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元日
译文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
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
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
(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
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
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靠民众的支持和大臣们的帮助才能治理好国家)。
介绍
。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绘了春节的热闹景象和人们庆祝新年的欢乐气氛。”爆竹声中一岁除”表达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美好寓意;”春风送暖入屠苏”则通过诗句传达出节日里家人团聚,共饮美酒的温馨场景;最后两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进一步描绘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和庆祝新年的热闹景象。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这首作品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改革者的积极态度,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能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这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注解
恭己:语出《论语》,恭谨而律己,是形容君王治理天下的词句。
垂衣:语出《易·系辞》,原意指天下太平,李世民在这里形容自己效法黄帝、尧舜无为而治。
穆:壮美。
康:康盛。
相关推荐
《元日》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注释: - 高轩:高大的官邸。 - 暧春色:温暖而美丽的春色。 - 邃阁:高大的阁楼。 - 彤庭:红色的庭院。 - 飞彩旆:飘扬着五彩的旗帜。 - 翠幌:绿色的窗帘。 - 恭己
诗句如下: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 译文: 在清晨,雄鸡两次鸣叫,仿佛在向人们报告夜已经过去。此时,刁斗的声音悄然消失在晨曦中的寂静中,仿佛它从未存在过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描写晨鸡和刁斗这两个元素,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晨鸡的鸣叫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刁斗则给人一种时间流转的感觉。诗中还通过对暖阳、春风等自然元素的描写
【注释】 1神耀:神光。氛:气,雾霭。昏:昏暗。晏:晚。温:温暖。绪风:和煦的春风。调玉:吹奏玉笛(《周礼》有玉律)。端:正、直。铜浑: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之一)声。威凤:指凤凰。跄瑶簴(qiang yāo lún ):用玉饰物装饰车辕的横木。升龙:指龙形的旗饰。璧门:指宫门。雨旸:雨露,天气。春令:春天的气候。煦(xù煦):和暖。裘冕:皮衣和冠带。晬容:整肃庄重的仪容。尊:尊重、尊敬。 2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先指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赏析。注意要通顺连贯。 【答案】 ①“甲子今重数”:今天是甲子日,今年又是甲子年。甲子日,是农历的岁首。古人认为天干地支纪年循环60次为一周期,即12年为一个周期,所以甲子日又称为“建子之元”。②“生涯只自怜”:一生的光阴只为自己而自怜,感叹自己生不逢时。③“殷勤元日日”,意为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注释:在新年的夜晚,顶着星星归来,我捧着祝寿的酒杯敬酒。镜子中让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两鬓已经斑白了。正是在这灯火阑珊的时刻,我忍不住偷笑起来,因为按照传统习俗,我应该等到所有人都喝过屠苏酒后才能先尝。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新年之夜的场景与心理活动,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是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爆竹声中,新的一年已经过去。 - “爆竹声中”:指的是春节期间燃放爆竹的热闹景象。 - “一岁除”:指新的一年开始。 2. 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送来温暖,使人们感到舒适。 - “春风送暖”:描述春风带来的温暖和舒适感。 - “入屠苏”:古代风俗,人们在春天饮屠苏酒以庆祝新年。 3.
注释: 钓寂耕闲老病身,何堪附翼与攀鳞。 山中是处有诗思,天上自来无故人。 岁事共知双鬓雪,梅花又过一年春。 晴妍已有溪村兴,牛下柴车或可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钓寂耕闲老病身”这一句,诗人以钓鱼和耕种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句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1. 在一声声轰鸣的爆竹声中迎来新的一年,温暖的春风带来了新年的温暖。 2. 家家户户都迎来了崭新的一天,人们都用新的桃木符来替换旧的桃木符,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注释: 1.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通过描写鞭炮声、春风等元素,展现了新年的气氛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2. 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日 又见增年齿,谋身事事非。 时难逢岁饭,日暖换春衣。 新莽奸犹在,怀王殡未归。 中原久离绝,感节泪频挥。 注释: - 又见增年齿:又见到自己的年龄增加了(指新年)。 - 谋身事事非:考虑事情总是不顺利(指新年的打算与现实有差距)。 - 时难逢岁饭:时世艰难,难得有一年好时光可以庆祝(指过年时的好景况)。 - 日暖换春衣:春天来临,天气回暖,人们换上了春天的衣服(指新年的喜庆氛围和美好时光)
《元日》 - 诗句释义 1. 铁马风尘暗:描述的是战马在战场上奔驰,尘土飞扬的景象。 2. 金龙日月新:形容新年的到来,新的开始,就像金龙和新的太阳一样充满希望和活力。 3. 衣冠怀故国:指的是穿着整齐的官服怀念自己的故乡或家乡。 4. 鼓角泣离人:描述战争或离别的场景,士兵们吹起号角,声音悲壮,让人忍不住落泪。 5. 自分流年晚:意味着自己已经年纪大了,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元日》一诗,描述了作者在新年之际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译文: 金龙衔着太阳从天边飞来,铁甲骑兵驾驭着春天回到人间。 天上青门隔着云层,人间白发催促着岁月。 霜寒逼退了旧时的草木,山晚时分绽放出新梅。 家中墙壁上挂满了落花,东风空自吹来却无法带来温暖。 注释: 1. 金虬衔日:金龙(指龙)衔着太阳从天边飞来,形容太阳升起的景象。 2. 铁骑勒春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惭愧云台客,飘零雪满毡。 - 注释:这里的“云台”通常指的是汉末的名将马援,他因功被封于云台而得名。诗中的“惭愧云台客”,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自我反省和悔恨之情。 - 译文:作为昔日的英雄,如今却如漂泊的云游者,身在异地,心中满是惭愧。 - 赏析:诗人通过自比为云游者,展现了其内心的孤寂与悔恨,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2. 不图朱鸟影,犹见白蛇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描述了诗人在新年之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首句“元日年年见,天涯意故长。”表达了诗人每年都能看到新年的景象,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这一句中的“元日”指的是新年,“天涯”则形容诗人身在异地,心系故土。而“意故长”则是说这种思念之情始终如一,不曾改变。 第二句“诗篇示宗武,春色酌瞿唐。”则是指诗人将自己的诗篇寄给弟弟宗武,希望能够得到他的理解和共鸣。同时
元日 忆昔东班贺紫宸,和风佳气净无尘。 龙墀初下觚棱日,雉扇齐开玉座春。 接武九霄曾近侍,投荒三载作流人。 穷通忤合虽天理,俯仰寻思不为身。 译文 回忆过去在东宫中祝贺皇帝的紫禁城,春风拂面,空气中没有一丝尘埃。 刚从皇宫中走出时,阳光照进了殿堂,那华丽的宫殿如同春天般明媚。 曾经接近过皇上,也曾侍奉过皇上,现在却身处异乡。 虽然命运多变,但我知道这符合自然规律,不必过于纠结。 我低头思考
《元日》是北宋文人王安石创作的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热闹的节日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新年新气象的期盼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诗句释义: - 堂上序周亲:在客厅里向长辈敬酒。 - 相看又一春:看着窗外,又是一年新春到来。 - 吾年方觉老:我感觉岁月已经不饶人了,感觉老了。 - 童子俨成人:看着小辈们一个个长成大人。 - 婪尾屠酥酒:喝着丰盛的屠酥酒。 - 从头郁垒神:从头上开始,有神灵保佑。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第一句:“寂寞柴门贺客疏” - 注释:柴门,指简陋的家门;寂寥,孤单冷清;客,客人;疏,稀少。 - 译文:我那简陋的家门,迎来了稀疏的客人。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新年时家中的孤独与冷落,通过对比“贺客”和“柴门”之间的疏离感,表达了诗人对新年新气象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 2. 第二句:“已输渐后饮屠苏”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元日拥户如盘蜗,门前轣辘多行车。 注释:新年的早晨,人们像蜗牛一样拥挤在一起,门前车马络绎不绝。 赏析:描绘了新年的热闹景象,人们的欢聚一堂,车马众多。 2. 拥门喧呼客投刺,惊风舞雪翻飞沙。 注释:在门口大声呼喊客人过来投送名片,风吹起大雪,飞舞在空中像沙粒一样。 赏析: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新年的喜庆气氛,以及自然景观的美丽。
【解析】 此诗的译文是:春风已经吹过,律管已奏新曲了。翠华辇已移驾回宫,不再东出巡视。中原父老应当在路旁迎接,要看皇帝御座上春色满堂。“玉座”指皇帝坐的地方。“应”字写出了人们盼望的心情。“玉座春”即皇帝御座上的春天。 【答案】 译文:春风已经吹过,律管已奏新曲了。翠华辇已移驾回宫,不再东出巡视。中原父老应当在路旁迎接, 要看皇帝御座上春色满堂。“玉座”指皇帝坐的地方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元日欢情客里稀,追陪人事强开眉。 诗句翻译:新年的喜悦之情在异乡显得格外稀少,我勉强振作精神与朋友们相聚。 诗句注释:元日,即新年之日。欢情,表示节日时的欢乐情绪。客里稀,表示诗人身处异地,无法和家人团聚。追陪,表示努力陪伴。人事,指人世间的纷扰。强开眉,勉强露出笑容。 - 不知爆竹催年去,但怪屠苏到我迟。 诗句翻译:不知道鞭炮声催促着旧年的离去
【注释】 秃雪:指头上的白发。 盈巾:指满头白发。 黧:黑也。 三间茅屋:三间房子(草房)。 傍:靠近,挨着。淮湄:淮河岸边。 北湖:指大运河之北的水泊。 无炊米:没有米饭可供烧。 衡门:指简陋的门扉。 贴画鸡:用红漆在门上画一只鸡。 赏析: 《元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诗人年老而白头,次句写诗人居住在陋室之中,末句写新年时诗人的穷困潦倒。全诗以“元日”开篇
诗句释义 1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新年到来之际的身体状况。"老病忘时节"意指由于年老多病,对时间已经记不清了;"空斋晓尚眠"则表示在清晨的时候,诗人还在床上沉睡,没有起床的意思。整体来说,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新年来临之际,身体疲惫不堪,连最基本的活动都做不到。 2.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最后一句则是诗人醒来后,听到孩子们在叫他起床,告诉他今天是新年
元日 老来百味絮沾泥,期会关身尚火驰。 几夜乡心欹枕处,今年脚力上楼时。 酒缸幸有乾坤大,丹鼎何忧日月迟。 莫道神仙无可学,学仙犹胜簿书痴。 注释: 1. 元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2. 老来百味絮沾泥: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就像柳絮沾满泥土一样。 3. 期会关身尚火驰:期待和亲人见面的心情就像热火朝天一样。 4. 几夜乡心欹(qī)枕处:几晚因为思乡而失眠,睡不好觉。 5. 今年脚力上楼时
【注释】 屋角峥嵘斗柄移,案头萧索烛花垂:屋角高耸,斗柄移动。案上萧条冷落,烛光摇曳下垂。 与时消息评新药,若节春秋忆旧诗:随着季节的变化,我常常评论新药;就像春天和秋天一样,我常常想起过去的诗作。 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饥饿中吃饭,困倦中睡觉,整个一生都显得懒散。 尊前现在休嫌老,最后屠苏把一卮:在美酒面前,我现在并不觉得老了,最后我要喝上一杯屠苏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元日》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第1句:“元日复元日,吟边阅岁华。” - “元日”指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即春节。 - “复元日”表示新的一年又重新开始了。 - “吟边阅岁华”意味着在吟咏诗歌的同时回顾过去一年的变化和岁月的流转。 第2句:“浅斟浮柏叶,清坐对梅花。” - “浅斟”指的是轻轻地饮酒,这里的“柏叶”是一种古代饮品,如柏子酒等。 - “浮”形容酒液上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的《元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第一句: “元日山堂罗俎豆,潜知木主亦悲辛。” - 注释: 山堂:指墓地或祭祖的地方。罗俎豆:摆放祭品。潜知:暗地里知道。木主:指灵位或牌位。悲辛:悲伤和痛苦。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在墓地中摆放着祭品,人们暗自知道这些灵位也是充满悲伤和痛苦的。这反映了人们对祖先的敬意以及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2. 第二句:
注释:春天的对联贴在桃木上,我一边吟诵一边对着窗前的梅树。湖海相逢无老少,不要分先后喝屠苏酒。 赏析: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绿蜡红纱满路新,翠眉蝉鬓往来人。 榕阴门户香如雾,十二天街无此春。注释:绿蜡和红纱铺满了道路两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人们来来往往,都是带着翠色的眉毛和蝉翼般的鬓发。榕树的浓荫遮蔽了门户,散发出阵阵香气,仿佛是烟雾一般;而整个街道上,没有这样浓郁的香气。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节期间的繁华景象。诗的前两句描绘出节日的喜庆氛围,绿蜡红纱铺满了道路,人们来往穿梭,翠眉蝉鬓,展现出热闹的氛围。然而
注释:在新年之际,大家争相装扮打扮,用菖蒲驱除残余的寒冷。我写下了颂文和上彩笺。看到镜中的自己,不禁惊骇于岁月的流逝,而举杯庆祝新年的到来,又喜悦不已。 赏析:这首诗是元日的即景之作,诗人通过描写新年伊始时的种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新年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竞装祓木饯馀寒”描绘了人们在新年之际争相装扮、庆祝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喜悦
《元日》 簇律新声应,寅杓旧观还。 三朝思北阙,万寿祝南山。 谬忝金闺籍,遐违玉笋班。 山城濡滞迹,望日想天颜。 注释: 1. 簇律新声应:簇,古代一种乐器,律,音律。新声应,指新年的乐曲响起,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2. 寅杓旧观还:寅,地支之一,代表时间;杓,北斗星的位置,古人以之占卜时辰。旧观还,指过去的观察和预测都回来了。 3. 三朝思北阙:三朝,指元旦、春节和冬至三个节日;北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行翻译和注释: 1. 爆竹声中杂笑呼,斗杓插海寺钟初。 - "爆竹声中":描述在新年的爆竹声中,人们相互呼喊、嬉笑。 - "斗杓插海寺钟初":形容时间在新年的钟声中流逝,好像北斗星杓被插入海底,声音还在回荡。 2. 椒觞带梦随小饮,桃板得诗仍自书。 - "椒觞带梦随小饮":使用椒酒来寄托梦想,随着小酌而进入梦境。 - "桃板得诗仍自书"
元日 老境难为节,寒梢未得春。 一官兼利害,百虑孰疏亲。 积雪无归路,扶行有醉人。 望乡仍受岁,回首向松筠。 注释: 1. “老境难为节”中的“节”指的是节日或喜庆的日子,这里表示年老之时感到生活艰难。 2. “寒梢未得春”中的“梢”指的是树枝的顶端,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但冬天的树枝仍然没有春天的气息。 3. “一官兼利害”中的“官”指的是官场,这里表示身在官场之中,既要处理公事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五年元日只流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五年前在元日这一天流离失所的经历。元日通常指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但在这特殊的一年里,诗人经历了巨大的变故和动荡,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安。 2. 楚俗今年事事非: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当前楚国(指北宋时的国家)风俗与往年的不同之处的感慨。诗人通过“事事非”来表达对当前局势的失望和不满。 3. 后饮屠苏惊已老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对儿时老亲的怀念之情。全诗以“我”的视角落笔,抒发了诗人对儿时老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前两句回忆儿时老亲相伴的情景;中间两联写“我”为老亲服务的情景;后两联写诗人对年迈父母的担忧与期盼。 【答案】 译文: 我常常怀念儿时二老在我身边的日子,每年正月初一都有明媚的春光。 搀着老人的手礼数周到地侍奉他们,穿着美丽的衣裳陪着他们喝酒。 回首往事不胜感慨时光易逝
【注释】 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来。 寅年(正月)开始,风从艮位吹来。 桃符当壁写,竹户趁钟开。 在门上写桃木做的门神,趁早晨的钟声开启门户。 宿雨滋初茁,长年老不材。 昨夜的雨水滋养着刚刚萌芽的幼苗,而那长年累月的老树却无用武之地。 满庭青柏叶,惆怅独持杯。 庭院中有一片翠绿的柏树林,我独自一人举杯饮酒,心情惆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新春景象的七言绝句,通过描绘新春的景象,抒发了对岁月无情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旧时元旦。 古史书元:指《尚书·尧典》中有关“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民兴矣”的记载,即帝王的品德与才能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 春秋揭示更分明:春秋是《春秋》三传之一的书名,这里比喻帝王的治国之道。揭示、分明,指清楚明白、毫不含糊。 人心天理初无欠:人心天理,指人心中固有的善良本性。初无欠,指没有欠缺。 正本端原万善生:正本端原,意谓端正本源。端原,犹根本。万善生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入閤(hé):入朝拜见皇帝。 朝元:朝拜天地、山川诸神。 丹陛(bì):台阶上的红色石板。 金奏:黄金奏乐。 玉樽(zūn):美酒器。 侍臣:侍从官员。 称:举。 旗旌:旗帜。 细仗:细长的仪仗。 云雾:云气。 启:开启。 苍龙阙:皇城正门名。 衣冠万马屯:《唐六典》记载:每年春二月一日,“百僚具官属及五卫之员,常参官三品已上,皆着朝服。卤簿所至之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元日》。元稹(779年—831年2月24日),字微之,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唐朝大臣、文学家。 译文: 曾经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孤舟停泊在吴埭。 江潮尚未涨满河埠,全家人坐在一起相对。 家中行庖得到了海中的海鲜,咸酸的味道让人难以下咽。 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北州人,吃这些美食感到非常高兴。 当时正值新年之际,庆祝拜年只限于家人。 草率准备了些简单的饭菜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开禧:南宋理宗年号(1205-1208)。难逢:难得相逢。 感恩沦骨髓,无力报涓尘:感激之情深入骨髓,然而又觉得力不从心,无法报答恩情的微薄。 抱瓮供春事,加餐作幸民:抱着水瓮来供给春天的事务,吃饭作为幸运的人。 屠苏须满引,且愿病离身:喝下屠苏酒要把它喝得满满的,希望能够把疾病赶走。 赏析: 《元日》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新年为题
【解析】 “玉律阴阳会,璿玑日月新。”这两句以“玉律”和“璿玑”点明节令,又以“阴阳会”和“日月新”写出了节气变化之速,暗示了岁月流逝之快。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出自《系辞下》。这一句是全诗的起兴句,诗人通过引用《易经》中的乾卦来表明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出自《周易·系辞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男女有别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的陋习。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拜表:呈上皇帝所赐的表文。君王:指皇帝。数载:数年,几年。鹓鹭:比喻朝廷中的官员,古代以鸾和鹭为祥瑞,故称。郁郁:愁苦的样子。匆匆:急遽的样子。九回肠:形容极度悲伤痛苦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新年之际所作。开首两句写元旦拜表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恭谨和对君王的敬爱之情。第三句写自己与君王分别数年,又逢新春佳节,感慨颇多。“望云”二句,诗人以景结情
【注释】 斑衣:古代的礼服。爵:古时的酒器。跃:舞。为亲寿:祝寿。岁岁年年兄弟同:每年都会这样。潇湘:湖南,今称长沙市。佳节:美好的节日。独将:独自面对。无语对东风:对着东风无言以对,即无话可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斑衣爵跃为亲寿”,意思是身穿斑衣、跳起舞来为亲人祝寿。这里的“斑衣”和“爵”都是古代的服饰和器物,而“跃”则是指跳舞
【解析】 “风里孤蓬水上萍”的意思是:在狂风中,就像一叶孤舟漂泊在水上一样无助。“老人星”是古人认为的寿星,这里指诗人自喻。此诗以物拟人,借比自己的命运,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诗人用风里的孤蓬、水上的浮萍比喻自己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用南来的鸿雁、扶摇直上的老人星比拟自己的前途光明、有作为。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前途命运的感慨和担忧之情。 【答案】 示例:①此身何物比仪形——比喻自己的地位、境遇如何
诗句解析 1 南来日日望新年 -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每年都在南方,每天都期盼着新年的到来。"南来"指的是作者来自南方,而"日日"强调了这种期盼的频繁性。"望新年"表达了对新一年的期待和盼望。 2. 今日新年到眼前 - 这句进一步描绘了新年的临近,"今日"说明是新年的第一天或特别的日子。"到眼前"表示新年即将到来,非常接近,给人一种即将触摸到的感觉。 3. 笑语妻儿莫惆怅 -
【注释】 寒雪:指冬天的雪花。欻(xū):忽然,快速。臈(wěi):同“秽”,肮脏。暖风:春风。乾坤:天地。特地:特别,与众不同。 【赏析】 这首诗写春意初生,万木复苏之景象。首句“寒雪忽随残秽尽”是说,冬天里的积雪在春天阳光和煦的照耀下,忽然消融殆尽了。“暖风端逐早春回”是说,春风拂面的感觉让人感觉到温暖,仿佛春天已经回来了。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冬去春来的景象,给人以新的希望和生机。
红梅阁下梅花香动,青草湖边新草色鲜。 鼓枻行将指归路,倚栏犹得会乡人。 注释:这两句诗是说在红梅阁下梅花盛开,香气扑鼻;青草湖边的草地上新草嫩绿鲜亮。 鼓枻行将指归路,倚栏犹得会乡人。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即将踏上归途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他击鼓划船,准备启程回家;而倚靠在栏杆上,还能与家乡的亲人重逢
【注释】: 元日 —— 元旦。 莫怪今朝雨不休,天工着意在年头。 —— 不要奇怪今天的雨水不停,这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它要把一切洗净,让万象更新。 尘埃浣涤须教尽,始得风光遍九州。 —— 要洗尽世间的尘埃,才能展现万物的美景,这美景要遍布全国九州大地。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新年作于开禧二年(1206年)正月初一。诗中描绘了新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新年的向往之情。首句说:“莫怪今朝雨不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分析其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最后分析其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版筑何求终见起”意思是修筑城防有什么目的呢,它最终会见到效果。“金縢不辩自能开”意思是不用打开金滕,自然就会打开。“君恩滉漾无边际”意思是君王恩惠浩渺无边。“解逐东风向我来”是说东风知道春天来临,所以也赶来了。诗人以春风为喻
《元日》 诗句: 1. 睡眼朦胧撑不开,鸡声唱晓梦惊回。 2. 竹炉尚有残冬火,柏酒初斟新岁杯。 3. 身世百年如梦幻,功名两字已心灰。 4. 门无贺客清闲甚,自汲寒泉浸古梅。 译文: 1. 我眼睛还未完全睁开,就感到困倦难以支撑,被鸡鸣叫醒,我从梦中惊醒。 2. 昨夜的竹制的火盆里还有残留的余烬,今年的新酿柏酒刚刚斟满酒杯。 3. 人的生命如同百年一场梦,功名利禄对我来说早已不值一提。 4.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元日 凤历首春王,三元启运昌。 衣冠充闾里,云物动笙簧。 共舞椒花醉,真成机械忙。 人生当此日,何必古羲皇。 译文: 凤凰历在春天来临,三元开始运转兴旺。 人们的衣冠装束充满了街头巷尾,云彩和景物也随着笙簧声起舞。 一起跳舞庆祝新年的热闹,真是像机械一样繁忙。 人们应该在这个时候享受生命,何必回到古代去寻求智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新年景象的七言诗
《元日》 元日家童催蚤起,起搔冷发惜残眠。 未将柏叶簪新岁,且与梅花叙隔年。 甥侄拜多身老矣,亲朋来少屋萧然。 人生智力难求处,惟有称觞阿母前。 注释: 1. 元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2. 元日家童:家中的孩子们。 3. 催蚤起:催促我早早起床。 4. 起搔:起来梳理头发。 5. 冷发:形容头发因寒冷而感到疼痛。 6. 惜残眠:珍惜残留的睡眠。 7. 柏叶: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可以辟邪
岁当庚午,即庚午年,五运属金,故为庚午。 日庚寅,即甲子日,为干支纪时之元辰,亦为天干地支之合也。 最喜明朝遇上辛。“辛”指辛丑、辛卯、辛巳等日子,与庚午年相配,谓之“逢”,谓其为吉利之日。 五福来临吴越分,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吴越:泛指江南之地,古称吴、越。此处指江浙一带。 更欣三日即攽春,“攽”意为展开,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暖。 赏析:
元日 凤历回龙纪,羲和御物新。 崎岖万里道,牢落五年春。 羁客闻哀雁,伤怀念昔人。 米盐能几许,还自不由身。 译文: 在新春的鞭炮声中辞旧迎新, 万物更新,万象更新; 历经艰难曲折,走过漫长的道路, 却依旧孤独地度过漫长的时光。 听到哀鸿孤雁的哀鸣, 怀念着那些逝去的人们; 生活所需不过如此, 却依然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 赏析: 王安石(公元1021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
元日 星回斗直寅,夏腊变王春。 否泰反成卦,乾坤老逼人。 元正长日月,大化少逡巡。 世事初无始,天时自一新。 只愁梅片片,不见草欣欣。 善颂闻椒酒,苍天拱北辰。 注释: 1. 星回斗直寅:指北斗七星指向寅位,即春天的开始。 2. 夏腊变王春:指夏季结束,冬季来临,春天到来。 3. 否泰反成卦:否卦是六爻皆阴,象征闭塞;泰卦是六爻皆阳,象征通畅。否泰相反,形成一种变化。 4. 乾坤老逼人
【赏析】 此诗为元日作。诗人于开春之时,在洺州与宾客欢聚,共度佳节。首联写去年的盛况,二联写今日之乐,三联写自然景色,四联写皇州春色。全篇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 “去年元会立班时,簪绂光辉与礼仪。” 元会:皇帝召集百官举行的宴会。簪绂:古代官吏的冠饰。光辉:指冠戴的珠宝。礼仪:指礼节。 “今日洺川逢岁旦,延留宾客乐昌期。” 元会:即元旦朝贺。乐昌期:快乐长寿的日子。 “朝云暖润轻阴散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郑光祖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思乡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去年元日朝明堂,对立玉皇香案傍。 释义:去年的新年,我站在朝拜玉皇大帝的地方旁边。 译文:去年的新年,我站在祭拜玉皇大帝的神台旁边。 2. 今年元日谪沙阳,独在天涯家一方。 释义:今年的新年,我被贬谪到沙阳县,孤单地居住在遥远的家乡。 译文:今年的新年,我被贬到沙阳县,孤独地居住在遥远的家乡。 3.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诗句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对整首诗的意思进行把握。 “摧颓那觉是华年”,这句的意思是说,不知不觉中已经度过了青春年华,自己却浑然不觉。“摧颓”指衰败,这里是说不知不觉中已度过青春年华。“那”是副词,表示反问的语气,意思是说,不知不觉中已度过青春年华了。“华年”即青春年华。“城郭衣冠竞彩鲜”,这句的意思是说,城中的房屋、官服都显得鲜艳夺目。“城郭”泛指城邑、城市
【诗句释义】 元日:即元旦,新年伊始。 甘泉会:在古代神话中,皇帝曾到甘泉沐浴,因此称皇帝的生日为“甘泉会”。 衣冠拜冕旒(miǎn xiù):穿戴整齐的官服,向皇帝朝拜。 玉帛万诸侯:诸侯王向皇帝进献礼物,如玉器和丝帛等。 四海:指天下各地的民众。 【译文】 新年伊始,皇帝在甘泉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官员们穿着整齐的官服向皇帝行大礼,皇帝赐给官员丰厚的赏赐。 皇帝是天下的主宰者
诗句 1. 暗里春催曙色明:在夜晚,春天的气息悄然催生了黎明时分的曙光。 2. 百鸡迎晓报新声:无数公鸡迎接清晨,发出新年的祝福和吉祥的叫声。 3. 宿寒尚在龙蛇蛰:旧年的寒意仍在,仿佛龙蛇冬眠未醒。 4. 岁历初传日月迎:新年的日历刚刚翻开,迎接着日月的光辉。 5. 蓂叶四时今始发:蓂叶(一种古代用来占卜的草)开始生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6. 梅花一旦占先荣:梅花终于迎来了盛开的时刻
《元日》 北山猿鹤久为邻,闲里生涯梦里人。 旅思经时偏感旧,物华今日又从新。 棹歌堤上水烟晚,笛奏江南梅柳春。 五道寂寥先辈尽,自惭无补面生尘。 注释: 1. 北山猿鹤久为邻:在北方的山上,猿和鹤已经生活很长时间了。 2. 闲里生涯梦里人:在闲暇的时光里,过着像梦一样的生活。 3. 旅思经时偏感旧:旅行中常常怀念过去的人或事。 4. 物华今日又从新:万物都焕发了新的生机。 5. 棹歌堤上水烟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效果,并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重点把握诗歌的语言特色及表现手法。本题要求对“元日”一诗逐句解释。 “新历从头数,残冬与我违”,新年到了,从新日历上开始数起,可是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与新的一年不相符了。“从头数”“与我违”是写新年到了,但旧的一年已过。 “不知垂老至,但觉拜人稀”,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年岁大了
香灺犹馀去岁烟,五更斗柄已回天。 来从天外春何早,俵向人间老不偏。 莫问流光似流水,且从今日数今年。 东风五十七年梦,梦觉还惊雪满颠。 注释: - 香灺犹馀去岁烟:香炉里的余烬仍然散发着去年的烟气。灺,即余烬。 - 五更斗柄已回天:在凌晨五更时分,北斗七星的位置已经回到了天上。斗柄,北斗七星的柄状物,古人用以指示方向。 - 来从天外春何早:春天似乎从天边赶来,来得如此早。 - 俵向人间老不偏
注释:鬼物从来著论无,题门安用换桃符。呼儿记日开书读,为说濂溪太极图。 译文:自古以来,鬼怪之事从未被人们讨论过,为什么非要在家门口贴上桃符呢?让我的儿时伙伴们记住这个日子,打开书本一起读书吧,我要给大家讲述关于周敦颐的《太极图》。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并不惧怕鬼怪,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子侄共同分享知识的乐趣。同时,他也鼓励子侄们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追求真理
【注释】 笋:竹笋。曾:曾经,过去。醉:沉醉。庾楼:即庾亮故宅,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北。带春来:春天来临。洪钧:大宇宙的引力,这里比喻皇帝的恩泽。暖:温暖。香:芳香。驿使梅:传递皇帝旨意的信物梅花。爆竹:指放鞭炮,表示新年的喜庆。沉香亭:即沈香亭,唐白居易建于洛阳,后移至长安,名“花萼楼”,又名“沈香亭”。牡丹:洛阳名贵花卉。 【赏析】 此诗为作者元日观灯有感而作。 第一联:笋班玉立五云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技巧及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含义来分析。 译文: 东风把积雪吹散了,曙光初露,春意盎然。柏树的叶子在酒杯上泛出绿光;晴日满院,客人纷纷离去,寒暄问着隔年梅开的消息。 赏析: 诗以“元”字点明时间,是新年伊始之时所作。首联写冬去春来的景象。首句中的“东风”指春风,第二句中的“曙光”则是指太阳
元日 曈日破寒天,红光生紫烟。 诗情归草梦,春色染桃笺。 眉月添明镜,梅妆静翠钿。 堂开诸弟集,相对笑迎年。 注释: - 元日: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 曈日:指初升的太阳。寒天:形容天气寒冷。 - 红光生紫烟:形容旭日东升,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出一片紫色的烟雾。 - 诗情归草梦:形容诗人的诗情如同草间的梦境,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 春色染桃笺:形容春天的色彩如同染色般地染在桃木的纸上。 -
《元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除夕守岁的景象,表达了对新一年的期望和憧憬。下面是诗句及译文: - 又见王正改旧年,此生此去几新元。 注释:又见到王正(可能是指王羲之)正在改变旧年的习俗,我在这一生中又将迎接新的元日。 - 自无宾客来看岁,不遣儿童苦闭门。 注释:自己没有宾客来看岁,也不让孩子们苦于关门。 - 雨带痴寒禁草色,雪吹残片上须根。 注释:雨水带着痴情的寒冷
【注释】 晓街:清晨的街道。 泥浅:泥土不深,容易踏过。 马蹄过:马跑过后扬起的尘土。 元日:正月初一,春节。 虽:即使。 阴气:指冬天的寒冷天气。 和:温暖。 二月:农历月份名称,即立春后的第二个月。 东风:春风的别称。 多:比去年强、多。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的景象。诗人在新春佳节里,漫步街头,看到大街小巷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不禁发出感慨:今年的春天来得太早了!
【注释】: 元日——农历的正月初一,也称为新春。 逢——遇到。 东风送客愁——春风吹动着送客的行囊,使人感到惆怅。东风,指春风。 滹沲——水名,在今河北省中部偏西。 瀛海——大海。 潘郎、季子——都是春秋时吴国贵族,潘郎以美色著称,季子以才德显耀。 劳生——辛苦的生活。 强半——将近一半。 清流——指正直的品格。 赏析: 诗的前两联是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首句“马上逢元日”
诗句释义 1 “圣主龙飞肇纪元”:这句意味着伟大的皇帝如同神龙腾飞,开始了新的纪元。在古代,龙是帝王的象征,因此这里指的是皇帝即位或者登基。 2. “野人相贺板扉前”:这里的“野人”通常指平民百姓。他们站在门前庆祝新朝的开始,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尊敬。 3. “不知颜色老昨日”:这句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这里的“颜色”可能指的是岁月的痕迹,如皮肤、面容等,表达的是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4.
诗句解释 1 元日风兼雨,萧条野外村:描述新年伊始,天气阴沉,田野间一片荒凉景象。"元日"通常指新的一年的开始,而“风兼雨”则强调了天气的恶劣。 2. 过门车辙远,记节酒杯存:门前的道路上车辆痕迹已经模糊遥远,记忆中节日庆祝时的欢声笑语似乎也随时间消散。 3. 战伐看今岁,栖迟且故园:战争和征战是今年的主要话题,而生活上的安逸则是对过去的怀念。这里的“看”可能暗示着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元日》 天门荡荡开黄道,丹陛雍雍肃晓班。 御气拥云蟠凤阙,春风随酒上龙颜。 君臣庆会赓歌际,礼乐升平揖让间。 四海朝元无一事,华封但祝寿如山。 注释: 1. 天门:古代传说中的神门,这里借指皇帝的权威和地位。 2. 黄道:黄道星运行的轨道,古人认为帝王应遵循黄道而行,这里比喻皇帝的统治之道。 3. 丹陛:红色的台阶,皇宫门前的台阶用红砖铺砌,象征皇家的尊严。 4. 雍雍:和谐的样子。 5.
【解析】 元日(其一) 剪烛消残腊,开门候早春。 独怜皇正月,重见白头人。 病骨梅花瘦,山盘菜甲珍。 东园桃李树,着眼看鲜新。 【注释】 ①剪烛、开门:古代风俗,元旦时用红纱灯剪出“寿”字,贴在门上,表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 ②怜:爱怜。 ③皇正月:指农历的正月。 ④着眼看鲜新:着目,留心观看。鲜新:新鲜。 【赏析】 《元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逆旅逢元日,相看总隐沦。” - 注释:“在旅途中遇到了新年。”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新的一年到来时,虽身处异地,但内心依然充满期待。他看到的每一个人,都带着某种隐忍或沉沦的状态,这种观察让他感到一种时代的沧桑感。 2. “愁来诗不废,客久鬓如新。” - 注释:“忧愁之时,依然创作诗歌;长时间在外,头发却显得依旧新鲜。”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
元日 元旦王正月,传于晚殿班。 千官齐鹄立,万国候龙颜。 辨色旌旗入,冲星剑佩还。 圣躬无乃倦,几欲问当关。 【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 王正月:指正月初一。 3. 传乎晚殿班:指在宫中传旨。 4. 千官:百官。 5. 鹄:大雁的通称。 6. 万国:指各国使者。 7. 辨色:辨别天色,指天明。 8. 冲星:冲犯星辰,指星宿运行的位置。 9. 当关:指关口,这里指皇宫门。
这首诗的翻译和注释如下: 扶桑日射南山观,杨柳春回北斗城。 译文: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山峦,春天的气息回到了长安城的东边。 注释:扶桑,指太阳;南山观,即山南的观景台。扶桑日射,形容太阳光芒四射。 杨柳春回北斗城,意指春风吹绿了柳树,也带来了春天的到来。 译文:杨柳依依,春风拂面,仿佛整个城市都被春天的气息所笼罩。 注释:北斗城,指的是长安城。北斗星在古代常常被用来指代方位
元日 岁序潜潜转老夫,男子须眉胡为乎。生世只教世用我,平生慷慨渐含糊。 吾驺生,汝何厌厌逐风尘。吾驺生,汝何懵懵失古人。 古人功业文章俱陈迹,惟有明心如灯照万亿。生前鼓舞尽英雄,千古还从心里觅。 身后空名知若何,英雄还自长太息。吾驺生,汝当知,汝形为浮沤。 汝当知,汝身为不朽。世人颠倒复沉迷,万事倏忽成老丑。 日暮屈指计当年,白头忽忽虚简篇。乃始咨嗟少壮事,病如老妪谁相怜。 吾驺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名亦不易立,功亦不易成。功名只须依本性。城市未必喧,山林未必深。 山林城市在人心,吾驺生。 注释:元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即春节。名指名誉地位。亦,也。易,容易,不难。难,不容易,不容易获得。须,应该。性,性质、本性。喧,喧闹。深,深远,深远。驺,古同“骤”,奔跑的意思。生,语尾词,表感叹。
今日之日一年始,三百六十年之终。 云物昭回天杲杲,风光澹荡气融融。 商量柳色绿少许,烂漫梅花白大同。 无事此杯椒柏酒,老夫不觉笑颜红。 注释: 1. 今日之日:指新年的第一天。 2. 三百六十年之终:暗示着岁月的轮回和时间的流转。 3. 云物昭回天杲杲:云彩和万物都在阳光下显得明亮而清晰。 4. 风光澹荡气融融:风和光都显得柔和而和谐。 5. 商量柳色绿少许:形容春天的柳树嫩绿而娇小。 6.
【解析】 “元日”,即元旦,指新一年正月初一的早晨。“把笔”句:意思是新年伊始,我拿起笔来书写新一年的祝词。“弹冠”句:意思是穿上朝服,整理好衣冠,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以表达自己对新一年的期望和祝福之情。“帝城”句:意思是在京城里,人们纷纷起床,迎接新年的到来。“黄卷”句:意思是翻阅着黄卷,感叹着岁月无情地流逝。“紫宸”句:意思是仰望着紫禁城的宫殿,心中充满了怅惘之情。“悠悠”句
【注释】 客里逢元日:在异乡逢到新年。 遥怜乡信稀:远远地可怜故乡的来信很少,稀稀拉拉的(指家书少)。 慈亲应有念:亲爱的父母一定会惦记着(自己)吧。 游子未能归:在外漂泊的游子不能回家。 江上雪初霁:江面上的雪花刚刚停止飘落。 天边云乱飞:天边的天空中乌云乱作一团,好像要遮住太阳。 酒杯那忍醉:不忍心再喝酒了! 搔首对春晖:搔着头面对这春天的暖阳(愁苦之情无法排遣)。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以下是诗句和译文的逐句解释,并附有注释和赏析: 1. 故国东南气候偏,频婆卢橘得春先。 - 注释:故国:指故乡。东南:指南方。气候偏:天气偏暖。频婆:一种橘子品种。得春先:早于其他橘子发芽。 - 译文:我的故乡南方,气候温暖偏暖。这里的柑橘品种“频婆”比其他地方的橘子更早发芽,显得格外娇嫩。 2. 每逢元日兼人日,共说今年胜去年。 -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元日 元日,即元旦。新霁,指新年的第一天,天气晴朗。东风,春风。上柳条,指春风吹来,柳枝随风摇曳。 远山岚半吐,指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积水冻全消,指冬天的冰雪融化。宝鼎香焚柏,指用柏木制作的香炉烧柏木,香气四溢。金樽酒颂椒,指用金杯盛酒,歌颂春天的到来。 衰年逢令节,指年迈的人在新的一年里迎来了这个美好的节日。清兴觉偏饶,指心情愉快,兴致盎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新年的诗歌
元日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甲子重逢再七年,春风共买无钱费。 闲时君健我自悠,斗酒十千何所碍?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 - 甲子重逢又七年:这里的“甲子”指的是古代的干支记年法中的第十个周期,每六十年为一个甲子,而“重逢”表示再次相遇的意思。这表达了时间流转和再度相聚的情景。 - 春光共买不须钱:春天的到来使得一切显得美好,无需花费金钱就能享受到这份美好
《元日》 风高千户晓,云静九天开。 把酒聊随俗,占年一上台。 野梅催岁色,好鸟唤春来。 坐看江潭父,得鱼吹笛回。 注释与赏析: 1. 风高千户晓: - 这句描绘了清晨时分,随着风势的增强,千户人家都已经醒来,迎来了新的一天。"千户"象征着广泛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家,而"晓"则是指天亮之时。这一句通过自然现象表达了时间的更新和社会的活跃。 2. 云静九天开: - 在晴朗的天气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龙飞九五定乾坤,宝历春颁又一元。 - “龙飞九五”:形容帝王尊贵,如龙飞翔九天,九五是指帝王之尊位。 - “定乾坤”:主宰世间万物,掌控大局。 - “宝历春颁”:指帝王颁布的宝贵法令或恩泽。 - “又一元”: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2. 万国欢呼供玉帛,五云缥缈启金门。 - “万国”:指各国,泛指天下所有的国家。 - “欢呼”:表达欢欣鼓舞的心情。 - “供玉帛”
这首诗是诗人元好问在新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松槚情深懒问途” - 松槚情深:指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情感。 - 懒问途:表示对故乡路途的漠视,因为心中已满是思乡之情。 翻译:我对你的思念如此深厚,以至于连询问归途都显得多余。 第二句:“又从乡国饮屠苏” - 乡国:指故乡。 - 饮屠苏:古代的一种风俗,新年时饮用屠苏酒以求吉祥。 翻译
元日 四载逢元日,悠悠燕冀间。 河山双鬓短,风雨一灯闲。 凤沼随恩泽,龙墀整佩环。 辞家长素食,真愧紫宸班。 注释: - 四载逢元日: 四年后迎来了新年。 - 悠悠燕冀间: 在燕冀之间(今河北省一带),时间过得很慢。 - 河山双鬓短: 指年华已逝,岁月不饶人,双鬓变白。 - 风雨一灯闲: 在风雨中,一盏灯静静地燃着,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凤沼随恩泽: 跟随皇帝的恩泽,进入皇宫担任官职。 -
《元日》 晓来簪弁换荷衣,遥望祥云夹日飞。 北塞风尘应已静,南溟楼橹竟安归。 乾坤脉脉移花柳,林壑欣欣动蕨薇。 谁在青冥生白发,且持春酒对春晖。 注释: - 晓来簪弁换荷衣:早晨醒来,换上了荷叶做成的衣服。簪弁,古代的一种头饰。 - 遥望祥云夹日飞:远远地看到天空中祥云缭绕,仿佛与太阳相伴飞翔。 - 北塞风尘应已静:北方的边塞地区应该已经平静无事。 - 南溟楼橹竟安归
《元日》 万国趋王会,山中自一家。 庭馀经岁草,林起隔年花。 入户风初暖,开帘日始华。 流年增感慨,飞思绕天涯。 注释: 1. 万国趋王会:各国都来参加王的集会。万国,形容各国。 2. 山中自一家:在山里就像一家人一样。 3. 庭余经岁草:院子里的草已经过了一年。 4. 林起隔年花:树林里长出了隔年的花朵。 5. 入户风初暖:进入家门时感觉到风已经变得温暖。 6. 开帘日始华
《元日》 异乡今日酒,无那客愁新。 风落千林雪,天回万谷春。 儿童催老大,物候感沉沦。 何限长堤柳,青青又向人。 注释: 1. 异乡今日酒:在异乡的今天,举杯饮酒,表达思乡之情。 2. 无那客愁新:无法排解的新愁,无法消除的客旅之苦。 3. 风落千林雪:风吹过千树,雪花纷纷落下,形容景色壮观。 4. 天回万谷春:天空倒映在万谷之中,春天的气息弥漫开来。 5. 儿童催老大
【注释】 回銮:帝王回宫。紫微:紫微垣,皇宫。轩辕:黄帝。凤历:古代历法名。章甫:古代礼帽。物色:景色。星光:指星斗。古今:从古到今。呼吸:比喻时光。清晖:明亮的阳光。 【赏析】 《元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诗组诗作品之一。此诗以咏史抒怀的方式,借写元旦祥瑞、万象更新之景来抒写作者对盛世太平、国家统一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希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首句写元旦时
元日 年年悲作客,今日赋闲居。 春草生新梦,山花满旧庐。 畏人书谢病,示俭食从蔬。 问字吾何有,无劳长者车。 诗句释义 1. 年年悲作客:每年的旅行都伴随着悲伤和孤独。 2. 今日赋闲居:今天是我赋闲在家的日子。 3. 春草生新梦:春天的草地上萌发了新的梦想。 4. 山花满旧庐:山上的花儿开满了我的旧家。 5. 畏人书谢病:害怕收到别人的书信,因为我已经谢绝了所有的事情。 6. 示俭食从蔬
《元日》 东君御征辕,玄冥迅回车。 温风倏尔至,古梅茁其葩。 桃户新受符,蓼盘香团芽。 感此念故里,兼之怀年华。 炙蛎洽弟兄,问岁话桑麻。 二期走逋旅,簪绂生叹嗟。 坐兹失初服,五内长负痾。 兔窟有穴狐,凰木亦栖鸦。 悟机贵在蚤,勿令负云霞。 译文 正月初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如梭。他在新年伊始就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元日(注:这是作者自创的诗名) 苦雾庭阴白,虚窗木叶干。 年华清镜改,天地战场看。 短烛消残史,空樽饯薄寒。 不因堂上祝,宁忍强扶冠。 注释: - 苦雾: 描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汽和湿气。 - 庭阴白: 庭院中的阴气被雾气覆盖,显得格外阴暗。 - 虚窗: 窗户因为长时间未开启而变得空荡。 - 木叶干: 窗外的树叶因缺少水分而变得枯萎。 - 年华清镜改: 时间的流逝如同一面镜子
【注释】 纪:记载,记录。 元日:农历新年。 东去水:指长江,因长江从东方流来,故称。 海宇:天地之间。 风尘满:战乱不断。 鸥凫:水鸟,泛指游禽。保社新:保护乡社,即安定社会。 壮图:宏伟的志向。 宽计:宽大的策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除夕抒怀的作品。诗人在辞旧迎新之际,面对祖国的山河大地,不禁发出感慨。全诗语言平实,风格质朴,不事雕饰。 首句“纪历初更岁”,点明时序,说明新年到来
元日 云村又元日,春意亦闲门。 国事支颐笏,年光落手尊。 客携僧入社,邻贺鹤生孙。 邈矣孤山老,神交百世论。 译文: 在云山村过了新年,春天的气息也悠闲地飘进了我的家门。 国家大事让我不得不倚靠在拐杖上(暗示国事繁忙),年光却像酒一样一饮而尽(形容时间飞逝)。 客人带着僧人来参加祭祀(暗示国事),邻居们祝贺我家中有了鹤生的孙子(暗示子孙兴旺)。 我独自一人在孤山上漫步(暗示孤独)
诗句输出:元日晴湖春事微,水云沙鹜两依依。 译文输出:新年的天气晴朗,湖面上春意盎然,水天一色,云彩缭绕,沙洲上的水鸟自由自在地游弋。 关键词注释:元日 -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晴湖 - 描绘出湖面宁静且明媚的景象。春事微 - 暗示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水云沙鹜 - 描绘出湖面上的自然景观和水鸟。依依 - 形容水鸟游弋的姿态,给人一种柔美、留恋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的原文是: 元日 元旦我无事,梅花伴读书。 天心连日见,人迹向来疏。 既雨难忘酒,方春孰荷锄。 客情原至介,三叹对盘蔬。 译文如下: 新年里我闲得无聊,就与梅花作伴读书。 天空仿佛连着整个日子,人们的脚步渐渐稀少。 既然下雨就忘了喝酒,春天到来应该耕田种菜。 我的情感原本真挚,现在只能对着蔬菜叹气。 注释: -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 无事:无事可做。无事可做,心情悠闲,可以读书。
【解析】 “流年”,即流年,指时光流逝;“今六十”,指诗人今年六十岁(虚指);“得此已为幸”,意思是说能活到六十岁,已经是很幸运了;“更来能几何”,意思是说还能活多长时间呢? 【答案】 译文:流年如梭,岁月匆匆,转眼已是六旬老人(虚指);壮志未酬,蹉跎岁月,如今只能空自叹息;人生在世,难得长寿,能活到六十多岁已经很幸运了;青山绿水,风景如画,可惜自己不能尽情游览;人生苦短,何必烦恼,只要逢春时节
这首诗是诗人在新年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无常的感慨。 逐句释义: 1. 五十江湖客:五十岁,意味着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大半,但仍旧四处漂泊,如同江湖中的旅人。 2. 风尘一事违:风尘指世事纷扰,一事违表示违背了某种初衷或计划。这里的“事”可能指的是作者的人生目标或理想。 3. 渔樵供药饵:渔夫与樵夫提供食物作为养生之道
【注释】 元日:正月初一,即春节。 拜舞衣冠旧,门阑岁月新:指新年的喜庆活动和新的门庭,都是过去的,现在的门阑(门户)却是新的。门阑,代指门扉。 岸容初过雨,物色浅含春:江岸上刚刚经过一场小雨,万物的颜色都显得浅淡,像是春天一样。物色,景物颜色。 令节吟怀畅,良朋乐意真:在节日里,诗人心情愉快地吟诵着诗歌,感到非常高兴,朋友间相处也感到非常愉快。令节,美好的节日。 江村无别事,长作太平民
【注释】 侍:侍奉。紫宸:皇帝所居之处,代称帝王。揽辔:握车柄。涅边:指边境。安塞策:安定边疆的方略。舞衣人:舞衣,古代宫中乐人的服饰。佳气:吉祥的云气。条风:和暖的春风。海滨:指海边地区。 【赏析】 元日(公元852年),作者任左拾遗时所作。诗写诗人在新的一年里,怀着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遥瞻着天门晓色,心潮起伏,满怀希望。 “去岁今朝侍紫宸”,去年这个时候,我曾在皇宫中侍奉皇帝。紫宸
诗句翻译 1 淑气已回春:美好的气息已经回来了,春天已经到来。(淑气:美好的气息;回春:回到春天。) 2. 晴光遍八垠:晴朗的阳光照耀着整个大地。(垠:边际,界限。) 3. 学须年共长:学习必须与年龄一起增长。(须:需要;年:岁月。) 4. 德必日俱新:品德必须每天都保持新鲜。(德:道德;日俱新:每天都保持新鲜。) 5. 自得颜渊乐:自己享受像颜渊一样的快乐。(颜渊:孔子的学生,以好学著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首先将诗歌的原文进行标注和整理,然后逐句翻译。同时注意在翻译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如“回首流年一梦间”可译为“转眼间已过了一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分析,注意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赏析精彩语句。“去年程课略加勤,今岁深期日日新。”大意是:去年我虽然努力一点,但总觉不够;今年我要加倍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万事何如吾道重,丁宁莫枉此生身。”大意是:世事如此,何况我的志向呢?千万要记住,不要辜负了这一生。“程”字是动词,意思是“做”“从事”,此处指科举考试。“课”字也是动词,意思是“学业”
《元日》 【注】:虚度流年七十三,强颜北望又朝参。 空怜蘧瑗知非晚,欲共何人话指南。 译文: 七十三的虚度流年,强颜欢笑北望又朝见君王。 遗憾未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与谁一起讨论如何正确前行? 赏析: 《元日》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哲理感慨的诗篇。诗人通过回顾自己七十三岁高龄时的情景,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身行为和决策的反思和批判。
诗句逐句释义 1. 又闻钟鐻报新年,惟见芭蕉展贺笺。 - "又闻钟鐻":指的是新年的钟声再次响起。 - "报新年":指宣告新的一年开始。 - "惟见芭蕉展贺笺":只有看到芭蕉展开像是在庆祝新年开始。 2. 瘠犬羸鸡相答和,衲裙龋屐尚招延。 - "瘠犬羸鸡":瘦弱的狗和病弱的鸡。 - "相答和":相互应和,表示对新年的到来感到高兴。 - "衲裙龋屐尚招延":即使穿着破旧的衣物和磨损的鞋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元日》,全诗如下: 莺啼燕语报新年,亲拜红妆玉镜前。 绝艳人如初透日,乍中年似嫩春天。 芳心密取明琼卜,茗汁迟催小玉煎。 手剥梅仁传吉语,愿郎瓜瓞更绵绵。 注释: 1. 莺啼燕语报新年:用莺啼和燕子的叫声来报告新年的到来。莺啼燕语,形容春天的景象,也指喜庆热闹的气氛。报新年,即告知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2. 亲拜红妆玉镜前:亲自去拜见,在红妆和玉镜前行礼。红妆
元準 昨夜望春归,忽地春尘傍客飞。 秃尾驴忙怀旧刺,长须奴老授新衣。 经年一笑随蓬转,隔岁无书恨雁稀。 饮罢屠苏不成醉,南云回首独依依。 赏析: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新年伊始的热闹和欢乐景象,以及万象更新的动人场景,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首句“昨夜望春归,忽地春尘傍客飞”,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气息
《元日》 一从辞宦籍,五载客长安。 湖海难酬愿,风尘且驻颜。 繁华新物态,诗酒自人间。 来往从纷剧,衡门镇日关。 注释: 1. 一从辞宦籍:自从辞去官职,不再担任官位。 2. 五载客长安:五年的时间里,我作为客人居住在长安。 3. 湖海难酬愿:在湖海之间难以实现的愿望。 4. 风尘且驻颜:虽然身在风尘之中,但能够暂缓衰老。 5. 繁华新物态:指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繁荣景象。 6. 诗酒自人间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元日》中的诗句。 诗句注释 - 客星岁岁滞天涯:客星(即北斗星),每年固定在天空中的位置,意味着每年春节都会如期而至。 - 手把屠苏又一时:屠苏酒,一种新年时饮用的酒,象征着驱除病魔和祈求健康长寿。“又一时”表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 - 北阙云深雪未尽:北阙指皇宫,云深雪未尽可能指的是冬天的景象,雪还没有完全融化。 - 西山雾重日偏迟:西山指北京附近的西山,雾气浓重
元日 冰霜元日望天涯,万里关河动旅思。 何日生还拂衣去,买山先与白云期。 注释: 元日:新年的早晨。 冰霜:形容冬天的严寒。 元日望天涯:在元日开始时望着窗外,思念着远方。 万里关河:指遥远的地方。 动旅思: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何日生还: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拂衣去:整理行装准备离去。 买山:指隐居于山林。 先与白云期:先有归隐山林的愿望。 赏析:
《元日》 珠雨千门晓,银花万象春。 难为今日醉,空作太平人。 禁闼违珂佩,神州杳凤麟。 江湖吾计决,物外有垂纶。 注释: 1. 元日:正月初一,即新年的第一天。 2. 珠雨:像珍珠一样的雨滴。 3. 银花:形容花朵如银色般灿烂。 4. 万象春:万物都焕发出了春天的气息。 5. 难为今日醉:今天难得有醉酒的机会。 6. 空作太平人:只能做个太平无事的人。 7. 禁闼:皇宫的门。 8. 违珂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元日》。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园中直草木,暧暧见朝暾。 鹳语含春脆,蜗涎篆砌温。 放言从易世,孤愤莫寻源。 墙外盛车骑,空闱笳吹翻。 译文如下: 园中的草木都显得生机勃勃,阳光下暖洋洋的照在身上。 鹳鸟鸣叫声清脆悠扬,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 蜗牛爬行的痕迹如同篆刻一样,让砌砖的温度也温暖起来。 我在这里尽情地发表意见,表达对世事的看法。 但我却感到孤独和愤怒
这首诗是元朝的一首诗,作者不详。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元日阴云好,丰年卜此朝。 - 这句诗的意思是,新年的天气阴沉,但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好年头。"卜此朝"意为预测这一天或这一时刻。 2. 老儒难跪拜,茅屋幸萧条。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学者的同情和对简朴生活的欣赏。"老儒难跪拜"暗示着老人可能会因为年岁而无法行礼,"茅屋幸萧条"则表达了对简陋房屋的喜爱,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住所。 3.
【注释】 幽居:隐居。邻碧里:指邻居的庭院,因碧里为地名。淑气:美好的春意。转:转变、降临。老:衰老。今朝:今日,今天。去日:往日。长短句:长短不整齐的句子。衣裳:指衣服。颠倒:形容随意地穿着。儿女:子女。异:不同。头如雪:头发全白了。栖栖:形容急急忙忙的样子。道傍:路旁或路边,这里指路上。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写于隐居生活的清闲日子里,抒发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时世的感慨。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雰雪晦支辰,丽日开华始。 - 雰雪晦支辰:指阴历正月初一的天气,因为大雪而昏暗不明。 - 丽日开华始:在新年伊始,阳光照耀大地,万物复苏。这里用“丽日”来象征新的一年的到来和新气象的出现。 - 关键词:雰雪、支辰;丽日、华始 穷阴毕馀节,复旦临初纪。 - 穷阴毕馀节:旧时迷信认为冬至过后,阴气逐渐消退,阳气开始上升
【注释】 ①一身不自若:形容自己处于一种难以控制的状态。 ②堕虞尘:坠入尘世。 ③旦起肃衣冠:早晨起床整理衣冠。 ④天颜:皇帝的容颜,此处指天子。 ⑤伏念:深思。 ⑥王涂:帝王的道路。 ⑦反:同“返”,返还,这里指返回。 ⑧一正:统一,纠正。 ⑨变支:指变异、变化。有一人:有人提出意见。 ⑩岁尽:年末。积阴闭:积累的阴气凝结。 ⑪玄云结重垠:黑云密集覆盖天际。 ⑫是日:这一天。始开朗:开始晴朗。
《元日》 晨兴自江上,逾岭走钟山。 肃然至殿门,双扉护重关。 初日照宫阙,隐映城郭间。 空山寂无人,独来拜榛菅。 流转虽不居,咫尺犹天颜。 喜会牧马收,冈峦乍清闲。 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 伫期龙虎气,得与春光还。 复想在宥初,苍生愿重攀。 注释: 1. 晨兴自江上:清晨起床从江边开始。 2. 逾岭走钟山:翻过山岭走向钟山。 3. 肃然至殿门:庄重地来到宫殿的大门前。 4. 初日照宫阙
【注释】 元日:元旦。 苍龙:青龙。古人以青龙为吉祥物,故称龙年为苍龙年。初:刚。转斗:北斗星转动。回:运转。衔:含。柏子:柏叶。古代饮宴时常用柏叶泡酒,因形似人名“柏”,所以叫柏子酒。 四十年:指元日(即元旦)后已过四十年。 残月:不圆之月。 不堪:不忍,不忍再做。还向:回到。 赏析: 《元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此诗通过记叙自己元日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