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雪
介绍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代表作,是一首边塞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两句连用两个比喻,“卷”和“折”,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北方冬季凛冽狂暴、大风吹过大地掀起尘土飞扬的情景。“胡天”句则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天气之寒冷。此联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了边塞地区的严寒。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似”字和“如”字把北方的雪景写得十分生动。“忽如”句则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雪花之多。此联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了边塞地区的洁白。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两句用互文手法
相关推荐
诗句释义 1 “上帝无私意甚微,欲教霖雨更光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深刻理解。上帝(自然之神)没有私心,他的旨意虽小却伟大,想要通过降雨来使大地更加光彩照人。这里,“霖雨”指的是连续的雨水,而“光辉”则是指这些雨水带来的明亮景象。 2. “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这句话描绘了即使是同样的花朵在不同地方也会有不同的状态,因为环境的不同使得它们显得不同。在贫穷的地方
雪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 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注释: 1.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 译文:风在空中搅动,寒冷的气息让人感到骨头都冻住了;当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时,它照亮了一切。 赏析:此句以风和光为引子,描绘了冬日清晨的景象。风在长空中翻腾,寒冷的气息让骨髓都凝固了
【解析】 此诗的注释,应包括: (1)“雪片片飞来静又闲”:诗人以拟人手法写雪花飘落。 (2)“楼头江上复山前”:诗人把视角扩大到全境,描写下雪时的全景。 (3)“飘零尽日不归去”:诗人写自己对雪景的欣赏。 【答案】 译文: 雪纷纷扬扬地飞下来,静静地、悠闲地落在了高楼、江面和山前。整天飘零着,没有一点要回去的意思;这洁白的雪光照得万里无云。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雪诗。诗人在描写雪景的同时
注释: 1. 雪暗穷海云,洒空纷似露。 - 雪在昏暗的天空中飘落,像云彩一般,洒满了整个天空。 2. 朔风 - 指北风。 3. 吹故里,宛转玉阶树。 - 风吹拂过故乡,摇曳着玉石台阶上的树木。 4. 孤妾调玉瑟,早寒生锦衿。 - 孤单的佳人弹奏玉制的瑟,早早感受到寒冷,衣领如锦绣般鲜艳。 5. 况君张罗幕,愁坐北庭阴。 - 何况你在北庭的帐篷下,忧愁地坐着,四周是阴暗的环境。 6.
雪 雪,雪。花片,玉屑。 结阴风,凝暮节。高岭虚晶,平原广洁。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 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 赏析:《雪》是唐代张南史所作的一首诗,以雪为主题,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和人们对于雪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雪的美丽与寒冷、安静与热闹、纯净与温暖等多重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冬日雪景画面。同时
雪 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 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花。 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 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 译文: 瑞雪纷纷落在华丽的屋檐上,随着风向一路倾斜。 大地平坦像铺开的月亮一样,天空高远洒下如花的雪花。 客人满满的烧着烟火小屋,牛儿牵引着卖炭的车。 我皇忧心忡忡裹着暖和的外衣,仍然询问你来自何方。 注释: 1. 瑞雪:吉祥的雪。 2. 纷华:华丽。 3. 随风一向斜:雪随风倾斜落下
【注释】 剪水:如剪刀般剪裁的水。飞花着地干:像飞花一样飘落于地。谢家儿女:指谢氏子弟。因风柳絮:随风而飞,轻飘飘的柳絮。 【赏析】 《雪》一诗写诗人在雪中所见所感。前两句以飞花比雪,既写出雪花的美丽轻盈,又写出其洁白无瑕,更显出了诗人对这洁白无瑕的雪花的喜爱和赞美。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谢氏子弟的批评。诗人认为他们空有才思,却不懂得欣赏雪的美妙和纯洁
雪 穷巷无人对雪,小诗自可逃禅。 看取一年三白,喜欢共入新年。 注释: 1. 穷巷无人对雪:在偏僻的小巷中,没有人欣赏下雪的美丽,只有自己对着雪花发呆。 2. 小诗自可逃禅:即使是一首小小的诗歌,也能让人暂时忘记禅宗的烦恼。 3. 看取一年三白:看着天空中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一年的三个季节都将被白雪覆盖。 4. 喜欢共入新年:与大家一同进入这个新的一年,享受雪带来的快乐。 赏析:
注释:雪天,应该好好休养身体,打开门去幽静的地方走走。 雪下得一夜比一夜更深,和谁一起喝着酒来品味雪景? 赏析:这首词写雪后游赏的情趣。词前两句是说雪天应闭门养病,出门则当到幽雅之所赏玩雪景。“坚坐”二句承上启下,“坚坐”即闭户而坐,“幽寻”就是到幽深之处去游玩。“一夜”三句写雪景。雪夜之长,故有“一尺”“与谁取酒同斟”之语,表现了诗人在雪中独酌自饮的孤独心情
【诗句释义】 彤云无际朔风高,万窍嘘声正怒号。 梅径有香迷皓萼,渔舟堪画压洪涛。 樵家束桂邀行祝,村馆论钱吝薄醪。 破腊莫嫌寒色□,会看禾黍满东皋。 【译文】 彤云无边无际,朔风呼啸而过,万物都在愤怒地吼叫。 梅花径旁有香气弥漫,迷离的花瓣犹如皓洁的玉萼。 渔船可以画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压在波涛中的洪流令人敬畏。 樵夫用桂花来邀请行人,村庄里人们吝啬地谈论着金钱。 破晓时不要嫌弃寒冷的颜色
雪 几片飘从客鬓来,光摇老眼白皑皑。 不因枯树今朝见,只道寒梅昨夜开。 是处园林迎腊到,一时天地唤春回。 凭谁寄语问滕六,乞与人间此种栽。 注释: 1. 几片飘从客鬓来,光摇老眼白皑皑。 - 几片:表示雪花数量不多。 - 飘从:飘散的样子。 - 客鬓:指诗人的白发。 - 光摇:形容雪花在空中飘动时闪烁的样子。 - 老眼:形容人年老眼睛不再明亮,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眼睛。 - 白皑皑
译文: 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楼阁瓦片晶莹如玉。 它们遮挡了世间的富足与贫穷,让人感叹世事的变幻无常。 人们却以为这寒冷无情,却不知每一片雪花都是春天的使者。 注释: - 雪纷纷扬扬: 形容雪花纷纷降落的样子。 - 万瓦:无数的瓦片。 - 遮尽人间富与贫:指雪覆盖了所有的地方,不分贫富贵贱。 - 世情刚道冷:世态炎凉,刚一感受到寒冷就认为整个世界都冷。 - 不知片片是阳春
注释: 1. 老来惟有看山癖,踏雪来寻洞府春。我年纪大了,只喜欢看山,踏着雪花去探寻春天的洞府。 2. 已爱匡庐无俗骨,更逢姑射露天真。我已经喜爱了匡庐的山石没有世俗的杂质,又遇到了姑射仙人的天仙之体,呈现出天然的美感。 3. 参差玉树千岩里,高下蓝田一水滨。参差不齐的玉石树木在千岩之中,高低不一的青翠如蓝田玉的水边景色。 4. 乘兴去留人莫怪,风流元是剡中人。趁着兴致前往或留下,不要怪罪于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注意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本诗是一首咏雪诗。诗人以“三白”、“花缤纷”描绘了江南雪景的壮丽多姿,接着写自己虽怕寒而心喜雪,又写因雪而投隙致殷勤,然后写雪中窗、雪中山、雪中树、雪中城等,最后以咏雪作结。 【答案】 (1)译文
【注释】 雪:这里指雪花。仙人手持白鸾尾,夜半朝元明月里。羽衣三振风不断,下视银潢一千里。玉轪载花分后前,欲落未落天恍然。馀标从向人间去,乞与袁安破晓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雪花飘落时飘飘摇摇,随风飞舞的动人景象。“仙人手持白鸾尾”一句写雪花的洁白如雪,轻盈飘逸,仿佛仙女手持白色羽毛,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羽衣三振风不动,下视银潢一千里”两句写雪花在空中飘荡,随风飞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屋顶上的瓦片都结满了冰凌。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了冰壶般的晶莹世界,连眼睛都不忍心看。 金门贺客:指的是来祝贺新年的人,他们手持着象征财富的螭头杯(一种古代酒杯)来到诗人家中。 草阁吟终粟瓦寒:在草屋中吟诗作赋直至天黑,屋外的柴火都已点燃但寒冷依然。这里的“粟”字用来形容柴火燃烧后产生的烟,使得整个屋子都变得寒冷。 故人家在西溪上
【注释】 朔云生晚雨:指农历正月里降的雪。朔,农历每月初一。生,降下。 腊霰集狂风:指腊月里的雪夹着大风一起飘来。 不数花多出:指大雪纷飞,使许多花朵都落下了。 安知天更工:怎么知道是天更有巧手呢。 漫阶:满地。 新丰酒:指新丰的美酒。 乘驴灞水东:骑着驴子到灞河以东去买酒。灞水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北,东流至灞桥入渭。 【赏析】 《雪》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雪的景象。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密雪乘风逞素肌,穿窗透隙入帘帏。 释义:厚厚的雪像羽毛一样随风飘落,覆盖了大地,穿过窗户和空隙进入室内。 译文:厚厚的雪像羽毛一样随风飘落,覆盖了大地,透过窗户和缝隙进入室内。 2. 漫空隐隐琼瑰屑,乱眼纷纷鸥鹭飞。 释义:漫天雪花如同珍珠碎片般洒落,让人眼花缭乱,而飞鸟和水鸟在雪中自由地飞翔。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描绘了雪景的美丽与宁静。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长风永夜搅青冥,晓起寒光乱眼凝。 - "长风永夜":形容夜很长,风也很大。 - "搅青冥":搅动天空,形成一片朦胧的氛围。 - "晓起寒光":清晨醒来时,发现外面的世界被寒冷的光线笼罩。 - "乱眼凝":眼睛因为寒冷而感到不适,但同时也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 2. 回旋舞空端入画,飘萧著水自成冰。
雪 剪水轻花着地消,弱肌无力倚风飘。 欲知回旋空中舞,恰似杨家静婉腰。 注释:雪花像剪刀一样轻轻地落在地面上,消融了。它们纤细的身躯在风中无力地摇曳。要想了解那些在空中旋转的雪花,就像杨贵妃那样优雅地扭动身体。 赏析:此诗描绘了雪花轻盈、柔美的景象。首句写雪花如“剪水轻花”,形象生动;次句写雪花在风中摇曳,“弱肌无力”形容其柔弱无骨,“倚风飘”则展现了其随风而动的状态。第三句通过对比
雪 冻云同色坠飞霙,送腊迎春一岁成。 但见红花洗芳面,那闻黄竹度新声。 密移琼室祥光满,倒泻银河白浪平。 已属画师图此景,炎蒸相对卧桃笙。 注释: ⑴ 雪:这里指雪花。 ⑵ 冻云同色坠飞霙(yīng):冻云与雪花颜色相同,像雨点一样纷纷飘落。 ⑶ 送腊迎春一岁成: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春天。 ⑷ 但见红花洗芳面:只见红梅如花洗过一般显得格外鲜艳。 ⑸ 那闻黄竹度新声:没有听到黄竹的叫声。 ⑹
注释 1 雪:本诗以“雪”为题,可能是为了象征纯洁或高洁。 2. 羞明:形容害羞的样子。 3. 日光玉洁:形容阳光像玉石一样明亮、纯净。 4. 飞浮:这里可能指的是雪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飘浮。 5. 天人:泛指天空中的人或神。 6. 胸次:心中,指内心世界。 7. 肯似:是否像,表示疑问。 8. 人间只暗投:比喻自己像人间的事物一样,只是默默地存在而没有光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
【注释】 瑶林:指仙境。翳桑: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树,长在天庭之上。鼎贵:尊贵。 “愿缩”句:愿神仙们能收敛起手中的花(比喻权位),让他们像人一样奔波忙碌。 “放渠”句:让这些神仙们去奔走,去追求自己的生计,趁着晨炊的时机努力工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神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首句“瑶林中有翳桑儿”,描绘了一幅神仙们在仙境中生活的画面
雪 病倦扶危坐,起看天雨花。 蹇驴东野句,破屋玉川家。 勇羡穿篱犬,饥怜噪树鸦。 龙山云壑胜,冰柱忆刘叉。 译文: 我因病而感到疲倦,扶着病体坐在床边,起身看到天上飘着雪花。 我的坐骑是一匹跛驴,这让我想起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他的诗中写到“策杖东门外,望尘受窘期”。而我则只能骑着这匹跛驴,无法像陶公那样悠闲地欣赏大自然的美。 我家的屋子破旧不堪,就像是玉川先生的家一样
【注释】 ①雪:诗中指雪花飘落,下雪。 ②霏霏:雪花纷纷降落的样子。 ③渚:水中的沙洲。 ④深逝:沉入水底。 ⑤风林鸟倦飞:风声和树林中的鸟儿都显得疲倦了,在飞翔。 ⑥家人催买炭:家里的人催促我去买炭取暖。 ⑦客子:寄居他乡的人。 ⑧虑:担心。 ⑨便好:正好。 ⑩骑驴过:骑着驴走过。 ⑪羊羔酒:用羊羔做成的酒。 【译文】 今年比往年更寒冷,十月里雪花飘飘洒洒。 河滩上冰层厚实鱼儿无法逃身
《雪夜小酌》 雪儿笑真珠满盘碎,女疑荷叶雨中来。 道人心下无些事,三个柴头品字煨。 注释:雪儿(雪花)在盘中飞舞,真像珍珠一般。她仿佛来自荷叶之上的雨滴。道家说人心中没有杂念,就像三个火头围成一个品字一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将自然之美与心境之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人以雪为喻,赞美了雪花的美丽和纯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
这首诗的译文是: 天空中的云彩与雪花相互商量着,模糊了远近的色彩。冻得手生疼的我拿起笔来写诗,但不知道青烟缭绕的酒家帘幕在哪里? 飞花在空中散乱飘洒,刀旋剪裁时像飞雪一样纷纷扬扬;平地上忽然出现尺把高的积雪,是谁添上去的呢? 也知道天气变化的同时呈吉祥瑞兆,深浅不一的台阶前可以自行揣摩猜测。 注释:商量:互相商量。表沴(liè):天气变化。表,表露。沴,不祥的征兆。瑞:吉祥之兆。表,显露。占
诗句原文: 不是春风柳,因何絮客衫。 一云同万里,半夜失千岩。 征马寒踪印,饥鸱冻吻缄。 江心一片白,知有莫归帆。 翻译: 不是春风柳,因何絮客衫。 一阵雪花飘落,仿佛是柳树的絮状花絮。 一云同万里,半夜失千岩。 天空中的雪花纷纷扬扬,如同远方的云雾一般渺茫。 征马寒踪印,饥鸱冻吻缄。 大雪中,马匹行走的痕迹被积雪覆盖,而饥寒交迫的乌鸦也失去了鸣叫的声音。 江心一片白,知有莫归帆。
《雪》 晚天冥漠霰初飞,皓皓出颜复水湄。 莫遣瑶林生染污,却忧云路隐巇危。 寒侵夜褐樽前觉,春入晴檐枕上知。 忆得梁园探花早,十年泪眼看旌旗。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晚天冥漠霰初飞”:描述的是傍晚时分天空中开始飘落的雪花。 2. “皓皓山颜复水湄”:描绘了雪覆盖的山景和湖边的美丽景色。 3. “莫遣瑶林生染污”:意味着不要让这洁白的世界被污染。 4. “却忧云路隐巇危”
雪 衰桐无叶报萧飕,卧听窗声作许愁。 檠暗冷光侵砚几,瓦疏飞片落香篝。 病思结客游梁苑,狂爱提军入蔡州。 也欲访梅湖畔去,黄尘满袖欲盟鸥。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大雪中所作,通过描述自己对雪的感受和心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衰桐无叶报萧飕”,这里的“衰桐无叶”指的是窗外的梧桐树已经失去了叶子,只剩下枯枝,而“萧飕”则形容了风的声音,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雪 仙家俄顷阅尘劫,安知此际非神功。 注释:神仙家在瞬间就经历了尘世的轮回,怎么能知道这个时候不是神仙的力量呢?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通过对比凡人的生活,强调了神仙生活的独特性和神奇之处。 剩喜年来米价贱,便欲扶犁随老农。 注释:现在很庆幸今年的粮食价格低廉,就想扶着犁去跟着老农一起种地。 赏析:诗人对农民的生活充满了敬意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参与农耕的愿望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雪 拟寻岣嵝看蟠螭,且解青鞋濯禹溪。 吊古犹疑九枝柏,谈禅且问一茎齑。 虎抓崖树供僧爨,猿摸廊碑认客题。 应接溪山无好句,满林空羡乱蝉嘶。 注释: 拟寻:打算寻找,这里指诗人打算前往岣嵝峰(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县境内)观赏蟠螭。 青鞋:古人穿布鞋,因称布鞋为青鞋。 濯:洗,这里指洗涤。 禹溪:即大禹治水时所经过的河渠,也泛指江河流水。 虬螭:传说中的龙蛇之类
雪 新阳力微初破萼,客阴用壮犹相薄。 朝寒棱棱风莫犯,暮雪緌緌止还作。 驱驰风云初惨淡,炫晃山川渐开廓。 光芒可爱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 美人高堂晨起惊,幽士虚窗静闻落。 酒垆成径集瓶罂,猎骑寻踪得狐貉。 龙蛇扫处断复续,猊虎团成呀且攫。
雪 吹万不同无数风,人间遂有水晶宫。 玉龙夜战三更月,铁马秋行万里空。 老尽蓬心松柏独,起来蒿目地天通。 兰亭尽足方金谷,只诧粗人论未公。 注释: 1. 吹万:形容大雪纷飞的景象。 2. 人间遂有水晶宫:指大雪覆盖了大地,就像一座水晶宫殿。 3. 玉龙:比喻雪花的形状像玉龙一样美丽。 4. 铁马秋行万里空:形容大雪覆盖了千里,仿佛铁马在秋日行军,只有空旷的天际。 5. 蓬心
雪 【注释】怪:奇特。瘦:少。窗明积渐加:指窗户透进的阳光渐渐增多。起来裘泼水:起床后,把皮衣浸湿了再穿上。逆视竹生花:仰头看竹子上长出花来。厚貌分群品,新装副六珈:外表虽然厚重,但可以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品种。新装副六珈:指新的衣物有六种颜色。飘零飞落叶,转动绞回车:飘落的树叶在风中飞舞,车轮在滚动。无定从高下,忘形变迩遐:没有一定的方向,随着高低变化。忘形变迩遐:指随遇而安,忘却自己的身份地位
雪 太素欲还淳,熙然万物春。 封条花烂漫,飞絮柳纷缤。 玉殿神光发,金楼火色新。 檐高天汉接,地远蜀江濒。 西塞云填谷,南湖浪拍漘。 吠厖欣掉尾,饥鸟困依人。 蹑屣踪存齿,翻车垩到轮。 窗开罗岫失,槛倚凿池堙。 炉炭情偏惬,冰壶意亦亲。 郢歌休待和,大化席纷纷。 【注释】 太素:天地万物的本源。 熙然:喜悦的样子。 封条:封印。 烂漫:繁茂,繁多。 玉殿:指宫殿。 神光:神圣的光芒。 金楼
雪 卧听窗外扑春虫,逗晓緌緌搅太空。 万径千山孤鸟绝,八荒四海一云同。 寒声静起瀌浮外,生意深藏肃杀中。 乘兴俓思游剡曲,狼烽明灭又天东。 注释: 1. 卧听窗外扑春虫,逗晓緌緌搅太空。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听到窗外传来的虫鸣声,这些声音如同春天的气息一般,让人感到生机勃勃。接着,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广阔的太空之中,用“逗”字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2. 万径千山孤鸟绝
【注释】 凝:凝聚,聚集。商:星名。作:变成。顷刻:极短的时间。天涯:天边或远处。片片:稀疏的样子。疏还密:疏密相间。霏霏:轻飘的样子。整复斜:整块的与零碎的交错。映窗:指雪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月影:月光。着地似杨花:形容雪花像杨树的花瓣一样。四望:四面眺望。浑同色:一片洁白。微茫:模糊不清。点鸦:乌鸦。 【赏析】 此诗写景,以雪为题,描绘了一幅大雪纷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
【解析】 这是一首咏雪的七言律诗。首联描写了雪后庭院的景象,颔联描写了鸡群相呼觅食的情景,颈联以“寒雀”自喻,抒发自己对朝廷的忧虑之情。尾联用典,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 参考译文: 屋瓦上落下的雪声初听还很稀疏,顷刻之间庭院里就积满了百斛的雪。 寒雀不知道来啄米下咽,群鸡也粥粥地相呼觅食。 【答案】 译文:“瓦声初听响疏疏,顷刻庭除百斛珠”写初落时的雪景
雪 初雪已覆地,晚风仍积威。 木鸣端自语,鸟起不成飞。 寒巷闻惊犬,邻家有夜归。 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 译文: 初雪已覆盖大地,晚风依旧凛冽。 树枝上的鸟儿因寒冷而停止了鸣叫,无法飞翔。 寒风中传来狗叫声,邻居家的夜晚归来。 我不免感到羞愧,因为身上的衣物已破烂不堪; 但我不会哭泣,因为牛的衣物还完好无损。 注释: 1. 初雪已覆地:指刚下过的新雪已经将地面覆盖。初雪是指冬天的第一场雪
注释: 1. 朔风一夕结层阴:朔风指的是北风,一夕表示一夜,层阴是指层层的阴云。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北风席卷大地,天空中布满了厚厚的阴云。 2. 奇货居来更易寻:奇货指的是珍贵的货物,居来指的是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珍贵的货物更容易被找到。 3. 器异山涛仍玉璞,坐无王衍亦瑶林:器异指的是器物不同,山涛是古代的一位诗人,玉璞和瑶林都是形容珍贵玉石的美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器物不同
《咏雪》 雪天花一夜泄春机,飞坠人间片片奇。 有色有光欺柳絮,无声无臭点梅枝。 纵横万舞风回处,表里双清月霁时。 此景惟诗可摹写,却怜老去不工诗。 注释: 1. 雪天花:比喻雪花如同天花一样美丽。 2. 泄春机:比喻春天的气息被雪所泄露。 3. 飞坠人间: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4. 有色有光欺柳絮:虽然雪花没有颜色和光泽,但是它们在空中飘舞的样子可以欺骗柳絮。 5.
这首诗出自《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日却山川冻出云” - 这是描绘冬天雪景的第一句,意味着太阳将山脉和河流都冻结成冰,形成了白色的云层。 2. “疏疏先自竹边闻” - 这句诗描绘了雪声在竹子旁边的细微声响。"疏疏"可能形容雪的声音细碎而轻飘,而竹边的微风也可能为这声音增添了一些轻柔的背景。 3. “玉龙不动身千亿” -
【注释】 霰:雪珠。三更:半夜。吟扃:诗人的住所门。剡棹:剡溪的竹桨。扣(kòu):叩击。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诗,写冬夜雪景之奇丽,抒发作者对雪中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四联分别描写了雪后清晨、傍晚黄昏、深夜和拂晓的景象。 第一联“集霰夜才分,缤霏晓更零”,写雪从天而降,在夜深时还分不清是雪还是霰,到了清晨,雪花纷飞,更加零落纷纷。“集”“缤霏”二字,形容雪下得大而且密,给人以迷乱的感觉
【诗句释义】 1. 风回急有声,欲住更娉婷:雪风突然卷起,发出阵阵声响,它停歇时,姿态更加优美。 2. 顷刻增奇观,依稀得细听:转眼间,雪景变得格外壮丽,我仿佛能听到细微的声音。 3. 空庭禽啄树,吟屋冻生瓶:在空旷的庭院里,鸟儿在树上啄食,而我在寒冷中吟诵着诗歌。 4. 多是邻僧爱,柴扉晚不扃:许多邻居的僧人都喜欢这里的美景,晚上不用关闭柴门就出来欣赏了。 【译文】 一阵急促的雪花飘落
雪 斗舞争飞住复飘,寒林开尽玉枝条。 清缘煮茗开蓬户,冷为寻梅过野桥。 仿佛村前出图画,依稀江上见渔樵。 墙根屋角且宁耐,留与诗人款寂寥。 译文: 雪花在天空中飞舞,停歇后又飘落下来,寒冷的树林已经开放了树枝上的花朵。 我煮茶欣赏雪景,推开门迎接雪花飘进我的屋子,寒冷的天气让人忍不住去梅花盛开的地方寻找春天的气息。 仿佛看到了村庄前面的风景,依稀可以看到江上渔民和樵夫的身影。 墙角屋角也足够安静
雪 随风拂拂玉花飘,入夜寒窗更寂寥。 炉火已残灯未烬,一帘疏竹白萧萧。 译文: 雪花纷纷扬扬随风舞动,像玉花一样飘落。入夜后,寒冷的窗户更显寂静。炉火已经燃尽,但灯尚未熄灭。一帘幽竹在风中摇曳,发出萧瑟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古诗。首句“随风拂拂玉花飘”,用“玉花”形容雪花的美丽和纯净,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第二句“入夜寒窗更寂寥”,描绘了夜晚寒冷的窗户和寂静的氛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语言特点三方面进行分析。 “红楼翠瓦不禁寒,欲剪梅花去路难”,这两句诗中,“红楼”指的是朱红色的屋檐,“翠瓦”指的是青绿色的屋瓦。这里的“不经寒”是说朱红色的屋檐和青绿色的屋瓦,都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蚀,可见天气之寒,而“不禁寒”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感受。“欲剪梅花去路难”
【注释】 朔云:北方的云。郑圃:地名,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 飞雪满梁园:大雪飘落,覆盖了梁园。梁园:古地名,今洛阳市东。 猛势池心灭:猛烈的风势从池中涌起,使水中的灯火熄灭。 清声竹外繁:清脆的声音在竹林外面显得更为清晰。 饥鸦寒啄树:饥饿的乌鸦在寒冷的天气里,饥饿地啄着树木。 败屦踵临门:破败的鞋子被遗弃在门前。 何以娱佳客:用什么来娱乐这位佳客? 开轩:打开窗户。 对一尊:面对一杯酒。
【注释】 宝花:指雪花。天雨:天地降雪。晓纷纷:早晨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无数珍珠落在大地上。佛界妆严:佛界也披上银装,显得庄严而美丽。妆严:化妆打扮。尽白银:到处是洁白无瑕的白银。 待腊风云初接势:等到腊月的时候,天气变化,风起云涌,雪花飘落。初接势:刚刚开始。犯寒糟曲若为神:冒着寒冷,吟咏着《糟糠之歌》来抒发情感。若为神:好像成了神仙一般。 园中芳草谁能赋:园中的花草没有人去赞美它。谁赋
诗句注释: 1. 北帝宫中亿万姝 - 描述宫殿中众多美丽女子。 2. 天花散尽满天衢 - 形容雪花如同天上的花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 3. 蓬山宫阙白禽兽 - 指蓬莱山上的宫殿和野生动物都被雪覆盖。 4. 秦地山河银雁凫 - 描绘秦地的山川河流像银色的大雁一样被雪覆盖。 5. 寒耸吟肩呵滴砚 - 形容天气寒冷,人们因寒冷而颤抖,同时吟咏着诗句。 6. 春回醉颊宴开炉 - 春回大地
雪 地白云黄雪乱飞,虚檐风急扑征衣。 子猷入夜乘舟去,苏武残年持节归。 兵后殊方为客苦,病来亲友到门稀。 何缘得似儿童岁,貂帽狐裘学打围。 【注释】 1. 子猷:即王献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 2. 苏武:即苏武,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文学家,曾出使匈奴,后被迫投降,被流放至北海边,但始终坚守节操,拒绝与敌国交往。 3. 兵后:指战争结束之后。 4. 殊方:不同的地区。 5. 残年
《雪》 开门飞雪叠阶除,宛宛溪山画不如。 野火远明喧猎骑,茶烟半湿认僧居。 云深空谷难寻路,风急虚窗乱打书。 坐待春阳回宇宙,无边生意满茅庐。 译文: 1. 开门迎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回家,台阶上的雪好像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 2. 远处传来猎手点燃的野火,照亮了一条条小路,也照亮了一群群奔跑的猎物。 3. 茶香飘散在半湿润的环境中,仿佛可以闻到僧人居住的地方
注释: 雪:指雪景,形容景色美丽。 琼瑶天半耸:琼瑶:美玉,这里指雪花;天半:天空的上方;耸:高起。 风急六花飞:风急:风力大;六花:雪花,因形状像花而得名。飞:在空中飘舞。 寂寞无人境:寂静无声,没有行人。 孤舟傍钓矶:孤舟:孤独的小船;傍:靠近;钓矶:钓鱼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
注释: 万籁更深寂静无声,仿佛听到了雪落下的声音。窗子间恍恍惚惚的似乎看到月亮微微亮着。心里明白这是下雪的声音,但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雪。忽然听到前村传来砍竹子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深夜中听到窗外雪声,然后猜测是不是下雪的情景来表达作者对雪的喜爱和惊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深夜听到外面万籁俱寂,只有月光透进窗内,他感到有些奇怪,难道是在下雪吗?后两句写经过一番猜疑之后
【注释】 衾:被子。 搔首:用手抓头。 披襟:解开衣襟。 漫空雪:满天飞舞的雪花。 方知搅下漫空雪,已积阶前尺许深:这两句是说,才知满天的雪花纷纷降落下来,已经堆积到台阶前有尺把深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描绘出一幅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图景。 “雪”字是全诗的核心。诗中没有直接写风势之猛,但以“无奈”“更”等词暗示其威;也没有直接写雪花之多,而是通过“漫空”
注释: 1. 雪:这首诗以“雪”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 2. 王母宴瑶池:王母在宴会上设下了瑶池的盛宴,这是对神仙生活的描绘。 3. 宴罢群仙趁醉归:宴会结束后,众神都沉醉于美酒之中,纷纷离去。 4. 驾凤鞭鸾仍驭鹤:仙人们驾着凤凰和鸾鸟,驾驭着白鹤,自由翱翔。 5. 满空风卷羽毛飞:风吹动着羽毛在空中飞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花飘落的情景
【注释】 换:改变,更替。须:必须。孚:信服。苍松:指雪。白尽:全白了。顿:立刻,马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的七言律诗,诗人以“雪”为题,描绘了雪的美丽景象和给人带来的感受。 第一句:“天教尘世换规模”,意思是说上天安排着让尘世间的一切发生变化,包括雪的规模。这里的“变化”指的是天气的变化,也就是雪的到来。 第二句:“万象忧愁心未孚”,意思是说雪的到来让所有的东西都感到了忧愁
注释:雪堆积在台阶上,就像琼玉堆砌。这些是骚人富贵之余的装饰品。不要认为这些东西没有用处,它们可以在寒冷的窗下映出夜晚读书的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白雪为题。首句“堆琼积玉遍阶除”,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第二句“个是骚人富贵馀”,则是说雪虽然美丽,但是诗人认为它并不重要,因为它是骚人的财富。第三句“莫道得渠无用处,寒窗能映夜观书”,则是说虽然雪是骚人的财富,但是它也有用处
注释: 造化:大自然。 须臾:片刻,一会儿。 园林:花园。 三间矮屋:指作者的家或居所。 清溪:清澈的小溪。 处士:隐士,退隐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前两句是说大自然的造化能瞬间改变万物,使得梅花在四季之中绽放。第三句是说作者的家中到处都是梅花,没有其他植物。最后两句是说这间矮小的房子就像林逋的家一样,仿佛是林逋隐居的地方。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 "喧呼童稚塑狮儿" - 解释: 描述孩子们在喧闹中模仿制作狮子玩具的场景。 - 关键词: 童稚、狮儿、喧呼、模仿 - 赏析: 这一句通过“童稚”和“喧呼”两个词汇,展现了孩童的纯真与活泼,他们在游戏中展现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塑狮儿”则进一步点明了这一场景的核心,即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用简单的材料创造出生动的狮子形象。 第2句 "仿佛形模便有威" -
注释:腊月里下了一场雪,预示了丰收的年景,农家们代代相传这句话。但近来世事变迁,人事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百姓们全都依赖老天爷的怜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雪诗,通过描绘雪的美丽景象和对农事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老天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雪满乾坤月满天 剡溪风景尚依然 戴逵仙去徽之死,乘兴无人更棹船 【注释】 - 雪满乾坤:形容雪覆盖了整个世界。 - 月满天:月亮高挂空中,照耀着大地。 - 剡溪风景:指的是浙江嵊州的剡溪风光。 - 戴逵仙去:传说中戴逵去世。 - 徽之死:指王徽之的死亡。 - 乘兴:兴致勃勃,意气风发的样子。 - 棹船:划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南雪景和北国雪景交织的画面
【注】:雪 彻夜阴风恣怒号,谁家帐底饮羊羔。 何如榾柮炉边坐,雪水煎茶兴味高。 注释: 1. 彻夜阴风恣怒号:整夜的阴风吹得猛烈,仿佛在愤怒地呼啸。 2. 谁家帐底饮羊羔:谁家的帐篷里正在喝着烤羊羔的酒。 3. 何如榾柮炉边坐:与谁一起坐在火旁。 4. 雪水煎茶兴味高:用雪水泡茶,享受着喝茶的乐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注释】 雪:雪花。 怪得云顽冻不开,漫空忽搅豆秸灰:形容雪花飞舞,使天空中弥漫着雪花,就像在打翻的豆秸灰一样,漫天飞舞。 青留一半窗前竹,白胜三分屋外梅:指雪花落在窗户前的竹子和屋外的梅花上,显得洁白如雪。 剡曲舟应撑月去,灞桥驴想得诗回:指在剡曲乘船时应该撑起月光,而在灞桥赶路时会想起诗句。 吾侬喜有煎茶兴,不羡销金帐底杯:表示喜欢品茶,而不必羡慕那些装饰华丽的酒杯。 【赏析】
雪簌簌天花落未休,寒梅疏竹共风流,江山一色三千里,酒力消时正倚楼。 【解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诗句释义: "蔌蔌天花落未休"中的"蔌蔌"形容雪花飘洒的声音,如同天花般纷纷扬扬;"天花落未休"则描绘了雪花持续不断地落下的景象。 2. 诗句释义: "寒梅疏竹共风流"中,“寒梅”指的是冬季盛开的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品格;“疏竹”则暗示着竹子的疏落,展现出一种清高的风骨。 3.
【注释】 雪:指冬天的雪花。 屋破寒无那:破旧的房屋在严冬里更显得寒冷。 庭空雪已深:庭院里积雪深厚,一片洁白。 山川非旧观:山川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 松柏见贞心:松树和柏树依旧挺拔,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心志。 冻雀争遗粒:冻僵的麻雀争夺着剩余的米粒。 栖鸦点莫林:栖息的乌鸦在树上落下几颗鸟粪。 携琴访溪友:抱着琴去拜访溪边的友人。 清兴忆山阴:心情清爽,想起了山阴的风景。 山阴:地名
《雪》 一雪今冬早,霏霏白满沙。随风斜着树,带雨不成花。 曲槛寒仍袅,空庭晚更加。城中一万户,歌舞是谁家。 注释: 1. 一雪今冬早:第一句写冬天的雪来得早。 2. 霏霏白满沙:雪花纷飞,洁白覆盖着沙滩。 3. 随风斜着树:雪花随着风向斜飘着,落在树上。 4. 带雨不成花:雪花虽然带着雨点,却仍然不成形,无法成为花朵。 5. 曲槛寒仍袅:弯曲的栏杆在寒冷中仍然显得有些温暖和柔和。 6.
雪 莽莽黄云起,凄凄素雪浮。 堂深偏近烛,院迥不依楼。 喜见漫天舞,愁看向日流。 更将三白兆,一慰老农忧。 注释: 1. 莽莽黄云起,凄凄素雪浮:茫茫的黄云开始升起,洁白的雪花飘浮在空中。 2. 堂深偏近烛,院迥不依楼:深深的院子中,只有蜡烛的光芒显得格外明亮,院落空旷,没有人依傍着楼台。 3. 喜见漫天舞,愁看向日流:欣喜地看到天空中飞舞的雪花,愁闷地望向太阳即将落下的方向。 4.
【诗句释义】 雪:雪花。 衰苇败柳尽琅玕,孤客拥裘饱意看。 稀疏飘落的雪花覆盖着枯黄的芦苇和败落的柳树,我穿着厚重的皮衣,心情舒畅地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色。 只学袁安真简易,欲寻安道也艰难。 我学习袁安,追求的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寻找安道,却感觉非常困难。 霏霏着树催梅蕊,故故随风绕画栏。 雪花纷纷扬扬,落在树上催开了梅花;随风飘动,绕着花栏飞舞。 若谓撒盐差可拟,似来傲我水晶盘。
雪 同云漠漠风凄凄,雪花如掌高复低。 深山似欲过牛目,怒岭遥知绝马蹄。 鸦背渐高栖不稳,雁群屡拆阵难齐。 到门开雪今人少,纵令能来扫即迷。 注释: 1. 同云漠漠风凄凄:同云密布,寒风凄厉。 2. 雪花如掌高复低:雪花像手掌一样大,有的高有的低。 3. 深山似欲过牛目:深山仿佛要遮住了牛的眼睛。 4. 怒岭遥知绝马蹄:怒立的山峰遥远地知道马蹄声。 5. 鸦背渐高栖不稳:乌鸦背上渐渐高
雪 一时群籁寂,天地入鸿蒙。 万里瑶华落,寒光望欲穷。 春传梅信早,夜入月明空。 有客当楼坐,凄清洞壑中。 译文: 一时间大自然的万物寂静无声,天地间似乎融入了混沌未开的鸿蒙之中。 大雪万里覆盖着大地,晶莹的雪花仿佛是天空中的瑶池之花飘落而下,寒冷的月光照亮了整个世界,直到尽头。 春天的消息已经传递到梅花那里,它早早地绽放出新芽。夜色降临,月亮高悬于夜空,洒下一片明亮的光芒。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荏苒同云四望赊”,意为春天来临,云雾缭绕,视线变得遥远。荏苒,形容时光流逝。同云,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四望赊,指远处的景象难以看清。 第二句:“纷纷飞絮遍天涯”,意为空中飘散着无数的柳絮,遍布了整个世界。飞絮,指随风飘散的柳絮。 第三句:“迎风夜拂江楼月,匝地寒深水国葭”
【注释】 入夜风犹劲:入夜,天色已暗;风犹劲,风力很大。崇朝,早晨。物色,指自然景色。光辉,光华。清逼茶烟细,寒惊火力微:茶烟,指炉中的烟气,茶烟细小则表示天气寒冷。火力微,火苗微弱,因为气温下降了。西山可田猎,狐兔怯重围:西山,指山势较高的地方,便于狩猎。田猎是古代以打猎为业的贵族的活动。狐兔,指野兽。重围,指密集的包围圈。 【赏析】 首联写入夜后仍强劲的北风,清晨时飘洒而下的大雪
注释: 朔吹飘飘雪满城,琼飞月莹眼中明。 朔风吹动雪花飘落,漫天飞舞落在城中。月光如玉般明亮,映照在人们的眼睛中。 君看千古兴亡迹,谢馆袁门一样平。 看看那些千古的兴衰成败,谢家和袁家都曾辉煌一时。他们的事迹与现在没有什么两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联写景,颔联议论,颈联叙事,尾联抒情。前两句写诗人目睹了大雪纷扬、冰封万里的壮丽景色,并由此联想到历史变迁、朝代兴替的无穷无尽的故事
解析: 1. 诗句解读与译文: - "朔雪凭陵旅雁哀":描述了北方的大雪覆盖了大地,使迁徙的雁群感到悲哀。朔,即北边,指中国北方;雪凭陵,大雪覆盖之意。旅雁哀,旅居的雁鸟因寒冷而哀鸣。 - "閟寒今见六花开":紧闭的寒门如今已开启(比喻形势或心情的转变),六花(梅花的一种品种),指梅花。 - "所思琼树移江苑":思念中的梅花被移植到了江边的园林中。琼树,珍贵的树木,这里指梅花。 -
《雪中即事》 【注解】质变:指雪花的质地变化。三山雨:指闽地,因唐王潮、王审琦兄弟曾以闽为国号,故称。 寒添:使……寒冷。五岭:五条岭,在今广东连县以南,岭外多瘴疠之地。 沟壑:山谷,指自己的隐居之地。白:指白雪。 枝空:树枝上积雪,指雪景。犹喜:还喜欢。 乌鹊:乌鸦。亦:也。无意:无心。 冰霜:指冰雪天气。竟不同:竟然不同。 柮榾火:烧柴火取暖。留兴:留下兴致。山翁:隐士之辈。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雪 - 人皆怜洁白:形容雪的纯洁美丽,令人喜爱。 - 岂敢信严威:表示对雪的敬畏之情,认为雪具有威严的力量。 - 不使惊鸿翼:比喻大雪不会让飞鸟受到惊吓。 - 偏令近马蹄:暗示雪花虽轻,却能落在马蹄上。 - 石光深处透:描绘雪覆盖后石头表面反射的光,显得分外明亮。 - 草色静中迷:指在雪后安静的环境中,草色变得朦胧,难以辨识。 - 夜夜山钟起:形容夜晚山间寺庙传来的钟声
注释: 与世能无热,持身一味寒。 笑随风入谷,闲对月凭栏。 骏马一鞭过,高僧两眼看。 到春啼杜宇,不觉泪漫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雪、风、月、马、僧人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冷漠和超脱,以及对春天的思念之情。 首句“与世能无热”意为在这个世界上,谁能不被世俗所困呢?这里的“热”可以理解为世俗的纷扰,诗人用“持身一味寒”来表达自己的清高品格,即在面对纷乱的世事时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雪 - 寒光垂大漠。这里的“大漠”指的是辽阔的沙漠,而“寒光”则形容雪花在寒冷中闪耀的光芒。整句诗表达了雪花在大漠中的美丽景象。 2. 亦可代秦台 - 这里用“秦台”暗指古代秦始皇的陵墓,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雪花可以替代秦台上的华丽装饰,显得更为朴实自然。 3. 心胆尔能照 - “尔”字在这里是代词,指你自己。这句的意思是说你的心胸和胆量足以被雪光照耀。 4.
【注释】 雪:本诗写的是雪景。 高人:指僧人。 闲磊落:形容僧衣宽松,随风飘动的样子。 野衲:指和尚的衣服。 静𣰦毿:安静不动,形容和尚不慌不忙的样子。 山浅云千叠,寒深月一庵:形容冬夜的山景和寺庙的景象。 只应同日化,难与玉俱函:意思是说只有像雪这样的高僧才能与佛祖一同升天,而普通人则做不到。 几多天外意,谁为寄江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由、超脱的向往之情。 【赏析】
【注释】 寂寞掩山斋:掩,遮蔽。山斋,即山中书斋。寂寞,指孤独寂寞。 萧条见素怀:萧条,寂寞冷落的样子。素怀,素朴的情怀。 入城愁马踏:入城,走进城门或城门洞。 傍涧爱云霾:傍,靠近。涧,溪流。 晕出淮南管:淮南管,这里指淮水一带,因淮水在淮南而得名。 寒添懒瓒柴:瓒,古代用玉石琢磨成的一种器具,圆形,中间有孔可以插笔。 年年对搔鬓:年年,每年。搔,用手指挠。 吟咏一无涯:吟咏,指吟诵和歌唱。
【注释】畏热难伦水:比喻自己像水一样清白。虚明只共天:指自己的心地像天空一样光明。自知摇落后:指自己的内心知道一旦失败就会动摇。不受一人怜:不被任何人同情。白足眠云老:像白鹤一样,独自栖息在云端。庞眉坐石穿:形容年老而坚毅的样子。未能供寂寞,肠断为残年:没有能力来排遣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以至于在晚年时肝肠寸断。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畏热难伦水”自比,表示自己像水一样清白,不受污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题李凝幽居》。 首句“我行泉壑下”,描述了作者在山水间行走,感受着泉壑的清冷和深邃。 第二句“如在梦魂中”,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陶醉和迷恋。这里的“梦魂”既指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合了作者自己的心灵世界。 第三句“何曾一点白”,指的是泉水的颜色。这里的“一”,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泉水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 第四句“得傍夜炉红”,则是说夜晚的火光映衬着水面
注释: 长边不厌厚,千叠马蹄痕。 长边:指山的一边。厚:指山的另一边。千叠:形容山的层叠起伏。马蹄痕:指马跑过留下的蹄印。 客路多愁晚,疏林殊未昏。 客路:指旅途。愁:指旅途的忧愁、辛苦。疏林:稀疏的树林。殊:表示否定。未:表示没有。昏:表示昏暗。 鸟寒深啄月,猿寂暗啼魂。 鸟寒:鸟感到寒冷。深啄:深入地啄食。月:月亮。猿寂:猿猴感到寂静无声。暗啼魂:低声哭泣。 何处寻高士,随云过隔村。 何处
诗句释义 1 雪: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纯净的冬日景象。 2. 万里乾坤眼,一山住去情:形容雪覆盖了大地,仿佛是天空的眼睛,而诗人独自居住在山上,感受着这份独特的宁静与深情。 3. 松枝千点重,月色半帘轻:描绘了雪后松树和月亮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4. 内热怜予瘦,高寒念客惊: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担忧以及对于远方客人的关心。 5. 何人欹枕卧,遥见暮云平:描绘了诗人遥望远方的情景
译文: 雪花如六出般洁白,覆盖着路上的尘土。它们在空中飞舞,扑面而来,最让人亲近。阳光照射在石桥上,仿佛是在夜晚,朔风袭来,肌肤已经受损。草木生长光华浮起,新的世界诞生;须眉已白,人已老去。泰阶(古代官名)已见平坦,更希望丰收年景,迎接美好的春天。 注释: - 雪:指下大雪。 - 六出寒花掩路尘:六出,即雪花六瓣。寒花,指雪花像白色花朵一样纯洁无瑕。掩,遮盖。路尘,道路上的尘土。 -
《雪夜感怀》 雪 瑞光浓,午夜中,旅梦初回,悲故国,心摇动。 译文:瑞气浓郁,深夜中,旅人的梦想刚刚回到,悲伤的祖国,心中动摇。 注释:瑞,吉祥之意;浓,浓厚;午夜中,指深夜的时间;旅梦初回,指旅行回来后,重新进入梦境;悲故国,悲伤的祖国,暗讽自己的祖国;心摇动,内心激动、震动,形容自己对祖国的深深依恋、热爱之情。 赏析:诗中的“瑞光浓”和“午夜中”是诗人在描绘一种景象,瑞光浓表示祥瑞之气弥漫
注释: 春江渺渺思迟迟,春雪萧萧晚霁时。 春江渺渺,思绪也悠远;春雪萧萧,暮色渐消散。 银汉有云皆玉叶,瑶台无树不琼枝。 银河之上飘着的云彩宛如玉叶一般,瑶台之上没有一棵树木不是琼枝。 诗成梁苑人初醉,书到潇湘雁不知。 诗歌写成后,梁苑的人们已经沉醉其中;书信送到潇湘之地,却不知道是谁写的。 清绝小楼中夜月,梅花无数影垂垂。 清澈绝美的小楼上,半夜的月光洒下,映照出无数梅花的影子。 赏析
注释1:饥乌——指寒鸦。噪——鸣叫。 译文1:饥饿的乌鸦不停啼叫,屋檐上的浮光照射着缝隙。 赏析1:首句描写了环境的寒冷和夜晚的气氛,为下文写雪做了铺垫。 注释2:浮光——即月光,射——照。 译文2:月光从屋顶的裂缝中照射进来,照得屋内一片明亮。 赏析2:第二句通过写月光映入室内,营造了一种寂静而明亮的氛围,为下一句写雪做了铺垫。 注释3:独客——独自一个人。 译文3:我独自一人起身打开门
【注释】: 疋马出梅溪,雪飞大如掌。 何处扣舷人,杳杳春江上。 疋马:一马。梅花盛开的季节,正是踏青赏花的时候,所以“梅花”也常用来指代春天。 梅花是早开的花卉,故梅溪即梅林,此处用其指代春天。 扣舷(xián):敲打船舷。舷,船的侧边。 杳杳:渺远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梅花开放时节,诗人骑马出游。次句写梅花盛开时,飞雪如掌,洁白而美丽。三句写梅花盛开时节,游人扣舷欣赏美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态度与作者观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理清全诗的思路,概括为几个意思展示给阅卷老师,然后依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判断正误,同时注意组织答案的语言。此题中要求“格式要求”的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注意诗句的字数,不能多也不能少,要符合题目要求,翻译的时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这首诗的标题是“雪”,作者不详。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薄醉冲寒跨驴出,霜木峥嵘村舍寂。 - 译文:微醺后冒着严寒骑着驴子出门,霜冻的树木挺拔而寂静的村庄显得空旷。 - 注释:薄醉指的是饮酒不多的状态,可能是诗人外出时的装束或状态。“跨驴”是指骑在驴身上,古代文人雅士常以驴代步,以示清高脱俗。“霜木”指霜打过的树木,显示出冬日的景象。“村舍寂”意味着村庄中没有生活的痕迹,显得空荡荡的。
【注释】 边城:指边疆的城堡。砧:捣衣石,古时妇女用杵和棒槌击打布帛,制成衣物,称为“捣衣”。龙蛇犹自起,乌鹊欲何依。 犹:还。犹,还是。龙蛇犹: 犹,仍然。龙蛇犹起:形容雪后大地仍显生机勃勃的景象。乌鹊: 古代传说中喜鹊能预示吉凶,故称之。乌鹊欲何依:比喻人无依无靠,无所适从。已共庭花落,还兼塞雁飞。 已共:已经。庭花:庭院中的花朵。塞雁:塞外的大雁。塞雁飞:指北归的大雁南飞。故园松菊好
【注释】 1.天公:指天空。丧母:死去的母亲。地丁忧:大地也为之忧伤,指大地被白雪覆盖。万里江山尽白头:形容大雪的覆盖范围之大,大地、江河都变成白色。 2.明日太阳来作吊:明天的太阳出来时,人们看到雪后的景色,会感到悲伤,仿佛是太阳在对死去的母亲表示哀悼。 3.家家檐下泪珠流:每个家庭都在屋檐下挂着冰柱,如同泪水流淌,表现出人们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
【诗句释义】 1. 风花自高洁,松竹见清烈——自然景物中,风花和松竹都展现出了高尚的品格。 2. 玉笛朱唇寒,清歌动回雪——音乐之美如冰雪般纯净。 【译文】 风中的花,洁白高洁,松、竹之姿,清雅崇高。 玉笛之声,红唇微颤,如同冰雪一般寒冷,清歌婉转,仿佛雪花飘落。 【赏析】 本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首句“风花自高洁”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纯洁
诗句翻译:一庭院里飘洒着雪花,影子在风中翩翩起舞,静听檐下冻雀的叫声。 1. 诗句解析: - “一庭飞雪影翩翻”:描述了雪花纷飞的景象,仿佛是庭院中飞舞的精灵。 - “静听风檐冻雀喧”:通过“静”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而“冻雀喧”则形象地描绘了寒冷天气中鸟儿的动态。 - “何苦尖叉寻恶韵”:使用“何苦”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行为(如寻找恶劣的韵脚)的不理解或不赞同。 -
【注释】 日日望雪(日:名词当动词,盼望、盼望之意。):每天盼望下雪。雪不得:下雪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地底潜温:地下的温暖在融化蝗蜮:指蝗虫。蜮,水生小动物,能在水中发光,古人误以为有蜮气。时将腊尽乃作寒:腊月将近结束时才下起寒冷的雪花。飞花片片堕我侧:飘落的花瓣纷纷落在我的周围。积不成寸俄晴融:积存的雪还没有融化就又放晴了。司寒无乃失其职:主管寒冷的人没有做好他的工作。京华十月天,霜凝白野冰填川
雪 漠漠春云重,飞花撒玉团。 侵来书幌白,铺向草堂宽。 喜卜三农瑞,愁增万井寒。 冷风吹不断,梦里打窗栏。 注释: 1. 漠漠:形容天空中的云雾浓重、广阔。 2. 飞花撒玉团:形容雪花像玉一样洁白,纷纷扬扬地飘落。 3. 侵来:指雪花覆盖而来。 4. 书幌:指窗帘。 5. 铺向:展开。 6. 三农瑞:指农业丰收的吉祥之兆。 7. 愁增:使心情更加忧愁。 8. 万井寒
雪 锦幕银床冷不眠,玉尘骚屑满瑶天。 细飘曲槛欺梅粉,忽度幽窗讶柳绵。 堪与素娥分冶艳,莫将青女比婵娟。 谢家庭院深深闭,彩句何由乞一篇。 注释:锦幕、银床:指精美的帐幔和床榻。玉尘:指雪花像玉一样晶莹。瑶天:美玉般的天空。细飘曲槛欺梅粉:雪花飘落时,轻轻地拂摩住了梅花的花瓣。幽窗:指深邃而寂静的窗户。堪与素娥分冶艳:可以和嫦娥争艳(指嫦娥是月中的美女,比喻雪花洁白美丽)。青女:指春神。素娥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雪: - 注释:北风,即寒风;纷纷,形容飘落的样子。 2. 北风吹起雪纷纷,不是林花月下人。: - 译文:北风呼啸着,纷纷扬扬地降下雪花,这不再是在林间花树下月下的闲情逸致。 3. 倏忽江天多变幻,须臾大地薄铺银。: - 译文:忽然间,江水天地之间变化无常,转眼间,大地就像被一层薄薄的银装覆盖。 4. 蓝关拥断征夫路,梁苑羁迷游子津。: - 注释:蓝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共40句,每句四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雪 朔气销寒日,同云合暮天。 乱鸦鸣集树,野牧冻归田。 村旆摇风急,檐丝有霰先。 梁园方作赋,郢下拟调弦。 枯柳惊飘絮,遥山俨带烟。 林虚低舞蝶,衣冷细装绵。 点地融还湿,飞空断复牵。 撒盐时密密,浃水故溅溅。 阁敞填镂瓦,窗高缀绮钱。 映奁憎粉洁,贴鬓助花妍。 昆玉为嵓秀,齐纨布土鲜。 不愆常岁月,顿改旧山川。