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
译文
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
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
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
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介绍
此诗首联作者通过对比,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层的刻划;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作者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颈联着想天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进行渲染;尾联貌似平淡,其实蕴含无限缠绵的情思。全诗构思新奇,抒情深细,语言工整,妙语天成。
注解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
浦:水边。别浦:指天河、银河。王琦云:“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绝之地,故谓之曰别浦。”
罗帷:丝制帷幔。战国楚宋玉《风赋》:“跻于罗帷,经于洞房。”
“鹊辞”句:七夕乌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事见应劭《风俗通义》。又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除,以乞巧。事见宗懔《荆楚岁时记》。
花:黎简校作“萤”。曝(pù)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诗:“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金镜:圆月。七夕,月未圆,故云“分金镜”,又借用陈代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镜的故事(《本事诗》),暗喻自己与所眷恋的女子不能团圆。
玉钩:状新月、缺月,望月而冀其复圆,寓人间别而重逢意。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这里指自己曾经欢遇的女郎。
更:《全唐诗》校“一作又”。一秋:即一年。
赏析
《唐诗镜》:三、四新琢,“花入曝衣楼”,此际无花,故为此语。
《李长吉集》:黄淳耀:末二句忽说至此,信手拈来。率。黎简:结自妙,随手拈来似无谓而好者,情到故也。
《昌谷集注》:上六句说淑景芳辰,离情别绪。末二句不胜悲凉。彼美当秋,心惊迟暮,佳人不偶,恐老冉冉将至矣。贺盖借“苏”以自慨也。
《李长吉诗集批注》:此句还渡河正位;以下做“七夕”人情。飞卿“微云未接过来迟”之语,似从此起得之,而此起更无迹可求(首句下)。此二语独不可学,学则“七子”派;作者却好(“天上”二句下)。“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仙笔也。一年一会者尚可感,终身飘零者奈何?只开手还过七夕本事,以下全写闺情,立格亦高。义山“金风玉露”之七律,真是笨伯。徐文长评末二句:忽说至此,信手拈来。末二句乃千思万想而得者,何谓“信手拈来”?一篇之妙,全在此结。然以为“信手拈得”亦道得出天机之妙。
相关推荐
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注释: - 别浦:指河流旁的一块地方。 - 暗:昏暗无光。 - 罗帷:古代女子的帐幔。 - 鹊辞穿线月:形容鹊鸟在织女星下飞翔时发出的声音,如同穿过细线的针线声。 - 花入曝衣楼:形容花朵在晒衣楼上盛开的情景。 - 上金镜:天上的明月如明镜高悬。 - 下玉钩:地上的月亮像玉制的弯钩。
七夕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注释: 1. 络角星河菡萏天:指的是七夕之夜,天空中繁星闪烁,银河清晰可见,荷花在夜空下显得格外娇艳。 2. 一家欢笑设红筵:一家人欢聚一堂,准备了一场盛大的筵席。 3. 应倾谢女珠玑箧:应该倾尽所有,把珍贵的珠宝都拿出来。 4. 尽写檀郎锦绣篇
【注释】 1. 次第:依次。2. 穿针:古代传说农历七月七日晚上,喜鹊要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人们把织女的一根红丝穿过七孔针孔,让它穿过银河,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3. 没得:没有。4. 心情:情意。5.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七夕之夜,一对恋人在月下相见的情景。诗人以“曙光催”三字,写出了牛郎织女盼望相聚的心情。而世人却认为七夕夜是一年中最好的夜晚,不需要用穿针的方式去期盼牛郎织女的到来
【注释】 指天上的云彩。淡:淡泊,空阔。银汉:银河,指天上的银河。秋期:秋季。万古同: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欢情(yuānqíng):欢乐之情。并:同时,都。宵:夜晚,指七夕之夜。中:中间。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七夕夜晚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七夕之夜的月色和银河,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和离别的深深思念。首句“烟霄微月澹长空”,描绘了夜空中的明月和淡雅的长空,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次句“银汉秋期万古同”
七夕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注释 1. 传道仙星媛:指的是在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中,仙女们通过传递信息或礼物给人间的男子。"媛"通常指女性的美丽和优雅。 2. 年年会水隅:意味着每到七夕,都会有一种特别的聚集或庆祝活动发生在靠近水面的地方。"隅"指的是角落。 3. 停梭借蟋蟀
七夕 牵牛遥映水,织女正当车。 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 隔河相望近,经秋离别赊。 秋将今夕恨,复看明年花。 注释: 1. 牵牛遥映水:指牵牛星在水面上倒映的景象。 2. 织女正当车:指织女星就在一辆装饰华丽的车里。 3. 星桥通汉使:指银河上的星星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汉朝的使者。 4. 机石逐仙槎:指机巧的石头被用来建造仙人的船。 5. 隔河相望近:指隔着河流彼此可以看得更近。 6.
【注释】 云阶:指天河。月地:指牛郎织女相会的喜鹊桥。一相过:互相经过。抵:够,及,比得上。经年:一年,一年的时光。别恨多:离别的怨恨很多。最恨:最喜欢。洗车雨:即“洗河”日,传说这天喜鹊要洗澡渡河。不教:不让。回脚:回头,掉头,这里指掉头渡过天河。渡天河:渡过天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七夕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注释: 1. 鸾扇斜分凤幄开:用鸾鸟的扇子斜着分开,象征着打开装饰有凤凰图案的帷帐。 2. 星桥横过鹊飞回:在天空中搭建一座星桥,让喜鹊可以飞过去。 3. 争将世上无期别:试图改变人们无法长久分别的事实。 4. 换得年年一度来:通过这种方式,每年都会相聚一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注释: 四海孤游一野人,两壶霜雪足精神。 四海指四方,四海孤游即孤独地在四处游历。一野人指一个隐居的人。两壶霜雪足精神形容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两壶霜雪即用雪水煮酒,象征清贫。足精神表示精神充足。 坎离二物君收得,龙虎丹行运水银。 坎离二物是指八卦中的两个符号,分别代表水和火,象征阴阳调和。君收得即指得到了这两个元素,龙虎丹指的是一种炼制的药物,行运水银即指运用这些元素来调节身体机能。 赏析:
【注释】 野人:指作者。天台客:作者的自称。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西北,有一座著名的天台山;这里代指作者的故乡。石桥南畔:指作者家乡附近的一座古石桥。旧宅:指作者的故居。父子:指作者本人和他的兄弟。两口:指兄弟俩。多好歌笙不好拍:形容兄弟二人爱好音乐,擅长歌唱和奏乐,但不善弹琴、抚筝、击磬等乐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兄弟情谊的小诗。前四句写他们兄弟二人原籍是天台县的人,后来迁往他乡
【注释】秋:一作“空”。妆成:梳妆完毕。宜:应该。 译文:秋近了,大雁南飞,天空高远,鹊鸟在夜间飞行。织女梳妆完毕,应是懒得再织布了。今夜渡河回家吧!明亮的月亮,应该用来穿线。微风轻拂,可以晾晒衣服了。你到来的时候,不可察觉,你的神灵的光辉照耀着。 赏析: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姐诞、七月七日长生大会、牛公牛朗节等。传说古时有一对悲苦男女,男的叫牛郎,女的叫织女,他们被天河隔开
七夕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译文: 闺女们争相向天空中的织女星祈求,希望她们能赐予自己美好的爱情;然而,当夜深人静之时,心中的情感并未因此而淡薄。在明亮的月光下,女子们展开五彩斑斓的彩带,摆上精美的果盘,以祈求织女星的庇佑。 她们手持金针,穿过细密的丝线,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然而
七夕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 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 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注释: 1. 人世拘形迹:人世间的束缚和限制。 2. 别去间山川:离别后,彼此之间隔着山山水水。 3. 岂意灵仙偶:哪里想到会有灵仙般的巧合。 4. 相望亦弥年:相互望着,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了。 5. 夕衣清露湿:夜晚的衣服上沾满了清晨的露水。 6. 晨驾秋风前:早上驾驶着车在秋风中前行
七夕 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轮。 绛河浪浅休相隔,沧海波深尚作尘。 天外凤皇何寂寞,世间乌鹊漫辛勤。 倚阑殿北斜楼上,多少通宵不寐人。 注释: - 露白风清夜向晨:清晨的露水和清风使得夜晚变得更加清新,天空也渐渐明亮起来。 - 小星垂佩月埋轮:星星像佩戴着美丽的饰品,月亮则静静地躺在夜空中,宛如被埋在车轮下一样。 - 绛河浪浅休相隔:银河虽然宽广但水流较浅
七夕 会合无由叹久违,一年一度是缘非。 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注释: 会合无由:没有机会相会。叹久违:感叹长久分别。一年一度:每年一次。缘:缘分。而:连词,表并列关系。予:我。天孙:天上织女星的别称。五色:指五种颜色。纫针:用针线缝制。补衮衣:修补皇帝的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七夕乞巧节的诗。诗人以“一年一度是缘非”表达了对与亲人团聚的机会难得、时间短暂的感慨。然而
注释:每年七夕的时候,都要渡过瑶台。谁说秋天的七夕会有泪痕呢? 从人间到天上,只有一年的时间。为什么不让七夕只出现在傍晚呢? 赏析:这首诗以七夕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七夕节的深深喜爱。他赞美了七夕的美好,也感叹了人间与天界的短暂距离。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七夕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注释: - 长安:古都,位于中国西北部,曾是多个王朝的都城,历史上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月如练:形容月亮明亮清澈如白绢,常用来比喻皎洁的月光。 - 家家此夜持针线:每家每户在这一天晚上都会做针线活,象征着勤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首联“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表达了诗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 - 颔联“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描绘了七夕夜晚的景象。 - 颈联“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在七夕夜晚的文化活动。 - 尾联“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每年能够相见一次的渴望。 译文: 七夕之夜,我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情景
在唐代诗人张文恭的《七夕》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幅生动而浪漫的画面。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与注释: “凤律惊秋气,龙梭静夜机。”这两句描述了夜晚宁静的氛围,以及一位女子在家中绣制织女星的场景。这里的“凤律”指的是秋天的气息,象征着秋天的凉爽和丰收;而“龙梭”则是指织机上的梭子,象征着勤劳与智慧。女子在这寂静的夜晚,静静地绣着织女星,她的心境仿佛也被这秋天的气息所触动,充满了宁静与期待。
七夕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注释: 1. 牛女相期七夕秋:牛郎和织女在七夕这一天相遇,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日子。 2. 相逢俱喜鹊横流:当牛郎和织女相遇时,喜鹊们纷纷飞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彤云缥缈回金辂:天空中出现了一片红色的云朵,仿佛是一辆金色的马车,它们在天空中飘荡
七夕 七夕的景致遥遥,只相逢一宵。 明月如同开帐的烛火,白云仿佛渡河的桥桥。 映水金冠在微动,当风玉佩也在摇。 惟愁更漏声急促,离别只在明天。 注释: 1. 七夕: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也被称为“乞巧节”。 2.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七夕的景色或距离感。 3. 一宵:一夜的时间,强调时间的短暂和相遇的机会珍贵。 4. 月为开帐烛:月亮像是开启的帐幕中的蜡烛
七夕 鹊归燕去两悠悠,青琐西南月似钩。 天上岁时星右转,世间离别水东流。 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 苏小横塘通桂楫,未应清浅隔牵牛。 译文: 七夕节到了,鹊鸟归来燕子离去,时光悠远。青琐门的西边月光像钩子一样明亮。 天上星星随着季节变化转动方向,人间的离别就像流水向东流去。 秋风穿过树枝,夜晚降临在每个门户之间;银河横跨夜空,秋天的景象如同一幅画卷。 苏小小乘船过横塘
七夕 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 - “鸣机”指织布机上的织梭声,“札札”是织梭声的拟声词。 - “金梭”指的是用金子装饰的梭子,常用于形容织布时快速而有力的动作。 - “芙蓉”代指荷花或莲花,“澹荡”则形容水面平静且波动不大。 - “池波”即池水波纹,这里描绘的是宁静的画面。 神轩红粉陈香罗,凤低蝉薄愁双蛾。 - “神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红粉”常用来形容女子妆容艳丽。 -
七夕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彩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注释: - 乌鹊桥成上界通:乌鹊桥,指牛郎织女相爱的鹊桥。上界,指天上的仙境或天界。 - 千秋灵会此宵同:千秋,表示长久。灵会,指神祗聚会。此宵,指今夜。同,一起。 - 云收喜气星楼晓:云收,表示天空中的云彩消散。喜气,表示喜庆的气氛。星楼
七夕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注释】 1. 河耿:银河,星名。 2. 牵牛织女:传说中的一对恋人,因被天河阻隔,每年七夕只能相会一次。 3. 欢娱方在此:指在七夕这一天,男女可以相聚欢乐。 4. 漏刻:古人计时的一种方法,用漏水的滴数表示时间。 5. 秋驶:秋天的风,这里比喻秋风。 6. 客子:离家在外的人。 7
注释:在七夕这天,我抬头望向天空,看到月亮像盘子一样悬挂在空中,月光洒落在水面上,形成一片花海。星星仿佛是神仙降世,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当月亮斜挂在天边时,人们都难以入眠,因为蜘蛛网密布在风清的庭院中。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七夕夜晚景象的诗。首句“露盘花水望三星”,以露盘和花水为意象,描绘了夜空中的繁星点点。第二句“仿佛虚无为降灵”,将星星比喻为神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第三句“斜汉没时人不寐”
七夕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 玉佩沾新露,香车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遰两年愁。 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译文: 佳期(良辰美景)人不见,天上喜新秋。 玉佩(指织女与牛郎的情信物)沾新露,香车(指他们乘坐的车子)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遰两年愁。 别有穿针处,微明月映楼。 注释: 1. 佳期:美好的约会或日子。 2. 上:天上。 3. 玉佩:指牛郎和织女的情书。 4. 新露:初升的月光。
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注释 - 一道鹊桥横渺渺:描述七夕时的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其中“一道”指的是银河上横跨的鹊桥,“横渺渺”形容其宽广且遥远。 - 千声玉佩过玲玲:描述众多声音的玉佩在夜空中飘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里的“千声”和“玉佩”都增添了七夕夜晚的浪漫氛围。 - 别离还有经年客:指牛郎与织女每年一度的短暂相聚后,还要分离
【注释】 七夕:即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夜晚。长乞巧:乞求灵巧。竹竿:指立在河边或高处的一根细长的竹棍,用于挂纸钱、彩线和瓜果等物以招引喜鹊。愿丝多:愿望天上的喜鹊能将许多丝线带到人间,以作为乞巧的礼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诗人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乞巧情景,那时他站在高高的竹竿上,向天祈求得到更多的巧丝。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夏日的夜晚
【译文】 七夕节的夜晚,鹊桥上喜鹊张开双翼,搭起一座桥梁让牛郎织女相会。每年七夕都会渡过银河来相见。不要嫌天上见面少,胜过人间难得团圆。想减少繁华热闹来世俗世界,暂时用烟云和月光遮掩化妆台。别时旧路长又短,怎能舍得离情似那灰烬。 【注释】 乌鹊桥:传说中为牵牛、织女搭成的一座桥。 年年:每年都。 莫嫌:莫要嫌。 犹胜:更胜过。 欲减:想要减去。 烟花:指烟火。 俗世:尘世,人间。 掩妆台
【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组诗作品。此诗以写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七夕图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注释: - 白露含明月:指白露时节,月亮明亮如洗。 - 青霞断绛河: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青色和红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穿过银河。 - 天街七襄转:天街上,人们纷纷行走,如同车轮旋转一样。 - 阁道二神过
【注释】 耿耿:星光闪烁的样子。 丝竹:指古代乐器的弦乐和管乐,这里泛指音乐。 纤纤:细长貌。初月:初生的月亮。 【赏析】 此诗写七夕之夜,天上繁星闪烁,地上丝弦乐器奏着动听的乐曲,人们纷纷登楼赏月观星,穿针乞巧。但最令人遗憾的是新月初上时,却难以留住那美好的时光,只好遗憾地离去了。全诗以“七夕”为题,描写了七夕之夜的动人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注释:七夕节的夜晚,高高的瓜华结彩楼,半空的灯烛照清秋。人们只是用尽人间的巧思和智慧,更想从天上寻求幸福。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七夕节夜晚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诗中“高列瓜华结彩楼”,描绘了节日夜晚,人们搭建起五彩斑斓的彩楼,营造出喜庆的氛围。“只应用尽人间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间智慧的赞美。然而,“更欲远从天上求”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像星星一样在天际闪耀
七夕 明河此夕会双星,滓秽圆清太不经。 牛岂其然耕觳觫,女何为者嫁娉婷。 闲中但觉人间巧,老去谁邀帝子灵。 千古文章柳州事,解将蹇拙说惺惺。 注释: - 明河:指银河。此夕:这个夜晚。会双星:指在七夕之夜,天上的织女和牵牛两星相会。 - 滓秽:污浊,不纯洁。圆清:明亮清澈。 - 牛岂:难道是?其然:其实如此。耕觳觫(húsù):耕作时的战栗,比喻劳动的辛苦。 - 女何为者:为什么女子要出嫁?为
七夕 大地风尘恶,长天岁月奔。 忧来浑是感,梦破与谁言。 缑鹤空回首,河牛暗断魂。 吾今拙又拙,无复问天孙。 注释: 1. 七夕: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2. 大地风尘恶:描述的是大地上的恶劣环境。 3. 长天岁月奔:形容时间流逝的速度非常快。 4. 忧来浑是感: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感慨。 5. 梦破与谁言:梦破碎了,不知道该和谁说话。 6. 缑鹤空回首
【注释】 吴头:指苏州一带。峡内:指夔州。 桂魄:指月亮。渐成:逐渐成形。半璧:指月亮。 便便腹:形容书籍多而重。怪怪文:指文章怪异,不合时宜。 牛女:指织女星和牵牛星,为七夕节的主宰神。天边:天空的边际。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诗。首联写去年在苏州见到吴地的节日景象,而今久居夔州却听到峡内的秋声;颔联写中秋月已渐成形,但银河犹自掩蔽云朵;颈联说家中晒书虽多而重,乞巧之文虽怪异却不合时尚
【注释】: 西风:指秋风。繁暑:盛夏炎热。宜秋:适宜秋天。所居:居住的地方。稍虚豁:稍微开阔宽敞。消我忧:解除我的忧愁。独眠:一个人躺在床上。堂中央:堂屋的正中。一榻:一张床。衾(今称)裯(chu qiu):被单。开轩:打开窗户。敞南北:敞开南北两面。翛(xiāo jiāo)翛:形容风声凄厉。是日七月七,三星已西流。七月七日为乞巧节,古人认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时。三星:星宿名,即心宿、牵牛星
这首诗题为《七夕》,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下面是逐句的译文与注释: 1. 去年七月七,直庐闲独坐。 【注释】:在古代中国,“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七夕节。直庐(官舍)是官员的住所。 2. 西日下紫微,东窗晕青琐。 【注释】:紫微指天上的紫微垣,这里泛指皇宫;青琐指宫中的门环,也泛指皇宫的门。 3. 露柳蜩忽鸣,风帘燕频过。 【注释】:露柳上蝉声忽然响起,风帘上的燕子飞来飞去
七夕 河汉势清浅,牛女姿婀娜。 商土本硗瘠,商民久劳瘅。 霜旱固不支,水潦复无柰。 居人且艰食,行商不通货。 郡小数千家,今夕唯愁呵。 吾儿索来禽,倾市得一颗。 举家成大笑,愁眉略舒亸。 自念一岁间,荣辱两偏颇。 赖有道依据,故得心安妥。 穷乎止旅人,达也登王佐。 匏瓜从系滞,糠秕任扬簸。 批凤不足言,失马聊自贺。 委顺信吾生,无可无不可。 注释: 1. 七夕(Tu Jie):农历七月初七
彩楼帘影夜沉沉,一片筛凉月似金。 注释1:彩楼——装饰得五彩缤纷的楼阁。 赏析1:此诗描写了七夕之夜的景色和活动。第一句“彩楼帘影夜沉沉”描绘了夜晚彩楼的美丽景象,彩楼的帘影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七夕的故事。第二句“一片筛凉月似金”则是对月光的描述,月光如筛子般洒在大地上,照亮了整个世界,宛如金色的月光。 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 注释2:画栏——栏杆上绘有精美图案。 注释3
七夕仍残暑,三年记此宵。 【注释】:七月七日夜的残热仍未消散。三年前曾在这里过七夕节。 傍檐依岭月,攲枕听江潮。 【注释】:靠在屋檐下,倚在山岭上,月光如洗;斜倚枕头,静听江水涨潮的声音。 瓠大何妨拙,槎回未觉遥。 【注释】:瓜瓢虽大却并不妨碍它的笨拙,木筏虽小但并不感到它的距离遥远。 【赏析】:此句以物喻己,表明诗人虽然生活清贫、地位卑微,却毫不在意;他甘于清苦,安于平凡,不图名利。
七夕 拜月亭前梧叶稀,穿针楼上觉秋迟。 天孙正好贪欢笑,那得工夫赐巧丝。 注释: 1. 拜月亭:古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汉阳区。 2. 梧叶稀:梧桐树叶稀疏。梧桐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在秋天开始落叶。所以这里说“梧叶稀”表示秋天的到来。 3. 穿针楼上:指女子在楼上用针线缝制衣物。穿针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常用于节日或庆典等场合。 4. 天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七夕》。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象征。 火金鏖攻电雷击,风从西来火折北。 向来胜负吾已分,物极而颠势其必。 露盘清濯房栊秋,冰壶冷浸乾坤骨。 明河指点三星横,天上灵期有幽约。 寒机轧轧终年思,危桥纳纳万山隔。 不知今夕果何夕,洞房幽欢寸阴疾。 仙人与世当异驰,一念萧然证无极。 情之所钟岂其然,婉娈合匹此疑亵。 巫娥神力造化通,抚摩神禹授秘策。 百灵后先相开凿
七夕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 俚俗具瓜华,阶除儿女嬉。 繁星烂煌煌,流月湛沉辉。 群儿望鹊桥,桥端七宝帷。 仿佛想言笑,芗泽疑烟霏。 人间光阴速,天上日月迟。 隔岁等旦暮,会遇未应稀。 愿言停笑欢,察我心所祈。 我欲赐新巧,智术妙通微。 金针度彩缕,宝奁卜蛛丝。 我嗟儿女愚,勤劳徒尔为。 巧拙天所赋,乞怜真可嗤。 故拙不可厌,吾宁钝如椎。 借云得新巧,无乃醇愈漓。 吾观天垂象,列星有攸司。
七夕 天孙何许是来时,月意愔愔露气微。可道星河难得过,自缘乌鹊合高飞。秋宵已胜春宵短,今会还如古会稀。早晚望夫能化石,尽分人世作支机。 注释: 七夕: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节日,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天孙:指织女星,又称织女、天孙娘娘。 何许:何处,哪里。 月意:月光之意。 愔愔:宁静、安详的样子。 可道:可以讲说。 星河:银河,这里比喻天上的银河。 自缘:因为。 乌鹊:喜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如下: 银汉风休月对弦,灵桥长挂罢星填。 从今只恐情先老,无复佳期又隔年。 注释: - 银汉风休月对弦:银汉,即银河,古人以之指代天上的天河。风休月对弦,意味着银河上的风已经停止,月亮也不再对弦,暗示着七夕之夜的寂静和凄凉。 - 灵桥长挂罢星填:灵桥,指的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地——鹊桥。罢星填,意味着牛郎和织女已经停止了在鹊桥上相会,星星也被填补了。
注释:纤巧的风儿吹动云彩,送上天上的织女。不是为把天上的礼物散到人间来。 神侣不可相会,仙河泛舟悠悠。 赏析:此诗写七夕之夜,诗人仰望星空,遥想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逢。首句“纤吹浮云荐”,是说天上的纤巧的风,将云吹得浮动起来,像是在送上天宫里的织女一般。次句“非因散巧楼”,意思是说天上并没有散下什么礼物到人间去。第三句“灵俦不可觌”,是说他们虽然相隔遥远,却是神和神之间的交往,是无法见到面的
七夕 开秋七夕到佳辰,里俗争夸节物新。 乌鹊桥头已凉夜,黄姑渚畔暂归人。 裴回月御斜光敛,宛转蛛丝巧意真。 卜肆沈冥谁复问,年年槎路上天津。 注释: 1.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七日夜举行,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2. 佳辰:美好的时光。 3. 里俗:当地的风俗。 4. 夸:夸耀。 5. 乌鹊桥:指七夕时搭设的一座鹊桥,相传为牛郎织女相见的地方。 6. 黄姑渚:古代地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1. 西南新月玉成钩(西南新月,指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 注释:西南,表示方向,特指西方;新月,即农历七月的初夜出现的弯月;“玉”字在这里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和皎洁,就像玉石一样珍贵。 - 赏析:诗人在描绘天空中的新月,用“玉成钩”来比喻月亮的形状,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2. 奕奕神光渡饮牛(奕奕
【解析】 “乌鹊桥头羽盖移”,乌鹊桥,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位于银河之上。这里指七夕节的夜晚,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约相会;“羽盖”,即车盖。这里比喻鹊桥。诗人以“羽盖移”形象地写出了天上牛郎织女相聚的情景。 “秋风长有隔年期”,秋风,指秋天的凉风,此处代指牛郎织女的相会。诗人以“期”来表示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时间很长,一年又一年。 “七襄终日难成报”,“七襄”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属箕宿
七夕 (其一) 儿时闻天孙,今夕聘河鼓。 鸣机应暂停,飞鹊桥边渡。 稿砧倦服箱,舍策息怨语。 常时别经年,雪涕作零雨。 念各非妙龄,无复啼着曙。 痴儿去蹇拙,芳樽肴核具。 颇怜柳柳州,文字稍夸诩。 昔在台省时,模画秘莫睹。 奈何吐愤辞,投荒犹未悟。 性与是身俱,巧拙有常度。 何能谒以获,讵有期而去。 悠悠区中缘,当今爱体素。 注释: 1. 儿时:小时候 2. 天孙:指织女星,天上的织女。 3.
七夕 七夕相逢说牛女,晋魏以来传乐府。 金冠玉帔照灵河,不见此身闻此语。 何如当日两神仙,空中一别五千年。 五龙驾车各异色,万里乘云来九天。 麻姑女子十八九,青丝作髻爪为手。 擗麟荐酒进行厨,撒米成沙只回肘。 为言东海将扬尘,蓬莱水浅无升斗。 蔡经得道心尚凡,背痒自速方平鞭。 上界真仙足官府,牛女之说真茫然。 彩楼对月谁家倩,更就天孙乞针线。 何不苦学麻姑仙,养取红颜如玉烂。 【注释】: 1.
七夕 七香宝驾灵谁乞,双眼金针俗不存。 世态如今机巧遍,堪将馀技献天孙。 注释:七夕节时,谁乞讨天上的织女?世俗之人都已忘记那一双金线般的眼睛,而只剩下了世俗的眼光。现在世间的机巧已经泛滥成灾,只能把剩余的技艺献给天帝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七夕节时的感怀之作。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眼光的不满和对机巧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为天帝献上剩余技艺的愿望
【译文】 翠幕高悬,瑶梯百尺的楼阁,星斗闪烁在楼前。天家仙会能有几回,未到天明已别愁离。 【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议论入诗,用“天家仙会”来比喻天上神仙聚会,用“未到平明已别愁”来表达人间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明白易懂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之夜,是传统的中国情人节之一,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忠贞。下面将对李贺的《七夕》一诗进行详细赏析: 1. 诗词原文: 好个牵牛织女天,凄其独夜不成眠。 柳家细婢何能问,太尉粗人只自怜。 比翼难磨终古恨,妩眉未了宿生缘。 新凉如水谁消得,平等天公也解偏。 2. 逐句释义: - “好个牵牛织女天”:赞美天上的牵牛星与织女星。 - “凄其独夜不成眠”
七夕 黄姑织女,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她们的忠贞爱情跨越了时空,成为永恒的传说。 脉脉欲渡银河深。 在银河的深深之处,他们相望而不得相见,只能通过鹊桥相会。这里的“脉脉”形容牛郎和织女的眼神,充满了深情和期待。银河是一条宽阔的天河,它分隔了牛郎和织女的家乡——黄道带与赤道带。由于距离遥远,他们只能通过鹊桥作为桥梁,才能在七夕这一天相见。鹊桥是一座连接两颗心的小桥,它虽然小,却承载着牛郎和织女的爱情
七夕 孔雀南来燕子西,银河消息已惊迟。 石城仙使飞三足,玉殿华灯焰九枝。 暂掩星机同一笑,却披云幄重相离。 杞天长在年梭疾,若比人间是远期。 注释: 1. 孔雀南来燕子西:指牛郎织女每年七夕节的相会。这里的“南来”和“西去”分别指的是牛郎织女的方位变化。 2. 银河消息已惊迟:指牛郎织女每年的七夕节只能在天河的一岸相见而无法相聚。这里的“消息”指的是他们一年一度的见面机会。 3.
七夕 此夕流传久不磨,相逢樽酒且酣歌。 竿垂阮服终成强,腹晒隆书顾几何。 漫道银潢能限隔,未闻河鼓畏风波。 楼间安用穿针乞,世上纷纷巧已多。 注释: 1. 此夕流传久不磨:这个时刻已经流传了很久了,不会被磨灭。 2. 相逢樽酒且酣歌:在这样美好的时刻,我们应该畅饮美酒,高歌一曲。 3. 竿垂阮服终成强:阮孚的风度翩翩,最终成为了一种力量。 4. 腹晒隆书顾几何:我肚子饱胀,但并不想读书。 5.
七夕 云幕无波斗柄移,鹊慵乌慢得桥迟。 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尽时。 注释:天空中的云彩平静如镜,银河的星辰在斗柄的指引下缓缓移动,而喜鹊和老乌鸦却因为懒散,使得鹊桥难以建成。如果让我教精卫填平东海,那么这条河流最终也会有穷尽的时候。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感慨。全诗以七夕为线索,通过对天宫、天河的描写,表达了牛郎织女相爱而不能相聚的悲哀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 乞巧筵:乞巧,即乞求巧艺。乞巧筵,是旧时女子在七夕节这天举行的祈求巧艺的宴会。 妇鸠甘抱拙(zhé):比喻妇女甘于守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抱持朴素的美德而不去谄媚讨好。 【赏析】 《七夕》一诗,以牛郎织女七夕相聚为题材,通过描写人间女子对天上的“乞巧”活动的兴趣,来抒发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看法和态度。 首句“世上痴儿女”
七夕 龙旗凤扇迎佳节,知是青鸟传音信。 天上经年才相会,人间转眼又夜深。 凉风吹过河面波纹起,月光洒在酒杯上明晃晃。 后夜弹琴告别鹤,独自应是乾鹊梦魂惊
七夕 天道杳难凭,人言殊不经。 佳期传七夕,欢事污双星。 女騃占蛛巧,儿痴托鹊灵。 吾诗非好诋,聊与订顽冥。 注释: 1. 天道杳难凭:意指天理高远,难以企及。 2. 人言殊不经:意指他人的说法往往不真实或不合常理。 3. 佳期传七夕:意指美好的约会在七夕这一天传递。 4. 欢事污双星:意指欢乐的事情使天上的两颗星星黯然失色。 5. 女騃占蛛巧:意指女孩通过观察蜘蛛的行为来占卜自己的姻缘。 6
注释: 1. 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即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2. 新凉:新的清凉,形容天气凉爽。 3. 醉眠:喝醉了酒后睡觉。 4. 凄然:凄凉、悲伤的样子。 5. 山云:山间的云雾。 6. 宫树:宫殿里的树木。 7. 满进:全部喝掉。 8. 酬好节:报答良辰美景。 9. 两鬓:指头发两边的鬓发。 10. 双星:指牛郎和织女。 11. 长斋:长期禁食。 12. 绣佛前:在佛像前刺绣。 赏析:
【注释】 逢:碰到,遇到。 “我行属天那得知”:我的行程被上天知道,又怎么会知道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相会的羡慕之情。牛郎织女只能在七夕这天相聚,而其他时间他们只能相对无言,默默忍受相思之苦。 “东西南北会逢汝”:无论身处何方,我都会与你相遇。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的思念之情。无论身在何方,他都会寻找与牛郎织女相会的机会。 【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七夕 秋近疏飙未转凉,彩盘珠阁巳传觞。 佳期天上频逢节,却老人间未有方。 蟾魄嫩明情缱绻,鹊河斜界色沧浪。 瓜盘华锦空儿剧,祷旱于今仰圣皇。 注释: - 秋近:秋天接近了。 - 疏飙未转凉:微风吹过,没有感到凉爽。 - 彩盘珠阁:彩绘的盘子和珠宝般的阁楼。 - 巳传觞:已经传杯饮酒。 - 佳期:美好的约会。 - 天上频逢节:天上经常遇到节日。 - 却老人间未有方:在人间却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 -
七夕节 七月七日天气炎热,这个晚上多么快乐又高兴。 相传牵牛星会织女星,雨洗云路迎接彩霞车。 最初因为乌鹊传话错,一年才见一次很疏远。 牵牛星怒斥牵牛鸟,把它放到天上去受罪。 星精聚集不可诘问,我怀疑这种说法总归是虚妄。 又说星能赠人巧,罗列瓜果庭院除。 用彩线穿针望星辰拜,夜晚深乞求巧劳僮愚。 我听说朴散形器作,人夺天巧无余剩。 匠心女手剧淫巧,工与造化分锱铢。 荐绅大夫一官位,坐取公相如指呼
【注释】 1. 古来传:自古以来。 2. 七夕渡明河:指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逢。 3. 巧意世争乞:形容织女的手艺精巧,为世人所羡慕。 4. 神光谁见过:传说牛郎与织女相会时,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光带。 5. 隔年期已拙:指每年七夕的约定都不如往年。 6. 旧俗验方讹:指民间流传的七夕习俗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7. 五色金盘果:一种五彩缤纷的水果。 8. 蜘蛛浪作窠:形容蜘蛛在织网时的动作。
【注释】 朱阁:红漆的楼阁。琼宫:美玉砌成的宫殿。紫房:紫色的房屋。翠翘:指翠翘羽毛制成的首饰。慰愁肠:宽慰忧愁的心肠。天中感遇:天上所遇到的奇遇。非尘世:不是人间。不念痴牛:不想牛那样憨厚。念郭郎:想念郭元振。 【赏析】 这首诗写七夕之夜,一个宫女思念丈夫的情景。《七夕》是唐人最熟悉不过的一个传说了,它讲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诗人通过宫女对牛郎织女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
注释 牛郎:指织女星。 牵牛:即织女。 须:必须,得要。 金梭:织布时用的一种金属器具。 乞与:乞求给于。 人间:这里指人间妇女(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 已多:已经很多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诗。诗人以牛郎、织女为题材,通过他们一年一度的相遇相会,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向往。诗中没有直接描绘他们的相会过程,而是通过“牵牛”、“织女”等词来形容他们的爱情,使得诗歌更加形象生动。同时
【注释】: 1. 东西燕子伯劳飞:伯劳,即伯劳鸟。古代传说中一种善于鸣叫的鸟儿,在七夕这天飞来,因此人们称七夕为“乞巧节”。 2. 新月如钩玉露垂:新月像弯钩一样挂在天空,月光下晶莹的露水如同珍珠一般垂下。 3. 河鼓天孙信灵匹:河鼓,即河神。天孙,指织女。河鼓是天帝的信使,织女是天上的织布能手。 4. 鹊桥星渚有佳期:鹊桥,即银河中的一座桥梁,传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地方。星渚,即星星众多的湖面
七夕 金壶漏滴正迢迢,灵匹相从在此宵。 月魄婵娟乌绕树,河流清浅鹊成桥。 云轻天上榆花没,风细炉中麝炷飘。 寂寞堪怜观渡女,无眠耿耿望青霄。 注释: 1. 金壶漏滴正迢迢:金壶(古代一种计时器)漏水的声音很悠长,时间过得很慢。 2. 灵匹相从在此宵:灵匹(神话中的牛郎和织女)相随共度这个夜晚。 3. 月魄婵娟乌绕树:明亮的月光如玉盘般明亮,树上的乌鸦围绕着它。 4. 河流清浅鹊成桥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夜晚,天上的云彩已经收尽,银河也变得清晰可见。在汉宫里,宫女们还起床晒衣服。大家都在仰望月亮树,怜惜飞鹊,谁还能看到泛星槎见饮牛? 整首诗充满了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烟火的赞美
【注释】 翠帟:翠绿的帷幔。 盘薰朱煤: 形容妇女涂粉打扮,用“盘”字,形容其颜色浓而多;用“朱”,形容其色彩红而鲜。惜易飘: 担心被风吹散。 月出南楼蟾桂长, 笙来北里凤簧调: 指七夕时,在南方楼台望见明亮的月亮,而在北方听到笙歌悠扬、凤管吹奏的音乐。 巧蛛露湿千丝网, 倦鹊波横一夕桥: 蜘蛛网上沾满了露水,而鹊鸟飞过水面时激起的水波横亘一桥。 晒腹曝衣传故俗, 阮庭布犊若为标: 人们晒腹曝衣
翻译 七夕 在清澈的银河里,你我相隔一线之隔。 月亮照着你那纤细的手,为你裁出翠绿色的云皮衣。 注释 1. 盈盈一水望牵牛: 描述一个场景,女子在明亮的月光下,看着远方的牵牛星(即织女星),想象着与爱人的距离。 2. 欲渡银河不自由: 这里表达了女子想要跨越银河相见的强烈愿望,但受到物理距离的限制,无法自由地接近对方。 3. 月照纤纤织素手: “纤纤”形容词用来形容女子的手纤细
七夕 斜亸香云倚翠屏,纱衣先觉露华零。 谁云天上无离合,看取牵牛织女星。 注释: 1. 斜亸香云倚翠屏,纱衣先觉露华零:意思是说,斜靠着香云(指仙女)靠着翠绿的屏风,纱衣上先感觉到了露珠的凉意。 2. 谁云天上无离合,看取牵牛织女星:意思是说,谁说天上没有离别和团聚,你看那牵牛星和织女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夕》,是一首描写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佳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七夕 目切云垂望,心驰枕扇凉。 两年违色养,七夕又他乡。 坐想斑衣戏,胡为捧檄忙。 何人翟方进,将母冠岩廊。 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节为主题,通过诗人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描绘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句“目切云垂望”,形容诗人仰望星空,期盼着与心爱的人相聚的情景。接下来的诗句“心驰枕扇凉”,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现实却总是令人失望。诗人感叹道:“两年违色养
【注释】 牛郎织女:传说中一对恋人。 乞巧:乞求巧手,指妇女们祈求巧艺。 银汉:银河。 支机石:传说中的一颗能实现人们愿望的仙石。 玉晨朝:即玉帝清晨。 【译文】 从前人们传说有鹊桥可以相连人与牛、女二星,每年牛、女二星在七夕之夜相会。 几家人家摆下瓜果,欢饮庆贺乞得巧手;处处开樽畅饮,吹箫弹琴。 云雨暂时成为银河之约,风雷催促着玉帝早晨的到来。 向谁去询问那支机石,好上仙槎飞向碧霄。 赏析
【注释】 一叶井梧:井边梧桐叶子飘零,指七夕。井梧:井边的梧桐,此处代指七夕之夜。双星:指牵牛星与织女星。忽相遇:忽然相见。却怜:更可怜,更可爱、可羡之意。参与商:参星和商星。“参”、“商”是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星名,古人以它们为兄弟,所以合称“参商”。《史记·天官书》:“参为商,商为参。”后因用以比喻夫妻分离。晤会:相逢会面。何夕:什么时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七夕 夜永风露下,庭空帘幕秋。 杯盘延素魄,针缕动双眸。 天上只今夕,人间宁少留。 如何一水际,岁岁此相求。 注释: - 夜永风露下:夜晚时间很长,风和露水都很大。 - 庭空帘幕秋:庭院空空,窗帘幕布也显得凄凉。 - 杯盘延素魄:杯中酒盘映照着月亮的清辉。 - 针缕动双眸:织女在用线引针,一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它。 - 天上只今夕:现在正是七夕节,牛郎织女只能在这一天相见。 - 人间宁少留
乌鹊成桥架碧空,人间天上此欢同。仙槎逐浪浮银汉,青鸟传音到帝宫。牛女佳期情不断,古今遗恨意难穷。彩楼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阑漏欲终。}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源于中国古老的传说故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是这个美丽传说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时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1. 诗句原文: - 乌鹊成桥架碧空:相传在每年的七夕之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七夕》,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景和人们对牛郎织女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每一行诗句的解释: 1. 银河翻浪拍空流,玉女停梭清露秋。 注释:银河如同翻滚的波浪拍打着天空,而天上的织女在七夕之夜停下梭子,迎接清晨的露水。 赏析:诗中通过描写银河、玉女、七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展现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心情。同时
七夕 星潢今夕度仙辀,人世争为乞巧楼。 万室瞻迎皆欲得,一生孤拙未尝求。 缑山月白遗新曲,汉殿窗明识旧偷。 若道营桥真浪说,如何飞鹊尽髡头。 注释: 1. 星潢:指银河。今夕:今晚。仙辀:天上的车子,这里代指牛郎、织女相会时所乘坐的神车。 2. 万室:成千上万的人家。瞻迎:敬仰迎接。皆欲得:都想得到。 3. 缑山: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县西。月白:月色明亮洁白。遗:留下,赠送。新曲:新编的曲子。
【注释】 (1)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相传牛郎织女在这一天鹊桥相会。 (2)凄凉:冷落寂寞。 (3)谩扫天阶试炷香:徒劳地清扫宫廷台阶上供奉的香炉,燃起香来。 (4)犹使儿童觅瓜果:还是让儿童们去找寻瓜果享用。 (5)归寥廓:归隐,远离尘世。 (6)河鼓:即“牵牛”,古代对织女的称呼。传说牛郎织女一年只能在七夕这天相会一次。 (7)百拙:形容技艺不精。 (8)时康:时和年丰。 【赏析】
【注释】 纤巧:精巧细腻。大雅:高雅的诗歌。天孙:织女星,传说中天上织云锦的仙女。机锦:织成精美的锦缎。笑杀:使……笑死。 【赏析】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民间相传牛郎织女在这一天鹊桥相会,故又称“乞巧节”。此诗以七夕佳节为题,赞美了织女星的美丽和高洁。首句用“纤巧”二字形容织女织布的技艺,次句写织女所穿的锦缎华美异常,第三句则以“笑杀世间人”来形容织女的美丽,第四句又从织女身上引出牛郎
七夕 火流知节换,秋到喜身安。 林鹊真安往,河桥晚未完。 得闲心不厌,求巧老应难。 送酒谁知我,瓢樽昨暮乾。 注释: 1. 火流知节换,秋到喜身安。 - 火流:比喻时间如流水般快速流逝。知节换:懂得时光的更替。 - 秋到:秋天到来。 - 喜身安:感到身体舒适,心情愉悦。 2. 林鹊真安往,河桥晚未完。 - 林鹊:指树上的鸟儿。 - 真安往:真的去往了哪里。 - 河桥晚未完
诗句释义 1 七夕: 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庆祝。这一天被广泛认为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是中国的情人节。 2. 相寻旧宅来: 指诗人回到曾经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的老房子中,寻找过去的温暖和回忆。 3. 鸡头月下脊令杯: 这是古代一种饮酒的器具,形似鸡头,在月光下使用可以更好地看清酒杯的形状。 4. 饮残谁问天边事: 诗人饮酒至尽,此时可能感到有些醉意,但心中仍想着天边的大事
【赏析】 此诗写七夕,是一首咏物诗。诗中借对牛郎织女故事的描写,抒发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全诗四句,前两句为第一层,写景;后两句为第二层,抒情。 首句“榆叶飘零碧汉流”,描绘出一幅秋日的景色图。榆树叶子凋落,碧空万里,银河流淌,一派清冷、萧索的景象。这既是眼前所见之景,也是诗人心中所感之情。 “玉蟾珠露两清秋。”玉蟾指月亮,珠露指露水。诗人把玉蟾和珠露都人格化了,使它们仿佛有情感的人一般
注释: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 高列:高楼耸立。 瓜华:即七夕的别称。 结彩楼:装饰华丽的楼台。 半空:半空中。 灯烛:指灯火通明。 清秋:指秋天。 祇应用尽人间巧:只希望能用尽世上的技巧。 更欲远从天上求:还想从天上得到帮助
【注释】 云意:云彩。不交:不相遇。天更阔:天空更广阔。星光:指牛郎织女相会的星宿。汉空流:银河中流动。素娥青女:指天上的仙女,传说她们都是处女。曾无匹:没有人能比。霜月:指秋夜的月亮。亭亭:高耸的样子。各自愁:分别时的伤感。 赏析: 此诗为七夕节咏叹牛郎织女相会之作。首两句写云彩、星光和天河的广阔无边。第三句写织女,第四句写牛郎,表现了他们相爱却不能相会的痛苦之情。末句写七夕之夜的景色
【注释】 金井:井名。西风:秋风。梧桐叶稀:指秋季的萧瑟之气。穿针楼上月光微:七夕之夜,在楼中对着织女星穿针乞巧。天孙:即织女星。也赴今宵约,不赐人间巧样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于银河之时,天帝禁止他们相见,只许他们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七夕节的七言绝句。诗人用“梧桐”象征“秋意”,以“西风”烘托“秋风”,将秋天的气息渲染得淋漓尽致。“穿针楼上”,点出地点,写出了时间
《七夕》 儿女穿针夜向分,楼头月落尚炉薰。 凭谁为觅机边石,留取支床卧白云。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儿女:指年轻的男女。 穿针:缝纫时用针穿过线,这里指妇女们忙着给孩子们做新衣服。 夜向分:到了这个晚上,时间已经不早了。 机边石:织布用的机械旁的石头。 支床:铺床。 白云:天上的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描写七夕之夜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七夕之夜
【注释】 七夕:中国农历七月七日,为古代传下来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银汉风休月对弦:银河上空没有清风,月亮对着琴弦。 灵桥长挂罢星填:天上的桥梁长挂,星星都被遮住了。 从今祇恐情先老:“只”是“只消”、“只要”的意思。祇恐:恐怕。情先老:指感情变淡,变得衰老而迟钝。 无复佳期又隔年:再没有这样好的约会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七夕之夜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因思念情人而产生的感慨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解答时需要对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有准确的把握,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本题中第一问“金针”指七夕节时妇女结彩缕为牛郎织女相会的象征;“玉搔头”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第二问“月落河倾”指月亮落下
【注释】 玉殿:指皇宫。 凭肩共语:手拉着手,互相倾诉衷曲。 三山:《博物志》说:“蓬莱之东,有方丈、瀛洲、玄帝三山,天都、天阙、玉堂,皆在海中。……三山常晦于雾,人得登者千岁一见。”后用“三山”泛指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七夕的诗,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对离别的痛苦。 首句以白描手法,写一对恋人在七夕之夜相聚,互诉衷情。第二句写月堕星沉,惟余清风和幽雨,这两句既写景,又含情
七夕 百子池深涨绿苔,九光灯迥绿浮埃。 天孙宝驾何年驻,阿母飙轮此夜来。 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 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 注释: - 七夕:即中国的情人节,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 - 百子池:一个古老的池塘,据说在七夕时水位会上涨。 - 涨绿苔:指池塘中的水因天气变暖而开始变绿。 - 九光灯:传说中的一种光芒,通常用来形容星星或月亮。 - 迥:远的意思。 - 天孙宝驾
七夕 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 槎浮应恍惚,星会恐朦胧。 七月初七夜,一年须一逢。 经躔那有此,吾欲问天公。 注释: - 河似琉璃底:比喻银河像清澈的琉璃一样,颜色鲜艳,光彩夺目。 - 水行空影中:指银河中的星星在水面上投下的影子,如同水中的倒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槎浮应恍惚:槎(chá)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木筏,用来渡河或航海;“应恍惚”则表示槎在水上漂浮时显得非常模糊、不真实。
七夕 七夕灵匹迢迢驾七襄,暂陈云幄对星潢。 已看素魄过三让,何用华灯更九光。 玉腕双丝轻宛转,霞衣杂佩暗丁当。 谁言巧意能胜拙,祇见鸠闲鹊自忙。 诗句释义: 1. 七夕:古代的一个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 2. 灵匹迢迢驾七襄:形容七夕时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他们骑着神驹“牛郎”和“织女”,穿越七襄的距离来到天河相会。 3. 云幄对星潢:形容他们在天上的云端相见,周围是璀璨的星星。 4. 素魄过三让
七夕 天官今夕渡银潢,女伴纷纷乞巧忙。 乞得巧多成底事,祇堪装点嫁衣裳。 注释: 七夕:古代传说中牛郎织女的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天官:指天上的仙女或神仙。银潢:银河。这里指的是天上的银河。 女伴:指织女星下的一群仙女。纷纷:众多的样子。乞巧:乞求巧艺,即乞求织出的衣物精美。 乞得巧多成底事:乞求到的巧艺多了有什么用呢?底事:什么事情。 祇堪:仅足以,只够。装点:装饰打扮
七夕 紫天银水渡辛夷,藻帐雕屏解佩时。 金朔窗中窥阿母,小姑堂上忆兰芝。 初宵已有穿针乐,欲曙还成弄杼悲。 若比人间更肠断,万重云浪寄微辞。 注释: 紫天银水渡辛夷:在紫天的银河上渡过银色的河流,穿越辛夷树。 藻帐雕屏解佩时:在华丽的帐篷和雕刻精美的屏风里,解开了象征爱情的信物。 金朔窗中窥阿母,小姑堂上忆兰芝:在金色的窗户里偷偷地看着你的母亲,小姑在院子里回忆着你的离去。 初宵已有穿针乐
七夕节 每年七夕,牛郎织女鹊鸟围绕老树枝飞。 天上谁曾会过这传说,只有人间男女动情。 巧云容易散开,明亮的月亮岂能长久。 我大智若愚,孤独吟咏到清晨未成。 注释: 1. 年年逢七夕:每年都在七夕这一天。 2. 鹊绕故枝惊:鹊鸟围绕着老树枝飞。 3. 谁曾会:谁会过。 4. 人间自动情:人间的男女们动了情。 5. 曲月岂长明:明亮的月亮岂能永远明亮。 6. 大拙无如我:我非常笨拙,就像没有一样。
《七夕》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此诗首联写天街的清辉,颔联写天上的银汉,颈联写牛郎织女的佳期,尾联抒发自己对爱情的憧憬。 诗句注释: - 天街奕奕素光移:天空中的云彩在日光照耀下,光彩夺目如白绢。 - 云锦机闲漏箭迟:天上的织女正在织布,她的玉梭穿梭于五彩斑斓的锦缎上(“云锦”即指云霞般的云),而银河上的牵牛星却迟迟没有落下(“漏箭”即指计时用的箭)。 - 谁与乘槎问银汉
【注释】 箱牛:古代对牛的别称,这里指织布机。 回驭:指牛驾车。 锦机:织有花纹的织布机。 悲欢:悲伤和欢乐。 间:同“涧”,深谷。 月夜并肩人不见:指夫妻二人在一起赏月光而不见对方。 萧萧:风声。 骊山:在陕西临潼县东,因产美玉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七夕乞巧的七绝,全诗意境优美,构思新颖。 首句“箱牛回驭锦机闲”是说织布机被牛拉着,织起锦绣云霞。诗人巧妙地把织布机拟人化了
七夕 高楼人散酒樽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独倚南窗夜岑寂,一钩凉月下疏桐。 注释: 七夕:即农历七月七日,传说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此诗作于七夕节时。 高楼人散酒樽空:指在七夕这个夜晚,高楼上的人们都散去饮酒了,只剩下空空的酒樽。这里的“人散”暗示着七夕之夜的热闹和喧嚣已经消失,只留下宁静和寂静。 漫拟新文送五穷:指作者在七夕这个夜晚,漫不经心地写下了一些新诗
七夕 七夕,即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七姐诞等。在这一天,人们相信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和浪漫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个充满爱意与神秘色彩的夜晚。 1. 缥缈针楼外,天教彩羽过:缥缈是指朦胧、飘渺,针楼外是说七夕的夜晚,月亮高悬,星光闪烁,宛如一座美丽的楼阁。天教彩羽过则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五彩斑斓的羽毛飘过,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
七夕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注释:七夕:中国农历七月初七的节日,又称乞巧节、牛郎织女节等,是传统的情人节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热闹和人们的情感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世俗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河鼓、天孙:指天上的星宿,也指织女星。 老成:指年岁已长的人。 无愁可解:指七夕节时
诗句解释 岁岁今宵乞巧楼,疏星如弈月如钩。 - 岁岁今宵乞巧楼:每年都在今夜的乞巧楼上祈求巧遇,意味着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举行庆祝活动。 - 疏星如弈月如钩:稀疏的星辰像下棋时的棋子一样排列,明亮的月亮则像是弯弯的钩子悬挂天空。这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夜空中星星和月牙的美丽景象。 莫将寒信侵房屋,肯把闲情问女牛。 - 莫将寒信侵房屋:不要让寒冷的消息影响到房屋
【注释】 木槿:一种花,其花期在夏季。篱边:篱笆旁边。络纬:一种昆虫,常在篱笆上鸣叫。 哀:凄惨。 河汉:黄河。 远天:天空。回:回旋。 西风:秋风。不管:不理睬。扁舟客:坐船的旅人。 吹下楼头:风吹到了楼头上。笑语来:笑声和言语从楼头飘来。 赏析: 《七夕》一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七夕节的七绝诗。首联写景,描绘了木槿花篱旁络纬虫悲鸣的凄凉场景;颔联写情,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深情厚意
【注释】 云汉:银河。 双星:指牛郎、织女二星。 聚散:指他们一年一度相会一次,然后又各奔东西,相聚无期。 长生殿:唐玄宗为怀念杨贵妃而建的宫殿名。此代指杨贵妃。 人:指杨贵妃。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诗,描写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云汉双星聚散频”,描绘了牛郎织女每年只能短暂相聚的情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距离之远和相思之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题,考生不仅要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还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七夕”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即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传说这一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一别相逢泪如雨,不禁憔悴语相思。”“佳期咫尺还知不,明日伤情两别离。”这两句写七夕之夜的相思之情。“七夕”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见的节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要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注意“云雨”的典故。 【答案】 译文:今日相逢明日离别,徘徊于离别与重逢之间,几度春秋?无情的风雨,何必遮隔,人们以为一年中能有一次重逢,其实不然。注释:云雨:指男女欢合之事。七夕: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今宵相逢:即七夕之夜
七夕 雨洗秋容秋气清,翠帘高卷莫楼晴。 似含羞色谁家女,旋索金针拜月明。 解析与译文 注释 - 雨洗秋容:秋天的景色被雨水洗涤得异常清新。 - 翠帘高卷:形容女子将绿色的帘子高高卷起,露出美丽的面容。 - 莫楼晴:指晴朗的天气。 - 似含羞色:形容女子害羞的样子。 - 谁家女:谁家的姑娘?这里可能指的是织女,因为七夕是牛郎和织女的传说节日。 - 旋索金针:快速地拿出金针准备绣东西。 -
七夕 天上何因有别离,人间谩自指佳期。 果如女嫁男婚事,何限风清月白时? 银汉几曾横鹊影,花盘空复罥蛛丝。 今朝少妇心中事,只有回文锦字知。 注释: - 天: 天空 - 何因: 为什么 - 有: 存在 - 别离: 分离 - 人间: 地上的人世间 - 谩自: 徒劳地 - 指: 指向 - 佳期: 美好的日期 - 果如: 果然 - 女嫁男婚事: 男女成婚的事情 - 何限: 多么 - 风清月白时: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 佳期:美好的日期。 双星:指牵牛星和织女星。 烂:明亮。 长生殿: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宫殿。心:指杨妃的心。 鹊:喜鹊,传说是爱情的信使。绣户:精美的门户。 蝶:美丽的蝴蝶。秋梦:秋天的梦境。罗衾:用丝棉织成的被子。 斜河:傍晚时天空中斜着的银河。东方白:天快亮了。 露湿:露水湿润。幽兰:幽静的兰花。思不禁:思绪不能自已。 赏析:
《七夕》 乞与人间巧,全凭此夜秋。 如何针线月,容易下西楼? 注释分析: 1. 乞与:乞求给予或索取。 2. 人间巧:人间的精巧手艺。 3. 此夜秋:指这个秋天的夜晚,暗示了季节和时间。 4. 如何针线月:用针线在月光下工作。 5. 容易下西楼:轻易地从西边的楼阁上下来。 赏析: 这首《七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时刻
【注释】 耿耿:明亮貌。玉京:指月中宫殿,即月府或月中城。迢迢:遥远的样子。影斜:月亮的投影斜照在树上。乌鹊:喜鹊。光隐:月光隐去。云锦:形容天上的云彩。虚张:空有其表而实际上没有。星房:银河。冷闭:关闭。天帝子:牵牛星。 【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此夜织女渡河与牵牛相会。这首诗以“七夕”为题,写的就是这一传说故事,但并非纯然写景咏物之作
七夕 天河唯有鹊桥通,万劫欢缘一瞬中。 惆怅五更仙驭远,寂寥云幄掩秋风。 注释: 1. 七夕: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七月初七。 2. 天河:指银河,古人认为天河是天上的一条河流。 3. 鹊桥:古代神话传说中,喜鹊搭成的桥,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地。 4. 万劫欢缘:指牛郎和织女之间永恒的爱情。 5. 五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6. 仙驭:神仙的车驾
【注释】 1. 云汉:即天河,古人认为天上的银河。双星:指牛郎和织女。 2. 事还新:每年的七夕节,是天上鹊桥相会的日子。“事”,指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 3. 长生殿:在唐宫中,以长生不老为名的宫殿,实为帝王行乐之所。 4. 浑闲事:完全是一件闲事,因为天上人间相隔遥远。 5. 不见:没有见到。 【赏析】 《七夕》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七言绝句。诗写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人间男女却难逢此佳期
【注释】 “鹊桥”:相传为天上银河上横跨牛、女二星的一座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千丈”:形容桥高。 “夜静风恬”:夜晚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风也平静得没有波澜。 “水不波”:河水平静得没有一点波纹。 “又相失”:又分别了。 “欢情”:指欢乐之情。 “别情”:离别之情。 【译文】 只见鹊桥横跨在宽广的天河之上,夜晚十分安静,连一点风也没有,河水也像没有一样,平静得毫无波浪。
七夕 琪树西风一叶秋,银河清浅月如钩。 关前玉笛吹新恨,天上金梭织旧愁。 鸾自飞回人欲尽,鹊曾填处水还流。 浮踪此际浑无赖,脉脉遥心自倚楼。 注释: 1. 琪树:美玉或珍珠般的树,比喻美好的事物。 2. 秋:季节,秋天。 3. 银河:天空中的星河流,也指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地方。 4. 清浅:清澈,浅薄。 5. 月如钩:月亮形状像钩子,常用来形容月亮的圆润和饱满。 6. 关前:指关口或边界之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内容的基本能力。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相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夜。 “屡将时节客中过,今夜双星又渡河”:我屡次逢到节日,在客地度过(或:“逢节”,逢着七夕的节日)。今晚,双星渡过天河相会。 “天上佳期应有数,人间欢会苦无多”:天上美好的相聚,应当是常有的,可是人间的团聚,却难得有几回。 “合离不定桥边影,巧拙何心杼里梭”:有情人在一起的时候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七月七日风雨多: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天气变化无常,经常有大风大雨。这种天气条件为七夕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气氛。 2. 御桥南望水增波:诗人站在一座桥梁上向南望去,看到水流因为大雨而变得更加湍急,仿佛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波澜壮阔。 3. 鸳鸯自向沙头宿:成双的鸳鸯在水中相互依偎,选择在沙滩上栖息,它们似乎对外界的风雨毫不在意。 4. 不管牛郎信若何
七夕 日落秋阴客并游,况逢佳节漫淹留。 频年多病怜司马,此夕孤灯看女牛。 凤舄独随青鸟渡,鹊桥谁架彩云浮。 相携未尽翻离恨,河汉遥添别泪流。 【注释】 - 日落秋阴客并游:太阳落山,秋天的阴气越来越重,客人一起出游 - 况逢佳节漫淹留:更何况在这样美好的节日里 - 频年多病怜司马: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好,可怜司马光(古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 - 此夕孤灯看女牛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以下是诗句及其译文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夜久高城风露收, 微云斜汉两悠悠。 闺中捣素思关塞, 楼上穿针待女牛。 屏烛夜深秋似水, 池花香淡月如钩。 桂宫高处寒多少, 谁念嫦娥此夜愁。 2. 译文与注释: 夜晚逐渐消散了高城上空的风露,天空中的云彩轻轻斜向银河。女子在闺中思念着边疆的亲人,楼阁上穿着针线等待织女星的到来。夜深人静时
七夕 楚客旅魂惊巧夕,燕京风俗斗穿针。 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 海内弟兄风雨梦,天涯儿女岁时心。 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 注释: 1. 楚客旅魂惊巧夕:指楚地的游子在七夕之夜感到孤独和恐惧。 2. 燕京风俗斗穿针:指北方的习俗,人们用针穿小孔来比赛谁的针线活更好看。 3. 楼台送暑催秋扇:指夏日炎热时,楼台上的人们吹着扇子驱热。 4. 关塞迎寒起暮砧:指冬天寒冷时
注释: 1. 高楼今夜月:指七夕之夜的明月。 2. 女伴斗穿针:女子的陪伴,她们在互相比试谁穿针更快。这是乞巧的活动之一。 3. 却笑为官拙:我却嘲笑那些做官的人笨拙。 4. 偏无乞巧心:偏偏没有乞求巧女之心。 赏析: 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庆祝。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之夜的场景:明亮的月光洒在高楼上,女人们在互相比赛穿针,而男子则在一旁笑着。然而
七夕 新月依稀夜向阑,女牛此夕若为欢。 人间谩道相逢易,天上犹然会合难。 河水盈盈情脉脉,机声轧轧露漙漙。 可怜何限别离者,遥望仙桥掩泪看。 译文: 新月隐约映照着夜空的角落,这个夜晚,牛郎和织女似乎正在享受欢乐的时光。 人们常说,人世间的相逢是容易的,但牛郎和织女在天上的相聚却是困难的。 河水波光粼粼,仿佛在诉说着两人的深情厚意。织女的思念之情如织,而牛郎则努力工作以期与她重逢。
七夕 家家乞巧设丝萝,何事无能解帝呵。 今日星稀初整驾,昨宵云暮巳停梭。 空闺月冷穿针缕,孤客衣单叹汉河。 共惜天孙多别怨,不知人世更愁多。 译文: 家家户户都在祈求七夕的巧女们,织出美丽的丝绸。为何他们无法理解皇帝的旨意呢?今天星星稀疏,刚刚整理好马匹准备出发;昨天晚上乌云密布,已经停止织布。空寂的闺房中,月光寒冷,女子用针线缝补着衣服,而孤独的旅人在感叹着天河的距离
七夕 月殿桂香飘,双星渡鹊桥。 佳期怜此夕,分手恨明朝。 机杼丹心苦,烟波涕泪遥。 百年怅灵匹,怀抱几时消。 注释: - 月殿桂香飘:指的是在月亮的宫殿里桂花的香气飘散出来。 - 双星渡鹊桥:指两颗星星渡过了鹊桥。 - 佳期怜此夕:表示珍视这个夜晚,因为这是与爱人相聚的好机会。 - 分手恨明朝:意味着分别时带着遗憾,因为没有明天可以见面。 - 机杼丹心苦:形容织布女的心情痛苦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建所作的《七夕》。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风尘六载客京师,寥落丹岩桂树枝。 “风尘六载”表示在京城度过了六年的风尘仆仆。"客京师"意味着长期居住在繁华的城市中。“寥落丹岩桂树枝”描绘了孤独的景象,丹岩桂树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象征,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2. 七夕每逢长□□,双星何事怨将离? “七夕”即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七夕》。 我们来看第一句:“云寂露凉丛蕙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空中云层很静,露水也很凉,周围的草丛中充满了悲伤的气氛。“云寂”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空景象,而“露凉”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寂静和凉爽的感觉。接着,“丛蕙悲”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这里的“蕙”是一种草本植物,常在古代诗文中用来象征女子的情感或美丽。 第二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夕》。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沧江雨歇暑渐微:“沧江”是指宽阔的江水,“雨歇”意味着天气放晴。这里的“暑渐微”表示夏天的酷热已经渐渐消退。整句表达了一种清新凉爽的气息,与夏日炎热形成对比。 2. 银床一叶迎秋飞:“银床”指的是银色的床或者月光,“秋飞”形容秋天的景象或事物轻盈地飘动。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月亮在夜空中缓缓升起,如银色的床铺上飘着一片落叶。
【注释】 1、今年:这年。 2、山家:农家。 3、散发孤吟:散发,披散头发;孤吟,独自吟咏。 4、暮霞:傍晚的云霞。 5、天□双星: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两颗星星。 6、罢机杵:停止捣衣。 7、湖南斗酒出蒹葭(jiān yā):湖南有美酒,斗酒一升。蒹葭,芦苇。 8、石华:指秋天江边石头上的草木。 9、仙槎(chá):神木名。 10、何人咫尺问仙槎:何人,是谁。咫尺,非常近的距离。仙槎,即神舟
【注释】 天上:指牛郎织女所居住的天宫。 终年:常年。 机丝:织布机上的线。这里借指织布、缝纫等劳动。 翠旗:彩色的旗子。 穿针:古代妇女的一种活动,即在节日里用针来穿过彩线绣成各种花纹,表示庆祝七夕节。 儿女:这里指女儿、姑娘们。 怅望:因思念而感到愁闷。 桥:这里泛指桥梁。 过桥时:即将渡河的时候。 【赏析】 《七夕》: 此诗写于诗人与友人相聚的七夕之夜。诗人以七夕为题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夜晚的景象和情感。 1. 向夕陈瓜果,楼端片月新。 - 注释:傍晚时分摆放着各种水果,楼顶上新露出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通过“陈瓜果”和“楼端片月新”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美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七夕夜晚。 2. 言观渡河女,因忆弄机人。 - 注释:我正在看河中渡河的女人们,于是想起了以前那位织布的姑娘。 - 赏析
【注释】 揽玉珂:即“揽”字作动词使用,有揽取、捕捉的意思。 青蛾:指眉。古代传说牛郎织女一年一度渡河相会时,牛郎的一头黑发被王母摘去,织女只好用青丝系住自己的头发以保持其青春美貌。故“青蛾”代指织女。 羡双星:羡慕牛郎织女的恩爱。 年年:每年。 渡河:指七夕相会。 【赏析】 此诗首句写天上依然揽玉珂,意谓牛郎织女虽隔银河,但天上仍有他们的身影,牛郎仍可继续他的牛郎生涯。二句写人间不复画青娥
七夕 江南游子辽东客,元夕辞家今七夕。 塞中烽火几回看,园里嘉蔬三度折。 今夜月色天下同,牵牛织女精灵通。 乌鹊桥成夜光湿,黄姑渚落秋机空。 再拜持觞问牛女,乞取河流化甘雨。 净洗天兵归内府,万岁千秋奉明主。 注释: - 江南游子:指在江南的游子。 - 辽东客:指生活在辽东的人。 - 元夕辞家:在元宵节时离家。 - 塞中烽火:指边疆战争。 - 园里嘉蔬:指花园里的蔬菜。 - 今夜月色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它以七夕为题,通过对七夕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追求巧智与自然原始淳朴的矛盾态度。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商飙振庭柯,大火以流西。乌鹊填桥渡银汉,又是双星会合时。 兹事古传言,茫昧理莫据。承讹踵缪益附会,天孙锡巧人间世。 骈罗𩜾饵瓜果新,儿祈女拜纷成群。柳州之柳忝学道,亦自喋喋鸣酸辛。 吾闻隆古时,大道靡巧拙。元气既以凿,奸伪乃百出。 殚力竭知日益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七夕》。诗中描述了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 第一句“今夕何夕火西流,处处穿针阅女牛。”意为今晚是什么日子?天上的星星像火焰般向西流动,到处都有人在为织女和牛郎织女穿针乞巧。这里的“穿针”指的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人们相信通过穿针来祈求婚姻美满。而“阅女牛”则是指观看牵牛星和织女星。 第二句“银烛光摇书幌冷,碧梧影落帝城秋。”意为在烛光照映下,书幌显得冷冷清清
【注释】 凄凄:凄凉;更筹:古代计时用的漏壶中的铜箭,刻有时辰、刻数和时刻的符号。 细雨:小雨;残灯:点着的灯已经熄灭了。 老大:年纪大;无穷:没有穷尽。家国:指国家;牵牛:指银河。 肯:愿意。 赏析: 这是一首七夕节抒写思家的诗。 开头两句“凄凄鼓角乱更筹,细雨残灯客况幽”,写诗人在七夕之夜听到更鼓声声,看到细雨打湿了残留的灯火,想到自己客居异乡,不禁感慨万端。“凄凄”二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它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浪漫情景,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首句“九天香露下真珠,谁望银河意不输”描述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在这一天,天上的仙女们会沐浴在香露之中,她们的头上会挂着真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而人间的人们则仰望星空,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这句诗中的“谁望银河意不输”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第二句“侍婢皆思代乌鹊
七夕 一曲清商酒数行,银河未落月犹明。 欲知天上人间事,请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1. 一曲清商酒数行:指诗人在庆祝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时,喝着美酒,吟诵着《清商曲》。 2. 银河未落月犹明:形容七夕之夜,明亮的月亮还未落下,银河也未完全消失,呈现出一片明亮的景象。 3. 欲知天上人间事:想要了解天上和人间的事情。 4. 请看牵牛织女星:请看牵牛星(即织女星)和织女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七夕 星渚云軿夜不禁,填桥乌鹊静高林。 溪堂薄暑宽秋扇,海国凉风引暮砧。 瓜果席边残醉咏,机丝天上隔年心。 飞觥欲问乘槎客,碧落愁牵几度阴。 注释: 1. 星渚云軿夜不禁:在银河中,星渚的云彩飘动,夜深仍不停歇。 2. 填桥乌鹊静高林:夜晚,天空中的鸟鹊安静地栖息在桥上,树林里显得格外宁静。 3. 溪堂薄暑宽秋扇:在溪堂中,天气炎热时可以宽慰自己如同秋天的扇子一样凉爽。 4. 海国凉风引暮砧
【注释】 1.七夕: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日。2.双星一会时: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的时刻。3.芳草湿:指路旁长着鲜花的草地。4.细乌知:指乌鸦爱栖息在桥上。5.辇帷:车帷。6.白头悲:指年老头发斑白的愁容与悲伤。7.别:离别。8.河汉:天河,银河。9.辇(niǎn)帷:用车子装运,这里指车驾。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流寓江表时所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一年容易又经秋,不觉新霜满鬓头。 - 第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一年"指一年的时间,"容易"表示时间过得很快,"又经秋"说明又过了一个秋天。"不觉"表示没有察觉到,"新霜"指的是初秋的霜,"满鬓头"描绘了头发上霜的覆盖情况,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沧桑。 2. 坐竹晚凉风淡淡,临池月印水悠悠。 -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夜晚景象的诗。首句“瑟瑟西风起”点明时节。第二句写诗人推开柴门,只见西风吹动落叶,一片寂静,只有那柴门紧闭,人迹罕至。第三句“月华凉似水”,写诗人在室内抬头望去,只见月光如水,洒满庭院,清凉宜人。第四句“河汉在人间”,写牛郎织女隔着银河相会的情景。 【答案】 译文: 一阵西风吹过,院落空寂,柴门紧紧关闭着,只有我一人独对这寂静的院落。月光如水,洒满大地,清凉宜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分析。 “荏苒年华不可留,天涯飘泊数登楼。”意思是:光阴荏苒,年华消逝,我无法留住它。我漂泊天涯,不知过了多少回这层楼了。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自己漂泊天涯而不得归,只能一次次地登上高楼。 “霜飞桐叶千家雨,风散蝉声万树秋。”意思是:霜打桐叶,是千家万户的一场秋雨,风吹落叶,是万树秋蝉的一片哀鸣
注释: 七夕: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初七。 天上牛郎夜渡河:指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天的传说。 河边织女手停梭:指织女的辛勤劳作,不停歇地织布。 闾阎薄命妾不语:指女子命运悲惨,无人理解。 独宿孤房泪如雨:指女子孤独一人居住,泪水如雨般落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人间爱情的赞美和对女性命运的同情。诗中的“天上牛郎夜渡河”,展现了浪漫的爱情画面
注释: 1.夏律乍留灰,秋箭今移晷。 2.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3.河边月桂幽,汉曲天榆丽。 4.仙车驻七襄,札札弄机杼。 5.束素愁上衣,凌波泪如雨。 6.高楼有思妇,切念从军子。 7.迎寒理衣缝,映日抽纤缕。 8.岁岁遥相望,而无隔年聚。 9.如何离别悲,人称河汉女。 赏析: 《七夕》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七夕节的热闹场景和人间别离的凄凉之情
注释: 1. 寂寞榆阴下,江天意独饶。 - “榆阴”指树荫,这里可能是指一棵孤独的树。 2. 秋风吹不尽,夜月去迢迢。 - 秋风似乎无法吹散这孤独之情,而明月却只能远去。 3. 正忆东林社,遥闻碧玉箫。 - “东林社”可能是一个社团或者朋友的聚集地。 4. 星河何处望,幽思转无聊。 - 抬头望向银河,心中却感到无尽的空虚和无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七夕之夜的孤独与思念。首句“寂寞榆阴下
注释: 鹊桥相会:指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新:一作“频”。天河云净:银河的云彩干净,没有云雾遮挡。月欹轮:月儿倾斜在天上运行。 赏析: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相传这一天是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故名“七夕”。这首诗描写了七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释义】:牛郎织女一年才相会一次,七夕之夜鹊桥之上搭起了彩桥,让牛郎和织女相聚。不要叹息他们相隔的岁月太久了,人间能有多少这样的良辰美景呢? 【赏析】:这是一首七夕节咏叹牛郎织女相会的诗作。此诗写七夕相会之难,表达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美好祝愿及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无限珍惜之情。 首句“乌鹊成桥拥翠轩”,以神话传说为引子,形象地描绘出鹊桥上牛郎织女相会的动人画面;第二句“牛郎今夕会天孙”
【注释】 浪说双星聚会辰——浪:随意,任意;辰:星辰。比喻男女相会。 纷纷乞巧易生嗔——纷纷:众多的样子;乞:求取;巧:巧妙;易:容易。比喻许多女子都到织女家乞求智巧。 争似拙存自适真——争:比较;拙:笨拙;存:保持;自适真:自然适意。比喻只有朴实无华才能保持内心的真实。 好倩微风祛溽暑——好:喜欢;倩:请求;祛:驱除;溽暑:湿热的夏季气候。指希望微风能驱除酷热。 更凭新月扫烟尘——更:再;凭
七夕 堪笑东邻各女儿,声喧檐外斗蛛丝。 经年莫织回文锦,试问天孙巧与谁。 注释: 七夕: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牛郎和织女会在天河相会。这个节日也被称为乞巧节、七姐诞等。 堪笑:表示讥讽、嘲笑的意思。 东邻:指的是邻居或者邻近的人。这里指邻居家的女儿们。 各:各自、分别。 女儿:指家中的女子。 声喧:声音很大,形容喧闹的场景。 檐外:屋檐之外。 斗:比试、比拼。 蛛丝
【注释】 泊行舟:停船。 惊逢七夕秋:惊讶地遇见了七夕节,即牛郎织女相会之时。 银汉纵横凉似水:银河像一条条纵横的细流,清凉如水。 倚篷深夜看牵牛:倚着船篷(篷为船帆),在夜晚观看牵星。 【赏析】 此诗是诗人客居他乡,于七夕之夜观星时所作。诗中“七夕”指的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作者从泊船夜游的所见所感落笔,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夜景,抒发了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无限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孤寂
七夕 七月炎方暑未归,竹房清簟对荆扉。 鹊桥度处云犹湿,雁阵来时雨正霏。 抚景每怜予独拙,倾樽还喜客忘机。 人间感恨知多少,岁岁相思空寄衣。 【注释】 1. 七月:农历七月初七,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2. 竹房清簟对荆扉:竹房,即茅屋。竹房的竹帘上铺着竹席。荆扉,用荆条编织的门。 3. 鹊桥: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4. 云犹湿:云彩仍然湿润。 5. 雁阵来时雨正霏
七夕 银阙含秋星欲烂,天孙脉脉度河汉。 银河两岸的景色如画:银色的宫殿(指织女所居的牛郎织女的鹊桥)在秋天的星空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星星要烂掉一般,天上的织女正脉脉传情地通过天河与牛郎相会。 仙鬟玉佩那可闻,佳人夜半开帘看。 仙女的发饰和玉佩似乎难以听见,佳人在深夜时分打开帘幕,欣赏这迷人的美景。 阶前月色疑有霜,独坐穿针向画廊。 台阶前的月光似乎带有寒霜,独自坐着绣花针穿线
以下是对《七夕》一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与赏析: - 鹊桥惟此夕,灵境信奇哉。 鹊桥在今夜显得如此特别,令人称奇。 - 天上双星度,人间绣阁开。 天上有两颗星星相会,而人间则有一个精美的阁楼被打开迎接他们。 - 秋风下桐叶,夜雨湿莓苔。 秋风中飘落着梧桐树叶,夜雨使得莓苔变得湿润。 - 为问乘槎者,仙源几日回。 向那些乘坐木筏前来的人询问,仙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来。 2.
【注释】 1.凉露:清凉的露水。 2.朱缀:红色的装饰物。 3.轻烟:薄雾。 4.素佩:白色的丝带。 5.汉曲:汉代的歌曲。 6.灵匹:指牛郎织女,“灵”是他们的代称。 7.云容:天上的云彩。 8.姮娥:即嫦娥。 9.玉兔:月中的白兔,即玉兔。 10.流恨桂宫前:流着怨恨回到月宫前。 【赏析】 此诗以七夕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题,抒写人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 首联写七夕之夜的景物
七夕 五更魂梦隔年情,云雾绡衣织渐成。 离恨未消榆荚老,佳期元在鹊桥横。 河边有信鸾先度,海底无缘日缓行。 赖是人间尽新巧,不劳分送下云城。 【注释】: 1. 五更魂梦隔年情:指七夕夜的相思之情难以排遣。 2. 雾绡衣:即雾绡衣,用薄纱做成的衣服,形容女子衣裳轻薄透亮。 3. 榆荚老:指时间的流逝。 4. 佳期:美好的约会。 5. 河、海:代指银河。 6. 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7.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日,也称为乞巧节。“七夕”在诗中指七夕之夜。泪痕如雨恨如丝,肠断银河欲渡时。儿女不知离别事,只言今夕是佳期。 【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为《七夕》,作者不详。 首句“泪痕如雨恨如丝”,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女子因离别而产生的悲伤之情。泪水像细雨一般,而心中的怨恨却如同一根根细丝般缠绕心头。这样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子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
七夕 天孙不嫁惜娉婷, 此夕新妆翡翠軿。 银汉浪传乌鹊影, 锦机飘下凤凰翎。 张生槎动秋应返, 柳子文成梦未醒。 老矣不争儿女巧, 敢将词笔累仙灵。 注释: 1. 天孙不嫁惜娉婷:嫦娥(天帝的女儿)因为舍不得自己美丽的容颜而选择不嫁给牛郎,以保持自己的美貌。 2. 此夕新妆翡翠軿:这个晚上,她换上了新装,乘坐着翡翠般的车子。 3. 银汉浪传乌鹊影:银河上的浪涛中,传来了乌鹊的叫声。 4.
七夕已复至,徂暑适云消七夕节已经过去了,炎热的夏天随着云彩散去 候虫依砌响,梧桐带露飘 等待中的蟋蟀在墙壁上唧唧作响,梧桐树枝挂着清晨的露水 双星限河汉,孤月丽层霄 牛郎织女隔着银河相望,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天空之上 歘吸仰灵气,徘徊望斗杓 忽然间,他们被天上的灵气吸引,抬头望向北斗七星 独嗟天路永,空悲清夜遥 只感叹天河之远,只能独自在寂静的夜晚仰望星空 南飞有乌鹊,惆怅不成桥 南方的天空中
七夕 芙蓉夜涌鳜鱼飔,此夕苕箪来梦知。 为有清虚鸳阁晚,无劳幽诡蝶花滋。 仙人欲下防深漠,苍影翩然入窦湄。 已是明雯星露会,乌啼灯外见来迟。 注释: 1. 芙蓉夜涌鳜鱼飔:芙蓉是指荷花,夜涌指的是荷花在夜晚开放的景象,鳜鱼则是水中的鱼类。 2. 此夕苕箪来梦知:此夕表示这个时刻,苕箪是古代的一种容器,用来装食物或者酒水等。梦知是指梦中得知,可能是一种比喻或者象征。 3. 为有清虚鸳阁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它描绘了七夕节夜晚,诗人在湖边茅屋中静坐观赏银河的景象,以及他内心的感慨。 诗句解析: 1. "茅居湖曲带风林,筠簟庭中坐月阴。" - 注释:茅屋位于湖边的弯曲小径旁,风拂过树木和竹林。诗人躺在用竹子制成的席子上,仰望夜空中的月亮。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住所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2. "自觉天孙银汉会,不关人世白头吟。" -
七夕 客中逢七夕,片月倚重楼。 静对星河夜,凉生枕簟秋。 人间浑是梦,天上亦多愁。 览镜惊双鬓,空悲岁序流。 赏析: 首句:“客中逢七夕” - 注释: “客中”,表示诗人身处异地或远离家乡;“逢七夕”,指的是在异乡遇到中国的七夕节。七夕节在古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外的孤独和对节日气氛的不适应。通过提到“客中”
【注释】七夕: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秋思夜来多”:秋天的思绪随着夜晚的到来而增多。 “一叶初离树”:一片树叶刚刚脱离树木。 “双星已渡河”:牵牛星(织女星)和北斗七星已经渡过银河。 “月明花裛露”:明亮的月光下花朵沾满了露水。 “风动水曾波”:微风吹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乞巧人间事”:人们乞求巧手以得到美好的婚姻。 “吾生奈拙何”:我的命运如此平凡,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人们祈求姻缘、祝福爱情的美好时刻。 双星旧会期:这里的“双星”指的是牛郎和织女,他们相爱却被迫分隔在银河两边,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这里的“旧会期”指的是每年七夕之夜的重逢时刻。 鹊桥贪渡早:鹊桥是传说中的一座由喜鹊搭建的通往天河的桥梁,人们常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
七夕 海宇新生昨夜秋,更当今夕望牵牛。 时还三伏凉初至,天为双星暑渐收。 千里金风旋树底,一弯银月在云头。 为桥浃岁知良会,停杼深更破独愁。 羁客异乡聊问夜,佳人何处共登楼。 长生殿里徵歌管,百子池边侍冕旒。 儿女双针随俗胜,江山一舄为谁留。 巧心未向天孙乞,拙政空先万众忧。 海静已逢丹燧息,天清时见紫云浮。 步檐转觉炎蒸尽,倚杖徐看大火流。 无限赏心羁簿领,可怜秋色远沧洲。 何时风月归谈麈
【注释】 登浮丘:登上浮丘山。浮丘山在今河南省方城县境内。客燕州:到燕州的客人中。仙槎(chá):神妙的木筏,泛指神仙所乘之船。银河水:牛郎织女二星所渡之天河。桂树:传说中月宫种桂之地。玉露秋:秋天的早晨。叶下井床惊别泪:在井床边,叶落时惊动了离别的泪水。虫吟花槛送深愁:蟋蟀在花栏中鸣叫,好像在送行。赋远游:写离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去年和今年七夕节分别的情景。首句点明题旨
七夕 谁遣鹊桥横贯绛河,灵妃应是早早停梭。 云鬟等待驾乘轻飞辇,月镜催促妆浅步罗。 缑氏凤声方未已,汉庭鸾使更相过。 佳期恐怕箕星嫉妒,风雨休教浪作波。 注释: 1. 鹊桥横贯绛河:指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的喜鹊桥,在银河之上横贯。 2. 灵妃应是早早停梭:灵妃是指织女的化身,早早停下纺织的手,等待与牛郎相聚。 3. 云鬟等待驾乘轻飞辇:形容她等待驾乘轻盈的车辇(即车轿),前往与牛郎相聚
七夕 鹊驾成桥事有无,年年今夕会星娥。 时人莫讶经年隔,犹胜人间长别多。 注释: 鹊桥:即银河,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的地方。 有:存在,有。 无:不存在。 今夕:今天晚上,今天夜晚。 星娥:指织女星。 经年:整年,一年。 犹胜:更比,胜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赞美之情。全诗通过描绘织女星和牛郎星每年七夕相会的场景,表达了对爱情永恒的向往和追求
七夕 楼前箫史忆吹箫,雁足西风倍寂寥。 望断支机应化石,愁填乌鹊未成桥。 素毫月冷吟梧叶,纨扇秋回识柳条。 姊妹东邻如乞巧,莫教瓜果浪相招。 注释: 七夕:古代传说中在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 楼前:指七夕节时,人们常常在楼前摆放香案,祈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箫史:传说中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嫁给萧史,两人因吹箫而闻名。 雁足西风倍寂寥:大雁南飞经过楼前
【注释】 斜汉:指北斗星。西风大火流:指西风在天边吹来,好像大火一样流动。微凉回海甸:海甸是海边,这里泛指海滨。炎月:炎热的夏天。报新秋:报告秋天已到来。乌鹊频翻树:乌鹊在树上来回翻飞。星文一倚楼:倚楼,依偎在高楼上。机头:织机的头部。织妇:纺织女工。机头有织妇,应不羡牵牛:织机的头部有织女在那里工作着,她们不会羡慕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了。 赏析: 《七夕》这首诗,是作者在七夕之夜即景抒怀之作
彩线织成的珠楼,半轮明月高挂夜空。我们同看河鼓星君与织女会合在天上。 儿童们争抢着喜蛛的丝网,庭院里何等惭愧只穿着犊鼻裤。 书香传人齿颊留香,机梭的空影落在匏尊中。 鹊桥填塞了通往银浦的道路,乞巧何时能够叫到帝阍
七夕 塞月催砳急,天风袭袂深。 星河良夜色,牛女隔年心。 注释:七夕之夜,塞外的月亮催促着织布机的声响加快,天风吹拂着衣服感到清凉。银河中明亮的星星和幽暗的夜色相互映衬,牛郎和织女相隔一年才能相见一次。 莎径流萤度,花阴促织吟。 注释:草地上飞过的萤火虫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花丛中传来蟋蟀的鸣叫声让人心生愉悦。 平生江海意,荏苒二毛侵。 注释:我一生向往大海和江河的广阔与自由,然而岁月不饶人
【解析】 “七夕”即七夕节。牛郎织女是一对相爱的恋人,但每年只能相会一次。传说七月七日这一天,是他们一年一度相聚的日子,故称“七夕”。 【答案】 ①译文:双星在天空中缓缓地相会。秋风吹过,萧萧的声响。 ②注释:“袅袅”指轻细柔长的样子。双星,指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③译文:牵牛星星虽稀疏,但仍能免于叹息悲伤。 ④注释:“会”指牵牛、织女二星一年一度的相遇。“宁免叹”即“不必叹气”
注释:七夕,即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灵鹄成桥事有无,指七夕之夜鹊桥相会的传说。人间今夜忆黄姑,指人们在这个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倚窗坐久秋声动,指坐在窗边听秋风吹落叶的声音。一叶西风到碧梧,指秋风拂过梧桐树,树叶飘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夜晚景象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鹊桥相会的传说、人们在这一天思念亲人、听秋风吹落叶的声音以及秋风拂过梧桐树的景象,表达了对爱情和亲情的赞美和向往
七夕 岁时还七夕,风俗更杭州。 闻道湖船女,争归乞巧楼。 轻云笼月度,疏树带星流。 不有乘槎客,凭谁识斗牛。 译文: 每到七夕这个节日,人们总会聚在一起庆祝,而杭州的风俗尤为独特。听说在湖上的船只上,有许多女子都争着回到她们的乞巧楼上去许愿。轻盈的云彩在月亮下飘过,稀疏的树枝上挂着星星。如果没有乘坐木筏过天河的人,谁能理解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的道理呢? 赏析:
七夕 银河虽广鹊桥通,牛女佳期此夕中。 九曲回肠终岁结,双星顾影暂时同。 瑶情月下和丝乱,血泪人间作雨红。 莫道别多相会少,绝胜仙子广寒宫。 注释: 1. 银河虽广鹊桥通,牛女佳期此夕中。 - 注释:即使银河广阔,鹊桥相通,但七夕之夜却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聚的时刻。 2. 九曲回肠终岁结,双星顾影暂时同。 - 注释: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像他们之间的情感,经历了九曲的曲折
七夕 轻飙流海月,仙瀣落庭柯。 杳杳飞雕鹊,沉沉失绛河。 针楼秋思满,玉宇夜情多。 永夕愁无寐,清辉奈尔何。 注释: - 轻飙:轻风,微风。 - 流海月:月亮如水流般在海上飘动。 - 仙瀣:神仙酿造的琼浆玉液,常指神仙的饮料。 -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 杳杳:遥远的样子,形容飞雕鹊飞行的模糊景象。 - 雕鹊:即喜鹊,传说中能报喜不报忧的神鸟。 - 沉沉:深重、深沉的意思。 - 针楼
七夕 露下青枫暑未归,响空环佩转轻微。 星宫一岁□□□,□□□□□□□。 □□□□□□□,□□□□□□□。 □□□□□□□,□□□□□□□。 注释:露水落在青枫树上,暑气还没有回来,环佩的声音在空中轻轻响起。在星宫里度过了一年,我思念你的心情更加深沉。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七夕节的景象和自己的思绪,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夕节诗歌
注释:在河东(今山西永济县)我常常夜夜望着河西,眼睛望穿却看不见你的踪影,心里十分痛苦。 灵驭:指织女星。幸:希望。 天鸡:指报晓的鸡鸣。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七夕之夜怀念妻子之作。诗中以织机旁的牛郎、织女为题,通过写对远别的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首句“河东”,即河之东面,点明作者在河东,而“河西”则代指妻子所在的河西。第二句“目断心摧”,直抒胸臆
七夕 昔日我曾游天门,白榆飘摇如浮云。 我曾在银河洗涤双脚,惊飞了乌鹊在桥头。 牵牛和织女欲渡河,愁苦无依渡口心。 相撞触犯玉帝,被谴谪离青霄。 我骑鲸向东去,龙伯频频邀我游。 我举步登上五岳山,投竿连着六鳌头。 狂风鼓打大壑中,吹向西南郊尽头。 穿着青鞋踩着布袜,濩落不得骄奢容。 朅来三十载,食粟同曹交。 珠玑一万斛,散乱随尘坳。 猰㺄难以共居处,贪狼如同猬毛长。 苍蝇变白黑,老鼠的璞石夸其美
七夕 雨洗烦嚣属早秋,露华月影静悠悠。 谩从天上占乌鹊,空向河边望女牛。 旅馆倦吟偏对酒,谁家乞巧独登楼。 自缘鄙性真成拙,欲诉天孙半是愁。 【注释】 ①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的传说。 ②烦嚣:繁忙杂乱,喧嚣。 ③漫:胡乱。 ④鄙性:本性。 ⑤天孙:即织女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人通过对七夕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句“雨洗烦嚣属早秋”,描绘了七夕节前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夕》。下面是对各句的逐一释义以及译文和赏析。 第1句 注释: - 寒风哳哳:形容秋风的声音,有一种凄凉感。 - 愁孤旅:形容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第2句 译文: 在月光下谁家女子在捣衣(用杵捣米为衣物除浆),发出的声音令人心神不宁。 第3句 译文: 夜晚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睡,总是梦到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 第4句 译文: 天将明时
七夕 悠悠湘竹断娥皇,漠漠巫云待楚襄。 注释:湘竹指的是湘妃竹,传说中舜帝的二妃娥皇和女英被舜帝流放后投江自尽,化为湘竹。楚襄指的是屈原,他在汨罗江投江自尽。这句诗表达了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赏析:此句通过湘竹和楚襄这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忠臣烈士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慨。 泪尽便成千古别,情深堪待一年长。 注释:泪水耗尽后就是与亲人或友人的永远别离
这首诗的原文是: 七夕无盈刻,双星有定期。 明河徵素色,灵鹊待多时。 帘幕清歌度,罘罳结绮垂。 美人新月底,拜语向蛛丝。 逐句释义如下: 1. 七夕无盈刻,双星有定期:七夕节没有满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星星(双星)却有规律可循。这里“无盈刻”意味着时间虽然短暂,但星星的运行却是有序的。 2. 明河徵素色,灵鹊待多时:明亮的天河(银河)显现出纯净的颜色,而灵鹊(喜鹊)等待了很长时间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七夕节今夕是什么日子,碧云沧海之边。 月华如梦醒转,秋色到烟寒。 帝女量河水,宫人裂扇纨。 愁心满空碧,只倚玉阑干。 注释及赏析如下: - “今夕是何夕,碧云沧海端。” —— “今晚是什么日子啊?碧云在沧海边上。” 这里的“碧云”可能是指天空的云彩,也可能是用来形容女子的妆容,碧绿色如同云朵一般,美丽而神秘。“沧海”则可能象征着广阔的水域或深沉的情感。 - “月华如梦醒
【注释】 耿耿:明亮的样子。 惆怅: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双星:指牛郎织女,在古代传说中为夫妻。 莫:不要。 眷属:家属,这里指牛郎织女。 一会:一会儿。 一年愁:一年一次的离别之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七夕之夜,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爱情生活感到惆怅,并担心他们不能永远团圆的生活。全诗语言质朴,但情感却极为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真情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银河:指银河。影欲泻,指银河倒映在水面上。飒飒:微风声。金盆玉斝(jiǎ):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用金、银、玉石制成。陈:放。花下:花丛中。东家少妇:东邻的少妇。乞智慧:乞求聪明智慧。西家儿郎:西邻的儿子。乞富贵:乞求富贵荣华。喧笑声:喧闹的说话声。侬:你。阶砌(qì):台阶下石砌的地面。谆(zūn)谆:恳切地,再三地。朱颜:红润的面色。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七夕节的诗
七夕 远客清樽夕,虚堂玉露秋。关山频北望,河汉已西流。 叶落他乡树,砧催故国楼。今宵看织女,未必诣牵牛。 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比喻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景,同时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远客清樽夕”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游子在夜晚饮酒的画面。这里的“清樽”意味着清澈透明的酒杯,而“夕”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到来
七夕 每逢节序感无端,浮宦孤踪鬓欲残。 磨蝎一宫身命厄,牵牛四度海天看。 笙歌下里喧如沸,瓜果中宵语倍欢。 转为情亲动遥思,针楼念否远人寒。 注释: 逢:遇到、碰上。节序:节日和时节。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的意思。 浮宦:浮沉于官场。孤踪:孤独的行踪。鬓欲残:形容年纪已大,头发快要白了。 磨蝎:《易经》中的“卦象”之一,代表困难。身命厄:命运多舛。 牵牛:神话中给织女搭桥的人,这里指牛郎织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夕》。全诗如下: ``` 星汉灿烂,银汉无声。 双星闪耀,相望相随。 独倚高楼,怅然若失。 人间多恨,天外有愁。 梁园清瘦,谪仙何去? 子晋归来,共游仙境。 月娥妒忌,风露凄清。 一轮明月,秋思难平。 ``` 注释: 1. 星汉:星星。 2. 银汉:银河。 3. 双星:指牛郎织女,古代传说中的一对恋人,常在七夕相会。 4. 相望相随:指牛女两星在天空中永远相伴。
注释: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译文:鹊桥上风冷角声凄切,斜月朦胧让人怯怕夜深。 向天上的织女倾诉离愁别绪,每年这个夜晚总是难以欢聚。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诗,诗人通过对七夕节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的深切同情和祝愿。首联通过写天气、声音等自然景物,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颔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和祝愿;颈联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
注释: 1. 三更漏彻忽生愁,玉镜高悬十二楼。 译文:夜深人静时,听到三更时分的漏声,不禁心生忧愁。抬头望去,只见那高悬在十二楼的明镜。 2. 不向天边亲织女,敢从月下拜牵衣。 译文:我不敢去天边的织女那里,也不敢在她面前向她求情。但我敢于从月光之下,向她表达我的敬意。 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感慨和思考。首句“三更漏彻忽生愁”,描绘了深夜的寂静与孤独
注释: 七夕: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 天上双星又一般: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两颗相隔遥远、一年只有一次见面机会的星星。 一年只博一宵欢:一年中只能有一次短暂的相聚时光。 人生莫怨多离别,修到神仙会面难:不要因为多次的离别而抱怨,即使修行到了神仙的境界,也难以避免与亲人朋友的分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七夕》。诗中通过描绘天上双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注释】 遥见:远远地看见。微云:细碎的乌云。海上生:天空中出现。接来:连接过来。鹊桥:传说中的银河之上,有牛郎织女相爱的地方。横:横向。几家:几家人家。帘卷:窗帘卷起。针楼月:用绣花针穿成的楼阁,这里指七夕时的乞巧楼。人吹玉管笙:有人吹玉制的笙。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七夕节,所以人们会在这个节日吹响玉管笙等乐器以示纪念。传说女牛今夕会:传说中,牛郎织女今夜相会。果然:确实如此。风露
七夕 《七夕》,又称乞巧节、牛女相会日,为中国传统节日。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李峤(644-713),字子安,赵郡赞皇人,唐朝宰相。他以文采见称,尤善五言诗。此诗写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他们的爱情坚贞不渝,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蒸暑尚未减,佳夕忽我临 蒸暑尚未退,天气渐凉,正是佳夕降临之时。 顾兔细云衢,宛虹垂华林 仰望天空,月亮高悬,月光洒在云层之上如同兔子的尾巴般细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题目为《七夕》。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何关人事说年年,泼眼银河分外妍。 释义:这有什么关系呢,每年都是一样,银河在眼中显得格外美丽。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七夕这个传统节日的淡漠态度,认为它与人事无关,只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赏析: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七夕节日传统的不屑一顾,可能是由于他对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感到不满
【注释】 一年一度:每年一次 填桥:鹊鸟筑巢。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 欢会佳期:欢聚美好的时光。 寄语女郎休懊恼:告诉姑娘不要烦闷苦恼。 死别:指夫妻或情侣之间因故离别。 魂销:悲痛至极而心如刀割。 【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诗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美好祝愿。全诗意脉贯通,结构紧凑,意境深远。以下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释义 - 银河一带影迢迢:描述了银河的宽阔与远端,用"影迢迢"形容其辽阔无边。 - 此夕双星渡鹊桥:指的是七夕之夜,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鹊桥作为他们相见的桥梁,被提及。 - 惟问西南新月影:诗人特指西南方向,因为新月通常出现在天空的这一位置。 - 团圞何不趁今宵:意在表达为什么不利用这美好时刻去实现某个计划或达成某种愿望。 译文 银河如带,其影像绵延不断;在这七夕之夜
注释:七夕节,露水重,风也轻,天气凉爽。魁星高高宴饮,人们共饮美酒。在幽静的房间中,还能听到喃喃细语的声音。花果香灯祝祷,愿七娘幸福安康。 赏析: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七夕节的场景和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七娘(即织女)的祝福之情
七夕 空旷的宇宙中,有三千世界,高耸入云的十二座天宫。 传说驾着灵鹊飞过牵牛星的织女。 漠漠星空下的银河夜,遥远的营室秋气。 年年辛苦地仰望星空,傍晚时分埋怨那织女的丈夫。 注释:圹埌:广阔的天地。 牵牛:即牵牛星。 星河:指银河。 营室(yìshì):二十八宿之一,属心宿,是古代对南方天空的划分,也代指南方。 惆怅:形容失意、伤感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天上的七夕之夜。首二句写天宇
【注释】 残星耿耿:指银河,因银河有星光映照,所以叫“残星”。 天街:皇宫前的大道。 只恐月斜风露重:只怕月亮西落,风露加重,天气转冷。 昆明池:汉武帝所建的宫苑池沼,位于长安西南,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七夕》,描写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和感受。诗中通过描绘星空、云层、天气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七夕 微波脉脉意难通,一夕相思两处同。 自别江南惊岁晏,小庭槐叶又秋风。 【注释】 微波:细浪。脉脉: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通:理解、明白。 一夕:一个晚上。指七夕之夜。 自:自从。惊:惊动。岁晏:一年将尽。 小庭:小庭院。槐叶:槐树的叶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七夕的抒情短诗。诗人从两个恋人的角度来写,以七夕之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牛女会合图,抒发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七夕 织女不在东,牵牛不在西。何故杜陵老,诗乃颠倒之。 东西既易位,心志安得齐。由来阳德刚,转为阴所欺。 年年七夕会,一渡河之麋。既会辄又返,何如不渡为。 岂惟人事迕,天上有乖离。不见奔月人,忘为后羿妻。 帝孙本骄贵,益视田夫卑。天钱纵可贷,劝君勤耕犁。 译文: 织女不再在东边,牵牛也不再在西边。为什么到了老年,诗人却颠倒其意?东西方位既然改变,他们的心意怎么能相同?自古阳德之人,刚强正直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七夕夜的热闹气氛;颔联写女子们的打扮;颈联写自己独处清室,不寐而移簟望秋河的情景。 【答案】 (1)注释: 隔邻:邻居之间。瓜果:指瓜果类的祭品。闹笙歌:喧闹着吹奏乐器。儿女:指年轻女子。新妆:新装扮的妆容。斗绮罗:比美斗艳,竞相装饰华丽服饰。我亦:我也。随人:随着他人。清不寐:因思家而失眠。冰簟:冰凉的竹席。望秋河:望着秋夜银河。赏析: 此诗写七夕夜的热闹
【赏析】 这是一首七夕节作的七绝,诗题下有小注:“此词为唐宣宗大中六年(852)七夕所作。”作者以“牛郎织女”的典故,抒写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首句“一年一度会新秋”,点明时令为秋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点出牛、女相聚的日子,使牛、女的形象更加鲜明。次句“尘世夫妻已白头”,说明诗人与妻子已经结婚多年,如今都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但夫妻生活并不美满。三、四句“信是神仙长不老”
【注释】 七夕:中国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传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 巧处:指七夕乞巧的活动。 何曾:如何、怎样。 得便宜:得到好处。 为他:为别人。 压线:纺线的机丝。 弄机丝:操作织机。 起居:日常起居生活。 庸福:平庸的幸福。 乞巧:乞求巧慧。 何如:怎么比得上。 去买痴:去购买愚蠢的东西。 【译文】 精巧的手艺,哪能轻易得到? 他为你织线做衣服,你却故意买傻气的东西。 平时过着平庸的生活
七夕 【注释】 绮席:华丽的席子。深院:深长的院落,指闺房。秋河:银河。曲屏:弯曲的屏风,指室内装饰。烛光:明亮的灯光。防睡:防止睡着。扇影:扇子的影子。流萤:飞动的萤火虫。良会:美好的聚会。偏短:不够长,即短暂。离忧:离别之愁。岁又经:又是一年过去了。珍重语双星:珍重地话别牛郎、织女两颗星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七夕之夜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愿望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精神的赞美
七夕 【注释】1.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2.七月七:指农历七月七日。 3.家家:处处,到处。 4.望女牛:指盼望牛郎织女能相见。 5.神仙不可见:天上的神仙是看不见的。 6.凉风飙(biāo)飙:秋风萧瑟,吹拂不止。 7.天孙:即织女星的别名。 8.近拙:变近了,变得差劲了。 9.断隔:分离阻隔。 10.何:为什么。 11.乞巧向天孙:向织女星乞求聪明才智。 12.若赐巧多愁欲绝
注释: 七夕: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金风玉露夜悠悠:秋风清冷,露水晶莹,夜晚宁静而漫长。 此夕天街会女牛:在这个夜晚,天街上的人们都聚在一起庆祝。这里的“女牛”指的是织女星。 作到神仙难免俗:即使成为了神仙,也难免会有世俗的生活琐事。 一如尘世说离愁:就像人间一样,也有离别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对牛郎织女的传说进行诗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七夕 山居旅宦惊重七,薄雨新晴月上微。 人病秋来偏冷早,天低河隐欲星稀。 亲朋骨肉官为寄,牛女恩情梦也非。 百岁良宵浑似此,挑灯洗足坐忘机。 注释: 1. 山居旅宦惊重七——山居:居住在山上。旅宦:旅行官职。惊重七:惊讶于重阳节的到来。 2. 薄雨新晴月上微——薄雨:微弱的雨水。新晴:新的晴朗天气。月上微:月亮在天空中微微地升起。 3. 人病秋来偏冷早——人病: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内容进行作答。此诗首联写七夕之夜的景色;颔联写七夕之夜家人团聚的情景;颈联写牛郎织女相会之喜;尾联写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祝愿。 【答案】 译文:夜晚灯火映衬着楼台,忽然听到孩子们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我的情感还缭绕在人间世界,暑气刚刚消退,秋意已到。 赏析:
七夕 今宵何与寡欢人,壮岁回头意尚新。 坐叹秋光殊汲汲,起看银汉独沦沦。 有怀并作凄其望,天道疑无往者亲。 自数塞书感归雁,别缘探病过怡春。 注释: 1. 今宵何与寡欢人:今晚,我与那些不快乐的人无关。 2. 壮岁回头意尚新:年轻时,我的志向和抱负仍然旺盛。 3. 坐叹秋光殊汲汲:坐着感叹秋天的景色是如此急切而急促。 4. 起看银汉独沦沦:起身仰望,只见银河独自流淌。 5.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诗人在长安,时年四十岁。是年七月七夕,诗人与李氏夫人在长安同游曲江,观赏了织女渡河、牛郎会妻的神话故事,即兴创作了《七夕》长诗。 首句“苦忆秋宵旧日诗”言诗人对当年七夕之夜所作诗句的怀念。这一句是全诗的总括。诗人回忆当年七夕夜,他与李氏夫人赏月观星、吟诗赋词的情景。 “如何怀抱异当时。”是说今夜的七夕夜,与当年的七夕夜相比,诗人的心情迥然不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 七夕: “七夕”是指中国的情人节,也称为乞巧节,源于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相会故事。在古代,这个节日通常用于庆祝爱情和团聚。 - 霖雨逾月霁: “霖雨逾月霁”意味着连绵的雨水持续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停歇。这里的“逾月”表示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霁”是天气放晴的意思。 - 河汉悬宵分: “河汉”指的是银河,而“悬宵分”则是指银河横跨夜空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一天的习俗和活动。下面逐句翻译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1. 玉露金风夜,良宵七夕宜。 - 注释:在玉露时节,秋风中带有金边的光芒,夜晚特别宁静,正是七夕这个美好节日的时候。 - 赏析:诗人通过“玉露金风”形容夜晚的美丽,同时“良宵七夕宜”表达了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喜爱。 2. 人间逢令节,天上亦佳期。 - 注释:人们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庆祝节日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诗。诗人在七夕之夜,独自坐在萧鼓门前,仰望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思念着远方的人。他感叹世间的闲思闲念无穷无尽,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像龙州月下人那样与自己共度七夕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七夕节之夜独自坐在门前,仰望天空中的星星,思念着远方的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龙州月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世间无限闲思闲念的感慨。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又名乞巧节。 河汉微云空复情:银河上空的云彩虽然美丽,但徒然地撩拨人的情感而已。 长天凉月不胜清:辽阔的天空、明亮的月亮,使人感到一种清新爽朗的凉爽。 一园夜色无人见:整个园林里只有我一人在欣赏这幽静的夜景。 数朵白莲暗处明:几朵莲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赏析】:《七夕》是宋代词家张元干的一首词。此词写七夕夜对月观花之景
【注释】 迢迢:远貌。皎皎:明亮、洁白貌。 苍昊:苍天,指天空。 离合:分别和团聚。 所恨者:遗憾的人。 【赏析】 七夕(传说)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鹊桥搭成,银河隔开,他们只能在天河的一边默默祝福。 双星迢迢复皎皎,寄愁无方指苍昊; 两星虽隔,仍互相辉映,在天上闪烁。寄予哀愁,却不知该向何处表达。仰望苍穹,寄托思念。 等闲离合不足云,所恨多情人易老; 离别与团聚都是常有的事。令人痛心的是
【注释】: 1. 玉露金风:秋天的象征,指秋高气爽的天气。 2. 素秋:指秋季的天凉。 3. 穿针楼上:指在楼阁上用彩线穿过针孔绣花。 4. 遗我庭前月一钩:意为天上的弯月像钩一样挂在院门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之夜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之情。 首句"玉露金风报素秋",诗人以玉露、金风、素秋三个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其中
【注释】 织女:指织布的仙女。牵牛:指牵牛星,即牛郎星。夕阳:指傍晚。临看:临近看。不觉:不知不觉。鹊桥:银河上的一座桥。最伤:最伤感。今夜:今宵。离愁:离别之愁。断肠:悲痛欲绝。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七夕的诗,写天上织女牛郎的悲剧爱情以及他们的悲欢离合,抒发了人间男女间真挚爱情被封建社会摧残的痛苦心情。全诗语言浅近,却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
七夕 三秋鹭屿强栖迟,夜鹤孤帏怨别离。 输与双星多幸福,一年一度一佳期。 让与痴儿乞巧多,半生无计补蹉跎。 星期也俟桥填鹊,离恨难圆奈拙何。 注释: 1. 三秋鹭屿强栖迟,夜鹤孤帏怨别离。——鹭岛在秋天的三个季节里,都显得有些冷清和寂寞,夜晚的时候,只有一只孤独的鹤在它的小屋里发出怨言,表达着对离别的哀愁。 2. 输与双星多幸福,一年一度一佳期。——双星指的是牛郎和织女两位恋人
七夕 天上相思不可知,如何今夕是佳期。 双星岂合生惆怅,终古何曾见别离。 银汉正沈为客夜,金钗初坠倚楼时。 烧残红烛愁无那,渐听乌声绕树枝。 注释 1. 天上相思不可知,如何今夕是佳期。 - 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无法相见的遗憾和无奈。 2. 双星岂合生惆怅,终古何曾见别离。 - 描述了即使两颗星星相伴也难以避免的忧伤,强调了离别之常态。 3. 银汉正沈为客夜,金钗初坠倚楼时。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七夕的美丽画面,展现了人间与仙境的和谐。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万里碧空净,仙桥鹊驾成。 - 解释: 描述天空非常晴朗、洁净的景象,仿佛是一片无云的碧空。鹊桥(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相会的地方),在银河之上搭建起来,象征着两人即将相见。 - 赏析: 诗中的“万里碧空净”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节日前的平静与期待。而“仙桥鹊驾成”则将这种期待转化为现实
七夕 沉李浮瓜乞巧筵,银河今夜渡仙軿。 鸳鸯楼看霞成锦,翡翠屏开月上弦。 滴露梧桐秋影薄,凌波菡萏晚香鲜。 彩盘针线年年事,一瞬欢期万劫缘。 注释: 1. 沉李浮瓜乞巧筵:用沉李和浮瓜(瓜果)来祈求七夕时的巧艺,这是中国古老的乞巧习俗。 2. 银河今夜渡仙軿:银河在夜空中流淌如一条银色的河流,今晚将有神仙的车辆(仙軿)通过这条河面。 3. 鸳鸯楼看霞成锦:在鸳鸯楼观看天空中的云彩变化
七夕 盈盈弄杅者,复此渡河梁。 雾縠暂容与,龙軿倏回翔。 愿赊理必违,欢吝事可常。 风波静银汉,云雨失巫阳。 注释: 盈盈:明亮的样子。 弄杅:指在桥上摆弄轻快的船。 雾縠(hú):雾气像鱼鳞一样轻轻浮动,形容水色如雾。 暂容与:暂时允许自己停留或参与其中。 龙軿(píng):古代神话中的神车,这里指天上的神车。 赊(shē)理:希望得到某种结果或利益。 理:指命运。
七夕 云似轻罗月似梳,别情欢意两模糊。输他比翼填桥鹊,羡汝团圞结网蛛。 但愿人间多巧妇,却怜塞上有征夫。安能挽尽天河水,兵甲全销怨旷无。 注释: ①“云似轻罗”,以“月”作梳子梳理云雾,形容月色如轻纱般柔和。②“别情欢意”,分别时的愁苦与喜悦交织在一起。③“输他”,羡慕之意。④“比翼”,比喻夫妻恩爱和谐。⑤“团圞”,“团”是团圆的意思,“圞”是蜘蛛的网状结构。⑥“巧妇”,善于织布的女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通过对比天上和人间的情感差异,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无限离情诉碧波,迢迢银汉意如何" 注释:这里的“离情”指的是离别之情,而“碧波”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水波。整句诗的意思是,无尽的离愁就像水波一样,向天空倾诉。“银汉”是指天上的银河,这里用来比喻天上的牛郎织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 "人间莫乞天孙巧,巧似天孙恨转多"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金风玉露夜悠悠”意思是:秋风吹过,月光皎洁,夜长天静。“此夕天街会女牛”意思是:在这七夕之夜,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作到神仙难免俗,一如尘世说离愁”意思是:到了神仙也难脱世俗,就像世间人说的离别之苦。 【答案】 注释: 金风玉露:指秋季的景色,常用以形容秋天的气候。 夜悠悠:夜晚很长。 此夕:这个晚上。 天街:天空中,这里指天河。 会女牛
七夕 凉宵斜月照疏棂,一树秋声梧叶庭。 最喜风光当七夕,又教儿女认双星。 去年夜雨山村梦,前岁秋香木末亭。 莫道人间无远别,几回同尔倚云屏。 【注释】 1. 凉宵:清冷的夜晚。 2. 疏棂:窗棂稀疏。 3. 梧叶:梧桐树叶。 4. 最喜:最爱。 5. 风光:景色。 6. 双星:指牵牛星和织女星,古人认为牛郎、织女只能在七夕相会。 7. 云屏:云彩装饰的屏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七夕》。 第一句“何关人事说年年,此夕银河分外妍”: - 注释:“何关人事”意味着与人间的世俗事务无关,强调了七夕的独特性和超然性。 - 赏析:通过“何关人事”这一表达方式,诗人展现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淡泊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节日的神圣性和超越性。 第二句“闲对半湾无主月,痴看一片有情天”: - 注释:“无主月”形容夜空中月亮的孤寂和冷清
碧空无云,月色如洗,夜已深沉,漏壶的水也终于流尽了。在庭院中闲放着瓜果,等待着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相会。 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一年一度的相会是一年中最大的盛事,他们只能在这一天见面,所以每年七夕之夜,人们都要仰望星空,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期盼着他们的相聚。 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相见,总是令人心旷神怡,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相会,虽然不能长久,但每年的一次相见
七夕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通过天上织女与牛郎的相会,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爱情的追求,同时寄寓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注释: 1. 七夕: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 2. 夷羿:古代神话中的善射的神箭手。 3. 素娥:月亮女神,又称嫦娥。 4. 玉清:即月亮。 5. 长庚:星名,指金星。 6. 银湾:天河。 7. 鹊驾:鹊桥,即银河。 8.
注释:七夕的夜晚,天空中双星闪烁,云彩飘动,仿佛是巧匠在天上飞梭织布。夜已深,玉漏(古代计时工具)的水声也停歇了,一轮明月正在西方升起。在这寂静的夜空下,我不禁感叹起秋天的思念之痛,独自站立在风中摇曳的竹竿旁,低垂着头,沉浸在这份孤独与哀愁之中。 赏析:此诗写于七夕之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情感的画面。首联“双星暗度巧云飞,玉漏声残月正西”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
【注释】 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此夜牛女相会。金波:银河,泛指天上的河流。令节:佳期。双星渡:指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那堪:哪堪,哪里能忍受。经宵(xiāo):整夜。东方:指牛女相会的地方,这里泛指天边初升的太阳。色荧荧:光彩闪烁。复如故:又像从前一样。犹胜:胜过,超过。远游人:远行的人。空闺:女子独居的内室,也泛指闺中女子。泣朝暮:日夜哭泣。 【赏析】 此诗以七夕为题
【解析】 这是一首七夕节的咏牛郎织女的古诗。“鹊桥横出淡云开,一岁双星一度回。”此二句是说,银河两岸相隔万里,但有一座鹊桥横跨在其间,使牛郎和织女得以相会。一年只过一次,他们只能在七夕之夜相聚。“莫为离愁说不了,竟教忘送巧丝来。”此两句是说,不要说什么离愁别恨了!连牛郎织女都忘了送信,你我有什么值得牵挂的呢?“莫为”意为不要,“忘”,忘记、忽略的意思。这两句诗人以牛郎织女为比
注释: -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鹊桥相会。 - 双星:这里指织女和牛郎两颗星星。 - 天上渡:比喻在天空中相遇或相聚。 - 良夜:美好的夜晚。 - 牵牛:指牵牛星,也就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 - 对月穿针巧:在月光下缝制针孔,表现出精巧的技巧。这里的“巧”指的是织女织布的巧妙手法。 - 银河一带秋:银河两岸都是秋天的景象
七夕 城头凉月到溪亭,银汉无光掩鹊翎。 可怪女牛终古渡,不愁化作老人星。 注释: 城头的月光洒到了溪边的亭子上,银白的银河没有光芒遮掩着喜鹊的尾巴。 奇怪啊,牛郎织女在天河之上相会,那是多么长久的事情啊!他们终年在天河之上渡过,却从来不担心变成星星。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七夕之夜的古诗。诗人以“城头凉月”开篇,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接着,诗人用“银汉无光掩鹊翎”一句
七夕 盼到秋河络角时,露香风细慰相思。 素娥凝恨成遥妒,灵鹊多情赴好期。 暮雨又留来岁约,愁机重织断肠诗。 别离情绪难消遣,只有双星脉脉知。 译文: 期盼着秋夜银河的繁星,那温柔的露水和清凉的秋风,都用来安慰我深深的相思。 月亮中的嫦娥被这相思之情所困扰,化成了一只嫉妒的鸟儿,飞向远方。 喜鹊因为多情而飞向了牛郎织女的好时机,希望在那一天能见到他们。 晚来的春雨又给明年的约定留下悬念
【注释】 1. 年年飞鹊架银河:每年七夕,有喜鹊搭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传说。 2. 才值佳期瞥眼过:刚刚到了七夕节这个美好的时刻,却匆匆而过。 3. 人世每虞欢会少:人间常常担心欢聚的日子很少。 4. 仙家转喜别情多:而仙人们则更喜欢别离的情感。 5. 针穿彩殿空临月:织女用金针刺穿了五彩斑斓的宫殿,面对着明月。 6. 瓜祭琼筵未有梭:在祭祀的瓜果宴席上,没有剪刀。 7. 不解天孙愚弄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第一句 - 爽气三秋早:爽指的是清新的空气,三秋指的是秋季的三个月。这里描述的是秋季的早晨,空气格外清新,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第二句 - 仙期此夕经:仙期指的是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句诗表达的是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七夕节即将来临。 第三句 - 针楼连万户:针楼指的是装有针的楼房,这里指的是女性在七夕节晚上会装饰自己的住所
这首诗的主题是七夕节,即中国的情人节。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西峰秀色霭宵烟:描述的是西峰的美景,秀色指的是山峰的美,霭宵烟则是形容夜色中的云雾,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2. 又试新秋乞巧筵:这里的"乞巧筵"是指人们在七夕节这天举行的一种庆祝活动,人们会用各种食物和仪式来祈求爱情的美满。 3. 今古女牛几曾别,往来乌鹊为谁填:这里用了《诗经》中的"女牛"和"乌鹊"两个典故
【注释】 七夕:古代传说,在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织女(神话中的仙女)与牛郎相会。 经年:经过一年。 幽恨:深深的怨恨。 尚然:尚且。 人间:人间。 空庭:空旷的庭院。 别院:离别的地方。 列绮罗:陈列着美丽的丝织品。 讵(jù):岂。 倚栏:靠在栏杆边。 眄(miǎn):看。 【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林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唐贞元元年(785)。此诗首两句写自己思念亲人的心情
七夕 玉露复金风,秋光塞苑中。 地高河汉近,七夕古今同。 蛛网悬红花,鹿鸣隔碧枫。 何须频数典,远说汉唐宫。 注释: 1. 玉露复金风:指秋季的凉爽天气,玉露是指露水,金风是指秋风。 2. 秋光塞苑中:秋天的景色在边塞的花园中。 3. 地高河汉近:地上的星星(星宿)接近地平线,因为地球在宇宙中是圆的,所以天空看起来比实际更近。 4. 七夕古今同:七夕节是古代的节日,也是今天的节日
七夕 万古凄凉夕,双星聚会辰。 塞高疑汉近,鹊翥俨桥陈。 何必层楼结,依然檐鼓新。 不知月露下,秋思动何人。 注释: 1. 万古凄凉夕:万古,形容时间久远;凄凉,表示孤独寂寞。夕,指夜晚。这句话意为,无论经历了多少年月,夜晚总是给人一种孤寂凄凉的感觉。 2. 双星聚会辰:双星,指的是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牛郎星和织女星)。辰,指星辰。这句话意为,星星总是在一起,形成美丽的画面。 3. 塞高疑汉近
七夕 今夕夫何夕,无端意惘然。 恨曾经去岁,痛复忆前年。 夜静风露下,天空云汉边。 行宫非禁苑,底事又情牵。 注释: - 今夕:今晚 - 夫何夕:为何是这个夜晚 - 无端:无缘无故 - 意惘然:心情迷茫怅惘 - 恨:遗憾、懊恼 - 曾经:指去年 - 痛复:再次感到痛苦 - 夜静:晚上安静时 - 风露:风和露水 - 天穹:天空 - 云汉:《尚书·璇玑图》中星官名 - 禁苑:皇家园林 - 底事
七夕 金风玉露夕,天淡云闲时。 - “金风玉露”,指秋天的气候和景色,用来形容秋季的美丽。 - “夕”,表示傍晚时分。 - “天淡云闲”,形容天空清朗、云彩悠闲自在。 好景适然耳,新秋一赏之。 - “好景”,指的是美好的景色。 - “适然耳”,表示恰到好处,令人感到愉悦。 - “新秋一赏之”,表示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去欣赏一下秋天的风景。 候仙嗤妄想,乞巧懒陈词。 - “候仙嗤”
佳时卧病更添愁,枕簟凉生觉早秋。 荩箧尽教尘网遍,三年不上曝衣楼。 注释与赏析: 1. 佳时卧病更添愁:在美好的时节里,因为生病躺在床上更加增添了忧愁。 2. 枕簟凉生觉早秋:枕头和席子因天气变凉而感到凉爽,感觉像是秋天来临了一样。 3. 荩箧尽教尘网遍:旧的箱子里满是灰尘,好像被各种琐事缠绕一样。 4. 三年不上曝衣楼:已经三年都没有去晒过衣服了。 整体分析:
注释:七夕节的时候,银河如丝带一样流淌,仿佛在送别云车。我还没有准备穿过针孔去拜祭牵牛星和织女星。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七夕节时所写的一首七绝。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和期待。诗人通过描绘七夕的夜晚,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浪漫的氛围之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