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落花
译文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介绍
这是一首专咏落花的诗。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籍耐人寻味。颔联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颈联直接抒发情感,巴望花不再落而不能。末联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表达了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注解
客竟去:客人竟然都离去了。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曲陌:曲折的小径。
迢递(tiáodì):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芳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赏析
《唐诗归》:锺云:俗儒谓温、李作《落花》诗,不知如何纤媚,讵意高雅乃尔!锺云:落花如此起,无谓而有至情。谭云:调亦高(首句下)。锺云:深情苦语(「肠断」句下)。锺云:「所得」二字苦甚(末句下)。
《五朝诗善鸣集》:落花诗全无脂粉气,真是艳诗好手。
《围炉诗话》:《落花》起句奇绝,通篇无实语,与《蝉》同,结亦奇。
《李义山诗集辑评》:何焯云:起得超忽,连「落花」,看得有意,结亦双关。一结无限深情,「得」字意外巧妙。
《唐律消夏录》:客去凭栏,正无聊赖,风飘万点,不觉伤心。三四写乱飞,并写高阁,亦得神理。
《唐诗成法》:人但知赏首句,赏结句者甚少。一二乃倒叙法,故警策,若顺之,则平庸矣。首句如彩云从空而坠,令人茫然不知所为;结句如腊月二十三日夜听唱「你若无心我便休」,令人心死。
《玉溪生诗意》:「芳心」紧承五六,是进一步法。
《唐诗别裁》:题易粘腻,此能扫却臼科。
《玉溪生诗集笺注》:田兰芳曰:起超忽,连落花亦看作有情矣。结亦双关。杨守智曰:一结无限深情。
《玉溪生诗说》:宋弼云:好起结,非人所及。纪昀:起句亦非人意中所无,但不免放在中间。后面写寂莫之景耳。得神在倒跌而入。戈诗云:起句真是超绝,「眼穿」、「肠断」,吾不喜之。
《筱园诗话》:李玉溪之「高阁客竞去,小园花乱飞」,马戴之「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佳处不一,皆高格响调,起句之极有力、最得势者,可为后学法式。
《唐诗三百首》:花落则无人相赏,故竟去也(首二句下)。望春留而春自归(「眼穿」句下)。
《唐宋诗举要》:得神在逆折而入(首句下)。何曰:一结无限深情,「得」字意外巧妙。
《义山诗集笺注》:姚培谦说:此因落花而发身世之感也。天下无不散之客,又岂有不落之花?至客散时,乃得谛视此落花情状。三、四句,花落乡在客者。五句,花落之在斟乜者。六句,花落之犹在树者,此正波斯匿王所谓沉思谛观刹那,刹那不得留住者也。人生世间,心为形役,流浪生死,何以异此!只落得有情人一点眼泪耳。
相关推荐
诗句: 1.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2.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3.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4.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译文: 1. 高阁的客人终于离去了,小园里的花儿随风飞舞。 2. 小路两旁的树木参差错落,夕阳缓缓洒在路上。 3. 我心肠被悲伤打断,不忍心打扫落叶;眼睛被思念刺痛,仍旧想要回家。 4. 我的芳心已经随着春天流逝,留下的只是沾湿了衣服的痕迹。 赏析:
【注释】 落花:指飘零的花瓣,也借指春天。 春不住:春天不肯停留。 人寂寞:人感到孤单、寂寞。 厌:厌恶。 不定:不固定,没有规律。 萧索:萧条冷落。 兴风前叹:在春风起时感叹。 重命花下酌:再次命令花儿下来斟酒。 绿醅:绿色的美酒。 拾红萼:拾取红色的花朵。 火焰焰:形容火燃烧的样子。 雪漠漠: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病眼花:眼睛不好的人看东西模糊不清。 【译文】 春光不肯驻留
【译文】 花落满地,地上还有花香,枝头的繁花一夜尽空。只有公子能体会这花落的凄美。 【注释】 落花:落在地上的花。移时:过了很长时间。造化:造物主。飘丽景:指飘零的花朵。不似:不如。遇春风:遇到春天的和煦之风。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对落花的感慨与咏叹。诗人通过对落花的观察,抒发了对人生、世事的深沉感慨:落花虽然美丽但终将凋谢,而美好的青春时光也会逝去;美好事物总是易逝,因此要珍惜现在的时光
【注释】 落花:指落了的花。 苔:青黑色的小石块。 数日:几天。 公子歌声歇,诗人眼界空:这里借指春光易逝,青春不再。 遥思故山下,经雨两三丛:经过雨水的滋润,故山之花又开了几丛。经:经过。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写落花,表达了对春天易逝、青春难留的感慨。 “一片又一片”是说花儿落了一地,“等闲苔面红”是说这些花瓣被青苔遮盖住了。“不能延数日”是指花朵凋谢得很快
《落花》 落花辞高树,最是愁人处。 一一旋成泥,日暮有风雨。 不如沙上蓬,根断随长风。 飘然与道俱,无情任西东。 注释: 落花:指花瓣飘落。 辞高树:离开高高的树木。 最是愁人处:这是最能让人感到忧愁的地方。 一一再成泥:花朵凋零之后,会变成泥土。 日暮有风雨:傍晚时分,风雨来临。 不如沙上蓬,根断随长风:不如像沙漠上的蓬草,即使根部断了,也能随风飘荡。 飘然与道俱:随风飘扬地随着道路前进。
解析: 1. 诗句解读: - "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描述了诗人在春天初见到盛开的花朵时的情景,他每次看到花开放就感到惋惜,因为觉得花开得太迟了。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怀。 - "直看花落尽,却意未开时。":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遗憾。尽管看到了花儿已经凋零,但他仍然期待着花儿能够再次开放。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循环的理解和感慨。 2. 译文
落花 朝开暮亦衰,雨打复风吹。 古屋无人处,残阳满地时。 静依青藓片,闲缀绿莎枝。 繁艳根枝在,明年向此期。 注释: - 朝开暮亦衰:早晨盛开,晚上凋谢。 - 雨打复风吹:雨水和风的摧残。 - 古屋无人处:古老的房屋没有人的地方。 - 残阳满地时:夕阳下的满地都是。 - 静依青藓片:静静地依附在青苔上。 - 闲缀绿莎枝:悠闲地缀附在绿草上。 - 繁艳根枝在:繁花似锦的根枝依然存在。 -
注释:春光渐渐归去,不知它去了何处?我更向花前把盏畅饮。整天问花,花不回答,是为谁飘落,又是为谁而开? 赏析:此诗首二句写春光的流逝与诗人的惆怅。春天的景色总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它慢慢地消逝了,不知道它到什么地方去了?”“冉”字写出春天来势缓、行色迟,暗示了春天的易逝;“归”字点出春天的去向。这一句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落花 - 翻译:花瓣落下,仿佛在哭泣。 - 注释:这里用“落”字来形容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给人一种凋零、凄凉的感觉。落花常常被用来象征事物的消逝和生命的无常。 2. 一叶落时空下泪 - 翻译:一片落叶落下,仿佛在为春天逝去而流泪。 - 注释:这里的“一叶落”是指树叶随风飘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落叶代表着自然界的变化
【注解】 落拓:潦倒。春风:春天的风。不藉:没有凭藉。吹开吹谢:指花开与花谢。两何因:什么原因。笑筵主:宴席上的主人,比喻权贵或有钱的人。行路尘:路上的尘土。颜色:容颜。天上女:天上的美妇人。馨香:芳香、香气。世间人:人间的人。零泪:泪水。无端:没有原因地。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诗,是诗人在寒食节时触景生情而写的。全诗以“落花”为题,通过写落花的不同命运,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沧桑的感叹。
诗句释义: 1. 惜花无计又花残,独绕芳丛不忍看。 2. 暖艳动随莺翅落,冷香愁杂燕泥干。 3. 绿珠倚槛魂初散,巫峡归云梦又阑。 4. 忍把一尊重命乐,送春招客亦何欢。 译文: 1. 看着凋零的花朵,无法挽回,只能独自在花丛中徘徊,不忍心再看下去。 2. 温暖的花瓣随风落下,而那寒冷的香气与燕子身上的泥土相混合,令人感到悲伤。 3. 美丽的玉环站在栏边,仿佛魂灵都已飘散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落花:指凋零的花朵。 - 流水:指河流或溪水。 - 从将去:表示将要离去。 - 春风解送来:春风会将花朵吹送过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使花儿得以重生。 译文: 落花随着流水而去,春风会将它们吹回来。 注释: - 落花:凋零的花朵。 - 流水:河流或溪水。 - 从将去:即将离去。 - 春风解送来:春风会吹来并带来新的花朵。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落花 - 关键词:落花、残红、诗魔 - 注释:这里的“落花”指的是花瓣飘零的景象,而“残红”则强调了花朵已经凋谢的状态,给人以凄凉美的感觉。同时,“怀古牵情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往昔的无限留恋。 2. 半落铜台月晓 - 关键词:半落、铜台、月晓 - 注释:“铜台”可能象征着某种辉煌或者高远的地方,而“半落”则暗示了这些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复存在
【注释】 年年三月暮:每年三月天将暮时。 无计惜残红:无法挽留飘落的红花。 酷恨西园雨,生憎南陌风:讨厌那西边花园里的绵绵春雨和南方道路上的阵阵狂风。 片随流水远,色逐断霞空:花瓣随着流水飘去越来越远,颜色也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 怅望丛林下,悠悠饮兴穷:惆怅地站在丛林之下,饮酒的愿望已经荡然无存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诗人借咏落花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注释】 落花:指花瓣落下,比喻美女的容颜逝去。 蝶醉蜂痴一簇香:形容花朵盛开时,蝴蝶与蜜蜂都为之痴迷,陶醉其中。 绣葩红蒂堕残芳:形容花朵凋谢后,依然保持着美丽的形象,就像绣着花纹的花朵一样。 好德人难得:形容品德高尚的人很少见,很难遇到。 公子王孙尽断肠:指公子和王孙们因为失去心爱的女子而悲痛欲绝。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落花的诗歌。诗人在赞美落花美丽动人的同时
【诗句释义】 1. 岭南冬深花照灼,比至春初花已落。 - 岭南:指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一带。 - 冬深花照灼:形容冬天虽然寒冷,但花朵依然鲜艳夺目。 - 比至春初花已落:意指到了春天,这些花已经凋谢了。 2. 乘闲携酒到西园,鸟散蜂归春寂寞。 - 乘闲:趁着闲暇的时间。 - 携酒到西园:带着酒去西园游玩。 - 鸟散蜂归春寂寞:春天来了,鸟飞走了,蜜蜂也回去了,显得特别寂静。 3.
这首诗的标题是《落花》,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 连理枝头花正开:描述树枝上结满了鲜花,其中两朵连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盛开的花朵。 - 妒花风雨便相催:形容嫉妒花朵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风雨似乎也被激起了某种情感,它们仿佛在催促着花儿凋零,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无情掠夺和破坏。 2.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台。 - 愿教青帝常为主
注释: 落花:指飘落的花瓣。小园斜日:即“小园斜照”,形容落日的余晖洒在小院中,显得格外美丽。残芳:已经凋零的花朵。千里伤春意未忘: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心中仍存有对春天的回忆和思念。金谷已空新步障:金谷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新步障指的是新的庭院。这里指代一个曾经热闹的地方,现在已经变得空荡荡的。马嵬徒见旧香囊:马嵬是指唐代帝王李隆基被逼自尽的地方,而旧香囊则是指过去曾经使用过的香味浓郁的香囊
南浦的云彩随着春天一起归来,绿杨的枝条上只有空鸟声哀怨。满地落花无人收拾,一半飘散着香气化作了燕子的巢泥。 注释: 1. 南浦云归春亦归:南浦的云彩随着春天一起归来,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南浦是地名,这里借指江南地区。南浦云归,即春天也回来了。 2. 绿杨枝上鸟空啼:绿杨树上鸟儿的叫声空灵而哀伤。 3. 落花满地无人管:落花遍地,没有人去打扫。 4. 一半和香作燕泥:一半落花飘散,带着香气
【注释】拾得:指拾花的妇女。红英:落花。殷勤:恳切,勤快。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暮春时节,看见园中残花不忍其败时,想起旧日花开时的美好情景,而对现在残花更觉惋惜,但仍比溪头水面上观花要好。全诗以残花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解析】 题干是“落花”,要求赏析。这是一首七绝,写春景。前两句写暮春景色,后两句写游春情景。 首句“流水难穷目”:意思是说,春天的江水流动不息,难以把眼睛看得透彻。“流水难穷目”,写出了春天的江河之阔大。“难”,是难以的意思。“目”,指眼睛。“难穷目”,即难以看透或看尽。 次句“斜阳易断肠”,写傍晚时分的景色,夕阳西下,余晖散尽之时,人们往往容易触景伤情,产生一种惆怅、哀伤的情绪。这两句诗
【注释】 紫房:紫色的花朵。旋:随即,不久。素瑟:白色的琴,这里指琴声。便从:就随着。巫峡:在今四川。魏台:在今河南禹县。魂销:形容思念之极,魂也为之销散。南浦:泛指江边。长门:即长信宫,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居处。易:容易。翠被:绿色的被子。桃楫:用桃木做的船桨。 【译文】 紫色的花很快辞别了春天,白色的琴声令人悲从中来不忍卒听。 暮雨随着巫山一带的风雨而散去,余香还随风送到魏帝的台前。
诗句: 1. 落花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2.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3. 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4.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委芳心与蜜房。 译文: 1. 落花纷纷飘落,白色的花瓣翻着红色,都让人感到伤心,而青楼的女子在雨中忍受着别离的痛苦,不忍心忘记这一切。 2. 落花被风吹起,像蝴蝶一样在空中翩翩起舞,虽然已经落到地上,但仍然保持着半边妆容的美丽。 3.
【注释】 1.落花:指春天的花朵。 2.锦张红:指春夜雨后的花朵,像绣花一般绚丽。 3.坠萼残英:花萼和花瓣凋落在草丛里,形容落花纷纷。 4.暗丛:浓密的草丛。 5.已与吹开复吹谢:已经吹散了又重新被风吹开。 6.无情:无心的、无情的。 7.春风:春风是无形的,但这里却用“春风”来代指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描写落花的飘零,表现了对春光易逝、韶华难驻之感
诗句释义如下: 一夜春风拂苑墙,归来何处剩凄凉。 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 泪脸补痕劳獭髓,舞台收影费鸾肠。 南朝乐府休赓曲,桃叶桃根尽可伤。 译文如下: 一夜之间,春风轻轻吹过围墙,我回来后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只剩下凄凉。我的汉皋佩在冰冷的江水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而金谷楼上则弥漫着芬芳的香气。我用眼泪为面容修补痕迹,疲惫得像是用了鱼獭的骨髓,舞台上的倩影也消逝得如同鸾鸟的肠子一般
诗句释义: 1. 红紫秾时雨未晴,每将春事叹浮生。 - “红紫秾时”指花开时节,色彩斑斓,艳丽夺目。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盛开的景象,同时“雨未晴”暗示春天尚未结束,雨水仍在持续。 - “每将春事叹浮生”表示每当看到这些美景,作者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这里的“春事”指的是春天的景色和活动,而“叹浮生”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谁怜绣地愁如织,我欲笺天诉不平。 -
【注释】 未信:不相信;贾馀巧:指造物者故意玩弄花的凋零。 【赏析】 这首诗写春日落花之景,抒发伤春惜花之情。首句以“未信”二字领起,说明自己不相信春天会因落花而消减。接着写落花只恼有情人。诗人以落花自比,感叹自己与落花有同样的悲哀。后两句写造物主是有意玩弄花的凋零,还是想借酒酣醉眠于红锦被之上,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悲愤心情。此诗虽不属唐人五律,却有唐诗风骨
诗句释义 1 兰麝香消委废宫:这里指的是宫中的兰花和麝香香气已经消散,形容宫廷中曾经的华丽与香气不复存在。 2. 纷纷漠漠夕阳中:描述了夕阳下的景色,花落的景象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凄凉、模糊。 3. 长门梦断金闺月:长门是汉宫中的一个冷宫,这里比喻失去爱的女子或爱人。金闺月则可能指代月亮,象征着夜晚。 4. 南国歌残玉树风:南国可能是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歌残可能是指歌声未竟或是歌声被风吹散
【诗句释义】 落花:形容花儿凋谢。朱朱白白不禁吹,指落花的颜色红白相间,美丽动人。老未忘情作许悲,尽管年岁已长,但依然怀念春天,感叹春天的逝去。瑞锦已残犹有梦,即使华丽的锦缎已经破损,但仍有梦想。明霞初散可无诗,即使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去,也无需再写诗了。人应偷样传图本,人应该效仿这种美景,画成图画。天亦收香付蜜脾,天也应该收集这些香气,让蜜蜂去采集。荣悴相寻君看取,繁华与衰败相伴而行
注释:山杏溪边的桃花次第开放,正逢狂风肆虐的时候。我毫不介意,凭栏远眺,欣赏着满地的落花,点缀在绿苔之上。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晚春景色的小诗。诗人用“落花”来比喻自己,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幽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落花》。 诗句注释: 1. 桃李擅春事,酴醾为之殿。 - “桃李”和“酴醾(tú mín)”是两种植物,春天桃花李花盛开,而酴醾(一种白色的山茶花)则更显高贵。这里形容酴醾在众多花卉中最为出众。 - “殿”在这里指地位最高,这里指的是酴醾比其它花卉更加高贵。 2. 岂不欲周旋,过日如掣电。 - 诗人表达的是想要与花儿们共度时光的愿望。 - “掣电”形容时间流逝之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句释义: 1. 林间花自飞,物理不应悲。 - “林间花”指的是树林中的花朵。 - “自飞”表示自由自在地飘落。 - “物理不应悲”意味着自然现象是无常的,人不应该因此而感到悲伤。 2. 偶对飘残地,休论艳发时。 - “偶对”指的是偶然相遇,可能是在风中或雨中。 - “飘残地”表示花瓣已经随风飘落,覆盖了地面。 - “艳发时”通常指鲜花盛开的时候
注释:落花随风传信息,五更时分到亭台。几日时间变红色,匆忙间又飞去。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落花的描写和感慨,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叹。 译文:落花随风传信风,五更时传到亭台。几日时间变红色,匆忙间又飞去。 赏析:此诗通过对比落花的短暂生命和人类的生命,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落花随风传信风,暗示了落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仍然传递着生命的消息。五更时到亭台
【注释】 红紫:指落花的颜色。泥、尘:皆指泥土,比喻落花被踩成碎块、飘散在空中。 颠风:狂风。惜花人:爱花的人。别倩:另请。黄鹂(lí):鸟名,即黄莺,鸣声悦耳动听。告诉春:把春天的好消息告诉人们。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落花的小诗。诗人借对落花的观察,抒发了对大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感慨,寄寓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首句“红紫成泥泥作尘”,写落花飘坠地上,化作风中之尘
《落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接下来将简要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1. 诗歌原文: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2. 诗句翻译: - “高阁客竟去”:指曾经到访的高阁客人已经离去。
【注释】 落花:指春天飘零的花瓣。桃李:桃树和李树,都是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比喻良师益友、栽培人才的人。 逗晓轻红带露开:在早晨阳光下轻轻开放的红色花瓣带着露珠。 风姨:风神。 点苍苔:指地上长满了青苔。 【赏析】 《落花》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写春末时节,落花满地,为谁而开的疑问。首句以“他乡”二字领起,说明自己客居在外。次句写晨景,“逗晓”一词,写出了春日天刚破晓时的景象
【注】: 落花:春天花开后,花谢了。 春容减:春色变少。 一阵狂风:一阵大风,吹得到处都是花片儿。 馀芳留不得:花儿已经凋零完了,不能再留下了。 夜深人静月朦胧:夜晚,月光暗淡,一切都看不清,只听见风吹花落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落花的诗。诗人借对落花的描写,感叹春天将逝。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一首很优秀的咏物言志诗作。 “花飞便觉春容减。” 这句的意思是说,当花朵飘落的时候
注释: 何事苍苔数点红,晓来花片落春风。 可怜春色兼花尽,今古此情无处穷。 赏析: 首句“何事苍苔数点红”,以苍苔之微红,映衬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次句“晓来花片落春风”,描绘出了一幅春风吹过,花瓣飘落的画面。三、四两句“可怜春色兼花尽,今古此情无处穷。”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无法留住的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的描绘
【诗句释义】 落花:花瓣飘落。 花残雨又风,飘紫复飘红。 花凋零后,雨水又开始吹拂,花瓣飘散成紫色和红色。 不到三春尽,都经数夜空。 春天还没有结束,已经度过了许多个夜晚。 绕阑仍聚散,逐水尚西东。 围绕栏杆飞舞的花蝴蝶,随着水流方向向东或向西飞动。 可惜多情蝶,徘徊晚照中。 可惜那些多情的蝴蝶,在夕阳下徘徊。 【译文】 花朵凋零之后,雨又来了,飘散出紫色的花瓣,也飘散出红色的花瓣。
诗句解释 1 红雪霏霏入燕泥:形容红色的花瓣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覆盖在燕子筑巢的泥土上。 2. 朝来犹是可怜枝:意味着早晨起来时,那曾经盛开的花朵依然令人感到惋惜和怜悯。 3. 春风葵麦玄都观:这里的“春风”可能暗喻诗人内心的感受,而“葵麦”则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处环境中的某些植物或者景物。 4. 可是刘郎见事迟:以刘郎自比,暗示自己错过了某种机会或时机
【解析】 本诗以写花为题,但诗人的笔锋一转,又从花落写到花飞,由物到人,由景到情,融情入景。首联“万点送春飞,人悲未足悲。”意思是落花如同无数个送春的使者一般纷纷飘飞而去,人们因落花而悲伤,但是诗人觉得这悲伤是微不足道的。颔联“禅关无问理,溪曲过开时。”意思是说在禅宗的寺庙前无需去探究那些玄妙的道理,溪水曲折流过春天的来临之时。颈联“钿委津阳路,风回洛水湄。”意思是说花钿落在了渡口的桥梁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理解及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着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相关内容,然后结合诗文的内容和句意进行赏析。“落花”意为落花满地,春风吹拂。“汉皋金谷任他吹”意为:春风轻轻吹过,满地的花瓣随风飘落,任凭它们被汉阳的春风和汉水边的清波带走。“落花回雪真何有”,意为:春天的落花与飞雪又有何区别呢?“宛转如云点缀迟”,意为:如同天上飘浮的云彩一般
【注释】 “落花”:即落花时节,春天。 “片片”:指柳絮、花瓣之类纷纷飘落的景象。 “随风去不归”:随风飘荡而不回归。 “如何临欲别”:将要分别时,如何? “不得傍君衣”:不能靠近您的衣裳。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上阕写落花的飞旋飘舞,下阕抒发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依依难舍之苦衷。全词语言朴实,意境清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天的景致。上阕写风中的落花
【注释】 落花:这里指花瓣飘落到地上。小园数树杂花开:在花园里,有几棵树的花朵开放着。 零落无声覆绿苔:花瓣落在绿苔上,没有声音。 休恨五更风雨急:不要因为早晨五更时分风大雨大而感到不快。 明年春色自归来:春天的气息一定会回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百花凋谢后,依然对美好事物充满希望的心情。 首句写景。作者用“小园数树”点明地点;“杂花开”,说明时间是在早春时节
【注释】 落花:落花时节,即指春季。 蝶醉蜂狂香正浓:蝴蝶醉了,蜜蜂狂了,花儿开得正好,香气浓郁。 晚来阶下坠衰红:傍晚时分,花瓣飘落在台阶上,一片片凋零的花瓣。 “蝶醉蜂狂”二句是说春花盛开时,蝴蝶蜜蜂都沉醉于花间,花儿也开得正艳,香气四溢。这两句写春花的盛况。 开时费尽阳和力:花开时,需要阳光和雨水的滋润,所以用“费尽”一词,表示春花开放不易。 落处难禁一阵风:花瓣落下的地方,被一阵风吹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春暮》。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阆苑春归去,愁人有落红。” - 阆苑:传说中的仙山。春天过去后,象征着春天的阆苑也随之离去。 - 愁人:指那些因春天离去而感到忧愁的人。落红:即落花,这里指春天结束后,花朵凋谢的景象。 2. “锦茵铺地密,蝶梦绕枝空。” - 锦茵:形容地面上铺满了如锦缎般的美丽地毯。 - 蝶梦:梦中的蝴蝶,象征着美好但虚幻的梦想。绕枝空
诗句解读: 1. 落花:描述花朵凋谢的景象。 2. 花开花落尽由风:说明花朵的开放和凋谢完全是由风来决定的。 3. 数日荣衰事不同:指花朵在几天内经历从盛开到凋谢的过程,其变化是截然不同的。 4. 庭下晚来犹可玩:即使花朵已经凋谢,在庭院中仍然可以欣赏到它们的美丽。 5. 绿苔芳草缀残红:描述了绿色的苔藓和草地与残败的红花相间的景象。 译文: 落花 风吹落了所有的花朵
【注释】 落花:指春末夏初的落花,这里借以抒发伤春之情。万紫及千红(万红):形容花色繁多。枝头一饷空:一阵春风过处,树枝头的花就凋零了。多因伤夜雨:因为一夜的风雨而凋落的花朵很多。曾不怨春风:不曾怨恨那催发的春风。片片随流去,纷纷夕照中:花瓣片片地随风飘落,纷纷扬扬在夕阳的余晖中。自开还自落,只与去年同:自己开了又自己落下,和去年一样。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时的作品
注释: 昨日名园锦万丛,一宵风雨树头空。 昨日名园的花朵繁盛,一夜之间被风吹雨打。 浮华往往皆如此,谁解看花似梦中。 世间的繁华往往都是如此,谁能像看花那样看得明白呢? 译文: 昨天名园中鲜花盛开,一夜之间却被风雨打得空空如也。 世间的浮华往往都是这样,谁能看得明白呢?就像看花一样
落花 【注解】飞红雨:落花飘零,如雨一般。狼籍:杂乱。 【赏析】这是一首写春残花落的诗。诗中描写了落花纷飞、落花满地、落花随风而去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和惋惜之情。全诗以“落花”为题,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注释】 不堪:不能承受,经受不起。三月尾:农历二月或三月的最后几天。相和:互相衬托。片片:片片花瓣。树头:树枝上。纷纷:众多。地上多:地上落花很多。 【译文】 树上花瓣已飘尽,地上落花却很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的景象:风风雨雨之中,树上的花瓣已飘尽,而地面上却有更多飘零的花瓣。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易逝的感慨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中,“瘦绿痴肥怨景浓”是全诗的首句,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去,花也凋零了,但是那残存的绿色依然在枝头,而那些曾经娇艳欲滴的花朵,却已化为一地的落英。诗人用“瘦”字形容枝条的细长,用“痴”字形容花的娇艳,用“怨”字形容花的凋零,用“浓”字形容春意之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落花 彩云红雨暗长门,翡翠枝馀萼绿痕。 桃李东风蝴蝶梦,关山明月杜鹃魂。 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狼藉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 译文 落花时节,彩云红雨暗掩了长门宫;翠羽翡翠枝上残留着花瓣和绿痕。 春风中,桃花与李花如梦似幻,犹如蝴蝶飞舞;而那远在关山之上的明月,仿佛杜鹃鸟哀鸣。 庭院中一片狼藉,但请不要打扫
诗句“落花”出自元代诗人张弘范的古诗《落花·莫为春归怨子规,百花开尽是飞时。》,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歌原文与译文 原文 莫为春归怨子规,百花开尽是飞时。算来只是东君罪,不合当时着力吹。 译文 不要因为春天即将离去就埋怨子规,百花盛开到尽头就是它们的飞翔时间。想来这不过是东君的一个失误,他不该在当初那么用力地吹响号角。 诗词赏析 意境描绘 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以及情感。此题要求考生对全诗进行赏析,注意抓住诗句中表现的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并注意分析手法的运用。“落花”意为落花飘零。“半随流水半随尘”,意思是说,有的落花随着溪流漂到水里,有的落在尘土里。“断送韶光”,是“辜负光阴”的意思,“恼杀人”是夸张的说法。“蜂蝶有情悲寂寞”,意思是说,蝴蝶、蜜蜂也有感情,也悲伤,因为春天过去了
注释:春天来了又去了,花儿落了后又开了。这是老少都经常遇到的事,何必因为酒被浪费而生气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春来又春去”,“花落复花开”,描绘了大自然的永恒与变化,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人用“老少寻常事”来形容这一切,暗示了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我们都会遇到这些自然的变化,没有必要因此而感到烦恼或沮丧。最后一句“何须废酒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意象、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注释关键词,最后赏析,注意翻译要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花枝瞥眼又阑珊,谁乞黄金反少丹”,这是说花枝在一瞬间闪过,又渐渐地衰败了,这是多么令人惋惜啊,可是谁会乞求得到金钱,而反少了这种美好的东西呢?“阑珊”是形容花枝的衰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落花”一诗,要求先写出诗句,然后翻译全诗,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方法。考生应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意境等进行具体的赏析。 第一二句写落花,以落花比喻春天,用胭脂点地红描绘落花的颜色,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 第三句写鸟语花香,是春日景色的写照,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四句写诗人感叹春光易逝
落花 花开长自掩柴扉,闻道春归却未归。 出洞暗随流水远,乘风高逐晓云飞。 馀香正喜临书幌,秀色还堪着彩衣。 病起逢春抛药裹,摩娑瘦骨近应肥。 注释: 花开长自掩柴扉,闻道春归却未归。 花开时常常把自己遮挡在柴门后面,听说春天回来了,它却没有回来。 出洞暗随流水远,乘风高逐晓云飞。 从洞口钻出来,随着流水远远地飘去;乘着春风高高的飞翔在清晨的云雾之中。 馀香正喜临书幌,秀色还堪着彩衣。 花香四溢
这首诗的标题是“落花”,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第一句: “倦倚危阑日未斜,碧云芳草遍天涯。”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在夕阳西下时,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看着远处的碧云和芳草。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留恋,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二句: “泥融海燕营香垒,花暖崖蜂闹晚衙。” 注释:这里描述了燕子在泥土中筑巢,花朵在温暖的阳光下盛开的景象。 赏析
诗句解释及注释 1. 一拂瑶琴一再弹: - 一拂瑶琴:轻轻拨动瑶琴。 - 一再弹:多次弹奏。 - 瑶琴:一种古代的乐器,通常用于演奏高雅的音乐。 2. 春明那负酒杯宽: - 春明:春天明亮的日子。 - 杯宽:酒杯容量大,比喻心情舒畅。 - 那:表示肯定的语气词。 - 辜负:没有好好珍惜或利用某物。 3. 红英树尾香犹恋: - 红英:红色的花朵。 - 树尾:树枝末端。 - 香犹恋
落花 白石苔生紫锦鳞,繁英碎点绣文茵。 译文: 落花纷纷扬扬,宛如白色的石苔上生长着紫色的锦鳞,又如那繁复的花瓣如同点点细雨洒落在绣有花纹的地毯之上。这些美丽的落花,曾经被人们欣赏、赞美,如今却被风儿轻轻吹落,散落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落花的美丽与哀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落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注释】 落花:指飘零落地的花瓣。 可怪前溪满树梅,不知人老不重回。 可怪:奇怪,觉得奇怪。可怪前溪:意思是说那满河的梅花,似乎有些奇怪。 前溪:即溪流之上游。 不知:不了解。 人老不重回:意谓人老了不会重返青春年华。 催:催促。 颜色:指花色。 如花落:似花儿凋落。 那得:如何能。 岁岁:每年、每度。 开:开放,开花。 赏析: 这首《落花》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注释】 朝来:早晨。 相思:思念。 红豆:指代男女相爱的情愫,因为红色像血,故称红豆。 枝:植物的枝条。 愁心:忧愁的心。 何缘:为什么。 都作:全部变成。 泪珠垂:眼泪流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怀远的诗。 首句“朝来树下问相思”,是说早晨在花下询问思念的人。“朝来”表明时间是在早晨,而“树”是女子所居住的场所。这两句写出了女子思念男子的心情和行动。第二句“红豆今年发几枝”
落花 落花频频地落下,却不肯为了春天留下。 红雨化为烟雾消散,香风随着水流飘散。 黄莺衔来嫌弃花朵破碎,鱼儿吞食却恨着它们沉浮。 枉费溪翁辛苦浣洗,落花无情只向白发人。 译文: 落花频频落下,却不肯为了春天留下。 红色的花瓣如同烟一般消散了,香气随风而去。 黄莺衔来嫌弃花朵破碎,鱼儿吞食却恨着它们沉浮。 溪翁辛苦清洗却无果,落花无情只向白发人。 注释: 1. 落花频自落:频繁地落下的花朵。
【注释】: 1. 落花:指凋零的花朵,多指落花时节。 2. 东风元不恶:东风本无恶意。 3. 花片喜沾泥:花瓣喜欢沾着泥土。 4. 色谢鲛人染:荷花的颜色像被鱼吐出的血一样红。 5. 香辞凤子栖:荷花的香味像凤凰的巢一样香。 6. 蘼芜恩易断:指女子对爱情的态度。 7. 芣苡命难齐:指女性命运难料。 8. 场师意:指园艺师的意思。 9. 栽培在玉闺:将荷花栽植在玉制的花房里。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仔细阅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此题要求对“落花”这一意象进行赏析。落花是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是诗人笔下的伤感之景,诗人以落花为线索,写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飘舞的落花,先落在宋东家,洁白的花朵与残雪相映衬,红色的花瓣犹如一片乱霞。身轻如燕的落花,曾被人掌中玩弄,命运多舛,又听边塞笳声哀怨动人
注释:落花舍不得委身于那苍苔,含情脉脉地向着玉杯飘去。东风仿佛有意,吹送着落花回到了旧枝头。 赏析:《落花》是一首写物抒情的小诗,描写了落花被春风吹到旧树枝上的情景。首句“未忍委苍苔”写出了落花的娇弱与无奈,它不愿意委身于大地而选择留在枝头。次句“含情向玉杯”,以“含情”形容落花在枝头的神态,形象化地写出了落花对故枝的留恋之情。第三句“东风如有意”,用拟人手法赋予东风以人的感情色彩
【注释】 落花:指落花时节的景色。 催雨至:催促着下雨。 向夕:傍晚。 春寒:春日的寒冷。 图君拾取看:想借给你看看。 【赏析】 这是一首写落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句:“落花”。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花瓣纷纷落下,如同飘舞的蝴蝶,美丽而动人。这里的“落花”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花瓣,更是一种意境,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注释】 落花:指春天的花朵。 枝枝都被晓风催:每一根花枝都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生姿,仿佛在催促着花的开放。 岂有黄莺啄复开:黄莺是春日里最活跃的鸟,它不会因为一朵凋零的花朵而停下嘴来啄食。 已是落花花已落:既然花朵已经凋落了,就没有必要再去吹动它让它重新绽放。 何须吹去复吹来:何必再去吹动它让它重新绽放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落花的小诗。诗人通过“落花”这一意象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花落条空芳树稀 - 这句话描述的是花朵凋零,树木稀疏的景象。"花落"表示花朵已经枯萎或凋谢,"条空"意味着枝条空荡荡的,没有叶子或花朵。"芳树稀"则形容这些树木因为花朵已落尽而显得稀少。 2. 秦王宫里卷罗衣 - 这里的“秦王”可能是指古代的帝王或贵族,"卷罗衣"则可能指的是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这句诗可能在描绘一个宫廷景象,或者是在描述某种奢华的生活方式。 3.
落花 因春憔悴致神伤,眼见韶华渐减光。 暮雨不堪淹久病,夕阳犹自整残妆。 注释:因为春天的到来,花儿们都变得憔悴,以至于人们感到了精神上的悲伤,眼看着美好的年华逐渐减少,光芒不再。而暮雨又让那些生病的花儿更加难受,夕阳却依然在努力地打扮自己的残妆。 风情为酒迷花榭,春梦随诗入草堂。 注释:那浓郁的花香被美酒所吸引,让人陶醉其中;春天的梦境伴随着诗歌进入了书房。 满把落英收拾尽
诗句释义: 1. 春光九十似飞蓬 - 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九十"可能是指春天的时长或花朵盛开的时间,"飞蓬"则形容这些花朵如同随风飘散的蓬草。 2. 点径残英片片红 - 这句话描述的是落花覆盖在小径上的景象,"片片红"强调了花瓣的颜色和数量,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结束前的自然美。 3. 逐水几看过涧壑 - 这一句描述了花瓣随着水流漂过山谷的过程,"几看"表达了花瓣被流水带动的频繁程度
诗句赏析: 佳人无计可留春,每见纷飞只自颦。 总为韶华能起恨,亦缘衰谢易伤神。 接下来将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及其含义: 1. 佳人无计可留春:表达了佳人在春天到来时感到无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悲伤。"无计"意味着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来阻止春天的离去,而佳人则只能面对这种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里的“春”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也代表了生命的开始和结束。 2. 总为韶华能起恨:韶华即青春或美好的年华
【注释】: 落花 :指春末花朵凋零,飘落下来。 一番风雨一番怜:又是一场风雨,让人更加怜惜它。 东皇:指春神。 才见芳英明苑上,忽惊飞片落阶前:刚刚看到满园的鲜花盛开在宫殿之上,忽然又发现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台阶前。 倦游公子辞金谷,醉舞佳人卸翠钿:厌倦了繁华生活的公子离开了华丽的金谷,醉酒时美人卸下了装饰精美的翠玉钿(一种头饰)。 惆怅春光容易度,不堪凭槛听啼鹃:春天的时光流逝得如此迅速
落花 【诗句原文】 乍见清池映晓妆,惊看池面贴残芳。 武陵溪上春风暗,杜曲园中夜雨狂。 绿叶成阴空自媚,红英落尽尚馀香。 含情最恨东君恶,不向人间理断肠。 【译文】 初见清晨的清澈池塘映照着晓妆,惊讶地看着池面上残留的花朵。 在武陵溪边春风悄然无声,在杜曲园里夜晚的雨水狂暴。 绿叶成为阴影独自美丽,红色的花瓣掉落后仍然散发着香气。 最令人憎恨的是春光的无情,不在人间处理悲伤的肠子。
【译文】 花儿落了,闲适的心境偏自爱芬芳,为何花片片飞? 白昼随着微风飘荡飞扬,早晨和露水共沾微光。 只有疏淡的花瓣摇着扇子,漫有香气在舞衣上飘荡。 独自站在东风中无意绪,凭一曲送春归。 【赏析】 此诗写花落空枝,抒发伤春情怀。诗人借落花来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小令
【注释】 落花:花瓣飘落。 鸣鸠:黄鹂。 别我:离开我。 隔江浦:渡口,这里指送别的地点。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赏析】 此诗是写一位美人离别而去,诗人怅然若失,无限伤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质朴,情真意切,生动传神,堪称佳作。 “落花半落流水香”,以景托情,借景抒情。落花,即飘零的花瓣,它象征着美好而又短暂的青春年华。落花随流水而逝,暗寓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奈。流水,又象征着时光的流转。春日长
《落花》 注释: ①洛阳台榭:即洛阳的宫阙楼台。 ②三千紫盖:形容春色繁盛,紫色的花朵繁多。 ③一片苍苔:指地上的青苔。 ④云锦:用云彩编织的锦缎。 ⑤凭阑:倚着栏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满地的落花,春色的繁华,以及诗人对春去春归的情感。诗人以“落花”为题,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慨和失落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注】落花:落花时节,指春末夏初。 【赏析】 此诗写暮春时节的落花情景,抒发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叹。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佳作。 首句“一番风雨到妆台”,点明时间是在暮春时节。一场春雨过后,花儿凋谢了,美人也憔悴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这并不足以引起人们的伤感。因为,人们更关心的是,美好的春天已经过去了,美好的时光正在消逝,这是更值得人们痛心的事情。这里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落花何处笛声惊昼眠,乍听忽尔思凄然。 - 解释: 这一句描述了在春日的宁静中,突然被远处的笛声惊醒,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悲伤。 - 译文: 我不知落花飘落在何处,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把我从梦中惊醒,让我突然想起一些令人伤感的事物。 第二句:扪空零乱飘红雨,点地轻盈散紫烟。 - 解释: 描述了落花随风飘落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美的感受。 - 译文: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识记、理解并积累一些重点名句和古诗文常识,还要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及诗词的内容有所了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全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兼托物言志的小诗。前四句借花喻女子,以落花自比。后四句则从不同角度来写落花,用“檀板”“横塘”来烘托,使落花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诗人运用了拟人和比拟的手法,把落花写得活灵活现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朝来阴雨更连绵”描写了一幅春雨绵绵的画面。颔联写落花,“帘外飞花暗远天”描绘了一幅落花飘零的画卷。颈联承上启下,“飘残片片添闺怨,散谢枝枝撩客怜”写出了花的凋零给闺怨和游子带来的影响。尾联写节候变化与落花,“开落由来随节候,闭门休咏刺桐篇”。全诗以落花起兴,托物言志,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答案】 译文: 早晨起来,阴雨绵绵不断
诗句如下: 风流犹记旧相偎,洗却铅华另结胎。 这句诗描绘了落花在春风中的景象,昔日的繁华与美丽,如今都化作了泥土,只剩下了空虚。它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哀愁的情绪。 饱阅炎凉羞献笑,无端聚散莫兴哀。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他曾经经历过许多事情,目睹了世间的变迁和人们的冷漠,因此对于别人的欢笑和悲伤,他都感到羞愧和无奈。 情缘到底方知冷,世事回头尽可猜。
【诗句解析】 1. 落花:指飘落的花,常用于表达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哀伤与怀念。 2. 蝶粉蜂黄冷浣溪:描述春天的景象,蝴蝶和蜜蜂的翅膀沾满了花粉和黄色的花朵,它们在冰冷的溪流中飞翔。 3. 衰颜无主画楼西:描绘了一幅孤独凄凉的画面,一位容颜憔悴的女子站在画楼的西边。 4. 情缘偏恋鸳鸯水:表达了一种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鸳鸯在水中游弋,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5. 勋业多留燕子泥
【注释】 秾纤:细长柔嫩。决意裁:决定剪裁。啼鵙:指杜鹃,一种鸟类。霓衣:彩色的衣裙。鹤氅:白色的袍子。凌空去:高飞而去。蝶翅蜂须:蝴蝶翅膀和蜜蜂尾巴,形容花的形态。弄影来:映在人的影子上。绿芜:青草。春旖旎:春天的美好景色。裴回:徘徊不进的样子。临风检点:面对春风仔细端详。含嫣:微笑的样子。【赏析】 《落花》是一首咏物诗,以落花为题,描写了落花从枝头飘落到地上、被人们踩踏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落花 2. 六渠香水泻胭脂,绘梦题春事亦痴。 3. 赋罢额川遗枕夜,歌残金谷堕楼时。 4. 飘霜顿压明妃冢,折玉徒存幼妇碑。 5. 狼藉冶愁驱不尽,又随花恨到双眉。 译文: 1. 落花 - 落花:指花瓣飘落的景象。 2. 六渠香水泻胭脂,绘梦题春事亦痴。 - 六渠:泛指六个大水渠。 - 水泻胭脂:形容河水清澈如胭脂般鲜艳。 -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一春憔悴有谁知,斜卷珠帘吊落曦。 - “一春憔悴”指整个春天都显得消瘦、疲惫,形容诗人的身心状态不佳。 - “谁知”意为没有人知道或了解他的心情。 - “斜卷珠帘吊落曦”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斜靠在窗帘旁,似乎在为逝去的时光哀悼。夕阳(曦)落下的景象被比喻为一幅哀伤的画面。 2. 愁见暮烟埋碧玉,恨随风雨葬胭脂。 - “愁见暮烟”表达了诗人对暮色中烟雾的忧愁感受。 -
落花 槛外西风一夜侵,飘飘那忍更相寻。 感逢绝处诗谁胜,愁到浓时酒自斟。 莺逐断烟啼北郭,蝶拖残月过东林。 因君检点兴亡事,不觉踌躇费朗吟。 注释: - 槛外西风一夜侵:形容西风的侵袭非常强烈。槛:门框或窗户。 - 那忍更相寻:不忍心再去寻找它了。那:怎么,如何。 - 感逢绝处诗谁胜:感慨于这种绝境(如战乱等)之下诗人的创作水平如何。感逢:遇到。绝处:指困境。 - 愁到浓时酒自斟:当忧愁深重时
【注释】 落花:比喻人生易老,青春不再。花时:花开时节。忍独醒:独自忍受酒醉的苦楚。化机开落几曾停?造化之机,有开有落,何时能停歇? 【赏析】 《落花》是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落花自喻,抒发了人生易老的感慨。“每到花时忍独醒”,点明“落花”之意;“化机开落几曾停?”则写“落花”之因,即花开花落的循环不已;“落花还有开花日”,说明花虽然凋谢,但并非绝灭,仍有重新开放之日;“雪鬓何时得再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指定的文段,运用文中的术语答题,侧重考核记忆的准确性。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约束选准诗句。此题注意重点把握“绰约”“空”等关键词的含义,同时注意书写要准确。 【答案】 译文:落花为谁而绰约?为谁而荒废了年华?它空空地飘荡,如同一场梦
【注释】 今朝:今天。卷帘:指推开窗帘。飞:落下。芳菲:花草的香气。惜:吝惜。稀:稀少,稀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小诗。前两句写诗人在今日清晨,推开窗帘,看到窗外有落花飘舞而下。第三句写自己虽然怜惜这些落花,但却不吝惜它们凋零。后两句写春风拂过花丛,使花朵纷纷飘落,花儿们也显得有些稀疏了,春光似乎也随之而衰减。全诗通过写花的凋零,表现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感叹之情
解析: 1. 落花 - 东风恻恻雨凄凄: 描述了天气的寒冷和细雨,东风带来微微的凉意。"恻恻"形容风声,"雨凄凄"描绘了雨声的悲凉。 - 飘断残英蝶欲迷: 描述落花被风吹得四处飘扬,蝴蝶也被这些落花吸引而迷失方向。 - 无数踏归青草路: 暗示春天即将过去,人们开始返回各自的家,走在青草地上,享受春天最后的宁静。 - 有时浮出武陵溪: 描述春天的气息在溪水中浮动,如同春天本身在水中漂浮。 -
【注释】 落花:指落花时节。落花,落红。 昏花:本意不明,这里指迷蒙的天色,暗喻作者心情的迷茫。 逗中情:撩拨着心中的愁绪。 杖独行:拄着拐杖独自行走。 短笛叫残蝴蝶梦:短笛吹响,唤醒了蝴蝶梦中的往事。 疏钟飘堕杜鹃声:稀疏的钟声飘荡着,杜鹃声声催人归。 冢边有草犹春色:坟墓旁长着野花,依然保持着春天的气息。 树底无人空月明:树影下没有人影,只有月光显得格外明亮。 最苦一枝横出处:最让人痛苦的是
诗句释义: 落花辞枝片片逐东风 - 辞枝:告别树枝。 - 片片:形容花瓣纷纷飘落。 - 东风:此处比喻春风,春天的风。 - 整体:描述了花朵在春风中纷纷凋零的景象。 不信繁华过眼空 - 繁华:指春天的花朵和繁茂的景象。 - 过眼:比喻时间短暂。 - 整体:表达了对春花易逝、繁华难持的感慨。 山月自寒今夜梦 - 山月:指的是月亮。 - 寒夜:夜晚寒冷。 - 整体:描述了一个寒冷的夜晚
诗句解释 1 "落花飘零思雨露":描述花朵凋谢时,联想到雨水和露水的滋养。 2. "撩乱点苍苔":指花朵落地后,给地面的绿色苔藓带来了混乱和美丽。 3. "苦被风常扫,因伤春斗开":花朵被风吹散,象征着春天的消逝,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悲伤的情感。 4. "娇莺歌绿转":小鸟在歌唱,歌声中带有对新生生命的期待。 5. "痴蝶想红来":蝴蝶飞舞于花丛中,寻找着红色的花朵作为伴侣或食物。 6.
诗句释义 1 早破春相赚:春天的美景被破坏。这里的“相”可能指代某种力量或自然现象,使得春天的美好被打破。 2. 飘零不自知:花朵飘落不知道自己已经凋零。这里描绘了花瓣在风中飞舞,但它们并不知晓自己的命运。 3. 未完九十日:春天的日子尚未过去到九十天。暗示春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仍然充满了生机和美丽。 4. 消尽万千枝:许多花朵已经被风吹落,只剩下很少的几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首先要了解内容和主题,然后分析运用手法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和分析。 “落花”,指花瓣飘落的柳絮。“渐露身”,意思是黄莺的羽翼渐渐显露出来。“飞英历乱堕红尘”,意思是黄色的花朵在飞扬中坠落到尘世之中。 “将随薜荔依山鬼,难共靡芜待美人”,意思是黄莺将要随着薜荔树依附山鬼而生活,难与繁茂的草木相配等待美人。诗人通过比喻
【注释】 几树:几棵。次第:依次,一个接一个。桃花:指落花。次第开:指陆续地开放。残红:落花。催:催促。荒村:荒芜的村庄。寂寞:冷清,无人烟。无流水:没有水流。惹:惹动。渔郎:指打鱼的人。认路来:指引路。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天的景色。首二句写花,次三句写景,末两句写人。“荒村”和“无流水”都写出了荒凉萧瑟的意境。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春日桃花盛开图,“落花”、“次第开”等字眼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一番风信客心惊” - 关键词:风信(风的音讯) -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因风吹动花瓣,引起了诗人内心的惊恐。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花瓣随风飘落,给诗人带来了一种不安的情绪。 2. “怨粉愁红迭送迎” - 关键词:怨粉、愁红 - 注释:形容花瓣像女子的妆容,层层叠叠地凋零。 - 赏析:通过“怨粉”和“愁红”,诗人表达了对春花短暂生命的感慨
落花 小阁微风燕子斜,晓寒红日上窗纱。 卷薕睡起凭阑坐,闲看山童扫落花。 注释: 1. 小阁:指小巧玲珑的楼房。 2. 微风:形容风轻轻吹过。 3. 燕子斜:燕子斜飞的样子。 4. 晓寒:早晨的寒冷。 5. 红日:太阳,红色的太阳。 6. 上窗纱:透过窗户映入眼帘。 7. 卷薕:形容人困倦欲睡的样子。 8. 睡起:醒来的意思。 9. 凭阑坐:靠在栏杆上坐下。 10. 山童:指山里的孩子。 11
【注释】 俄:顷刻。座:席位。藉:通“藉”,同“籍”。何事:为何。苍苔:青绿色的苔藓。 【译文】 庭院前忽然间看见许多花盛开,阵阵花香飘来,落满我的座位上。东风为何如此无节制地吹落花朵,让它们纷纷落在青苔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通过咏叹落花,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不平之情。首句写春花怒放之盛况,次句写花落声之入座,末句写花落之满地。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等方位关键词筛选诗句中有效信息,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为什么作者会表达这种情感,最后点出情感的表达方式。本诗是一首写景言志的七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哀叹。 首句“凭栏游冶惜芳菲”意思是说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花的七绝诗,描绘了落花飘舞的美丽景象。首联写春已阑珊,百花凋谢,万树阴阴,绮霞浮水,波澜荡漾;颔联写落花随风起舞,散作香魂;颈联写花瓣飘零,红雨急下,金铃忘缀,绛苔残损;尾联写不知游冶寻芳处,无限葳蕤藉锦鞍。“银蒜”指柳叶,暗用《洛神赋》中洛水之神宓妃折柳赠别的故事。“红雨”喻落花如雨纷纷而下。 【答案】 译文: 万树浓荫映衬着春天的结束,绚丽的彩霞映照在波涛之上泛起了涟漪
这首诗以“落花”为题,通过描写落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曾从花下醉花筹」:曾经在盛开的花树下沉醉于美酒之中,用花枝作为筹码饮酒。 2. 「重入花林忽似秋」:再次踏入花林时,仿佛已经过了深秋。 3. 「沾地已成埋玉冢」:花瓣落在地面上,就像埋入地下的玉冢一般。 4. 「离枝应比坠珠楼」:离开树枝的花朵,应该像坠落的珍珠般美丽。 5.
诗句:花好能禁几日开,东皇应乏补春才。 译文:花儿能够开多久呢?春天需要谁来补充?纷纷抱怨我沉迷于诗句之中,点点催促人们举杯欢庆。残花似乎还怀有感情地停留在绿叶之上,香气却已经无法依靠苍苔栖息。美好的颜色最终都归于尘土,到处是名园如马嵬。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去秋来的哀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诗中“花好”意味着花儿盛开得非常美丽,而“禁几日开”则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解析】 “落花”意为飘落的花,此指凋零的花瓣、花朵。“风雨忧春尽”一句写风雨中落花,表达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惆怅。“蜂声见所思”一句,借蜂儿寻找采蜜的地方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愁。“明年花发处”,诗人设想明年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自己却已离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示例:落(飘落) 花(花瓣、花朵) 风(风雨) 雨(雨) 忧(愁苦) 春(春天) 尽(结束) 蜂(蜜蜂) 声(声音)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落花 极目纷纷总众芳,纷红骇紫散文章。 照人无复当时艳,作雨翻成别样妆。 偶逐暗尘飘御陌,闲随流水漾银塘。 人间漫说封姨妒,舞破山香有砑光。 译文 在春末夏初,百花凋零之时,我独自一人欣赏着落花。 落花如群芳之众,纷扬飘落,绚烂如同锦绣文章。 昔日的花朵,如今已不再鲜艳夺目,反而给人一种别样的美。 曾经随风飘动
【注释】 1. 灵药:长生不老药。芳年:青春,美好的年华。转盼:一转眼,一会儿。逝川:流逝的河水。凤头:《楚辞·招魂》中有“孔雀兮凤皇,来迎取余”之句,后因以“凤头”比喻女子的美发,此处指女子的头发。 2. 消受:承受,忍受。风情:风度、气质。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佳人逝去的悼亡诗。全诗用典贴切,含蓄蕴藉。起首两句为第一层,写佳人的青春消逝;三、四两句为第二层,写佳人之美质风仪
【诗句注释】 落花:指春末夏初,花瓣随风飘落。 春园啼鸟报花开:春天的园林里,鸟儿们纷纷鸣叫,宣告着花朵的盛开。 为忆当年手自栽:回忆起过去亲手栽种这些花朵的日子。 对月一樽初赏罢:在月光下,我举杯欣赏了这一轮明月。 近风千点却飞来:忽然一阵轻风吹过,无数的花瓣随风飘舞,就像千万颗星星。 闲情夜夜悲银管:夜晚独自时,心中充满了悲伤,像悲伤地吹着银管(一种乐器)。 鬓发朝朝坠镜台:早上醒来时
【注释】: 1. 红英:落花。红是落花的颜色,英是落花的别称。 2. 春姿:春天的风采、姿态。 3. 若到明年好时节:如果到了明年好的时节。 4. 开花:指梅花。“枝”是比喻,表示梅枝。 5. 仍:仍然。 译文: 落花已凋零,花瓣随风飘散。 又觉得临风动远思,仿佛在思念遥远的家乡。 假如明年春天来临,花开了仍然是落花的枝条。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落花的感怀之作。诗人面对飘零的落花
【注释】恨紫:指落花颜色,因春天到来,百花盛开,红紫相间。愁红:指落叶的颜色,因为秋天到了,树叶由绿变黄,再变红。飘零:飘落。西复东:指花开花落。离枝犹带雨:离枝的花瓣上还挂着雨珠。拂树乍惊风:春风轻轻吹动树枝时,花瓣忽然被惊起。小斋:小书斋。春榭:指在春天开放的亭子。物情:指自然景物和人情。荣落:草木茂盛和凋零。与:跟。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诗。首联写落花之景,次联抒离别之情
诗句翻译为:断红残紫乍高低,浣尽春痕化雪泥。 六代铅华秋蝶梦,一林风雨夜乌啼。 秋闻湘瑟人何在,欲问胡麻路已迷。 元亮自存松菊径,不须空说武陵溪。 赏析 《落花》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逝去、生命凋零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情感,令人深思。 - 第一句:“断红残紫乍高低,浣尽春痕化雪泥。”这一句描绘了春天过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落花 - 描述花瓣或花朵落下的情景,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或生命的无常。 2. 回首繁华事可悲 - “回首”表示回顾过去,“繁华事”指曾经辉煌或繁盛的时刻,“可悲”表达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状的失望。 3. 飘零况在日斜时 - 描述了即使已经飘零(落叶归根,比喻人或事物失去原有状态),仍然在夕阳时分存在,强调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4. 眼见榆荚飞相趁 -
落花 花事浑如梦,韶光日暗驰。 残霞烘远树,香雾匝新枝。 小院莺啼后,高楼帘卷时。 将飞犹恋恋,欲落故迟迟。 译文: 落花的诗意宛如一场梦境,春光消逝的速度令人措手不及。 夕阳余晖映照在远处的树上,香气缭绕在新生的树枝之间。 庭院中,黄莺的鸣叫声刚刚结束,高楼上,窗帘被轻轻掀起。 即将飘落的花絮,却依依不舍地徘徊不去;而那些欲落未落的花蕾,则显得迟疑犹豫。 碧水中新绿如染
【注释】 落花:指落花时节。即春天。 独立:独自站立。 闲门剩薛萝:门庭冷落,野草蔓生。 偶逐流水去:偶尔随着水而去。 不奈晓风何:无法抵挡早晨的风。 老至情难减:年纪大了感情不能减少。 人生恨转多:人生的怨恨越来越多。 谁怜当此际:谁会可怜我此时的处境! 岁岁感蹉跎:每年都有遗憾。 【赏析】 这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中抒发了作者晚年孤独寂寞的情怀。 首联点明季节:“独”字表明是暮春时节
【注释】 落花:凋落的花瓣。 疑是雪飞时:仿佛是飘落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疑,怀疑的意思。 刚欲呼童扫:刚想叫孩子去扫。 风来去不知:风一来就吹走了。 【赏析】 《落花》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五言绝句。此诗写春光明媚,落花如雨,随风飘扬,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好景不长,一阵春风过后,落花便被卷走,作者不禁感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译文】
【注释】 零落:指落花飘零。 不耐:不堪。 长岁:常年,每年。 历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昭昭:明亮。 客去花飞终有极:客散花落,总有一日会结束。 眼穿肠断:眼睛看穿,心肠都要断了。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天花事终了的哀伤。诗人在暮春时节,看到残花飘坠于风尘之中,触景生感,联想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于是写下这首诗。 首联“早将零落付微尘,不耐当前恨又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田园风光图。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惟妙惟肖,形象生动。“走马回塘细草齐”一句写出了春水初涨、春草如茵的景象;“有情常自逐春蹄”一句写出了小草在春风中生长,与春风一同前进的景象;“且教天上看成雪,敢恨人间踏作泥”两句写小草长到极盛之时便随风飘荡,落到地上,变成了泥土。这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诗句解析: 1. “淡抹斜阳欲暮时” - 描述的是日落时分,斜阳的光线变得柔和而略带淡雅。 2. “看花犹是惜归迟” - 即使已是傍晚,看到落花仍感到惋惜,因为觉得回家的时间还不够及时。 3. “馀香不信全消日” - 尽管花朵已经凋零,但香味似乎并未完全消散,暗示着某种持久的美感或记忆。 4. “瘦影重疑未放枝” - 枝条上的花影显得格外纤细,让人怀疑是否花朵还未完全开放。 5.
【注释】 1. 落花:指飘落的花瓣。 2. 闲倚栏杆百感生:在闲暇的时候,我靠在栏杆上,心中感慨万千。 3. 芳园顿减旧时荣:美丽的花园顿时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与光彩。 4. 红飘玉砌随风冷:红色的花瓣随风飘散,落在玉石台阶上,显得格外冷清。 5. 翠滴瑶阶带露轻:绿色的树叶滴落在玉石台阶上,带着露水,显得格外清新。 6. 蝶梦惊回春晼晚:蝴蝶飞舞的美丽梦境被春天的夕阳惊醒。 7. 莺声啼破叶纵横
诗句释义: 1. 落花 - 形容飘落的花瓣。 2. 吹开吹落只匆匆,恩怨都难问晓风 - 形容花朵随风飘落,似乎在匆忙中,无法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情感纠葛。 3. 细草自黏残雨碧,斜阳犹照别枝红 - 细草沾满了残雨的绿色,而斜阳却仍然照耀着别的树枝上的红色。 4. 伤心茵溷皆前定,瞥眼云泥判此中 - 伤心地看到一切都已经注定(如茵溷),只是转眼之间,云泥之别已明显可见。 5. 三月江南春似海
【注释】 芳草:香草,这里泛指花草。堕:落下。东皇:司春之神。零落:凋落。怨东风:怨恨春风。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春天的佳作。诗中描写了庭院中芳草和落花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 第一句“一庭芳草堕残红,消尽春光满眼中。”诗人以“一庭”起笔,点出庭院这一空间范围,用“芳草”、“堕残红”等词语,描绘出了一幅春天景色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第二句“大半东皇妒艳色
落花 春事阑珊惹恨多,不堪蝶拍与莺梭。 文章水面何时落,风雨楼头几度过。 解佩记曾来翠拾,寻芳谁复想蓝拖。 烟销月冷无言处,一缕香魂奈别何。 译文: 春天过去,花儿凋零,我满怀愁绪。蝴蝶轻拍着我的衣襟,莺儿在我耳边低语。 什么时候文章会在水面上飘落,在风雨中的楼头经历了多少次? 曾经有人解开了玉佩,来到翠绿的草地上捡拾;又有谁能想到,在寻找美好景色时,谁会像蓝色裙子一样被风吹走? 烟消云散
注释: 风雨将春送,残红满砌台。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风雨将春送,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风雨中,花瓣飘落,落在台阶上,满地的红色。 多情双燕子,衔入绣帘来。 这句诗描绘了一对燕子在春风中忙碌的场景,它们用嘴里衔着的花瓣装饰着自己的巢穴,好像是在为春天画上最后的一笔,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重生。 赏析: 这首诗以风雨为背景,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诗人通过“风雨将春送”这一意象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天涯芳草绿初匀,肠断庄周醒后身。 - 译文: 在遥远的天涯,芳草开始泛绿,均匀地铺展开来,这景象让人心中充满感伤。醒来后,我仿佛庄周一般,对这世界的变迁感到困惑和无力,思绪万千。 - 注释: - 天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芳草:常用来比喻春天或生机。 - 绿初匀:形容草地开始呈现出绿色,显得格外新鲜。 - 肠断:形容内心深处的极度悲痛。 - 庄周
落花 金盘泣露向黄昏,漠漠东风动画幡。 此去好归天女手,再来莫作美人魂。 歌残绛树千声怨,诗比红儿百首冤。 空抱琵琶弹别泪,伤心桃李总无言。 译文: 落花 金色盘子在黄昏时滴着泪水,淡淡的春风拂动着舞动的旗帜。 此去好回到天女的手中,再来请不要做美人的灵魂。 歌声在绛树下响彻千遍充满怨恨,诗歌比红儿的诗篇多百次冤枉。 空抱着琵琶弹奏别离的泪水,伤心的桃树和李树都沉默无言。 注释: 1.
《落花》 楼台金粉黯模糊,如梦如烟日易晡。 兰蕙素心沉月露,芙蓉红泪满江湖。 高烧银烛虫声急,翠掩重门燕影孤。 夜半花神空叹息,茫茫大化自荣枯。 注释: 1. 楼台金粉黯然模糊,像梦一样像烟一般消散在夕阳之下。 2. 兰花和蕙草的白色花朵如同沉浸在月光中的清澈露水,纯洁而清新。 3. 红色的荷花在江湖上洒满了泪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美丽。 4. 点燃了银色的蜡烛,虫鸣急促的声音在夜晚回荡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花的凋零来抒发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落花 何处韶光不可怜,底须花落惜花妍。 文章虽假知天意,色相皆空悟夙缘。 注释: - 何处韶光不可怜,底须花落惜花妍。 - “何处韶光不可怜”:哪里的时间和空间不是令人怜惜的呢?这里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底须花落惜花妍。 - 为什么要在花开时珍惜它,等到花朵飘落时就感到可惜呢
这首诗描绘了落花被风吹散,随风飘零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慨,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哀伤。 首句“落花是空是色想非非”,诗人以落花为引子,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落花虽然美丽,但终究会被风吹散,化为尘土。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次句“才逐春来又送归”,进一步描绘了落花随风飘散的情景。春去秋来,季节更替,落花似乎也在感叹生命的无常。这里的“送归”一词
落花 匆匆百五好韶光,不信花飞有底忙。 一缕香魂随逝水,连天红雨作啼妆。 海棠未见梅行聘,桃树难教李代僵。 草就绿章无处诉,含冤我欲问巫阳。 烟雨迷蒙夕照昏,满园春色带啼痕。 桃花空说三千岁,苦楝刚逢廿四番。 即有彩丝难系命,断无玉琯可回温。 茫茫瘴海凭飞渡,可念维摩病掩门。 注释: 1. 匆匆百五:形容时光过得非常快。 2. 不信花飞有底忙:不相信花儿飞舞时会有什么原因。 3. 一缕香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形象特点和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落花”是诗的标题,点明时令为暮春,即落花时节。首句写落花纷纷飘坠,第二句以“不胜”形容人对春的留恋之情,第三句写落花如红雨一般飘零,最后一句写落花随风飘过墙头,仍像当年那坠楼人一样。 【答案】 落花 梁园学舞不胜春,力怯东风罥草茵. 日暮飘零作红雨,过墙犹是坠楼人.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落花》。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花片织茵纬组绿”:这句诗描绘了落花的轻盈和美丽。织巾或丝带般轻柔的花片,如同绿色的地毯,给人以美的享受。 2. “香晴风态佩新簇”:这里的“香晴”可能是指天气晴朗时花香四溢,而“佩新簇”形容花朵簇拥的样子。整句诗描绘了一幅花朵随风摇曳、簇拥成团的美丽画面。 3. “沈思荡空如荡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落花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叹花》。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落花 - 锦瑟年华易断肠:用“锦瑟”比喻美好的时光,“年华易断肠”形容美好时光流逝,令人悲伤。 2. 红楼烟月总茫茫: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月色朦胧的美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3. 一春闲梦随流水:描述了春天里闲暇时做的梦随着流水而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4. 半醉离情付夕阳:通过“半醉”的形象
释义: 落花原本就很好,经过雨水后散发出阵阵清香。 只羡慕那些衔泥筑巢的燕子,在高空中高悬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译文: 落花原本就很美丽,经过雨水的洗礼之后,它散发出了迷人的香气,如同被尘封的记忆一样。 我独爱那辛勤劳作的燕鸟,它们在天空中飞翔,仿佛是春天的象征,高悬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注释: ①红颜:指落花,原自好:原本就很美。 ②经雨作香尘:经过雨水的洗礼后
【注释】 春事:春季的农事。花信风:花开时吹来的消息,即春讯。 零香碎粉:落花。飘空:飞散在空中。 多情:指蝴蝶。寻:寻找。芳:美好。 犹:还,还是。残枝:枯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末夏初景色的小诗。 前两句是写春天结束的情景。“交完”二字,点明了季节的更迭。“花信风”是春天的报信使者,它告诉人们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即将到来。“零香碎粉”,写出了落花的颜色,也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乱飘空”
落花 译文及赏析 诗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诗句与译文 - 诗句: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 译文:高高的阁楼上,客人终于离去了;小园中的花朵纷纷飘落。 - 赏析:首联描绘了诗人目送离去的客人和飘落的花,营造了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2. 诗句与译文 - 诗句: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 译文:错落有致的落花连接着曲折的小径,斜阳的余晖下缓缓飘送。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