣响着橹划向东流去,人从朝廷中走向越州城。 注释: - 朝回:早晨回来。 - 鸣橹:击鼓声。 - 东流:向东流动的水。 - 人自承明:从朝廷中来。 - 承明:皇宫前朝的正殿名。 - 向:到……为止。 - 越州:今浙江绍兴,古称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早晨返回朝廷并前往越州的场景
注释: 1. 鉴湖蓬阁南州冠 - 鉴湖的蓬阁位于南方,被誉为“南州冠”。蓬阁指的是水上的楼台,这里比喻为高官。 2. 诏辍真仙去总临 - 皇帝下令让真仙(这里指程给事)前去越州担任知州。真仙是指神仙般的人,在这里指程给事。 3. 江上儿童争跨竹 - 江上的儿童们争相骑着竹子过河。 4. 日边鸳鹭惜分襟 - 在太阳的旁边,鸾鸟和鹭鸶都舍不得分开。 5. 气凌沙漠冰霜凛 - 气焰直逼沙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赏析诗句要从内容、语言、手法等角度分析作答。此题要求赏析“百越江山初作主,五湖图史未生尘”两句诗的含义及作用。“百越江山初作主”,意思是说百越的山河大地刚被自己主宰;“五湖图史未生尘”,意思是说五湖的地图和历史书册还没有被尘土所玷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百越的江山刚刚被自己主宰,而五湖图史还没有被玷污。这里诗人借写自己刚到越州时百废待兴的局面
【注释】 越水:指浙江。云脚乱:云雾缭绕,迷离不清。越山:指会稽山。巉(chán):险峻。居者暇裕无毁谗:居住在这里的百姓悠闲自在,没有诽谤谗言。藩捍;保卫国土。青琐:指翰林院的门户。芝泥缄:用香木做成的封缄。七闽、南海:指福建和广东。劫大利:夺取巨大利益。伟望:伟大抱负。压俗山之岩:压住世俗的高耸入云的山峰。锦衣:华美的官服。耀闾里:使家乡光彩夺目。绶章:官印和印章。曳虹縿:拖着彩色的大带子
【诗词解析】 首联写程给事去知越州,皇帝赏赐他出使汉关的符节。“夕郎”,指朝中显贵;“赤墀”,指宫廷内廷的台阶,这里借指朝廷。 颔联说:在江国正赶上吃鲈鱼的时候,你的故乡里闾已经先着了锦衣回来了。 颈联写诗人欣赏贺监湖边赏月和醉登上秦王瓮畔山的情景。贺监是东晋人,善弹琴,有高才,常为友人作乐。 尾联写万壑千岩常常映入眼底,而诗人的心情应该十分高兴的,因为他的诗情很喜讼庭清闲。 【赏析】
青琐:指门禁。 初辞:刚离开。佩守符:持符节守卫。 过家衣锦耀乡闾(jī):回家时穿着锦绣衣服,炫耀家乡。 丹心:忠诚的心。忽厌:忽然厌倦。承明直:在翰林院供职。 白首:老年。刊丽正书:编撰《丽正书》的史官。 真吏隐:真正的官吏隐退。半空楼阁:高高的楼阁在半空中。信仙居:像神仙居住的地方。 若耶:山名。老叟:老者。嗟:叹息。应向江头待隼旟(shǔyú):该在江边等待大雁。隼旟(shǔyú):大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此诗作于元至元三年(1266),当时作者任翰林直学士。程给事即程钜夫,知越州即担任越州(今浙江绍兴)行政长官。 ①“越山岝㟯凌苍穹”,岝㟯:山峦重叠的样子。凌:高出。苍穹:天空。 译文:越山高耸入云,巍峨壮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分外雄伟。 ②“北山独秀夸卧龙”,卧龙:指诸葛亮。比喻杰出的人才。 译文:北山秀丽,堪比卧龙。 ③“集贤学士辞青琐”,集贤学士
垂髫骑竹戏江滨,束发区区走路尘。 忆别稽山无去梦,乐闻鉴水欲归人。 注释:垂髫,指儿童,形容年轻,也指儿童的发髻;垂髫骑竹,指童年时在江边骑马嬉戏的场景。束发,古代成年男子将头发盘成发髻,这里指的是程给事成年后的样子。区区,形容年纪小,地位低微。走路尘,比喻人生道路艰难曲折。 忆别稽山无去梦,乐闻鉴水欲归人。 注释:稽山,指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稽山无去梦,意思是回忆过去与程给事离别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诗句解释: 1. 过乡昼锦剖符雄 - “过乡昼锦”指的是经过家乡时被朝廷授予官职,“昼锦”则指白天展示锦绣,比喻官职显赫。“剖符雄”表示拥有权力和荣耀。 2. 海上蓬莱第一宫 - “海上蓬莱”是神话中的仙山,这里代指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第一宫”形容越州的宫殿或地位之高。 3. 自古胜游矜物外 -
【注释】 青琐:古代宫门上画有青色的图案,故称青琐。 除书:任命诏书。 籯(zhì)旧学:指程知事在仙殿中学习。 玉帐:指程知事在军营中指挥。 阁上云山:指程知事在朝廷上的官职。 军中鼓角:指程知事在军中指挥。 珠玑:指程知事的才能。 瓦砾:指程知事的遭遇。 【赏析】 《送程给事知越州》是一首送别诗。此诗首联写程知事受朝廷重用而外任越州;颔联写程知事离开仙殿、入朝为官、出使边塞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东渡吴江景气清,拂云楼阁会稽城。 乍辞青琐双旌拥,重驾朱轓驷马迎。 应笑买臣夸郡邸,还同严助厌承明。 茂林修竹山阴地,何日陪公载酒行。 注释与赏析: 1. 东渡吴江景气清: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 2. 拂云楼阁会稽城:这句描述了诗人所到达的地方——会稽城,以及那里美丽的楼阁。 3. 乍辞青琐双旌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解答时一般要从主题(思想内容)、意境(景物的描写)、修辞(修饰手法)等角度分析作答。解答时,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注意要抓住重点词分析概括。此诗前四句写送程知越州的情景,“剸繁从古籍才良”“一麾偃息专方面,千骑雍容过故乡”表现了诗人对程知越州的赞许和鼓励;后四句写程知越州归来时受到朝野人士的热烈欢迎
送程给事知越州 前岁虎符才罢府,此时龙节复行台。 江湖远地虽劳力,大紫中楹正择才。 召伯甘棠歌旧治,并州竹马喜重来。 莫将华发嗟寒素,会见青云道路开。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程给事的,表达了对他即将担任越州刺史的祝贺之情。诗中既赞扬了程给事的才能和政绩,也寄托了自己对他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豪情壮志。 赏析: 首联“前岁虎符才罢府,此时龙节复行台。”意为:去年刚辞去了太守的职位
【注释】 浩然:高远的样子。行思:出行时的思念。脱尘埃:摆脱世俗的尘垢。画鹢(yì):指代船,鹢为水鸟,古人以鹢为舟,故称。横堤:横在江边的堤坝上。雁阵催:大雁南飞,排成“人”字形,犹如雁阵。申伯:春秋时申国君主,封于南郑,后迁至荆州。次公:指诸葛亮的字孔明。颍川:地名,即今河南省禹州市。鉴湖: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魏阙(kuò):古代天子宫殿的门楼,借指朝廷。丹心:忠诚的心。勋业:功绩。馀事耳
诗句: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翻译: 早晨回家乘坐船只划破江水东流去,你从朝廷中归来来到了越州。 注释: - 朝回:早晨回家。 - 鸣橹:划船声。 - 东流:向东流去。 - 人自承明:自己从朝廷(皇帝居住的地方)归来。 - 向:到……去。 - 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毕仲衍的作品,通过描绘程给事(即程颐,曾任越州刺史)归途中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