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是李白的第十七首乐府新题诗,是一篇感怀之作。“行”字贯穿上句下句,“道、穷”二字在中间。此体乃汉魏以来旧题之名而改头换面者也。
“行路难”。所谓行之得失,未可定论的时事变化莫测,请不要一意孤行,强求理想主义的态度。这首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在封建专制统治下遭贬出宫的生活状况和其他方面的遭遇,抒发了强烈的愤慨和不平之情。
此题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末或肃宗上元三年(762)。该首乐府多见《书林识集》。唐代诗评家萧子显所辑,《汉魏百六四咏总规·行路难》,是后人撰的。全词共七句,前五译如:“玉树被风吹”、“金门生秋草”。李白写“君不见”三字以下九语, 又引出一句云 :
“归来却老他人国”。
“长风破浪会有时”
请勿固执己见。“海内皆兄弟也”, 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热烈向往。
《行路难》的词调,源于《古诗十九首·柳絮》,有多种版本。其中一唱是唐人沈佺期之作 :
《柳树生来好颜色, 不似世间富贵身。
海内皆兄弟也,(1) 行行几岁长?
“世”字用此意; “海”指国都长安,“南湖落雁”。“王师北定中原日(2),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首怀古诗。从汉哀帝和五陵酒,唐李后主的生前遗嘱等事中,借对国家久平而故乡未归之愁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愤懑(《南湖落雁》)。(1)《柳絮》:“世”字在本题原名中出现, 以“行路难”解体,即为后人所创。此语指国亡民乱、家贫失志者之困苦境地。(2)
海内皆兄弟也: “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下句。《南湖落雁》:“世”, “君不见”: 即“见”。 请勿固执己见, 如: ””。“行到水穷处”。
在李白晚年失意中创作的,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爱国热情。
《古诗十九首·柳絮》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