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
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
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介绍
这是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注解
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
复恐:又恐怕;
行人:指捎信的人;
临发:将出发;
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赏析
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张戒《岁寒堂诗活》: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思深而语精。
明末清初·王夫之《薑斋诗话》:七绝之盛境,盛唐诸臣于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
唐·韩愈《醉赠张秘书》:称张籍诗风「古淡」。
唐·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
相关推荐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秋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洛阳城中:指的是王建所在的城市,这里指洛阳。 - 见秋风:在洛阳城里看到秋天的气息。 - 欲作家书:作者想要写信表达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 - 意万重:意味着情感复杂,难以用言语表达。 第二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复恐匆匆说不尽:担心匆匆忙忙地写不完要说的话。
秋思 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 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 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 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注释: - 身病时亦危:身体有病的时候也感到生命岌岌可危。 - 逢秋多恸哭:每到秋天就会因为悲伤而哭泣。 - 风波一摇荡:就像波涛一样,动荡不安。 - 天地几翻覆:大地与天空似乎都要颠倒。 - 孤萤出荒池:孤独的萤火虫出现在荒凉的水塘里。 - 落叶穿破屋:秋天的落叶穿过破败的房屋。 -
【解析】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两句,写秋日的景色。夕阳映照下的天边云彩比火烧得还要红,晴朗的天空比蓝色的还显得明净。这两句是说秋天的傍晚,天空中那一轮红日正缓缓落下,余光映照在天边,把远处的群山、树林都染成了一片火红色,那天空的蓝色也更加明亮,更加鲜艳。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两句,写秋日的天空,比喻生动形象。天空中的云朵就像各种野兽的形状。而那弯弯的新月像一张张大弓,高高地挂在高空
秋思 病眠夜少梦, 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 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 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 又过三十二。 注释与赏析: 1.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 注释: 因为生病而难以入睡,夜里几乎没有做梦。秋天里,我独自一人站立,思绪纷乱。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由于身体不适和环境的影响,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和精神的集中。在秋季这个容易让人产生忧郁情绪的季节,诗人更显孤独与沉思
【注释】 那知:怎知道;芳岁:美好的年华。腐草:腐烂的草。翻飞作萤火:比喻化为萤火虫的光点。 【赏析】 这首诗写秋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美好年华消逝的惋惜之情。诗的前两句“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意思是说,不知道美好年华已经过去;只看着寒风吹落了叶子。后两句“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吾”指自己,“腐草”指腐烂的草堆,“翻飞作萤火”,比喻化为萤火虫的光点。意思是说,还不如腐烂的草堆
秋思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注释: 1.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 “春阳如昨日”:春天的阳光就像昨天一样,温暖而明媚。 - “碧树鸣黄鹂”:翠绿的树上传来黄鹂的叫声,清脆悦耳。 2.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 “芜然蕙草暮”:茂盛的蕙草在日暮时分显得有些凌乱。 - “飒尔凉风吹”:一阵凉爽的风拂过
秋室浩烟雾,风柳怨寒蜩。 注释:秋天的室内弥漫着烟雾,风吹着柳树让人感到怨恨寒蝉的叫声。 赏析: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室内弥漫着烟雾,秋风中摇曳着柳树,而寒蝉的鸣叫则似乎在诉说着秋日的萧瑟。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机杼夜声切,蕙兰芳意消。 注释:织布机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而蕙兰的香气却在慢慢消散。 赏析:这里的“机杼”指的是织布机
注释: 秋风吹过天地显得特别萧瑟凄凉,山间景色何等的空旷渺远。 看着天空中星斗的位置,不禁感慨时间的流逝,依然在用岁寒来比喻。 赏析: 此诗写秋景和感时之情,意境高远,含蓄蕴藉。首句“天地太萧索”写秋天的萧瑟景象,“山河何渺茫”则写秋天山野的空旷渺远。次句“不堪星斗柄”,点出诗人的感怀所在,即对年老体衰的无奈与悲叹。后二句以“犹把岁寒量”作结。“犹”字有“仍然”之意,“把”字是介词
秋思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注释: 碧嶂:绿色的山崖,常指山间的青翠树木。 猿啼夜:猿在夜晚的叫声。 新秋:秋天刚过。 雨霁:雨停了。 谁人:谁。 爱:喜爱、欣赏。 明月:明亮的月光。 露坐:坐在露天的地方。 洞庭(dongting):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赏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
【注释】 楚客: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自称“屈子”。悲:悲伤。皇皇:忧思的样子。时无无事人:没有不劳心的人。时、无事:指时机。命与身异:命运和身体不一样。良时:美好的时光。回掌:手一挥。故事:旧事,往事。蹉跎:失意、消磨时光。凝冽:寒冷。坚冰:指冬天里的冰封河面,也比喻严峻的考验或困难。华发:花白的头发。感此:感慨此事。惜壮年:珍惜年轻时代。为贵:有价值。我生:我的一生。荣途:仕途。难自致
秋思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注释: - 热去解:指炎热的天气过去后,开始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瓢萧:形容树叶飘零、萧瑟的样子,此处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 半时:一半时间。 - 微雨池塘:在微微细雨中看到池塘的景象。 - 好风襟袖:形容秋风拂动衣襟和袖子的感觉。 - 枕凉闲且欹:因为枕头很凉
秋思 琪树西风枕簟秋,楚云湘水忆同游。 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注释: - 琪树:指桂花树。西风:秋风。枕簟(zhuì diàn)秋:秋天的竹席和枕头。 - 楚云:指长江中游的云彩,也代指长江。湘水:即潇水,发源于湖南省。 - 忆同游:回忆起过去一起游玩的情景。 - 高歌:大声唱歌。一曲:一次。掩:遮住。明镜:明亮的镜子。 - 昨日少年:过去的自己。白头:头发变白,比喻年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秋思》。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首联“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杨柳依依,秋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然而这宁静的景象却无法掩盖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孤独。这里的“秋思”既指秋天带来的愁绪,也暗指对家乡的思念。诗人在楚地耕种,但秋天到来时,他的心情却如同收割后的田地一样空旷。 颔联“归心病起切,败叶夜来多
注释:洛阳城里看见秋风,想要写一封书信,但心中充满了归乡的思念。 忽然担心说不完,行人即将出发又打开了信封。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思乡诗,通过秋风、归书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以秋风为引子,引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第二句“欲作归书意万重”,诗人想要写一封书信,但心中却充满了千丝万缕的思乡之情。第三句“忽恐匆匆说不尽”
秋思 寒蛩鸣不定,郭外水云幽。 南浦雁来日,北窗人卧秋。 病身多在远,生计少于愁。 薄暮西风急,清砧响未休。 注释: 寒蛩:秋天里叫唤不停的蟋蟀。 郭外:城郭之外,指郊外。 水云:水面上飘浮的云。 南浦:南方水边。 北窗:北方的窗户,这里指室内的窗户。 病身:有病的身体。 多:常常、经常。 生计:谋生的手段或方式。 薄暮西风急:傍晚时分,西风吹得很急。 清砧:清亮的砧声
秋思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释 1. 利欲驱人万火牛:形容人们被利益的欲望驱使,如同万头火牛一般,无法自拔。 2. 江湖浪迹一沙鸥:比喻自己像一只在江湖中漂泊的沙鸥,没有固定的归宿。 3. 日长似岁闲方觉:意思是日子过得很慢,就像一年一样,只有在闲暇的时候才觉得时间流逝很快。
注释: 滴尽池荷无奈雨,吹翻井叶可怜风。 池塘里的荷叶被雨水打湿了,井边的树叶被风吹得摇摇晃晃。 溪毛山骨犹无恙,尚有芦花对蓼红。 溪边的茅草和山中的骨骼仍然安然无恙,还有芦花和蓼红花在相互辉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心情。首句“滴尽池荷无奈雨”,以雨滴打湿池塘荷叶为画面,表现出秋雨的连绵和无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伤感。第二句“吹翻井叶可怜风”,以秋风吹落井边树叶为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苍崖高处云蒙蒙,云气深中有碧鸿。”描绘了秋高气爽的山崖景象,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里的“碧鸿”指的是大雁,它们在高空中飞翔,给秋天增添了一丝生机。 次句“万里青霄飞径度,依然又掠西风去。”描绘了大雁在空中翱翔的情景,它们穿越万里蓝天,越过高山,掠过西风,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这里暗示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万蠢惧寒皆向蛰,千岩凉风舞黄叶。 译文:万物因惧怕寒冷都进入冬眠,千山万岭间凉风轻拂着黄叶翩翩起舞。 注释:万蠢指万物;惧寒是指害怕寒冷;蛰是冬眠的意思;千岩表示很多山;凉风形容风很凉爽;舞黄叶描绘出一幅秋风吹落树叶的景象。 赏析:此句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万物在寒冷中进入冬眠状态,而大自然中的风和黄叶则显得格外活跃
诗句释义如下: 一叶江头枫叶丹,秋容惨淡客悲酸。 秋风中江边枫树的叶子呈现出深红色,但秋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悲伤和凄凉。 蛩声雨后长门怨,雁影风前行路难。 夜晚,蟋蟀的鸣叫声似乎在诉说着长门宫(汉代宫殿名)的幽怨,而大雁的飞行轨迹似乎预示着旅途的艰难。 无处著愁嫌地窄,有时舒眺见天宽。 我常常因为无法找到可以安放忧愁的地方而感到焦虑,但有时当我放开眼界望向天空时,却能感到心胸开阔。 赏析:
注释:一曲玉连琐,十分金屈卮。 故新相代谢,底用为秋悲。 解释:一曲优美的乐曲,一杯酒中倒映出的美丽景象。旧的事物不断出现,旧的政权被推翻,新的王朝又建立起来,这又何必去为秋天的凋零而感到悲伤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更迭、王朝兴衰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认识。诗中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融入简洁的诗句中,使得整首诗既富有哲理性
注释: 柳岸的风条突然变得衰老,橘林中的露叶仍然散发着清香。 我家的门面对秋日的景色,人们行走十里却只能看到夕阳斜照。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感受。"柳岸风条顿老,橘林露叶犹香",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柳树的枝叶被风吹得枯萎凋敝,橘子树林中露水滋润的叶子依然散发出阵阵清香。这种对比使得秋天的景象更加生动、鲜明。 "门对一天秋色,人行十里斜阳",这两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在秋季的感受
秋思 在世身如客,馀年老一洲。 荒村寒信早,黄叶晚风秋。 水净见孤影,天空生远愁。 杰然霜下菊,佳色满林丘。 注释: - "在世身如客":指在这个世界上的我就像是一个过客。 - "馀年老一洲":表示剩下的岁月像一片小岛一样孤单。 - "荒村寒信早":描述一个荒废的村庄中,寒风吹来的早秋消息。 - "黄叶晚风秋":描绘深秋时节,黄叶飘落的景象和凉爽的秋风。 - "水净见孤影":当水面清澈时
【译文】 秋风中,我在鱼复城边看到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白发的游子,心中充满了依依不舍的情思。 远游他乡,旧友渐少,晚岁人生乐趣稀少。 夜幕降临,古关传来敲梆声,月光斜照着深巷中的捣衣女。 官闲无事,又经常请假养病,药鼎中药汁微明,我卧于门掩之处。 注释: 1. 秋思:秋天的思念之情。 2. 鱼复城边逢雁飞:在鱼复城边看到大雁飞过。鱼复城是唐代诗人杜甫曾居住和创作的地方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烈日炎天欲不禁” - 注释:炎热的太阳似乎无法阻挡。 译文:炽热的阳光似乎无法被阻挡。 2. “喜逢秋色到园林” - 注释:“喜逢”表示非常高兴,“秋色”即秋天的颜色或气息,“园林”指公园或花园。 译文:很高兴地遇到了秋天的色彩和气息。 3. “云阴映日初萧瑟” - 注释:云层遮挡了太阳,天空显得有些阴暗。 译文:乌云遮住了太阳,天空显得有些昏暗、不明朗。 4.
秋思 黄落梧桐覆井床,莎根日夜泣寒螀。 老生窥镜鬓成雪,俊鹘掣韝天欲霜。 破虏谁持白羽扇,从军曾拥绿沈枪。 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祁连古战场。 注释: - 黄落:指树叶变黄落下。 - 井床:井旁的台阶或石床。 - 莎根:指草茎。 - 老生:年长者。 - 窥镜:照镜子。 - 鬓成雪:形容头发白得像雪一样。 - 俊鹘:指鹰。 - 掣韝:拉住缰绳。 - 破虏:击败敌寇。 - 白羽扇:白色的羽扇。 -
秋来情味更堪论,身寄城南五亩园。 委辔看山无铁獭,拾樵煎茗有青猿。 陂塘夜雨添新涨,原野烟芜减旧痕。 岂是平生少亲友,略无人肯访孤村。 译文: 秋天到来,情感的滋味更加浓烈,我身在城南那五亩大的园子里。 放下马缰,看着山上没有铁爪的猴子,拾起柴火煮茶时有青色的猿猴相伴。 夜晚暴雨过后,池塘的水涨得更急;原野上草木被雨水冲得稀疏。 难道是因为平时少交朋友,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来访我这个孤单的村庄吗?
秋思 一径苔侵四壁空,北窗支枕听秋钟。 故人去后登楼怯,白发多来览镜慵。 狂忆射麋穷楚泽,闲思钓雪泛吴松。 相如病渴年来剧,酿酒倾家畏不供。 注释: 1. "一径":指小路或小道。"苔侵":长满了苔藓。"四壁":四周的墙壁。"空":荒凉。 2. "支枕":靠在枕头上。"秋钟":秋日的钟声。 3. "故人":老朋友。"去后":离去之后。"登楼怯":因思念而害怕登上高楼。 4. "狂忆"
【解析】 本诗为作者自题《秋思》七绝。“秋思”是题目,也是全诗的主旨。“叹头颅”,感叹自己年已四十,空负壮志,人生苦短;“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表明自己虽有老病之身,但心仍不减当年豪情,仍然想有所作为;“风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表现了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虽已年老体衰却依旧乐观旷达的情怀;“信步出门湖万顷,季鹰不用忆莼鲈”
秋思 诗人本自易悲伤,何况身更忧患场。 乌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 江南江北堠双只,灯暗灯明更短长。 安得平生会心侣,一尊相属送年光。 释义: 秋思:秋天的思念之情。 1. 诗人本自易悲伤,何况身更忧患场。 注释:诗人本来就容易感到悲伤,更何况自己现在正处在一个充满困扰和忧虑的环境中。 2. 乌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 注释:乌鸦在秋天搭建了一座桥梁,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秋气动天地,恍然情未穷。 关键词解释: - 秋气:秋天的气息,通常指天气转凉。 - 动天地:形容秋季的气候特征或影响范围非常广,能影响到天地万物。 - 恍然情未穷:意指心情或感受未能完全消散或表达出来,给人一种深远和复杂的感觉。 - 无语:没有言语可以表达内心的感受。 译文 秋风扫过,触动了整个天地,仿佛情感还未有尽。 故园里应该已经飘落了叶子,而昨夜又刮起了西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是要求考生鉴赏诗句,赏析诗句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解答时首先指出本诗的写作背景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逐句分析诗句的意思,最后点明作者的表达技巧。 【答案】 译文:暑气退尽,凉意渐生,我身体感觉很好。卷起帘子倾听雨声,感慨时光流逝。西风吹过梧桐叶儿,庭院前的白鹤花已经开尽了。 注释:
秋思 故人陈迹生蛛网,古殿苔深叠绿缯。 檐雨晚秋鸣槁叶,窗风深夜触孤灯。 注释: 1. 故人:老朋友。 2. 陈迹:指故人的足迹或遗迹。 3. 蛛网:蜘蛛织成的网。 4. 古殿:旧时的庙堂。 5. 苔深:青苔长得很厚。 6. 叠绿缯:绿色的丝绸。 7. 檐雨:檐上滴下的雨。 8. 秋:秋天的别称。 9. 枯叶:落叶。 10. 窗风:窗外吹来的风。 11. 孤灯:孤独的灯火,这里指油灯、蜡烛等。
《秋思》 日落碧山暮,阴风生白蘋。 飞响散高梧,水石光粼粼。 海草未凋绿,胡马嘶咸秦。 萧飒两华鬓,十年吹战尘。 注释: - 日落碧山暮:太阳落山,天色渐暗,碧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美丽。 - 阴风生白蘋:阴沉的风从水面吹来,带动水面的浮萍。 - 飞响散高梧:风吹过高高的梧桐树,发出清脆的声音,像是鸟儿的歌唱。 - 水石光粼粼:清澈的水流和石头反射出光芒,形成一片闪亮的景象。 - 海草未凋绿
诗句释义: 1. 梧桐在井上,蟋蟀在床下。 - 注释: “井上”指的是井边,“床下”指的是床上。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一种在井边享受清凉,另一种在床下受热—来表达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2. 物情有与无,节候不相假。 - 注释: “物情有与无”指的是事物的存在与否,而“节候不相假”则表达了时间的变化是自然规律,不可人为改变。 - 赏析:
诗句释义 1 秋色已彊半:秋天的颜色已经过了一半,意味着时间已进入深秋。 2. 秋光才较清:秋天的光线变得较为清晰。 3. 卷帘为月地:打开窗帘,仿佛是月光下的地面。 4. 入户得潮声:门一开就能听到海潮的声音。 5. 萤度催儿课:萤火虫飞舞,好像是在催促孩子们学习。 6. 蛩吟觉妇惊:蟋蟀的叫声让妇女感到惊恐。 7. 起看河汉畔,星象湿晶莹:起床后望向银河边,看到星星闪烁着湿润的光芒。
秋思 凉飙动秋思,中夜一长叹。 月回西南隅,澹若霜华乱。 清甘吸露井,起坐待晨盥。 毋为事安眠,急景不可玩。 午阴日以薄,坠叶黄且枯。 绕舍足榆柳,鸣条眼中疏。 芸芸悴方荣,发白不再青。 所以姑射子,骑龙出苍冥。 残炎如老健,虽壮宁复久。 新凉若涓流,已快执热手。 萧然发朝暮,羽扇一刍狗。 移夺定谁尤,论功亦何有。 饥蝉得清风,向夕声更急。 林间鸣络纬,长伴幽蛩泣。 青灯对青编,秋气已复然。
【赏析】 这首诗是张耒晚年在汴京时所作。诗中写诗人因思乡之苦,而欲归故乡的心情,以及归乡后的所感。全诗以“秋”为题,但并没有直接描写秋天景色,而是从诗人的主观感受出发,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天容凝碧换秋容”,是说天空的颜色像凝固的碧玉一样,换上了秋天的颜色。这一句通过颜色的改变,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 第二句“残暑泠然一洗空”,意思是说夏天的炎热已经消失,只剩下清凉
【注释】 1. 椎牛作社:用公牛祭社神。新篘:新酿的美酒。篘,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陇头:即陇上,在陕西、甘肃一带的黄土高原。 2. 木落:树叶凋落。鸡犬:家禽家畜,泛指农家动物。 3. 无功可佩水苍玉:意思是说没有功劳不能佩带水苍玉。 4. 卒岁:一年到头,终了一年。 5. 楚伧(chèn):楚国,这里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古代属楚国。 6. 屈宋:屈原和宋玉。屈宋都是战国末期楚国著名的辞赋家。
秋夜,诗人独处柴门,牛羊已久,四周的蟋蟀发出凄厉的叫声,让人无法忍受。夜晚,天空中星星点点,斗柄仿佛被人托举,银河中的风浪向西南倾斜。 诗人感慨山川遥远,没有人与自己一同欣赏这轮明月。他感叹自己的德行得不到认可,只能采薇蕨于江之南。秋风寒冷,薇蕨已经老了,味道苦涩。江道险难,不知道先生吃什么。 诗人曾经窥探道路而见到先生,俯身甘井以解渴。天地赋予了他生命,先生厚爱他的德行。水波无津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大意、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要求是逐句翻译,并给出必要的注释。翻译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关键词,如本题的“子”、“兮”等虚词,“予马”“其化”“余心”“而三叹其一和”等专有名词及典故。翻译完成后,再对照诗文中的原句检查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明确,是否符合语境。 【答案】 译文
注释: 幽兰受新霜,孤雁叫落月。 幽兰被新霜所侵袭,孤雁在月亮中啼叫。 沈忧何由平,永夕不可彻。 沉重的忧愁何时能平息,漫漫长夜无法度过。 将琴鼓忆怜,声急弦屡绝。 弹奏古琴以寄托哀思,琴音急促而弦屡次断折。 芳华日益远,香泽物已歇。 花的青春渐行渐远,香气和芬芳已经消逝。 秋风吹石门,思君还复诀。 秋风阵阵吹过石门,我思念你却不得不再次离别。 谁云无生忍,识此悠悠别。 谁说我们没有忍耐
【赏析】 这首诗是写秋日庭院的。首句写清晨,次句写黄昏,三句承首句写庭前落叶,四句承次句写秋风萧瑟,全诗从早到晚,由景入情,渲染了深秋景色,抒发作者的伤春惜时之情。 【注释】 晓:早晨。扫:打扫。寒阶:冷清的台阶。净:整洁。又:再。添:增加。秋色:指秋天的景色,也可指秋天的色彩。庭前:院子里。容:容纳、包含。不尽:形容多。随风:随风飘散。萧飒:风吹草木的声音。过:通过,穿过。疏帘:薄纱窗帘。
注释: 1. 秋入郊墟早,霜高宇宙宽。 - 秋天来临,田野上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人们早早的就离开了田地,前往郊外,开始了新的生活。 - “霜高宇宙宽”形容天空中弥漫着寒冷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2. 头风思檄手,髀肉怯征鞍。 - 因为长时间的行军和战斗,头部经常遭受风寒,因此思念那些能指挥士兵、挥舞战旗的人。 - 身体过于肥胖,走路时总是感到困难,甚至害怕骑马征战。 3. 俯伛非吾事
【注释】 落叶:指秋天的黄叶。残点雨:指秋雨打在树上和地上,树叶上落下的雨滴。 窥:偷看。不眠人:指因思念而睡不着的人。 秋清:秋天的景色清新。无谁领:没有人能够理解或赏识。 并作:一起。诗愁:因忧愁而产生的诗歌。 鬓新:指头发白了。 赏析: 《秋思》一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秋天里因思念远方的情人而失眠的情景。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风”、“落叶”、“雨”、“月亮”等,都富有象征意义
注释: 秋思:秋天的思绪。 雨过山城日又西,西风一阵木犀开。 秋日的雨后,山城的夕阳又向西落;西风吹过,木犀花盛开。 莫将心事凭秋雁,恐带边愁入梦来。 不要把自己的忧愁寄托给秋雁,恐怕连边关的愁绪也会带入梦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秋日景色及边地的思乡之情,抒发了诗人在秋日里看到美丽景色而引发的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秋思 草根无数候虫鸣,月在梧桐树上明。 庭院无人过夜半,自携团扇绕阶行。 注释: 1. 秋思:秋天的思念。 2. 草根无数:形容草多,遍地都是。 3. 候虫鸣:等候着夜晚的虫鸣声。 4. 月在梧桐树上明:月亮照耀在梧桐树上。 5. 庭院无人:院子里没有其他人。 6. 过夜半:过了半夜。 7. 自携团扇:自己拿着团扇。 8. 绕阶行:沿着台阶走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景的诗
注释: 听说相思情绪,最难忍受的是秋季。 燕子飞走增加了别愁,大雁归来不报告归期。 赏析: 《秋思》是一首写闺怨的诗,抒发了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通过“燕”与“雁”两个意象,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无尽思念,以及因丈夫在外而引发的忧愁之情。 首句“听说相思情绪”,点明了主题,直接抒发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难禁”一词
秋思 远水遥天起断鸿,秋光冷淡客情浓。 一川疏雨平沙牧,半树斜阳隔坞舂。 落叶轻于流俗态,寒花羞作少年容。 凭高不碍乾坤眼,兴入晴岚第几重。 译文: 远处的水天相接,天际飞来一行孤雁,秋风吹过,带来凄凉的寒意,让人感到寂寞。我在这荒凉的季节里思念故乡,心情沉重如秋日的浓云。 我站在平沙上牧马,看着天空中疏落的细雨,洒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清新。而那半棵高大的树木,在斜阳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草堂何必仿卢鸿,水色苍茫山色浓。 - 卢鸿:唐代著名隐士,以其清雅的居所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著称。此处可能是诗人自比或对理想居所的向往。"草堂"指的是简陋的居所,而“仿卢鸿”意味着不追求豪华,而是寻找简朴自然的居所,以接近自然和内心的宁静。“水色苍茫山色浓”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2. 待月轩窗留客话,隔篱灯火起邻舂。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秋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壮心忽忽剧悬旌,秋气能令客子惊。” 注释:这里的“壮心”指的是诗人的豪迈志向或雄心壮志。"忽忽"形容心情不宁,焦躁不安。“剧悬旌”可能是指旗帜被风吹得飘扬,也可能是用来形容人的心神不定。“秋气能令客子惊”意味着秋天的气息让诗人感到不安或焦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感受到的一种孤独和不安的情绪。 第二句
【注释】 秋入:秋风进入。银床:指井中的月亮,这里代指井边。老井梧桐:指井边的桐树,秋天树叶变黄,所以叫老井梧。能言鹦鹉:会说话的鹦鹉。崔徽:《太平御览》卷七五九记载,唐朝诗人崔颢的妻子崔徽善画,擅长写照。一镜图:镜子上的图画。《旧唐书·张易之传》:中宗时,易之与韦后、武三思等谋反,被赐死;其妻张氏以“一镜”为名作诗:“昔在长安醉画堂,五侯月下莫相忘。” 【赏析】
注释:在清凉的秋风中,我们沿着小径散步。秋天的夜晚,天空湛蓝如洗。我们在凉爽的地方乘凉,看着月亮慢慢升起。夜深了,我走出窗帘,抬头看看夜空,突然想起了你。独自坐在窗前,我不禁想起了你的扇子,它被风吹得微微作响。 赏析:《秋思》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和思念之情的诗。全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秋思 - 关键词:秋、思 - 注释:秋天,思念。 - 赏析:开篇直接点出季节与情感主题,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诗人的心境和背景。 2. 闲看浮云白,临风清且凉 - 关键词:浮云、临风、清、凉 - 注释:看着漂浮的白云,感觉清爽宜人。面对微风感受凉爽。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3. 烟林含紫翠,霜菊闲青黄 - 关键词:烟林、紫翠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秋思 - “往事分明似梦中”:诗人通过“往事”与梦境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往昔记忆的鲜明和清晰,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梦中。这种表述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又暗示了对现实的感慨。 - “敝衣破帽立西风”:描述了诗人身着破旧衣物、头戴破帽的形象,孤独地站在西风中。这既是对个人状态的描绘,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悲凉或无助的情感。 2. 译文: 往事如同梦中的情景,清晰且生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要求学生先写出诗句,再写出译文,最后分析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情况,并赏析诗中的关键语句。 雁落西风字字沈,嫩凉偷入藕花心。 雁字南飞去,雁过留声。“雁落西风字字沈”的意思是:秋日的风很大,雁群向南飞去,留下的是一行行大雁南飞时留下的雁字。 “嫩凉偷入藕花心”的意思是
【赏析】 秋思,写诗人在旅途上的愁苦。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上时感时思之作。开头两句“旅病经时思转慵,篝灯伏枕乱愁攻”,写诗人因病久卧,不能远游,而只能以诗自遣。 首句“旅病经时思转慵”,点明诗人因病而困居在家,久不能动,心情抑郁。次句“篝灯伏枕乱愁攻”。点明诗人因思念故国,心绪不宁,辗转难眠。 第三四句“天涯岁月终衰凤,海内文章有似龙”。点明诗人因思念故国而不能成行,而感到悲凉;又点出诗人的文才
【赏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一首七绝,描写了作者因思乡而失眠、彻夜难眠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夜景图:窗外梧桐叶落,一只孤雁正飞向远方,信使在金河一带往来频繁,但此时已很少见到;屋内银灯通明,机杼声不绝于耳,可她依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后两句以狂夫的形象作比,表现了主人公的痴情与相思之苦。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感人。 “庭梧一叶雁初飞,无那金河信转稀。”这两句写景抒情
解析 第一句:- 关键词: "水落"、"浅滩"、"石出" - 释义: 描述了秋天时水位下降,导致浅滩上石头露出的情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 - 注释: "水落"通常指水位下降,可能暗示季节的变化或天气的影响。"浅滩"则描绘了水流变缓、沙洲暴露的景观。"石出"意味着在水退之后,河床上的岩石露出水面。 第二句: - 关键词: "霜冷"、"疏林"、"叶丹" - 释义: 描述了深秋时节
秋思 旷野碧云暮,园林白露秋。 水花清瑟瑟,窗竹冷修修。 索莫惟禁酒,踌躇欲上楼。 相思不相见,多病益多愁。 注释: 1. 旷野碧云暮:形容秋天的天空广阔无垠,白云朵朵,夕阳西下,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 2. 园林白露秋:描述秋季的园林景色,白露时节,树木、花草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3. 水花清瑟瑟:形容水面上的水花清澈透明,如同丝弦般悦耳动听。 4. 窗竹冷修修
诗句原文: 银汉无声月正辉,西风吹透越罗衣。 玉关铁甲人多少,北雁归时尚未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夜晚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首句“银汉无声月正辉”通过描绘银河和明月的景象,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氛围。接着,“西风吹透越罗衣”则通过秋风和越地女子的服饰,传达出一种凉意和孤独之感。 第二句“玉关铁甲人多少”,以“玉关”代指边塞
蒹葭霜冷雁初还,归梦如云只恋山。 注释:蒹葭(jiān jiā)是水边的一种植物,秋天叶子变黄后飘落下来,可以编织成草鞋;霜冷是形容秋日的寒冷,雁初还指北归的大雁刚刚回来。归梦如云指的是思念之情如云雾一般,只恋山表示只留恋着高山。 一夜潺湲西涧雨,夜来秋气满人间。 注释:潺湲(chán yuán)是水声,这里形容雨的声音;西涧雨指西边小溪上的雨声;夜来秋气满人间是指夜晚的空气中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秋思 秋风卷起霜林叶纷纷飞落,夜深鹤鸣惊起我孤寂无依。 独自一人远行客居他乡仍似他乡的游子,九月寒风尚未带来温暖,新衣尚待何时? 江上芙蓉在秋天逐渐凋谢,岭南书信稀少鸿雁难寄情意。 灯火前对着影子默默无语,为何东游漂泊这么久不归? 注释: - 风卷霜林叶尽飞,夜深惊鹤恨无依:秋风扫过,树叶随风飘落,夜晚寂静时听到鹤的叫声,让人感到孤独和失落。 - 一身远道犹为客,九月新寒未授衣
解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秋思”为题,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曾是沧洲的钓鱼者,西风中寄居在江都。望中故国千里之遥,别后经过一年没有一个字。庾岭烟霞秋天的思绪很远,楚国的风雨中黄昏的船帆很孤独。谁怜我漂泊在外的游子,不是为了江水莼菜滞留五湖吗。 译文:我曾经是沧海洲的旧钓人,西风吹过我漂泊在江都。望着远方的故乡,只见山峦重重,阻挡视线;离别之后
诗句释义: 1. 烛暗夜已深,秋虫竞相语:夜晚已经很深了,但蜡烛的光亮逐渐暗淡。周围传来各种虫鸣声,似乎在相互诉说。 2. 惊风洒蕉叶,冷露散如雨: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动着树叶,使得寒气四溢;同时,冷露也像细雨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 3. 奈此留滞客,愁绪不可数:我身为一个滞留在外的客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烦恼,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 4. 白发日以繁,青山渺何许:随着时间的推移
秋思 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 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荷翻太液非前日,花落蕃禧又暮春。 莫上高楼望西北,远山犹学捧心颦。 注释: 两河:指黄河南北地区,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兵合:指战乱; 尽:全部; 红巾:指起义军头裹红巾,这里指元朝统治阶级; 桃源: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秦:指元朝; 马上:骑马; 短衣:指平民百姓; 楚客:指北方汉族人士; 蕃禧:指吐蕃人,这里指藏族; 太液
【注释】 翠柳无枝拂御堤,风来阊阖更凄凄。 玉笼别主鸳鸯拆,金井啼秋络纬齐。 水上拾红韩氏女,窗间织素窦家妻。 伤心又送韶华去,直似黄河不向西。 【赏析】 此诗写闺中思夫之情。首二句是说:翠绿的柳丝没有枝条拂在长堤上,秋风一吹,宫门上的铜锁“阊阖”就更加凄凄地作响。“玉笼别主鸳鸯拆”,是说一对鸳鸯被拆散了,它们不能在一起了:“金井啼秋络纬齐”,是说秋天来了,蟋蟀都到金井里鸣叫起来
【注释】 怅望:愁思。汉皋:指汉水边,即今湖北省武汉市附近。海门:即海门山。欲成涛:想成为波涛,形容江水汹涌澎湃。鹧鸪:一种鸟,常被用作哀鸣的代称。胡雁:北来的大雁。辟伯劳:驱除伯劳鸟,伯劳鸟在秋天飞来,秋天过后又飞去,所以叫“辟”。青玉案:古琴名。紫檀:木名,这里指琴。长教辟:常常是伯劳鸟驱赶。独闭帘栊:独自关着门窗。花影铺阶:花影映照在地上。月正高:月亮很圆。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
秋思 袖手长吟悲路穷,绨袍不是怯西风。 纵嘲小草应终出,欲赋长杨恐未工。 皂帽久依辽水曲,黄冠愿隐鉴湖中。 菊花满插休相笑,老态还知少壮同。 注释: (1)秋思:秋天的感慨。 (2)袖手长吟:形容愁闷的心情无法排遣时,常常是双手抱头,倚门而立,默默地发一通牢骚或长篇大论。 (3)绨袍:用粗丝织成的大布衣,比喻恩情深厚。 (4)纵嘲:即使嘲笑。 (5)长杨:指汉宫名,在长安西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在长堤上散步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长堤选树荫微风,击节高吟酒欲空",描绘了诗人选择长堤漫步的原因,即享受树荫和清风。第二句"梧叶乍零秋色里,雁声相续月明中",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梧桐叶开始飘落,一片片落叶在秋风中飞舞;远处传来阵阵雁鸣声,伴随着月光的照耀,显得格外清脆动听。第三句"依依钓艇归何暮,隐隐山城望未通",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解析及赏析鶗鴂声残歇众芳,纷纷桐叶满银床。 - 鶗鴂声残:鶗鴂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类,其叫声在秋天结束,象征着秋天的结束。"声残"意味着这种声音已经结束,暗示着秋天的结束。 - 歇众芳:这里的“芳”指的是花草树木的美,而“歇”表示凋零或结束。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花草树木的美丽已经结束。 - 纷纷桐叶满银床:桐树叶子落下,覆盖在银色的床上。这里的“银床”指代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安静
注释: 1. 重房:即深宅大院。 2.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3. 中夜:半夜,深夜。 4. 守空帷:看守空帷子。 5. 香气熏笼冷:香气从熏笼里飘出来,但熏笼却显得冰凉。 6. 虫声:秋虫鸣叫声。 7. 流黄机:绣花用的黄色丝线。 8. 尺素雁归迟:书信上用尺子量过的白纸,雁儿却回来得更晚。 9. 无限相思泪,阑干满面垂:思念之情无穷无尽,泪水流满了栏杆。 赏析:
日落空闺晚,寒螀暗壁啼。 绣纹千缕刺,锦字八行题。 鸾镜朝慵览,鸳帏夜苦栖。 思君君不见,肠断玉关西。 注释: - 日落:太阳落下,指傍晚时分。 - 空闺:空旷的内室,女子独处之所。 - 寒螀(jiāng):即寒蝉,秋天叫得声音凄厉的昆虫。 - 暗壁啼:墙壁上传来蟋蟀的叫声。 - 绣纹:刺绣的花纹。 - 千缕刺:形容刺绣工艺非常精细,像千万根细针般密集。 - 锦字:用彩色丝线织成的文字或图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以及对应的译文: 诗句 1. 空庭萧索帘栊雨 - “空庭”指的是空旷的庭院,给人一种寂寞冷清的感觉。 - “萧索”形容庭院中的景象凄凉、萧条。 - “帘栊”即门帘和窗框,此处用来形容门帘低垂,雨水打湿了窗户。 - “雨”是自然景象,增添了一种秋日凄清的氛围。 2. 秋色漫漫四山里 - “秋色”指的是秋天的色彩,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名为《秋思》。下面是逐句翻译与注释: 1. "绮窗红烛淡秋光,凤帐流苏减夕香。" - 注释:华丽的窗户下,点燃了红色的蜡烛,微弱地透出秋天的光影。凤帐中的流苏也因光线减弱而显得更加暗淡,不再散发着往日的芳香。 -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夜晚景象,红烛和流苏的光影在绮窗中摇曳生姿,增添了几分暖意,但同时也暗示了夜深人静,一切似乎都变得寂静无声。 2.
诗句解释: 1. 昨夜西池玉露清,红妆临水若为情? - “昨夜”指的是昨天。 - “西池”是古时的一个地名,这里指代一个特定的地点。 - “玉露清”形容空气中的露水非常清澈、纯净。 - “红妆”通常用来描述女子化妆的样子。 - “临水”指女子站在水边。 - “若为情”即“为何情”,表达了一种困惑或不解的情绪。 2. 莫言秋尽芙蓉老,犹可萧萧作雨声。 - “莫言”表示不要说,不要认为。 -
秋思(其一) 梧桐生碧砌,密叶暗金井。 惊心昨夜月,照见栖禽影。 【注释】: 梧桐树生在碧绿的台阶上,密密层层的叶子遮住了井口。 惊心:惊动心思。惊心昨夜月:因看到明月而触动了心事。 栖禽影:指月亮的影子映在树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首句写景,描绘了梧桐树生长在碧绿的台阶上,密密层层的叶子遮住了井口。次句写情,表达了因为看到明月而触动了心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含义来判断其表达的感情。此诗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作者在旅途中的秋思。第一二句“秋思不可触,触处定伤离”,写秋天的思绪不可触碰,触动了就会使人伤心离别。三四联“羊肠先雁路,马首后鸦期”写路途艰难,羊肠小道曲折,大雁飞在前面,乌鸦鸣叫在后面。五六句“是日看杨柳,青青异昔时”点明时间是秋季,看到青青的杨柳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弟的诗。 首句“鸿雁逐飞云”,用大雁南飞的典故,以“鸿雁”喻其兄,“飞云”喻其弟,暗寓兄弟二人俱已远去。次句“青天亦有行”,则指兄弟两人都已远游他乡,而自己只能在青天之下遥望他们的身影。 第三四句写三兄弟离别时的情状:“仲季歘云亡”,是说仲弟、季弟突然就不见了;“伯窜东海隅”,则是说哥哥忽然就逃到了东海之隅。“叔留南海旁”,则是说叔叔还留在家中。这样写
这首诗是杜甫的《秋思》。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叔弟薄青衿,欣然慕老庞。 - “叔弟”指的是杜甫的弟弟李俶。“青衿”是指古代学生的衣襟,这里指代年轻的学生。“老庞”可能指的是杜甫自己,或者是年纪较大的人。 2. 阿季独俶傥,走马少年场。 - “阿季”可能是杜甫弟弟的名字,“俶傥”是形容人行为潇洒、不拘小节。“走马少年场”可能指的是在年轻时就活跃于社会中。 3. 抱志虽各殊,骨肉不相忘
秋思 露下风高燕雁斜,秋光平落楚江涯。 霞绡堕树飘枫叶,雪浪排溪涨苇花。 爱酒虽贫多酿黍,避人无事远移家。 经旬积雨怜衰病,断绝门前问字车。 注释: - 露下风高燕雁斜:露水落下,秋风刮起,燕子飞得斜斜的。 - 秋光平落楚江涯:秋色笼罩着大地,江边显得格外凄凉。 - 霞绡堕树飘枫叶:晚霞映照在树上,树叶仿佛被染色了一般,随风飘落。 - 雪浪排溪涨苇花:积雪覆盖在河面上,波浪翻滚,河水上涨
【注释】 1.金井:指井台。 2.乌啼:乌鸦鸣叫,声音凄厉。 3.一叶秋:秋天的树叶飘落,一片叶子也看不见了。 4.纤月:细长的新月,形如钩子,故称之。 5.双星:指牛郎织女,他们一年一度地在天河相会,这是古代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 6.穿针:缝衣。 7.懒下楼:不愿下楼去。 【译文】 秋天的夜晚,井台上乌鸦悲切的叫声声声入耳,一轮新月挂在天边,宛如一把银色的弯弓。不知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能否相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西山日没东山红,白蟾夜浴天河东。 - “西山日没东山红”:描绘了夕阳西下西山的美景,西山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红艳。 - “白蟾夜浴天河东”:白蟾指的是月亮,这里形容月亮在夜空中如玉盘一般皎洁,沐浴在银河东侧的清辉之中。 - 注释:这里的“日”、“月”都是指天上的星星,用来形容秋天夜晚的星空美丽而宁静。 2.
释义: 人生如同漂浮不定的浮萍,在异乡总是感到忧愁。 夜晚的灯光下,秋虫入夜,雨滴打在落叶上翻飞起舞。 坎止处是何处?暌离好似胜过了漂泊的生活。 随心漂流,无日不安全流淌。 赏析: 首句“身世如萍梗”,描绘出诗人漂泊无依、四处流浪的人生境遇,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第二句“他乡总是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时的忧愁和不安。第三句“暝灯虫入夜,残雨叶翻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含义来分析作答。 “夜久高树凉,微风过闲幔。”意思是:长夜漫漫,高树之下感到了阵阵凉意;微风吹过窗纱,带来阵阵清风。凉意和清风是此夜的主题。 “梧桐有月移,深深看不见。”“梧桐”指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在月色中显得格外高大,月光下的影子也变得模糊不清。 【答案】 译文: 长夜漫漫,高树之下感到了阵阵凉意
【注释】 秋思:秋天的思绪。 小两坠莲房,夜深荷芰香:小荷叶上结了两个莲蓬,深夜里荷香飘满庭院。 谁歌采莲曲,飞动满庭芳:是谁在唱歌采莲曲,歌声随风飘扬,满庭飘荡着芬芳。 【赏析】 此诗描写一个秋夜的情景,诗人通过“小两坠莲房”、“夜深荷芰香”等诗句,勾画出了一个静谧、优美的夜晚景象。而“谁歌采莲曲”,“飞动满庭芳”,则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动人的采莲图景。全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秋思 白露篱间响,残萤是处流。 朝朝上楼望,日日使人愁。 未遇梅花使,空题桐叶秋。 殷勤报明月,为我照西州。 注释: 1. 白露篱间响:在白露时节,清晨的露水落在篱笆之间发出响声。 2. 残萤是处流:黄昏时分,成群的萤火虫飞散,消失在各处的田野和树林中。 3. 朝朝上楼望,日日使人愁:每天早晨我都会登上高楼眺望远方,这让我每天都感到忧愁。 4. 未遇梅花使
秋思 旅情惟自解,官况可谁知。 寂寞砧敲夜,凄凉叶落时。 露寒蛩韵促,风冷雁行迟。 目断云山外,乡关有梦思。 【注释】: 1. 旅情惟自解:只有自己才能解开旅人的心情。 2. 官况可谁知:自己的官职状况谁能了解? 3. 砧(zhēn)敲夜:捣衣石敲击的声音,在夜里响起。 4. 凄凉叶落时:叶子凋零的时候令人感到凄凉。 5. 露寒蛩(qióng)韵促:露水寒冷,蟋蟀鸣叫声音急促。 6.
诗句释义 1. 过尽炎晖月一弯:描述的是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 2. 闲情桐叶不同删:这里的桐叶可能指的是梧桐树的叶子,闲情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不同删"意味着梧桐叶子的飘落与作者的心情无关,他对此并不感到悲伤,而是保持着一种淡定的态度。 3. 轻愁有翅随风到:描述了忧愁如同有翅膀一样随风飘到了作者的身边。这里的"有翅"形象地描绘了忧愁的轻盈和无形
秋思 远客寻常叹索居,秋来怀抱意何如。 高城月白砧声急,古戍霜清木叶疏。 塞马正肥秋苜蓿,江莼空忆旧鲈鱼。 故人迢递天南北,不寄相思尺素书。 注释: 1. 远客寻常叹索居:远离家乡的旅人常常感叹自己的孤单。 2. 秋来怀抱意何如:秋天到来时,我的心情和感受如何呢? 3. 高城月白砧声急:在高高的城墙之上,皎洁的月光照耀着,砧石上传来急促的敲击声。 4. 古戍霜清木叶疏:古老的边塞堡垒
秋思 羁客本多忧,江城况属秋。 折腰缘斗粟,浪迹任孤舟。 遇竹啼湘泪,逢兰握楚幽。 乡心将逝水,日夜只东流。 注释: 1. 羁客:指四处漂泊的游子或流浪之人。 2. 江城:指长江之滨的城市。 3. 折腰:意为弯腰,比喻为了生计而不得不低头。 4. 斗粟:形容微薄的收入。 5. 浪迹:四处漂泊不定。 6. 遇竹:在竹林中遇到。 7. 湘泪:即“湘江之泪”,相传屈原投江后,其血化为湘江之水
【注释】黯黯:暗淡,指天色昏暗。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东南,相传舜葬于此。潇湘八景之一。娟娟:皎洁的样子。峨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风杨柳浑摇落:西风吹动的柳枝也摇落了叶子,形容秋风劲峭。浑:全。莫向江亭赋别离:不要再到江边的亭子里去吟诵离别的诗篇了。 【赏析】这是一首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借景抒发对朋友离别时的思念之情。首句“黯黯湘云断九嶷”,点出地点,写出秋色之暗,为下文写景张本
【注释】: (1)露下兰无香:露珠滋润了兰草,使兰草失去了香味。 (2)风高叶初坠:秋风吹拂,树叶开始飘落。 (3)空庭:空旷的庭院。 (4)不见人:见不到人影。 (5)落月照孤坐:月亮渐渐落下,照着我独自坐在院子里。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秋天景物的,全篇用词清新淡远,不事雕饰,却能传神地写出深秋时节的萧瑟、冷寂。 首句“露下兰无香”,是说秋露洒在兰草上,使兰草失去了香味,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
《秋思》 鹊镜容消只自知,碧云黄叶动离思。 闲愁紫袖衫前色,旧恨青春树上丝。 《子夜》有情新乐府,伤秋多病送归辞。 江头八月西风起,寥廓天高鸟度迟。 注释: 1. 鹊镜容消只自知:形容女子容颜易逝,只能自己知道。 2. 碧云黄叶动离思:碧云和黄叶随风摇曳,触动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3. 闲愁紫袖衫前色:指穿着紫色衣袖的女子在衣前显得有些忧愁。 4. 旧恨青春树上丝
解析 第一句:秋思 - 注释:“黄牛洲前”指的是地理位置,“黄叶飘”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即树叶变黄并飘落。这里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边风景画面。 - 译文:在黄牛洲前,黄叶飘零。 第二句:棹人歌断浦云遥 - 注释:“棹人”指划船的人,“歌断浦云遥”形容划船的人歌声断绝在遥远的地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 译文:划船的人歌唱声断绝在遥远的浦云之中。 第三句:柳枝络马闲居士 - 注释
【注释】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牛斗:北斗七星。 霜风凄断月光寒:指夜深人静,秋风吹来,月光皎洁,更添几分清冷。 晓妆:清晨化妆。 宵梦:夜晚的梦境。 芙蓉:荷花。 【赏析】 此诗写一位女子在秋日里思念远方的丈夫。首联“乍见几枝残”是写初见时的景象,井边的梧桐树有几枝叶子已经落尽了。“独倚栏”是说她孤独一人倚在栏杆上。颔联“幽思重重独倚栏”进一步描写了她的内心世界:她独自倚靠在栏干上,思绪万千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白露篱间响,残萤是处流。 - 白露:秋天的露水,通常在清晨时分出现。 - 篱间响:形容白露打在竹篱上的声音清脆悦耳。 - 残萤:黄昏后仍在飞行的萤火虫,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和寂静。 - 流:此处指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景象。 第二句:朝朝上楼望,日日使人愁。 - 朝朝上楼望:表示每天早晨都登上高楼,望向远方。 - 使人愁:表达了诗人因思乡或思念某人而感到忧愁。
《秋思》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韵严谨,意境清远。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诗句的含义,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池上荷花落又开,水边杨柳暮蝉哀。 - “池上荷花”指的是荷叶上的露珠,因为阳光照射而显得晶莹剔透。荷花随着季节更迭而盛开、凋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变迁。 - “落又开”表达了时间流转中的无常感。“杨柳暮蝉”,描绘了傍晚时分柳树的影子和知了的叫声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前两句写登台望夫,北眺从军路,表现了女子对远去的丈夫的深情思念。后两句写自己怀有贞洁之心,但无由相见,只能寄托在捣衣以寄相思之情。全诗意境高远,含蓄蕴藉,委婉动人。 【答案】 译文:西面登上望夫台,向北遥望出征的道路。秋霜飞洒在茫茫的海上,暮烟弥漫在大沙漠中。君心纯洁如玉,妾身守节如雪。不要为相思而千里迢迢地相送,我为你捣衣以寄托相思。赏析
注释: 花影洒满了地面,月光柔和而纤细,夜晚宁静,微风轻轻吹来,我害怕地卷起了帘子。 我并不是为了逃避月亮嫦娥才不敢露面,而是担心秋日的忧愁会加重,使我愁上眉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在秋夜独处时,对月思人的闺情诗。全诗通过描写秋夜景致,以及女子的孤独、寂寞和忧愁,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秋日景色的感慨。 首句“花阴满地影纤纤”,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景象。月光下
秋思 气爽天高兴也长,雨馀庭院作新凉。 云归犹带奇峰势,稻熟宜思佳酿香。 谋道岂因求富贵,忘名省得著文章。 有何遂我平生志,一棹烟波寄水乡。 注释: 1. 气爽天高兴也长:形容秋天的天气凉爽舒适。气爽,形容空气清爽。天高兴,形容天空高远、明亮。也长,意味着这种天气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而长久。 2. 雨馀庭院作新凉:雨后庭院里显得清新凉爽。雨馀,指雨水过后。庭院,指的是庭院中的景象或氛围。新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赏析,是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诗歌的意象进行分析,然后把握其情感,从形象入手,分析其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秋风起木末,对此动离心”的意思是:秋风起,树叶落下,触动我的离愁别绪。“此”指代自己。“无书劳远雁,有恨等寒蛩”的意思是:没有书信来安慰我,只有秋虫声声哀怨地唱着凄凉的歌。“奚僮嘲我狂”的意思是:奴仆讥笑我狂妄不羁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豪情愿逐五陵游,琴剑飘零志未酬。 - 豪愿:表示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 - 五陵:指的是古代帝王的陵墓所在之地,常用来指代京城或繁华地区。 - 飘零:形容行旅漂泊不定,生活颠沛流离。 - 琴与剑:常作为文人雅士的象征,代表着个人的才华和志向。 - 未酬志:意味着个人的梦想和抱负尚未实现。 2. 译文: 我渴望追随五陵的繁华游历,但如今却只能带着琴和剑,四处漂泊
解析: 第1句: “出门惘惘有谁亲”,表达了诗人在出门时,四周的人和物都显得陌生和疏远。这里的“惘惘”表示迷茫、困惑的情绪,而“有谁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亲近的人的渴望,但现实却让他感到距离遥远。 第2句: “到处溪山是主人”,这里的“溪山”指的是自然景色,诗人用“主人”来形容自己的情感状态,即无论走到哪里,自然风光都仿佛成了他的主人一样,与他产生了某种亲密的关系
【诗句释义】 1. "流萤点点度高楼":描述夜晚,流萤在天空中飞舞,仿佛是点亮了楼阁。 2. "楼上西风雁唳愁":西风吹过,大雁的叫声让人感到忧愁。 3. "月影荒凉孤客梦":月光下的荒漠,只有孤单的旅人。 4. "笛声横裂四山秋":秋天的笛声在山谷中回荡。 5. "梧桐露冷萧萧落":秋夜,梧桐叶上的露水被寒风吹干了。 6. "星斗天寒作作流":寒冷的冬天,星星也在天上移动。 7.
【注释】 翠微寺:在今安徽青阳。 黄叶林:指秋天的树林。 康乐屐: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曾穿木屐登山临池。 右军心:三国魏曹娥碑刻有“右将军之墓”。 岩城:即今安徽青阳县,因山岩多而得名。 五湖: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湖泊。 【翻译】 秋雨绵绵下着翠微寺,晚风萧瑟吹动黄叶林。 登上山顶采撷松柏为鞋履,誓要像右军王羲之那样忠诚。 百里外的山岩城很偏僻,五湖的秋水显得阴暗。 怎肯将这双短鬓留到年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评价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这类试题解答时一般从题材、主题、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概括分析。此题要求“赏析”,首先应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所给的注解对诗中重要词语作阐释,最后分析诗句在结构、内容上的特点及表达的情感。 秋思 雪霁霜飞夜不明,怯寒兀坐对孤檠。 懒翻邺架书千卷,长啸庾楼月五更。 自是违时同叔夜,犹然伏枕愧虞卿。
【注释】 1、芙蓉:荷花。 2、薜荔(bì lì):一种草本植物,茎长有刺,叶片可做伞柄。 3、数杵:指稀疏的敲击声,表示夜深人静。 4、长笛:古代乐器名。 5、上客头:头上的白发。 【译文】 清凉的气息频频出现,暑气已经收敛,碧云红叶笼罩着芳洲。 荷花怨恨冷风的夜晚,墙头的薜荔开满白色的花,露水打湿了秋天的墙壁。 村外的寺庙里传来稀疏的钟声,月亮中楼阁传来悠扬的笛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连宵洗车雨,肃肃响梧楸。 这句诗的意思是:“连夜清洗车辆的雨水,清脆地敲打着梧桐和楸树。” 这里的“洗车”指的是清洗车辆,而“雨”则是指雨水。 对此半城绿,已经三日秋。 这句诗的意思是:“面对这半个城市的绿色景象,已经是三天了。” 这里的“此”指的是前面提到的梧桐和楸树。 园葵烹鸭脚,水芡剥鸡头。 这句诗的意思是:“园中的葵菜煮着鸭脚
【注释】 落叶:泛指飘落的树叶。 秋林:秋天的树林。 思妇:思念丈夫的女子,这里指诗人的妻子。 夜起:夜间起床。 瑶琴:美玉制作的琴。相传黄帝铸五弦之琴,伯牙善弹,钟子期听后知其善音,故称“瑶琴”。 越国海云变:指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之间的战争,越国在吴国的海潮中被吞并。 吴江烟水深:指吴地的山水景色。 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笳(jiā)音:胡人吹奏的管乐器。 【赏析】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诗句一:“花阴满地影纤纤,夜静风微怯卷帘。” - “花阴满地”描述的是地面上满是花朵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夜静风微”描绘了夜晚的安静以及微风的存在。 - “怯卷帘”表达了作者对夜晚安静而美丽的景色感到害羞,想要轻轻拉上窗帘以保持这份美好。 - 诗句二:“不为姮娥甘避面,怕催秋恨上眉尖。” - “姮娥”通常指代月亮,这里可能暗指月亮或夜晚的美丽。
【注释】 无端:无缘无故;入:到(这里指进入);吾家:我的家。懒坐:懒得坐下。欹枕斜(yī zhěn斜):斜倚枕头,形容不拘形迹、随心所欲的样子。碧窗纱:用碧色的窗纱装饰的窗户。 【译文】 无端的秋思闯入了我的家庭,我懒得坐下来慵懒地斜倚着枕头。夜深人静时,我做了一场梦,但醒来后又是一片寂静。明亮的月光照耀在窗户上,映照在绿色的窗纱上。 【赏析】 此诗写一个秋夜的梦境,抒发了诗人客居异乡
【注释】 黄花节:指重阳节。 近花腓:临近花期,即花骨朵。 栖寂柴门掩落晖:寂静的柴门关闭着,夕阳已落下了。 未过中年谁信老,常怀古处自知非:没有过上中年后谁会相信衰老呢,常常怀古的人知道他们与古代的圣贤相比是不够资格的。 高空雁递无痕迹,凉夜虫吟渐细微:高高的飞雁传递消息没有留下痕迹,凉爽的夜里蟋蟀鸣叫渐渐变得细微。 有客天涯双鲤赠,迢遥云树报书稀:有一位远方来的客人送给我两条鲤鱼
翡翠帘疏不蔽风,新凉初透碧纱栊。 涓涓玉露团团月,说尽秋情草下虫。 注释与赏析: 1. 翡翠帘疏不蔽风:“翡翠”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常用于制作装饰物。这里用“绿帘”来比喻窗前的翠绿色帘幕,其薄透之质无法遮挡秋风。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微风透过稀疏的帘幕吹拂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2. 新凉初透碧纱栊:“碧纱栊”指的是绿色的纱窗,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窗户上的绿色帘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